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演奏者能力培养论文

2022-04-27

世纪中叶,中欧出现了一种由风箱及自由簧片组成的全新概念的装置,即传统手风琴的雏形。经过不断的发展,极具特点、便于携带并有丰富音色变化的手风琴逐渐风靡全球。再到罗兰将强大的数字模拟技术融入具有传统外观的手风琴中,生产出系列的V-Accordion电子手风琴,两个世纪间手风琴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手风琴演奏者能力培养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手风琴演奏者能力培养论文 篇1:

试论中俄手风琴教育的差异

众所周知,手风琴在欧洲诸国非常流行,尤其在手风琴演奏方面领先于其他各洲。这其中俄罗斯就是一个典型代表。1820年左右,手风琴进入俄罗斯,1830年间开始生产手风琴,从此手风琴开始扎根于俄罗斯的沃土上,并于1926年和1927年分别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建立了以教授专业手风琴演奏为目的的中学和大学。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许多与其有关的音乐会、赛事,这样就使得手风琴真正成为俄罗斯普通大众的民间演奏乐器,同时也缔造了许许多多手风琴演奏大师,如利普斯和谢苗诺夫等等。

正是由于手风琴在当时欧洲如此风靡,在20世纪初,手风琴作为一种西方文化的载体也开始传入中国。50年代,随着手风琴教育机构的创建,中国手风琴艺术开始繁荣发展起来。几十年来,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从事手风琴演奏与教学的专业工作者,同时也造就了大批手风琴爱好者和听众,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文化品位也随着社会潮流而改变,先后出现了许多新的音乐形式,然而社会性的手风琴热潮却开始大幅回落。这种现象还是在各地院校艺术专业纷纷上马,手风琴专业教学日渐普及的形势下出现的。究其原因非常复杂,有社会多元变革带来多元文化选择的客观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与中国自身的手风琴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将着重对中俄两国在手风琴教育方面进行比较,以期能对中国手风琴事业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中俄手风琴教育的总体现状

俄罗斯是个风景迷人、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音乐大国和强国。

从总体上看,俄罗斯的手风琴教育具有覆盖面广、全面性、普遍性的特点。手风琴是俄罗斯人民大众最喜爱的民族乐器之一,无论到了哪里,都不难找到会手风琴的人,而且俄罗斯的所有音乐专科学校都设有手风琴专业。他们的手风琴不仅是舞台上的乐器,也是生活中的娱乐品。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高兴他们都会即兴演奏起手风琴,听手风琴音乐会也成为俄罗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比之下,中国的手风琴教育就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一,培养手风琴人才的目标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不符;第二,农村学校的手风琴教育发展目前还是个空缺,师资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状况;第三,高质量的手风琴教育科研成果不多,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民族音乐教育也还是个薄弱环节。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各个音乐院校开设了手风琴专业,但是学习人数却在逐渐下滑。受当前办学模式的影响,在中国手风琴教育方面只重视技术、不重视艺术素养的现象甚为严重,尤其是现在的音乐考级热,致使一部分爱好者只苦练技术,却没有广泛吸收各种艺术人文知识,因而出现了许多高技术的“匠人”,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家。

二、中俄在手风琴教育方面的差异

中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开始学习西方艺术,解放后,在手风琴教育上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但与俄罗斯手风琴教育相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是两国自身的艺术文化的繁荣以及热爱、尊重艺术的态度不同等使然,更为重要的是中俄在手风琴教育体制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中的差异

从音乐本体来说,要在学习与研究上正确把握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①我们应当承认的是,国际上的自由低音手风琴教学与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教学相比都是“太年轻了”。由于发展时间短,复调文献的创作和运用同钢琴相比,就显得相对不丰富、不完备;又由于原有传统手风琴演奏多声部复调乐曲存在较大的局限,手风琴在以往的教学中“是缺了复调音乐这一课的,不论演奏技术上还是音乐把握上”。②向钢琴和管风琴借鉴教材扩大手风琴音乐的选材面,学习钢琴的教学经验也是不可避免的。俄罗斯手风琴教育在这方面就开展得比较好,它在复调音乐教材的安排和教学中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关于教材体系,他们一方面采用移植的办法,早自巴洛克前期的布克斯特、胡德、帕赫贝尔的管风琴作品,近到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都在运用。另一方面作曲家、演奏家专门为手风琴创作的复调也得以应用。在教学领域,把握风格是总的目的,认真分析、严格训练每一个声部的音乐表现是教学的要求。

