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内科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留学生医学教育发展迅猛,临床示教工作已成为医学院校不可避免的一大难题,留学生本身的特点难以适应中国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我们尝试以案例教学法(CBL)进行内科学见习教学并总结经验。【关键词】留学生见习教学经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国际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留学生内科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留学生内科学论文 篇1:

留学生内科学实验教学体会

摘要:目的:提高留学生内科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方法:分析留学生内科学实验课的教学准备、实验课实施、有待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结果:留学生内科学实验教学得到学生的肯定和好评。结论:根据留学生特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多种方式结合进行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育;留学生;内科学;实验;教学质量

近年,来华留学生尤其是医科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加[1]。如何做好医学留学生教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崭新而且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探索价值。我校内科学教研室承担了医学内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得到了留学生们的肯定。现就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作一总结和探讨。

1 教学准备

1.1 教学对象的认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其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有其独有的特点。我校招收的留学生大多来自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阿富汗等周边国家,英文水平较高,但口音较重,发音不规范,最大的问题在于把国际音标的清辅音t、k、p读成浊辅音d、g、h,且汉语基础差[2]。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注重课堂的全英文授课外,课下也需要与学生多接触,掌握他们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方式,在不断交流中相互适应,克服语言困难。

1.2 教材的准备:一本好的英语教材是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保证,然而国内目前还没有现成的、适合留学生内科学实验教学的成熟英语教材。和中国的教学模式不同,印度、巴基斯坦等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大纲尤其侧重于临床应用。针对留学生日后绝大多数要从事医生这个行业,我们组织英语较好的年轻教师严格按照国外实验大纲要求,同时结合我校具体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特点自行编写英文内科学实验讲义。讲义尤其侧重于人体实验和操作性实验的编排,增加临床应用性。

1.3 教师的准备:全程英语教学是留学生教学的特点,因而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承担留学生英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英语发音标准,口语流利,表达能力强,与留学生之间无语言交流障碍;二是专业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教学意识强[3]。因此,我们着重挑选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运用英文授课,要求他们课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包括授课内容的熟练掌握和讲解、课件的制作、生僻单词的正确发音及对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提前准备等,争取做到授课时游刃有余。留学生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考虑到留学生的宗教信仰,某些实验可能不适宜在留学生中开展,教师必须提前了解情况,安排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另外,因为留学生的理论课程是由不同的外籍教师或本校教师承担,授课内容可能和中国传统教学有一些区别,教师在开展实验前,首先需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实验安排。

2 实验课实施

2.1 授课方法的选择:留学生普遍比较活跃,实验时参与性很强。根据他们的特点,我们尝试在实验课教授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对于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人体实验如血型鉴定、血压测定、心电图测定等,我们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运用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动画制作首先回顾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播放英文原版实验操作的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熟悉实验过程,再具体讲解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等,让学生实验前做到心中有数。实验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都把自己当作临床医生,互相检测。

留学生对这类实验的积极性非常高,每一位学生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一次甚至多次的操作,有时还要求教师作为他们的“病人”进行检测,课上、课下主动与教师讨论实验结果。对于动物操作性实验,我们安排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边试教边讲解,实验操作过程中,给每位学生分配具体的实验任务,多名教师参与指导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实验失败,留学生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学习,不影响教学效果。实验结束后,我们尝试让学生去做一些实验相关的小游戏、小测试等,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加强实验知识的应用。我们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还会给出一些临床相关问题进一步巩固其学习,为其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奠定基础。国外的实验教学大纲编排了一些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交叉性实验。我们和其他教研室进行交流,充分利用学校的共有资源,为留学生提供最合适可行的实验。

2.2 留学生的课堂纪律:留学生的课堂纪律是我们需重视的问题。与中国学生不同,留学生的迟到、缺勤、早退是较常见的问题。学校相关部门专门安排了几位教师监督学生的出勤率,同时我们适当采用点名、提问、交作业、与期末考试成绩挂钩等方法加强管理,学生纪律明显好转。当然,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教师的英文水平和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实验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更为亲密,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实验操作、实验原理、甚至实验结果有任何疑问时都可随时提出,而且常常会问一些临床相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除了熟练掌握本专业内容外,还需加强对专业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很好地应对留学生教学。实验室技术人员也需尽可能地强化英语专业知识和口语的训练,辅助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教师授课时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加强实验管理,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我校制定的留学生规章制度执行,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苏华,孙鹏程.浅谈英语医学学历留学生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10): 40-41

