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阅读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分析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新形势下应采取的对策,探讨课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提出通过语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关键词:习得语篇教学课文阅读交际能力阅读的过程就是通过所学语言接收作者所表达的信息的过程,这是一种积极的语言交际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1: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随着新课改掀起的教育革新热潮,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重点也逐渐转向学生英语素质、应用能力等方向。尤其注重学生捕获英语知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素质教育方针的落地开展方式,也是切实发挥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价值的有效手段。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接受新教学方针及理念的引导,促使自身教学眼界及教学思维的不断提升,进而为学生构建更具实用性、发散性、逻辑性的英文课文阅读课堂。

一、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现状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不仅是丰厚学生英文基础的课程,还是拓展学生英文分析能力、语言处理能力的过程,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其教学成效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1.忽视阅读教学

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将主要精力及教学重点置于知识讲解中,忽视英语阅读的教学价值,其对学生的阅读教学要求通常只局限于对教材课文的阅读,而且不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方法等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及能力的提升。

2.阅读材料单一

部分初中学校的英语课文阅读教学存在阅读材料单一的现象。英语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通常选用教材课文及习题短文,这些阅读材料虽然与教学要求极为贴切且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但是其内容局限、结构单一,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视野及能力的提升。

3.阅读时间有限

初中学生的课程安排较多而且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吸收巩固,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及重视程度都不高,这就导致其在英语阅读上花费的时间有限,仅仅将掌握英语知识作为学习目标,忽视英语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的拓展。

4.教学方法不当

目前,部分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开展方式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存在偏差性,依旧沿用控制式、填鸭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思维提升受限。尤其部分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设计存在重点不明确、阅读材料选择不当的情况,致使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无实质性提升。

5.忽视阅读习惯

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可以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律性、自主性,推动着学生阅读知识领域、阅读思维层次的拓展。部分英语教师忽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只关注学生英语成绩及英语知识掌握情况,忽视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及个性化阅读方式的形成。

二、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教师设计阅读教学时,应以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需求为基础,尽可能的增加课堂内容的灵活性,关联性,为学生带来更多新鲜因素、变化因素的阅读课程。

1.明确阅读目的

英语教师设计课文阅读课程时需要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的及教材内容先择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速度等。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规范、高效的对课文阅读进行分析理解,并在该过程中实现对英语知识的积累及英语阅读思维的拓展,进而提升其英语阅读能力及英语核心素养。英语教师在开展课文阅读课程前,要确定需采用的阅读方式,并根据阅读内容设置系列性的阅读问题,引导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文章阅读中拓展,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信息捕获能力及总结能力。例如,英语教师前在课文阅读教学开始前展示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或者填图,让学生在阅读结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补充拓展,或者展示阅读文章的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在阅读后根据其理解对其进行解释、关联、延伸等。

2.注重阅读方法

英语教师设计英语课文阅读教学时需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及阅读思路的引导。英语教师在课文阅读课堂中需要带领学生对课文的组织架构、重要内容、语法语义等,锻炼学生的辨认信息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关联应用能力等,切实发挥英语课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价值。英语教师可以将课文扫读、课文跳读及课文细读进行整合,设计出有的放矢、灵活个性的课文阅读方式。 学生对阅读课文进行扫读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课文中心内容、主要架构、作者思想等进行初步了解,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关课文主要内容的判断题,要求学生扫读完课文后对其进行判断,这样可以增加学生扫读课文时的目的性及质量;学生对阅读课文进行跳读时,通常是围绕问题进行的,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题目或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跳读阅读找到问题答案,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分析整合、捕获信息能力;学生对阅读课文进行精读时,会对课文进行全方位且细致深入的分析,尽可能详细的认知课文内容、语法语义等,也是阅读课程的重要教学关节。英语教师在该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阅读分析思路的引导,帮助学生准确详细的掌握英语课文阅读知识。英语教师将这三种阅读方式进行整合、应用,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及时间对阅读课程进行调整,进而保障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整高效的造成课文阅读。

