企业管理创新及实践综述论文

2022-04-29

【摘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有效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企业管理创新及实践综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管理创新及实践综述论文 篇1: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

摘 要: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迅速腾飞,企业逐渐实现现代化进程,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需要重新审视。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市场竞争多元化需要现代企业管理者对各方面进行管理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高动力。当前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为现代化企业管理创新赋予管理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含义,积极进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现代化企业管理 存在问题 制度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迅速发展,现代化企业则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内容创新,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之下能够以较为完善的制度促进企业的现代化进程。目前许多的现代化企业将重点放在了对技术的创新上,忽视了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与改革,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完善管理方法。究其根本,在对企业进行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之中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才是最为关键的。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出目前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促进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

一、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发展的意义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这是响应国家号召,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今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在这个阶段之中企业作为市场发展的主体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性的调整,大力促进以开放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资源利用率提高的发展目标。其次,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能够为新技术的研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企业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在当前的大环境之下,若想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管理,管理手段需要符合实际情况与未来期望,促进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为现代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创新观念落后。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企业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现代化企业抓住机遇,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促进发展。而一些企业则形成了固有的管理观念以及管理制度,传统型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很难进行转变。企业管理创新观念的落后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现代管理意识的薄弱与创新精神的缺乏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职依赖传统管理方式,故步自封,对于科学的管理理论及方法很难消化吸收。而是一些企业缺少经营管理的理念,在很多情况下仍旧停留在了工业经济的时代下,管理观念比较落后是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障碍。

2.信息化建设落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象征,也是每一个企业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一个企业如果不发现,仅仅是停留在传统手工管理阶段的话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的,只有充分地利用传统手工管理的企业才能有新的发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资源,进行资源配置。若是企业不能达到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话,那么企业就不能有效进行管理创新,最终还是会被束缚起来。很多的企业就存在信息化建设落后的情况,对于变幻莫测的市场信息不能及时掌握,造成了竞争力减弱。

3.缺乏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必须将人才作为企业文化的内涵,突破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由企业管理者来进行的,企业管理者进行创新的根本原因是创新意识的展现。而大部分企业之所以管理制度僵化、落后,从根源上说是缺乏创新人才,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变故。企业想要实现管理创新的根源就在于企业创新人才是否充裕。因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人才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僵化。虽然近期我国加大了对创新型复合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还是难以弥补上创新人才的巨大缺口。企业往往对于员工未进行相应的训练以及创新人才引进计划,造成成人才缺乏,不利于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无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措施

1.企业管理者要树立创新意识。企业管理者要树立起创新意识,突破管理思想的禁锢,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跳出来,用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歪在展现,体现了制度体系,现在还是有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企业管理思想创新对于企业收益的重要性。所以加强企业管理人员思想创新,转变自身思想,并且对员工等积极开展组织培训,加强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创新意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2.创新固化的企业管理组织。一些企业的管理组织存在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发展过程中形成固化的模式,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够执行重要的作用并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在企业管理高层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机构集中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组织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创新固化的企业管理组织,可以加强对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企业管理层次的精简,并且能够以市场为主要导向发展企业管理内部,促进企业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占领市场。

3.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则需要适度,对于一些仍旧适应于企业管理的一些制度则可以继续进行落实,但对于一些不再适用的企业管理制度来说则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对于一些企业管理层模式的创新,需要抓住主要点,着重解决主要问题,特别是加强对于质量、资本、成本以及市场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管理。此外,企业也需要加强对管理层次资金的有效使用,实现资金的合理利用,加强不必要的铺张浪费,节约成本才是关键。所以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适度创新。

4.促进企业文化管理创新。加强企业的文化创新同样重要,这也是促进企业有效管理的方式。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制度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加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加强企业员工的基本性的素质,这样能够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树立起形象来。另外,促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相互融合起来,这样更利于企业的发展。

5.创新建设人本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管理人本曾的创新也是尤为重要,以人为本是非常重要,在我国的企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之中,人本管理是一种创新型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可以采取人本管理的方式,促进企业增加文化内涵,这种科学管理的方式有利于促进现代化企业的建设发展。在总体上来说需要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的管理人本曾的管理创新。

四、结语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依赖于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多招聘创新人才,进行相关培训,促进企业与时代发展相互融合,在市场竞争中促进管理制度创新,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进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之中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实践经验,积极吸收有益的经验,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发展,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下能够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品牌,2015,(04):83-84.

