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2022-04-16

刘怡翔教授的新著《科学技术发展定律》(陕西科技出版社2010)历时十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同志的关怀下终于出版了,作为该书第一定律公式的最初设计者之一,我感到荣幸并祝贺这一成果的问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科学技术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篇1:

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借鉴

摘 要:本文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科技政策及管理等进行分析,探究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科学技术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原因是世界科技革命和发展的深刻影响,将发展科学技术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确定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探寻符合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发挥了集中型科技体制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计划经济时期;科技发展;集中型科技体制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机械制造、电子管计算机研制、医学临床、新材料研发等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原子弹、氢弹、火箭和导弹试验成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国家。探索改革开放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1 对世界科技革命和发展的深刻把握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世界,在科技革命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科技革命使生产力获得了惊人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人类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成就。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更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科技革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全方位、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物质、精神、社会生产及生活的各方面。三是在我国恢复战争创伤时,一些主要的国家开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国家发展,进入了现代化时期,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高科技军备竞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逐渐开始依靠科技进步。

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战略选择,领导人也意识到只有掌握尖端技术,才能体现国家实力并有效抵御外来侵略,使新中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和平的国家。二战期间,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对中共领导人的触动很大,毛泽东曾感慨地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他认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

总之,对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的正确判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立足点。

2 将发展科学技术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科技战略是关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全局性、长远性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制定科技政策的指南。面对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和贫困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趋势、分析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状况及相关原因后,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重要意义,将科学技术发展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

2.1 对科学技术的社会生产力功能给予高度重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对历史上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力突飞猛进的深刻总结。毛泽东对此有继承,认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具有动力作用,能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在制定“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毛泽东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由此可见,进入计划经济后我国重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不但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要造福普通民众。这说明我们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

2.2 将发展科学技术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刘少奇曾强调指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956年1月,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科学在涉及中国经济、文化以及国防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比此前任何时代的发展都需要重视科学技术,充分掌握了前沿科学技术,才能不论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竞赛中或者是敌人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战胜帝国主义。”同时,毛泽东主张新中国开展科技革命的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把科技创新与制度改造并列为新中国前进的两大车轮。总之,科技与党的中心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之后的科技规划、对科技知识分子的认识、颁布科学“宪法”等,都是这一战略的体现。

2.3 把科学技术作为立国兴国的先决条件

把科学技术作为立国兴国的先决条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毛泽东的看法很明确:“我们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63 年,毛泽东在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世界上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时指出“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我们“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况,挨打是不可能避免的”。沉痛的历史教训不能忘记,现实的落后局面决不能延续,只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科技发展上升到立国、兴国的高度,我们才能真正富强,才能在未来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见,将科学技术置于国家、社会的高度优先发展,既是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是国家、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既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压力,也是立国、兴国的先决条件和必然保证。

3 确立科技发展目标和探索适合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

计划经济时期,把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确立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打破常规、跳跃发展、重点突破。

3.1 实现科技现代化是科技发展的目标

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落后,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达到革命目的,就必须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要建立起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高度现代化的国防。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科技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国家由此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将科技与现代化联系起来。1963年l月29日,周恩来强调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周恩来在196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即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世界强国。

科技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的定位,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伟大目标。因此,把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紧密结合,奠定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3.2 探索适合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

如何快速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世界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大多数国家二战后都在奋起直追,如果我国科技发展不打破常规,走别人的老路,就永远处于落后和被动挨打的状态。再加上新中国刚刚成立,财力、物力有限,科技人才不多,要发展科技,就必须像战争年代一样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于是,实施赶超战略,“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了认同。所谓“跳跃发展”,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重点突破”,就是迎头赶上代表世界科技尖端水平的新学科、新技术。

“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科技发展道路,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我国不但在核技术、原子能技术和空间技术方面站在了世界前列,而且带动了我国基础学科的同步发展,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

4 发挥了集中型科技体制的正向作用

1949~1957年,我国建立和形成了集中型科技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一体制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正向作用。

