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资源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19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追求,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尤其对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为主要研究样本,对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是资源枯竭城市崛起的必由之路,并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矿山资源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矿山资源生态文明论文 篇1: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特色资源安全路径的探索

摘要: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揭示了我国资源安全存在总量大、潜力弱,禀赋差、浪费多,污染重、冲突多等问题;分析了资源空间布局错位、资源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消费模式落后、资源体制机制不顺、资源科技教育滞后等成因;提出了将生态文明融入资源安全建设,以资源供应安全、资源生态安全、资源社会安全为重点,以优化资源空间格局、促进资源绿色生产、推动资源绿色消费、完善资源体制机制、加强资源科技教育为措施,旨在为探索中国特色资源安全路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资源安全;国家安全;稀有矿产资源

文献标志码:A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source security; national security; rare mineral resource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生态文明、中国梦紧密相关,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目前,学术界研究生态文明、资源安全的成果很多,但从生态文明角度研究我国资源安全的成果鲜见。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视角,以稀有矿产资源为案例,对我国资源安全的战略意义、问题与成因、战略重点与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资源安全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确保我国资源安全的战略意义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的状态或能力[1]。根据对经济社会与国计民生的影响大小,资源可分为战略性资源与非战略性资源。关键矿产资源,特别是稀有矿产资源属于战略性资源,其安全与否既关系着国家安全,也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紧密相关。

(一)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的客观状态。国家安全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各个关键领域与战略层面,而且随着时代变迁其内涵不断变化和发展。当前,我们要构建集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以及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2]。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其他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稀有矿产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能与作用,稀土、钨、钼、锢等稀有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信息产业、制造业等领域。如,稀土用于制造复合材料、镁、铝和钛等合金材料,被称为“工业味精”;钨主要用于硬质合金和特种钢等产品,被称为“工业的牙齿”;钼用于炼制各类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超级合金等,被称作“战争金属”等[3]。因此,陈毓川院士指出:“资源安全是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安全的重要物资基础” [4]。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

狭义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了“五位一体”总布局。广义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的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既要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为重点,更要构建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其中,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确保“资源安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目标和要求” [5]。当前,我国稀有矿产资源耗竭、浪费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资源安全,我们必须将生态文明新要求融入资源安全建设中,确保包括稀有矿产资源在内的资源安全。

(三)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和理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而资源安全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成为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实现中国梦面临资源环境生态的严重约束,因此,确保资源安全是实现国家富强梦的重要保障。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6]。这就表明,我国面临的资源安全形势已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构成了重大威胁。

二、我国资源安全的问题与成因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资源安全,不仅包含数量、质量安全,而且还包括生态、经济、社会安全等内容。我国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如下:

(一)突出问题

1.总量大,潜力弱

数量安全、可持续供应是资源安全的首要内涵。在全球稀有资源占有量上,中国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稀土、钨、铟、锗,中国储量居世界第一[7]。但我国稀有矿产资源的潜力与可持续供应能力正在不断减弱。按照目前开采水平,再过30~50年,我国将从钨矿、锑矿、稀土矿的资源大国变成小国。世界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矿藏可能在30年内消失,有“世界钨都”之称的江西赣州矿藏也将在20年内开采殆尽。被誉为“稀土之父”的徐光宪院士指出,南方五省的中重型稀土储量达150万吨,但目前只剩下60万吨,如果按照现在开采速度,10年就将开采完。[8]中国有色工业金属协会的数据显示,钼还可采16年,锌可采10年[7]。

2.禀赋差,浪费大

质量安全是资源安全的重要内涵,而我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中小型矿偏多,大型矿偏少;贫矿偏多,富矿偏少;综合矿偏多,单一矿偏少。大部分稀有矿产资源伴生在其他矿产中,重要稀土矿床常与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矿物共生。如白云鄂博就是铁、稀土、铌的共生矿,是典型的难选矿。由于稀有矿产资源天然禀赋差,给采、选、冶带来了困难,导致矿山开发成本偏高。最大的包头混合型稀土矿回收利用率仅为10%左右,其余90%进入尾矿;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矿平均利用率只有20%~50%[9]。目前我国采用的弱磁―强磁―浮选工艺只回收铁和稀土,稀土选矿回收率不到50%,稀土利用率仅10%[10]。我国资源可持续供应潜力有限,加上资源禀赋差以及采易弃难、采富弃贫等浪费问题,使我国稀有矿产资源安全问题雪上加霜。

3.污染重,冲突多

资源开发利用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目前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突出。一是资源与生态的冲突,即资源开发污染生态环境。我国每生产1吨离子型稀土矿消耗4~5吨硫酸铵、1.7吨碳酸氢铵,分离1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消耗8~10吨盐酸,6~8吨液碱或1~1.2吨液氨,这些化工原材料最终转化为废水、废渣、废气[11]。二是资源与社会冲突,主要表现为矿难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矿业企业和当地民众发生冲突,矿山关闭破产后员工安置和离退休职工管理[11]。2012年四川什邡钼铜项目事件就是当年重大群体性事件。三是资源与经济的冲突。在稀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换取了微不足道的经济利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稀有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后续供应的短缺正在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主要原因

