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与产品设计论文

2022-04-20

设计思维与产品设计论文 篇1:

新时代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思维的研究

【摘 要】在新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生活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也在不断的在变化。尤其在社会经济的形态已经进入体验经济的情况下,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产品设计思维的变化也会随着新时代的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对产品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和理论这一重要的内容和规律随着我们的认识和研究将会有更新的概念。

【关键词】体验经济 产品设计 设计思维 设计理论

一、新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体验经济

所谓的体验经济可以用马斯洛的层级需求理论来理解:制造业满足的是一般的生存需要,服务业满足的是发展的需要,体验业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西方经济学家托夫勒在30年前做出“制造业-服务业-体验业”这种独特的产业演进划分,同时人类的经济活动又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方面,而体验经济与其三个经济活动的区别在于在体验经济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二)新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体验经济时代的带来,市场竞争也日益的激烈,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现代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是不断的在进步。它依赖于时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却又同时促进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设计的发展也受消费者对物质生活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也在间接的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时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产品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促使产品设计把科技成果从理论变为现实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同时也有利于检测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合理性。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产品设计的发展也会相应的进步改善,促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二、新时代产品设计的思维理念

(一)固定思维的改变

产品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点。同时产品设计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思维的转换。而人们原有的思维活动往往又是人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说只有突破原有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才能提高产品设计的思维能力,优化原有的思维模式。在现代的生活活动当中,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观念都在影响着其周围的人,同时在大多数的人的心里都倾向于相信大多数人的所相信的知识以及相信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当个人与大多数人的思想或决定产生分歧时,往往是以大多数人的决定为标准的。但是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就是求异,追求效果就是与众不同,而不是随大流,没有什么突出的特征。而且设计者本身就是一个个体,所以设计者会因为自身的感受和经历的不同,相应的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从而在产品设计上产生很大的差异。但同样的设计者的固定思维会影响产品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产品设计拘泥于狭隘固定思维模式,从而阻碍产品设计的思维创新。

书本知识是产品设计的基础,也是产品设计的思维的起点,但是产品设计的思维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积累。我们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设计领域知识,而是要学会灵活运用,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而且在生活中的很多设计作品也并非都出自于专业领域的人才,这样间接说明视野的开阔远比单纯的局限于书本的知识领域重要。

(二)产品设计中的事与物的关系

在设计的产品或者是对产品的品质进行评价时,我们通常会把它们想成或者定位在“物”的基础上。当然,产品是可以触及的物质形态,而且,产品是功能的载体,消费者购买的是其产品的功能,而非它的物质形态。所以说,产品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它的功能属性,而不是它的物质载体。产品设计实际上是针对依附于产品的实际结构。因此设计者不能单纯的看产品的存在。而且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所设计的不仅是物质的产品,还包括其产品背后的体验。

(三)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体验经济时代是以消费者为主要时代,它是新产品与否,只有消费者才能决定。而一切都打上了顾客导向的烙印是以消费主权的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消费者需求的方向来说,只要是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改变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它就是新的产品。

三、新时代产品设计的理论方法

第一,新知识是一个动态的集合,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要坚持不懈的积累和进化。

第二,设计知识分为单元知识和集成知识两种,能力的积累和进化只有由不同的实体进行,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效率。

第三,单元知识多数是和专业有关联的,其获取总是依赖于某些特定的资源,只有长期的关注才能积累和进化到能够支持设计竞争。新的知识往往首先掌握在很小的专业团队手里,资源单位是以单元知识提供服务的实体。

第四,集成知识它是一类很特殊的单元知识,它与行业,也就是产品生产对象的产品生产过程和资源是相关联的,只能在产品生产企业、设计实体里积累和进化,是设计实体的核心知识。

第五,单元知识与集成知识的关系:传统观念是设计实体垄断可能得到新知识,但这并不符合国家利益,也不符合企业竞争取胜的需要。设计实体的竞争就在于在正确的时间,找到正确的知识,并正确的加以运用。设计者只有能够使用它,但是不必去拥有它,才能实现以最低的研发成本和最小研发周期引入最新知识。竞争要求设计实体要集中力量于集成知识获取能力的积累和进化,以竞争来取胜。

【参考文献】

[1]高媛媛.现代产品经济的发展与工业设计[J].艺术科技, 2012(06).

