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28

一、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生源缺乏的现状仙回瑶族乡总人口为1,4万(2007年统计数据),乡内有中心小学、大中小学、古盘小学、茶山小学、鹿鸣小学、茅坪小学、马威小学等7所小学,07-08学年秋季,由于生源不足,马威小学、鹿鸣小学已经停办。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村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论文 篇1:

论农村小学计算机与课堂教学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论计算机多媒体对教学的影响,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 多媒体 课堂教学

几年前,计算机及网络在中国刚刚崛起,仿佛是为了一个无价值的实验,而开辟的五光十色的公园草地,谁都能上去踩踩,打个滚,撒个野。

现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计算机悄然进入寻常百姓家。因而在这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里学习新科技至关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运用于现代教育中,如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已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计算机多媒体本身性能对教学的影响

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现代教学的改革迫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带着学生走向书本转变为带着书本走向学生,结合学科的特点,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现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辅助。

2.计算机多媒体以较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画面,清晰的画质,丰富的内容,逼真的语言效果和即时反馈的特点,更加强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智能。

3.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课件的使用能进一步发展教学的主观性、形象性、主动性和交流性,能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主动的求知欲。

4.计算机课件可以更好地将语言和画面融于一体,其储存的教学信息远远高于任何一种教学媒体,如收、录音机、录像、幻灯机等,它的教学活动在计算机与学生会话中巧妙地进行着。

5.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真正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自主学习环境。其能以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画面以及逼真传神的音质,科学地展现大千世界的宏伟与微观,能让学生从小站在一个较高的立场上客观地、科学地看待社会,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电化教学核心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突破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7.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二、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要求多媒体计算机的参与

1.农村小学因长期局限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对知识的掌握,对社会的认识等存在相当大的约束,而多媒体的参与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课堂的建立符合“减负”的要求。“减负”对小学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而多媒体课堂在减负的同时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能力的提高十分必要。

3.小学课堂教学条件需要多媒体的补充。小学实验课因资金不足,实验用品、器材严重缺乏,而且也不可能购买精度较为高的昂贵的实验器材。因此,相当一部分实验只能由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只能似懂非懂地去了解、掌握。而CAI课件将能形象、直观鲜明地展现出来,与同类实验相比花费的经历、时间较少而教学效果将不同凡响。另外,音乐与美术方面更超乎想象。特别在外语教学上,只需花几元钱便能请来众多的“外籍老师”为学生讲授精彩别致的外语课,不仅对学生,而且对老师本身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锻炼,还能用相应软件花很少时间,为学生开展一些记单词活动。数学、语文等学科均能购得相应的软件运用于教学。所以说多媒体课堂的参与对常规课堂教学作用重大。

4.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小学教师的自身能力很重要,同时可利于会议、娱乐、宣传等。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它不仅是广大教师的得力助手,更是广大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它是小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

作者:席雨军

农村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生源缺乏的现状、原因及影响

一、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生源缺乏的现状

仙回瑶族乡总人口为1,4万(2007年统计数据),乡内有中心小学、大中小学、古盘小学、茶山小学、鹿鸣小学、茅坪小学、马威小学等7所小学,07-08学年秋季,由于生源不足,马威小学、鹿鸣小学已经停办。

从图1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除中心小学、茅坪小学(中心小学05-06学年在校人数比上学年增加15人,茅坪小学06-07学年比上学年增加4人)外,其余各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同时我们把全乡7所小学03-04学年至07-08学年在校人数统计来。

从图2我们可以明显看出,03-04学年至07-08学年全乡小学在校人数逐年减少,07-08学年全乡小学在校人数仅为03-04学年的一半多。

二、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生源缺乏的原因

(一)计划生育与人口分布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落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开始,仙回瑶族乡大多数育龄夫妇都能按照计划生育的要求,少生优生。现今大多数年轻的农村夫妇只生一个小孩,少数的生两个小孩,生三个以上小孩的家庭已经很少。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地较分散,不同于城镇人口居住布局,因此,仙回瑶族乡有7所小学,生源相对不足。

(二)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

农村的年轻一代不甘现状,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到城镇打工谋生的逐渐增多,部分人就在当地城镇安家落户,他们的小孩也随之在城镇小学就学。这就导致农村生源向城镇转移,同时农村年轻人人口下降,也直接影响到日后农村小学的生源。

