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1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息息相关,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中发挥着越来大的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1:

以生为本,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培育阵地,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一直受到社会广泛而高度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理念在不断更替,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逐渐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信息化模式转变。过去,课堂的主角一直都是教师,教师在台上主动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听。至于听进去多少,往往不再被关注。新课改倡导的以生为本理念,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状态。数学贯穿了学生学习生涯的各个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国家而言,培育高质量的数学人才,是信息技术与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前提。小学阶段正是数学学习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作为数学教师应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他们从思想根源上爱上数学,从意识上愿意接受数学知识的熏陶,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数学,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课程改革视角下小学数学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学生是将来参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就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未来。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是新时代蓬勃发展和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共同需要。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学生始终置于教育实施的主体地位,将主动学习、思考、探索、實践的主场交给他们,让他们充分发挥出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增加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意愿与兴趣,自主地融入学习过程,并发自内心地爱上数学,从思想本质上提高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这样才能帮助他们从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吸收并充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进一步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个人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角,教与学应该是一个平衡的、相互的,并且有效互动的过程。然而,这种相互之间的主体性边界往往会被越界,学生的主体性角色被模糊。尤其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体性往往更为突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出现的,如包办式教育、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地方。所以,也就不难解释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底下昏昏欲睡的不正常现象了。

三、课程改革视角下小学数学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的策略

1.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改变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以生为本的理念是以充分尊重学生,将教育的价值依靠学生来实现的过程。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教育实施的主体。所谓主体性,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立自主性,当这种主体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主体性表现特征即为高度的自觉性与自主性,是一种意识与思想层面的自发、自愿。主体性能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过程,而自主性行为往往能收获高质量的结果。而且数学教学的方向也尤其注重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两种能力也与主体性的养成密切相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需要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坐不住、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就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手段来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有利条件,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愿望,而且探究与参与的过程中需要手、眼、脑、语言等各方面的配合,有利于与知识点建立良好的链接,从而巩固印象。参与过程使得他们获得前所未有的乐趣,有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更愿意接受和配合以后教学活动的展开,而且动手参与也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自主性的发挥。

2.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实施有效教学?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创新引导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推动力,是持续深入学习的动力源泉。小学生处于成长过程的特殊时期,自觉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枯燥呆板、框架空泛,学生很难获得直观真实的感受,再加上受互联网思维的冲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教学缺少了时代性。在此背景下,教师首先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精心准备并制作教学内容,打破固定的教育和学习模式,使小学数学教学从传统的以主动教为中心向学生自主学为中心转变。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案、色彩、声音等全方位动态展示所授内容,使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多样。新颖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细心捕捉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因势利导,从而促使教学效果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3.充分利用网络作业,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

现阶段的学生生活的时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质生活空前丰富,各种移动智能设备已经成为家庭标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疫情暴发后,长达数月的网课学习和网上作业,就是非常契合大数据时代学生成长环境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此,在假期中适当地布置一些网络作业,利用APP软件在家长的监督下让学生们进行数学习题的运算并打卡,设置成果互相展示,一方面检验学生的执行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假期不间断的学习为新学期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学后再互相讨论对方的打卡成果,通过交流各自的心得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关注学情变化,因材施教

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越发明显。教师要在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性格特点之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因材施教。比如,改变以往老母亲般“碎碎念”的上课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提问教学的设计和创新。在上课提问时,一是利用主问题的提问模式,抛弃那些繁杂的小问题,根据教材的中心内容进行分析,这样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重点难点的讲解上。二是多组织互动交流活动,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展开交流、辩论,在组织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知识、思维、能力三个维度的共同成长。

随着信息数据化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尖端的科学技术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有力支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学生素质整体提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有更好的希望和未来。新课改以生为本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通过从受教育的主体、教育内容、教学性质等方面切实落实课改政策,一方面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魏店镇大湾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作者:张玉玲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2: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息息相关,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中发挥着越来大的作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领悟到了数学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还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幸福数学”。因此,我通过这次新课改的学习,使我更坚定的相信了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是当前教师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深刻变革中,教师的变化非常重要。我有了以下的认识:

一、备课:变“备死教材”为“备活学生”

“以人为本”是当前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教师首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探索学生的喜好,寻找事半功倍的突破口。其次应去研究有效的策略,也就是教学设计,备教材的方法很多,但备学生的方法很少,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应考虑新课程标准对知识点的要求;抓准对教材的具体分析;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生活体验和经验;关心学生的学科知识的渗透和学习方法;关爱学困生的学习探究。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僅仅是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地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变“说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你面对着几十名学生,他们的小脑袋指不定会飞跃出许多“十万个为什么”,其间必然会有许多不能预期的因素。所以教师就要利用好及生成性的条件,展示自己驾驭课程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为完成教学设计,而去备教案、说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应灵活变通,化干戈为玉帛,创造更轻松、更高效、更幸福的课堂。

三、课堂:变“一言堂教学”为“共同探究”

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教师一言堂教学,满堂灌,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化。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变化的是教师在学生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由教师掌握的教学活动的那种貌似中规中矩,毫无破绽,严肃沉闷的课堂教学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流互动,生生交流沟通。所以说,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是要更多的向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去转换自身的扮演。

不管是备课的变活,教学过程的变新,还是课堂的变革,我将“不忘初心,服务学生”。

作者:匡俊 严奉艳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3:

案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实践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而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小学数学中,能够将情感与知识有机结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主要介绍案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小學数学;案例教学法;课程改革;应用实践

一、引言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传统的以单纯讲解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许多小学都开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就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其中就包括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具体到小学数学中,就是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具体的数学相关的教学案例作为主要教学依据,听过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解读,使小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案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数学理论性过强的问题,教师采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知识简单化、通俗化,更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案例教学法的发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最初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提倡,在当时采取的是一种独特的案例式教学,这些案例都来源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实践,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到了1980年以后,案例教学法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肯定了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中的价值,并将其是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单纯从这个角度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必将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而我国国内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将其列入了学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但是,由于我国案例教学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仍需要学校和教师继续深入研究。

三、案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1.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下,都是以教师和教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单向式灌输为主,学生主要从书本上和教师那里被动地获取知识,且知识的内容都是各种概念。对学生进行考察的标准也主要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急需改革,教学方法更需要加以创新。而案例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结合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去搜集资料和采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和资料进行正确分析,从中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法符合小学数学的特点。

小学数学是发展小学生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小学数学能够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具有不同的鲜明特色,它是一门综合运用计算和分析能力的学科,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正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小学生处于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能够针对不同的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从中培养了自身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方法

1.讨论案例法的应用。

讨论案例法,是指教师选取实际的教学案例,组织小学生进行讨论,让小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对讨论案例法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师首先选取值得讨论的案例并展示给学生,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多个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随后选出小组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上汇报,最后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归纳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通过讨论案例法,能够改变枯燥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树立小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观摩案例法的应用。

观摩案例法与讨论案例法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情境中去,具体来说就是,讨论案例法强调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案例讨论过程当中去,而观摩案例法则是让学生观摩他人教学或学习的过程,让小学生从中获取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观摩旁听适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小学数学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重点关注教师对数学知识点的讲解。另外,小学生应当留心观察班级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并与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

3.模拟案例法的应用。

模拟案例法,是教师根据案例进行理论知识模拟应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数学相关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根据案例分析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通过模拟案例法,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可以提问,也可以自由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势必会成为未来小学数学改革的趋势,尽管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其更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案例教学法,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盛俊龙.案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8(1):122.

[2]胡郁.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5):36.

作者:卢亚飞

上一篇:语文学科特点素材论文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