3.创设英语应用机会

英语教师在设计课文阅读课程时要为学生创设恰当的英语知识应用机会,锻炼学生的英语知识关联思维及英语表达能力。英语教师在课文阅读课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课文内容等设置问答、复述、扩写、缩写等练习环节,也可以以课文閱读内容为基础设计讨论环节,借此为学生创设充分的阅读知识应用及阅读思维延伸空间,进而推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关联思维能力等。英语教师在该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思维认知特点,尽量选取学生熟知或有一定程度认知的话题或范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课文阅读兴趣及参与思维活跃度,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到英语知识应用训练中,进而提升英语课文阅读课程的教学深度。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高品质开展,需要英语教师既要实现学生对阅读内容更深层次理解,又要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个性的英语阅读习惯。英语教师在设计课文阅读课程时需要打破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掣肘,增添课文阅读课程的多元性、关联性,顺应学生的英语知识认知范畴及思维特点,为学生养成个性化、高效化的英语阅读习惯创设条件。英语教师要明确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开展方式、拓展范围等,提升学生的英语课文阅读思路清晰性及目的性,还要在阅读课程中为学生设置阅读知识应用练习环节,让学生得有充分延伸其知识领域及能力范围,提升英语课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格局。

作者:刘思琳

课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2:

运用语言习得理论 强化课文阅读教学

摘 要:本文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分析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新形势下应采取的对策,探讨课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提出通过语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习得 语篇教学 课文阅读 交际能力

阅读的过程就是通过所学语言接收作者所表达的信息的过程,这是一种积极的语言交际活动。因而我们可以说,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够使学生获得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呢?笔者从对语言习得理论的认识,分析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巧妙地利用课文材料组织阅读教学,设计最佳的课文阅读教学程序,通过语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对语言习得理论的认识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Krashen)在“语言习得学习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中提出:人们发展和应用第二语言或外国语言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过程。第一种称为“习得”,也就是说,学习者不靠别人语言规则就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这是一种潜意识过程。第二种称为“学习”,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他认为习得过程对外语学习者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习得的语言才能随时进行自然、流利的交际”。他认为,语言习得过程是个内化过程。在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中,为了加速这个过程,关键在于强化输入和促进产出。他和其合作者特雷尔(Tracy Terrell)认为教学法应以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而不是以语言理论(如语言的结构)为依据。他们十分强调领会意义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当学习者理解目标语中的信息时,语言习得才会出现”。语言习得理论是交际教学思想的组成部分,认为人们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通过“可理解的输入”。输入越多,掌握语言越好。因此,语言习得研究者特别重视增加阅读量,并且鼓励学生对那些能够吸引他们的材料进行泛读训练。同时,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人们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其接受性语言能力(听和读),要远远高于表达性语言能力(说和写)。因此,应该首先发展“输入(input)”,即听和读。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掌握语言,也才能有说和写的“输出”(output)。

二、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总的来说就是费力多收效低。具体表现在:普遍存在注重语言学习,忽视语言习得的倾向。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少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上,没能根据语言习得规律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从不同的侧面,多方面地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在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模式下,有些老师在讲授课文时总感到完不成任务,“讲不完”。每遇到新的语法项目,就认为必须讲授给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词(组)、句型,更是不敢放掉一个。所见过的语言材料几乎都要求学生达到表达或熟练掌握的水平。本来应在一个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用两、三个课时才能完成。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部分精力去记忆语法、词汇的用法,有的甚至是极怪僻的用法。由于老师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分析语法和词汇上,忽视了对阅读文段整体的分析,把很好的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课文当作语法教材来教,结果把活生生的语言教成了一种静态的、封闭的符号系统。学生每学过一篇课文后,对全文的内容、主旨不甚了解,对课文根本没“阅读”、“理解”。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肢解教材的做法缺乏整体要求,使知识教学和能力的培养二者严重脱节。而学生孤立地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具备了实际运用能力。更为有害的是,这种教法往往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过程机械呆板,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即使高分学生中不少也是低能者。

