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媒体职业道德论文

2022-04-26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也增加了一定的挑战难度和带来了道德伦理危机,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应该主要从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政府和社会的监管力度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进行防范和治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网络新闻媒体职业道德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新闻媒体职业道德论文 篇1:

浅析法制新闻报道中的八卦现象

摘 要:娱乐化大潮势不可挡,在法制新闻报道中也出现了娱乐八卦的现象,这与其严肃性相背。同时法制事件被以娱乐性的手段或形式呈现到受众面前时,其应起到的作用也被大大削弱,媒体的公信力亦大打折扣。

关键词:法制新闻 八卦 媒体责任

法制新闻是一种专业化的新闻,既具有新闻的基本属性又包含法律的规定要义有法制化的特征,同时也是新闻和法律的结合,故而会受到法制和新闻规则上的约束,也会受到规则的支配。在法制信息的报道中包含了大到法制栏目和媒体,小到一篇关于法制报道的信息,同时还存在着记录着法制的进程,积极的传播着法治理念以及服务法治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而这些都是承载着法制信息报道的重要职责,且体现着追求民主、平等、法治社会理想的崇高精神,可以说法制新闻报道是严肃的报道。然而现在当我们打开电视或者翻开报纸、杂志的时候不难发现有一些法制新闻的报道脱离了严肃性,偏离了给人以警示或传播一定法律知识的轨道,充满娱乐戏耍的味道,甚至跟八卦结缘。

八卦的正规称谓是“流言蜚语”或“闲言碎语”,在英文中,八卦就是gossip,是“轻浮”的意思,指无根据的传言。八卦新闻的内容大多与性、暴力、死亡有关,而且可以归入奇闻轶事和个人隐私两大类。考证“八卦”之意何来,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认为,“八”字代表了琐碎庸俗的贬义,比如香港有“八婆”一词。八卦新闻侧重于衣食住行方面的世俗化信息,乃至茶余饭后的花边新闻—— 即港台所称的“八卦新闻”,其核心在于服务与赢利。

网络上关乎娱乐圈内涉嫌侵权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生于斯自然也带上了戏耍和八卦的味道。面对娱乐报道“升级”走样而导致的对各种文化、法律、社会的问题乃至对媒体应该选择何种内容进行报道的大讨论,或许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的话会给出一个更开阔视野的回答,“那些正面宣传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人民群众创造精神的传播内容,那些敢说大事、会说大事的传播内容,那些涉及社会“热点”、“难点”、“敏感点”的传播内容,它们不仅代表着我们时代的新闻传播的发展水平,而且代表了我们民族精神的高度和心灵的深度。它们的市场就在人民中间,它们的价值更具历时性与穿透力。”笔者也试着根据时先生所言的媒体理应承担宏大叙事的价值取向对法制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某些八卦倾向进行批判式阅读,试着为其寻求“理性的回归”。

法制新闻是法与新闻的共生体,其报道资源要从社会存在的法制现象、法制问题、法制事件之中寻找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报道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也得益于法制建设这个社会宏大命题而存在和彰显。一件事实能否成为法制新闻的素材,首先得考量它的法制价值,其次要判断它的新闻价值。好的法制新闻应当是两者的统一。

在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代社会,媒体的作用不可低估,法制电视、广播节目一直在受众中具有稳定和持久的收视、收听热情,各电视台除了专门的法制频道外,其他频道也播出各种类型的法制节目,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法制新闻都是各自報道的重点板块,这也促使法制新闻报道市场呈现了激烈竞争和争相仿效的现象,在传播过度的环境中形成了喧嚣的市场,法制新闻报道的娱乐八卦韵味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这一庸俗化的倾向需要媒体人和学人共同关注。

近年来由于娱乐新闻的遍地开花结出媒体利润的丰厚果实,法制新闻报道也借用过来进行炒作式报道。所谓新闻炒作,就是新闻报道在新闻价值判断上追逐猎奇、俗艳和反常,即所谓的“看点”和“卖相”,在报道方式上采用高频度“狂轰滥炸”式的曝光。对女性嫌疑犯的单从性别角度的报道更是违反了法制报道所应该秉承的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单从性别意识角度进行猎奇、夸大式报道极尽庸俗之能事,这股歪风实不足取。当然,法制新闻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关键的问题是从维护法律尊严的角度对犯罪现象进行剖析,挖掘犯罪的根源,分析犯罪的危害,总结教训,告诫世人,警钟长鸣,而非以纯客观的态度来对犯罪现象作“透明”的展示,或者更进一步将犯罪现象当作商品精心包装后“出售”和“拍卖”,这让我们的传媒深思。

