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15

会计档案管理论文 篇1: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背景下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研究

摘 要:本文以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为研究背景,详细分析了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出现的新变化、其管理意义,以及管理内容和实现方式,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做好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背景下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具体改进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价值。

关键词:会计档案;电子化;档案管理

概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手工操作的会计工作已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会计电算化显著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由此所产生的以会计凭证、账本和报表为内容的会计档案呈现出几何级数量大幅增长。1998年,国家档案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尤其是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2015年12月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办法》中关于电子会计档案作出了较大幅度修改,该《办法》实施以来,为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和遵循。

1 新《办法》背景下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新变化

2016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办法》提出了电子会计档案概念、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以及单轨制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不再单一强调必须建立纸质档案,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电子会计档案保存[1 ]。

1.1 提出电子会计档案概念

新《办法》第三条明确提出了电子会计档案概念:“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会计档案”是电子会计档案。电子会计档案概念的提出,充分参照了《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中关于电子档案的概念内容,概念的确定也进一步明确了电子会计档案的范围,突出强调了电子会计档案的原生性,即电子会计档案是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产生,这就明显区别于扫描纸质会计档案形成的数字化副本。

1.2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要求

新修订的《办法》明確提出电子会计档案概念,与之对应的,也提出了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方面的新要求:1)电子会计档案产生无需报备。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国家档案局、财政部备案”,新修订的《办法》则提出“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对比这二者前后的变化,单位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所产生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无需报备。2)对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接收提出新要求。从新修订的《办法》规定和要求来看,电子会计档案的移交和接收需要一并移交电子档案以及电子档案的元数据,而且元数据及电子会计档案格式需要满足档案管理规定,且特殊格式电子会计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电子会计档案的移交规定更细化:单位内部会计部门向档案部门移交时,档案部门需对电子会计档案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检测,满足“四性”标准和要求的才可接收。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会计档案接收,则提出要求电子会计档案接收部门应负责检验电子会计档案载体及其技术环境,保证“四性”要求。3)电子会计档案销毁需要派员监督。根据新《办法》的具体规定,在销毁电子会计档案时,需要档案管理部门、会计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共同派员,负责电子会计档案销毁工作。

1.3 单轨制电子式管理要求

新《办法》第八条提出了同时满足六种条件情形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即电子会计档案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等形成、传输,来源应真实有效;使用会计核算系统,并使得电子会计资料准确完整,输出的电子会计档案符合归档标准,且履行相应的审签程序;电子会计档案能够在具体的电子管理系统中实现有效、长期管理,并建立与其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检索关系;选用相应科学技术,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建立相应的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形成的电子会计档案非永久保存或其他重要价值。此外,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档案还应附有符合《电子签名法》所规定和要求的电子签名。如不能同时符合上述六项条件要求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纸质会计档案管理。

2 新《办法》背景下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意义

随着,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发挥档案资源价值等方面都有着显著优势和重要现实意义。

2.1 提高档案检索效率

新《办法》赋予了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可行性和效力上的认可性。通过会计凭证、会计账本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财务分析的效率,协助单位做好相关财务审计。会计档案电子化后,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会计档案信息随时查询,突破了传统会计档案管理模式下的查询时空界限。

2.2 增强档案自身安全

传统模式下,纸质会计档案管理面临着水、火、虫蛀等因素威胁。而随着电子签名、电子密钥、区块链、备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会计档案突破了传统非安全因素的威胁,进一步降低了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伪造、变造、损坏的风险。

2.3 降低档案管理成本

传统的纸质会计档案管理需要占用档案室较大管理空间,需要纸张、恒温机、空调等设备。实行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极大地压缩了档案室空间占用,也无需纸张、打印机,以及其他相应的硬件设备等。可见,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缩短管理时间成本,且无需打印、装订、组卷、装盒、上架等,节省相关耗材。