我国的英语教学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转变教学思想,是新课标对广大英语教师的要求。旧大纲有这样一句话:“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现在倡导的教学思想是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一字之差,却反映出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研究教法和学法,要研究从学习者的角度如何去掌握学习英语的技巧和方法。根据不同文章体裁的内容,设计最佳的阅读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的基本技能,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坚持以课文阅读教学为中心,坚持语篇的整体教学原则,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法不离文。

三、语言习得理论在课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课文阅读教学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导入阶段,阅读理解阶段,口头运用阶段和书写巩固阶段。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由多目标、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构成的动态过程。由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特点不同,对交际能力的体现也有所侧重。但总的来说,听说读写这四个环节是层层递进而又相辅相成的。下面,笔者就各个阶段中语言习得理论的运用分别作些探讨:

1. 导入阶段。在课文的导入阶段,教师应该积极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去听和说,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这个阶段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便进入课文的阅读理解阶段,同时也潜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听和说的交际能力。根据语言习得理论,这可以认为是课文阅读教学中信息“输入”的第一个过程。

2. 阅读理解阶段。这一阶段是课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也可以说是信息“输入”的第二个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切实注意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这里应遵循的原则就是: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展开阅读。简单地说可以分为下面几步:

(1)略读(Skimming)和查阅式阅读(Scanning)。通过这种快速阅读,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做到浅层的理解,获得一些粗略的信息,正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需求。

(2)细读(Careful Reading)和评价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这个过程是一个让学生最大限度获取信息量的过程。也就是说这是信息“输入”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Read between the lines”和“Write between the lines”。前者是指要看懂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后者则指学会在书眉或页边上写下读者对整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评注式见解。眼、脑、手并用,使阅读事半功倍,进而提高学生的一些非语言因素(nonlinguistic factors)的阅读技巧。如:推测判断(inference)、时空顺序(spacial and chronological order)、评价观点(evaluation)、图示图表(figures and charts)和语气心绪(tones and mood)等。

细读之后,可以分组乃至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问题,检查课文信息“输入”的效果,让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处理有关信息。

如果说导入阶段和阅读理解阶段主要是信息“输入”过程的话,那么口头运用阶段和书写巩固阶段主要就是一个对所“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的“输出”过程。

3. 口头运用阶段。口头运用阶段是围绕课文进行的说的交际能力的训练。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如根据关键词和图表等进行复述课文、角色扮演、新闻采访等。但是,在这个接近真实情景的交际中,教师如果过多地干预,就会妨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甚至会阻碍他们交际技能的发展。

概括地说,教师在指导交际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精心设计有关的交际情景和语言项目。准备各种辅助材料,如图表、图画、线索提示以及对各种练习形式,如结对、分组和全体活动等做好安排。

(2)如果学生应付不了某些复杂的情景和语言项目,教师可以及时提出建议或提供新的语言项目。如果学生有分歧,教师则起到协调人(coordinator)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是交际活动能顺利开展的保证。

(3)对学生在课堂上运用交际语言时所暴露出来的弱点,教师应注意观察、记录,要等学生交际完毕,再进行纠正,并作为以后补偿学习的依据。

弄清楚以上各点,利用交际法教学去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致迷失方向。

4. 书写巩固阶段。在语言习得理论中,书写巩固阶段实际上是语言信息“输出”的第二过程。这个过程也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具体地来说,可以先让学生做那些自由选择语言机会少的练习,然后再慢慢过渡到自由写作。写的训练方法也有多种,如改写句子、改写课文、缩写课文、自由仿写等。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是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达到准确“输出”信息的目的。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不看书,独立完成这项活动。这时教师可以使用课文内容的缩写来进一步检查阅读。

经过教师灵活处理,重新组合并巧妙利用课文材料组织阅读教学,可以使课文教学的程序更加充实和完善,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由于每一步骤都围绕“读”这一实践活动,以“练”这条主线贯穿于课文阅读教学的始终,使课堂教学的诸环节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阶段侧重,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协调发展。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语言习得理论在课文阅读教学各个环节的交际功能各有侧重,但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是相辅相成的,“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而“输出”则是“输入”的深化。具体地说,就是听中有说,读中有说,先听读后说写,充分体现了阅读课“为获取信息而阅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英语辅导报教研部.英语教学法流派与名家介绍 [N]. 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