与此同时,俄罗斯各学院也比较重视练习曲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众多教材中加以选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此外,在俄罗斯的音乐学院中,往往对钢琴学习的程度要求较高,这从一个侧面使学生加宽接触键盘音乐文献的广度。尤其可贵的是,俄罗斯还重视人文课程的设置,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美学、俄罗斯文学等一系列人文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培养真正的艺术人才极为重要。

而我国手风琴专业的学生有相当一些人是从传统手风琴改学自由低音手风琴的,不仅在演奏技术的把握性上需要加强练习曲的训练,而且缺少复调这一门功课,人文教育的范围也很狭窄。这就使得我们教材内容与实际培养音乐人才能力的目标相脱节,造成了许多学生在音乐上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2.教学方法中的差异

教师是手风琴教育的核心,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会像星星之火,燎原之势锐不可当,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在俄罗斯,各级音乐学院的教师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出来的,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中国的教学方法也迥然不同。最突出的就是教师采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复调音乐去指导和纠正学生在演奏中的技巧。因为复调作品的训练是手风琴技术训练、声音训练、乐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多声部层次、深刻的音乐内涵、严密的逻辑和结构,在音乐领域里独放异彩。学生们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学习,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对声部的控制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力,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此外,复调音乐的训练,对提高学生在风箱控制和运用等诸多技术协调方面也是极其有益的。因此学习俄罗斯的手风琴学生在演奏水平和表现力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中国的教育方法通常总是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做枯燥的训练,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仅说教,不做示范教学。这不仅不能及时发现学生演奏中的错误,同时也使课堂气氛显得枯燥无味。

在课后,老师也为学生们安排了丰富的课余生活。在俄罗斯,各个音乐院校都有专门举行手风琴独奏或重奏音乐会的小型音乐厅,它能让到场的所有观众尽可能与演奏者近距离交流,演奏者也能从观众的情绪中得到反馈,使演奏更加精彩。在中国,这样适合中小学生的演出活动用的小型场所就太缺少了,而且他们大都被赶鸭子上架,为考级而奔波去了,没有机会去感受大师们的风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的老师都很认真敬业,注意思考和琢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通过教学研讨和交流提高各自的专业水平。相比之下,中国老师就缺少一些轻松愉快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反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尽了苦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教学理念和职业趋向的差异

在俄罗斯的各级音乐学院中,对音乐人才的培养是多向的,目标也非常明确。每一个学生毕业去向基本都有安排。同时,他们也有严格的淘汰制,对于不具有继续培养潜力的,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要求的学生都要淘汰掉。但他们对那些半路淘汰掉的学生也都有比较好的就业安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尽其才”。比如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专门的伴奏训练,那么学生毕业以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不同的团体,专门从事伴奏工作,但必须要在学校中获得一种资格的认定,如果你经过考核后被认定,学校就可以给你颁发相关的证书,这时你就可以从事相应的工作了,如去教堂或者一些合唱团担任职业伴奏工作等。

相比之下,中国从音乐学院附中毕业的学生,若考不上大学前景就非常渺茫了,所学的专业也几乎废掉。特别是手风琴专业的学生,加之课程设置单一,学生的出路一直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手风琴专业的选择。

另外,在俄罗斯由于普通学校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各种不同专业的基础人才,因此音乐课在教学上有着十分明确的教学定位。他们的培养方向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和一定的音乐表达能力。总之,他们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当作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因而在俄罗斯学习手风琴的毕业生可以有演奏、作曲、指挥、伴奏等多种工作的职业选择。而在中国,手风琴专业的学生面对的似乎只有三条路:一是加入业余教师队伍中从事业余手风琴教学,二是出国留学,第三只有改行。因此中国应刻不容缓地从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中走出来,重新塑造新的手风琴教学理念。