[2]王蒙.设计思维的模糊性研究[D]. 山东大学,2009.

作者:杨怀靓

设计思维与产品设计论文 篇2:

周至禹:设计思维是系统的,更是开放的

周至禹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至禹,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思维的特点是权衡理性与感性、情感的表达与技巧的表现与产品研究与用户体验有机融合,充分理解产品设计理念和定位,对事物和问题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做准确的认识与反映,将审美作为基础,将跨界知识作为素养,将敏感反应作为素质,将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手段,善于找到问题的本源,将有效解决问题作为目标。

《设计)):“设计思维”说起来非常抽象,普通大众很难理解。您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话谈谈何为“设计思维”?

周至禹: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由两个词组成,一个是设计(design),一个是思维(thinking),设计就是为了做某件事或某物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进行计划和图样,通常指有目的有计划创作行为和活动,而思维则是对信息、知识、经验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设计思维就是关于设计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思维过程,这包括了思维的科学性,逻辑性,对设计目的性、市场性、功能性、审美性等方面的考慮。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将设计思维分为7个阶段:定义、调研、构思、原型,、选择、执行、学习。也有人把设计思维概括成五个步骤,1.同理心(Empathy):统计调查,收集用户真实需求;2.定义(Define):分析需求,提炼要解决的问题;3.头脑风暴(Ideate):打开脑洞,创意越多越好;4.原型制作(Phototype):把想法制作出来;5.测试(Test):优化解决方案。也有的把设计思维分为四个步骤:1.明确问题所在,准确定位;2创造各种可能,比较选择;3.提炼已确定的方向,融合归纳;4.遴选最好方案,执行到位。人们可以从这些分类中看出一条设计思维的基本脉络和主线。另外,设计思维也有着更为广泛的定义,以适用于社会各个层面。

(《设计》:您在艺术领域有着颇深的造诣,对于设计也有独到见解,请谈谈您如何看待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周至禹:通常,艺术只是提出问题,而设计则是解决问题,艺术的形象复杂多义,设计的诉求明确精准,二者的功用,目的和过程都不尽相同,但却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启发和促进。当世界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对设计的需求明显高涨,琳琅满目的商品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生活的欲求超过了精神的抚慰,艺术的作用让位于设计,因此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迹象:艺术以设计的方式进入生活。“审美化生活”的命题出现,显示了艺术、设计与商业的紧密关系。设计成为联通艺术与商业的桥梁,而越来越多的著名品牌开始和艺术家合作进行产品设计,在某一个层面来说,艺术与设计的界限已经难以分辨,相互在图像符号、语言风格的借鉴十分明显。在影像物品生产与物品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背景下,艺术与设计的某些作用也在趋同。但是,我总是期望强调精神价值的艺术能够尽量警惕被商业市场所操纵,而设计也要避免成为资本唯利是图的手段,能够将设计哲学和设计伦理纳入设计思考。当前,设计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尺。在这种情形下,不是以满足人类的欲望,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应当成为设计的基本理念。

《设计》:设计思维的要点是什么?它的价值如何在实践中体现?是否已经超出了狭义的设计的范畴?