1.资源空间布局错位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我国资源空间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布局并不匹配,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就是其突出表现。我国稀有矿产资源主要集中于几个地区:钨矿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锡矿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南;稀土矿集中在内蒙古白云鄂博。我国的人口及其生产生活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即资源的生产与生活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城镇,而资源原产地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中西部偏远地区。无论是作为原料进入生产企业加工,还是作为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都需要经过长距离的运输,导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居高不下。

2.资源生产方式粗放

我国许多稀有矿产资源企业的生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资源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这与我国稀有矿产资源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装备能力弱、产品结构低等资源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我国拥有采矿许可证的钨矿山有100多家,年产钨精矿500吨以上的只有32家;全国硬质合金企业有600多家,年产上百吨的不足30家;有100多家铟厂,约95%的生产厂家年生产量为1~5吨;稀土企业约有100多家,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年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吨甚至几十吨[12]。这种状况造成企业间恶性竞争,以初低级产品竞争,相互压低产品价格,严重妨碍稀有资源产业健康发展,削弱了相关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3.资源消费模式传统

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消费在本质上就是对资源的消耗。就生产消费而言,2011年,我国稀土消费在磁铁和冶金领域占消费总量的45%,而在石油、陶瓷玻璃等领域仅占20%,说明消费分布极不平衡[13]。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12%,却消耗了全球21%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原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6%和67%[14],可见我国生产消费是一种高消耗的消费。就生活消费而言,稀有矿产资源产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原料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锂电池、光纤光缆和太阳能面板的制造工艺中,成为许多高科技产品和日常消费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进入稀有矿产资源高速消费期,相关消费品与废品增多,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4.资源体制机制不顺

我国资源安全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与资源相关的管理、开发和研究职能分散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和电监会等部门,权限不明、职责不清。稀土资源的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设的原材料司,矿山的主管部门是国土资源部,地方政府协助管理。管理部门不统一以及相对地位不高,导致稀有资源管理容易出现部门矛盾与冲突。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安全管理体制,造成难以出台统一协调的政策措施;即便出台了也无专门机构贯彻实施,更无法实现长远的政策目标。这是我国资源安全的制度性危机,特别是针对稀有矿产资源的产权、储备、管理、责任、法律、生态补偿等制度,要么尚未建立,要么不完善。

5.资源科技教育滞后

目前,我国科技研发水平有限,高技术含量产品不强,稀有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磁性材料、发光材料等稀土产业核心的、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掌握在欧美国家手里。我国稀土初加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深加工能力不足。如世界上90%的彩电粉原料都依赖中国稀土产品,但由于中国产业化水平低,只能出口大量稀土原材料,由国外企业加工成彩电粉后再高价卖给中国[9]。我国对资源安全的宣传教育也不太重视,对稀有矿产资源的宣传教育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我国资源形势严峻,但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领导还是广大群众都缺乏基本的资源安全意识;相反,由于我国稀有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占有一定优势,使人们误认为这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而在生产生活中不注意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三、我国资源安全的战略重点与措施

面对我国资源安全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安全、生态文明、中国梦的高度,以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为指导,将生态文明新要求融入资源安全各方面与全过程,明确资源供应安全、资源生态安全、资源社会安全为战略重点,通过优化资源空间格局、促进资源绿色生产、推动资源绿色消费、完善资源体制机制、加强资源科技教育等战略措施,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安全道路。

(一)确保资源安全的战略重点

1.确保资源供应安全

增加储量:全面实施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加大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探力度;实施全球资源战略,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勘探开发矿产资源;寻找稀有矿产资源进口渠道,实现矿产资源进口多元化。用好存量:根据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部署,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循环利用资源,提高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回收利用二次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在开采矿产资源主要元素时回收利用伴生元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存量:抑制过量开采,实现总量控制;控制出口配额,减少稀有矿产资源出口;加强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提高资源价格,增强议价能力。此外,积极寻找稀有矿产资源替代品,以缓解稀有资源的稀缺程度,提高稀缺资源的保障程度。

2.确保资源生态安全

2000—2012年,中央投资 234.4 亿元,带动地方及企业投资超过400亿元,使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了很大改善[15]。建设绿色矿山、促进矿山生态环境改善,已经成为21世纪确保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目标。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按照“采前预防,采中治理,采后恢复”原则,推进矿山废石、废渣、废水、废气等资源化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以及矿区土地复垦,使矿山地质环境稳定恢复、生态景观更加美化。对于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必须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主要景观区、自然保护区等矿山地质环境要逐步整治,促进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