4.普及教育体系的差异

除了专业领域,在俄罗斯的普通中小学内的手风琴教育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手风琴课就像其他主要科目一样是必须得到保证的。普通学校中的手风琴教学多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和基本的音乐技能为主。当然,这也不完全是校内教育的任务,俄罗斯整个社会的音乐氛围都对学生起到了催化作用:艺术博物馆多,演出场所多,高质量作品多,看演出的人多,这些都为俄罗斯手风琴普及大众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而在中国手风琴的普及教育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一方面大众认为手风琴的演出不合口味,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加之蜂拥而来的多种音乐形式的出现,使得手风琴从大众的音乐生活中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在选择演奏乐曲时,手风琴演奏者也总是追求高、难、深的艺术效果,结果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要知道,阳春白雪固然美丽,但毕竟曲高和寡。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手风琴教育多以教授音乐考级测试内容为主,这使得学生为了考级而忽视了基本技巧的训练。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兴趣最后也被这无休止的“考级战”消磨掉了,这也使中国手风琴的普及教育不能完成应有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手风琴教育的未来

针对这种现实,我们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本文作者针对中国手风琴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以下意见。

1.从手风琴教育体制方面看

我们应强化教学内容与音乐能力培养的一致性。针对专业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我们应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曲目、教材,同时增加能够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课程设置。在业余教学方面,我们国家设置了考级制度,同时伴随着相应的考级教材,它们大多选取的形式只适用于独奏,且曲目难度不当,因此我们应该对考级教材重新编写,着眼点应放在普及、欣赏、易学,曲目选择面广,重在能力培养等方面。本着体现手风琴风格的多样化,学习者的兴趣化,大众喜爱,适合演出,易于学习的指导思想,在其中可能增加独奏、歌曲伴奏、重奏与其他乐器协奏等多项内容,使单一的演奏形式变成多功能的音乐创造力。同时还要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组建手风琴曲目资料库,供教师与学生选择,为爱好者创造更大的自由空间。

我们应强化师资队伍与音乐能力培养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在学习专业知识外,多接触一些音乐以外的知识,不断自我充电,多关注国内外手风琴发展的情况,做好创建完备的信息资料库和手风琴理论研究等工作。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同时,完善自我。其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是永无止境的。在教学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潜心找出解决的方法,逐渐积累教学经验,特别要重视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讲课手段去提高学生手风琴演奏的能力。

2.从手风琴教育发展方向看

手风琴艺术是一门世界性的文化艺术,也是个年轻的艺术。中国真正是从五十年代才开始接触手风琴演奏教学的,而世界手风琴专业在五十年代以前就已有了很高的水平。我们到了九十年代开始才真正有了与世界的交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快速地提高我国手风琴技术呢?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有选择地走出去观摩国外高水平的艺术节和相关比赛。也可以深入到国外一些专业院校中观摩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吸收新的手风琴信息和技术,而且对世界手风琴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也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我们可以说留学是中国手风琴未来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近年来由于我国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手风琴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突出的事情当属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手风琴艺术节”,艺术节期间举办中外手风琴专场音乐会、大师班讲座和手风琴独奏、重奏、手风琴室内乐、手风琴合奏及轻音乐风格手风琴独奏比赛。这一盛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手风琴艺术的交流,为中国手风琴艺术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

结语

纵观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中国手风琴事业在几代手风琴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在喜悦之余,我们也应该看到俄罗斯手风琴教育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手风琴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认识、想象和创造的重要手段,也是丰富人们娱乐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们要振兴手风琴教育就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依靠开拓的思维和先进的科学方法,研究和挖掘适合我们国家手风琴发展的道路,同时引进和借鉴俄罗斯等国的先进经验,使我国手风琴事业更好地走向美好的明天。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音乐学科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P596.

②王域平.《业已“接轨”更需自省——中国天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有感》[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2.(4):P42.

谢 雁西安音乐学院键盘系讲师

(责任编辑 张萌)

作者:谢 雁

手风琴演奏者能力培养论文 篇2:

电子手风琴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世纪中叶,中欧出现了一种由风箱及自由簧片组成的全新概念的装置,即传统手风琴的雏形。经过不断的发展,极具特点、便于携带并有丰富音色变化的手风琴逐渐风靡全球。再到罗兰将强大的数字模拟技术融入具有传统外观的手风琴中,生产出系列的V-Accordion电子手风琴,两个世纪间手风琴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我们的手风琴教育是否也正同步进行着变革?音乐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新兴乐器该如何转型?这正是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内容。

一、旧教育方式的掣肘

教学模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传统手风琴教学比较枯燥,注重基本功、技能技巧。因乐器的局限性,它只能演奏一些适合其音色及风格的乐曲,扩展空间很小。而且学生大部分的精力都会用在练琴上,没有时间去思考创新,探索实践更多的音乐内容。但是随着新音乐的流行,传统手风琴在中国风光不再,从2005年开始,全国各类艺术院校报考手风琴专业的人数下滑,专业学生毕业后几乎全部转行,整体教育形式不容乐观。对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的手风琴教育究竟病在何处?

