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增值税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之中,农产品始终是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所关注的热点。增值税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对于农产品征税上所给出的优惠也展现在较多方面。然而,我国农产品增值税的税务处理问题始终备受争议,因而需要加以深入探究。本文剖析了农产品增值税税务处理现状,并提出了农产品交易各环节增值税的税务处理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产品增值税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产品增值税论文 篇1:

农产品增值税涉税事项的税务处理和税负分析

摘要:本文就纳税人在购进与销售农产品的增值税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以及国家颁布的对蔬菜、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免税的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农产品 增值税 税务处理 税负分析

为了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一直是税收优惠政策关注的重点。增值税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对农产品征税的优惠也体现在诸多方面,但农产品的税务处理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就纳税人在购进与销售农产品的增值税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举例说明。

一、农产品购进业务的税务处理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可以免征增值税。同时,农产品生产者生产过程中购进的化肥、农药、农机、农膜以及支付的水电费都负担了增值税,为了保持税负平衡避免重复征税,购买者可以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例1:某食品加工厂系一般纳税人,从农民手中收购花生收购凭证上注明收购价格为50 000元。货已入库,款项已经支付。进项税额=50 000×13%=6 500(元)。

借:原材料 43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5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农产品享受优惠税率13%。因此,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除了从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初级农产品之外的购进业务的会计处理与一般的购进原材料或产成品的业务,除了税率不同没有什么区别。

例2:一般纳税人从农产品批发企业购进中药材一批,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10 000元,增值税额1 300元。原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款项已经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借: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300

贷:银行存款 11 300

二、农产品销售业务的税务处理

非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的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时,按照购进不含税价款的13%进行进项税的抵扣做法同例1。销售初级农产品时,按照不含税销售额确认收入,按照13%税率确认销项税,比一般货物基本税率17%低四个百分点。但是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37号)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纳税人既销售蔬菜又销售其他增值税应税货物的,应分别核算蔬菜和其他增值税应税货物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蔬菜增值税免税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75号)规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对既销售鲜活肉蛋产品又销售其他增值税应税货物的,应分别核算上述鲜活肉蛋产品和其他增值税应税货物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增值税免税政策。纳税人销售免税货物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规定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而且普通发票金额应该是含税销售额,销货方按价税合计收取款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对于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的方式退还或者返还的税款属于政府直接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属于政府补助的范围之内可以计入补贴收入内。但政府补助并不包括直接减免的税款,所以纳税人销售免税项目减免缴纳的增值税不属于政府补助。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材料或货物所负担的增值税,不可以作为进项税抵扣。因此对于从事蔬菜和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而言,从农产品的生产者购进的农产品不存在进项税抵扣的问题,应该按照收购价款与相关采购费用的合计作为购进存货的成本。此项处理不同于例1和例2。

例3:某蔬菜批发商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3月从蔬菜生产商购进蔬菜一批支付价款50 000元,同时发生运杂费1 000元。商品已验收入库,款项已经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当月将该批蔬菜销售开具普通发票,标明的销售额60 000元。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购进时:

借:库存商品 51 000

贷:银行存款 51 000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1 000

贷:库存商品 51 000

期末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60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1 000

本年利润 9 000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60 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3 097.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 902.65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6 902.65

贷:营业外收入 6 902.65

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同上。

期末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53 097.35

营业外收入 6 902.65

贷:主营业务成本 51 000.00

本年利润 9 000.00

从会计处理上看,两种做法结转入本年利润的数额相同并不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当企业销售的货物既有免税项目又有应税项目的,应该分别核算两者的销售额,若购入的货物进项税全部进行了抵扣,需要把用到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科目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里面。

三、新政策对蔬菜、部分鲜活肉蛋产品纳税人税负的影响

某大型超市系一般纳税人,假定财税[2012]75号文实行前,超市向蔬菜生产者购进蔬菜,购进价为x,按照13%扣除率作为进项税抵扣后,实际成本87%。含税售出价为y。则其毛利率:a=[y/(1+13%)-87%x]÷[y/(1+13%)]×100%,应纳税额=[y/(1+13%)-x]×13%。实行新政策后购进价为87%x,因不存在13%的进项税可以抵扣的问题(与原来的成本保持一致),而且销售环节不需要缴纳销项税,要想保持原来的毛利率不变,售出价为y’=88.50%y,应纳税额为零。

