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特点留守儿童论文

2022-04-19

【摘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与被侵害事件频发的现状,调整法治教育结构和模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需通过明晰政府、学校、家庭、社区不同主体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对留守儿童以及与其相关的教师、家长与农村社区成员进行法治教育,从而加强留守儿童的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为留守儿童编织法治“安全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犯罪特点留守儿童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犯罪特点留守儿童论文 篇1: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实证研究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具有群体性、侵财性等特点,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缺失、不良的社交途径等。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必须发挥基层组织包括村委会、学校和基层司法机关的核心作用,此外户籍改革也是预防留守儿童犯罪的一个关键措施。

关键词 留守儿童;犯罪;预防对策

文献标识码 A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还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儿童。而所谓留守儿童犯罪则是指上述特定群体所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本文以湖南省H乡为调研基地,采用个案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H乡的留守儿童犯罪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达到丰富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之目的。

一、H乡及H乡留守儿童简介

地处湘南山区的H乡由于经济不发达,H乡的农民与广大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一样,怀着一个寻找机会、财富的梦想成群结队的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涌去。据H乡计生办统计该乡每年大约有占总人口20%之多的青壮年劳力在外打工,如2004年外出人口是3215人;2005年为3321人;2006年是3168人。由于青壮年劳力的大量外出,大量的留守儿童却滞留在家里,他们或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或寄居在亲戚家中,还有一小部分借宿在老师家中。2004年H乡的一次调查表明当年H乡的留守儿童人数为896人。笔者对H乡中学的调查表明,在H乡中学1342名学生中有留守儿童423人,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2%。在432留守儿童中,大约有42%的学生成绩较差,有34%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就心理与行为表现而言,留守儿童与一般学生也表现出明显差别,并且在他们当中也有不同的表现。下面是笔者对H乡中学校长LZY的访谈:

H乡中学校长lzy:在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中,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象现。少数留守儿童自尊心强,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学习和生活乐观向上,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学习成绩和遵守纪律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另一些留守学生则表现为自卑心理,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孤僻、不合群。行为上表现为任性、孤独、逆反心理强,我行我素不服管理,受到老师批评或与同学发生矛盾,就离家出走、逃学等。

二、H乡留守儿童犯罪特点

(一)“双低”现象突出

“双低”现象,是指H乡“留守儿童”犯罪呈现低年龄和低文化程度的特征。近年来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年龄构成趋向低龄化。H乡“留守儿童”犯罪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6-18周岁,甚至出现14-15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留守儿童”成员中,小学和初中文化的未成年犯占多数,且大部分为初中。在校或辍学在家的“留守儿童”,他们不但文化低,而且法纪观念差,多为法盲。除了知道杀人、放火、是犯法外,把其他犯罪行为常常只看做错误,似乎与法律无关,政府管不着。

H乡派出所2005年6月抓获了H乡中学二年级3班以LM为首的3人盗窃团伙,他们中LM和MZL是14岁,而WH只有13岁。他们的盗窃目标一般为商店和小卖部的商品,作案手法是其中二人装作买东西,而另外一人乘店主忙于招呼生意时盗窃食品和香烟等商品。由于每次盗窃数量不大,所以店主很难发觉自己店铺里丢了东西。笔者在H乡派出所的笔录里看到LM的一段话:“我们只是拿了别人的一点东西吃,又没有偷钱,这怎么算得上盗窃呢?只有偷别人的钱或者偷猪偷牛才是盗窃。我们的行为只是一种错误行为,法律不管的。”

(二)财产型犯罪居多,且暴力化倾向明显

“留守儿童”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以满足钱财欲望为主,因此,财产型犯罪较多。在H乡留守儿童犯罪中,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犯抢劫、盗窃的,占总数的70%,且暴力化倾向明显。“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受农村环境的限制,使得他们常常出入电子游戏厅、网吧、录像厅、赌博场所等,从而养成了好吃懒做、贪图享乐的特性。