2.4 提高档案服务品质

传统模式下纸质会计档案管理提供的查询、检索或其他凭证服务,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其服务品质将得到显著提升。如,可基于财务报表、会计账本中记载的财务信息,基于生产、管理、投资等不同维度的财经信息分析预测的精准度。以电子化合同为例,可基于合同信息生成、记录、执行、回顾,构建基于财务分析资金使用效率数据分析,控制预算和成本,使财务决策更加高效、精准[2-6 ]。

2.5 拓宽档案管理内涵

传统会计档案管理的范围主要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而忽视了对与会计关联度较大的合同协议、重大财务决策判断,以及内控资料等资料的收集。而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使会计档案传输、读取、输出及格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拓宽了传统会计档案管理范围,为单位财务决策提供更为丰富、全面的会计档案信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电子会计档案信息互联互通共享。

3 新《办法》背景下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内容及实现方式

根据新《办法》第六条规定,电子会计凭证、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等其他电子会计资料均属于归档范畴。

3.1 主要内容

以常见的几类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为例,其主要管理内容包括:1)电子会计凭证。电子会计凭证是指以电子化形式保存的会计凭证。利用财务保障系统发起并入账的外部原始凭证与财务报账单一致后,除了保存纸质会计凭证外,外部原始单据应扫描保存电子档案,并通过条形码技术,在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之间建立关联性,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会计凭证电子化管理。由单位自身在财务管理系统中产生的出入库单、签收单等电子凭证,可直接以电子化方式存档,并利用条形码或记账凭证编号建立凭证之间的关联性,再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检索。2)电子会计账簿。电子会计账簿包括电子总账、电子日记账、电子固定资产卡片,这些电子会计账簿可直接以电子化方式存档。3)电子会计报表。电子会计报表是以电子化方式保存的各类会计报表。对单位内部会计报表可由相关部门或科室直接在系统中查询和下载;对来自单位外部的电子会计报表应有电子签名等,确保电子会计报表的真实、准确。4)电子银行回单。电子化存储的银行回单,是直接以电子介质形式保存资金平台支付的电子回单,存档时应建立电子银行回单与电子记账凭证之间的关联关系,再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实时检索调阅。

3.2 会计档案电子化实现方式

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最大难点或需要突破的便是要建立各种关联性,确保电子会计档案具有与纸质档案同等效力。1)内、外部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关联。首先是内部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关联,单位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单位原始财务数据的信息采集、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财务人员将会议记录、合同单、采购单等录入报账管理平台,实现内部原始凭证与电子记账凭证关联。外部原始凭证则通过贴条形码、会计影像系统、会计稽核系统等,分别建立外部原始凭证纸质版、外部原始凭证电子版和银行回单与电子记账凭证关联。2)会计账簿、报告等电子化保管。在单位会计核算系统及报账平台系统中都留存有相应的电子会计信息数据,可根据财务管理需要将这些信息数据进行组配,从而形成电子记账凭证、电子总账、电子明细账和电子日记账,等等,将这些电子化会计资料进行真实性、有效性和一致性鉴定审核,形成电子化管理。

4 新《办法》背景下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策略

4.1 做好“四性”标准检测

新《办法》第十二条第三款提出,“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即需要对入库的会计档案电子化在交接时连同电子会计档案与元数据一并移交,并对电子会计档案载体及其技术环境检验,从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性四个方面按照“四性”标准检测,使其达到“四性”的标准和要求。实践中通常从移交检测和日常检测两个方面进行:前者,需要将归当文件MD5与重新获取文件MD5信息对比,检测其真实性;从元数据数量、文件存储大小、电子文件数量与接收登记表数量一致性等,检测其完整性;从附件原文能否浏览检测其可用性;利用杀病毒软件等检测安全性等。后者,需要从电子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三个环节做好日常检测[7-9 ]。