1.象牙塔里做学问,与社会需要脱节

专业艺术院校对自己的定位是培养音乐精英人才,闭门造车,而根本不考虑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但事实上音乐家毕竟是少数,其实大部分毕业生还都是普通的音乐工作者。同时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有些教师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至于形成了“功能性文盲”。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理论与实际相悖,这就造成了一些专业艺术院校学生就业率低的现状。

2.重技能教育,轻能力培养

以传统手风琴教学为例,它的教学模式是:基本功——技能技巧——乐曲演奏——艺术表现。在传统手风琴教学中,学生在练一首新的乐曲时(特别是没有音响资料的作品),首先要在琴上视奏,视奏能力强的学生,可在两三天内练熟,然后再按照乐曲的要求进行处理,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完成一部作品的演奏。而对于视奏能力不强、演奏能力又稍差的学生,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拿重奏来说,重奏的学生必须要具备对新乐曲的理解能力及演奏能力,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技术水平还要相当。对于协奏来说,除了对演奏的学生有高标准的要求外,还要具备一个好的乐队,更需要一个好的指挥,这将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排练过程。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演奏效果就会不尽人意,那么一部好的作品也就很难问世了。这就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大量宝贵的时间、人力、物力,都花费在了简单、枯燥的记忆及重复劳动中,没有时间再去思考研究更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成绩自然也就不佳,而能力提高更无从谈起。

3.学习难度加大,普及程度降低

自从艺术院校引进自由低音手风琴以后,我国手风琴的演奏水平飞速发展,不到十年的功夫就赶上了世界一流水平。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手风琴的普及教育。难度的增加提高了手风琴的准入门槛,许多业余音乐爱好者会因难度大、不好学,转而学习一些容易掌握的乐器,因此手风琴的普及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二、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随着罗兰公司推出将传统手风琴及其他多种乐器的音色采样及演奏方法集于一身的电子手风琴,它的培养方法、模式、内容都必须要改变。单单会演奏已经不能满足电子手风琴的表现需要,于是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的驾驭这件乐器。

1.重视能力教育,鼓励音乐创造

俗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我们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笔者发现“演奏作曲”对于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最快、最好、最直接。演奏作曲,说白了就是“演奏加作曲”,即一首乐曲从创作到演奏都要由一个人来完成,这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用“演奏作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一定不会差。钱学森曾说过:“开发人的大脑比开发太空更重要。”音乐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他们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才会有灵性有活力。音乐是有声无形的,其创造空间也要比其他艺术大得多。正因为其想象空间的巨大,音乐对人类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最有效的,这也正是音乐教学所要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

2.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当今社会,音乐已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研究音乐的同时我们还要研究社会背景、人的状态等多重方面,这其中就涉及多门学科。例如研究音乐创作,从古典时期到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其实就是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社会矛盾加剧的一个真实缩影。社会的复杂变化给音乐艺术领域增添了很多创作的素材,音乐的发展与许多学科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培养“一专多能、博文广识”的人才,在强化专业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3.重视学生就业,按需培养人才

目前,我国专业艺术院校的老师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表演技艺的完美,而忽视了学生的就业问题。用传统的观念来说“一招鲜吃遍天”,而这种观念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现在必须把观念转变为:把学生就业放在第一位,按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为此,笔者进行了大胆尝试,依托学院丰富的演出资源,成立现代流行电子手风琴乐团和电子手风琴交响乐团,开始了一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乐团中所有的演员都是在校生,其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及附中学生;同时乐团还聘请作曲、手风琴、指挥等业界专家对团员进行指导,以示范讲座、演教互动等特色授课方式,使学生们的乐队合作能力、音乐驾驭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传统教学中,一学期最多演奏四首乐曲,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完成作品量从原本的四首增加到了现在的十几首(其中包括重奏、合奏、原创等作品),而且演奏效果也有所提升。“演中学、学中演”,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对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及就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三、教学内容的变革