2006年农历12月25日,正当人们为即将到来的新年而忙碌时,H乡一位16周岁男孩为了抢劫一位在太原理工大学返乡过春节的女学生手中的一部直板手机,而用水果刀从被害人的背后猛刺数刀致被害人当场死亡。事后据负责侦破此案的侦察员说,犯罪嫌疑人刚初中毕业一年,毕业后随父亲在广东打工,期间多次要求父亲给他买手机,其父以他买手机纯用于消费并且家中没钱为由而拒绝。案发当日下午,犯罪嫌疑人正在观看同村的村民打麻将,看见被害人正用手机发信息,即刻返回家中拿起水果刀尾随被害人到一低洼处,一言不发用刀从背后将被害人刺死。该犯罪嫌疑人心理素质异常稳定,拒不交待。最后是采用“手机定位”侦查方法,从犯罪嫌疑人家中搜出了被害人的手机后,犯罪嫌疑人才低头认罪。

(三)群体性特征明显

由于留守儿童年年龄小、体力差并且作案经验不足,所以在犯罪中,他们常常是结伙行动、互相壮胆、一起作案,具有纠合性的特点。他们之间要么是同学或校友关系,要么是同村的邻居,要么是亲戚关系如堂兄弟、表兄弟等等。

H乡FT村的LHD、MZL等4名15到17岁的留守儿童,经常纠合在一起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2006年12月,为了搞一点过年钱,他们决定搞一次大的(偷价值高的物品)。经过踩点,他们决定偷邻村的L某家的黄牛。12月19日凌晨,他们顺利盗得黄牛,但是在邻县JH县的牛市销脏,因年龄太小而引起市场管理人员的怀疑,4人全部被当场抓获。

(四)性犯罪呈增多趋势

由于很多留守儿童已经进入青春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开始对异性感性趣。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很少对其进行生理教育,更谈不上性教育。加之黄色淫秽音响制品在农村呈泛滥趋势,留守儿童没有接受正确的性教育,却通过观看黄色影碟或上网浏览含有色情内容的书籍或影片而“深受教育”,在不良环境的刺激下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据笔者统计,1995年至2004年期间,该乡留守儿童犯强制猥亵或强奸罪共有12起之多。

二、H乡“留守儿童”犯罪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全方位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础,尤其是家庭的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素质优劣是极其关键的。父母同子女朝夕相处,他们的思想、言行对子女具有潜移默化的效应,父母相互配合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和理智的爱,是子女形成健康心理和意志力,完成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预防子女违法犯罪的一道坚固防线,也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娜妮,J.西格尔(Lanrti J sigel)在论著《青少年犯罪》中指出:“对青少年虐待和遗弃的直接后果是产生身体上的伤害、感情上的沮丧,它们使青少年产生把攻击性作为处理问题方法的心理,使他们失去对他人的同情心,使他们减少对付紧张状态的能力,使他们易于粗暴而犯罪。一个人早年过多地经受肉体的伤害和感情上的折磨,会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实施

暴力和反社会行为。”父母任何一方或双方远离家庭外出务工或长期远离家庭,使子女脱离了家长的教育管理,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由于缺乏安全感,如有人欺负或歧视,便会出现退缩或攻击,也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潜伏着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这些都是导致留守儿童犯罪的重要家庭因素之一。以下是笔者对留守儿童LHB的访谈:

LHB:自从我3岁起,我的爸爸和妈妈就到浙江绍兴打工去了,他们一般每年过春节时回来一次。我很想他们,特别在学校受到高年级学生欺负时,好想爸爸妈妈来帮助我。我好羡慕爸爸妈妈在家的小朋友,我觉得他们是最幸福的人……

(二)监护人重“养”而不重“教”

在H乡,留守儿童的寄养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跟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俗称隔代监护;一种是生活在亲戚、朋友或者老师家中,被称为委托监护。隔代监护的,他们的监护人大多年龄在60岁以上,大部分是文盲、半文盲。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部分还存在着溺爱的现象。留守儿童也觉得他们思想老化,极少与隔代长辈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沟通,所以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偏差时,祖辈们都难以及时察觉。委托监护的,监护人一般在感情上达不到对待亲生子女那样的程度,从而使孩子感受到寄人篱下的痛楚,而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和父母的呵护。此外,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下面两段访谈充分说明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态度,也反映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MJL的爷爷MZH:孩子的父母都到广东打工去了,我们两个老人带着一个12岁的孙女和一个10岁的孙子,我们还要种二亩水稻和近一亩地旱土。我们除了管好孩子的吃穿冷暖外,最为重要的是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这是大事啊,要是孩子有什么意外,我们是无法向儿子和媳妇交待的啊!至于孩子的学习,我们文化水平不高,无法教育他们,并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教他们。

