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网络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素养是新时代人才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方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高中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信息技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篇1:

?高中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对高中数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很无聊,而教学方法单一,所以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可以形象化和具体化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提高课堂上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有效研究

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数学教学可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引入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带来了活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形势更加光明和明显。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发现特定情况下的数学定律,并掌握运用知识来解决出现的问题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分析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从传统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教学状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信息技术为高中数学教学创造了生动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抽象知识,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并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其次,在分析教育和培训的现状时,一些学校没有将信息技术视为其教育的创新点,并且教师并没有从通用的角度全面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尽管有些教师可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促进高中数学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全面的质量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课程的内容偏离了实际生产过程中教学的重点,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就数学知识的内容而言,它具有很强的抽象特性,仅靠老师的解释很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当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这可以减少数学知识的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运用资讯科技进行直观教学

信息技术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能够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从而可以简化数学知识并将其分解为直觉,并且学生可以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直观学习,使学生可以通过特定的观察发现问题,并且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视频动画可以产生热情,并有效地吸引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例如,当教授与“空间几何”有关的内容时,教师使用几何草图来编辑和移动图形,并且图形形状的变化以多种形式表示。同时,绘图板上的换色功能可用于图形中应明亮的那些部分,以清楚地显示3D图形的不同角度和边缘。然后,老师可以移动和翻转三维几何形状,以向学生展示形状的不同角度,从而激发学生对探索和提高知识转化速度的兴趣。另一个例子:当解释更抽象的内容时,例如“椭圆的第一个定义”,教师还可以通过几何草图显示。教科书中描述的椭圆的第一个定义是通过实验演示来解释这一概念的,尽管这种方法很有效,但学生很难通过实验掌握椭圆的第一个定义,并且学生学习并不有趣。因此,教师使用多个绘图板以图形方式编辑和动态显示第一个椭圆定义的内容,使椭圆的长轴保持不变,使用几何绘图板逐渐减小焦距,并动态显示椭圆的偏心距,缩短焦距。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并有学习的动力,通过动态演示,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偏心率对椭圆形状的影响,并进一步了解椭圆的第一个定义。

2.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独立性和热情,最终成为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需要改变这种教学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使用3D技术和Flash动画技术来显示空间,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3D图形的概念和结构。

例如,在教授实体几何时,教师可以首先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几何形状,然后使用多媒体工具播放这些预先为学生准备的集合中的模型和演示动画,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几何形状的原理和组成。这样,在教学环境中合理使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空间概念和学习几何图像的困难,增加学生进行空间想象的機会,并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改善。

3.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程

数学知识不仅是严格而逻辑的,而且是一贯而全面的。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课程设置,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定律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教师培训提供了许多信息来源。通过这些资源,教师可以学习和理解最新的数学知识,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等,并进行总结。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理解多种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的方法,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其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丰富他们在数学上的经验是当前高中数学课的意义,也是实施基本读写能力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重塑教学模式,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实现中学数学课程概念的新目标。使用探索性学习模式进行练习。自我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使用数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从基础知识中加深知识的主动性,专注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并营造出宽广的思维,灵活度和研究性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利勇.信息技术整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2019:571-573.

[2] 霍伸.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25.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第七中学

作者:阿布都合力力·吐孙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篇2: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为高中教育添砖加瓦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网络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素养是新时代人才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高中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因此,高中教师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关键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

(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二、采用任务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即每一章节均有一个具体的任务,能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任务教学法”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变字体、字号,怎样把输入的文章存盘,怎样打印,怎样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图形等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将逐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计算机的乐趣。

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去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四、演示与实践教学法相结合

有条件的学校,应能在硬件上保证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是上好计算机课的基本硬件,没有这些条件的也可以安装电子多媒体教室管理软件,使用它给学生展示教师上课的演示过程。这样教师可以应用演示法,使学生很方便地看到屏幕上的各种信息,更容易接受。除上述硬件设施外,还可以制作一些与本次教学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计算机、更灵活地应用计算机。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实践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怕犯错误。虽然大纲已明确要求上机课时不少于总课时70%,但如何安排这70%,是我们正在摸索的课题。但至少可以肯定:①学好计算机必须有充足的上机实践的时间。②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备好较大信息量的素材和习题,供选用、学习或探索。③上机实践,必须明确目标,有多层次要求,必让学生每堂课有所学,有所获。