对于电子手风琴这一新型电子乐器,该如何更好的展现与运用其音乐要素,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同时,课程设计、教育重点、教学标准也是音乐素质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电子手风琴演奏标准

1.掌握电子手风琴的各种演奏技能技巧

我们说音乐学院演奏专业的基础是技能技巧,如果没有纯熟的技能技巧就不可能演奏出好的作品来。电子手风琴和传统手风琴的区别在于,不但要掌握演奏手风琴的技能技巧还要掌握电子手风琴中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的乐器有它不同的演奏方法,这样就加大了电子手风琴的演奏难度。如管乐是用吹奏的方法,弦乐是用拉奏的方法,弹拨乐是用弹拨的方法,打击乐是用敲击的方法等等,而不同的演奏方法就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声响。比如演奏长笛音色,就要努力去模仿长笛的音响效果,把琴键想象成气孔,把手指想像成嘴,听觉效果应该和长笛吹奏出来的效果一样才算达到标准。也就是说,只有具备较高的电子乐器演奏能力,才能完美地展现电子乐器的特色,才能较好地诠释电子音乐作品。

2.掌握电子手风琴音色编配的使用与开发

传统手风琴的演奏音色是在手风琴上固有的,使用哪个音色就按哪个变音器。可是电子手风琴就不同了,它在传统手风琴音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音色编辑功能。电子手风琴具有上百种音色,包括14个高音音色、7个低音和弦音色、7个管弦乐低音音色、7个管弦乐和弦音色、49个管弦乐音色、128个鼓音色、还有7个簧片调节音栓、5个和弦簧片调节音栓、3个自由低音调节音栓和意大利风格的簧片、阿根廷风格的簧片、法国风格的簧片、德国风格的簧片及簧片震动、波音、亮度、平衡、音栓的设置:16、8、8-4、4、2等等。此外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奏者可以编辑一些自己喜欢的个性手风琴音色,这在把演奏技能技巧放宽了的同时也加大了演奏的难度。所以掌握好电子手风琴的音色开发和编辑使用,对电子手风琴的演奏与创作非常重要。

3.掌握电子手风琴与各种乐器合奏及伴奏的能力

电子手风琴不仅是一件独奏乐器,同时它还是一件完美的合奏和伴奏乐器。与传统手风琴只具有乐器本身的音色及音域不同,电子手风琴不但具备乐器本身的音色和功能,同时还具备管乐、弦乐、人声、打击乐及一些特殊乐器的音色功能,再加上它的编辑功能,就能产生相当不错的合奏与伴奏效果。正因为电子手风琴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提高学生合奏及伴奏的能力。以合奏训练为例,传统的方法就是几十个人在一起练习,如果学生水平不一,那么能力强的学生就要花很多时间去陪能力稍弱的学生练习。而现在我们用电子乐器排合奏就不同了。首先我们把总谱输到计算机里进行编辑,然后输到电子手风琴里进行练习,它可以通过编辑机,随时调整速度和其他声部,同时声部和乐器都可随意挑选,这也是传统乐器和传统方法所不能及之处。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对学生的音乐素质及音乐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电脑作曲与编辑标准

1.掌握电脑常用的音乐软件的使用

电子手风琴是MIDI音乐与传统手风琴形制特点的结合者,“MIDI”一词是英文的缩写?熏全称?押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熏即音乐设备数字接口,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电子乐器的各种音乐信息转化为数字语言,通过数字接口,在不同的电子乐器间相互传输,以达到协调演奏的目的。因此,和MIDI结合的电子手风琴属于数码乐器,其编辑系统就如同电脑,在任何一台电脑上编辑的程序和音乐作品都能在电子手风琴上识别并使用。当然,要想很好地驾驭这件乐器就要求演奏者懂得多种音乐软件的使用,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2.掌握作曲基础理论与写作

电子手风琴具有演奏各种中西洋乐器及各种音色编辑等功能,俗称音乐智能工作站,所有音乐演奏全部囊括其中。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作曲基础理论、即兴演奏、伴奏、作曲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配器)、作曲软件的使用,同时还要掌握电子乐器排练指挥及音响效果调试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用电子手风琴来完美演绎一首乐曲。这就要求作曲课程必须纳入电子手风琴学习者的必修课之中。

