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文章就我国县级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指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管理体制是制约当前我国县级电力企业的两个关键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剖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剖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篇1:

从变电运行事故谈安全生产管理

摘 要:从电力各种事故入手,剖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建设变电运行事故。

关键词:变电事故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一、电力生产现状

1、生产设备不合格,质量不达标

电气设备生产的不合格,质量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以至设备不能满足变电安全运行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变电运行的各种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首先是没有认真做好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其次没有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和实用:再次没有对安装调试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没有把好验收关。

2.设计缺陷,设备老化

设备制造或设计问题主要包括制造质量问题、设计缺陷、设备选型问题等。据相关研究表明,投入运行不到三年的新设备和投入运行20年以上的老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最高。由于部分新设备是新研发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技术等仍然不是非常成熟,在实际的运行中非常容易出现问题。此外,部分制造厂家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在生产时过分压缩成本,导致产品难以完全达到相应的质量指标要求,无法满足变电运行的标准。

变电站投入运行时间较长,在电网中长期运行的设备的机能、零部件逐渐老化,其次,非正常使用导致设备老化加剧。因为目前的用电负荷增长日益加剧,在用电高峰时部分变压器会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导致绝缘材料温度升高过快,加剧老化。

二、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远未实现标准化、正规化、常态化

在各大电力企业中,对安全生产管理并不陌生,但是切实建立一套全过程、全方面、多层次、动静态相结合、监督奖惩相配套、培训教育相衔接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还远远没有实现。

具体而言,就是没有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与设计,也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馈与沟通,而各级管理人员又多各自为政,缺乏整合、监督与配套机制。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不明,观念陈旧

安全生产的实现,看似简单,实则内容丰富、繁杂,它不仅只停留在动员大会、岗前培训、分级管理与奖惩制度上,更涉及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局观系统观、与生产计划的协同等等。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更对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与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期更早发现及预防事故,而不是等到事故发生后再剖析原因。

3、安全职责不明确

首先,各电力企业固然都有自己的一套安全生产制度,但对安全生产职责的落实却不尽如人意,大多安全任务分配工作只做简要说明,或只象征性做一些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而分管生产的领导则常常忙于实现繁杂的生产任务、设备维护与技术升级等工作,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安全生产工作中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自然也就更难制定与之相应的整改与完善措施。

其次,安全管理人员对生产各环节所存在的显性与隐性问题尚不能独立进行彻底分析,难以找出各次事故的直接、间接与深层次原因,因而不能做到及时追究事故责任、吸取经验教训。

再次,一线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认识,对规程制度大多没有深层次理解,只停留在被动记忆的阶段。

4、管理方式老旧,缺乏现代化观念

企业中,从上到下常常只重视大规模、高要求生产的安全管理,而往往忽视了细小琐碎的管理。究其原因,在于部分企业领导仍然遵循计划经济下的旧式动员大会与运动化管理,这种自上而下的大框架、大标题的管理,既难以从生产实际出发,也不易于对经验教训的总结,更难以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而更多的则是流于形式,很难发挥有效作用。

5、安全管理人员良莠不齐,缺乏对隐患的识别力

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业务素质、知识水平以及责任心等多方面的限制,对各生产环节中可能或已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与判断,不仅缺乏对危险源的识别与推断能力,更难以意识到各生产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认识到其中蕴藏的安全隐患及巨大危害。

6、现场标准化不健全,经常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其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

三、解决方法

1、加强教育,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进行各种技术培训

变电运行安全培训重点是培训职工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熟设备的性能、结构,正确使用设备。学习设备维护知识,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完好,了解自己管辖设备。找出易损部件位置,进行经常查,不漏检查的项目,检查方法要标准。要把握设备特点,懂得注意项及鉴别设备正常与异常现象,会做—般的调整和简单故障排除,自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报告。变电运行人员要严格遵守持证操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野蛮操作,经常清扫管辖设备,保持设备清洁,遵守接班制度,管理好工作台帐,不得遗失,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同时配合检修人员处理好故障。

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培训.应以岗位培训、岗位练兵为主,按照面生产、联系实际、按需培训、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

2、坚持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

反习惯性违章、安全通报、会议精神、各种规章制度及安全措施等作为学习的重点,并结合变电站的具体情况,查找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措施及时处理,使安全活动具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锻炼值班员的事故处理能力及应能力,充分发挥站长的组织指挥才能。突出其“主心骨”的作用,做到事故来时临危不乱,能快速、正确地处理事故,坚持开展运行分析制度。全面准确分析变电站一月来的生产工作情况、设备运行状况运行缺陷统计,找出存在的设备缺陷和隐患,为有关部门及时消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3、文明生产

