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农业论文

2022-04-15

摘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正常运营和科学发展的灵魂和筋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的特殊性,决定了管委会制(政府主办型园区)虽然是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不是唯一的管理经营模式。应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及早培育园区的“自身造血”能力,探索农业园区发展的长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湿地生态农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湿地生态农业论文 篇1:

三大战略带来剧变

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伴随着红桥新区、路喜工业园、盘县两河新区等工业园区的建成,凉都奏响新一轮城市大建设、大发展“变奏曲”,一座新城正崛起。

凉都体育中心、内环快线、凤凰山城市综合体等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盘县普古乡舍烹村娘娘山湿地生态农业观光园、水城县蟠龙乡沙坡村百车河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园等一批农业项目正崭露头角……一座座产业兴旺、特色鲜明的新型小城镇异军突起,实践着“让农民过城里人的生活”。

为跨越发展提供动力

“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政府公平、诚信显得非常重要。”六盘水市市委书记王晓光认为,公务员是公仆,要敬畏群众,敬畏权力。政府部门只有把权力装进“笼子”里,才能在改善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自律和他律上有提升,才能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提高经济综合软实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正能量”。

有了主基调,六盘水全市上下掀起一场“效能革命”,为六盘水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建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在项目”,六盘水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把工业强省主战略放在第一位,筑巢引凤。围绕六盘水的支柱产业、核心企业抓招商,依托资源抓招商……以项目的谋划和落地作为最终的突破点,积极培育老工业城市的新增长极。

完善城市功能,为更多的项目落地提供“硬件”保障,六盘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了功夫。全长46.5公里、宽33米,设计时速80公里、总投资约65亿元、双向六车道的内环快线将六盘水城市内部“鱼骨状”道路网升级为“鱼网状”道路网。

作为全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六盘水市是贵州省西部的中心城市、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根据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将在钟山、石龙、柏杨坡、德坞、水月、双水和老鹰山七大片区的基础上,形成双戛、大河等新兴外围组团和汪家寨、南开等外围产业发展区。而内环快线的建成,将七大片区与外围组团串连起来,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促进沿线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凉都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凉都大剧院、展览馆、图书馆、三线建设博物馆等场馆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六盘水总投资24亿元的城市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推进,美化、亮化、绿化、油化工程建设使得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随着全省首个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的开门迎客、凉都国际大酒店和盘江雅阁大酒店两个五星级酒店的提前营业、凉都城市湿地公园和市民休闲广场的建设完成,六盘水将以全新的面貌在第八届旅发大会期间迎接八方宾客的到来。

吹响新一轮产业升级号角

从初次考察,到决定落户红桥新区,明扬风电公司的企业负责人在一天内就作出决定:投资10亿元入驻红桥新区,开展风力发电整机设备制造,并以此衍生从事“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开发等项目。而电线杆生产厂、杨梅酒加工企业、化肥厂项目等原红山、石桥园区的签约项目被“请”了出去。招商引资的转型升级引发新一轮产业升级。

“落户”红桥新区的西南天地煤矿装备制造基地,是央企与驻六盘水市国企合作典范,初期30亿元的投资充分利用中煤科工集团技术优势,生产和维修采煤机、掘进机、液压支架、刮板机、皮带运输机等煤矿成套煤矿装备制造,成为覆盖西南、辐射东南亚地区的基地;中国飞鹰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8亿元致力于打造中国西部五金产品集散地和五金产品制造加工基地,填补了六盘水市二产中五金制造产品的空白。

考察环境、洽谈项目、携手共赢。伴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福建、浙江、广东等地客商接踵而来,央企、国企、地方民营企业等企业负责人纷至沓来。随着隆隆炮声和各类施工机械的轰鸣声,一座座高山被夷为平地,一条条沟壑被填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不断崛起的新城:十五公里红桥大道两侧,一片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飞和贵州汽车制造项目、明阳风电整机设备制造地等项目纷纷落地生根。

“正能量”推进了软环境的发展,使得来自四面八方的投资商纷纷在六盘水这片投资热土上“安家落户”。老鹰山煤化工基地、西南天地煤矿装备制造基地、路喜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等相继落户六盘水,一系列力促产业转型项目的相继落地,标志着六盘水的采掘文明正向制造文明转变,煤电基地正向综合性能源基地和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六盘水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号角已然吹响。

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六盘水“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和农业现代化提升”三大战略剧变所散发出的巨大“热能”,可以从2012年汇总的三方面数据里窥豹一斑。