3.确保资源社会安全

资源社会安全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社会安全问题,是新时期资源安全的重要内涵。矿产资源社会安全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有关利益各方的关系处于一种和谐状态,矿业开发活动不对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产生破坏性影响[11]。面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应加大和谐矿区建设力度,构建矿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调节机制、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补偿机制、群众共享资源收益的分配机制、矿地矛盾协调化解的工作机制;建立合理有序的矿产开发收益分配格局,形成矿山企业支持地方发展、群众享受开发收益,地方政府、矿山企业、矿区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15]。建设和谐矿区,要求资源型企业要有资源意识、经济意识、社会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既是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确保资源安全的战略措施

1.优化资源空间格局

以国务院《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指导,统筹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经济分布、居民生活区分布、生态空间分布的关系,“优化矿产资源空间开发格局,引导资源开发产业的合理区域布局及相关生产力聚集,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生产能力。”[16]要限制或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一定范围内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统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规划不同功能的矿产资源开采区,避免将大中型矿产地分割开采,合理确定大矿周边安全距离,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布局,保障正常的开发秩序;加强重点开采区内矿产资源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形成一批大中型矿产资源开发基地;要调整矿业结构布局,建设矿业工业园区、构建矿业产业集群。

2.推动资源绿色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资源绿色生产的主要方式。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的重要方式,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矿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17]。一般而言,产业集中度越高、生产规模越大,越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推动我国资源产业、资源企业绿色生产,必须解决资源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提高资源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鼓励大型矿业企业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做实大型矿业企业。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2013年,以包头和赣州等大型稀土企业为代表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从源头上为我国稀土产业绿色发展、稀土企业建设绿色矿山、保护稀土资源提供了可能。

3.促进资源绿色消费

生产消费是资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必须正确处理生产消费与资源利用的关系。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调整经济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将有效减少资源生产性消费。生活消费也是消耗资源的重要领域,不同生活消费模式对资源安全产生不同影响。当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资源消费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减轻了资源压力;但人口持续增长且人均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加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基础的压力依然很大[5]。确保资源安全,必须放弃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形成绿色生活消费方式。无论是生产消费还是生活消费,都应形成节俭、适度、合理、绿色、健康的消费模式。特别是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必将带来消费结构的重大变革,引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的良性循环。

4.完善资源体制、机制和制度

要解决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割,政策、规划以及法律制度不协调问题,中央政府可以考虑成立全国性资源管理协调机构,统一协调全国资源的规划、保护、管理与利用,以确保有关政策和制度之间的衔接,有效发挥政府各部门在资源开发保护中的整体功能。同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构建资源安全法规体系,修订《矿产资源法》,修改《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资源安全”的单项法规;深化矿产资源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等;处理好矿产资源安全的体制、机制、制度及其相互关系。

5.创新资源科技教育

加大对国内外资源安全战略研究,加强资源安全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认真落实发改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出台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通知》,加大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科研投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提升稀有矿产资源产品的科技含量,研发生产高附加值和应用的资源产品,实现由稀有资源大国向稀有资源强国的转变。同时,要针对公众资源安全意识普遍缺失问题,加大资源安全、资源节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体化绿色教育体系,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资源安全,纠正“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等错误资源观,培育“节约资源光荣,浪费资源可耻”的荣辱观。树立新的自然资源安全观,提高全社会的资源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谷树忠,李维明.实施资源安全战略 确保我国国家安全[N].人民日报,2014-04-29(10).

[2]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EB/OL].(2014-04-15)[2015-04-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15/c_1110253910.htm.

[3]余绍泽.中国稀有矿产资源的贸易战略思考[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9(1):77-78.

[4]陈毓川.建立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和体系[J].国土资源,2002(1):20-21,5.

[5]李维明,谷树忠.资源安全:国家安全的基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06-06(3).

[6]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EB/OL].(2015-05-05)[2015-10-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05/c_1115187518.htm.

[7]张锐.培植中国稀有金属资源的“欧佩克”[J].沪港经济,2009(9):56-57.

[8]稀土资源陷政治博弈 中国稀土资源话语权承压[EB/OL].(2012-03-15)[2015-03-12].http://news.xhby.net/system/2012/03/15/012936344.shtml.

[9]卜小平,孟刚,赵亚利,等.对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探析与对策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9(5):27-30.

[10]我稀土资源利用率仅10% 环境污染成发展瓶颈[EB/OL].(2011-01-04)[2015-05-04].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3644525.html.

[11]张光进,徐逢祺,陈宏波.矿产资源安全观新解及其管理要义探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3):26-30.

[12]刘尧德.稀有金属:优势资源令人忧[J].中国有色金属,2009(12):60-61.

[13]邹君宇,王建平,柳振江,等.中国稀土资源现状和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4(2):119-123.

[14]杨雪彩.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生态文明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4):42-44.

[15]汪民.以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226-231.

[16]袁国华,贾立斌,郑娟尔.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8):24-27.

[17]张应奎.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 推进辽宁矿业生态文明建设[J].国土资源,2012(12):11-13.

