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熟悉和实践论文

2022-04-27

小学语文教学熟悉和实践论文 篇1: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度报告

一、2019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论文来源期刊转载数量

2019年《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小学语文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98篇,分布在47种刊物上。排名前9位的期刊及转载数量依次是:《小学语文》18篇、《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各14篇、《教学月刊(小学版)》l3篇、《小学教学》《教育研究与评论》各12篇、《小学语文教学》ll篇、《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各10篇、《福建教育》7篇、《小学教学设计》6篇、《语文建设》《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教学参考》各5篇。以上14种刊物共被转载论文135篇,占转载总量的68.2%;另外33种刊物被转载论文63篇,占比为31.8%。

2.论文内容所属栏目分布

《小学语文教与学》全年常没《理论》《专题》《课程》《教学》《教师》《学生》《评价》七个一级栏目,通过对198篇论文所属栏目进行统计得出《理论》栏目l5篇,从较为宏观的层面研究语文学科理论问题,占比7.6%;《专题》栏目53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聚焦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热点及重难点问题,占比26.8%;《课程》栏目19篇,荟萃课改成果,分析教材内容,占比9.6%;《教学》栏目7l篇,研究教学设汁、教学方略或教学案例,占比35.9%;《教师》栏目l2篇,研究教师专业素养状况和专业发展路径,占比6.1%;《学生》栏目18篇,研究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及学习现状,或进行学法指导,占比9.1%;《评价》栏目10篇,研究形成性评价或解析各类试题,提供备考方略。《专题》和《教学》两个栏目文章共计124篇,占比62.7%,凸显刊物指导教师教学的定位。《理论》等五个栏目转文较少,仅占总量的37.3%,并非因为这些方面不重要,而是关注者不多,质量高的文章更是鲜见。教师教学离不开学科理论引领,分析课程教材、研究学生是设计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以评促教、教学评一体化、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均有助于教学下作的开展。因此,这些方面有待研究者给予更多关注。

3.论文作者所属地域与单位

以被转载论文第一作者统计,从地域分布看,来自江苏、浙江、北京、福建、上海五省市的作者分别占总量的40.4%、17.7%、11.6%、6.6%、4.6%,广东、四川两省各占总量的2.5%,其余省市作者共占总量的14.5%,各地分布严重不均。同2018年相比,江苏作者数量上升6.6%,浙江作者数量下降5.5%,北京、福建、上海略有下降。从作者单位情况看,50.5%的論文作者来自小学,27.3%的作者来自各级教科院、教研室等教研部门,l 8.2%的作者来自高等院校,4.0%的作者来自出版单位。同2018年相比,小学教师减少2.2%,高校教师减少2.1%,教研人员增加6.5%,出版单位的教材编者比例相差无几。

4.论文基金项目

2019年《小学语文教与学》转载的198篇论文中,有31篇属于各级各类课题成果,占总量的15.7%,其中3篇国家级,25篇省部级,3篇其他级别。与2018年(12.1%)相比,增长了3.6%。

二、2019年度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热点与重点问题回顾

1.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统编语文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承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内容和体例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从2019年9月起,小学四至六年级也开始使用统编语文教材。这套新教材与原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教材有何不同?对于第一次使用统编教材的中高年级教师而言,如何做好新旧教材内容的衔接教学?这些无疑是教师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立德树人”,增加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课文;新教材以双线组合来设计教学单元,一条线是人文主题,另一条线是文体和语文素养等要求。教师用好统编语文教材的前提是留心“立德树人”和“语文核心素养”。(《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部举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培训会上的讲话》,温儒敏,《小学语文教与学》,2019年第l2期。下文所引文献仅标明作者和期数)