工业强市方面:去年,六盘水市32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6亿元,集中开工项目940个,总投资1193.3亿元,完成投资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8%,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原煤产量7150万吨,增长27.5%;钢材产量485万吨,增长24.9%;发电量369亿千瓦时,增长3.3%;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60.8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20.4万平方米,在建企业165家,投产企业149家,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54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2.5%。

作为六盘水市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园区──红桥新区既是一个工业园区,同是又承载着六盘水城市新区的功能。这座刚诞生不久的新座,将引进的项目延伸到高新技术产业、机械制造、医药制造、纺织业(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文化、体育用品制造、有色金属加工、循环经济型项目、家具制造、食品、饮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

目前,红桥新区等10个产业园区被列入全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培育园区名单。六盘水市将按照“三化同步”、“产城互动”和生态文明的理念,大力实施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以实施“511示范园区培育计划”、开展产业园区规划中期评估、推进产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优化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拓宽园区投资渠道、同步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主要任务,把六盘水市的园区打造成为生态文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两化融合、人才汇聚、政策集聚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城镇化带动方面:去年,郎岱、柏果、玉舍等8个小城镇被纳入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一批产业兴旺、特色明显的新型小城镇拔地而起。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38%,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新阶段。按照六盘水“十二五”城镇化发展专项规划,到2015年,该市城镇化水平将从现在的35%提高到50%,年均增加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到168万(其中市中心区人口80万人),城镇人口年均增加11.2万,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

走在以煤炭资源经济闻名的盘县淤泥乡,干净的街道两侧是统一整齐的仿古建筑,各类商贸店铺林立,统一样式的广告牌上印有中文、英文和彝文三种文字,初看上去,更似置身于知名古镇里。

围绕“兴煤强乡、农业稳乡、以城带乡、文化兴乡、旅游活乡”的战略思想,淤泥乡突出重点,统筹全局,在大力发展乡域经济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彝族风貌小城镇建设步伐,乡容村貌焕然一新。

淤泥乡结合自身民族风情实际,投资超过2500万元实施了彝乡风情街立面改造。涉及改造的房屋131栋261个门面,改造所需资金乡政府承担80%、居民承担20%。工程完工后,改造后的街道门面租金平均上涨30%左右,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投资4000余万元在小城镇中心区建设文化广场,提升城镇文化品位。该广场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集文化长廊、音乐喷泉广场、民歌广场、火炬广场、虎文化广场、酒文化广场、浮雕墙、篮球场、大型LED电子屏、彝族铜雕为一体。目前,广场日均人流量超过3000人,为当地群众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最佳场所。

淤泥彝乡风情街立面改造只是六盘水市一批产业兴旺、特色明显的新型小城镇建设的代表之一。小城镇建设的强力推进,加速了六盘水市城镇化步伐。

农业现代化提升方面: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城乡,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去年,全市全年粮食总产量75.3万吨,增长33.37%;农业招商引资签约资金44.9亿元,22个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六盘水市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茶叶、猕猴桃、畜牧、核桃、油茶、烤烟和中药材种植九大产业,农产品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水平不断提高,粮经比为63:37,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得到进一步壮大。

资源相对匮乏的盘县普古乡,曾一度被冠以“贫困、偏远”的字样。六盘水利用这一“短板”作“跳板”,以“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为突破口,打出一张漂亮的“高原湿地”牌。“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应声落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1.3亿元,规划面积181.4平方公里,覆盖整个普古乡及周边乡镇的部分村寨。主要种植猕猴桃、蓝莓、刺梨等精品水果,配套发展特色种养殖和加工业,是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高标准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同时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项目开发,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6.72亿元。

2013年,“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被六盘水市列为市委、市政府“十大工程”建设项目之一,被确定为全省“5个100工程”中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之一,被省扶贫办命名为首批全省2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之一。项目建后可解决就业6000余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100户42000人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4.03亿元。在“农业现代化提升”的作用和影响下,普古乡“贫困、偏远”的标签正被摘除,取而代之的,是对“现代高效农业、高原湿地生态旅游”的热议和追捧。

不难看出,“增长”成为以上三组数据的关键词。这些数据所拆射出的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将“工业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战略、核心战略、根本战略的结果;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体现;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变农业“短板”为“跳板”,舞动舞活“农业九条龙”提速农业现代化的最好见证。正是这股“正能量”将六盘水市社会经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去年上半年,六盘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3.54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居全省第二。同年,六盘水市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排名由第6位上升至第4位。(责任编辑/哈文丽)