3.掌握用电脑为图画动画配乐的技能技巧

用电脑为图画配乐是当今很流行的一种音乐表达形式。试想:如果在一场电子手风琴演奏会上,我们根据一段视频,用音乐来表现其所表达的内容,该有多么生动!所以学生在学习电脑作曲的同时要学会为图像配乐,这样既锻炼了即兴演奏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可谓一举多得。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综合立体型表现方法,也就是当今提倡的跨学科多元化立体教学。比如:学生在创作有关太空的乐曲时,当他看到五光十色、变化多端、一望无际的太空时,顿时脑海中就会闪现出很多旋律和音响效果。通过视觉的启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所以说视觉启发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三)社会实践标准

1.掌握各种电子乐器的使用

随着数码乐器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如果只会一件电子乐器的演奏,毕业后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由于许多电子乐器的演奏方法和编辑程序是相通的,掌握多件电子乐器的演奏并不是件难事,而且这样的能力不仅符合“一专多能”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能为学生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比如打击乐器电子鼓,只要掌握它的演奏原理和演奏方法,就能在电子手风琴上演奏出同样的效果。再比如合成器,它是音乐编辑工作站,掌握了它可以说电子手风琴的编辑也就全部掌握了,演奏时合成器的加入会使普通的演奏产生管弦乐队般的音响效果。电子乐器掌握得越多,演奏方法和演奏效果就会越多。这种从应用型教学方法转变为开发型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能力至关重要。

2.融于社会的艺术实践

上面已谈到,学生必须要社会实践,所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提高、去发展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我们教学模式中的一大亮点。以往教学中所谓的社会实践就是在学校或社会出演几场节目,而这远远达不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作品要接地气。要想让学生出好作品,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扎根基层百姓,深入了解大众所需、所想,走到群众中去了解百姓爱听的乐曲,喜欢的乐器。按照百姓的口味来创作百姓喜欢的作品和表演形式,做融于社会、融于百姓的社会实践,为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结 语

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人才,现代化的人才需要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需要现代化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又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本文运用比较论证及实证的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旧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并根据经验探索出了针对于电子手风琴这一领域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创造性的育人模式所体现出的深刻内涵,不仅可以影响当今整个中国的艺术教育,同时还可以带动音乐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挖潜,以为音乐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立全《手风琴教育学的新思维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2]?眼美?演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编辑部编《音乐教育的国际对话》,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4]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

[5]冷岑松《电子音乐中民族乐器的音色仿真问题》,《黄钟》1997年第1期。

[6]冯坚《电子乐器的音响特征与电子音乐中音色的结构意义》,《黄钟》1997年第1期。

朱经白 天津音乐学院现代音乐系罗兰音乐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天津音乐学院电子手风琴乐团团长

(责任编辑 刘晓倩)

作者:朱经白

手风琴演奏者能力培养论文 篇3:

高师手风琴基础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 手风琴基础课是高等音乐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学的对象是只有钢琴基础、声乐基础并且从来没有接触过手风琴演奏的学生,要通过短短的教学过程就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作者即针对我国目前音乐师范院校中手风琴基础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在手风琴基础教学方面的浅见,希望对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师手风琴基础课教学 实践 创新能力

手风琴基础课作为高等音乐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开课时间是一个学年,教学的对象是只有钢琴基础、声乐基础并且从来没有接触过手风琴演奏的学生,要让这些学生在短短的一个学年里不仅要掌握手风琴演奏的基本技巧,演奏简单的手风琴作品,而且要把他们在乐理、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对音乐的感知、听觉想象能力和音乐形象的表现能力用手风琴表现出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手风琴基础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课题。

一、明确教学目的,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本课程以认识、掌握手风琴基础知识为主线,学习手风琴的基本演奏姿势、入门技巧,以及演奏初级曲目,学会对曲子的理解和演奏。要求学生学会正确的触键方法、力度的控制、风箱的运用等基本的手风琴演奏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合格的音乐教师。