在我国目前的法制新闻策划与报道中,电视法制类节目的种类最多,影响最大,存在的问题也就亟需看清并改进。电视法制节目的高收视率很大一部分来自案例本身的吸引力,法制节目在题材选择和处理上为了追求收视率会过多地追求案例的故事性、曲折性、悬念性。电视表现手段的进步使得电视再现案例成为可能。正如时统宇所言,八卦的内容必然要有八卦的形式,而当大家比着八卦时,实际上便构成了对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颠覆。新闻的基本属性和功能不是娱乐,那么娱乐化的电视新闻播报方式便值得怀疑。这里,娱乐与轻松、幽默、诙谐还不能完全画等号,另类的、搞笑的、戏说的之类的新闻主持人也仅适合于特定的新闻节目,法制类节目要慎行。

所以法制新闻报道从它自身属性来看有着特定的逻辑和报道必须注意的问题,不能跟娱乐媲美,更不能跟八卦结缘。那么首先,在指导思想上不能迎合某些观众猎奇心理,走出法制报道多猎奇的误区。正基于此我们要唤醒传媒责任,做真正有责任心的媒体。在我国,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说明,新闻媒介不能将信息传播的公共权力变成一种媒介私权,如果舍弃这些责任,那就是一种背叛职业道德的行为。因此传媒要做到:(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传媒的责任意识。新闻媒体是舆论的引导者,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新闻舆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2)加强记者职业修养,做好法制报道。法制新闻是法制宣传的重要工具,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以案说法,以事带法是其常用的表现形式。借案说法离不开事实和倾向,法制新闻常常渗透了作者的意向、情感、态度、观点,是事实和倾向高度统一,紧密融合的共生体。因此法制新闻的倾向只能通过精心选择事实和不动声色地把态度、观点融化在事实叙述中而体现出来,决不能将事实和倾向割裂开来,离开事实去借题发挥,驾空议论。法制新闻的严肃性,还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在事实的准确性上严格把关。传媒工作者要多学习法律法规,获得相对广泛地法律知识,树立正确地法制观念,坚持正确地引导舆论、依法行使监督权利、合法守序进行报道、规范使用法言法语等原则。只有坚持上述原则,才能真正维护法律权威,促进司法公正,有利国家的安定,推进社会的文明进程。

最后引用时统宇先生的话,理性的出口是传承文明、人文教化的出口,是社会责任与世界担当的出口,是真善美的出口。传媒理性之回归应基于此。传媒构造的世界有如万花筒般的缤纷和迷乱,历史就是在这种缤纷和迷乱中前行,社会正是在一系列的八卦中完成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慕明春.法制新闻的法制属性与原则[J].当代传播,2006(2).

[2]时统宇.是朝闻天下,不是“朝闻八卦”[J].青年记者,2006(19).

[3]时统宇:八卦的入口和理性的出口青年[J].记者,2006(19).

[4]胡黎明.“焦点现象”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4:266.

作者:苗丽娥

网络新闻媒体职业道德论文 篇2:

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也增加了一定的挑战难度和带来了道德伦理危机,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应该主要从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政府和社会的监管力度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进行防范和治理。只有将新闻媒体工作者、政府和社会等联合起来,才有望消除道德失范现象。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社会责任;法律法规

网络的发展与繁荣,使现代媒介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新闻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当新闻媒体逐渐渗透到社会阶层的各个领域时,新闻媒体的道德失范问题也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大困境,扭曲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疏远和道德滑坡现象。因此,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原因和如何有效规避这些现象,成为了现在亟待探讨的课题。

一、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表现

网络新闻媒体的道德失范现象有诸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这大大降低了网络新闻媒体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但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新闻内容的失真性

真实性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不论何种媒体,其主要职责都是把信息以客观、真实的形式展现在群众面前。[1]网络新闻媒体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真实、客观、有效的新闻信息,这不仅关乎职业素养问题,而且关乎人文道德问题。新闻内容的失真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源头性失真,一些商业性网站为了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自身的经济利益,不顾事实本身,断章取义,故意捏造假新闻,这是在信息来源上造成失真;其次是以讹传讹,虚假报道层出不穷,网络谣言快速流传,从2001年至2015年,《新闻记者》杂志每年评出“十大假新闻”,其首发者就是网络媒体。[2]