(1)特殊单元的缺学情况与补学策略

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创新编排的两类特殊单元,2019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教材的四至六年级学生,分别存在两类单元缺学的不同情况。比如阅读策略单元:四年级学生缺学“预测”阅读策略,五年级学生缺学“预测…‘提问”两项阅读策略,六年级学生缺学“预测…‘提问”“提高阅读的速度”三项阅读策略;习作单元:四年级学生缺学“留心观察”“展开大胆的想象”两项能力,五年级学生缺学“留心观察…‘展开大胆的想象…‘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按一定的顺序写景”四项能力,六年级学生缺学“留心观察”“展开大胆的想象”“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按一定的顺序写景”“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六项能力。缺学的內容需要补教补学,根据不同的阅读策略和学情,可以选择“集中补学”“集中随文补学…‘随文分散补学”三种不同的补学方式,同时还应注意:遵循单元整组,有序补学;根据年级特点,选择材料;把握学习起点,有效补学;联动课堂内外,综合运用。习作单元的补学策略一是习作前的阅读补学,二是习作中的写法补学。另外还须注意,明确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系,便于有序对接;依据习作能力衔接点和学情,灵活分解补学;利用《初试身手》栏目,补学习作专项能力(余琴,12期)。

(2)综合性学习关键能力衔接

统编教材同原人教版教材相比,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大致相同,但频次大幅度减少,自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年级的下册安排一次。“中华传统节日”“轻叩诗歌大门”将综合性学习与课文学习相融合,开展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合作编写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等,体现在活动中学语文、学合作;“遨游汉字王国”“难忘小学生活”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为解决相关问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搜集、整理资料”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这在两套教材的学习目标中都有体现;另外,综合性学习活动还指向一项隐性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思维。基于问题的学习,以问题的解决来驱动学习,提升语文素养,也为后续年级参与探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积累学习经验。因此,这是学生在衔接阶段补学综合性学习能力的重难点之一(凌虹,12期)。

(3)阅读思考练习题对比分析

统编教材与苏教版教材的阅读思考练习题都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实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与领悟,但在编写思路和编排框架上各有不同。统编教材的思考练习是整体设计的指向培養语文能力与提升语文素养的凭借,它与单元学习要素相呼应。教师使用时应把握练习设计意图,用对用好课后思考练习题、阅读链接与资料袋、课文中的泡泡图和课前学习提示等学习支架(芮琼,12期)。

(4)写话、习作内容对比研究

一些研究者对比分析了统编教材和其他版本教材中写话和习作部分的内容和编排形式的差异。张化万认为,统编教材写话和习作设计充分尊重语文教育规律和儿童语文学习规律,体现了语文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创编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的习作单元,建构多板块、多层级立体相融的新习作体系;倡导“在真实世界中写作”“在真实学习中写作”,高度重视培养语言交际意识和交际运用能力(9期)。罗树庚运用静态研读、课例研讨、交流碰撞的比对路径,发现统编教材有如下新变化:设置了习作单元和全新的话语系统,目标明确、操作性强,更加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应用文学习,习作结果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想象作文的练习次数明显增多,写话、习作训练与口语交际的关联性减弱(9期)。

对新旧教材衔接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对缺学的习作单元要有计划地进行补学,缺学的实用文练习也要针对不同年级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补学,原来曾经练习过的相似习作要旧题新教(罗树庚,9期)。吴勇建议教师要站在学生写作素养发展的高度,深入领会编者意图,重视各板块的读写活动设计,让特殊单元发挥出特别的教学效应,进而促进长期影响小学写作教学效率的瓶颈问题得到解决(9期)。刘文虎指出,原来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学生需要重点补学写观察日记和说明文,并就这两个方面提出具体教学建议(9期)。

2.单元整体设计与教学

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单元体例结构弥补了以人文主题单一组元的不足,清晰了语文能力发展的梯度目标,强化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教师可以运用“目标统整、双线并行、三位一体、方式变革”等实践策略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顾琴.11期)。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美丽中国”为主题,选用古诗、散文、说明文等多种体裁的四篇课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我的旅行手账”为总的任务情境,将单元内容整合成三个任务,设计十个连贯而综合、生动而有趣的活动(王爱华,11期)。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核心目标的习作单元,教师可以进行单元统整教学,带领学生“从发现、尝试到综合运用”: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分析习作例文,提炼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笔,做到灵活迁移运用(宋道晔,11期)。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针对“复述”这一语文要素提出不同要求,教师可以利用单元教材资源,进行统整课程逻辑下的“单元整体学习”,让整个单元的课程教学形成合力,富有张力,从而让语文要素真正落地(李琴,11期)。