周至禹:设计思维围绕设计的“美利善真”形成一套有效的思维运作,美针对的是设计产品所带来的审美意识问题;利针对的是设计的功能使用和便利问题;善针对的是设计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真针对的是设计的感知体验问题。围绕这四点构成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形成了设计思维的整个过程,而创新乃是设计思维的核心。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断创造和改变,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从狭义上说,设计本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职业,因此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对事物探究与改变的兴趣,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关于客户、受众、功能、美学、经济、科技、环境、市场的总体分析、判断、综合、预测等能力,都要能够围绕具体的设计问题加以进行,最终通过设计行为和产品的应用实现设计的价值,而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印证了设计思维的有效性,丰富的想象力与敏锐的观察力成为设计思维的基础,因此,设计思维有着其基本的规律,但其过程充满了灵活应变,不应成为固定的模式。从广义上说,设计思维有强烈的指向性,以解决方案作为解决问题的起点,在思维上应具有很强的变通性、流畅性、独创性、多向性、联动性、跨越性和突发性,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中把设计定义为“将现状转变为更理想的情况”。这意味着设计超越了其在专业领域的应用,而其思维方法和运用也朝着更大的层面拓延,成为将设计的方法论应用到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一种方式。设计思维在当今变得越来越普及,越来越重要,在工程技术、商业活动和管理学等方面均有应用,乃至当设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承担着营造民族文化的重任时,设计思维也超越了原有的设计领域,朝着更为广泛的社会应用层面普及发展。

《设计》:国内在什么时候开始提设计思维的概念?设计思维概念是否有中国特色的演变?

周至禹:国外把“设计思维”作为创意活动的一种方式,提出和运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思维发源于美国硅谷IDEO设计公司、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Stanford d.School)等,如今正在从创意产业从业者迅速扩散到创业公司、创新人士以及希望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普通人群。国内关于设计思维的研究和教育在进入新世纪开始兴盛起来。在过去,设计偏重于设计物本身,而在设计教育中把设计思维局限于体现各种设计特性的创意表达,而今,以用户体验设计为基础,设计思维是创建以人为对象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和体验的过程、方法和工具,思维研究主要指研究设计思维的本质与机制,分析和研究各种思维方式特点,将思维和整个设计过程联系起来,认真考察设计的过程、任务以及方法,以符号学、图像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为思维拓展的基础,注重对创造性环节的思维进行分析,最后形成以设计思维为基础,向过程、方法和技能领域扩展,并在设计观念层面达到最高表现。并且,在中国展开的设计思维实践,更注重本土体现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民族形成的思维特征,因此兼顾了中国哲学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哲学,也有着“格物致知”的思想智慧,并且更注重在合理的基础上讲究合情。因此,设计思维在中国语境里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造物观,容纳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模式,这种设计思维的形成,在发展中国的设计美学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设计思维是如何在驱动社会创新的?

周至禹:设计思维是用于解决系统性复杂问题的创新方法论,设计思维成为设计主导的赋能方式、商业竞争的主力工具、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设计创业的思维基础。设计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因此社会创新离不开设计思维的运用。世界正处在向可持续社会转型的变革期,由产品生产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变进程中,社会创新已受到包括设计在内的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关注。在技术日益发展普及的背景下,设计思维也从产品设计转向了更大的系统思考,例如围绕服务设计和体验设计形成的设计思维拓展,也在从另一个层面推动社会创新。此外,科技与艺术的思维方式分别以逻辑推理思维和形象感性思维为主要形式,二者的结合形成设计思维的新颖方式。设计是具体体现时代精神最广泛、最直接、最敏锐的手段,因此也就决定了其思维的基本特性—一将科学和艺术不断深入融合,以奉献和创造为人类提供社会进步的普遍实现和广阔的生存空间,设计思维在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运用,推動着社会创新,例如协同设计,体现出集体智慧和共同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思维模式,设计思维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背景下的社会创新发生的基本要素进行系统研究,从而精准定位,以不同的方式驱动不同的社会创新,例如设计师以“服务设计”、“参与式设计”方式参与社区社会创新,构建社区文化认同与满足社区社会需求,使得设计以一种更有张力的形式参与到社会创新。设计思维在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等方面也可发挥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社会良性的创新发展。而思维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思维必然在其中产生应有的作用。

(《设计》:国内也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设计思维,您如何看待?