[2]朱笑仪,戚依南. 中国企业治理与发展战略模式创新研究——第四届“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研究前沿论坛”观点综述[J]. 中国工业经济,2015,(02):128-134.

[3]左小德,張进财,陈振炜.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兼与西方企业的比较[J]. 管理世界,2015,(01):182-183.

作者:李薇

企业管理创新及实践综述论文 篇2:

在嬗变中应对: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摘 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有效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然而,职业院校创新创业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问题凸显,需要从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出发,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双轨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为我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反思

【作者简介】1.李名梁,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270)国际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2.加月月,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270)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与企业管理。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职业院校应对传统应试教育不足、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突破口。随着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和发展,许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逐渐凸显,阻碍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之路。那么,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又应如何加以解决?

一、创新与创业的内涵解读

要探究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首先应明确创新与创业的内涵与本质,并由此进一步去解读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蕴。我们认为,创业其实质就是创新,而创新是创业的灵魂,二者存在内在联系。

(一)创新是创新创业的基础

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而企业家的核心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创新的形式主要包括引进新产品、应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1]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应用逐渐从西方经济学领域扩展至科技创新、社会其他领域以及日常生活,只有围绕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新思维新观念进行创新,才能催生市场活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创业是创新创业的目标

创业即创建新企业,是为达到预期结果,个体、组织、环境、创业过程四个要素互相影响,是一种动态整合过程。[2]创业关键词包括创新事业、创建新组织、创造资源新组合、捕捉机会、风险承担、价值创造等。[3]创业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创造新企业”的结果,而是综合个人或团队、创业机会、企业组织、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抓住机遇,创新管理、技术、产品,通过整合资源,最终创造出价值和财富。

二、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蕴

有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构建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代教育体系。[4]创新创业教育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创业实践能力。[5]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两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并非二者简单叠加,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创新教育是前提和基础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精神、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6]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和创新思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创新教育的作用,就是从思维、精神、意识等方面切实转变学生的传统守旧观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市场观念、职业精神和岗位意识。因此,开展创新教育至关重要,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二)创业教育是追求目标

创业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创业的实际技能和技巧能力,使其具备足够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创造出实际价值。[7]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其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产业与行业的理解与认知、深度把握岗位技能,通过发现市场机会,利用掌握的技术技能实现创业。如果脱离了创业教育,学生思维与意识的创新成果就很难有效转化为实际价值。从技能、实践的角度出发,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推动创新型人才“创新精神、意识、思维”向“产品、利益、价值”转化,是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職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梳理

通过对创新、创业内涵的分析,可以发现当下的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理念存在误区

职业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在观念认知、目标定位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并未实现从“传统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转变。

1.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就业培训”。

迫于政策环境的压力,不少职业院校在未完全厘清概念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其等同于一般的就业指导、创业计划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即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手段”,是一种典型的急功近利式的形式主义。

2.创新创业教育面向“部分人才”。

不少职业院校管理者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仅仅面向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学生,违背了应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原则。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而不是少数精英学生的“福利待遇”。

3.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内部教育”。

部分职业院校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但因其力量薄弱,更像是“闭门造车”,未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形成多方多元合作模式,形成典型的坐而论道式的封闭教育模式。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我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传统的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既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创新创业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当前职业院校仍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

1.师资的专业匹配性较弱。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一时跟不上政策环境的要求,多由辅导员或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充任,无实践创业经验且缺乏专业性,匹配性弱,教学多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不符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2.师资缺乏实践指导能力。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采取单一的理论灌输形式,精力多放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师资缺乏实践指导能力,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很多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未像专业课程一样有完备的总体规划和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并不完善。