留守儿童WY的伯母LXG:我的弟弟和弟媳在广东东莞打工,我侄儿3岁起就跟着我们在一起生活,到今年已经有7年了。因为不是我的亲生女儿,加之我们觉得她从小就离开了父母很可怜的,所以我们对她不敢管的太严,养成了她霸道的性格,她说干什么就要干什么,否则就会大哭大闹。有一次,她因为与我自己的孩子争看电视节目而离家出走,吓死我了,万一她有个三长两短的话,我岂不是要赔条命给我弟弟啊!我们已拿她没办法了,只希望她父母早点回来,我们就可以交差了。

(三)不良的社交途径

不良交往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结成不良青少年帮伙,二是与成年不良社会成员的交往。不良的交往会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成为他们实施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西格尔在《青少年犯罪》中指出: “既然伙伴和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占据中心地位,不良交往在导致青少年犯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不足为奇的。”星狄·汉逊(Cinely Hanson)指出:“不同种类的研究表明对青少年犯罪朋友忠诚的青少年,从属于某一帮伙的少年,拥有不良伙伴的少年容易堕入犯罪的深渊。”人类天生的依附感,又使留守儿童在同龄人中寻找友情和安全保护,在团队中寻找力量,而他们又没有能力分辨哪是真正的友谊、哪是江湖义气,在不良社会影响下,很容易结成少年团伙。在学校,“留守儿童”由于成绩普遍较差,并受到共同的厌学心理影响,极易结成各种团伙,经常三五成群集体辍学、逃课、出入电影院、录像室、游戏机房,或双休日相互串门,在一起共同“潇洒”享乐。在一些社会劣迹青年的教唆下,极易走上各种犯罪道路,如聚众赌博、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下面的个案可以说明不良的社会交往直接促使留守儿童一步一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留守儿童LXL:我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和同学也看不起我,也不太管我。平时我喜欢上网玩网络游戏,在玩游戏过程中认识了HXF他们,他们游戏玩的好并且好有钱,而我上网的钱是从生活费里扣出来的,我羡慕他们。有一次HXF问我想不想轻松赚钱,我当然想啊,我就跟他们去了。第一次他们去撬别人家的锁,要我在外面看着,如果有人来,要我通知他们……,这一次HXF给了100元钱给我还请我玩了一个通宵的游戏。以后每次跟他们出去,他们都会给钱给我并请我吃饭和玩游戏。

四、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防止对策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向城市转移,如果国家不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统筹考虑,不进行户籍改革,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造成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那么农村将会有越来越来多的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案件发生。所以,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必须要进行以户籍改革为核心的各种制度改革,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才能有效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

(二)积极发挥学校功能

乡村中小学校要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帮扶制度,让有条件的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以便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通过正面引导,使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此外,对父母双方远在外地或亲戚不能很好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还要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三)基层司法机关要担负起预防留守儿童犯罪的重任

基层司法机关要从两方面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一是要依法严厉打击涉及侵扰学校、学生的案件和教唆、胁迫引诱农村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二是要按照“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处理留守儿童犯罪时要侧重于教育,着眼于感化,立足于挽救。同时,司法机关要建立追踪回访考察制度和帮教体系,对判处刑罚的留守儿童采取确定专人帮教,定期考察会同学校或村委会、家庭密切配合共同帮教,并对轻微违法犯罪的留守儿童做好教育、挽救工作。

作者:胡 滨

犯罪特点留守儿童论文 篇2:

加强留守儿童的法治教育,谁之责

【摘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与被侵害事件频发的现状,调整法治教育结构和模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需通过明晰政府、学校、家庭、社区不同主体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对留守儿童以及与其相关的教师、家长与农村社区成员进行法治教育,从而加强留守儿童的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为留守儿童编织法治“安全网”。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法治教育 未成年保护

农村留守儿童是各级政府和社会长期关注的一类群体,根据民政部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共有697万余人,与2016年公布的902万余人相比大幅下降,其中6-13周岁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67.4%。①针对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政府和社会各界付诸多重努力,在摸清留守儿童数量、建立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和方案。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民政部设立“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处”,都旨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服务体系。对此,各地政府也纷纷采取关爱措施,如广西“幸福列车”、武汉关爱留守儿童“助我一币之力”、河南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等,这些行动不同程度地有效缓解了当地留守儿童问题。