(二)新闻发布的有偿性

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界的影响结果,是新闻职业道德明令禁止的行为,是新闻行业的耻辱,是新闻媒体工作者歪曲事实而做出的违法行为。有偿新闻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权钱交易,对社会具有很严重的危害,首先是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部分新闻工作者报道不实信息,扭曲事实,混淆黑白,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其次是腐蚀了新闻工作者,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媒体的公信力降低。

(三)价值观的误导

新闻媒体低俗炒作泛滥成灾,新闻报道广告化严重。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大量的点击率,不遗余力地炒作演艺人员的各种绯闻事件,传播淫秽色情和暴力凶杀事件,这对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风气的蔓延,助推了社会道德的滑坡。新闻媒体工作者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一味追求新闻报道的轰动效应,而不注重新闻本身的道德责任和价值导向,长期这样,新闻媒体这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会越来越淡化,不正当竞争也会愈演愈烈,最终不利于建设一个和谐的新闻媒体工作环境,对广大青年的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原因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失范已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其背后隐藏着深层的道德危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新闻媒体工作者、政府和社会监管、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

(一)部分新闻媒体工作者缺乏职业素养、道德素质低下

部分新闻媒体工作者缺乏职业素养、道德素质低下是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首要原因。部分新闻工作者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知识素养较低,并不真正了解新闻专业精神的实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许多新闻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忽略了作为新闻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使得新闻媒体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忽略了新闻媒体道德,忽视了人性关怀,导致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现象大量出现。近年来,较为典型的趋势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新闻媒体发布一些违背道德观念的新闻,通过吸引眼球换取点击率、流量和收益,更有甚者,网民的隐私也无法得到保护,严重影响和困扰了个人的生活。

(二)新闻审查程序不严谨、政府和社会监管不严

通常情况下,网络新闻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但是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审查程序不严谨,缺乏严厉的监管,加上新闻媒体追求时效性和经济利益,往往导致一些虚假的新闻和不良信息被发布在网络上,严重违背了新闻的道德责任和价值导向,使网络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降低。此外,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政府和社会的监管不严,对一些负面的网络新闻,没有及时地处理,导致网络新闻的发布与媒体人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网络新闻媒体自身不断沉沦,引发一系列社会道德伦理危机。

(三)新闻媒体相关部门立法不严、法律制度不完善

网络新闻媒体相关部门法律制度不完善、立法不严谨是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和虚假的信息被发布出来的时候,由于我国网络新闻立法的程序不健全,网络新闻的法律法规一直处于缺失的地位,所以新闻道德伦理规范主要是依靠個人的品德和职业道德来维持。但是个人的力量是相当弱小的,即使出现了新闻道德失范现象,相关人员也不会得到法律的严惩,这就导致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治理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新闻媒体工作者、政府和社会监管、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因此,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治理对策应该主要从这三方面着手,综合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探索有效的路径,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新闻媒体环境,逐步减少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现象。

(一)加强对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培训,提高其道德水平

首先,加强对新闻媒体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教育。新闻媒体工作者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学会正确认识社会,善于分析国内外形势,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坚定正确的道德立场;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端正自己的政治态度,认真学习和钻研新闻业务知识,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为人民大众服务。其次,提高新闻媒体工作者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认识。在全国全社会内对新闻媒体工作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通过集中培训或者网络课程的方式对其开展新闻道德伦理规范宣传教育。对新闻媒体工作者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后,要对他们进行不定期的考察,如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办事,劝其下岗,以此来促使新闻媒体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用自己最专业、最过硬的业务素养来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最后,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当社会上出现有悖道德规范的事情时,新闻媒体工作者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才能保持高尚的道德节操,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逾矩,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严查新闻审查程序,加大政府和社会的监管力度

要解决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问题,最直接迅速的途径就是从新闻发布的源头治理,严查新闻发布的审查程序,并加大政府和社会的监管力度。首先,严查新闻内容的审查程序。相关单位在网络后台要严肃认真对待对新闻内容的道德审核,对一些虚假、不良的报道和缺乏社会公德、社会责任的报道进行查处,筛选信息,筛选后的新闻内容更符合社会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之间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有效合作,“获得他们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检查方面的支持”,[3]从而更好地整治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最后,鼓励大量网民进行道德监督。对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的新闻报道,应鼓励网民大众检举揭发,进行道德批评,让新闻媒体工作者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同时,政府也应该发挥其作用,以政府的威信和权力对新闻媒体施压,整改道德失范现象,与网民大众一起加强道德和法律监督。