3.革命传统作品教学

革命传统作品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语文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统编教材里这类选文有40多篇,与原来的人教版、苏教版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研究者认为这类文本是社会主流价值传播的重要载体,教学时要兼顾作品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以“语文”的方式呈现“革命内容”,让学生在学科素养提升、审美艺术鉴赏水平提高以及思维力培养的同时,铭记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朱水平,10期);避免人为夸大教化功能,突出语文学科特质,通过品读语言、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多读等方法,实施精准教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主流价值观引领(陈小平,10期)。由于革命传统类文本所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大多是小学生所不熟悉的,他们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学中要立足儿童立场选择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聚焦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内容的精彩;聚焦人物,体会人物突出的精神品质;聚焦语言,品味文字表达的准确、适切(李竹平,10期)。程润通过对《蝶恋花,答李淑一》一文进行学情调研后发现,“距离遥远”并不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伟人情感并非不能激起学生共鸣,学生真正的学习难点是理解词作中交织的作者复杂情感。为突破这一难点,程老师结合学生学习的起始点、转折点、深化点和拓展点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功效(10期)。题材相同的文本有着共同的文本特征和学习规律,尽管革命传统作品在教材中占比较大,但它在教学中的独特性并未引起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将其作为一类文本加以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未来研究有必要继续探索如下几方面内容:学生对革命传统作品主题和内容理解的困难在哪里,教师提供哪些内容和方法的支持;和平年代革命传统教育的价值指向何处;如何避免空洞说教,力求润物无声,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统一。

4.语文要素教学

语文要素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建构教材训练体系的基石,它让教师普遍感到教学有了抓手,自然也成为研究者们谈论的热点话题。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指出,“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全套统编教材统筹规划语文要素,尝试建立语文训练体系”(5期)。教材编者郑宇建议,为明确教学目标,找到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适切点,在教学中要“勾连上下”“环顾左右”,明确语文要素与前面册次相关要素之间、与本册其他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5期)。陈小平和金海芬分别就整册教材的“语文园地”和课后习题等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5期)。滕衍平提出让语文要素在学习活动中落地的具体教学策略有:教师通过集中呈现、重点聚焦、比较整合等方式,让语文要素更为清晰地呈现;教师基于语文要素对文本进行教学解读,更准确地发掘其教学价值;教师围绕语文要素设计学习活动,让语文要素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5期)。闵慧建构了“要素突破式”的阅读教学样态(5期)。

上述研究主要从较为宏观的层面解读教材中语文要素的编排特点,提/l.I -些教学原则和实施路径。一线教师则更多从微观层面探讨一些具体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落实,比如复述、朗读、预测等。

(1)复述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对叙事性作品进行复述的不同学段目标要求,统编语文教材在多篇叙事性课文的练习题中设置复述支架,由簡单到复杂地对复述内容作了梯度安排:二年级,借助图片等讲故事;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赵舒妮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辨析“讲故事”与“复述”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建议教师创没有趣的情境,丰富练习的文体,引导低年级学生逐步从“讲故事”走向对“复述”的领会(1期)。赵钱森认为,区分“复述”与“概括”两个概念对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只有正确解读“复述”与“概括”,将“复述课文内容”作为学生在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才能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1期“观点摘编”)。当前研究集中在分析教材关于复述内容的编写特点,探索复述教学方法,而从学生视角谈如何学习复述,复述效果如何评价则缺乏必要的关注。