对于从事销售部分鲜活肉蛋产品的纳税人计算过程同上。因此,实行新政策后,纳税人无论是农产品生产者还是其他纳税人,发生购进业务,不仅不需要纳税,而且售出价比原来降低11.50%,仍然可以保持原来的毛利率。从事销售蔬菜、部分鲜活肉蛋产品的纳税人,可以通过提高收购价格的方式使农民获得利润的空间或者通过降低售出价的方式让利于民,缓解我国蔬菜行业“卖菜难,买菜贵”的现状。Z

作者:么迎雪

农产品增值税论文 篇2:

农产品增值税税务处理策略

摘要: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之中,农产品始终是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所关注的热点。增值税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对于农产品征税上所给出的优惠也展现在较多方面。然而,我国农产品增值税的税务处理问题始终备受争议,因而需要加以深入探究。本文剖析了农产品增值税税务处理现状,并提出了农产品交易各环节增值税的税务处理策略。

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已经明文规定了农产品生产者可以免税的自产自销农产品的范围,外购类农业品并不属于免税之列,而是要严格依据法律所规定之税率来征收相应的增值税。其范围是指直接开展植物种植、收割以及动物饲养、捕捞等单位与个人所销售之自产农产品。但是,事实上极少有企业是从个人农产品生产者手中直接进行收购的。农产品企業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麻烦,从而实现抵税和少缴纳税款之目的,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均从一些中间商手中加以大批量收购的,以至于往往会产生资金、货物和票据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此,笔者将对农产品增值税税务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产品增值税税务处理现状剖析

在农产品增值税的票据处理上一般会出现收购农产品企业是不是依法依规进行领购、保管,是不是存在到非农产品生产人士购置农产品并开具收购发票之行为,是不是存在故意用自开农产品票据来取代的问题,是不是存在未在在收购地现场开具收购发票的情况等。具体来说,农产品企业在增值税税务处理中会出现如下状况:

一是拓展了农产品收购的对象。鉴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形式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笔者对此加以探究,发现主要还是基层农民群众与免税农产品生产者在政策执行与界定产生了矛盾;有的则属于自产不自销。当前大量从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农民群体因为种种原因,把部分自产农产品交给他人代售,除农产品生产人员自身所产之后,有时还会为其他企业或者个人代购农产品。比如,从酱类企业购置各类酱菜,从禽业企业购买畜产品,这一状况下完全应当依据供货企业的要求开具增值税发票,按照买入价的10%扣除率抵扣一定的税额。实践中,这类企业往往没有能够索要到增值税发票,而大多是使用自行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凭证作出抵扣。这样一来,如何区分自产自销和委托代销两者的差别就具备了非常大的难度。农产品生产者与收购其产品的农产品企业相互之间很少会进行直接的买卖。如此一来,怎样确定销售人员是不是属于真正的一线农业生产者,就成为了税务管理的一大难题。

二是延伸了农产品抵扣的范围。农产品征税的范围相关规定明确了其并不属于货物应当予以征税的范围。比如,各类熟食品、油炸类食品以及面包糕点等产品的应税税率原本是16%,但少数企业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上往往会依据10%税率来开具,自行抵扣了相应的税款。

三是农产品收购对象虽然都有身份证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却往往无法出具由所在村村委会开具的农产品自产自销证明。同时,还有可能存在着某位农产品供应商一个提供了多张不同人员的身份证,企图加以蒙混过关的情况。这样一来,就非常容易产生弄虚作假的问题。

四是农产品收购凭证标明的时间不够准确。主要表现在一些项目的填写相当混乱。农产品企业开具收购凭证通常都是每月一次,这样一来就会出现票据都集中在于同日开具,导致付款的时间与开具凭证的时间缺乏一致性。因为开具收购凭证过于随意,导致支付款项的时间变得含混不清。这些收购凭证经常会出现缺少地址、电话号码等问题,少量凭证还会缺少收款人身份证号、日期以及产品名称等必填的内容,而记账凭证中则经常会缺少供货企业负责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卖家所在村委会出具的自产自销证明等。

