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系统论文

2022-04-17

摘要: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网络技术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使得会计信息系统保护安全的能力减弱,从而造成系统的信息失真,企业资金财产损失,系统硬件、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等结果的发生。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会计电算化系统论文 篇1:

浅谈从会计电算化到ERP中的会计核算系统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但是,会计电算化软件并非十分完美,建立更为优质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ERP等信息技术在会计核算中的不断应用,势必使会计事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局限性 ERP 会计核算系统

作者:毛龙生

会计电算化系统论文 篇2: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

摘要: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网络技术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使得会计信息系统保护安全的能力减弱,从而造成系统的信息失真,企业资金财产损失,系统硬件、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等结果的发生。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更从容的面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会计电算化安全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系统 安全风险 对策

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现状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在计算机上实现会计操作处理流程的软件系统,结合日益发展的信息网络,并且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保护安全的能力减弱,从而造成系统的信息失真,企业资金财产损失,系统硬件、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等结果的发生。如何针对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分析其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找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性的因素

2.1 电脑硬件部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的影响

2.1.1 意外断电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性分析

首先意外断电会导致计算机用户所做的数据处理没有存盘而丢失了数据,其次如果在向数据库中录入内容时候意外断电会使数据出现错乱或异常,因此保持电源不间断是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

2.1.2 对存储设备的安全性分析

会计电算化数据主要存储在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的硬盘中,一旦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问题,则会导致会计电算化数据丢失而不复存在,将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如果之前没有备份,将会造成信息丢失无可挽回。另外,电算化系统的操作人员对硬件设备的不正确操作也可以引起系统的损坏,从而危害系统的安全性。

2.2 系统软件部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的影响

2.2.1 系统软件正版化的必要性分析

很多软件开发商开发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还不是很成熟,其功能和稳定性、安全性方面还存在问题。现在国内普遍安装使用盗版WINDOWS系统和盗版数据库系统,由于盗版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密不完全或缺少重要文件的原因,更容易造成系统崩溃,从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

2.2.2 针对计算机病毒预防的分析

计算机病毒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完美而疯狂增长,其实际上是一段小程序,它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常驻留于内存、磁盘的引导扇区或磁盘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之间传播,常常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破坏计算机内的程序、数据,轻者系统拥塞,反应缓慢;重者损坏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磁盘、光盘、网络和电子邮件进行传播,隐蔽性强,破坏力大;加上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计算机要经常与外部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计算机病毒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威胁更大。

2.3 网络环境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的影响

2.3.1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分析

目前电子商务越来越普及的环境下,企业和个人在网上的财务活动越来越多,网上订购、网上销售、网上结算、网上理财等都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和个人就会面临网络财务结算的安全问题。一些非法用户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传输非法转移电子资金以及通过窃取密码盗窃银行存款,从而导致企业和个人资金存在安全风险。

2.3.2 网络黑客的危险性分析

网络黑客是指非法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进入对方电脑以获得信息、谋求利益或故意捣乱的人的总称。黑客最常用的诡计有以下几种:捕获,查卡,即时消息轰炸,电了邮件轰炸,违反业务条款,病毒和“特洛伊木马”,这些程序看起来像一种合法的程序,但是它静静地记录着用户输入的每个口令,然后把它们发送给黑客的Internet信箱,从而通过盗窃系统合法用户的口令,以此口令合法登陆系统实现非法目的。

3 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因素的解决方案

3.1 硬件影响因素的解决方案

对于以上情况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来加以防范:①采用UPS设备,它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在断电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用户能够紧急存盘,避免数据丢失。②启动计算机时,要按照先开外围设备再开主机,关机时先关主机再关外围设备的顺序进行。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得拨插各种外围设备。③选取质量可靠的主机或服务器硬盘。④使用移动硬盘,刻录光盘存储数据,做到有备无患。

3.2 软件影响因素的解决方案

3.2.1 首先要坚持使用正版软件,不能使用盗版或来路不明的软件

建议选择由财政部颁发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合格证》的正版软件,并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情况下选择SQL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比较安全的。

3.2.2 在计算机中安装正版防病毒软件

在计算机安装正版的防病毒软件,在开机时进行实时控制,及时安装漏洞补丁程序,切实做好病毒防治工作,尽量不使用或少用外来的磁盘,对外来U盘或硬盘要先进行病毒检测,才能在计算机中使用,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提供一个安全干净的运行环境。适时调整和优化系统参数,使系统在安全前提下处于最佳状态。