[2] 毕胜,蔡连顺,齐宗春,等.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初探 [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31 (4): 38-39

[3] 毛淑梅,李承德,康白,等.关于如何提高留学生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7): 71-72

作者:唐碧

留学生内科学论文 篇2:

案例教学法在留学生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留学生医学教育发展迅猛,临床示教工作已成为医学院校不可避免的一大难题,留学生本身的特点难以适应中国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我们尝试以案例教学法(CBL)进行内科学见习教学并总结经验。

【关键词】留学生  见习教学  经验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 国际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只是大批国人走出国门求学,海外留学生和学者也逐渐来到中国求学。自1995年我国实行各高校自主招收留学生政策以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来华留学医学生数目增长最迅猛,规模现已居来华留学生各专业第二位,学历留学生各专业首位[1]。留学生数量的增长, 必然要求学校有相应的施教内容和方式, 以适应目前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发展。我校也于2011年开展了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留学生招生工作,由于留学生本身的特点难以适应中国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我们尝试以案例教学法(CBL)进行内科学见习带教,总结经验如下:

1.留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困难

内科学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是整个临床医学的基础,为培养未来的“准医生”的“临床思维”打下基础的重要课程,因而内科学见习带教通常需要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让学生掌握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我校招收的来华留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基本无中文基础,在和病患交流过程中存在语言交流障碍,临床见习时又看不懂辅助检查资料,学生很难得到完整的第一首病史资料;另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使留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与国内学生有所差异,留学生课堂提问多,思维活跃,但记忆力和应试能力较差。综上,留学生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使的临床教学过程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如果按照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是提高留学生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我们尝试以案例教学法进行留学生内科学见习教学。

2.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采取来自于真实情境或事件形成的案例,借助案例分析和解决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学习、互动讨论等综合能力。1870 年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首先提出案例教学法,此后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推广,之后案例教学法以其自身在教学中的巨大优势风靡全球,百余年来,该种教学方法几经完善,现已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高校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直到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才被我国教育界认可和重视,并于上世纪末率先在国内法律及商业教学中推广应用。案例教学法 优势在于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4],而临床医学教育的高实践性、高思辨性的特征,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着天然的契合性。

3.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留学生临床教学体会

3.1案例教学法促进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由于教师与留学生文化背景及语言的不同,对留学生教学单纯用文字描述往往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利用色彩、声音、动画、图形等形式,以直观、新颖、活动的图像和画面展示教学内容,这种信息的表达形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让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获取知识[2]。另外,众所周知医学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留学生通常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原因较难获得满意的第一手临床资料,通过案例培训, 能增强师生交流机会, 了解我国医疗运行体制, 体会我国社会文化背景, 促进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使学生较全面掌握病史资料。

3.2案例教学法促进留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主张, 符合医学的和实践性特点,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性教学,教师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单向的讲解,而是和学生共同进行问题的探讨和辩论,使得学生的思维角度得到充分扩展和展示。而留学生本身在留学前的本土教育多为“交互式”教学模式,所以留学生更能接受和喜欢案例教学法。通过思考题、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学会了如何对病情剖析、归纳、总结等重要环节和程序,训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并对所学的疾病,经过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生每讨论到一份临床病例后,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分析,做出正确诊断。这就促使他们去认真分析,查阅资料,甚至相互讨论。这样使学生由机械的学习变为灵活的学习;由接受式學习变为发现式学习;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克服了学生读死书、背死书的不良现象,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临床、处理大量的现实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3案例教学法促进留学生的学习效率