4.2 严格“四化”环节保障

“四化”即规范标准化、来源多样化、管理流程化和保障制度化。首先是规范应标准化。即电子会计文件传输规范、电子会计文件准入标准、电子会计档案著录规则,以及电子会计档案编码规范等都应建立科学的标准规范体系,确保电子会计文件从收集到归档每一步都有据可依。其次是来源应多样化。即单位电子会计档案应与信息化技术及平台应用结合起来,将财会管理软件与云档案系统实现在线对接,信息化盲点纸质会计档案扫描、拍照等,确保电子会计档案全面、完整。再次是管理流程化。即根据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特点和实际,应从电子会计文件归档、电子会计档案著录、电子会计档案借阅、电子会计档案年检及销毁等方面重新梳理、规划流程,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最后是保障制度化。即通过管理制度来明确电子会计档案归什么、怎么归、何时归、谁来归、怎样管和如何用等一系列操作性问题,建立全生命周期制度化,推动电子会计档案全面规范管理[10 ]。

4.3 构建“三项”安全体系

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与传统会计档案管理所面临的安全形势和问题存在较大差异,也给会计档案安全管理带来新的巨大挑战,需要从使用、系统及信息三个方面构建完善的会计档案安全体系。一是使用安全。应根据会计档案电子化使用实际特点及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权限控制机制,保持电子会计档案原件与在线浏览查阅相独立,确保使用安全。二是系统安全。会计档案电子化离不开信息系统载体和渠道,要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和安全,可采用双机热备、负载均衡、冗余存储、数据备份、安全控制列表等措施,确保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系统安全。三是信息安全。主要是单位内部会计檔案电子化内网信息安全,从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应用两个方面,保障其信息安全。

4.4 实现“三大”目标效益

新《办法》实施赋予了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制度依据,需要从经济、管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明确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实现效益,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供支撑。一是经济效益。会计档案电子化单轨制管理的实现,大量纸质会计档案直接实现了电子化存储,单位采购合同等不同业务信息可直接接入档案信息系统,存储于光盘或磁盘即可,极大地节约了纸张以及对空间的占用。二是管理效益。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极大地简化了业务流程,提升会计档案管理效率,增加了财会信息透明度,增强会计信息收集准确率,等等。三是社会效益。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单位自身档案工作、财会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也为当事人提供良好用户体验,释放更多科技红利。

参考文献:

[1]颜晓斌.企业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中问题及改进探索[J].现代企业,2021(9):168—169.

[2]黄春英.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4):59—60.

[3]魏丽群.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创新策略[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1(28):87—88.

[4]杨茜雅.会计档案电子化 助力财务管理转型——中国联通在全国率先推行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试点工作[J].中国档案,2015(2):25—27.

[5]秦美峰.论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创新[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3):50—51.

[6]李红颖.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问题与创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129—130.

[7]金宇.大数据背景下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路径优化研究[J].经济问题,2019(5):100—104.

[8]李翠松.试论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9(11):49—50.

[9]杨春艳.会计档案电子化风险的防范对策[J].兰台内外,2013(1):29.

[10]李晶伟.单轨制下企业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探析[J].机电兵船档案,2020(2):65—67.

作者简介:翟雅芝(1983— ),大学学历,南庄镇人民政府下属单位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作者:翟雅芝

会计档案管理论文 篇2:

新形势下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创新途径

摘要:目前会计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已不适应新时代会计档案工作的需要,只有促进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收集齐全的会计档案资料、科学整理归档;加强电子会计资料归档规范化管理;要加强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会计档案;管理现状;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整理归档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各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它记录和反映了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档案管理是各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归纳和总结。会计档案管理无论对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目前会计档案管理的一些现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只有促进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一、目前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

1.对会计档案需要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各单位对会计档案工作需要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些单位领导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更注重内部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以为只要夯实会计基础核算工作,单位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自然就做好了,相对忽视会计档案材料的汇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甚至认为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大量会计档案的整理是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根本不会把财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当成会计核算作的一种简单延续,使会计档案管理员成了会计档案的保管员,认为会计档案只要不丢就行。

