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喻文化与社区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老年人由于文化知识陈旧、文化心理固化、文化传递单向性而处于文化弱势地位,在社区中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构建信息型社区、文化型社区和学习型社区,从而丰富其文化知识、塑造其文化参与心理、加强其文化交流互动,对于社区老年的文化弱势地位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喻文化与社区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喻文化与社区教育论文 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综述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国内理论界与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科学内涵、意义、挑战及其路径选择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客观梳理并分析研究这些成果,对于立足学术前沿、深化认识、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科学内涵;意义挑战;路径探索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2.005

自2010年起,在一些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重要路径”的论文中,开始程度不同地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问题。2011年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研究概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科学内涵

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科学内涵的研究,是遵循何为生活化、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发展逻辑逐步展开的。

清晰界定生活化这一概念,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科学内涵的逻辑前提。要界定何为生活化,就要明确何为生活。就现有研究而言,一种观点立足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是“我们的一切活动和社会产物都得以产生的现实而具体的生活境遇”[1]。第二种观点立足于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认为生活是 “充塞着人类生活平日环境和惯常氛围的现象集合”[2]。第三种观点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是一种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的人的生活过程,是物质世界、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以及非日常生活的有机统一,强调生活是由“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功能统一性世界”[3]。关于何为生活化,有学者认为,生活化是“对于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实现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4],是“在生活中找依托、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结晶”[5]。有学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认为生活化是“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既要立足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生活,审视生活世界”,“也要促使哲学在主体的生存发展中发挥对现实的把握、规范和指导的功用”[6]。有学者着眼于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认为生活化是“奠基于生活之上,以生活为原点来考察和描述教育方方面面”[7]的模式,是一个价值世界与生活世界相融通的过程[8]。是“关注现实生活世界,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培养科学生活方式”[9]的过程。

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密切相关,它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范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研究派生出来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研究已基本形成共识,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融入国民生活的过程。”[10]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动反映人们的生活境遇,融入人们生活,并内化为主体自觉意识与主动选择,进而引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11]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成为民众生活的价值基础,成为民众认同、接受的基本价值,并指导现实生活。”[12]

关于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问题。有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的内在逻辑进行探讨,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日常生活,要引领并指导人们的生活,最终为人们所认知认同,就须回归到日常生活中。”[13]具体来看,主要从观念引领与习惯养成两个方面出发:从观念引领角度看,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内涵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就是“找到核心价值观与生活的契合点,做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能够贴近生活世界、影响生活方式、引领生活观念。”[15]从习惯养成角度看,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思想为指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扎根于社会成员的日常现实生活之中,真正被其普遍接受、理解和践行,内化为其自觉意识、主动选择和生活习惯,成为其日常的内在生活价值理念和外在行为规范。”[16]除上述研究外,还有学者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与生活化内在关系的视角,从生活化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行理解,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融入到大众实践的感知与领悟”[17],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日常生活和行为中,成为日常生活和行为的价值指导准则。”[18]

可以说,现有研究成果对生活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基本阐释,但仍然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生活化的概念界定。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将生活化看作是观念融入生活、化于生活的过程。事实上,尽管生活化是一个将观念、思想化为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但其绝不仅限于此,更是要将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提升到理念与价值的高度,将其凝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衍生内容,进而用于指导社会实践,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成为社会成员的生活常态。而在概念的梳理中,我们也发现有学者认为,生活化是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但事实上,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使观念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认可与接受,这在根本旨趣上与生活化不谋而合。在这一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不同于“化生活”与“大众化”,是一种区别于二者的特殊性概念。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内涵。从概念的梳理中不难看出,学界大多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或者是融入国民生活的过程,或者是指导现实生活的过程,或者是回归社会生活之中的过程;从结果上来看,则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成员观念的引领或推动其养成相应的习惯。但这些概念都没有清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到底为何的问题,同时,作为过程的概念之中阐释的“国民生活”、“现实生活”、“社会生活”所指涉的概念是否相同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内涵阐释中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事实上,现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内涵的阐释忽视了生活化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应是一种评价尺度。生活化应使社会成员自觉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进行事物判断并将之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与评价标准,推动社会成员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生活进行评价与自觉规范。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应是一种对发展性生活的自觉超越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不仅是现时性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评估,也不仅仅是融入生活世界的过程,从更长远的角度而言,其更彰显着一种对于自我的超越性,是对于社会成员自身理想途径的超越与建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意义与挑战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意义与挑战,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时代意义,学界大致形成了以下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对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行力,抵御西方意识形态霸权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主流意识形态“不能漂浮于空中,必须扎根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信仰、外化为群众的行为实践,才能体现出作为真理的价值。”[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行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影响力的客观要求[20],也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霸权的有效方式,是人民大众的迫切需要[21]。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对于个体价值观形成,个体自我完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是人民大众的迫切需要。人民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节日常生活中的利益和价值观冲突,规范各种社会失范现象。”[22]。着眼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视角,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符合人的心理认知规律、需要层次理论,是人的良心的源泉,吻合人吸纳良知的心理[23]。可以说,作为精神文化層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联系生活、回归生活、融入生活、指导生活、改善生活,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进而转化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4]。