(2)朗读教学

朗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备受语文教师关注。姚喜双在访谈中谈到朗读的三个要点:一是朗读前首先要进行文本分析,学习播音员在面对文本时一般按照“划分层次一提炼主题一了解背景一找准目的一突㈩重点一找准基调”六个步骤来准备;二是感受文本,朗读时要把文本中的词句转化为我们想象中的图景;三是掌握语言表达“内三外四”的技巧,“内三”指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这三个朗读者个人内部技巧,“外四”指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这四个声音形式技巧(4期)。王崧舟认为,朗读的最高意义是“朗读者”的发现和确证,即作为朗读主体的生命重构;朗读是生命能量的激活,必须大声、持续、观想、专注;朗读有最佳时期,最佳时期选择朗读内容必须基于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特征(4期)。于永正老师把学生朗读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他的课堂朗读指导适时、精巧、得体,在课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他们学会朗读、反复朗读、多种方式朗读,使其读懂课文、读透课文,体会文本的真味(吴忠豪,4期)。庄晓莉、傅结龙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切实领会低年级教材中朗读练习的编写意图,落实朗读指导,实现朗读的达意、传情与习语的功效(4期)。

(3)预测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和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统编教材为此创新编排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等四个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使他们成为积极的阅读者(陈先云,8期)。魏军辉认为,预测阅读即猜想性阅读,它具有未知性、游戏性、趣味性的特点,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阅读策略(8期)。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预测阅读策略为设计主线,将一些具体的预测阅读策略作为单元核心内容有序地安排在各个板块中,整个单元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编排,引导学生从学到用,在大量语言实践中学会运用预测策略(徐轶,8期)。陈先云建议教师树立整体教学观,注意教学目标的层层递进,加强阅读策略的迁移运用(8期)。戚再军提HY如下具体教学策略:找准时机,适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比较,让学生在持续的预测活动中进行深度阅读;抓住特点,引导学生寻找依据,迁移方法,放飞想象,尝试续写(8期)。

5.古诗文教学

(1)文言文教学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古诗文被纳入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中,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深化古诗文教学成为当下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小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谈永康,6期)。统编教材自三年级开始编入篇幅短小的文言文,学生初遇文言文,教师该教什么,如何教?陈兰认为,小古文离小学生年代较远,词句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概括、主旨的提炼等比现代文难,教师要敏锐发现学生思维之“点”,用高质量问题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用导图呈现、情境再现、文本补白、人物揣摩等策略促进学生思维提升(2期)。周晓霞和何捷分别就三年级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进行文本解读,分析学情,提出教学建议,并强调要保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避免产生畏惧感,要让学生以“玩”的心态去期待和亲近传统文化(2期)。谢黎为了降低难度,增加积累量,将小古文有机融合在阅读教学中,“以一带一,多元整合”,使学生慢慢积淀,亲近经典(2期)。宋建飞开发和实施“玩转小古文”拓展课程,课程内容选择班本化,夯实基础阅读,适当补充拓展;课程实施过程中细化学段目标,精选教学内容(2期)。

(2)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教学古诗词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教学开场就要有文化,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授课氛围;对古诗词中的关键字眼,要从文化视角加以解读;引导学生对词句的联想要在符合诗境文化的基础上展开;理解文意要结合对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古诗词教学可以进行多层面比较,由此及彼品评意蕴;对“诗”与“词”的文体知识,要能触类旁通得其言;拓展阅读需要文化的关联而非无原则的增加(胡红,6期)。冯俊芬、孙双金从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获得诸多启示:小学古诗词教学重在积累,重在适度理解,也可尝试练习仿写;运用汉字文化教学法、启迪想象教学法、比较品味教学法、仿写改写教学法等古诗词教学方法(6期)。章师亚针对统编教材古诗编排“降低要求”“扩大容量”的特点,建议采取“讲”“读”“解”“悟”“整”“拓”六大策略,安排“试读斗解读-悟读-鉴赏-诵读”的教学流程(6期)。于慧开发了四时诗词班本教材,编写《诗意盈春》《夏韵秋声》《雪落梅香》等诗词集;推进四时诗词班本课程,通过各种方式创设诗词品渎情境,设计多元感悟活动;展望四时诗词班本课程,让诗词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联系(6期)。黄年忠从学生生命成长视角小发,运用“主题整合”方式,按照不同学段构建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并通过讽诵、吟哦和赏析等方式让学生阅读最美古诗词(9期)。

