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论文

2022-04-25

【摘要】目的:通过实行风险管理,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运用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建立了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完善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高危环节和高危时段的管理,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落实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论文 篇1:

外科护士对护理安全认识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摘要] 目的 了解外科护士对护理安全的认识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理人员中存在的问题为内容,调查112名外科护士对安全管理相关问题的认识情况。 结果 调查内容中最高正确率为97.32%,最低正确率仅为35.71%,不同年龄组对安全管理认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学历组无明显差异,各类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缺乏。 结论 必须建立护理安全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各类护理安全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坚持预防为主,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关键词] 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认识

安全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生命线。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有效保障,是满足患者医疗卫生需求最基本的要求。护理安全一般是指在患者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近年来,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笔者所在医院越来越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为了找出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水平,笔者根据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结合实际,对市人民医院外科护理人员中进行“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认识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即墨市人民医院外科全体护理人员。共调查112名护士,其中,创伤外科30人、骨关节外科28人、心胸外科27人、胃肠外科27人。年龄构成:30岁以上54名,30岁及30岁以下58名,最大年龄49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34.2±8.5)岁;学历构成:中专70名,大专及以上42名;职称构成:护士47名,护师50名,主管护师13名,副主任护师2名。

1.2 调查方法

参照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参考有关文献,结合目前护理队伍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征求上级护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认识的调查问卷”,均为选择题,要求被调查者要在3 min内单独完成答卷。发出问卷112份,收回112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答卷为100%。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学历回答正确率比较

大专与中专组回答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5.49%和74.45%,两组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学历的高低与护士对安全管理问题的认识是一致的。而年龄的大小或者说是工作年限的多少与回答平均正确率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30岁以上平均正确率为79.72%,30岁及30岁以下平均正确率为69.83%,这说明护士工作年限与对安全管理认识的正确性有一定的关系。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学历回答正确率比较

组别 平均正确率(%) t P

年龄 ≥30岁

<30岁 79.72±5.21

69.83±4.05 2.085 <0.05

学历 大专

中专 75.49±4.13

74.45±2.27 0.597 >0.05

2.2 护理人员对安全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病历书写规范回答正确率最高,为97.32%;对事故等级判断正确率最低,如Ⅲ度褥疮属何等事故,判定正确率仅为35.71%,而且30岁以下的护士回答正确率只要14.81%;96.43%的护理人员知道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病历的保管要求大多数护士都能熟知。另外,护理人员对一级护理较为重视,96.43%的护士掌握一级护理的要求,而对二级护理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30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回答正确率仅为32.76%。

3 讨论

3.1 各类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加快,依法执业、依法管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时,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安全更应受到关注和重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和界定范围。根据条例规定,“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属于4级医疗事故”,也就意味着过去属于护理差错的范畴,如:工作失误引起的烫伤、打错针引起过敏反应都将升格为医疗事故[2]。

医疗事故内涵和范围的扩大,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严谨、更细致的要求,也对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出了严峻考验。

本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理人员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护理年限越长,对护理安全的认识越到位。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依法执业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强化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使护士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护理常规、护理规范是护理实践长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指导和规范护理行为的准则[3]。本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对各级护理常规掌握不够全面,特别是低年资的护理人员,不熟悉二级护理应该每1~2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的减少,就不能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就可能出现护理纠纷和差错。

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对各类医嘱处理规范未能全面掌握。30岁以上的护理人员,对临时医嘱处理规范回答正确率为38.89%。临时医嘱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所需随时发出的治疗指令,这种患者往往症状比较严重、病情复杂变化快、需要根据患者随时调整治疗和护理,同时对治疗护理要求的时效性强、准确性高,如果护理人员对临时医嘱处理规范认识不到位,执行就难免不严格,就容易导致某些护理过失事件的发生。

3.2 对策

3.2.1 建立护理安全教育制度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只有不断的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学法、知法、懂法,并将法律知识融于实际工作中,才能保障护理安全,推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首先医院领导要重视护理安全,将护理安全作为对科室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使各级护理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

其次要建立岗前法律培训机制和常规法律教育机制,使学法、知法、守法成为护理人员上岗前的必须科目和常规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考试,使护理人员头脑中时刻绷紧法律这根弦。

三是要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护理各环节、各程序的工作符合法律的要求。这样一方面可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增强护士的安全感,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护士全身心投入工作中[4]。

3.2.2 完善各项护理安全制度 制度具有规范性和长期性。由于医疗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制度建设对护理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是要完善各类基本制度。如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工作流程、奖惩条例、考核细则等,细化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诊疗程序和行为,杜绝医疗差错和事故。二要严格执行制度[5]。有了制度不执行等于没有制度。完善考核督查机制。成立质量检查小组,定期深入门诊和各病区进行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各种途径征求患者意见或建议,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杜绝隐患。