3.2.3 会计电算化软件各层数据处理应层层设防

在软件功能上增加必要的提示功能、检验功能和限制功能,要防止操作失误造成数据破坏。其次操作员的权限分配与口令设置是构成软件安全性的两个重要方面,其可以防止非法用户使用。在会计电算化日常工作中,每个操作人员的职务级别不同,工作范围不同,可以操作的软件功能和访问的数据内容的权限也不同,因此需要由最高级别的管理员对每个会计电算化操作员进行权限分配,对与操作权限要按照功能、类别和数据来分类。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操作员的登录口令和密码只能在相对的时间和范围内有效。从理论上说是 “没有破解不了的密码”,因此应在设置的口令或密码上尽量复杂一些来防止操作员密码被破解,从而导致会计电算化数据泄密。在设置操作员密码的时候,可以综合使用字母、数字和符号,以增大破解难度。平时注意保密,避免以书面形式保存密码,要定期更换密码等。

3.2.4 将本单位数据及时备份

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用磁盘进行数据存储是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几乎所有的商品会计软件都有“数据备份”、“备份恢复”等功能,将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的数据定期进行备份,然后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系统以外的存储设备上,如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可以将最近一次备份的数据恢复,然后将最后一次备份与故障发生前的这一阶段所发生的数据进行补充登记。虽然大部分电算化用户都坚持做数据备份,但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往往做得不够完善。备份是对微机中已有数据的额外拷贝,一般是不会使用的,因而有的用户只作一级备份,这样一旦备份时数据已遭破坏(如染上病毒)或备份盘遭意外损失,就很难做到“将账务恢复到近期的正常状态”。因此建议对账务数据作两级备份,即每次操作后的日备份和每月操作后的月备份,分开存放备份盘,做好备份日记,登记备份时间、内容、操作员,这样便于分清责任,可以留下审计线索。这样做比较有条理能够大大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意外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3.3 网络环境影响因素的解决方案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地发展,由过去的封闭到开放对网络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计算机必须要安装防火墙,以保护企业信息系统免受来自互联网上的攻击。安装防火墙后可以实现限制网上会计信息的自由流动,确保网上访问的安全。其次,可以利用信息加密技术中的非对称加密机制,实现共同保守会计数据秘密。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有通信线路上的数据流加密,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加密,访问者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加密手段。最后,还可以采用一种主动控制技术即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可用来监听流动的网络上的数据包,并能识别具有黑客攻击的数据包。入侵检测技术还可用来实时监控主机内用户的活动和外部的入侵行为,防止对会计数据的修改与破坏,其入侵检测记录可用来追究内外部入侵者的法律责任。

4 预防机制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对策

4.1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建立并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确保会计核算操作安全,并可以及时、准确提供会计信息,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对一个企业来讲,应该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工作规范,制定并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配置规范、会计电算化培训规范、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软件操作规范等。企业应按自身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会计电算化内部岗位职责,明确各个岗位分工、责任和处理方法,加强企业内部日常管理,从制度上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其制定重点包括:①建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每个岗位职责范围,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定期考核检查。②会计电算化日常操作管理,包括计算机病毒防范管理规范、上机运行系统的规范、操作权限的规定、操作规程的规范。③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完整有条理,定期备份以预防会计电算化档案数据丢失。④会计软件和会计数据管理制度。尽量使用财政部推荐的有资质保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及数据库,定时更新,定时备份。⑤会计工作网络管理制度。安装并及时更新防火墙,不随意浏览有安全隐患的网页网站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不会感染来自网络的病毒。

4.2 建立必要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保障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使会计电算化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或者当系统发生故障和局部不理想时,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保证系统正常的运行并满足系统用户对系统的要求。会计电算化系统只有在不断的维护过程中才能获得不断的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包括对硬件设备的维护和软件系统的维护。硬件设备维护是指对硬件系统的日常维修、更新以及硬件故障处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维护要制度化,如按期对设备进行例行检查保养,要注意电源灯是否正常,发现异常要及时解决。必要时要停机修理,停机前必须保护好现有数据。对于关键数据设备要实行双备份,利用双备份实行停机不停系统。软件维护是会计电算化系统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防毒软件等应用软件要注意及时升级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对突发事情的能力。

4.3 强化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主要是电脑的操作,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的首要前提。没有经有效系统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操作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也是一种威胁。无论会计电算化系统有多么完备的防护措施,也难以抵御操作员本身操作不当对系统的破坏。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各个企业应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一方面要定期进行加强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理论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要注重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要求会计电算化操作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自觉遵守各种操作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日常会计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同时信息化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技术,只有充分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需求并配合有效的安全控制,找到可能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提出改进对策并实施,才有可能构造出安全的系统。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的基础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才能得到蓬勃发展。