作者:黄娟 江潮

矿山资源生态文明论文 篇2:

基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追求,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尤其对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为主要研究样本,对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是资源枯竭城市崛起的必由之路,并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生态文明建设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杨鸿雁(1964—),男,吉林辽源人,中共辽源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采掘为主导产业,但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这些城市急需发展新的接续替代产业,以解决经济下滑、大量失业和生态环境危机等诸多问题。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都会遇到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随着资源枯竭城市的不断出现和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 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了反思, 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在我国,2007年12月24日,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12个)、2009年(32个)、2011年(25个)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城市。其中2008年3月17日我国确定的12个首批资源枯竭城市有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焦作、萍乡、大冶、大兴安岭,人口占我国全部资源枯竭城市1.54亿的近五分之一,[1]作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先行者,它们代表着我国众多资源枯竭城市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向。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拉开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序幕,资源枯竭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此展开。

一、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笔者认为,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把诸多具有一定关联度的子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构建的过程。需要构建的子系统主要有:一是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即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把产业升级,不断优化结构作为永恒的追求;二是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即改善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其具体内容是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修复、环境保护和监督、自然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等;三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即要形成与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能够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价值观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和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说是成绩与问题并存。

(一)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绩

2008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给69座资源枯竭城市累计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矿山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充分吸纳就业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共9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底,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支持资金已高达809亿元。[2]在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经过转型发展,资源枯竭城市累计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7.6万公顷,[3]资源枯竭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⒈生态经济体系活力显著增强。一是经济发展增速较快,替代产业初具竞争优势。2007-2013年,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增加两倍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房地产)平均值增加三倍多。①2013年盘锦旅游综合收入占生产总值的近两成,②焦作的旅游、大冶的保健酒等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阜新的液压装备制造、辽源的纺织袜业、萍乡的工业陶瓷等接续替代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2007-2013年,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中,除了地缘林区的伊春和大兴安岭这两个第一产业颇具先天优势地区继续做大第一产业的特例之外,其它资源枯竭城市的二三一结构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值得一提的是进行了农业替代转型的阜新,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于2010年达到峰值后,连续三年回落。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也有质变,经济发展对资源采掘业的依赖进一步降低。

⒉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初见成效。2007-2013年,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中,大冶铁矿废石堆积区已建成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采矿坑已建成国家矿山公园,并成为4A级景区,石嘴山通过矸石山改造、沙湖治理打造“塞上江南”,焦作、萍乡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通报》中,大冶为优秀,辽源为良好,同年辽源被认定为省级生态城。昔日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资源枯竭城市逐渐向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转变。

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地方财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12个首批资源枯竭城市2013年平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2007年的三倍多,平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7年的两倍,平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2007年的两倍多。③

(二)资源枯竭城市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普遍遭遇了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丧失了资源优势,面临的问题就更加突出。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通报》中,被评为优秀的6个、良好的26个、达标的27个、较差的7个,后两个档次34个占67个参评城市的一半。这一结果说明了城市转型工作的艰巨性,也映射出资源枯竭城市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⒈替代产业快速发展考验着环境承载和资源供给能力。一是各资源枯竭城市虽选择了不相同的替代产业,但却同时遇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例如,阜新在尝试选择种植业为替代产业的过程中,就遇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限制了一些农作物的种植,也造成了现有种植成本的提高。[4]与阜新相反,辽源处在大量引进工业项目的阶段,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水资源消耗高,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较高,而且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则较低;另一方面,水资源缺口大,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资源枯竭城市无论选择那种产业替代都会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张行为,这都需要有土地、能源、产业用水等环境承载和资源供给能力的支撑,当需求超过环境承载和资源供给能力时,两者之间就会产生供需矛盾。二是在各种替代产业中替代工业对环境承载和资源供给能力的要求最高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资源枯竭城市进行产业替代时,选择工业的仍占主导地位,这无形中加大了资源枯竭城市环境承载和资源供给的压力。从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12个首批资源枯竭城市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除了阜新和大兴安岭地区之外,其它资源枯竭城市工业投资额都高于第一、第三产业的投资额。

⒉生态经济总体上效益不高。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支持作用不足。2013年,12个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中的萍乡、盘锦、阜新、大冶、焦作五个城市公布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虽然增速较快,但总体看,在当年生产总值比重中占比不高。辽源是典型以技术和相关性小的产业来定位的,对其分析可以看出:就替代产业来看,转型后培育的六大接续替代产业正处在向发展“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及加快培育“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健康”三个优势特色产业的优化整合过程中,虽然已经初具竞争优势,但由于时间较短,产业集群没有壮大起来,还没有形成真正能称得上“支柱”的产业。从全市产业系统整体来看,中小企业多,大型企业少,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传统企业多,现代化高科技企业少,所以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明显不足。二是旅游业还是半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个短板。横向比较,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旅游综合收入五十亿元以下的有7个城市,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百分之十以下的有6个城市,①占城市总数的一半。纵向比较,从各个城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看,增速较高,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虽然旅游业对经济的支持作用略好于高新技术产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并不高。