学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始于20世纪末期,关注的主题包括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心理发展、社会化影响因素以及教育问题,等等。②其中,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则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对法治教育关注较少。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与被侵害事件频发。一方面,个别农村留守儿童是施害者,实施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聚众斗殴、强奸等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是被害者,他们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易遭受意外伤害,同时也容易遭到诸如虐待、性侵、拐卖等不法侵害。中国司法大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初至2017年底,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农村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比为82.06%,而来自留守家庭的未成年人犯罪排名第三。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涉案嫌疑人4.42万人,起诉6.03万人,其中侵害留守儿童犯罪的起诉人数占7.08%,在一些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比例则更高。④由此可见,法治教育的缺失,是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居高不下、合法权益频受侵犯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发挥政府、学校、家庭、农村社区四个主体的作用,对留守儿童乃至教师、家长与普通村民进行法治教育,从而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行法律政策宣传与平台搭建

农村留守儿童的法治教育是关系留守儿童权益维护与和谐农村社会构建的重要问题。政府作为法律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农村留守儿童受害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不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反而选择缄默或者采取违法的渠道回击,更有甚者选择自杀,使原本可以用法律解决的问题变成悲剧。政府的缺位是造成这一悲剧的重要因素,在发生此类事件之前,当地政府没有进行儿童相关法律政策的有效宣传,发生之时没有便捷的渠道让受害者维权或者没有及时制止伤害案件的发生,发生之后也没有积极处理,反而消极应对,造成留守儿童伤害与被伤害事件频繁发生。

针对此,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一是积极进行儿童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对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及保护等,是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由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因此,政府的宣传应考虑到其年龄特征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相关案例的演示与模拟,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解读法律法规,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法律条规,从而懂得如何守法、用法。二是搭建留守儿童维护合法利益的平台,这一平台理应设置在留守儿童身边,可以是有权威、懂法的村民,也可以是投诉与建议箱,不拘泥于形式,但要求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通过这一平台让留守儿童的权益有处诉求,法律问题有专业且及时的指导,发生伤害与被伤害事件时可以得到有效处理。从事前、事中、事后对留守儿童的权益问题进行疏导与援助。
强化学校基础作用,校内教育与校外监管相结合

学校是留守儿童除了家庭以外接触最多的场所,也是他们获得直接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发挥学校在法治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对留守儿童的权益维护非常重要。事实上,农村学校教育依然以知识型教育为主,倾向于向儿童讲授基本的学业知识,对德育以及法治教育不够重视,甚至直接忽略,使本就缺乏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的儿童法律意识更加淡薄。从近几年发生的留守儿童伤害与被伤害事件中不难发现,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范围下,既有可能成为伤害留守儿童的施暴者,也有可能成为被留守儿童伤害的被害者,留守儿童被教师性侵,暴打教师、杀害教师的案件时有发生。学校教育中对留守儿童法治教育的疏忽一再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对留守儿童保护不足,农村教师队伍也有待优化。

在农村,留守儿童除了学校基本没有其他获取知识的途径。因此,学校应该发挥其基础性作用,除了让儿童学习学业知识,还要将法治教育纳入学习教育体系,为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学习渠道。首先,应该将法治教育搬进课堂,让留守儿童学法成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演示,给儿童灌输法治观念。同时,校内的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还应通过实践活动与宣传,让留守儿童的法律素质和守法意识内化于心。通过学法、知法,让他们增强守法意识,通过懂法、用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其次,学校不应忽略留守儿童在校园外的生活学习状态,因为放学后“无人监管”,留守儿童在校外犯罪与受侵害的发生率非常高,这就要求学校在优化教师队伍的同时,要让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状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不良情绪进行疏解,宣传法治思想,引導学生的思维与行为取向,以将不法行为及时扼杀。通过校内教育与校外监管,才能有效降低留守儿童犯罪与受侵害的比例。