1.课程设计不够合理。

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特征决定了其课程设计应该内容丰富,重理论更重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当前职业院校更注重理论课程的实施,忽略实践课程的设置。同时创新创业课程教材偏少、专业化不足、缺乏系统性指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创新创业教育多以“课堂教学”贯穿始终,教师以理论传授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开展。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依然匮乏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相当匮乏。理论教育使大多创业项目停留在“精神意识”层面,缺乏实践平台的检验和修正。

1.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多停留在“定岗培养”的订单模式层面,未与企业深入合作,建立以实践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案,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难以进入最佳状态,致使创业创新教育缺乏实践平台。

2.创新创业成果缺乏真实检验。

职业院校多采用创业大赛、创业报告等形式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注重形式、外表,未深入到市场竞争的实践当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无法通过真实市场得到检验。

(五)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1.在教育过程评价体系方面未厘清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评价时,片面地采用传统评价方式,忽略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性。

2.在教育成果评价体系方面指标不清晰。

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果是从单一的创业成果来衡量还是兼顾创业精神、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是从单一的创业企业数量来衡量还是兼顾成功率、产业融合等综合指标的评价,这些认知都未得以有效澄清。

四、在嬗变中应对: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

(一)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只有从思想和理念上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才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职业院校的深入开展。

1.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从学生成长角度出发,创新创业教育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2.重新定位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手段,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融合教育。职业院校的双创教育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思维、精致的产品意识以及传统的工匠精神,强化其专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培养学生在了解技术前沿、把握经济动态基础之上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承担着重要角色,是学生能否真正取得理论与实践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加快步伐,建设一支专业化、实践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1.加强内部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职业院校应该整合内部的师资力量,投入资金、资源,通过培训、交流、论坛等形式对有创业经验的教师进行着重培养。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师考核范围,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逐步摸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之慢慢成長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创新创业教师。

2.适度吸收外部“实践型”师资力量。

内部师资力量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其着重点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而外部“实践型”师资的创新意识强、创业经验丰富,能促进学生从“创新教育”向“创业教育”转换。职业院校应该适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吸引优秀的企业家、创业精英等成为外聘创新创业教师,通过创业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

(三)强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如果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着力建设切合时代发展、符合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1.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不仅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分类施教原则,分阶段、分层次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增设类似沙盘模拟等实践性内容,在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管理实践知识技能。

2.不断变革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组织开展系列创新创业讲座或者社团活动,通过案例研讨、模拟仿真、情景展示等多元化的创新式课程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创新创业实战方面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加强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融合。

如果脱离专业的基础知识储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将如无源之水,没有办法真正转化成创新创业成果。职业院校应在开发和利用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材的基础之上,强化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融合内容的教授。

(四)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职业院校建立多元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活动基地,也可以为“双师型”教师和创业导师提供创业辅导与孵化的机会。

1.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強化产教融合。

应不断深化和突破简单的订单培养模式,广泛争取企业的资金支持以及岗位实习机会,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场地等资源,让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2.加强与科技园、孵化园以及众创空间的合作。

大力培养学生创客,鼓励学生大胆走出校园,将创新意识通过各种社会渠道有效转化为创业成果。同时不断优化、整合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安全、可靠的实践创业平台。

3.组建校内、校际各类创新创业教育社团。

通过吸纳一批有创新创业潜能的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推动校内社团与校外其他组织的互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创新创业交流渠道。

(五)完善双轨制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可以从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出发来制定双创教育评价体系。

1.建立一套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评价体系。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与传统教育有所差异,不仅注重理论教育,更注重实践教育。双创教育的过程评价要建立理论课程评价体系和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理论课程可从课程教案、教学方法、评估形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实践课程可从实践环节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特别需要结合职业特点和具体岗位需求来开展评价。

2.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体系。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的成果既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创建的公司或者销售的产品上,也不能简单体现在技能大赛的成果转化或者企业的实习实训成果上,而应当从“创新”“创业”两个方面予以综合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二是创业能力、创业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所以,可从创业成果、创业精神的培养、产业融合度等角度对创新创业成果予以综合评价,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薛光明.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反思:一个理论综述[J].经济论坛,2017(12):146.