⒊威胁环境生态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是工业污染是主要环境污染源的状况没有改变。工业既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又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支柱”,因此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难度较大。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是环保部认定的6个大气高污染行业,根据12个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公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多数资源枯竭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至少有一种属于高污染行业,多者几乎都是高污染行业,而且还有增长的趋势。例如白银市,2013年有色、煤炭、电力、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七成多,占工业增加值近七成;这四大行业三增一降,且增幅大降幅小。①此外由于工业污染物处理能力、配套设施、保障机制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工业规模快速扩张的步伐,导致工业污染时刻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安全。二是对面源污染的控制意识不强。面源污染与农业生产相关性强,污染物主要是化肥、农药、地膜、产出的秸秆。在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农药中的重金属及其他有机物、无机物的沉积或扩散,这些物质以不同的形式进入到周围的大气、土壤、水体和农产品中造成直接污染。而它又是典型的隐性污染,单次污染强度浅、不易察觉,但需治理的面广。2013年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农业种植面积都在二十万亩以上,化肥折纯施用量一般在五万吨左右,少的也近万吨。另外,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也加剧了面源污染。三是资源枯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对生活废弃物的处置能力不强,使其成为环境污染源。由于环保投入不足,垃圾处理场、排水管网改造、中水管网建设等城市环境基础设置建设滞后,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尚未完全覆盖,而且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也明显偏低,导致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不强。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因处在地下,不容易监管,受到忽视,很多排水管网年久失修,渗漏和堵塞严重。在城市环境建设中重景观、轻环境,重地上、轻地下,重眼前效益、轻长远发展是许多资源枯竭城市发展中的通病。

⒋资源枯竭城市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相比存在差距。尽管近年来,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增速显著,但由于历史、区位等多方面的原因,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即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还存在着差距。以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为例,2007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三千多元,2013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五千多元;②若从2007年至2013年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来看,到2014年末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仍在继续扩大。③这是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多是中小城市,经济总量小,虽然增速较高,但增加值绝对数量还是偏低。

⒌资源枯竭城市城乡差距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而资源枯竭城市城乡差距较为明显。2013年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多。此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一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城乡人口素质存在明显差距;二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城乡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服务差距较大;三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农村社会保障不足,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明显。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资源枯竭城市

崛起的必由之路

(一)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三个阶段”相生相伴的历程

天人合一的理念自古就是中国人的专利,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是如影随行。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转型存在着显著的共时性,所以两者之间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兴盛和资源枯竭的时间节点虽然各有不同,但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转型相生相伴的历程和环节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到目前为止,就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的辽源来说,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实践和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济转型”阶段,属于“初步转型”类型。①这个阶段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是被形势所迫走上了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以“要生存”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三个转型”阶段,属于“基本转型”类型。这个阶段以“要发展”为主要特征,其生态文明建设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色彩;第三阶段——“全面转型”阶段,[5]仍然属于“基本转型”的类型。可见,资源枯竭城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探索的第一阶段就已经开始,只不过它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对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则是开始有了自觉意识和有完全自觉意识。

(二)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关系

如果说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要解决资源枯竭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那么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则是要解决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具有指导性,同时两者还具有融合性。

⒈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具有指导性。生态文明建设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指明了方向,这是由资源枯竭城市的后发优势决定的。可以说,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发达国家也都经历过转型的阵痛,而他们的实践是我们很好的教材。[6]法国东北部洛林地区是重工业基地,它的转型大体上经历了25年时间,花费280亿法郎,仅仅解决了十几万人的再就业。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用了30年,在政府主导下实现了地区经济的转型。苏联的石油城市巴库转型基本失败了。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应重视西方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有机结合起来,走新型的生态现代化的转型之路。[7]另外,资源枯竭的现实也逼迫资源枯竭城市一切工作都要剑指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自不必说,就是推进城镇化建设也需要统筹考虑到废弃资源采掘区域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

⒉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具有融合性。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要发展新的接续替代产业,以解决经济下滑、大量失业和生态环境危机等诸多矛盾,也就是说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对经济目标的最高要求是再造具有高起点、多元化、可持续的接续替代主导产业,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则是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把产业升级,不断优化结构作为永恒的追求,所以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基本要求涵盖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对经济目标的最高要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整个城市的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的建设则是要改善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显然后者包含了前者。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燃眉之急是要解决资源采掘企业关闭破产,职工安置、采掘区域居民搬迁、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等紧迫的社会焦点问题,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则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和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由此可见,现阶段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与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相互融合。

此外,根据国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情况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还具有阶段性,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无论所用的时间长短,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终究有结束的那一天,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如果说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资源枯竭城市避免衰退或消亡、实现振兴的唯一出路,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资源枯竭城市崛起的必由之路。

三、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也并非一蹴而就。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子系统中,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三个最重要的子系统。这是因为,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系统中,这三个子系统交集的元素最多,关联度也最高。因此,笔者认为,应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把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作为根本,把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作为核心,把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作为重点,逐步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一)把加强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作为根本