(三)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新闻媒体法制化建设

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针对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问题,应该将法律和道德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证网络新闻沿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完善网络新闻媒体行业的法律法规,详细规定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界定程序和遵循规则,做到有法可依。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中尚无新闻法、新闻传播法等专门性法律,亟待完善。一些现有的法律,由于界定不明确,权责不一,一旦出现新闻内容道德失范的现象,也只能束手无策。其次,运用法律,加强监督。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新闻媒体工作者,要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对他们进行法律制裁。要加强网络新闻媒体的法制化建设,用法律来监管约束新闻媒体工作者,促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最后,要做到公正执法。在对违法者的处罚程度和受害者的救濟方式方面,要明确划分界限和档次。应根据违法严重程度,惩罚违法行为;对受害者的救济方面,应该根据受害程度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问题愈演愈烈,党和国家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从新闻媒体工作者、新闻传播审查程序、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着手,打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新闻媒体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玲,阳波.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38.

[2] 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 2015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6(1):4-13.

[3] 王卉.新闻传媒: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伦理失范[J].中华文化论坛,2010(2):157-162.

作者简介:唐倩(1993—),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社会科学发展。

作者:唐倩

网络新闻媒体职业道德论文 篇3:

网络新闻媒体报道视角下学前教师的形象构建研究

摘要:网络新闻媒体有关学前教师的报道对学前教师群体、网络媒体、社会公众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负面影响会损害学前教师群体形象,可能会损害网络新闻媒体自身的公信力,还会对公众认知产生负面引导效果。目前网络新闻媒体有关学前教师的报道中学前教师话语权缺失,多以职业道德为主的新闻内容、煽情化的新闻标题、影响舆论的新闻评论向公众呈现学前教师的形象。基于对网络新闻媒体有关学前教师报道的分析,建议通过主动塑造学前教师的专业形象,提高网络新闻媒体的专业素养,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促进学前教师的良好形象构建,进而助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学前教师;形象构建

网络新闻媒体凭借互联网的先天优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根据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无法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意见和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谈论的先后顺序[1]。近几年,学前教师的负面新闻不断,公众对学前教师群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网络新闻媒体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众对整个学前教师群体的认知。随着新闻报道中的学前教师题材的不断增多,分析网络新闻媒体在学前教师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网络新闻媒体报道视角下学前教师的形象构建方式,对构建学前教师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新闻媒体对学前教师报道的社会影响

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对学前教师的形象构建可以产生正面影响,也可以产生负面影响,正面报道的目的是向公众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负面报道的目的是让公众引以为戒。当下网络新闻媒体对学前教师的报道大体呈现出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的趋势。过度集中的负面报道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会损害学前教师群体形象,其次会损害网络新闻媒体自身的公信力,最后还会对公众的认知产生负面引导效果。

(一)对学前教师群体的影响

在传统认知里,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学前教师也应该是正面的形象。近几年,随着虐童事件的发生,新闻媒体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特别是网络新闻媒体。网络新闻媒体对学前教师的负面报道将学前教师的形象逐渐“妖魔化”,给公众造成了学前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低下的认知错觉,在社会上营造了一种“天使”变“魔鬼”的氛围[2]。实际上,虐童的“魔鬼”教师是极少数的存在,大量的负面报道削弱了学前教师的威望,甚至让许多幼儿家长谈学前教师色变,这极大地损害了学前教师群体的良好形象,更加严重的影响是给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

(二)对网络媒体的影响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传媒在如何抢占公众注意力方面苦下功夫,甚至不择手段,因为在媒介竞争的压力下,只有赢得更高的关注度才能实现流量变现,获得经济利益。网络媒体追求高点击率无可厚非,但其中一些网络媒体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渐遗忘了自己作为公共媒体应该肩负起的社会责任,过分追逐热点,用片面、夸张的手法来博人眼球,忽视了信誉是维持用户粘性的纽带,也是媒体的重要生命力所在。以学前教师虐童的相关报道为例,这些报道能够在社会上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增加公众对学前教育领域的关注,但是对同一类型的新闻事件进行反复报道,公众可能就会质疑媒体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信誉度会受此影响而开始下降,进而导致整个网络新闻媒体行业的公信力受损。