2、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规范化管理能力不够

大多数单位不能适应新形势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业务非常熟练,对会计档案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相对匮乏,特别是对规范化管理会计档案标准知之甚少,经常参加会计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和实操培训,却很少参加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操训练,对现代化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信息、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理解不清、理解不全。有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是由会计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兼任,不能全方位投入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在日常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会计档案管理水平、更谈不上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所以在新形势下提升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规范化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对会计档案范围理解有偏差,对会计档案资料收集不全面

会计档案不仅仅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还包括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会计档案不仅纸质的會计资料,还包括电子会计档案资料。有些单位只注意留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纸质会计资料,而对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等会计资料没有足够重视,对单位内部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单位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等电子会计档案也没有足够重视,导致归档会计档案资料不完整、不全面,进而影响单位整体的会计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

4.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电子会计档案的形成增加了会计档案管理的难度

不少单位不能及时、规范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进行有效收集、整理、归档、保存,例如没有要求在移交电子会计档案时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或者电子会计档案文件格式不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或者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没有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单位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松懈,容易造成会计档案信息资料的丢失。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对电子会计档案存取的研究,或存取电子会计档案拖延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因为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影响导致无法读取使电子会计档案信息,直接影响单位电子会计档案信息的有效接收和管理、利用。

5.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不少单位由于对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单位连基本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都没有,根本谈不上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有些单位虽然设会计档案管理岗位,但是会计档案管理软件、硬件设备不足,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很难正常开展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有些单位虽然有会计档案管理岗位,但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是领导指定某会计人员临时兼任的,这样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其他会计资料等会计档案无法规范化整理,更谈不上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资料进行鉴定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销毁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工作,这无疑为给后续的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带来极大困难,直接降低会计档案开发利用的效率,甚至无法开展会计档案信息利用工作。多数单位的会计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尚未开始,只停留在信息化、数据化概念范围内,并没有付诸实施。外部环境不成熟、内部准备不充足使会计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程度很低。

二、新形势下会计档案管理的创新途径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单位领导重视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加强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加大对会计档案管理经费的投入,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保证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提高会计档案管理的软件、硬件。单位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档案管理系统,并辅之以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其顺利实施。首先设置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岗位,明确划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任务,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职责划分,合理分配会计档案管理任务,完善社会档案管理系统;其次对档案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标准纳入到工资薪酬标准中,严格绩效考核机制的执行,肯定优秀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对玩忽职守、无法完成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惩罚或者辞退。

2.设置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设置会计档案管理岗位,配备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确保单位的会计档案专职管理而不是由其他会计人员兼任。注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兼顾财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文书档案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保证会计档案资料质量的同时,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

3.会计档案资料要收集齐全、科学整理归档

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会计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会计档案资料一定要收集齐全,不能仅收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整理归档,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也要收集归档。会计档案整理不仅要收集纸质的会计核算资料,还包括电子会计档案资料,对单位内部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单位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等电子会计档案也必须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凡是本单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都要归档保管,包括上级和下级主管单位送来的与本单位关系很密切的文件材料、本单位正式发文的文件资料、本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等都要收集归档。收集完整的会计档案资料为规范管理会计档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电子会计资料归档的规范化管理

已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管理的单位,对符合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要求,所形成的会计资料符合新会计档案管理规定的电子会计档案归档条件的,可仅以电子会计档案形式歸档保管,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单位形成电子会计档案,一定要保证真实有效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利用会计核算系统能够来准确完整地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 输出符合会计档案管理标准要求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资料, 使用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来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并采取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的有效措施,建立电子会计信息档案备份制度,有效防范人为破坏、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5.要加强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

现代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会计档案管理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会计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档案信息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单位领导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提高认识,从思想上对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视起来,加大会计档案管理经费投入,更新会计档案管理设备和软件,同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培训,培养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把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快速发展起来,有效利用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总之,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各单位都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收集齐全的会计档案资料,加强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实现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2015年  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2]2015年  全国人大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3]2018年  国家档案局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基本功能规定》