[2]Gartner William B. A Conceptual Frame-

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12-14.

[3]木志荣.国外创业研究综述及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07(6):53-55.

[4]梁晓芳,柳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10):10-12.

[5]李永,段琼辉,胡新岗.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历史由来浅析[J].职业技术,2017(8):10-12.

[6][7]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析[J].高教探索,2014(3):48-52.

作者:李名梁 加月月

企业管理创新及实践综述论文 篇3:

浅析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对企业的管理要求就更加严格,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每个企业都想把握机遇,长远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和自身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如果只是有好的专业技术而缺乏高效管理,企业也随时有走下坡路的可能。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离不开创新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一个企业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企业的创新和前进和企业管理密切相关,只有合理高效科学的管理才能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当今的时代经济背景下,一个企业只有采取创新的管理策略,才能让企业在新形势下不断进步和发展。文章从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对企业在新形势下实施管理的创新策略进行浅谈。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企业管理是对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规划,充分利用资源以实现企业多快好省的发展目标,从而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新形势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兴的挑战,全方位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迫在眉睫,过去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不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必须紧跟全球化步伐,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学习国外的优秀技术,建立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管理策略,同时也吸取经验和教训,把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不断完善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的平稳健康运行。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的企业现状,提出有效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希望对我国的企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一、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管理也逐步进入了现代化,其主要是应用管理科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的现代化方式,为了顺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我国企业管理对传统的方式做出了改进,眼光放大放远,立足国情和国际市场,稳定企业的发展步伐,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改变企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不断组织员工学习先进经验,考察参观先进做法,促使企业员工不断发散思维,创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各方资源得到充分使用,最终面向市场,提高产品性能。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管理机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创新改进,切记创新不只是理念,更应该是行动,管理者必须多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从内部找到管理创新的灵感,最终付诸行动,明确管理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二、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创新实际上就是在传统管理理念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完善,企业管理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管理模式、经营管理、战略管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的管理创新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企业的管理创新过程中,企业要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出人的作用,鼓励企业员工积极投身到企业管理创新中,大胆提出意见,领导高层善于倾听普通员工的心声,大力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推动企业的健康长足发展。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在现阶段竞争空前激烈的形势背景下,一个企业只有学会创新管理,才能成功实现转型,让低效的管理方式不再制约企业的进步,因为不同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有差异,会导致自身管理的不同,而且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力很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进步和竞争力。我们都知道,任何形式的管理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推进自身长足发展,所以要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运营风险,这也是企业生存长远之根本,企业要对内部资金进行有效科学管理,保证每笔资金都能落实到实处,同时大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三、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效率低下

受我国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性,国企和民营都存在管理漏洞,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没有一致的,这就导致管理者和所有者存在冲突,由于出发点不一样,所以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使得企业领导做出的决策效率也就不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高效的管理效率,良好的企业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为此,企业领导和员工都应该正视自身缺点,为企业管理出谋划策,及时更正缺点,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

2.管理者素质不高

企业管理的人力因素就是管理者,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对整个企业的管理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管理者的素质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企业对管理者的素质提高意识没有很重视,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企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培训出优秀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反而使管理者膨胀起来,容易跳槽到其他企业;第二方面是人員培训成功后,内心不平衡,在薪酬方面想要提高,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消极怠工,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为了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必须对其进行培训教化,同时也要纠正企业领导观念,全面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水平。

3.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

我国管理组织机构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层级过多,职能重叠,这就导致企业的规划发展缺乏实用性,组织机构内的人员没有工作积极性和紧迫感,整个组织机构的工作氛围都比较松散,大家相互推卸责任,不愿主动承担责任,这种模式的管理组织机构是不能适应当代新形势发展的,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发挥不了自身价值,无用之人滥竽充数,这样不公平的组织机构形式不仅会造成个人得不到发展,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停滞不前。