6.童话教学

童话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阅读和编写童话的目标要求,语文教材选文中童话占有较大比重,仅一、二年级教材就选了29篇童话,但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师对童話的文体特征和文本特性认识不清、对学生学习起点把握不准等问题(祁智,3期)。薛法根、梁吕辉认为,只有用童话的方式来教童话,才能真正实现童话本身的价值,课堂教学应转换教学方式,变内容分析讲解为具体情境下的言语实践活动,通过朗读、讲述、阅读、创编与表演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童话的趣味,领悟幻想的神奇,品味童话母题的魅力,获得深度的言语体验(3期)。祁智分析《蜘蛛开店》的近三十节课例,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只有局部,没有整体”“只求意义,不要意思”“只管表演,不问体验”等问题,提出童话教学要处理好“叙”与“事”、“趣”与“味”、“真”与“假”的关系(3期)。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学习一组童话的基础上安排“我来编童话”的习作内容,旨在让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并试着自己编童话。施黎明为此设计了六个活动板块:创设表达情境,激发习作热情;交流优美摘抄,拓展想象空间;赏析课文片段,学习写作方法;揭示习作内容,尝试编写童话;读改自己习作,分享童话故事;展示优秀习作,总结习作秘籍(3期)。王华基于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链接人教版“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稻草人”,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沟通,引导学生感受叶圣陶童话中灰色的现实和美丽天真的梦幻国度,体会其童话创作特色(3期)。

7.习作教学

(1)关于习作的理论主张

魏小娜在访谈中针对小学生作文追求“好词好句”的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文风本来就有质朴和华丽之分,小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教师要明白,小学生入门写作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作文;小学生作文教学亟待聚焦两个问题:一是写作教学过程要关注基本的思维训练,二是写作教学过程要关注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规范(3期)。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赵志伟通过对中国古代蒙学教学中作文教学的一些理论和经验进行梳理和评析,得出对今天作文教学的一些启示:强调阅读与写作结合,先阅读再写作;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先放后收;作文须从模仿开始,提倡模仿;不动笔墨不读书,重视笔札功夫;鼓励学生摘抄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2期)。

(2)习作形式及方法创新

为学生习作创设情境已是教师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教师制造的情境和学生经历的活动仅仅是写作的原材料,与写作内容并不能画等号,在原材料与写作内容之间存在一系列落差。教师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填补这一落差,促进原材料向写作内容转化。基于学情的“情境作文”教学,需要审视学生转化过程中遇到的信息选择、意义组织和精细加丁这三重困难,为学生搭建恰当的支架,帮助学生跨越这些鸿沟(许继忠,3期)。

指向写作的阅读,以读促写,是一些教师所进行的有益尝试。韩梅波的故事新编《鲁汤格上学记》是一次基于群读的项目习作,根据创编的实际需求安排了两次群读:第一次是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是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可以通过“状况+应对”的方式来构成一个个情节,一个个情节串联起来就是“记”,即一段较为丰富的经历;第二次是阅读《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和“小人国”部分,主要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在表现“大人国”之“大”和“小人国”之“小”时,紧紧抓住了人物与环境的相对性。基于项目的习作以尊重学生真实表达的需要为前提,在习作内容建构、习作过程指导和作品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以学生为本(韩梅波、汪燕宏,3期)。

“短书评”创作是基于儿童阅读评论的一种尝试,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读后感”,而重在分析、对比、评价,评价元素包括小说的内容、情节、主题、人物、叙述范式、结构等。儿童“短书评”的创作实践,是建立在儿童“个体深度阅读”和“群体共享阅读”基础上的,需要教师提供诸如范文引领、提问构思、自评互评等创作支架和路径(蔡亚,3期)。

崔嵘等对国家级测试中收集的60篇四年级小学生习作进行分析,以词汇密度、词汇丰富性、词语运用准确度以及用词正式程度作变量,从语体学视角检视小学生的书面言语特征,反思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建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交际意识和语体意识培养,小学阅读教学应当提供语言支撑,小学习作教学应当重视评价量规的重构(3期)。