作者简介:

张欣(1969年-),女,中级职称,本科,研究方向,会计档案。

作者:张欣

会计档案管理论文 篇3:

谈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会计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在预算编制管理体系下事业单位普遍的更重视开展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设置了专职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强调在信息化、智能化、云环境下提高会计档案的运转效率和质量,从而有效满足各部门应用会计档案开展项目工程需求。本文主要分析提升会计档案管理效率的方法,着力构建综合性的会计档案管理体系,依托专业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辅助财务预算编制工作,从而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实施,增强事业单位日常管理水平,有效规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基于会计档案管理全面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质量。

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主要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随着事业单位数字化办公运转体系的日渐完善,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本文主要分析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问题,着力构建数字化会计档案管理体系,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一、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的问题

数字化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的问题在于管理不到位,现有的管理手段不满足各部门对会计数据信息的使用需要。首先,事业单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现有的会计档案管理体系受到上级部门的制约,无法更好的更新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改革的速度较慢,一定程度上无法与社会各类机构实现会计数据信息的同步化存储与共享应用,存在着会计档案数据信息滞后的问题。其次,现有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导致会计档案的规范性相对较差,会计档案的类型、存储方式、档案规格还有待完善,事业单位现有的大量会计信息未能实现数字化管理,一线纸质的票据信息无法及时的录入到档案管理系统当中。第三,会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责任分工不明确,专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各部门配合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不足,会计档案信息的收储与应用的效率较低。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档案仍停留在收储整理阶段,没能更好的发挥其实用价值。

(二)管理人员的问题

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档案的完整性、有效性与实用性。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现有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操作能力不强,不能根据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实用需要开发新的档案管理与运转方式,无法根据事业单位的决策与各项目运营的需要进行财务数据信息的挖掘工作。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未能接受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不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前沿技术,无法根据时代需要有效的进行档案管理技术的更新。专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与会计业务人员、兼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合不足,因此影响会计档案的整体质量。

(三)信息安全的问题

会计档案在数字化的背景下运行,虽然极大的提高了会计档案信息量,提高会计信息的传输效率,可以更好的节约会计档案占用的存储空间。但量,互联网环境下可能导致会计档案信息的泄露隐患。互联网环境进一步突出了事业单位用于会计档案管理的软硬件方面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会计档案的真实性,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还有的事业单位会计档案信息存储的硬件不过关,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卡顿和瘫痪的现象。因文件传输格式、版本更新方面的问题常常导致会计档案管理系统无法正常的工作。数字化会计档案管理还需要大量维护,强调建立有效的维护机制,加大电子材料的维护有效性,更好的消除会计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二、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应当提高会计档案管理的主动性,注重督促检查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形成综合性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体系。首先,奠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明确会计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需要,形成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机制,提升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其次,领导应当高度的重视会计档案管理,明确各部门的配合义务与责任要求,形成高度负责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宣传工作,在科学的组织框架下,明确的制度要求下、系统的业务规范下提高会计档案管理的质量。事业单位应当在会计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结合理念下,进一步完善会计档案管理的制度,确定会计档案管理的职责,以科学的方式推动会计档案数据信息的共享。

(二)加强安全控制

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提高安全控制水平,进一步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做好会计档案的防控工作。首先,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统一的进行会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运行,配置专职的会计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明确会计档案管理、财务数据运动的安全防控制度。其次,引导第三方的服务,注重与专业的会计档案业务公司合作,加大相关软件与管理系统的升级维护,要求财务人员不仅懂得正确的操作档案管理系统的方法,还要及时的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系统的维护与升级。

三、结语

会计档案管理应当在信息化的理念下完善工作制度,提高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进一步依靠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会计档案的工作水平,消除会计档案管理的安全隱患。(作者单位: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作者:欧阳珊娜

上一篇:货币资金控制论文下一篇:企业煤矿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