(三)城乡教育资源存在差距

由于观念的更新,许多农村夫妇意识到知识能改变命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过穷苦的日子,于是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得到重视,都千方百计地为之寻找良好的学习环境。农村小学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各方面条件与城镇小学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大多数农村的父母特别是有能力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城镇小学接受相对更好的教育。这是农村生源流失的重要原因。

三、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生源缺乏的影响

(一)对农村教师教学的影响

我们对茶山小学07-08学年各年级在校学生人数进行了统计,见下页表。其余六所学校基本情况与之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从上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各年级中人数最少的为7人,最多的为13人。在一个偌大的教室里,仅有这么几个学生,教师的事业热情与积极性会被挫伤,开展教学活动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试想,只有七八个学生的课堂,无论是课堂分组讨论,还是体育分组比赛,或是学生公益劳动,怎能达到一个正常人数的班级开展同样活动的效果。

(二)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影响

学生生源缺乏,使农村教育事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如07-08学年马威小学、鹿鸣小学不得不停办。生源缺乏、学校停办,必然使教师面临岗位选择的问题,一些教师只能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到其它小学去支教,甚至是离开一直热爱的教师岗位。生源减少,学校规模压缩,使得教学硬件设施的更新与维护趋于不必要,长期下来教学硬件设施的落后反过来影响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减缓了其与现代化信息化的教育接轨的进程。有些小学有两三台电脑,而有些小学一台电脑都没有,无法享受到现代化科技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

(三)对农村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生源较少的学校,可能会对学生快乐、自然的成长有所影响。试想,在偌大的教室只有几位同学,学习氛围与嬉戏氛围跟有满堂同学的课堂相比,快乐是大打折扣的。这样的成长氛围,对小学阶段孩子的性格塑造、竞争意识养成都是不利的。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培养祖国未来的关键时期,简陋的教学条件使得农村小学生很难适应日后的现代化教育与现代化社会生活。

四、解决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生源缺乏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教学环境与条件

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教学硬件设施相对落后,课桌、板凳、黑板破旧,教室的墙壁常有剥脱,校门口的道路泥泞不堪、杂草丛生,基本应具备的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也很难看到。教学条件的不足,也是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城镇小学上学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教学环境与条件是当务之急,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提供课桌、板凳、计算机、投影仪等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

(二)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质量

由于农村条件较差,从城镇到乡村从教的受过专业师范培训的教师较少,农村小学教师大多由当地受过初中高中教育的村民担任,在工资偏低的情况下不得不兼顾农活或做些小生意,挤占了研究课堂教学,关心学生成绩变化、成长及心理的发展与变化的时间,更难谈及开发学生潜力。同时,教师与学生课下的沟通不够,双方难免产生隔阂,对教学的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部分为代课教师,基本的教育理论与知识不够完备,并缺乏相应的提高与更新的机会,与外界教学交流的机会就更少,这样的现状无论是对教学效果还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都是很不利的。例如,由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现阶段的部分农村小学如教学课程的安排、教师工作岗位的安排、授课形式与方式仍沿用旧制,特别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因此,农村小学管理者应积极主动走出去,学习新的管理理念,聘请受过专业、系统师范培训的教师到学校任职,并用“事业留人,工资留人,感情留人”等多种方式来留住人才,既给僵化的学校管理、教育机制注入新的活力,给农村孩子带来新的培养模式,长远看更是利于学校将来的发展的。同时,学校按实际情况尽量给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质量。

(三)合理合并学校,整合教学资源

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地较分散的特点导致的学生生源缺乏,适宜将地理位置相距不远的而存在生源不足情况的小学进行合理合并。合并小学,既可以缓解生源不足,又可以整合校舍等教学资源,整合教师队伍,便于学校管理,改善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与教学环境。同时,学生到合并后的学校上学,可能会面临交通不便及上学路途远等问题,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学校可适当提供校舍,实行寄宿制,便于集中管理和保障学生安全。家长打消后顾之忧后,才能不因学校远、担心孩子安全而让孩子转学甚至辍学。