4.1 中国科学院的重要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科技政策和科技体制在世界主要国家不断强化,国家的指导、规范、协调和控制等成为一国科学技术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提出要加速国家科学体制化的进程,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49 年 11 月,被赋予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行政职能的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适应了这一世界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迅速确定了办院方针,担负起计划并指导全国科学研究的任务;接管和调整了研究机构,完善了自身的组织建设;完善学术和组织领导,目的是配合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6月,中科院举行了学部成立大会,199名学部委员出席,这是中国科学院职能成熟的标志。1958年,国家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与之相适应的是地方各级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相继成立,使我国集中型科学技术体制逐步走向成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我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和组织机构的管理;中国科学院主要承担学术指导的任务。

中国科学院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的成立和早期工作,使建国初期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中国科技队伍有了一个组织上的核心,并做了一些统一计划和指导的工作。在调查国家自然条件和勘察自然资源、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促进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4.2 科技规划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常用手段就是科学规划。良好的科学规划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指导。具体到中国,科技规划开始于《1956一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目标,后来又出台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简称《科研十四条》)。

为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务院成立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的科学规划委员会,并在1956年制定了《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科学规划委员会把全国600多位专家和百位苏联专家召集在一起,编制了这一科技发展规划。历史证明:这一科技规划适应了我国计划体制的需要,成功地发展了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也为我国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我国科技规划模式的基本特色。之后,又制定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规划》《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制定的思路仍沿袭第一个规划的模式。《科研工作十四条》的制定和实施,端正、健全了党的科技政策,可以说到了1964年,我国在科技方面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的政策,“基本走上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轨道”。

科学发展规划和科研十四条,是我党在计划经济时期科技政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有效推进计划经济时期的科技发展、系统引导科学研究为国家建设服务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决定和推动作用,对中国此后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24.

[2]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8.

[3]龚育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03-104.

[4]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38.

[5]刘武生.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3.

[6]葛莉.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发展脉络[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94.

[7]李明,刘松涛.从立国到兴国——试论毛泽东的科技创新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4):49-53.

[8]毛泽东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76.

[10]冯文彬,高狄,王茂林.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1921—1991第八卷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M].太原:山西出版社,1991:1000.

[11]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1.

[12]关前,陈建新,刘跃前.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三个重大事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3,(2):58-60.

[13]李运祥.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政策的沿革及伟大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7):37.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马逸伦 李成智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篇2:

简评《科学技术发展定律》第一定律的定型公式

刘怡翔教授的新著《科学技术发展定律》(陕西科技出版社2010)历时十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同志的关怀下终于出版了,作为该书第一定律公式的最初设计者之一,我感到荣幸并祝贺这一成果的问世。

我国著名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专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振球先生在序言中认为,该书是“迄今国内外尚未见到的讨论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方面的一部好书”,“是一个重要的视觉,一项原始创新”,“是对近现代科学界有关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讨论的初步总结”,而且还说:“科学技术发展定律的探索,对于国家科学技术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评价很高,也非常中肯,难怪该书从第一篇论文发表到出版,新华网陕西频道、科学时报、科学新闻、中国科技术语、教育文摘周报、《求是》论坛、陕西日报、聚焦西部网等好评如潮。

《科学技术发展定律》作为作者的科学技术发展理论,由三个定律组成。三个定律中,第一定律是最根本、最基础、最关键的。整个理论就是建立在第一定律的基础上,而且第一定律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它不但派生出了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而且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都可以归结为第一定律。

马克思说过,一个科学理论如果能够从数学上得到支持,才是真理。《科学技术发展定律》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从数学上进行表达和证明。

科学技术发展第一定律是: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绝对难度越来越大,相对难度越来越小,成果水平越来越高,成果时距越来越短。

设n为科学技术的绝对难度,m为相对难度,P为科学技术成果的水平,s为成果的时距,其原始公式为:

① Q=f (m、n、p、s)

图像为单调增曲线。如图一:

全书出版后,第一定律的图像虽然没有变动,但其最终的定型公式却成了:

因为,对于同一科技成果,

n=k/m(k为常数且k>0) ①

p=k/s(k为常数且k>0) ②

而且在数值上,n=p,m=s;n、p在坐标纵轴上以数序表示,m、s在坐标横轴上以数距表示。

所以,式①和式②是两个意义不同但数值相同的公式,它们的图像合一,于是,科学技术发展第一定律的第一个基本公式就合成为:

n(p)= k/m(s) (k为常数且k>0) ③

又设Q为科学技术成果,那么,在不涉及科学技术成果形态的情况下,仅仅从其形成机制而言,则有科学技术发展第一定律的第二个基本公式:

Q= kn/m(k为常数且k>0) ④

我认为,作者的这一变动属于锦上添花,因为,

第一,由我共同参与设计的原始公式虽然没有问题,但由于它是一个综合公式,读者一下子很难理解,尤其是图像。

第二,在原始公式中,虽然给p和s设置了极限,但由于n=p,m=s,所以,p、s的极限也就是n、m的极限,而且,严格说来,m和n也应该有它们各自的极限,但是,在公式中却没有得到反映,使公式缺乏严密性和完满性。

第三,相反,定型公式由于依据的是比例关系,因此,读者仅仅从定律的定义就会理解公式各因子间的反比关系。

第四,由于把原始公式由综合公式变成了两个简单的公式,不但使读者一目了然,尤其重要的是免除了给绝对难度、相对难度、成果水平和成果时距规定极限的必要。简化了公式,增强了明晰度。

第五,由于定型公式是二元函数,因此与其图像保持了完全的一致。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定律》的作者是非常负责任的。他在整整十年期间,对书稿尤其是对定律的公式不断完善,最终给社会贡献了一部被美国Loyola Marymount大学Robin R Wang教授誉为“这看起来像一部伟大的书,非常有趣”的学术专著。

但是,定型公式还有一点遗憾,就是对于k的说明不及原始公式准确。原始公式说k为科学技术发展系数且k>0,定型公式却规定k为常数且k>0。绝对难度、相对难度、成果水平和成果时距几个量虽然都有变化的确定趋势,但毕竟都是变量,因此k不可能是一个常数,它只能是大于零的科学技术发展系数。

但愿这一点微暇是排版和校对时的疏忽,而且已经被作者所发现和认识。据作者电话告诉我,他在给Robin R Wang教授寄书时,把凡有“k为常数且k>0”之处,全部改成了“k为科学技术发展系数且k>0”,以免这一微暇在国际上扩散。

(责任编校:韩慧玲)

作者:刘红娟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篇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生态农业的著作,但在他们的理论文本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农业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依靠技术,改良耕作方法,可以保持和改良土质;通过在农业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农业; 科学技术

Relying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ing eco-agriculture thoughts of

Marx and Engels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Huang Weiwei

(School of Humanities & Law,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Liaoning 110819)

Key words: Marx and Engels; Eco-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生态与经济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进行的一种新型农业体系[1]。生态农业是生态学概念延伸至农业、农村领域发展而成的,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生态农业的著作,但在他们的理论文本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农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指明了道路。

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萌芽

今天,当人们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当人们不得不合理的解决困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等难题时重温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和原著,就会发现,早在100多年前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就已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农业的思想萌芽和理论祈向。

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认识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造成的生态破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链的正常循环,他们的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农业思想祈向。

“耕作的最初影响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砍伐树木等等,最后会使土地荒芜。”[2]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人类不断地为了自身的发展改变环境,例如砍伐树木、开荒造田,由此引发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等问题。马克思在阅读了弗腊斯的《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一书后,十分赞赏该书的生态思想,认为农民的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的加以控制,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的荒芜[3]。

马克思恩格斯还通过具体的事例描绘了一幅幅清晰的由于不尊重自然规律,对农业开发不加以控制,不注意保护环境而导致生态的残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4]

“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细心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内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且在雨季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草原上。”[4]