作者:张春燕

课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3:

关于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摘要】英语阅读包括三个层次:语言层次、信息层次和思想层次。因此在课文阅读教学加强课文阅读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捕捉;重视篇章教学,理清信息间的逻辑关系;重视思想内容的挖掘,渗透人格教育。

【关键词】课文阅读;语言知识;篇章结构;思想内容

一、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阅读课上常见的有下面两种教法:一些老师把文章中的单词的词性、搭配、用法、语法、重点、难点讲得头头是道,上课条理清楚。讲解完后做练习,让学生消化、接受。

另外一些老师则把生词粗略讲一下或放到课文中讲。就课文回答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复述课文,最后就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提示一下。然而这两种教法都有其局限性。学生并未真正参与阅读教学活动,阅读课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相互“应和”上,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课上只是“听众”。阅读教学成了教师唱的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兴趣,更谈不上成就感。

二、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内容

具体来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写作和口语表达奠定基础;培养语感,全面提高语言能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是获取新的信息与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与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阅读教学应包括三个层次:语言层次、信息层次和思想层次。语言层次是指在阅读中获取语言知识(语法、句式、词汇、语篇结构)。一是阅读教学中,词汇、句式不能忽视,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语篇结构。二是词汇语法要做到重点突出。信息层次,是指阅读中要学会获取具体信息,并能加以归纳概括。注意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层次的内涵是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体会隐含的意义;形成自己的评价与判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三、提高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对高中课文阅读教学的认识,如何提高其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任务型阅读活动,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活动设计要多样,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活动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这种任务式活动的目标不是获得现成的结论,而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过程,是增强实践独立性的尝试和训练。在“任务式”活动中,教师应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设计阅读活动,组织学生高效率地完成阅读任务。教师设计阅读任务活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活动,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授之以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育教学理论指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的学习语言的过程。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个过程,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时间,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陶行知先生也说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學习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教师在这一层次的教学中,其主导作用应充分体现在如何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特别讲究一个“导”字,以激其情,启其智,充分挖掘出学生自学求知的内在动力。

(三)加强课文阅读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捕捉,丰富学生的基本积累

高中阶段的课文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对比不同的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学会欣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应用这些语言知识的能力。从而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这些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如Book1 UNIT5 Nelson Mandela中Elias’s Story,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文章的关键词及词块,再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可以先造结构简单的句子,然后再给句子添加适当的修饰词,给句子升级,这样不仅降低了造句的难度,还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了使用语言的乐趣。当然,教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词或词块,发挥想象了写一篇短文,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熟记这些重要的单词和词块,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四)重视篇章教学,理清信息间的逻辑关系

阅读是建立在语篇基础上的。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递并不是简单的“词汇+语法”。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剖析课文的篇章结构,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感知文章的谋篇布局,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以及段落自身的结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目的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扫描每段的中心句及句中的实词来揣摩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学生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和作者采用的各种衔接手段,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各种表现手法和谋篇布局上的特点,从而掌握英语写作的内在规律,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学会从宏观的角度构筑文章的框架结构。

(五)英语阅读教学应重视思想内容的挖掘,渗透人格教育

现行高中英语阅读教材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旨在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中西文化的精华,展示了众多人物的优秀品质,道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阅读教学应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内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例如,Book 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主要讲述了很多珍稀动植物的处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和总结出这篇文章的主题-----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以阅读为基础,设置写作人物,如续写一个结尾,或以保护动植物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总之,课文阅读教学应首先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篇结构放在首位,注重语言信息的整体输入,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入手,着重培养其快速摄取有用语言信息,整体把握文章层次结构的内在联系,准确领会其深层含义等诸项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侯兰华.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整合[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0).

作者:魏晓玲

上一篇:扶贫的探究论文下一篇:ERP制造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