周至禹:在国内,分布在视觉传达和产品设计等专业教学的创意思维训练,主要针对专业特定的需要加以展开,中央美院在1995年建立设计系,率先在设计基础教学中展开思维方面的训练,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其特点是科学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艺术感性的形象思维能力相结合,设计思维训练更注重整体的设计思维路径和方式,更注意宏观的思维把握,因此也更加灵活,显示出跨领域、跨专业的普遍性特征。在基础教学展开设计思维训练课程,有助于学生在基础的造型、形式、色彩、材料等训练同时,将思维的拓展作为更为重要的基础训练,通过发现——联想——设计的训练过程,进行跨专业的设计思维训练,克服了专业训练的局限性,广泛的设计思维训练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思维的本质,灵动综合地运用思维方法进行设计思考。现在一些学院日益重视设计思维训练,在基础教学中纳入了设计思维训练课程,到进入专业再结合专业特性更深入地进行设计思维训练,就能够保持一种既深入又开放的思维态势。例如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推进思维训练课程的改革,全部都是不同专业教师任教,集体讨论,共同备课,不同的思维模式进行磨合碰撞,让老师们也在课程过程中打开了思路,受益匪浅,最终让思维训练课程朝着提升学生综合设计思维能力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更具有融通应变的创意思维能力,有些一年级的设计作品就获得了大广赛的奖项。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设计思维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设计》:在教学和实践中您是如何运用设计思维的?

周至禹:教师和设计师一样,也要学习运用设计思维,更何况是从事设计教育的老师。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院校都进行了创新课程改革,将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引入课程。我曾经指出,在基础教学训练中,每一门课程都应该是思维训练课程,其意思是,在生产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如何选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方式才是设计的重要之处,因此某一门看上去表面是技术的训练,其实本质上指向了技术背后的设计思考和抉择。中国古话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器的选择,并如何使其便利,便是设计思维的任务。设计思维将教学问题的解决导向本质,从而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设计思维是事半功倍的最好路径,如果说设计就是生产力,也可以这样讲,设计思维就是生产力。设计思维注重设计案例分析,研究有关创造学的诸多理论,有效地运用设计思维就可以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将课程教学的目标从结果导向过程,从技术导向思维,从而解放学生的思维。在思维训练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贯穿始终,交流产生的思维碰撞对开启头脑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设计针对性的课题训练各种思维方法如逆反思维、发散思维等,而通过大量杰出的设计案例分析设计师的思维方法是最有启发性的。设计思维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意识的产生,从而引导出无数新的设计风格。我的关于设计思维的教学思想与体系形成在《思维与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设计思维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教材和专著中有详细表述,不再赘述。

《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设计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快,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师应该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设计思维能力?

周至禹:在社会实践中的设计师,需要对行业特性、产品理念、用户的心理与审美习惯、设计流行趋势密切关注,及时总结,设计师的创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也需要对这些限制有鲜明的认知和分析,能够使得目标更明确、定位更精准、立场更坚定,设计思维的特点是权衡理性与感性、情感的表达与技巧的表现与产品研究与用户体验有机融合,充分理解产品设计理念和定位,对事物和问题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做准确的认识与反映,将审美作为基础,将跨界知识作为素养,将敏感反应作为素质,将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手段,善于找到问题的本源,将有效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学会批判与质疑,多看多想,疯狂吸纳,善于分析优秀案例的思维和设计方式,整理归纳总结,海纳百川般地汲取一切信息,才能够脑洞大开,灵感来自于头脑风暴,大胆试错,创造性是设计思维的核心,设计思维使设计师具备竞争性、挑战性和开拓性,依据的就是创造性。设计思维以具备历史、社会、文化、生活的知识和兴趣为基础,设计师要对设计现象和背后的思维方式充满兴趣,要注意观察体验思考,这样才会让思路越宽广、精力越集中、洞察力越敏捷。设计师也要学会自省和反思,目的是克服思维定势,有的时候这种思维定式也可能来自专业思维。须知,设计思维是系统的,更是开放的。在探索设计思维的内涵实质、边界条件和基本法则的基础上,更要关注时代背景下设计思维的演变和趋势。

作者: Edit 李杰 李叶

设计思维与产品设计论文 篇3: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摘要]随着设计思维的日益普及与被重视。设计思維成为了设计主导的动力、商业竞争的主力工具、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设计创业的基础。同样,设计教育也应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使设计思维一社会责任一设计创业有机结合的完整教学体系。借助各种资源强化设计教育社会化。