这些早期的农耕方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虽然在当时这些环境问题只是存在于一些局部地区,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革命导师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不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所造成的这些生态破坏,影响了农业生态链的正常循环,破坏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依靠技术,改良耕作方法,可以保持和改良土质。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通过有利于改良耕作的技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有助于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6]马克思认为,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方法,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才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马克思曾在著作中说过,通过修建巨大规模的排水工程,采用圈养牲畜和人工种植饲料的新方法,应用施肥机,采用处理粘土的新方法,更多地使用矿物质肥料,采用蒸汽机以及其他各种新式工作机等等[7]。耕地土壤的改良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通过农艺、水利、工业、化学等综合措施,才能提高耕地肥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从而提高耕地产出率,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自然肥力相同的各块土地上,同样的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这就是说,肥力虽然是土地的客观属性,但从经济学方面说,总是同农业化学和农业机械的现有发展水平有关系,因而也随着这种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8]农业化学的发展和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改造过的农业机械,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土地)的使用率,从而节约自然资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减轻生产废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不得不耕作越来越坏的土地。但是,由于科学的和工业的进步,这种较坏的土地和从前的好土地比起来,是相对地好的。”“假定农业现在普遍的改良了耕作。我们以此为前提,就要同时假定科学在进步,工业在发展,人口在增长。由于改良耕作而获得的土壤肥力的普遍提高,就以这些条件为前提,这和仅仅因为偶然碰到一个好年景而获得的肥力是不相同的。”[9]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通过科学和工业的进步,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的肥力,使之变成适合种植的好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

“农业的改良方法。例如,把休闲土地改为播种牧草;大规模地种植甜菜,(在英国)于乔治二世时代开始种植甜菜。从那时起,沙地和无用的荒地变成了种植小麦和大麦的良田,在贫瘠的土地上生产的谷物增加两倍,同时也获得了饲养牛羊的极好的青饲料。”[10]马克思认为通过农业的改良方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休闲土地、沙地和荒地,可以使之变为种植牧草、甜菜、小麦和大麦的良田。“采用不同的品种杂交的方法增加畜牧业,应用改良的排灌法,实行更合理的轮作,用骨粉作肥料等等。”[10]马克思认为 ,积极推行科学的灌溉方法,科学的使用肥料、农药,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不同品种杂交的方法有利于增加牲畜头数和改良畜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建设饲草基地,可以保护天然草场。采用改良的排灌法,实行更合理的轮作制,施用骨粉等有机肥料等,可以保持和改良土质,保持提高土地的肥力,促进生态健康发展。

3 马克思恩格斯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思想的启示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基本上还是沿用粗放式经营的增长方式,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只有转换成资源的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物质和能量的高利用的生态农业才能解决现存的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指明了道路。

3.1 合理开发土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是农业之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手段。马克思在研究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时曾指出:“牧羊业或整个畜牧业中,几乎都是共同利用土地,并且一开始就是粗放经营。……由于耕作的自然规律,当耕作已经发达到一定水平,地力已经相应消耗的时候,资本才会成为土地耕种上的决定因素。”[11]通过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土地,使生产方式由粗放型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经营,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到的集约型经营的主要标志是指投资的集中。资本集中投入,不仅能促进农业的进步,而且能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效益,节约自然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等。

“站在较高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看,少数人对土地的私有权,以及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私有权,都是十分荒谬的。在其看来,整个社会以及一个民族或者他们的总和,都不应该成为土地的所有者,他们仅仅只是土地的占有者或者土地的利用者而已,于是他们必须像好的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12]在这里马克思指出,土地不应该为私人所占有,人们只有利用土地的权利,每代人都应该像好的家长一样,保护好、该良好土地,并将其传与后代。这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

3.2 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实现以生态化和科学化为内容的生态农业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把科学技术进步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科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中的自然因素(气候、资源、土壤肥力等)得到改变,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土地肥力的提高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必须遵循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保持农业的生态平衡。发展生态农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加强对节能、节水、环保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农村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13]。

3.3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和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谈到“废物”或“副产品”利用时说:“……总的说来,这种再利用的条件是:这种排泄物必须是大量的,而这只有在大规模的劳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14]”马克思认为如果想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定要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这和我们今天的农业产业化思想很相近。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以生态经济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依靠科技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生态技术,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生态资源,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体系[15]。

参考文献

[1]生态农业[EB/OL].(2008-09-26)[2011-10-14].http://cpc.people.com.cn/GB/134999/135000/8109224.htm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

[3]殷华成.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及其当代启示〔D〕.河南大学,2006:2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2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4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33.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6.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99-600.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61-76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78.

[13]杨辉.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J〕.现代农业装备,2007,(8):54.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7.

[15]王娜,刘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研究-以西塘镇翠南村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48.

收稿日期: 2011-11-08

作者简介: 黄威威(1982-),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发展研究.

作者:黄威威

上一篇:读说小学数学论文下一篇:施工管理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