五是农产品收购发票的额度与结算资金之间存在差异。农产品企业实际上支付给供货企业的资金并不是农产品收购发票中的金额,实际上是将结算金减去5%手续费后的费用。

六是允许农产品收购发票自开自抵提高了税收管理工作的难度。农产品收购发票之开具较为随意,缺少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那样的完整防伪税控系统,造成了对收购的发票实施监管具有非常大的难度。这是因为农产品收购发票均由收购方单方面自行开具,而其所采购到的农产品理论上覆盖了全国的范围,如此一来,税务主管部门对于供货企业的实际身份很难加以确定。一些种养殖大户的规模已经非常大,绝非个体农户的生产能力所能比拟,应当为其开具的是含增值税的发票,而不应当是专项收购发票。

二、农产品交易各环节增值税的税务处理策略

(一)农产品购置业务的增值税税务处理策略

按照我国增值税相关法规的要求,由农产品生产人员自行销售的自产类农产品可以不征收增值税。与此同时,因为农产品一线生产者在生产中购置的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膜和相应的水电费用均已承担了增值税。为保持税负的平衡并且避免重复性征税,购买人员可依据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中所注明之农产品买入价加上10%扣除率,从而计算出进项税额。其计算公式为:进项税额等于买入价乘以扣除率。下面,举两例加以证明。

例1:某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其从农民手上收购到的大豆,收购凭证中所注明之收购价格是50000 元。全面货物均已入库,且款项已支付。进项税额可计算为:50000/1.1*10%=4545.45元。借:原材料为45454.55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为4545.45元。贷:银行存款为50000元。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之规定,农产品所享受的优惠税率是10%。所以,对一般纳税人来说,除了由农业生产人员所购入的初级农产品以外的购进业务会计处理和一般意义上的购入原材料或者产成品业务,除税率有所差别以外没有其他差异。

例2:某一般纳税人从农产品批发单位购入部分中药材。该单位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价格是10000 元,而增值税额则是1000元。所有原材料均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存款加以支付。借:原材料为10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00元。贷:银行存款为11000元。

(二)农产品销售业务的增值税税务处理策略

属于非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的一般纳税人,在购置农产品之时,应依据购进不含税价款的10%来抵扣进项税。在销售初级农产品之时,应当依据不含税销售额来确认收入,依据10%的税率来确认销项税,要比一般货物的基本税率16%减少了6%。然而,我国的增值税相关法规又明确了农产品直接生产者自产自销之农产品可以不征收增值税。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之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对从事蔬菜批发以及零售等业务的纳税人所销售的蔬菜可予以免征增值税。纳税人不仅销售蔬菜,而且还销售别的增值税应税农产品的,要分别进行核算;没有实施分别核算的,则不应享受到对蔬菜增值税进行免税的政策。同时,相关文件又明确了从2012 年10月1日起对从事农产品批发与零售的纳税人对外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予以免征增值税处理。对于既对外销售鲜活肉蛋类产品,又销售别的增值税应税农产品的,也要分别加以核算。未做到这点的,不得予以享受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增值税免税的相应政策。这样一来,纳税人所销售的免税农产品也就无法出具增值税发票了,而是只能够开具普通发票,且普通发票的金额应为含税销售额,销售方依据价税合计来收取相应的款项。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涉及到政府补助的有关规定,对于增值税实施即征即退和先征后返等方式退还的税款,应属于政府予以直接支付的所谓货币性资产,在政府补助范围内可计入到补贴收入中。但是,政府补助并不是只有直接减免税款,故纳税人销售免税项目所予以减免缴纳的增值税并不属于政府性补助。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主要被用在免税项目购进材料或者货物需要承担的增值税,不能列入到进项税抵扣之中。所以,对从事蔬菜以及部分鲜活肉蛋产品销售的纳税户来说,自农产品生产者处购入农产品之后就不再存在着进项税抵扣这一问题,必须将收购价款和有关采购费用之合计视作購入存货之成本。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例3:某蔬菜批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于2018年5月从另一蔬菜生产企业处购入蔬菜,支付价款总额为50000元,并发生运输费及杂费合计1000元。以上商品均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存款予以支付。当月对这批蔬菜开具普通发票,所标明销售额为60000元。有关会计处理如下:购入时:借:库存商品为51000元,贷:银行存款为51000元。销售时:借:银行存款为60000元,贷:主营业务收入为600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为51000元,贷:库存商品为51000元。期末时:借:主营业务收入为60000元,贷:主营业务成本为51000元,本年利润为9000元。销售时:借:银行存款为60000元,贷:主营业务收入为54545.45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454.55元,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为5454.55元。贷:营业外收入为5454.55元。期末时:借:主营业务收入为54545.45元,营业外收入为5454.55元。贷:主营业务成本为51000元,本年利润为9000元。就会计处理来看,以上两种做法结转到本年利润的额度相同并不会影响到企业所得税之缴纳。一旦企业所销售的货物中不仅有免税项目,而且还有应税项目,就应当分别核算出两者销售额。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农产品发票管理方式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至于税务管理部门需要耗费非常大的精力与高额度的税收征收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到本地农产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农产品收购发票通过企业自行开具又给自己进行抵扣,而且难以通过金税工程等体系加以认证和监督,如果只依靠税务部门强化管理还难以切实解决问题,必须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全盘考虑、综合施策,切实从源头上实施全面改革。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作者:张蓉