留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病案资料和拟出的思考题,去查阅资料及参考书,并在病案讨论中反复运用所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增加了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通过讨论不但学习了临床知识,而且使知识融汇贯通。通过病案讨论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3.4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在病案讨论课前,应有周密的教学设计,包括病例的选择、认真备课、计划及安排。由于留学生在主动分析病例的过程中,会查阅许多的参考书籍,所以他们就会提出很多教材中没有的问题,这就促使教师要做更多的准备,而且是以全英文授课,教师不仅要熟悉患者的情况,还要精通与病例相关的解剖、病理和生理等基础知识,这就使得授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为能达到良好地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充分查阅资料,对学科进展等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学习。

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并不在于向学生传授与规则相关的内容,它注重的不是结果, 而是过程。在当今社会, 与医学相关的信息与研究进展每天都在以成倍的速度增加。留学生将来毕业后要走向的是国际化的医疗市场环境,我们选择在临床见习阶段采用案例教学法,既希望能为留学生带来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更希望能强化培养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医疗事业打下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富增.改革开放30 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6.

[2]Ogur B, Hirsh D, Krupat E, et al.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Cambridge integrated clerkship: an innovative model of clinical education[J]. Acad Med, 2007, 82(4): 397-404.

[3]Ciraj AM, Vinod P, Ramnarayan K. Enhancing active learning in microbiology through case based learning: experiences from an Indian medical school[J]. 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 2010, 53(4): 729-733.

[4]Stjernquist M. The case method: a new student-activating method in medical education[J]. Lakartidningen, 2001, 98(3): 174-176.

作者简介:

业秀林(1981-),女(汉族),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呼吸内科临床与教学工作。

作者:业秀林 杨姣 李薇 张力燕

留学生内科学论文 篇3:

基于“雨课堂”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顺应时代发展,推动教育理念变革,探索新的心血管诊断学教学改革模式,构建“雨课堂”和微课诊断学课程资源库,促进移动终端、智慧校园与医学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

[关    键   词]  “雨课堂”;微课;翻转课堂;诊断学

随着移动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兴起,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是教育理论界提出的将知识化整为零的策略,功能强大的微信公众平台也为移动教学的交互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将“雨课堂”与“微课”两个现代化智能平台技术相结合,借助集图文并茂、融视听于一体的微课视频和智能平台技术的支持,通过“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手段的改革,依托以上教学载体,学生在课前进行移动式微课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采取弹幕互动、实施采集课堂数据等,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吸收,课后学生通过微课反复学习重点及难点,强化记忆,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雨课堂”与微课课程资源库,强化医学生深度学习,推进医学诊断学教学方法的革新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

一、翻转课堂+微课模式

韦斯利·贝克提于2000年提出了“翻转课堂模型”理念,翻转课堂是教师构建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再回到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及点评等教学活动,重新规划知识的传授、内化和巩固,对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进行翻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层次认知能力[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2-3]。

微课是学生在课外自学的良好的教学资源,微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和英国纳皮尔大学教授分别提出的60秒课程和1分钟演讲,国内由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是教师通过制作内容简短的微视频,将知识点的重点、疑难及临床技能操作等内容清晰地呈现给学生,通过与学生交流、互动及答疑解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翻转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4-5]。

二、雨课堂简介

“雨课堂”是2016年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一款集微信与PowerPoint(PPT)于一体的网络智慧教学工具,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雨课堂”只需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和手机,就能将教师使用的PPT课件和微信平台进行无缝衔接,将学生课前、课后的课外学习与课堂紧密结合,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全程式教学与大数据教学融为一体[6],通过营造互动、高效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对课堂的数据实施记录和教学的快速反应,推动深度学习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契合了“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需求[7-8]。

三、“雨课堂”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中的应用

医学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心脏体格检查是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技能,心脏查体一向是诊断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其理论内容繁多、枯燥,概念抽象,以技能操作为主。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在课堂上通过PPT进行讲授,学生课后复习、考试,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对心脏查体技能等相关知识点掌握不足。将以“雨课堂”与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心脏体格查体中,可有效克服以上缺点。将以“雨课堂”与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心脏体格查体中,通过开展多元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果[9],构建“雨课堂”和微课诊断学课程资源库,强化以“能力导向的教育”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前准备