[关键词]设计思维;创新创业;社会责任:设计教育

2015 Apple公司发布会上,新品的发布带给果粉们惊喜,同时也让我们关注到设计师出身的Apple公司高级副总裁Jonathan Ive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设计师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设计思维的力量逐渐渗透到了整个商业运营中?设计主导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一、设计思维日益普及

(一)设计思维成为一种企业战略

在传统认识中,设计只是产品包装的最后一道程序——提高产品外观的可看度,不需要参与到前期的策划等工作中。而现在,设计越来越多被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应用于整个产品的创造过程中,“设计思维”能完美地解决商业战略上的问题,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可和实践。

英国著名品牌顾问公司Wolff Olins的领导力报告中对设计师出身的CEO赋予一个新名词DIC(Design In Chief)。的确,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如Chad Hurley合作创立了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Charles Adler合作创立了能将最具创意的方案有效落地的平台Kickstarter、Jack Dorsey合作创立了世界最著名的社交网站Twitter、Evan Sharp合作创立了美国图片社交网站Printerest等(图1)。这些著名企业创始人都拥有设计背景,其产品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充分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而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商业策略和产品设计中贯穿的“设计思维”。

Apple公司(图2)更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公司秉承设计主导产品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从Steve Jobs时代开始,即以设计为第一要义,产品的整体设计通常是在确定了产品外形之后,才由工程师们根据外壳进行主板及元件的制造,也正因为设计思维的贯穿始终,才使苹果的产品至今仍是时尚与科技的代名词(图3)。

设计师拥有的强大创造性思维,能使他们在复杂的商业局面中优化思维,并迅速抓住机遇、提出对策。华尔街日报称“在现实商业环境中,创新已经超越了管理,成为首要因素”,而创新需要设计思维;同时,设计师还拥有系统的思维优势,能化繁为简并更好地完成商业运营;另外,设计思维还能为员工塑造更好的工作氛围与气氛,如Apple公司、Google公司(图4)等,宽松和舒适的设计氛围环境,更能给员工带来灵感与热情。

(二)设计思维解决社会问题、助力社会创新

非洲南部干旱少雨,在农村,由于水源遥远、打水次数频繁、沉重且难以携带等原因使打水成为一项困难的工作。尤其是那些妇女和孩子每天都要挣扎到水源地取水,而且因为搬运的手段限制,每次只能搬运大概1 5升左右的水,因此每个家庭每天至少得打水一次,许多妇女的颈椎、脊椎因为长期用头来搬运这些重物而落下了病根。设计师P.J.和J.P.S.Hendrikse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他们为此设计了Q鼓(Q-Drum)(图5),这是一个环形的低密度聚乙烯(LLDPE)塑料容器,容量50升,不易损坏,也没有可拆卸的手柄或其它金属附件,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坏率。其独特之处在于在鼓的纵向中心有一个孔,并安装了可以牵拉和滚动的绳索,适用于任何地形以便运输。绳子的选用也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使用方便,成本很低,甚至可以用任何类似的材料进行替换,以确保产品的廉价易得。这个设计简单、坚固、耐用,有效地解决了用户友好的问题,缓解了体力的负担,并减少了花在取水上的时间,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这个设计已经广泛应用于肯尼亚、纳米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坦桑尼亚、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加纳、南非、安哥拉等地,成为当地人民的重要生活用具。

如今,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愈加便利,多元化的媒介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畅通的条件。然而,这种积极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矛盾:一方面,市场上为满足欲求产生的纷繁复杂的消费品使我们忽略了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单由相关政府部门无法得到切实解决,需要政府、大学、商业、社会团体协同参与、共同解决。

因此,基于以上现状,设计理念亟待转变。设计行业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欲求型设计的创作与生产,更应该把眼光放在人们的基础需求上,为此需要关注并发展需求型设计。通过Q鼓设计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合理运用设计思维,为社会解决实际需求,提供完善的、系统的解决方案,正是设计思维的重要所在。因此,我们应当运用设计思维介入非设计领域,通过社会创新的模式体现设计的公共性和主观能动性,致力解决实际的基础问题。