重视家庭决定作用,强化监护人抚养与教育之责

留守儿童犯罪与被侵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作为监护人,却常年不在孩子身边。2018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数据说明,约40%的留守儿童一年与父亲或母亲见面次数不超过2次,约20%的留守儿童一年与父亲或母亲联系的次数不超过4次。⑤常年分隔两地,一方面,容易使部分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对于父母与其他人产生不满与怨恨,造成性格的扭曲和报复性人格,进而产生暴力犯罪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父母的约束和引导,留守儿童缺乏关爱,产生自卑心理,识别判断事情的能力较低,容易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被别有用心者诱导,做出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事情。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只尽到物质、经济上对子女的抚养责任,既没有生活上的照顾,也没有教育上的培养,对留守儿童守法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培养极为不利。

家庭是留守儿童法治教育绝对不能忽略的主体,但是,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父母往往不在场,其实质上的“监护人”或者是父母一方、或者是祖父母辈、或者是委托监护或无监护,监护能力往往有限。法律上监护人的缺席,实质“监护人”的不足,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形同虚设。因此,要培养留守儿童的法治教育,必须将家庭教育重新构建,需要让父母了解自己的义务。一要强化监护人的抚养之责。一方面,父母可以通过各类通信工具加强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在对儿童生活关心的同时,要注重儿童的心理变化与需求;另一方面,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儿童与父母共同生活,也就是让留守儿童变为随迁子女。二要强化监护人的教育之责。法律监护人的缺场,让留守儿童实质上的“监护人”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但事实上,他们基本没有能力或者意愿对儿童进行教育。所以,作为法律监护人的父母,在加强自身文化水平的基础上,要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对儿童进行法治教育,或者通过委托有能力的人对孩子进行监管。
激发社区辅助作用,塑造全民参与的法治生态环境

作为一个熟人社会,农村社区整体的法治环境对留守儿童法治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高人民检察院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在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尤其是性侵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高于陌生人,有些地方甚至有70%到80%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是邻居、亲戚、朋友、师生等关系。⑥这一状况在农村地区更加显著,留守儿童所能接触的对象也基本固定在这一个熟人社会中,其家人、亲戚、朋友和教师,这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反而成为受害者或者加害者。而且,农民法治思想的浅薄、法治宣传的缺乏、法治理念的边缘化让农村的治安环境恶化、犯罪率居高不下,对留守儿童的言行产生直接影响。

农村社区不应是滋生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遭受侵害的“温床”,而应该是全面保护他们的家园。农村社区是留守儿童法治教育的试验场,社区法治环境的塑造迫在眉睫。农村社区成员,其生活环境、条件极其相似,其社会地位与情感状况也存在相似性,成员之间行为的邻里效应非常明显,互相模仿的可能性极高。所以,一要对农村社区全体成员进行法治宣传与教育,形成全民守法的社区环境。法治教育不应只针对留守儿童,还应让熟人社会中的所有人均树立法治观念,在知法基础上守法,避免留守儿童对犯罪行为的模仿,在降低农村犯罪率的同时提高对留守儿童社区内部的保护。二要激发农村社区本身的教育资源,在法治教育的基础上,以家风、乡风、民风的培育为重要手段,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以农村自身的力量针对留守儿童设立关爱与帮扶组织,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通过农村社区全民法治教育与自身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留守儿童的生长与发育提供良好的法治生态环境,形成法治教育的良性循环。

农村留守儿童的法治教育长期以来被忽视,导致其犯罪与受侵害的案例不断发生,使其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加强留守儿童群体的法治教育,不是一方之力就可以完成的,而应以政府、学校、家庭、农村社区等责任主体为主要力量,明晰各主体责任和工作,以农村留守儿童的法治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对与其相关的家长、教师、农村社区成员等进行法治宣传与教育。从法律政策宣传教育,维权平台的搭建,校内教育与校外监管的结合,对儿童监护人的抚养与教育责任的强化,以及塑造农村社区的法治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以加强农村留守兒童的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为目标,从各个方面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编织一个法治“安全网”。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吴丽娟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①《图表:2018年农村留守儿童数据》,民政部门户网站,2018年9月1日。

②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③《从司法大数据看我国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和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其预防》,最高人民法院网,2018年6月1日。

④⑥于潇:《最高检新闻发布会通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情况并发布十大典型案(事)例》,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2018年5月29日。

⑤顾磊:《2018年度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发布》,人民政协网,2018年10月24日。

作者:陆继霞

犯罪特点留守儿童论文 篇3:

