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工作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医学人文关怀素养培育与高等医学职业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关联,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树立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医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素养培育是医学院校日常德育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文关怀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文关怀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1:

人文关怀让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更有效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大部分研究说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信息技术课程比较特殊,操作性强,所以平常的练习非常多。按一般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练习。当然,反复的练习也有些效果,并不是说没有效果。它的效果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操练式的学习把学生当做学习机器,以熟练操作为目的,但对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也就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没有显著的效果,因为在学习中缺乏人文关怀,有时枯燥无味的练习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使学生不想学习,阻碍学生的发展。反之,在信息技术中渗透人文关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充分地尊重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给予其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达到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1 人文关怀可以体现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中

以往的计算机教室,强调的是对机器的保护,如防静电地板的铺设,线路的安排,就连空调的设置也是为了更好地为机器散热。实际上,计算机教室的布置,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考虑。除了通风除尘,教室的四周也可摆放些绿色植物,墙壁上也可适当贴些宣传画,尽量营造温馨舒适的教育环境。日常使用中,教师多注意机器的维护,确保机器的正常使用,以免学生情绪出现波动。教师要怀着一颗爱心,体恤学生、关心学生,从一些小细节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爱。机房的空间一般都比较大,机器数比较多,夏天会很热。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总是提前把机房的空调打开,保证学生一进来就能感觉到阵阵凉意,给学生营造舒适的上课环境,也可以使学生能尽快安静下来,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2 备课中也应该注意人文关怀

以前通常认为,备课主要是根据知识板块设计教学流程,备教师怎样有序地讲,很少关心学生的有效学习。就计算机教育来说,就是更多地把掌握技能放在首位,强调的是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过程,以学生掌握操作命令为目标,结果把学生也当做机器来训练,缺少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新课程理念认为,应该从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一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有几个思维高潮,怎样安排,知识能力的构建采用哪些手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营造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怎样与学生互动,知识怎样动态生成,能力如何提升,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这些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在教学进行中动态备课,更重要的还要学会事后备课,进行教学反思,积累第一手材料,丰富教学理论,形成教学风格。

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课普遍不受重视,因此,有时课堂纪律很难控制。特别是上机课,教师辛辛苦苦备一节课,但是因为课上的一些“小插曲”,课堂效率总是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在课上遇到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尽量不要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容易冲动,但由于大部分在家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强,所以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心灵比较脆弱。教师要能正确认识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怀着一颗包容、善意的心对待学生,否则就会出现教师当众批评学生、学生顶撞教师的情况,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教师感觉没面子,进退两难。

3 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化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是心理因素差异的反映。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要善于熟悉和了解学生,要读懂学生,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观去理解孩子,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灵中去,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强加给学生。同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状态及发展的可能性,因材施教,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最后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用“会”与“不会”评价学生的优劣,应该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只要学生在原有从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有创新,就要给子肯定和鼓励。这样既能使大多数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会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中学)

作者:张明华

人文关怀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2: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路径分析

摘  要: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工作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医学人文关怀素养培育与高等医学职业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关联,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树立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医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素养培育是医学院校日常德育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但是,当前对于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现状反映出社会本位主义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高等医学教育功利主义逻辑的不良诱导以及高等医学院校扩招与师资不足之矛盾等几个方面,导致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出现偏差。基于此,文章将探讨当前医学院校在人文关怀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

关键词:高等醫学;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培育路径

医学人文关怀的核心能力是医学人文关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医学教育工作中对于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失。重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方式成为很多医学院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医学生在进入医院和社会之后将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医护人员的基本需求。因此,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在实施基本教育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将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工作作为基础德育工作的核心,结合学生的整体性发展需求以及医院及社会的发展形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氛围,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

一、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素养的内涵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素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过硬扎实的医疗技术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患者的生命质量、健康及情感状态、人格、命运,维护其尊严。医护人员在学校中学习的各种医学知识最终的服务目标就是通过自己精湛的技术为医疗行业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还需要提供人文的、精神的、情感的服务[1]。通过医护人员人文关怀工作的实施能够让患者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就医,以此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形象。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也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生命的走向、存在意义的总体关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对于医学中的人文关怀的具体展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患者在就医的同时对医护人员的基本素养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当前医学中的人文关怀工作的具体体现要求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技能,还需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在医疗过程中开始更加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是医学人文关怀能力作为胜任医学职业岗位的必备能力和重要的外在体现。医护人员需要始终本着“仁爱之心”,将患者的首要需求放在自己日常工作的首位,为患者提供更加有保障的服务,尊重患者的基本权利与生命价值。

二、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医学专业教育

高等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刚性的高等医学专业技术教育需求而言的一种软性教育活动,侧重的是对主体内在人文性价值的培育而有别于医学专业技术教育的外在价值指向。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作用于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工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医学教育方面的建设工作主要是仿照苏联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发展形态,加上当时的基础医学的技术和设备等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目的是服务于高度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绝大部分教师在实施医学教育工作时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重视程度不够。