农产品增值税论文 篇3:

完善农产品增值税税收政策初探

【摘要】基于中国农业大国和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国情,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制定了“对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免税”和“适用13%的低税率”的税收政策,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税收政策不完善,税收管理异常复杂和困难,农产品现阶段增值税税收政策的弊端开始显现。文章从农产品税收政策入手,结合基层税务部门的实际管理工作,提出符合中国目前国情的针对农产品增值税制度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农产品增值税 农业生产者 农产品发票 进项税额

一、现阶段农产品增值税制度的基本政策

(一)对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免税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 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规定,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部分免稅项目的范围,限定如下:(一)第一款第(一)项所称农业, 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目前,农产品的范围还是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财税 [1995]52号)的规定执行。

(二)对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货物实行13%低税率

财税[2009]9号《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第一条规定“下列货物继续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 (一)农产品。农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具体征税范围暂继续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财税字[1995]52号)及现行相关规定执行。”

(三)对一般纳税人收购农产品进项实行13%抵扣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第三款规定:“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二、我国农产品增值税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 增值税抵扣政策导致税负不公

1.抵扣凭证不同造成的税负不公

现行政策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从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销售发票或自行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额或普通销售发票、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乘以13%的抵扣率计算抵扣税款。由于普通销售发票和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注明的是含税金额,但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是不含税金额,在支付相同的货款的情况下,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进项税额要低于农产品收购发票、普通销售发票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表1为例,在支付1000元货款的情况下,两者进项税额相差14.96元。

2. 产成品不同造成的税负不公

(1)若企业外购初级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产品仍然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中所列征税农业产品,则进项税额抵扣率是13%,销项税税率实行13%的低税率,则进销项税率差异为0。另外,即使企业以原价进、成本价出,也会出现留抵税额。若企业买进1000元的农产品未经任何加工直接出售,会导致应纳税款为-16.9(见表2)。因为进项税额为购进农产品买价×13%,而销项税额为农产品购进农产品买价×(1-13%)。

(2)若加工出来的产品不属于《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中所列征税农业产品的,则适用17%的税率,则进销项税率差为3%。因此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税负高于农产品购销企业、初加工企业和一般工业企业,这就限制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形成无形屏障。

(二)经营农产品税收筹划设计导致税款流失

1.在税务机关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日益严格的情况下,部分加工企业将农产品购销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一个或者几个小规模纳税人资格的农产品购销公司,由专门的购销公司收售农产品,开具3%普通发票给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按13%进项抵扣,可以不受自行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限制,规避风险。