三、2020年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展望

1.课标落实与修订

教育部于2019年1月启动了2011年版课标的修订丁作,势必会对八年多来课标落实情况展开调查,总结分析利弊得失,为进一步完善课标内容作必要的准备。课标是教育教学的行动纲领,依标编写教材,依标实施教学,依标定学定考,其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必须群策群力,梳理2011年版课标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容目标、实施建议在教材编写、教学考各个环节中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存在怎样的不适。将2011年版课标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对照,分析异同,依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及语文学习规律为课标修订建言献策。

2.统编教材分析与教学

随着统编语文教材使用的全面铺开,熟悉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成为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新教材有哪些变化?变化背后渗透的理念是什么?教学设计应该怎样调整?对于中途开始使用统编教材的学生,教师教学时如何做好新旧教材的有效衔接?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进行新旧教材对比研究,比较见长短,比较知兴替。

阅读策略和习作这两类特殊单元作为统编教材的创新编排体例,需要引起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分析单元编排特点和编写意图,运用阅读心理学、写作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对阅读策略、写作技能进行学理阐释,探讨如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专注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并对技能策略运用结果进行评价。

基于统编教材不同单元编写特点,单元整体设计呈现出多样化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具体教学過程和教学方略也各有不同。对于习惯了单篇教学的教师而言,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会遇到什么困难?任务驱动的大单元教学中,单篇文本如何避免被当作“用件”进行肢解,难以发挥一个完整文本应有的课程价值?单元内古诗、散文等不同文体文本如何彰显其文体特点?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

3.学业质量测评

2011年版课标将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强调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突出小学阶段的形成性评价,这些观念已经为不少语文教师所熟知,但究竟怎样发挥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点缀,这是需要专门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依据评价理论、学科知识搭建评价框架,运用科学方法验证其效度、信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高中三年的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划分为五个层级,2011年版课标也构建了学段目标与内容,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小学阶段学业质量水平如何分级,分级目标又如何细化和落实?

4.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教育理念和要求层出不穷,教学对象不断发展变化,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教师无疑面临着极大挑战。新时代语文教育教学丁作需要怎样的新型教师才能胜任?优秀语文教师和合格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这方面需要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以探讨。一些研究者基于语文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两个尤为迫切的问题:教师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两项基本功的锻炼和提升。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同于一般读者,不仅要进行一般性阅读,还要进行教学解读,更要进行专业解读。现实是教师不能自觉运用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理论知识来解读教学文本,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也就导致语文教学专业水平低下。教师如何对文本进行专业解读,目前还缺乏深人研究。教学设计之于教学下作犹如建筑设计之于高楼大厦的修建,然而现实是不少语文教师缺乏整体设计思想、规范的设计步骤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因此有必要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整体和局部教学设计,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语文教育教学需要研究的问题远不止以上所述,但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现有文献中找不到解决办法,都值得深入下去思考。学生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分析学生学习现状、研究学生学习特点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一切问题研究的基础。

作者:罗先慧

小学语文教学熟悉和实践论文 篇2:

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的特征及其注意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教育文献和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描述教师研究(teacher research)的术语,如: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实践探究(practical inquiry)、互动研究(interactive research)、课堂探究(classroom inquiry)和以实践为中心的探究(practice-center inquiry)等。此外,还有通常所说的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行动研究者,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思考,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的特征有哪些?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的特征

(一)研究问题的日常实践性

理查德·普林格曾讲过,“当我谈到教师是研究人员的时候,我并没有把他们同那些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复杂实验,并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验证和测量成果的人相比,而只是想到他们是那种认真地使实践理论化或者是能够系统而严格考虑本人所从事的工作的人。”

研究问题的实践性是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最为重要和明显的特征。

首先,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是源于实践的研究,即他们的研究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这从教师研究的选题中可以看出。教师的研究选题多来自于他们的课堂和教学实践,研究较多的问题包括:(1)学生问题。如“低段学生数学读写习惯的培养”“如何让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会接纳他人”“心理偏差学生如何教育”等研究问题。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对象身上发现自己的研究问题;(2)教材问题。如“教材主题图处理方式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场地、大班额的教材处理策略研究”等,就是教师从自己使用的教材中发现的研究问题;(3)课堂教学问题。如“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利用策略研究”“高段英语课游戏实效性研究”“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参与的策略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仿写训练教学策略的研究”“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就是教师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发现的研究问题。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教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集中体现为对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研究,这也反映了一线教师希望通过研究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目的。(4)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问题。如“新接班级中教师与家长的磨合研究”“校园网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研究”等研究课题,就是教师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寻找的研究课题。