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明确各自卫生区域,定期打扫、检查,并列入经济考核范围。对全站进行规范化的定置、定员管理,改善站容站貌,营造—个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不仅是变电站安全的需要,也是提高唐班员的工作积性不可忽视的—个重要方面。

作者:章献

剖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对我国县级电力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

[摘要]文章就我国县级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指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管理体制是制约当前我国县级电力企业的两个关键问题。提出农电事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建设现代化的县级电力企业的论断,剖析建立县级电力企业现代化的几种管理模式,就如何建立现代化的县级电力企业提出比较合理的建议和设想,明确建设现代化的县级电力企业是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县级电力企业;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杨立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动力与电气自动化,湖南吉首,416000

县级电力企业如何转机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功能的市场主体,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摆在当前县级电力企业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县级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

到2007年底,农村电网覆盖全国92%以上的国土、90%以上的农户,10亿以上的人口用上了电,年总用电量达3680亿千瓦时。担当农电企业管理的县电力企业已成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县电力企业的管理,发展农村电力事业,建设现代化的县电力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是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开展“三为”服务和建设农村电气化县区之后又一高水平的发展目标。

我国农电事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全国还有1亿以上农民、近10个县没有用上电。特别是农电的装备水平不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农网布局不合理、网络薄弱、供电可靠性低、线损大、调峰能力不足、缺乏调压手段、高损耗配变多、城镇自动化水平低、通信落后、人才资金缺乏等问题的存在,已不能适应市场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造成这些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能源分布、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投入到农网建设资金少。二是管理体制制约了县电力企业的发展。大电网直供直管的县电力企业无独立核算和自主经营权。收支两条线经营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低,大修折旧率低;主管部门属电力系统,但地方政府指令工作。现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由大电网直接供电但采取趸售供电属地方管理的县电力企业,相对有一定的自主经营权,收支一本账,企业较具活力,但“人、财、物”三权在地方,地方不能贯彻国家“以电养电”而是“以电养人”,生产经营难,资金不足,管理不规范,无能力发展电力;地方自办小水电、小火电电源为主供电并有地方小电网的县电力企业存在着大电网与地方小电网相互交叉、重复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不利于电网统一规划、管理,制约着电网的发展。

因此,加快县电力企业改革的步伐,提高县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势在必行。

二、建设现代化的县级电力企业是农电事业发展的方向

建设县级现代化电力企业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农电企业水平和电业职工素质,促进县级电气化事业的发展。具体实施以下措施,可促进县级电力企业朝现代化电力企业方向迈进。在农电企业管理体制上真正做到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一是加强农电网建设和管理,建立农电发展资金和“低维费”资金;二是加强农村电价、电费管理,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加强农村电网的技术改造,建设标准化的台区、线路、变电所、调度所,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四是开展“三为”达标服务;五是改革乡电管理站管理体制,实行行业归口统一管理;六是加强农电管理,实行由市供电局归口管理;七是直供县供电局实行内部经营承包责任制;八是实行中央和地方电力企业联营实现多家办电一家管网,统一调度,联合经营;九是在县级电力企业进行“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十是开展创建农村电气化县工作。

三、县级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

建设现代化的县级电力企业,要按照“县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以电养电”的原则,实现企业法人化、经营市场化、技术现代化、保障社会化、管理科学化。

(一)县级电力企业法人化、建立工业现代化、组建股份制公司

1.县级电力企业建立工业现代化

一是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终极所有权属国家,而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所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权益,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四是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为目的;五是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2.股份制公司的设想

(1)县级电力企业按《公司法》根据直供、趸售和自办电源为主的地方小电网的县电力企业的各自特点组建股份制公司。

股份制公司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要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标志,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企业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2)县级电力企业实行股份制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1)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县电力企业必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进行改组。根据电网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县级电力企业的公司制改组应纳入省、地(市)公司制改组的统一规划,作为省、地(市)公司的子公司并实行商业化运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形成市场主体。

2)本着多家办电、联合电网、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县自办的小水电、小火电或余热发电可以和县公司组建资产一体经营的股份制公司、联营公司、母子公司,也可以组建紧密层和外围层相结合的股份(集团)公司。