作者:陈高泽

湿地生态农业论文 篇2:

关于创新农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研报告

摘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正常运营和科学发展的灵魂和筋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的特殊性,决定了管委会制(政府主办型园区)虽然是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不是唯一的管理经营模式。应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及早培育园区的“自身造血”能力,探索农业园区发展的长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农业园区;体制机制;长效管理模式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则是园区正常运营和科学发展的灵魂和筋骨。

一、盘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

2010年以来,盘县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转型、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平台。现有规划设计1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总投资59.04亿元,至2013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5.526亿元,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9.35%。

(一)规划先行

盘县农业园区规划以六盘水市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总体规划为统领。通过规划引领,形成以交通沿线为骨架,农业园区为支撑,立体农业产业布局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预计到2017年,在全县建成10个以上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含量较高、经营机制完善、产品商品率高、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组织人员完成现有10个农业园区的规划编制、上报工作,分别为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盘县老黑山核桃产业园区、盘县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盘县板桥水塘城郊型蔬菜产业示范园区、盘县特色杂粮示范园区、坡上马铃薯种薯产业园区、盘县旧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盘县淤泥乡岩博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火铺镇沙淤农业产业园区。

(二)突出特色

根据国发[2012]2号文件的战略定位,以及特色产业基础。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打造。例如,将盘县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等园区打造为集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种养加工、产供销为一体的示范展示区;将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观光园区等打造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二是突出特色,品牌认证。以核心区主导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凉都——六盘水”农畜产品“优质、生态、富硒”的优势,积极开展品牌认证。例如,盘县火腿于2012年9月13日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成为继浙江金华、云南宣威之后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凉都特色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技术引领

科技支撑体系是提升园区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为确保园区产业项目健康发展,盘县农业局明确4名副局长分别负责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观光园区、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盘县老黑山核桃产业园区和盘县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并派8名技术骨干进驻园区蹲点指导。

(四)服务配套

借鉴国内农业园区先进的组织管理和成功的运行经验,对于提升农业园区建设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加强农业园区建设,盘县正积极争取成立农业园区管理机构,明确机构人员编制,计划成立沙淤农业园区管委会(副县级)、盘古农业园区管委会(正科级)和两河农业园区管委会(正科级),3个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全县农业园区管理工作。

二、盘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区空间规划界定不清,土地流转难度加大

现代农业园区在土地整理和利用上,一个时期内应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高效、集约的空间界定。但部分园区规划设计时贪大求洋,脱离实际,资金筹措缺口大、有难度。如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观光园规划面积6万亩,地跨滑石乡和刘官镇,规划总投资6.78亿元,现完成投资2.6亿元,流转土地仅8230亩。短期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不利于发挥园区的集聚示范效应,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拳头产品。

公共管理刘永启:关于创新农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研报告随着园区建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效益的显现,农民的惜地意识增强,主要表现为价格分歧大,担心回收难的问题,集中式的土地流转难度进一步加大。此种问题,从根源来看,多源于程序和运作的问题,土地流转不规范,也存在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力等问题。但从根本上讲,是由于规划区内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具有后顾之忧,仍把土地作为自己的生活保障,不愿流转。

(二)农民社会化组织程度有待提高

盘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属起步阶段。现有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省级试点2个。种植业41个,畜牧业24个,服务业6个。资产总额57.3万元,合作成员8000人左右。

从服务形式来看,仅局限于向农户和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生产资料、种苗种禽、产品回收等方面的常规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不足;从现代化组织程度上看,制度约束、财务约束、合同约束、利益分配、风险调节等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与农户联结机制不紧。

(三)龙头企业带动力有待加强

目前,全县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仅7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

省、市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健全,企业和农民还依然存在违约的事实,对合同的履约意识不强,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科技推广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据盘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目前从事示范、推广及生产管理的农技人员缺乏。一是缺少园林、果蔬和加工的专业人才。二是缺乏农业高科技人才,如生物组培快繁技术、无土栽培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三是缺乏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四是缺乏农业信息方面的人才。同时农业园区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成果转化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缺乏有力的措施,科技对农业园区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仅仅局限于对园区项目的初期规划和论证上。