我们将这种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们最基本需求的设计称之为“公共设计”。设计不同于艺术,设计不仅仅创造美和样式。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设计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可以运用设计思维为多数人谋求利益,满足公共需求,帮助弱势群体,寻求社会公平,从而在公共领域发挥出具体实际的效能。

区别于单纯满足商业需求的设计行为,公共设计以公众利益为目的进行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新媒体设计、广告宣传、社会创新等设计活动,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和人文关怀。公共设计的重点在于公益和慈善,提倡设计要承担社会责任和推动解决社会问题。公共设计的概念立足于设计的创新性,强调设计的公共性,表现设计的公益性。

公共设计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也是解决目前社会面临困境的必由之路。

二、设计思维的教育及其社会化

我们一直在强调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其不再仅局限于設计领域,而是拓展到整个商业领域和社会范畴,设计思维成为设计主导的动力、成为商业竞争的主力工具、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设计创业的基础。但设计思维的培养源头还应该回归于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并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让设计思维一社会责任一设计创业成为有机的一体并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借助各种资源强化设计教育社会化。

(一)美国高校创客空间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其共同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布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都先后开设了相关的开放式课程,通过实验室的建设,致力于在艺术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研发等领域进行成果转化的研究,在这些实验室里完全打破了学科界限,成为一个不同研究领域的跨界大合作与培育产业项目的平台。例如斯坦福大学D.School的一个研究生教学项目,运用换位思考、定义问题、形成概念、开发原形等一整套设计思维的方法论,让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探索并研究出好的解决方案。这个项目的教师也来自斯坦福大学各个院系和业界,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来辅导学生的项目,这样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接触了各个学科的知识、锻炼了开放性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可开发项目。

美国各大高校的创客空间在物理空间和软硬件的开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组织运行机制等方面已经相当成熟,研究项目涉及商业、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很多也通过创客空间的孵化或推荐,输送给政府、企业或成立公司独立运营。美国的创新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推进了教育体系社会化的进程,扩大了设计创业的可能性,也成为一种良好的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二)创客在中国

2015年,创客的概念开始在国内迅速蔓延,正在悄然影响着传统制造业,一与其他新生群体一样,创客(图6)在国内也正在经历一个聚集能量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的创客空间仍属于初级阶段,没有像国外的创客空间拥有足够的专业导师队伍、开放的软硬件资源共享、联合分享的公共平台等。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将是指导和推进中国创客发展的促进剂,相信也会有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开始关注这个群体。

当然,在鼓励创客发展、政策支持创业的同时,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广阔的教育平台,完善相关教育体制,结合创客的不同需求,建立符合众创空间特点的课程设置、软硬件环境建设以及分享公共平台等。更应该针对高校学生,在校内就开始培养能与社会紧密接触、掌握创新设计思维方法、甚至已经拥有成熟项目的学生队伍,为众创空间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与对接渠道。

(三)设计思维教育势在必行

设计思维是由创造性思维、视觉化能力、社会责任三个部分组成的。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使用设计思维工具,通过移情体验一问题界定一属性研究一头脑风暴一概念制定一执行策略与步骤一测试改进等一系列长期摸索形成的训练步骤,用设计师的思维模式为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将会进入战略、市场和研究等领域,不仅仅是设计行业”,Patrick Whitney,作为芝加哥的institute of Design/IIT设计学院的院长这样说到。在美国近十年来,很多的商学院已经将设计思维引入到商学院的课程中去,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了相关设计课程;布朗大学的学生甚至可以直接选择他们的近邻世界顶级设计学校一一罗德岛设计学院的设计课程;斯坦福大学也开设了设计思维的课程,甚至面向社会,对各行各业有此需求的人进行相关的课程培训,课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这些练习不是通常课堂上虚拟的课题,而是让学生们直接开发真实的项目,目前这门课程已经先后有40多个团队做出了成功的案例,很多团队获得了创业投资,不少仍在坚持运营。