3.2.3 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 近年来,各医疗卫生单位愈来愈重视医院文化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使护士把医院对护理安全的要求上升为一种工作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首先要加强环境安全建设。医院环境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以让患者感觉安全舒适为原则,如住院病房环境卫生、消毒隔离要达到规定要求,卫生间要注意防滑,仪器设备要完好无损等。其次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在病房、走廊、办公桌醒目位置张贴安全提示语,如“工作无小事,安全在心中”“细节决定安全”,时刻提醒护理人员牢记安全职责;在开水间、卫生间等张贴安全提示语,这些提示体现着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心爱护,让患者感觉温馨的同时提高警惕,有效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三是要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引导护理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如向护理人员征集“护理安全警示语”、开展护理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既能让护士感觉到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护理安全,又能提高护士自身的安全意识[6]。

3.2.4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决定护理质量的重要基础,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精湛的护理技术,良好的行业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满足患者的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疗事故的根本所在。

护理道德的实质是为人们提供人道主义的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和护理职业的责任感[7]。要让护理人员明白安全护理不仅是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慎独精神,以达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尽职尽责,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2] 王华芬,沈晓知.护生法律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4-75.

[3] 席淑华,周立,张晓萍.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6-197.

[4] 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11(7):117-118.

[5] 武玉梅.护理安全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86-87.

[6] 张理花.护士服务质量调查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159-160.

[7]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

(收稿日期:2011-09-19)

作者:史爱峰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论文 篇2:

神经外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

【摘  要】目的:通过实行风险管理,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运用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建立了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完善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高危环节和高危时段的管理,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落实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结果:实行风险管理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在医院所有科室中,神经外科属于重点科室,许多医院的神经外科都是省级重点专科,该科室的疾病,都属于严重性疾病,都需实施手术治疗。因此,临床护理质量如何,关系着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该科也十分容易发生风险事件,引起医患纠纷。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及采取行动的过程。实施风险管理,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关键。神经外科抢救患者多,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多变,存在许多护理不安全因素,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防范护理纠纷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们医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神经外科病例90例,通过随机分配,划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有23例男性病例,有22例女性病例,年龄为16~57岁,平均年龄为43.7岁。对照组有24例男性病例,有21例女性病例,年龄为19~62岁,平均年龄为44.1岁。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等相关材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性方式进行护理。

研究组:运用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护理。(1)建立良好护士和患者关系。护理时,护士应注重护患关系的建立,做到微笑护理,多多鼓励和关心患者。在护理操作之前,应向患者讲解所要操作的流程及护理作用,尽量获取配合。如果护理操作发生错误,一定不要推卸责任,必须诚恳向患者道歉,避免发生护理矛盾。另外,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使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介绍不良反应等内容,减少患者担心度。同时,针对药物费用,需做到透明公开,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无论患者身体状况恢复如何,必须及时反馈给患者或家属;(2)优化护理流程。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为达到护理标准和要求,需建立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由患者检测环节开始,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针对护士人员之间的交接班,在交接之前,需摆放好各类医疗物品,通过细节实现护理过程的优化,建立护理监督机制,通过定期组织会议总结,对护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积极分析问题和总结相关措施;(3)强化风险管理。对于神经外科而言,护理工作复杂性、繁重性突出,工作量十分大,也容易出现各类护理问题。因此,根据传统护理经验,善于发现和总结护理错误,警惕护理人员再次犯错。在床位变化过程中,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得到更新,方便医师的及时查对。在患者用药过程中,需严格仔细确定相关信息,主要为药品、患者基本信息与床位是否对应。另外,如果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应采取护理管理方式,尤其是夜间护理、节假日护理,需加强安全监控,严格消毒制度。神经外科患者的机体抵抗能力不强,需注意细菌交叉感染;(4)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在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为保证护理质量,必须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进行严格培训,在临床上注意发现问题,通过实践提升临床护理水平,促使全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护理,研究组有1例跌倒患者,对照组有8例跌倒病例,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2%,与对照组的17.7%相比,研究组护理风险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护理纠纷仅发生1例,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7例,研究组护理纠纷事件显著性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研究组有非常满意28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2例,護理满意度为95.5%。对照组有非常满意19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18例,护理满意度为60.0%。经过统计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好,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因神经外科患者的机体能力较弱,风险发生较为敏感,也是医院风险发生的集中区域,按照其他报道,在医院所有科室中,神经外科发生风险时间的几率高达42.7%。所以,对于神经外科的护理,是该科的重点关注问题。通过本组实验,研究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建立和谐、优质的护患关系,对护理流程进行科学优化,强化细节风险管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6%,与对照组的17.7%相比,研究组护理风险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护理纠纷仅发生1例,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7例,研究组护理纠纷事件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纠纷发生率仅为0.48%,护理满意率为93.3%,比对照组的59.5%明显更优(P<0.05)。所以,在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通过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可使护理风险发生率得以显著性下降,促使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可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娄彦玲.浅论风险管理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89-90.

[2]刘 静,朱红艳.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06):181-182.