由于资源枯竭城市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涵盖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对经济目标的最高要求,因此,建设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经济体系是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⒈“坚持把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资源枯竭城市产业从低层次向高端化转变、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型转变”。[8]各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之路虽各有不同,但是减少对现有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同时也避免未来再度出现对某个单一产业的过度依赖,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应该是资源枯竭城市共同追求的目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升级改造现有的传统支柱产业,同时加快替代产业集群发展,把优势产业做强、做大,构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是每个资源枯竭城市的必修课。例如,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的焦作把旅游业做得风生水起全国闻名,2013年旅游业收入超过两百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一半还多,占GDP比重超过百分之十;同时焦作并没放弃工业的发展,当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占GDP比重六成以上,①相比之下工业在经济的发展中的贡献和权重还远高于旅游业,焦作的产业多元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

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一是从国家产业政策上看,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二是从旅游业行业特征上看,它是内生、外向型产业,具有综合带动性强、产业链长的特点,可以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三是从吸纳再就业人员能力上看,其就业容量大,是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失业问题的有效办法。四是从招商引资上看,对招商引资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五是从资源枯竭城市自身情况看,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方向的重要选择之一。尤其是在废弃采掘区域的综合治理上,将生态修复、废弃资源再利用与特色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是带动服务业发展,增强资源枯竭城市生态经济活力的最佳选择。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的大冶市,借鉴德国著名的鲁尔工业区转型经验,建设了大冶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特别是后期的成功经营运作,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9]这说明资源枯竭城市只要能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突出特色、创新发展,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⒊资源枯竭城市要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是否现代化,农村文明不文明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地储备资源不大的资源枯竭城市,在现有条件下,一是可以加快建设粮食高产核心区、畜牧产业精品区、园艺特产示范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等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在国家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形势下,确保国家提出的用五年完成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快工商资本进驻农业,探索农业生产企业化经营之路。[10]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不仅可以使农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为逐步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降低其对环境生态安全的威胁程度创造有利条件。

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的阜新在进行工业替代的同时,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了种植业的替代尝试。这种“次优替代选择”曾经引发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一场争议,种植业替代也经历了“两起两落”的过程。①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时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农业和农民的讲话已经让我们有了答案。首先,在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农业替代至少可以作为工业替代的补充。其次,“十万产业大军变成农民”作为探索者,在政府的主导下,或许可以探索出一条未来实现农业生产企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新路。

(二)把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作为核心

一方面,资源枯竭城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是为了改善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通过环境污染治理,使生态系统修复、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得以科学利用;另一方面,就目前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环境状况发展趋势来看,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是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

⒈以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工业污染是威胁资源枯竭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它既是资源枯竭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是资源枯竭城市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经济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交集点,必须在全面统筹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来抓。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治理。二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严格按计划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三是积极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四是积极推进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五是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六是做好宣传和教育引导工作。七是工业污染治理要由粗放的末端治理模式逐步向使用清洁生产技术的前端治理模式转变。

⒉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一是推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大力推行中水回用,加强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技术开发,提高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水平。二是加快推进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落实和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制度。三是加强环保执法、监测队伍建设。四是完善市、县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提高环境应急的信息化程度,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演练,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尽最大努力消除威胁生态安全的因素。

⒊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总体布局下,加快废弃采掘区域的生态修复。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为前提,加大退耕还林的速度和力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棚户区改造,改善人民的生活、居住环境。

⒋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科学利用,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环境承载和资源供给的压力,而且可以催生环保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以高能耗、高污染的六大行业为治理重点,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促进资源有效合理利用。二是实施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加快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建设。

(三)把持久繁荣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作为重点

资源枯竭城市建设生态文化体系,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振百姓的精神面貌,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通过繁荣生态文化让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变成普通道德并且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推动资源枯竭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生态文化体系是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替代的引导力量和助推器。

⒈以十八大精神为理论指导,树立生态文明观。一是加强对公众树立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向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知识,提高人们对生态道德观、生态发展观、生态安全观的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二是政府官员要率先垂范。政府官员是否真正树立了生态文明观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官员们出于政绩考核的需要,对唯有GDP不遗余力的追求,在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执法上,就可能不作为,导致“包庇和纵容”的现象出现。虽然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但要把新法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生态文化的引导和助力。

⒉以消费文化的生态化来引领促进生产领域的生态化。当今,消费越来越成为引领生产的决定性力量,炫耀性、挥霍性这种异化了的高消费方式是造成资源和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因此,要实现绿色发展,仅仅从生产环节上节能减排是不够的,要把治理高消耗、高污染从生产过程前移到治理异化消费上来。[11]资源枯竭城市的文化工作者有责任以十八大精神为理论指导,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去倡导和引领绿色生态生活。

⒊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推动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统筹城市文化产业资源,积极探索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