从以上研究选题可以看到,一线教师的研究问题就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紧贴自己所教的学科,紧贴课堂教学。教师的研究其实是教师关注和反思自己日常教学实践的结果。有研究发现,在小学教师全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有关学科教学的文章大约占到了总数的一半;在所有的文章中,有将近62.9%的文章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这再一次说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是源于实践的研究。

其次,一线教师的研究目的是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是以教学为业的,他们的研究是“为了实践而研究实践”。因此,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既着眼于实践又着手于实践。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他们希望通过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的过程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实践的。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研究的过程就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和研究融为一体,难以分割。他们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研究问题,通过实践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检验研究成果。总之,教师研究是来自于实践、为了实践和通过实践进行的研究。研究更多的体现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态度。

例如,“情境教育”的创立者李吉林老师,她就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在教学中进行研究,边研究边教学,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不断研究和探索,逐渐搭建了一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教学—研究之路,最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情景教学”理论。

综上,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是来源于日常教学实践的研究。中小学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并不是在实践之外另起炉灶,而是将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并在教学中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研究。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研究不是独立于教师教学之外的任务,而是教师的日常工作方式和态度。

(二)研究表达的叙事性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与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研究相比,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带有“草根性”特点的、自下而上的研究。首先,从事研究的是来自最基层的从事具体、琐碎的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次,教师们的研究往往是基于课堂现场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着眼于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最后,与专门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书斋式”“实验室式”的研究方法不同,中小学教师往往通过课堂观察的方法直接进行研究,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探寻原因并思考解决策略。

此外,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他们很难进入那些描述和界定他们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语言体系,他们往往是能承受专门教育研究者的理论话语的界定。而叙事性则使他们能够以自己的话语体系参与到教育研究中,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对研究结果进行表述。

所以,教师研究的“草根性”、自下而上的特点和教师本身的话语体系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带有叙事性的特点。

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有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志、教育课例、课题论文等。不论教师研究最终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其中都包含有大量的课堂故事、教学案例等。通过叙事,教师呈现出了真实具体的教学情景,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困惑、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尝试。可以说正是通过这种叙事的表达方式,教师向读者呈现了一个鲜活的教育世界,也呈现出了教师个人的研究、成长的轨迹,表达出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真情实感。如“小学语文低段练习改革与创新作业设计研究”以《好作业就这样多起来》的研究故事来呈现。通过讲述研究故事,这位教师呈现了语文教学中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作业设计问题,向读者展现了整个研究过程中作者对作业布置合理性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研究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大胆尝试。同时,也生动表现了作者(也就是研究者)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惑及其思考。这也引起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共鸣。

这种叙事性的表达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树立教师们的研究信心,拉近研究与实践的距离,破除教师中的“研究神秘论”和“研究无用论”观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这些研究成果在广大的一线教师中进行推广。因为叙事性的表达方式更接近教师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其中有很多他们熟悉的,甚至就是发生在他们自己课堂上的教学故事,因此更能在中小学教师中引起思考和共鸣。

二、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要注意的问题——研究成果的思想化

虽然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带有叙事性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小学教师研究不需要理论思想的指导,也不是说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可以停留在单纯叙述案例、故事或经验的层面上。相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成果必须有理论的支撑和引导,必须是思想化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研究的价值,才能使教师的研究生命长青。

教师通过叙事倾吐他们在课堂中的想法和行动,这就是教师的经验。教师的经验往往是独特的和个人化的,正是这些课堂经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和潜在的意义。教育中“真正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实践本身,教师通过实践形成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它是与每个具体情境相连的,它必须考虑到在实践中的各种复杂性,它依赖于随时生成的各种判断和决定,它根据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而发生改变,它关注各种特定事件,它随时会在过程中因需要而改变其原定的目标。”

但是,如果教师的这些实践经验仅仅局限于叙述故事的层面,那么经验就仅是简单的积累而已,不能实现经验的重构,也就不能起到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作用。久而久之,这些经验就成为教师习以为常的思维,不再被重视了。所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还得形成思想化的成果。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的经验思想化呢?