4.管理创新和战略管理能力有待发展

实践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找出创新的灵感,企业一线员工是接触实践最多,但是往往参与不到实质性的研究中,影响创新发展,实现实践和创新相统一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校企结合,但在转化过程中容易得出的理论成果带有不确定性,导致技术创新不成功。一个企业的战略布局要放眼全局,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要以企业发展目标为战略依据,结合组织机构的确立,转变管理思想,对企业规划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制定完整长期的企业战略规划,提高企业存活率,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四、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1.加强企业绿色环保创新

现阶段国家对绿色环保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不仅如此,绿色产品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喜爱,各个国家都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所以如果一个企业要想立足于世界,就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创新研发出绿色产品,这样企业的产品不仅会受到国际的欢迎和国家的支持,还可以在人民面前树立好的公众形象。然而很多企业在相应的技术方面都还比较欠缺,能力不足,再加上管理者没有发展绿色产品的意识,使得企业不能将绿色环保创新充分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但是对于一个想要长久发展并且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企业的绿色创新是必经之路。

2.鼓励员工创新,提高企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任何企业任何行业来说,企业的员工都是企业的核心力量,员工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新形势背景下,要实现对企业的管理不断创新就必须要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建立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企业还可以通过社会招聘,严格筛选,不断扩充企业人才队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基础,从而才能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创新可以为一个企业的健康长足发展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所以管理者要让企业的工作氛围处于一种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状态,以期不断突破自我,寻求更多发展机遇,为遇到更好的发展平台做准备,但是不能只学习而不思考,这样的话企业无法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3.改善创新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包括对企业经营目的和观念及企业的目标与战略,如果一个企业想要长期发展,就必须制定出明确的目标,符合当下市场大潮流和自身实际情况,实现企业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一个企业成立之初,企业的主要成员多为技术人员,当企业逐渐起步的时候,企业人数增多,部门也增多,这个时候就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因此管理者不仅要制定大的总方略,还要制定小的方略。对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计划制定,在不同阶段管理者需要对企业采用不同的发展战略,这样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解决当下企业的问题,减少资源浪费现象,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创新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变化的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现状为基础,制定合理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仅要符合企业今后发展方向,还要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加速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4.找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战略的方向

一个企业的经济管理政策和发展不能脱离企业的创新支持,企业在确定自身发展目标时要加强对经济管理战略的创新性,要切实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是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核心,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变化,牢牢抓住每一次进步的机会,不断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是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具体来说,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坚持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不要轻易效仿别人的成功经验,必须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策略,制定出能够确保企业长足稳定发展的经济管理战略。其次,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离不开市场经济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放程度日益加大,战略目标必须联系市场的发展和趋势,要做到与时俱进。

5.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改进

在现在市场经济现状下,企业要保证在竞争中的优势,就必须要把组织结构做到进一步优化与创新,大力强化经济管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适应时代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要构建扁平式的组织管理结构,其中,应发展垂直多层结构,形成横向型的组织,增强管理工作的高效化,从而切实提升企业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构建柔性化组织,因为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要求企业需构建临时的组织结构,为的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撇弃传统结构形式的束缚,有效发展创新思维,而且虚拟化的组织结构也对企业发展有推动作用,企业需要对现代科技通信网络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引进专业人才,构建适合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体,将知识信息效用最大化发挥出来。

五、结束语

一个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长期发展,就必须要拥有高效与专业的管理者,坚持可持續发展的策略,随着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世界中屹立。创新就要从企业管理内部入手,创新管理绝不是说说而已,它体现在方方面面,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先分析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此来引进全新的管理理念,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企业的目标,并制定出合理的战略计划,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不仅可以让员工感受到积极的企业文化,还能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并且获得好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林海芬,苏敬勤.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视角与方法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02).

[2]傅贤治,杜丽燕.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的变革引擎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

[3]张宗明.浅析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策略[J].价值工程,2018,37(7).

[4]李静铮.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3):23-24.

[5]黄宇辉.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8(03).

[6]罗喆,苏友娣.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5(33).

作者:张兴久

上一篇:公司法移植独立董事制度论文下一篇:政治课案例教学原理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