⒋扶持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为发展旅游业提供新的支撑点。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良好载体,文化则是旅游的内涵、名片和资源基础。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焦作有“老子故里,山上焦作”,阜新建成了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2013年焦作和阜新旅游综合收入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其它资源枯竭城市不是没有特色文化,而是文化与旅游业及市场结合得不好。所以资源枯竭城市不仅要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资源优势,而且还要把旅游业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为此,资源枯竭城市要建立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综合协调机构,设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为提升城市影响力印制一张精美的名片。以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助推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

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证明,生态文明建设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宜早不宜迟。对于新兴和发展到中期的资源城市而言,要尽量拉伸资源产业链条,以相对迟滞资源枯竭期的到来。在资源型城市发展壮年期,资源、财力充盈,需谋求多个主导产业并行发展,全力避免形成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对于资源枯竭城市来说,替代产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但需要认识到:一是必须谋求多元替代发展,二是不论选择何种产业替代,其目标定位要准。短期发展目标是产业整体的集群化和标准化,中期发展目标是产业个体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三是工业替代要有长远眼光。既然现代化是资源枯竭城市不可绕行的发展目标,那么对工业替代来说产业定位不能太低,要依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江宜航,王有军,仵树大.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初显[N].中国经济时报,2009-03-25.

[2][8]周铸.我国强力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 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支持资金已达809亿元[N].中国矿业报,2014-07-26(01).

[3]王炜.枯竭中崛起 艰难中奋进[N].人民日报,2012-09-24.

[4]孟韬.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定位与实践 阜新、辽源两个国家试点城市的经验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2007,(09):25.

[5]魏华,董燕,舒佳乐.探索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 辽源转身[J].中国经济周刊,2011,(50):53.

[6]戴学锋.从国际经验看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J].今日中国论坛,2009(03):05.

[7]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9]张一彪,刘青峰,熊郁云,郑金芬.“亚洲第一采坑”传奇[J].中国经济周刊,2008,(07):21.

[10]辽源市转型升级课题组.辽源市加快城市转型升级问题研究[A].马克,刘亚政.吉林省“五大发展”问题研究——2013年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规划课题文集[C].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11]廖才茂.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向[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05):99.

(责任编辑:刘亚峰)

作者:杨鸿雁

矿山资源生态文明论文 篇3:

浅析国家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摘 要] 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和鼓励的事情,而如果国家审计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那么将会大大调动各部门、各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国家审计;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资源

1 开展国家环境审计的目的与意义

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一直以来人类都以牺牲环境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随着近些年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开始提倡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而国家审计作为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监督者,理应将环境、资源纳入到审计的范围,从而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笔者认为,开展国家环境审计具有以下目的和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如果不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那么资源将会被不加节制的浪费、环境将受到严重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离不开政府对企业以及个人环境行为的监督,这就需要通过国家审计来发挥政府的环境监督职能。国家环境审计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的环保政策执行情况、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及揭露,促进企事业单位重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获得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1.2 有助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近些年,世界各国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政府为了减少环境破坏,大力提倡绿色无污染的产品生产,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产品检测标准。再加上一些国家利用绿色无污染产品的名义,故意提高外国产品进入本国的门槛。以上种种因素都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实施国家绿色审计严格按照环境管理制度来审查企业的生产,有助于督促企业研发无污染的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我国出口的产品能够达到国际市场所要求的环境标准。

1.3 有助于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的生产成本。很长时间以来,人类都是认为环境资源是无价值的,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错误观念一直指导着企业的生产行为,导致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并且毫无顾虑的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以及废物。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开始考虑环境的价值性以及环境损耗,国家审计在对企业资产以及成本进行评估审核时,开始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将环境资源纳入企业的资产,这一做法有助于企业正确核算生产成本,从而保证国民生产总值的正确性。

2 找准国家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

目前,我国的国家审计内容过于单一,虽然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监督企业环境行为的作用,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唤起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也没有得到有效、严格的规范。要想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就必须找准切人点、扩大审计的范围、丰富审计的内容。笔者认为,国家审计应该从以下五个切入点着手:

2.1 开展政策有效、政策执行审计。对人们所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大气、土壤等进行检查,看是否按照国家环保规定进行保护和污染治理,同时揭示符合环保标准的大气、水、土壤等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情况;对重要环境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矿产资源等)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审计,看是否遵循国家关于节约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规定,揭示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等损害生态平衡的行为,同时还应揭示违法买卖环境资源的行为;对环境资源交易市场进行审计,看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资源交易政策进行资源的买卖活动,揭示违反资源市场管理的行为,促进资源市场健康、良性的发展;对国家鼓励生产绿色、无污染以及使用环保设备的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分析优惠政策是否落实、是否对企业的环保行为有引导作用;对生态功能区建设情况进行审计,分析国家生态保护以及治理政策是否切实执行,揭示生态保护不规范行为。