新疆青少年犯罪之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近年来日益突出化、严峻化,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在分析新疆青少年犯罪特点的基础上,剖析其犯罪原因,并力求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新疆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蒙古等国交界,同时又与国际有名的“金新月”相毗邻,是我国西北的屏障和门户,其重要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此外,新疆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地区。这就使得新疆地区的社会治安现状十分复杂,如稍不注意,既有可能有单纯的治安问题而上升为政治问题…[1] (P.40)。作为日益严峻化的新疆社会问题之一的青少年犯罪,已引起社会、新疆各地州政府的广泛关注。

一、新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新疆青少年犯罪不仅有一般青少年犯罪的共性,同时又有特殊性。

(一)从犯罪数量看呈上升趋势,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资料显示2004 年新疆刑事罪犯总数39665 人,其中青少年罪犯21040 人,占刑事罪犯总数的53.04%,与全国的32.6%相比高出20.44 个百分点。另据报道2005 年昌吉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判处年未成年犯罪人数是106人,2006 年为212 人,2007 年为262 人,年均增长率达61.79%[2]。面对增长如此之快的数字,青少年犯罪案件有不断散见于各报纸,这不得不给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带来警示,“拯救孩子”、让孩子远离犯罪已迫在眉睫。

(二)从犯罪主体看,留守儿童、离家出走,流窜作案增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流向城市,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暂不具备让孩子进城读书的条件,只能将孩子留给老人或亲戚代管。长时间与父母的分离,会造成儿童的内心封闭、不合群,也易受到网络游戏、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而走上犯罪之路。此外,出于父母婚变或在学校、家庭里均得不到认同儿童,开始有、逃学、辍学,甚至离家出走的情况,这些少年儿童流浪社会后,极易沾染恶习,甚至陷入违法犯罪。也有一些不法人员,利用年少无知的他们将其拐骗(卖)到内地进行扒窃或非法学经活动,在犯罪时,他们多半使用“犯罪隐语”进行分工合作,即将现代维吾尔语中的一些故有词汇和外来词汇派生化[3](P.25)。对于这些屡禁不止尚无能力承担刑事责任的小犯罪人,公安民警往往也很无奈,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抓了放、放了住”的局面。

(三)从犯罪行为特征看,犯罪类型化增多

青少年犯罪以往主要集中在财产侵害、人身伤害案件上,但近年来由于毒品的泛滥,使得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在外界的诱惑下,最终由受害人转变成为毒品犯罪的实施者。此外,部分境内外不法人员私办经文学校以教经为名向青少年宣传反动的“圣战“思想,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在“三股势力”鼓吹反动思想影响下,个别青年中毒很深,有的甚至成为“三股势力“的骨干力量[4](P.63)。

二、新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是个体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能够预防和约束个人的不良行为。相反,家庭环境的不良和家庭教育的偏差是未成年犯罪的基本环境因素[5](P17-18)。

1.家庭的教育方法的不当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卡曾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果不够,子女会感到痛苦,但过分溺爱,虽然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据研究表明,严格、粗暴型、放任型家庭、溺爱型家庭易导致子女犯罪。若父母对孩子过于严格,过于粗暴,动辄就才用打骂、言语中伤教育孩子,孩子会形成一种对父母厌恶、恐惧的心理。特别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容易形成叛逆心理,并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此外,在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或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家庭里,父母易疏忽,或推卸对子女的教育。由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孩子也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在溺爱型家庭里,父母几乎是毫不保留的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待孩子的过错行为,则往往视而不见,甚者是放任其行为,这种超乎寻常的爱最终导致父母害了孩子。

2.家庭人文环境的不良

“世界上没有顽劣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孩子的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孩子总会在无形中模仿所看到的父母的一切行为,而这些又都成为了他们的榜样。父母的不良言行很容易传染子女,容易导致青少年走向歧途,如前不久新疆某中学发生“两孩子校内打架,一家长挥拳入校”的事件,家长的这种过激行为不仅会给父母子女的关系留下阴影,也会给未成年犯罪带来诸多隐患[6](P.257)。