[3]李丽娟.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缺陷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5):226-228.

[4]王洪岩,许红梅,崔景晶,孙守爱.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109-110.

作者:谈月蓉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论文 篇3:

外科老年病人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评估对老年外科病人实施医护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并指出相应护理解决办法。方法: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52例老年病人,将其设立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施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住院期间施行基础性相应护理。经评比两组护理成效,评估强化安全护理的临床实践作用。结果:外科老年护理不安全因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有:滑倒跌倒、出现压疮、自行移出引流导管、膳食行为不当、皮肤烫伤等。评比得出,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病人施予系统化、科学化的外科安全护理服务,能减少意外医疗事件的出现几率。

【关键词】临床外科;老年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对方法

外科护理中的医护服务涉及各方各面的操作内容,特别是对老年群体的护理操作更需注重不安全因素的强化防护。为进一步认知老年外科护理的科学、优质方法,本文抽选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52例,将其设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施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住院期间施行基础性相应护理,评比两组护理实践成效,将此次调研情况阐述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52例老年病人,将其设立为观察组;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以上两组所选病例都在接受影像学及常规检查前提下,由医师依循相应疾病的诊疗标准实施病症判别,且经手术病理学得到确诊。观察组:29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介于62-87岁间,平均是(72.4±9.17)岁。对比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介于61-87岁间,平均是(71.8±9.35)岁。对病人一般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突出差异(P>0.05),两组能够进行同期对照评比。

1.2方法

1.2.1不安全护理因素调研方法

对外科老年病人住院期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开展系统化分析,仔细回顾每例病人的各项病学资料及有关数据信息,以回顾评估的方法统计整合护理操作中出现的不当及失误行为,并作相应讨论、归纳。

1.2.2护理处理方法

对比组向组内病人予以基础性相应护理,包括:做好外科术准备、辅助病人检查、接送病人到手术室、落实日常护理操作及体征看护等。

观察组以强化安全护理模式施行住院期间的具体医护操作,方法是:(1)强化外科老年护理的风险教育。以不安全因素的数据情况为依据,对外科临床中出现的或潜在的风险因素开展强化防护,规避各类意外医疗事件的诱发主因,并构建具备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应急执行预案,使风险教育活动落实到老年病人医护服务的每一环节中,提升护士安全防护意识与实践操作技能。(2)增强日常安全护理的实施强度。例如,当清扫病房路面时,提醒老年病人谨慎行走或搀扶其走过湿滑地面;帮助老人熟悉病房内部或附近活动场所,谨防其误伤或摔倒;维持病房床铺的清洁平整,协助老年病人翻转身体或起身,使其以适宜体位休养;对久卧病人施行压疮强化护理,定期翻动其身体,查看可有压疮形成,必要情况可予以50%酒精实施擦拭,缓解受压迫面的局部压力,促使皮肤组织归转到健康状态。(3)注重病房环境、条件的合理调试。老年病房内的室温宜适当,温度不可过冷,并强化保暖操作。若需用到热水袋,要将水温调节到约50度,以防病人皮肤被烫伤。(4)加强老年病人以及看护家属的健康宣教。引导、鼓励老年病人多参与机体训练活动,训练强度从低强度过渡到中强度,以步行、练太极拳等为宜;对意识反应不够灵敏的老年病人,护士协助其转换躺卧体位,嘱咐家属全天候看护。同时,注重膳食行为方面的科学引导,帮助病人了解自身患病情况,增强老人自我护理、自我防护的积极意识;讲解自主移出引流导管的危害性,避免医护事故的发生。

1.3统计学数据研究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 ±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 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0.05。

2.结果

经评估外科老年护理的操作情况,得出不安全因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有:滑倒跌倒、出现压疮、自行移出引流导管、膳食行为不当、皮肤烫伤等。评比发现,两组外科老年护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外科护理属临床工作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服务操作质量将关乎病人的预后恢复情况。由于老年人群的机体功能存在显著衰弱、退化等现象,所以增加了外科老年护理的实践难度[1]。从护理防范角度来讲,老年病人护理以“防护为主、安全超前、降低风险、优化护理”作为安全准则[2]。本文落实日常老年护理流程中的具体服务措施,从强化外科老年护理的风险教育着手,增强日常安全护理的实施强度,注重调试病房环境、条件,并加强老年病人以及看护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如此一来,使外科老年护理纳入系统化、优质化服务流程当中,使护理风险降至最低,规避了诸多不安全操作因素。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P<0.05)。

综合上述,外科老年护理践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能将安全文化理念融合到每一环节的医护工作中,使护理缺陷行为得以及时弥补,进而降低意外事件的出现率。

参考文献:

[1]张小红,何红燕,何红,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18-21.

[2]陈冬华,杨徐静.负压引流装置在头颈外科引流管应用失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8):1717-1719.

作者:张娅

上一篇:企业会计核算税收筹划论文下一篇:初中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