2.自行生产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将农产品的生产分离,成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将原来的“连续生产关系”改为“生产-销售-购买-加工”多个链条,这样农产品加工企业自然的享受到13%的税款抵扣。

3.由于上述进销差价造成的应纳税额为负的情况(表二),大的企业集团将农产品收购业务多的企业与税负较高生产企业合并,进而实现减少应纳增值税款,降低企业整体税负。

(三)农产品收购发票的使用混乱

按照规定,收购农产品自行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农产品必须是农业生产者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填写的销售单位必须是农业生产者。而农业生产者具有居住不集中、个体产量少的特点,收购单位直接从生产者手中收购成本大,农产品企业为减少麻烦和收购费用,大多中间商贩手中收购大批量的农产品,然后汇总开具收购发票。不仅造成收购企业扩大收购凭证使用范围违规抵扣进项税,而且客观上协助中间商逃避纳税义务。在税收管理中,农产品收购业务发生时间、地域具有随意性,虽然在实际税收管理中要求提供身份证、自产自销证明等证明销售的是自产自销农产品,但这些规定大多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而且,在实际税务工作中对骗取自产自销证明、伙同农业生产者造假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情况往往难以核查,税务机关很难认定加工、流通企业所收农产品是生产者自产自销还是贩运。另外,当前税务机关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违法涉税问题的处理上,大多是补税、罚款,对于企业来讲无非是多开具几张农产品收购发票,难以达到惩治效果。

三、完善我国农产品增值税税收政策的措施

(一)调整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制度

1.统一进项税额的计算

造成农产品增值税高扣低征、进大于销的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进项销项计税依据、计算口径不同,因此,应对现有的农产品进项税抵扣计算方式做调整。可以将农产品收购发票和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换算为不含税价格计算进项税额,以解决上述问题。

2.统一农产品税率

国家制定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初衷是促进农业发展,而农产品产业的发展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而不仅仅是农产品生产的某个阶段。但是,现行税法规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财税[1995]52 号)文件中的农产品的范围来分别确定了13%、17%两档税率,这不仅与税法的公平原则相背離,更不利于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最终会影响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将农产品增值税税率统一为13%,最大限度的体现税法公平和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3.创新农产品进行税额的抵扣方法

可以采用销抵配比法或以耗定抵法。销抵配比法就是在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时,按同区域、同行业平均农产品成本占生产成本比例以及规定的扣除率,通过企业的销售数量,计算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实耗扣税法就是根据国家标准或者行业公认标准,确定单位数量货物耗用农产品的数量及农产品单耗数量、以及每月实际入库货物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率计算。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纳税人偷漏税问题,因为如果企业不做销售,其进项税就不能抵扣。

(二)取消农产品收购发票的使用

农产品收购发票的使用加大了农产品增值税管理的难度,应改变现有的企业自行收购、自行开具抵扣的办法。 即取消农产品收购发票的使用,农民出售自产农产品需携带户籍证明、身份证件、村级证明等有关证件到国税机关申请代开货物销售发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混乱的问题。

(三)重视税法宣传,强化纳税检查

一方面送税法进农户,让农业生产者了解农产品相关政策,使农产品优惠政策真正为民所用。另一方面加大检查力度,加大对农产品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来提升税法的威慑力,对有潜在违法动机的纳税人产生震慑、警示和教育的作用,提高农产品收购企业的税法遵从度。

参考文献

[1] 秦菡培.加强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的政策建议[J].税务研究,2011(4).

[2] 戴芳.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政策的优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 窦自铁.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税收征管的办法[J].中国税务,2009(4).

[4] 梁文涛.与农产品有关的增值税纳税筹划[J].财会月刊,2011(13).

作者简介:曹永鹏(1984-),男,山东省莱芜市人,硕士,现就职于山东威海文登市国家税务局,研究方向:公共财政与税收管理;林海涛,男,山东威海人,山东省威海市经济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副科长;姜力,男,山东烟台人,山东省烟台市国家税务局副科长。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曹永鹏 林海涛 姜力

上一篇:和谐哲学分析论文下一篇:小微企业纳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