4.4 做好预防管理教育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需要比较全面的了解电算化系统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并且大力宣传其安全防范措施及对策,有计划和调理地做好预防管理教育,如张贴海报,开展讲座或座谈会等。预先做足准备工作,比出现问题再亡羊补牢会更加从容应对。这样是面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最好、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5 结束语

总之,21 世纪是一个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电算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纪,会计电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高速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瓶颈”。因此,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是实施和完善会计信息化的必经之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是客观存在,只要我们正视各种风险,并认真分析,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严密监督与控制,那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是完全可以减少与控制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一定能够在合法健康的轨道上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金莎.高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0/15.

[2]秦永久.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才智.2009/09.

[3]胡贵艳.浅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11.

[4]邢晶然.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浅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

[5]张革丽.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2.

[6]潘先林.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5.

[7]王际岩.浅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与风险防范.黑龙江金融.2009/05.

[8]赵虎.必须重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云南电业.2000/11.

[9]王毅岩.试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中国会计电算化.2009/02.

[10]陈宏明.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05.

作者:顾敏

会计电算化系统论文 篇3:

谈谈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定位

【摘要】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其目的应该是培养会计电算化实用型的操作人才。在会计学相关学科中,会计电算化课程应作为专业必修课设置;其他财经相关学科中,应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使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能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财务、会计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际工作能力。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课程 定位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学科。从其性质来讲,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和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从会计实践来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的发展趋势。从高等院校来看,会计电算化课程是财经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不论课程名称叫“会计电算化”,还是“电算化会计”,或者“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等,近年来,其成为一门很热的学科。在高等院校的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等专业,是一门主干专业课。

但是,会计电算化课程开设以来,其定位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从而制约着会计电算化学科的建设及其发展,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甚至对高等院校确定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方向问题起着阻碍。所以,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定位问题,广泛探讨,认识清楚,得以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定位涉及内容很多,本人认为主要是课程设置目的、课程地位、教学目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等几个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解决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用途的。从表面上看,是关于设置课程的原因,实质上是培养人才方向的问题。为什么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根据不同的具体的层次和专业而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应当符合下列学业标准:(1)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2)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3)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对照以上规定,检查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已背离了我国高等教育法,至少已发生了严重的偏离。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已把本科生教育,办成了理论性教育为主的方向了,更不用说研究生教育了。这种方向性的错误,如不及时得以纠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将离高等教育法越来越远。为了贯彻执行我国高等教育法,在财经类高等院校和财经类相关专业中,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至少在专、本科层次是这样。

2.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开设“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课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其他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是在20世纪末。有些学校是在近几年才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及其相关课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是从1979年当时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的,发展迅速。特别是在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普及,我国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广泛而快速的应用,我国会计的信息化、计算机化发展很快。目前的情况是会计电算化教学,严重落后会计电算化实践状况。所以,在财经类高等院校,不仅要开设会计电算化及相关课程,而且还需要对教材体系、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会计电算化实践,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3.从以上我国高等教育法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来看,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会计电算化实用型的人才,即操作人才。至少在本科及专科,应该是这样的定位。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地位

会计学学科中,如会计、财务、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统计和审计等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当作为专业必修课设置。当然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以及课时等方面应有所不同。其他财经学科中,如财政、税务、金融、工商管理、经贸和其他财经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当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的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产生、现状及发展,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了解会计软件的开发过程和方法。不论专科、本科层次,其教学目的主要是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即操作技能是最主要的教学目的。为什么以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作为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我国高等教育法来看,我们培养的专、本科生,应该是具有一定的专业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这是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目的,也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的的要求和标准。

2.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来看,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某些专业的专、本科生,是社会所需要的。那些只侧重理论教学的高等院校及其专业,专、本科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懂,操作技能差,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弱,将越来越不受社会的欢迎。

3.近年来,我们在本科层次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水平的人才,即“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人才。在我国的一些研究、管理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由于研究、管理等领域所需要人才要求提高,或基本饱和,所以,我们高等院校应回归到高等教育法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专、本科会计电算化人才。

4.有人提出,在本科层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程序开发,能够编制会计电算化程序。这是不正确的。第一,社会需要会计软件的开发人员,但是,与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操作人才相比,其数量并不多,而质量要求特别高;第二,只靠本科开设的几门计算机、会计、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的教学,就能培养出会计软件的开发人才来,是不现实的;第三,当然在专、本科层次,也可以讲授一些会计软件开发方面的知识,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而已,不能作为主要内容,因为专、本科并非培养会计软件开发的专门人才。