改革开放后,这一教育现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医学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意识的转变,使得医学人才培养日趋科学化,医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得到显著的提升,高等医学教育也日益大众化和普遍化。但实际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相比较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比较还是处理相对落后的阶段,绝大多数的医学生和教师认为只要学生的技能掌握到位,对于人文关怀的培育工作也就不那么重要,这样的教育形式直接导致大部分医学生因为本身所拥有的人文关怀素养理念不够,在进入医院和社会之后不能为自己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已经成为行业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发展形态[2]。

(二)专业课程建设弱化与医学人文关怀的培养

根据高等医学教育中对人文关怀素养调查数据显示,仅有8.9%的学生对人文关怀素养的内涵有相应的了解和认知,有50%的学生对人文素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熟知的程度不够,剩余41.1%的学生则表示不清楚。很多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认为只要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其他的知识也就不那么重要。实际上,将二者紧密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整体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职业素质。而当前呈现出来的发展形势表明,人文关怀素养培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处于被边缘化或缺失状态,集中地体现于教学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两个主要方面。

1. 课程设置方面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校中大多数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的课程有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三大类。这些课程都是医学生在学校时主要必修的课程,很多院校在除了这些课程之外还设置了相关的人文关怀的教育课程,但真正实施的院校少之又少,并未形成完整的建设体系和制度[3]。像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必修课程,均是在医学生未接触专业临床知识的低年级学生中开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这些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工作相结合,加上教师对于这方面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长时间发展下去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教育将呈现出淡化的迹象。

2. 课程建设方面

高等医学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主,研究方向都是一些专业化较强的专业,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人文关怀素养培育方面的建设工作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并未综合学生之后的就业和学生的本体性需要制订出相应的人文关怀素养课程教育工作。由此导致了上述中出现的40%左右的学生对于人文关怀素养了解不清楚的情况出现。以上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是由于受到学校在课程方面建设不足的因素所导致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出现的问题。

(三)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师资需要进一步强化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素养教育工作的实施不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与高校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关联,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同样对于人文关怀素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跨学科培育知识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多注重的是对于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培育工作。有的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工作时,本身的专业素养尚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培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教师作为整个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在教育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丰富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也需要不断强化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習,而人文关怀素养和能力恰恰是大多数教师的短板[4]。因此,在实施教学的同时不能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无法为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导致很多学生对于人文关怀素养的认识不够,无法为之后工作中的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文关怀服务。

三、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路径

(一)优化和整合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

优化和整合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从其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将高等医学院校的各个课程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连接,使其能够正确地发挥导向作用,帮助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工作和基础的医学教育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有效性。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考量,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发展需求选择和制订出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真正发挥其导向作用[5]。

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作为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传授的不仅仅是书本和实践理论上的知识,更多的是通过教学添加关于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求医学科学真理、还原疾病事实的真理目标相区分[6]。因此,教师在开展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结合本院校医学生对于人文关怀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断地制订和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

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贯彻人文关怀的课程教育理念,将其贯彻在人文关怀素养理论教育工作中以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从侧面影响学生的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关怀素养,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

除此之外,教师在实施教育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将不同的学科之间的交叉教育形式正确地利用起来,将各个课程系统之间的关联进行整合,充分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交融[7]。不断完善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课程建设工作,让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影响环境下能够获得相应的人文关怀素养的建设,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够为医院和患者做出更好的人文关怀服务。

(二)改进和革新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提升学生能力帮助并不大,这样的教育形式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都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给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能够直接反映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或者双向互动反映,它们之间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当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创设医学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情景和载体加以优化改进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教学方法。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将这种教学方式更好地使用在其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 为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医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的同时首先需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自身教育手段的发展。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引领和帮助学生自觉建构和生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要求学生养成主体能动的学习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适宜学生能力提升的建构主义,以取得教学相互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整体效应。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助提升学生的能力,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学生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还可通过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的环节,把抽象深奥的人文关怀理论知识和人文精神及价值观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呈现出来,使之更加形象具体,以加深理解和增进互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人文关怀素养培养的途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正确运用,提升学生对于人文关怀精神的认知和理解[8]。

(三)充实和完备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师资力量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除了本身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还需要对人文关怀素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将这种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较好地展现出来,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1. 整合学校现有医学人文教师资源

完善的教育资源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保证教师实施自己教学工作的基础性保障,为了确保这一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医学人文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结合院校和学生的实际发展和需求,整合学校现有医学人文教师资源,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将这种共同育人的教育手段正确地发挥出来,较好地解决当前高等医学院校中存在的育人难题。

2. 配置跨学科的医学人文专业教师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相比较其他普通院校的教师要求有更高的专业技能,他们是由诸多的医学人文交叉学科所构成的学科群,这也是导致教学工作实施难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难题,需要高校扩大自身跨学科的医学人文专业教师建设工作,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建设队伍,并结合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评价方式,让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3. 加强教师间的跨学科交流和对话

医学院校中的教师的交流和合作是实现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桥梁,专业分工的精细化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医学职业专门化。院校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应强化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多关注和了解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前沿问题,鼓励临床医生参与医学人文关怀素养培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增进彼此的信任和沟通[9]。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较为显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往往是教师在实施教育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难题,需要高等医学院校正确审视自身在人文关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和整合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改进和革新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教学方法、充实和完备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师资力量,解决当前存在的难题,为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

参考文献:

[1] 申正付,杨秀木. 医学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内涵及培养[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4):29-30.