(五)农业园区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已经对园区发展造成束缚,影响了园区日常建设和管理。现在县级“园区办”管理较为松散,人员变化随意性较大,且主要工作仅限于开展报表及相关文字材料,综合协调职能未得到完全发挥,部分园区未成立园区管委会,已成立了园区管委会的园区与当地乡镇在管理上存在着“两张皮”和权责不清的问题。二是关于农业园区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有待于深化认识。目前,盘县正在争取成立三个农业园区管委会(沙淤、普古和两河),负责全县10个农业园区管理工作。暂且不论管理体制的问题,单就管理涉及面来讲,实为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在此情况下,我们要看到农业园区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即面临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属性的,多种兼容管理模式的培育和选择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借鉴广州等地的经验做法,根据土地流转规模和范围,适时成立市、县、乡(镇)、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负责编制土地流转规划;辖区内信息的核实、发布、储存和上报;受理土地流转事宜;规范流转合同的签订和鉴证;负责或协助调解承包合同纠纷,化解社会矛盾。

(二)创新龙头企业建设用地指标保障机制

国发[2012]2号文件强调,“支持贵州探索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折抵新增耕地占补平衡的途径。即可以通过整理、提高农业(园区)用地的质量等级——农业产出率——级差地租。通过“以质抵量”,新增农业龙头企业部分用地指标。例如,对于同一经济开发区中的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农业园区通过科技整理,使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那么就相当于可以置换出工业园区中1亩地的建设用地指标(实践中可能要按一个基期内不变价格的一定比例来置换),用来新增(折抵、平衡)工业园区中农业龙头企业的用地指标。

(三)依托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民,提高社会化组织程度

一是通过先进地区的合作社,组织农民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合作社人才培训体系。县负责乡镇级辅导员和典型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乡镇负责辖区内所有合作社负责人、理事会成员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合作社负责全体社员的培训。三是成立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领导小组。由一名副书记或副县长负责,明确县农口和供销社负责本系统、本行业的合作社发展,财政、工商、金融、税务、交通、电力等部门负责政策落实,新闻媒体负责报道。形成以经管部门为主,和力推动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落实“三大基地”合一

一是市、县政府继续以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或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园区的发展,将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培训、推广”基地。二是充分利用科研院所人才、科技等资源优势,将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基地”。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园区多元化科研投入机制。鼓励院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和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进园区,领办或创办企业。三是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公益性”,由市政府协调有关院校,参与园区合作,将园区建设为“教学实践基地”。

责任编辑:王敏

作者:刘永启

湿地生态农业论文 篇3:

传承农耕智慧,织就创新未来

农业文化遗产指的是鲜活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农业系统。目前,有超过20个国家的60多个农业系统被世界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古老农业文明中所蕴藏的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农耕智慧,仍然能为我们的现代农业带来启发。
中国江苏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是将农、林、渔业相结合,在沼泽洼地中巧妙利用垛型土地造田耕作的濕地生态农业系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孟加拉国浮田农业系统是当地农户为适应洪水与长期雨季气候而建立的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业模式。人们采用科学的方法在这些可以“拉回家”的田地里种植粮食和蔬菜。

墨西哥传统架田农作系统是一种湿地秧田农业系统。俯眺远望,架田像一座座人工浮岛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河流之中。当地农户因地制宜,利用芦苇做成筏子,并在上面加盖厚厚的河底淤泥用以种植作物。架田生产力很高,每年可收获五季。

突尼斯加尔梅尔潟湖沙地农业系统为在沙滩上种植粮食提供了绝妙的方法,它利用被大海潮汐带来的浮于海水上层的新鲜雨水灌溉农作物。当地农民必须定期计算海平面高度,并通过增加沙子和肥料来控制土壤的水平高度,以防作物根部因接触到盐水而死亡,或因缺水而干枯。

秘鲁安第斯高原农业系统是5000多年来当地人民适应环境,积累关于梯田、垄田、灌溉系统、传统农具,以及不同海拔的作物和牲畜等农业知识的最佳范例之一。当地人利用该系统培育的作物多达177种,其中多数为根茎类作物。

韩国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是当地传统旱作农业的一种。千年来,为适应多风的火山地环境,当地人利用石块堆砌出一条长度超过2.2万公里的石墙,用以抵御风沙和水土流失。

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绿洲农业系统是当地农户为应对山区极度干旱、水源极度缺乏而创造的农业系统,由河流沿岸小片肥沃田地组合而成。当地农民根据季节严格限制开垦规模,将农作物种植与畜牧养殖相结合,使得贫瘠的土地充满生机。

日本宫崎山地农林复合系统位于陡峭的山区,那里森林密集,平地稀疏。当地人通过对林业、农业的长期有效管理,平衡了林业保育和农业开发,保障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资本主义精神论文下一篇:农村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