在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时代意义的认识中,涵盖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巩固与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形成两个维度。尽管这种认识看似是从国家与个体两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意义进行框定,但从根本上来看,仍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弘扬层面的价值与意义。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对于社会成员个体而言,绝不仅仅是要使其形成一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符的价值观念,更是要关注“人”本身,引领社会成员对生活本身进行新一轮的建构活动,进而使其生成与发展出一种“好生活”,推动广大社会成员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节自身的价值尺度,进而与生活世界发生一种现实的互动关系,推动社会成员重新建构个体的价值态度与生活信念。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现实挑战的问题,学界大致围绕以下几个维度展开讨论: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生活现实关联性的挑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面临着理论的长远性与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的冲突、理论的凝练性与日常生活的经验性的隔阂、理论的普遍性与日常生活的情境性的矛盾等困境[25]。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停留在口号宣传与政治说教上,缺乏与群众生产生活的结合,群众难以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自身的关联性,大大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吸引力[26]。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的挑战。有学者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路径较为单一,效果不够理想[27]。在传播过程中,学者们尤为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问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不够凝练,现有话语体系渗透力薄弱、边缘化危机出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广大群众日常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着契合度偏差等问题[28]。也有学者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过程,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存在着知行分裂的现象[29]。部分社会成员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等理性精神欠缺,公民理性思维缺失[30],崇拜物质利益,对精神哲思漠视[31]。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环境的挑战。有学者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社会背景,指出“多元文化背景下会出现价值目标虚无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出现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利益多元背景下出现的价值追求实用化,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培育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32]还有学者着眼于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变化的整体环境,指出目前存在的价值相对主义与不良社会风气阻碍了主流观念与价值的培育[33],导致人们价值观念混乱、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第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挑战。就目前研究而言,学者们多关注高校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问题。有学者认为,生活化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课堂教学问题上,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教学理论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考评机制不尽合理等。”[3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目标偏离生活、教育内容疏离生活、教育过程背离生活、教育方法隔离生活的问题。具体体现为教育内容理论化,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化单一化倾向严重等问题[35]。

从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现实挑战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理论与生活的现实关联性、生活化过程、生活化环境等维度存在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可以说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在当代社会的所有挑战。但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现实挑战的认识大多数都是表象性的问题,而非本质性的剖析。事实上,在这一问题域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现阶段的当代中国,究竟是什么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哪个维度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是全球化、自媒体时代的环境变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的问题,抑或是社会成员个体心理结构与环境变化的问题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表象挑战下的根源进行阐释与挖掘,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路径探索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包括理论深化、过程完善、环境创设和培育优化等。

关于理论深化,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提升的根本就在于要从理论本身入手,从生活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理解[36]。还有学者指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与解读生活化的水平,“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加紧贴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在生活利益上的诉求。”[37]关于过程完善,有学者认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实现的现实基础来看,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38],“进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认知图式、情感认同和生活事件中”[39],“以更有效传播路径和教育方法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推进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认同。”[40]要“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强化新闻舆论宣传,提高社会法治水平,加强监督督查力度。”[41]在研究中,有学者着重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政策与制度,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实现共享发展,加强制度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提供制度保障。”[42] “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队伍,要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优秀的宣传推动者队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43],要提升理论研究队伍、意识形态思想传播队伍等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44]。聚焦到高校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社会成员利益需求有效对接、融入社会成员的生活情境,并在此基础上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向度[45]。关于环境创设,有学者認为,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公民利益意识高度觉醒的时代,从宏观角度着眼,“要以民生改善奠定人民大众价值观认同的物质基础,以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人民大众价值观情感认同。”[46]从微观角度着眼,则是要注重实践养成,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生活[47]。也有学者着眼于高校,提出要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培育校园文化主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48]。关于培育优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教育过程来看,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党政宣传部门要努力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阐释工作[49],要将党员干部作为重点,进行深度教育[50]。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有学者认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要源于生活、内容要融入生活、途径应贴近生活[51]。要实现价值观教育理念的彻底转换,促进价值观教育手段和内容的更新,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力图能够做到教育目标源于生活、教育内容融入生活、教育途径贴近生活[52]。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完善课堂教育体系,建构生活化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融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53],“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作用,开展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虚拟化生活。”[54]