(三)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幼儿园,是对学前教师的信任托付,希望孩子能在学前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启蒙阶段的教育。当网络上出现大量对学前教师的负面报道时,接收到这些信息的社会公众,尤其是幼儿家长,或多或少都会对学前教师群体产生信任危机。当然不否认公众的固有认知不会轻易发生改变,但是量变终究会引发质变,如果社会公众长期接收关于学前教师的负面新闻,信任危机可能就会演变成对整个学前教育行业的质疑和抵触。

二、网络新闻媒体对学前教师形象的呈现

近年来,关于学前教师的网络新闻报道不断增加,公众对学前教师群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网络新闻媒体有关学前教师的报道势必会影响公众对整个学前教师群体的认知,进而影响学前教师在公众心中的形象。网络新闻媒体对学前教师形象的呈现可以从内容、话语表达以及评论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容分析

根据一项针对2017年关于学前教师网络新闻报道的调查研究,其样本分析结果显示,关于学前教师的负面報道占36%,正面报道占34%,中性报道占30%。但是不同平台呈现出的话语倾向有很大差别,以负面报道为例,微博是负面报道率最高的媒体平台,负面率高达82%;其次是微信平台,负面率为50%,新闻网站的负面率最低,只有29%。从整体上看,网络媒体对学前教师的形象塑造呈现负面化倾向,其中以讨论度最高的微博和微信平台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此外,在构建公众形象的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话语权对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但样本分析显示,在这些报道中对教师主体或教师利益代表者的采访非常少,71%的学前教师在新闻报道中丧失了话语权。作为当事人的学前教师群体在新闻报道中集体失声,这对客观全面地塑造学前教师形象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形象构建出现片面化的情况。

根据调查中对报道内容进行的具体统计与分析结果,在学前教师的各项教育形象中被提及最多的是职业道德,占比为43%,由此可见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网络新闻报道中对学前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能够直接影响公众对教师形象的看法,但遗憾的是,整体的报道中对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描写更偏向于负面,有超过55%的报道使用了“虐待、侵犯、伤害、不遵守、违反、弄虚作假”等贬义词汇,只有约45%的报道使用了褒义词对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赞美。在对学前教师专业素质的报道上同样出现了上述情况,新闻中一半以上的学前教师是无证上岗,给公众造成一种学前教师专业素质普遍低下的印象。可以说,职业道德低下、缺乏专业素养成为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下学前教师的普遍形象特征。

(二)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是指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对网络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首先要提出的就是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撰写新闻标题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但不可否认,“标题党”是当下网络新闻报道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了能在爆炸式的网络信息资讯中突出重围,不少新闻报道选择在标题中加入博人眼球的词汇,或使用夸张的句式来吸引公众的目光。例如“喂芥末、揪耳朵、打脑袋……携程亲子园虐童视频让所有人都怒了!”“携程亲子园虐童:这代成年人正在“毁掉”下一代?”等标题,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和煽动性,极容易把受众引入新闻媒体预设的舆论导向中,不利于公众理性地进行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对构建学前教師的正面形象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3]。

新闻工作者本该秉持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尽量避免将个人情感带入报道当中,干扰公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但正如网络媒介竞争催生出了“标题党”一样,不少网络新闻报道内容正在丧失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样是对学前教师虐童事件的相关报道,如《金溪一幼儿园教师施暴获刑》这样严谨客观的新闻报道,只是告知公众案件的处理结果,不带有新闻工作者的个人情感偏向,但是过度放大虐童细节的煽情化网络新闻报道也大量存在。例如在《携程亲子园事件:我亲手把孩子交给了禽兽》一文中,作者大量使用了诸如“拖”“持续性殴打”“疑似被针扎”“疑似喂药片”等掺杂着个人主观臆断和个人情绪的词汇,将虐童的细节放大给公众看,还配以图片展示。虽然公众是想了解事件的真相,但新闻报道还肩负着警示社会、阻止悲剧再次发生的责任,将虐童过程无限放大的做法是完全没必要的,这样情绪化的新闻内容只会加深公众对学前教师的负面印象,不利于学前教师正面形象的构建。

(三)新闻评论分析

不同于传统新闻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网络新闻媒体是一种双向传播模式,如转发、评论、点赞都是实现交互传播的方式,从一篇网络新闻报道的转赞评当中就可以分析出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调查中发现,对新闻报道的评论进行分析超过60%的评论持八成以上的赞同态度,只有13%左右的评论持八成以上的反对态度,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公众对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呈现出的学前教师形象是持接受和认可态度的。