3)县级电力企业公司制改组后,电力国有资产可实行授权委托制,即县公司占有的国有资产(含中央和地方投资部分)授权委托给县股份制公司经营,县股份制公司和省、地股份公司是平等的经济关系,三者可以互相参股投股。

4)县级电力企业的职工利用国有资产(包括大电网对趸售县供电企业趸售让利部分)创造出了价值,这种价值量的具体反映就是每年上交国家的利税;另一方面,还创造出了剩余劳动,它的具体反映就是企业的自我积累;设置企业的法人股有利于正确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5)政府对电力企业实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不行政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大力发展、完善和健全市场体系上下功夫,为发展农电事业,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6)配套改革,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多经产业,把多经企业纳入到县级电力企业的股份制改组的总体框架中,成为县级电力股份公司的一个成员。

7)县级电力企业在农电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从加强农电企业管理入手,在全县整顿乡、村农电管理组织,成立组长级电力管理站,归口由县农电总站管理,并与县电力企业同步实现现代化管理。

3.县级电力企业公司改组的实施步骤

当前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市场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投资、金融、财税、外资体制改革和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正在进行,县级电力企业公司制改组应当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实施。

(1)积累经验:省、地电力公司选一个县级电力企业进行公司制改组试点,探索产权重组从社会筹集。

(2)创造条件:公司制改组是在现有县电力企业进行,要完成清产核资和资产重估工作,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二是落实直供县电力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三是加强趸售县电力企业和自办电源为主的地方小电网企业的行业归口管理;四是推行生产、检修、生活后勤服务剥离,实行独立核算;五是推行内部独立核算,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六是逐步缩小电价差,实行综合电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七是推行营业电算化,改进电费回收制度。

(3)逐步实施: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全面推开。

(二)用法律规范股份制公司行为

1.县电力股份制公司和省、地电力公司建立法人的电力经济关系,统一调度关系,省、地电力公司组建企业(集团)公司,县电力股份制公司成为(集团)公司成员,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

2.公司制改组后,政府授权一个经济综合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运用法律和经济杠杆进行引导和调节,并对电力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3.县股份制公司投资的并已进行公司制改组的发电公司,可以建立资产纽带关系,这些发电公司成为县股份制公司控股的公司或参股公司;不是县股份制公司投资的独立经营企业自办的电厂或发电公司,并入电网运行的和县股份制公司建立经济关系,要委托县公司运营的和县公司建立委托关系;不进行公司制改组的直属电厂成为县股份制公司的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在县公司授权范围内,可以独立运营。

(三)县级电力股份制公司运营市场化的设想

电力股份制公司结合电力行业的具体特点,加强电力和市场化建设,实现商业化运营。

1.运营市场化的基本原则

(1)电力市场化运营与建立工业现代化目标相一致,与股份制公司体制相统一。

(2)电力由统一分配电能产品变为市场交换产品,按照价值规律,解决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问题,用电价调节电力资源配置。

(3)电力商品的分配,由计划统一分配,改革按合同供电。

(4)科学界定并合理处理县电力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

2.运营市场化的关键

一是统一制定电价原则;二是统一计算方法;三是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四是农业用电价格按照保本、微利原则确定。

3.运营市场化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一是运营市场化与公用事业的关系;二是运营市场化与电网运行统一调度的关系;三是运营市场化与用户的关系。

(四)实现技术现代化,全面提高企业品位

一是电源和电网布局要合理,结构要完整,编制全县电力发展规划要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二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实现输变配电设备的现代化;三是利用计算机实现生产调度自动化、用电管理负荷控制自动化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四是县域输配电网要实现双电源供电,做到闭环结线、开环运行;五是有先进可靠的通信设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六是全面达到建设电气化县的验收标准;七是进行农网技术改造,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节电。

(五)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

要建设现代化县级电力企业,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改革、敢于创新。

1.制定县级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标准。

2.建立具有现代化管理的人才队伍,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培养现代化跨世纪人才

3.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即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组织制度、管理程序、管理标准、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

4.实现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并举和改制、改造和改组相结合,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5.加强基础管理,积极推广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用电管理、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

作者:杨立宁

剖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篇3:

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摘 要:影响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的因素较多,但在安全管理方面有四个因素较突出,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简单的分析了产生这些因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较大问题

文献标识码:A

安全生产事关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事关员工家庭幸福和企业内部和谐稳定,是施工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深刻认识施工企业当前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

“施工安全”指的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所表述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合同有关各方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很多,但具体到施工现场下面几个安全管理因素表现的更突出。

1 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1)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认识不足,项目安全工作准备不充分。