曾有学者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教育经验是狭隘的教育经验。我们从这些经验中学到的东西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有限的,教师的发展空间也是有限的。同样,这种经验也只局限于经验提出者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不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影响到更多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突破这种局限性,实现教育经验的重构和提升。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将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嫁接、融合,从而产生和发展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

例如,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她之所以能够成为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就是因为她能够从自己50年丰富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提炼出富有个性的语文教育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于漪老师就对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进行反思、加工和提炼。通过写教后记,她“不断地记录下教学实践中的种种情况,积累资料,提炼上升到理论,再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正确的,坚持,错误的,修正”。通过撰写文章和专著,她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分享给更多的教师同行,为更多人的教学提供帮助和指导。再如李吉林老师,她也同样从自身的日常教学出发,不断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积累和反思,并加以梳理、归类和总结,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情景教学、情景教育、情景课程三部曲。

我们期望能够有更多的像于漪老师、李吉林老师这样的教育家型教师。但是,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呢?就是要善于对自己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抽象概括,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感觉的层面”。只有像于漪、李吉林两位老师这样不断对感觉或经验进行反思、沉淀、澄清,才能增加教育思想的“理智深度”,最终构建出更具有思想性的教育理论。

培根说,科学认知论者应该像蜜蜂一样,把采集来的花粉进行消化和加工,酿造成蜜浆。我们的中小学教师也应该成为这样的“蜜蜂”,不仅要广采博取各种“花粉”,还应该自我“生成”丰富而新鲜的“花粉”,再酿之为蜜。这个“消化和加工”的过程就是艰难跋涉又充满乐趣的思想旅程!

如上所述,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的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关注与研究的问题具有日常实践性特征,而实践工作场景的感受性与情境性,使得教育叙事成为中小学教师表达自己鲜活经历的特殊话语;中小学教师不仅仅要重视自己的经验世界,作为经验的理性反思者与教育思想的创造者,更应该使自己的实践更加适应教育世界的规律与变化,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思想化。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晓清)

作者:唐义燕 李 琼

小学语文教学熟悉和实践论文 篇3: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存在着学生的学习负担重,教师忽视学生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入,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实现语文新课改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在阅读和写作中渗透生活化理念的方式,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状;对策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促进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重视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引入,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指引之下,不断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从根本上讲,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的重要举措,是改变传统灌输式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性对策。

一、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自2001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育实施至今,我国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已经实施了十几年,而效果如何呢?笔者认为:效果是不理想的,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正是因为传统应试教育以及考核评价制度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效果却是不尽人意,主要问题如下:

1. 学生课业负担较重

当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盛行,从而使得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的教学现状比比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盲目地跟风,使得很多教师的教学开始颠覆学生的年龄层次而呈现中学化和成人化教学的特点,不断加重的学业负担,使得学生在各种作业和学习负担之下,学习兴趣逐渐丧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2. 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获,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就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而言,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

3. 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实际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使得绝大部分教师都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掌握了一些理论化的知识,却不懂得如何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这一点是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二、 新课改下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是时代教育对现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教师教学改革的基本举措。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该通过怎样的教學手段,实现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呢?

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法是时下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良好的生活化教学目标,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导入,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从根本上讲,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利用多媒体音、形、色于一体的教学特点,通过视频、音频资料的引入,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 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严重脱离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实现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改变传统教学与生活脱离的教学现状,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化教学案例的引入,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到熟悉的感觉,并深刻体会到语文学习对自己生活和实践的积极意义,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是比较有用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结合教学的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案例为基础,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3. 在阅读和写作中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在阅读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素材时,应当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真正践行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些生活化的写作题目,也是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讲,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当充分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因为,只有这些写作题目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够有话可写,有话可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和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该变传统落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让教师的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的学习负担中,教师忽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通过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引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静.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万子渝.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作者:王传义

上一篇:信息系统审计的商业银行论文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透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