总体来说,公众对学前教师的形象认知会受到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这种形象认知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取决于新闻报道本身的观点倾向。所以,网络新闻媒体必须秉持客观公正的舆论态度,这样才有利于学前教师的形象构建。

三、构建学前教师良好形象的建议

基于对网络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话语表达以及评论的分析结果,为有效构建网络新闻媒体报道视角下学前教师的良好形象,使公众对学前教师形成一个更加客观准确的认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主动塑造学前教师的专业形象

当前的网络新闻中存在大量关于学前教师的负面报道是客观事实,新闻媒体对这些事件的报道也并非完全捕风捉影,所以站在学前教师群体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报道,要在公众的舆论场中营造良好的形象,根源还是在学前教师群体本身。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学前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新闻工作者才能在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中构建出专业的学前教师形象。打造专业化职业形象的途径包括职业群体专业化和职业个体专业化两方面。在职业群体专业化方面,组织学前教师培训是一个重要手段,教育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前教师的专业性。在职业个体专业化方面,学前教师要坚持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严格履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只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性,主动去塑造自己的专业教师形象。

(二)提高网络新闻媒体的专业素养

在西方新闻界有一个著名的新闻理论,即“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观点显然不符合我国的主流新闻价值观,但是经过多年的新闻实践不难发现,猎奇早已成为新闻行业挖掘新闻热点的常态。这个世界每天都会生产千百万条资讯,但人的注意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人们对正常的事件不会过多地去关心,相反,极端事件的负面报道却能够轻松地抓住人们的眼球,到了网络信息时代更是如此。不少网络新闻媒体迫于媒介竞争的生存压力,过分追逐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效益于不顾,选择性地放大负面报道来吸引公众的关注,甚至不惜将报道对象“妖魔化”。当下网络新闻媒体对学前教师的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使学前教师的整体形象塑造趋于负面,这不仅会影响公众对学前教师群体的认知评价,最严重的后果是损害公众对基础教育体系的信任。因此,网络新闻媒体必须贯彻新闻专业主义,提高专业素养,秉持社会效益第一位的原则,客观、真实地进行新闻报道。

首先,网络新闻媒体要重新建构自己的新闻框架,把塑造学前教师的专业形象纳入框架内,以此来平衡过多的负面道德形象报道带来的消极影响。新闻媒体肩负着舆论引导的责任,理应秉持客观、真实的态度,所以,在建构新闻框架之初就不应把报道的主要内容定位为负面事件,而应全面地去了解学前教育领域,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学前教师的工作和行为,并保证呈现给公众的新闻报道是具有专业性的、客观的。其次,在对学前教师进行正面形象报道时,要摒弃刻板化的空洞表述,去发掘学前教师正面形象的具体表现,可以是某一行为或者某一具体事件,这样的正面报道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外,网络新闻媒体不能只追求“短、平、快”的表达方式,要适度增加有深度的剖析性报道,完善媒体报道的操作方式。除了要平衡学前教师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的比例,还要多元化地去选择报道题材,对相关学前教师事件进行多维度解读,注重体现学前教师的个体工作经验,从而构建更加完整、立体、丰满的学前教师形象。

(三)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解读媒介信息以及在生活中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在网络新闻媒体报道视角下重构学前教师形象,除了从新闻媒体和学前教师群体着手外,还有一个更为有效的途径,就是从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公众入手,直接去改变公众的认知。这里所说的改变公众认知是指通过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特别是批判性素养,来帮助公众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分辨传播内容的价值取向,而不是直接左右公众的看法。同样是面对学前教师的负面报道,如果公众都能够批判性地看待这类新闻事件,能够对这些负面事件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那么便能够迅速改变普通大众对学前教师的错误认知。此外,还要引导公众正确地看待商业竞争环境下的网络新闻媒体所代表的立场,了解它们的利益属性,不可盲目地相信它们所“制造”的新闻;引导公众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被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呈现出的观点“带节奏”,自觉抵制新闻媒体负面报道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滢,康钊.网络媒体过度负面报道对学前教师的影响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9(13).

[2]王楠.网络媒体中幼儿教师形象的建构[J].科技传播, 2019(3).

[3]张丽敏,叶平枝,李观丽.公共话语中的幼儿园教师形象——基于网络媒体新闻的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0(3).

作者简介:赵敏(1981—),女,汉族,上海人,太原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STEAM的幼儿科学教育实践研究”(编号:HLW-2013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赵敏

上一篇:反馈原理的运动生理学论文下一篇:干部培训下的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