总之,在专、本科层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方法和技能,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了解会计电算化和会计软件相关的知识。使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能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财务、会计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能力。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体系和内容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定位是建立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完善的科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建立,却涉及很多内容和因素。就目前各高等院校来看,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情况差别较大。在专、本科层次有的重理论知识轻操作实践技能,有的重操作实践技能轻理论知识,更有甚者,两者只顾一方面,而全部放弃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中未涉及。

在专、本科教育层次,应是会计电算化实践内容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全面考虑,根据不同专业,对课程体系作适当调整。包括教学大纲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比重、课时,应该是在总体系既定的前提下,根据具体专业作调整和安排。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

1.贯彻执行《高等教育法》,使专、本科层次的教育达到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对财经类的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就是要使学生具有从事会计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

2.高等院校的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等专业,其培养目的是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从事财务、会计、审计和相关工作的人才,而绝对不是培养专门从事会计、审计理论研究的研究人才,也不是专门开发会计软件的人才,这一点很重要。

3.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以及会计软件开发的内容,在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体系中是有机组成部分,是专、本科学生应该了解的知识,而不能作为课程体系的重点。

4.在会计、财务、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统计和审计等专业,以及财政、税务、金融、工商管理、经贸和其他财经专业,具体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体系,应该有所不同,区别对待。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总体系,可为五篇:第一篇会计电算化概论,第二篇会计软件概论,第三篇会计软件操作,第四篇会计软件操作模拟,第五篇会计软件操作社会实践。

会计电算化概论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基础篇,其内容是关于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会计软件概论是会计软件的相关基础知识,是为以下(后)各篇的学习作准备。会计软件操作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核心,其内容是会计软件的操作步骤、方法等一系列技能。会计软件操作模拟是会计软件操作一篇在校内的延伸,通过学校能够建立的环境,实现会计相关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软件操作社会实践,是检验校内教学和将学校所学用于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为毕业后学生的工作作桥梁。各篇的体系分别如下。

(一)会计电算化概论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第二章会计电算化的特点,第三章会计电算化的作用,第四章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比较,第五章会计电算化的业务操作流程,第六章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设置,第七章会计电算化的管理,第八章会计数据处理的三个阶段,第九章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现状,第十章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二)会计软件概论

第一章会计软件的概念,第二章会计软件的特点,第三章会计软件的分类,第四章会计软件的开发步骤,第五章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第六章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概念,第七章商品化会计软件的特点,第八章商品化会计软件的现状,第九章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购买,第十章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发展趋势。

(三)会计软件操作

第一章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和安装,第二章会计软件的基本组成模块,第三章会计软件的初始设置,第四章会计软件的建立账套,第五章会计初始资料的录入和设置,第六章日常账务处理,第七章会计软件的会计报表管理,第八章货币资金业务的核算,第九章工资业务的核算,第十章单位往来业务的核算,第十一章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第十二章采购业务的核算,第十三章材料业务的核算,第十四章成本的核算,第十五章存贷业务的核算,第十六章固定资产业务的核算,第十七章销售业务的核算,第十八章人力资源的管理,第十九章企业财务管理,第二十章企业集团财务的核算和管理。

(四)会计软件操作模拟

第一步会计软件操作模拟实验室简介,第二步会计软件操作模拟的步骤和流程,第三步会计软件操作模拟的岗位设置和分工,第四步会计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第五步会计软件操作模拟岗位的交换,第六步会计软件操作模拟个人总结,第七步会计软件操作模拟总体总结,第八步会计软件操作模拟评价。

(五)会计软件操作社会实践

第一步建立会计软件操作社会实践基地,第二步会计软件操作社会实践规划、步骤,第三步阶段性社会实践,第四步整体性社会实践,第五步会计软件操作社会实践个人总结,第六步会计软件操作社会实践整体总结和评价。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模拟教学,虽然是在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验室中进行,但是,这的确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第一,应该重视这一环节;第二,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模拟教材;第三,提高模拟教学手段的现代信息化程度;第四,讲求模拟教学的实效。

会计软件操作社会实践,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检验以上四个教学环节成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组织不力,实施教学难度大,效果不易评定等问题。从学生未来的工作考虑,尽管组织实施比较难,但是,必须加强这一环节。

作者:温希波

上一篇:中师生家庭教育论文下一篇:预算外资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