五、结语

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生源缺乏在近几年日益突出,不仅在本县,在广西及全国较偏远落后的地区也普遍存在。教学硬件设施良好,教师队伍优秀,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呈上升趋势,学生的上学放学安全等问题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才能打消农村父母的后顾之忧,不必舍近求远地让孩子在陌生环境求学,放心地将孩子的未来建设工程托付给农村学校。生源能到基本保障后,农村小学才能进一步谈生存与发展。希望各农村小学在自主谋发展的路子上多探索,多实践,并期望得到全社会的更多关注。

(责编 钟园娴)

作者:莫若增 莫与琳

农村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论文 篇3: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归因与对策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被应用到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主要体現在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方面。但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农村小学教育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也不全面。对此,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对信息化教育的了解,分析了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及其原因,然后基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和对策;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农村小学教育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及效率。但实际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中仍然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教育发展。所以下文详细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有效性:问题、归因与对策。

一、 问题

(一) 农村小学老师教育信息化观念不强

就目前来说,很多农村小学老师虽然在教学方法即模式上得到了创新,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等的应用程度并不高,也没有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因此进行信息化教育的次数少且质量不高,多数都只是简单的利用信息技术制作PPT课件,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影响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二) 缺乏高素质及综合能力强的老师

第一,部分农村小学老师虽然已经学会信息技术,也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但其应用效果不佳,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老师的信息技术专业化水平不高所致;第二,有的老师为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专门学习了信息技术,具备了很高的信息技术水平,但在教学能力、文化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方面还很欠缺影响了信息化教育效果。

(三) 缺乏教育信息化资源

第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很多农村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农村,在教育方面仍然没有得到明显进步,只有少部分农村应用到了信息技术,因为很多农村小学是没有经济实力去购买信息设备;第二,多数农村因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及交通等原因,导致信息技术相关信息化设备难以传送到农村,导致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缺乏;第三,因所处位置偏远很多有能力的老师都不愿意到农村小学进行教育工作,导致教学信息化人力资源缺乏。

二、 原因

(一) 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理想需求

第一,很多农村小学还执行“应试教育”模式,这与教育信息化需求是相背离的;第二,农村小学教育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及设备资源严重缺乏,没有好的资源环境支撑教育信息化。

(二)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城市倾向矛盾

第一,农村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不足,且农村经济和文化同城市相比相差太大;第二,很多教育信息化的内容都比较倾向于城市,关于农村的信息化内容很少。

(三) 教育信息化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矛盾

许多农村中小学由于不具备实施的保障条件,使得现行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流于形式,影响到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三、 对策

(一) 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第一,提高农村小学领导及老师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度,使他们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第二,农村小学老师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尽可能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最终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第三,进行教学信息化时引导学生通过信息网络获取新知识,并利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

(二) 培养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

第一,农村小学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科任老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以提高老师们的信息专业水平,如计算机、多媒体及远程操控等技术应用培训;第二,除了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以外,还需要进行素质教育及文化知识教育,以提高老师们的综合能力。

(三) 不断对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进行优化

第一,相关教育部门要出台资金扶持政策,并对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引导和典型示范,以优化教育信息化资源;第二,农村中小学校要积极引进现时代先进的教学技术,如远程教育、电子白板、微课和多媒体等教学技术,以提高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

例如,在中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视频,然后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功能播放视频,使学生通过视频学习雷锋精神。

(四) 增加政府资金投入

第一,当地政府要增加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以帮助农村小学教育营造良好的经济条件,进而促使农村小学建设各种信息化教育设备,如微机教育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室等建设;第二,当地政府要联合委员会及相关部门进行多方筹措资金,以用来改造农村小学旧校舍,并购买多种信息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第三,政府一定要根据农村小学教学信息化实际需求,构建专门的资金管理体系,以保证资金能够充分应用到教育信息化中。

四、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广,进一步证实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是必然的,所以农村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应用到了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化教育。但因农村经济及技术条件的限制,信息化教育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故需要进一步探讨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以进一步了解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中的问题发生原因及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周虹.农村中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路径探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08):21-24.

[2]金玉立.农村中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10):5-7.

[3]解月光,李伯玲.农村中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04(08):25-27.

作者简介:

陈双汉,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称沟台小学。

作者:陈双汉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可持续发展论文下一篇:电力系统自动化光纤通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