[2] 梅花,章丽丽,汪小冬,等. 医学生护理实践中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8):32-33.

[3] 邵易珊,郑璐玉,欧阳静,等. 中医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思考[J]. 中医药导报,2020,26(09):204-206.

[4] 戴竞皓,龚戬芳,郑舟军,等. 浅谈护理管理路径对现代护士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J]. 管理观察,2017(20):146-148.

[5] 师博成,张琳.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新路径[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8):132-133.

[6] 雷海露,张金华,姚桂英,等. 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1):36-37.

[7] 李吉豫,肖吳. 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0):78-79.

[8] 卢园园,王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路径探析[J]. 改革与开放,2017(12):104+106.

[9] 张弛. 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有效路径[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9(18):46.

(荐稿人:王学功,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作者:李永利

人文关怀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3: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既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又是一个实际的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价值追求。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良现象,导致医疗行业人文关怀匮乏,一些医务工作者的行为背离人道主义,医患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和谐进程。因此,在医学人才培养的源头———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素质高、医德好的合格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社会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所谓“和谐”,由“和”“谐”二字组成,“和”即和睦,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之意;“谐”即相合,有协调、顺和、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即是事物合乎逻辑或规律的协调、和睦、融洽的存在、运动和发展。“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是全面系统的和谐与系统的全面和谐。人文素质指意志、思维、情感、学识等多方面综合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它表现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气质及价值取向。人文素质教育即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将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使受教育者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医学系统及系统各要素和谐发展,而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医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队伍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医生“必须有高尚之医德才能悟化出精湛之医术”。首先,未来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取决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会促使医务人员明确对病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将其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在为患者服务上全心全意,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其次,未来和谐的医患关系取决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医患关系即是建立在医疗卫生活动过程中特定的人际关系。医务人员的价值实现需要医患关系和谐,人民大众的健康需要医患关系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需要医患关系和谐。而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人文精神的培育又有赖于人文教育。医务人员只有通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才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实现心灵的慰藉和身体的康复,从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所以未来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好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对医疗服务系统的要求。

我国大部分医学生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存在着严重的偏科现象。长期以来重数理化、轻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惯性导致其人文素质、人文教育“先天不足”。进入医学院校后,多数学生又局限于繁重的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仍然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人文知识学习淡漠、知识面狭窄。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加上缺少人文科学的引导和缓冲,其结果是导致医学生人文精神匮乏,人文底蕴薄弱,对未来充满迷茫,无法承担为整个社会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任。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培养全面发展医学人才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的医生应该成为“五星级医生”,医学教育的标准也着重对医学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及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及临床、交流沟通、群体和卫生保健、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技能进行了要求。[2]所以现代医学教育不只是传授专业技能,更要在此基础上促进医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通过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满足医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才能帮助医学生树立良好的预防观、诊疗观、大卫生观、大健康观,并在更深层次上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全面发展。

2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以医疗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面对患者不再是单纯的治疗疾病,还要进行人文关怀,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来考虑,关注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尤其注重对患者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这就对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就必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修养,树立新型的医学观念,正确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既是对理论的贯彻也是实践的推进要求。“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医学生也正在经历着价值观嬗变的微妙历程。价值观的多元化是这一嬗变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这种多元化一旦演变成一种无序和混乱,会导致道德准则的缺失,并进而致使医学生的医学伦理道德低迷和错乱,直接后果将是就业后其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的滑坡。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1更新观念,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观

医学是一个科学系统,它对疾病的认识、预防、诊断、治疗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同时医学又是一个人文系统,它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特性,又有复杂的社会属性。医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解除疾病的技术价值上,也体现在抚慰和减轻患者精神痛苦,对人类进行终极关怀的人文价值之中。[3]医务人员还必须具备人文态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所以要推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建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观。

2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老先生曾经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改变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拓宽任课教师的视野,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切实将思想教育与技术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教师的个人情操、品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去熏陶、同化学生,并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享受到人文精神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针对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不足的现状,应适当增加人文课程,将人文课程的课时提高到总课时的10%~15%。并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整合医学人文课程内容,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交叉融合,在技能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知识,培养提高人文素质。

其次,应积极尝试医学人文教育方法的多样性,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空泛的东西,它可以具体、生动地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程中。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校园内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作为隐形课程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将人文精神、人文知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无形的力量吸引、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医学生的和谐发展。医学院校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文医融通、文医渗透,才能培养出德医双馨的合格医学人才,培养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静,吕鹏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协论坛,2011,(5):149.

[2]辛兵,王维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59.

[3]郑金林.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内在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59.

作者:董丽

上一篇:安装节电下的电力工程论文下一篇:国际经营集团税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