学习手风琴基础这门课程的学生都是先接触了钢琴演奏的,虽然手风琴和钢琴都属于键盘乐器,但由于钢琴与手风琴这两种乐器的发声原理决然不同,导致演奏方法的不同。手风琴是簧片乐器,靠的是风箱运行产生气流吹动簧片发出声音,这对初学者的动作协调性要求就有点高,而风箱是手风琴演奏的动力,琴本身又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很多学生不会一开始就喜欢学习手风琴,加上对手风琴音乐的不了解,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造成教学的障碍。对于这种状况,在传授系统的手风琴知识之前,先让学生了解手风琴的发展史、手风琴的构造和发声原理,从简易的演奏技术学习开始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耐心和兴趣。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传授和演奏示范的单一教学模式,在授课方面就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针对课堂上,全部学生学习同样的曲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在传授系统的演奏技能的同时,让严格要求与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相结合,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激励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学生成材的道路上,其自身的音乐感、接受力、理解力、动作的协调能力及学习态度也是重要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是靠老师来培养,通过欣赏和演奏一些旋律优美、经典时尚的手风琴小曲,让学生开阔音乐视野,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音乐修养,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手风琴的热情,使之自觉地练琴,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够顺利地推进。

手风琴基础是技能课的集体大课,学生人数多,演奏水平层出不穷,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的手段,采取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和对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让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轻松的氛围中有效地落实。

二、强调基础,培养正确的演奏方法和良好的演奏意识

手风琴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学习基础课程——手风琴教学也是同样的,要在短短的一年里,达到教学目的,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困难的。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而且是一种心理体验的过程,而学生的演奏水平则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准。在最初的教学中必须强调演奏手风琴时的手形、手指的触键和支撑、手腕和手臂的放松、风箱的运行、连音与断音、力度的控制等,为演奏技能的逐步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初学阶段,学生的演奏意识是靠教师引导和培养的,在演奏过程中要重视演奏者内心音乐节拍的培养,这是音乐流畅的基本保证。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认真地读谱,看清楚所有的符号,包括调号、拍号、指法、句法、表情术语等等,然后再开始练习演奏,这是演奏音乐作品的关键。在演奏时要求学生要会听自己演奏的音乐,不要一味地注意完成音符,要学会聆听和思考,技术才会有提高,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及时纠正错误,建立正确的演奏概念,带领学生体验手风琴音乐艺术的内涵,避免只谈技能技巧和理论知识的枯燥,用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意识的激发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奏习惯,把与技术有关的演奏意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从无意识的演奏走向有意识的演奏。除了技巧方面的外,还有音乐表现方面的,其次,还有教材的合理应用,练琴时间的科学安排,总之是用良好的意识指导有目的的演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逐步形成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演奏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手风琴基础是属于技能课的范畴,是实践性重于理论性的学科。手风琴演奏的技能训练和艺术实践是这门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因此,手风琴基础的教学内容是围绕这两个部分进行的。技能训练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技术要求,在不断实践中掌握演奏的技能,逐步巩固基本的演奏技能,用技能表现音乐的内容,所以,手风琴演奏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掌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和应用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教师才能够发现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调整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的演奏技能不断得以巩固和进步。另外,演奏的实践也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艺术创造力,培养演奏心理的重要渠道,也是反应教学效果,体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手风琴基础的教学是以集体授课为主,个别指导为辅。授课内容包括基本技能的传授和指导技能练习两大方面。集体课讲授的是共性的知识,教师要对教学的曲目认真地进行示范演奏,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和判断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的能力。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曲目进行曲式、节奏、和声、技巧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理性的认识,巩固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之间的知识渗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重视本专业相关课程的知识整合,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重实践,厚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

在课堂上,利用集体课的优势,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分小组的演奏、个别同学的演奏、分声部的演奏、集体的合奏等,让基础好的同学带动基础稍差的同学在集体的练习中克服演奏时胆怯的心理,在集体演奏的同时,找到演奏的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逐步缩短演奏水平的差距,这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关键。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教师的现场点评指导,不仅指导了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技能,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全体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力和判断能力。在教学的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评判要客观、公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让学生适当的受挫和激励,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风向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教学,以促进其创新品质的形成。

通过手风琴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和了解手风琴的演奏方法和技术技巧,提高手指的准确性和独立性,增强风箱的应用能力、控制力,同时让学生把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知识、和声学知识、音乐欣赏知识和手风琴的知识结合且灵活运用,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及实际演奏能力。总之,通过教学,学生掌握手风琴演奏的基本技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思维,激发其热爱音乐艺术工作,能够正确地演奏初级手风琴独奏曲和参加舞台实践,为适应社会艺术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作者:雷 嘉 李 妍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手风琴演奏者能力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上一篇:软岩动态力学特性管理论文下一篇:一人公司规制的公司法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