1.制作精良的微课视频

微课的核心资源是视频课件,授课教师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目标,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录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微课视频,对心脏体格查体中的叩诊、杂音的形成机制等难以理解的部分采取形象生动、趣味的3D动画及视频进行展示,将深奥的机制转化为生动的演示。而关于心音和心脏杂音,采用Flash动画模拟,显示出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心电图、心音图,使学生感受到杂音的响度和级别,通过动静相结合,产生图文并茂的效果。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借助网络技术提前一周发布于微信平台,并设置试题和学习任务。

2.“雨课堂”教学环境,发布微课视频

教师和学生使用微信进行“雨课堂”的学习,课前,教师构建“雨课堂”学习环境:于微信公众号中进入“雨课堂”,建立诊断学(心脏查体)课程和班级,学生通过微信扫一扫登录“雨课堂”并完善自我信息。教师发布微课视频,建立“雨课堂”教学环境,教师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的微课视频代替课堂PPT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識的掌握。学生可通过移动式自主式课外学习,通过教师提前发送于微信平台的微课视频,下载并观看微课视频,熟悉心脏体格查体的视、触、叩、听等基本技能,完成测试及学习任务,通过查阅文献,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讨论,抑或师生在微信群及时交流互动,参与在线测试、在线讨论,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中教学

教师登录“雨课堂”,选择班级课程,开始上课,学生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课堂。教师使用“雨课堂”进行课堂点名,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提问测试,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授,组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需共同解决问题。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在线测试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交后,显示测试结果。教师可打开弹幕,学生通过弹幕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查看学生不懂的知识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每个小组进行汇报,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及点评,并结合“雨课堂”在线测试及讨论情况,给予针对性总结[10]。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讲解及答疑解惑等,熟练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弹幕,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分组讨论,并可发布在线测试试题,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学生提交后可显示测试结果,从而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通过发布弹幕,查看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的标记,调整教学计划及进度的实施[11-12]。

(三)课后巩固

课堂结束后,“雨课堂”把课堂中本节课授课的全部数据发送至教师邮箱,教师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教师布置拓展任务,发布下节课的微课视频,课后,学生可继续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对本节课内容复习巩固,相互答疑,加深学生知识的记忆,预习下节课微课的内容,对仍存在的疑问可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学生之间可互相解答、讨论,教师进行答疑[13],通过“雨课堂”布置课后习题及拓展任务。

四、结语

将以“雨课堂”与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应用于心脏体格查体中,课堂上教师采取弹幕互动、实施采集课堂数据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心脏查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知识的记忆,课后通过微课视频反复复习难点和重点,达到预期教学目标[14]。这一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拓展深层次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15],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

参考文献:

[1]张萍,DING L,张文硕.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与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13(1):46-55.

[2]亢东琴,岳树锦.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教育的研究现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6):19-20.

[3]肖健,杨德军,汤靓,等.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112-113.

[4]王馨晨,党建宁.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设计与创新策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76-184.

[5]李育娴,张介平,秦颖,等.微课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和体会[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5(10):143-144.

[6]董明,闻梓钧,陈佳.雨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 (5):7-11.

[7]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5):26-32.

[8]姚齐颖,张冬梅,赵慧,等.“雨课堂”与基础医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1(1):130-134.

[9]郭玲玲,王克,马英.微课翻转课堂在医学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9(24):67-70.

[10]葛翠翠.雨课堂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3):13-15.

[11]胡楠,贺婳茹,赵娟,等.雨课堂教学在医学留学生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效果[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1):55-58.

[12]李鹏,易淑明,鄭晓妮,等.“雨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导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8(4):560-563.

[13]边玮玮,孔雨佳,郑爱丽,等.基于微课和微信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医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4-27.

[14]孙允芹,衣志爽,许红芝.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2):91-92.

[15]孙笑微.“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在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1):92-96.

编辑 郑晓燕

作者:倪国华 门莉 马翔

上一篇:高师声乐教学论文下一篇:农村林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