2.2 开展环保专项资金设计。环保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区域建设等环保活动,环保资金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是否以较高的效率使用等将直接关系环境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因而,国家审计应该对环保专项资金的筹集、用途、收支等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对于改变专项资金用途、挪用专项资金、浪费专项资金的行为给予揭示。

2.3 开展资源环境项目审计。主要是对重点建设的或实施的资源环境项目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便:第一,对于比较重大的,国家组织和管理的环保项目进行审计。比如废气、废物、废水等排放监管体系的建设项目、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项目、城镇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项目、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项目等,主要审计以上项目的可行性、建设情况、实施情况;第二,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重点行业的脱硫设施项目进行审计,比如钢铁制造业;第三,对于重点矿山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及治理项目进行审计;第四,对于环境资源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计,揭示违规建设行为;第五,对于环保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进行审计,揭示审批过程中存在的收贿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2.4 开展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有些企业虽然在开展环保活动,但是该环保活动是否能够起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还需要国家审计部门对环保活动的绩效进行审计。同时,国家环保政策是否有效、是否落实到位也需要通过环保绩效审计才能知道结果。目前,我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环境绩效审计:一是对环境政策的有效性、约束性进行审查,揭示环境政策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进行审查,揭示法律法规执行部门对于违规行为采取惩罚、惩治措施的情况,分析其是否切实执行了环境资源或保护的法律法规;三是对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等进行审查;四是对环境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审查,揭示建设成本以及运行之后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2.5 开展资源环境责任履行审计。将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分配到各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甚至每个公民,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有效办法。为了保证各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能够按时、认真的完成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必须通过国家审计对其进行监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环境责任履行审计:首先对环境责任目标分解、分配情况进行审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其次对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揭示敷衍了事或浪费环境资源的行为;最后对于未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所受惩罚情况进行审计。

3 加强国家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所遵循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完善,不能给政府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影响了政府审计的权威性。同时,没有出台专门的政府审计准则,使得很多审计环节缺乏规范的标准作指导,可能导致审计结果不够准确。因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和建立国家审计的法律法规:第一,修订国家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修订宪法,目前我国的宪法中还没有明确赋予国家审计机关环境审计的权利和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家审计的开展。其次修订审计法,审计法是明确规定审计内容、审计依据、审计程序以及审计人员责任的一部法律,但是这部法律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将环境审计的有关规定添加进去。因而应该修订审计法,对国家环境审计的内容、程序等加以明确规定。再次修订环境保护法,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只是明确了各级环境部门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等方面的权利和责任,但却没有明确国家审计机关对环境部门、其他政府部门、企业等的环境行为具有监督和约束的权利,更没有明确审计机关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因而应修订环境保护法;第二,构建国家环境审计准则。国家环境审计准则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环境审计总则、具体实施细则、审计范围及内容、审计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审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等。通过构建国家环境审计准则来指导政府的环境审计工作,保证环境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

3.2 明确国家审计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少,主要是对水资源、土地资源、节约资源以及减少三废排放方面进行审计,因而笔者认为国家审计应该拓展审计范围,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国家审计的权限:第一,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审计。包括对重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审计,比如矿产、森林、海洋等,揭示这些重要资源的浪费或破坏现象;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进行审计,比如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的使用、分配情况,各部门以及企业是否严格按照国家环境标准来治理环境污染等;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区的整治情况进行审计;对土地使用、出让以及转让情况进行审计。土地是归国家所有,是人民共有的财产,为了防止国有资源遭到损害,应该开展土地使用以及转让情况的审计。第二,将环境绩效纳入到国家审计的范围之内。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绩效审计,分别是对环境资源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等进行审计;对政府出台的环境资源保护政策、优惠政策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等进行审计;对重要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建设情况、安全情况、运营效果等进行审计。

3.3 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由于环境审计在近些年才被提出,所以非常缺乏环境审计经验丰富、知识较扎实的人才,因而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设立专门的环境审计机构并配备专门的环境审计人员。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主要是由那些从事财务审计的人员来完成,很多地方都没有专门的环境审计机构。环境审计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审计、财务等知识,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了解资源、环境等学科的知识,因而成立专门的环境审计机构并配备具有资源、环境知识的审计人员是提高国家审计工作水平的前提;其次,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环境审计人才。一方面从社会、高校等招聘具有资源、环境、审计等知识的优秀人才,作为环境审计的储备力量。另一方面对原有的审计人员加强培训,主要是拓展他们在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同时鼓励现有审计人员到高校、研究所等交流学习;最后,创新环境审计方式与方法。可以通过向经验较为丰富的西方发达国家借鉴先进的环境审计方式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加强各级审计部门、各地区审计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来互相借鉴和共同研究新的环境审计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唐树伶.国家审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定位研究[J].商业会计,2012,7.

[2]石雪梅.我国环境审计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2012,4.

[3]张春平.绿色审计:为绿色经济保驾护航[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

[作者简介]温志鹏(1983-),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省溧阳市审计局财政金融科副科长。

作者:温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