五、开展信息技术活动,培养信息技术思维能力

在给所任的计算机班进行课外辅导时,经常进行编程提高的训练。这时,我就注意利用程序设计及算法自身的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教育,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确立算法、上机实践、调试程序、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课堂教学在形式上虽是集体授课,而实际上则是学生的集体化学习。课外活动小组则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即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每个人的思路更开阔、更清晰。若老师能适当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很好的保持和提高。计算机课外活动的内容有编程训练和软件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活动宗旨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自愿,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学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己找题目,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编写软件,服务于各个部门。在编写软件的过程中,老师不控制每个组的进度,而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与学生共同探讨或指点。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在小组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有了自学本领,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当然,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任务,老师则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究,启发学生找出解决办法。

总之,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高中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央电化教育馆.素质教育实验优秀课例精粹(高中版).

[3]胡咏梅.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4).

作者:姜志祥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篇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中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实践

2018年初,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的课程结构由原来选修和必修两类6个模块,调整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10个模块(如表1)。针对调整后的模块,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实验室中,每个教学模块所需的软硬件可参照如下页表2所示进行配置(基本的教学硬件与软件省略),同时,笔者所在学校也对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建设路径进行了思考,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

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探究

笔者所在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做了一系列详细深入的研究,积极探索如何在校内开展信息技术选修模块课程。结合各自多年来在信息技术普教中的经验,以及在信息学竞赛教学中总结出的丰富案例,提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方案:以两个班为一个教学整体,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分成三个模块教学班,用一个学期进行必修模块的学习,另一个学期学习选修模块。

以新课标课程为指导,结合现有的师资,学校信息技术组最终确定了三个选修模块:APP移动应用设计、虚拟机器人、Python程序设计与基础算法。

信息技术实验室建设实践

1.实验室建设

为了能将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建设结合起来,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在新的实验室建设之初,反复设计、推敲、论证,将原有实验室进行重新改造和升级,按选修模块划分为如下几个实验室。

(1)王小川计算实验室(可用于数据与计算、算法初步模块教学)。

计算机的核心是算法与程序,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算法与程序既是信息学竞赛的研究内容,也是学校多年以来的特色课程之一,同时也是选修模块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高校AP课程,提前先修大学课程,建设计算实验室,整合王小川等IT界知名校友的先进经验和有效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算法知识。

(2)陈睿超媒体实验室(可用于信息系统与社会模块,以及视频剪辑选修模块教学)。

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在信息浏览环境下的结合。建设超媒体实验室,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多媒体剪辑模块课程以及新课标的信息系统与社会、网络基础模块。

(3)周涛大数据实验室(可用于数据与数据结构、数据管理与分析模块教学)。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与大数据对科学发现、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越來越深刻的影响。理解数据与大数据的作用及价值,对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学会数字化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通过数据与数据结构课程,并整合学校知名校友周涛的有效资源,让学生在基于项目式的学习中了解大数据、了解对小规模大数据分析的方法。

(4)李飞飞人工智能实验室(可用于人工智能初步模块教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得到了现今社会的广泛重视,并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仿真系统中得到应用。建议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主要依托学校的机器人特色课程,整合知名校友、人工智能研究专家李飞飞的有效资源,让学生体会人工智能的奥秘,为未来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5)DIY与网络实验室(可用于网络基础、移动应用设计、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模块教学)。

学生在这个实验室可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由于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实验室,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配备了移动终端,可以进行移动应用设计模块教学;同时,基于开源硬件的项目设计,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这也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现STEAM教育的理想方法。

2.实验室走廊文化建设

信息技术实验室外的走廊文化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表达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宣传本校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情况。学校信息技术实验室外走廊设计了几大板块:教研组成果介绍、学校优秀校友、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简介、计算机发展历史以及精彩照片展示。

思考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具有选择性与差异性的教育,实现这个价值追求的重要切入点就是在高中教育中实施“选课与走班”教学制度。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建设要紧跟这一改革方向,在把握安全性、美观性前提的基础上,还要切实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结构,来设计每个实验室的功能性。

作者:赵敏 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