创意教育要联系社会责任。我们所说的创意教育并不局限于院校里的教学,而是面向社会大众。这个社会是不完美的。当代设计创意,不再是美化和娱乐的功能,而是要介入到宏观的社会对话之中,用创意实践责任。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现实才是中国创意要面对的最大命题。如果有一种创意可以帮助改善中国的问题,它一定是大创意;如果创意的教育能够联系起社会的责任,那一定是有意义的教育。正如马云在双十一销售量公布之后说的:“数字不是我们今天所关心的,我最关心的是数字背后的东西。”或许马云说的是市场的力量,而我们理解的是市场背后还有什么?是技术变化和当代社会文化,这才是推动创意行为和创意教育的基本动力。

围绕在设计思维的话题之下,去谈有关设计教育的社会化问题是很现实的。因为设计思维在它本身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在解决设计问题的工作中都做了相应的外延。另外,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比如在设计思维中提倡的用户的研究、个人需求的研究、创新的研究、头脑风暴的研究等,所有这些方式实际上也给今天设计思维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模式(图7)。

实践证明,设计思维可以作为所有类型的教育方法,不单单只是在设计教育方面。而设计教育的社会化也必然会形成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因为我们将来的社会结会越来越复杂,人的需求会越来越繁多。今后的设计教育的社会化会变得越来越理想,设计教育的社会化也一定会站在社会教学的利益之中。

三、设计思维成就设计创业

在全球范围内,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各大名校正加强对设计领域的关注,设计与商业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过去十年中,国际上很多著名的商学院已经把设计学院的思考方式引入到他们的课程当中,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新思维。可见,设计不再仅仅作为一门学科,更逐渐以一种创新方式与手段出现在商业领域与社会服务中。

Airbnb(图8),中文名“空中食宿”,成立于2008年的舊金山,是一家为旅游者和家有空房的房主建立联系的服务性网站,至2011年,Airbnb的服务增长了800%。这是一个典型的设计创业案例,他们的创始人Joe Gebbia就是一位拥有罗德岛设计学院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双学位的设计师,他同样利用设计思维理论贯穿整个产品的始终,Joe Gebbia说:“2007年做Airbnb时,我们问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能做什么让这个城市更舒服一点,你到一个城市里去,希望下飞机的时候有人接你,有干净、安全的公寓可以住,打开房间你闻到的气味是什么、洗手间里的毛巾是否干净等。”他认为用户在Airbnb上感受的是完整的生活体验。这样的理念完全与传统的CEO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Joe Gebbia更多考虑到了用户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盈利与风险的评估。

在当代中国,我们也应如Joe Gebbia那样思考同样的问题,我们能为自己的城市做些什么?城乡差距、社会矛盾、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老龄化等诸多本是人们的最基本需求,却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公共问题,既是政府、城市管理者关注解决的命题,也是当代设计师的课题。设计师应通过公共设计介入社会,同样,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将是一个很好的创业目标和良好的商机。多数人关心的问题,必然是基本的需求。设计师为公共问题所提供的产品设计方案或服务设计方案,必然拥有大众的市场。如同Airbnb解决旅行者的问题一样,正确的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

当然,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业也是一项社会工程。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还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为大众创业提供优质的平台与资源。我们希望在设计思维与设计创业间直接架起一座桥梁——建立公共设计平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运用设计思维致力于社会创新,让公共设计价值最大化。平台联合各领域设计师,通过跨界协作的方式,运用设计思维解决生活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致力打造面向大众的中国公共设计服务平台,为大众、设计师、投资方三者之间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平台将设计的出发点立足于大众需求,真正实现“为多数人设计”。通过征集并整理大众的实时需求;研究社会创新、设计趋势、资源合作模式和产品开发;调动各大设计院校、设计师、企业品牌等多方资源,促成全新的合作模式;运用设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通过设计师的同理心和同情心为大众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与社会、企业、孵化机构等进行合作,帮助更多的创客实现设计思维成就设计创业的目标。

作者:吴颖

上一篇: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论文下一篇:中职教育与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