项目对安全生产的管理认识不足,不能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和应对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直接的根源;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安全生产过程监控没有预见和目标,是产生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突出表现。

(2)安全管理人员责、权、利不对等,安全管理责任得不到落实。

安全管理责任得不到落实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安全管理责任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安全管理人员责、权、利不到位。企业给予安全员的各种待遇偏低,通常将其定位于一般业务人员,相当一部分拿的是普通工人的工资薪酬。各种待遇的偏低,影响着安全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因为职责、权限受限,当他们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苗头后,必须请示项目主管才敢作出处罚决定,对重大安全隐患不敢越级反映,甚至在报告项目主管数次无果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关键时刻,安全管理“掉了链子”,很容易出现失控。

项目安全员有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尴尬处境是:在正确履行安全管理责任和“犯颜直谏”得罪领导面临下岗之间做出选择,鸡蛋和石头的关系,形容项目安全员与项目主管也不为过,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出乎常规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3)安全投入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

用于安全生产经费不足,一是取费标准不能落实,很多建设单位给施工单位的承包价是一次性包死,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在总价内,没有明确用于安全生产的费用;二是施工单位在成本预算内,没有安全生产费用成本或不按国家标准取费,施工过程中用于安全生产的费用少投入或不投入。发生安全事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不能得到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

(4)施工企业对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处罚不力。

对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处罚不力,客观上,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人为”地死角,同时,也给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而出现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者,尤其是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者以侥幸心理,思想麻痹,从而造成一种不负责任安全管理态度。

2 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对策

鉴于当前形势,为有效遏制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迅速扭转安全形势的不利局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若干部对策:

(1)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

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预見性、针对性的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一个新上项目,除了对人员、机械设备、物资材料、施工便道和电力供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外,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核,要细之再细,考虑全面。危险性较大工程、工艺复杂工程必要时应请专家指导施工方案编制,并请相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2)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什么是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简单地说,就是责任分解,定岗定责,层层负责,一级抓一级。每一个项目管理岗位都有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都要向上一级管理人员负责,只是责任的大小不一样,管理的方面不一样,同时上一级管理人员要落实好管理责任。怎么抓?一抓制度建设,奖有章,罚无序;二抓榜样的示范作用,上级按照本级的安全管理职责要求抓好职责的落实,抓好典型,示范给下级看;下级再对照上级对本级的安全职责要求抓好自身应该遵循的安全制度落实,示范给再下一级看,环环相扣,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得到落实,安全管理才会处于有序可控状态。

(3)严格贯彻执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范。

随着现代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规范和各省市规范如《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等陆续颁布实施,因此,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遵循这些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等要求,制定规范化的安全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安篮、监理等部门监督落实。

(4)加大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是确保安全的一个重要前提。

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是其他所有安全投入的大前提,只有经费到位才可能有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齐全的安全警示、标语、标牌,安全职责、规章制度、安全知识的宣传,安全防护设施的标准设置,安全防护用品的保证质量、足额发放。等等这些投入到位了,安全教育培训常态化,安全防护规范化,安全技术措施监控程序化,对于项目的安全生产都是强有力的保证。

(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力度,奖罚有章,执行有力。

有重大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整改和发生安全事故的项目,对其管理人员,按企业制度分清责任,有章必依,处罚彻底;对数年如一日履行岗位责任,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或大的安全隐患行进者,加大奖励力度。对责任人处罚过轻或

免予处罚,不仅是对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我否定,也是对企业声誉和形象的自我否定,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埋下了巨大的潜在隐患;给先进者的奖励,树立一模范典型,会给企业所有员工一个成长的标杆,工作的动力。

(6)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全规程的制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安全部门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

同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应巡查工地,随时了解施工过程,检查施工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去进行,检查安全制度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平常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根据工程进展,分阶段对重点部位举行特别专题安全会议,将安全防范和安全措施安排在施工之前,及时提醒、督促有关单位注意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如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及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生产。

3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体现人本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对于明确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都应该正确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安全技术水平,加大安全费用投入,增加安全防护设施,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相信通过以上各种途径的实施,齐抓共管,一定能够形成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严密的、有效的控制网络,使监督机构、监理单位、施工企业有机协调运行,从而构建有序、到位、高效的安全管理运行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勇胜.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若干问题浅析[J].建筑安全,2008,(1).

[2]王振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3]吴家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0,(5).

作者:王杰伟 刘波涛

上一篇:企业会计整体效益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医院健康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