(二)学校原因

近年来基础教育教育有了很大改观,城市的教学水平或学校环境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内地大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突出表现在农村学校、边缘地区的乡镇学校,乡村学校师资的流失,教学方法的单一,校园文化的单调,这些因素都使得学校对学生来说并没有特别的新鲜感,孩子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其次,学校的“德育”和“智育”教育是同等重要的,无论偏向哪一方都会产生不良反向。然而,现实中“成绩决定一切,一考定终身”的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主导因素。这不仅是素质教育成为一纸空文,也易挫伤差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得不到学校、家长的认同时他们很容易走上另外一条道路。

(三)社会原因

社会上盛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侵蚀着单纯的未成年。其次,变异的文化也有可能导致犯罪的产生,诸如色情书籍的渲染,暴力影片的播放也会把涉世未深单纯少年引入歧途。特别是大量黑网吧的存在,也是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网络对青少年的毒害,远远超过了毒品犯罪,新疆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因沉迷网络世界而拭亲的几起案列就是最好的印证。此外境外毒品的流入、三股势力的教唆也是影响新疆地区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之一。

(四)经济原因

新疆是一个农牧区,工业较滞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特别边远农村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制约,生活水平还很低,基本上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这也使得一些青少年过早的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缺少知识,年龄尚小,无工作经验的他们只能选择出卖廉价的劳动力,其合法权益有时也常遭到违法用工单位侵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误入犯罪群体,而一旦他们走入犯罪的行列,对社会的危害力比较大。

(五)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青少年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好奇、自控能力差、义气用事、爱模仿等心理特点外,也易被他人拉拢、利用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在本民族文化习惯的熏陶下,意识中都带有本民族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的烙印,这也使得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也与汉族人存在一定的差

异“思维方式单一、直线型、重感情、个性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7](P.27)。”

三、预防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社会的共同责任,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家庭教育至关重要首先教育方式要得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教育方法不当会给孩子以后走上犯罪道路埋下隐患。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及时和孩子沟通,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再次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人文环境,“言传于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父母要经常与学校、老师沟通,双方互相配合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二)学校教育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因文化呈现多元性、教育对象也有特殊性。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利用民族的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团结的精神。此外,要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其次学校要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完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使素质教育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其次,学生成绩不仅仅取决于学生自生能力,还与教师期待密切相关,作为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帮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校找到归属感。

(三)净化社会环境

为预防不良社会文化未成年的影响,许多地方已立法先行一步,如广东规定,拟限时禁播恐怖残酷节目、在校园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设置治安岗,加强流动巡逻,这一做法很值得我区借鉴。为净化社会环境,笔者也有以下几点建议,1.要加强学生学籍管理、严格控制失学、辍学人数;2.加大对市场不良文化的清除,并建立责任追究制;3.加大力度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清查黑网吧、地下游戏厅、黄色录像厅;4.建立专门机构或招募志愿者为青少年开展心里咨询活动;5.严厉打击毒品犯罪与三股势力活动从源头上防止对青少年的腐蚀。

(四)发展区域经济

由于受自然条件、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制约,不少边远山区农牧民还尚未脱贫,城乡之间经济差距较大。因而各地州政府,要十分重视本区经济的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不同地州的经济优势,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这将会大大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罪。

(五)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作用

新疆属于多民族地区,不同民族有着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如民族道德文化、民族习俗、乡民规约等等。这些能够被其成员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并对民族成员的行为有较强的规范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习惯法对于许多行为都有不同方式的罚,这些惩罚手段在本民族成员内部的运用效果与形式制定法的惩戒、教育功能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8](P.18)。若我们能对上述可利用资源为突破口,对其加以继承和改造,借鉴其合理、进步的一面,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是预防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艾克拜尔.新疆犯罪现象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公安教育,2003,(5).

[2]新疆16 岁少年沉迷网举斧砍死奶奶http://news.qq.com/a/20080911/001681_2.htm2008-9-11

[3]曹雪飞,廉长刚.维吾尔族在内地犯罪的特点及对策.[J].中国刑事警,2005,(5).

[4]姚艳红.在新疆青少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解决的的问题.[J].新疆社科论坛,2006,(6).

[5]张连举.未成年人模仿黑社会犯罪的特点及其成因探论[J].政法学刊,2001,(6).

[6]张泓巍.少年司法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阿地力.江阿不来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犯罪问题透析[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4).

[8]刘希. 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犯罪的社会控制—基于法律人类视角[J].犯罪研究,2006,(3).

[责任编辑:李继锋]

作者:郭 虹

上一篇:实验教学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农村居民消费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