通观梳理学界现有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生活化这一过程,提出了要优化培育、完善过程、创设环境等等改进措施,这种对策与路径或者是柔性的培育与环境营造,或者是方式方法的改进与优化,都侧重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过程进行改良。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不仅是操作层面的推进,更关涉到国家层面如何推进与个体层面如何建构两个重要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应突出国家顶层设计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重要性,强化国家政策、法治法规的建设与规范,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推进奠定基本依循并从财政、法律与制度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从社会成员个体层面看,应突出对社会成员个体心理的优化,通过开展社会成员进行心理建设,建构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心理情境,优化其心理图式,使社会成员真正在实践与心理层面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四、结语

就现有研究成果而言,学者们已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内涵、意义、挑战、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基本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收效,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由于这一问题研究的起步较晚、研究时间较短,诸多内容有待深化和挖掘,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整体上来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研究应侧重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命题的深化。理论问题的厘清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基本前提。学界现有的研究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所关涉的一些重要理论命题,特别是基础性命题还有待进一步澄清。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本质内涵究竟为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有无作用规律及形成机理,主体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有无接受规律等等,都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这一理论与现实交织命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澄明这些基础理论问题,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的前提性要求。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多元实践视角的拓展。在当前境遇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推进存在着一些瓶颈性问题,这些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甚至是市场经济初期并不存在,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时代要素的进一步变化,一些现实性问题才得以产生并发展。基于这一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研究更应该基于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拓宽研究视角,探究在不同的境遇与语境中如何有针对性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诸如探究自媒体时代、“互联网+”等境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现实挑战,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所处的现实境遇等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现实策略,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的理论视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一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重新落实它的生活世界之根,使生活世界本身获得深刻的价值自觉的过程和最终呈现的现实结果。一方面,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的社会背景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成员生活之间的互动性关联;另一方面,也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层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获得深刻的理论自觉与价值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并非是一个单向度的活动,而是由主体要素和实践要素交织构成并作用运行的系统工程。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关涉的人群复杂,领域众多,所以在具体落实时除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进行整体上的规划和部署外,还要从社会成员的重要生活领域,诸如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公共生活、网络生活等维度着眼,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具体要求。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既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并能够为人们的日常仪式和日常生活所接受的重要环节,也涵盖着建构和引领日常生活的环节,更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指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世界互构和互鉴的现实结果。

参考文献

[1]于俊如.生活化: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选择[J].中国青年研究,2008(3):78.

[2][捷克]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傅小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2.

[3]贺来.现实生活世界[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74.

[4]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116.

[5]王德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J].高教探索,2010(5):111.

[6]黄禧祯.生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教育范式[J].学术研究,2013(1):21.

[7]谷佳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契合[J].理论探讨,2009(3):120.

[8]杜向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生活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0(6):31.

[9]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4):19.

[10]任帅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意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命题引出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898.

[11]李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逻辑前提与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24.

[12]刘波.论社会主义核心價值体系生活化的逻辑理路与发展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2):53.

[13]柳礼泉,陈方芳.日常生活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1.

[14][21][22][33][38]张红霞,谭春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8,8,9,10,10.

[15]李辉、任美慧.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生活维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5.

[16][53]敖翔.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5(4):75,75.

[17]陈国荣.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6.

[18]沈建波.社会心态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3(9):49.

[19]陆攀.和谐社会视阈下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J].广西社会科学,2013(2):22.

[20]张东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9.

[23][51]李大健.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性及实施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1(5):204,202.

[24][36]王天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传播机制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9):168,168.

[25][39]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1):39,39.

[26]卢黎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7.

[27]杨爱东,张爱淑.困境与出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

[28]张东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7.

[29][40][44]窦立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困境及其应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7,8,8.

[30]刘艳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问题和对策探论[J].理论导刊,2015(3):65.

[31]侯东,李宝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5(4):51.

[32]许海东,郑茸.沟通—参与—示范—养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机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6):38.

[34]何书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180.

[35]钟平燕,周丽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6):64.

[37]李桂梅,郑自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理论必然与实现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24.

[41]杨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与大众化路径选择[J].人民论坛,2015(3):215.

[42]唐恭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困境及消解途径[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6(3):39.

[43]雷青松.中国梦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析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3):89.

[45]苏景荣,叶荔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问题探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7):58.

[46]钟瑞添.文化多样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3):176.

[47]喻文德.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J].科学社会主义,2016(4):77.

[48]丁小丽,许立玲,张云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途径研究——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J].思想教育研究,2012(8):92.

[49]马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教育路径[J].沧桑,2014(6):204.

[50]侯美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6(20):28.

[52]李大健.生活化:高校人本德育的真谛[J].教育研究,2008(9):79.

[54]杜向民.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18.

[责任编辑:庞达]

作者:柏路

三喻文化与社区教育论文 篇2:

文化弱势视阈下的社区老年教育

摘要:老年人由于文化知识陈旧、文化心理固化、文化传递单向性而处于文化弱势地位,在社区中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构建信息型社区、文化型社区和学习型社区,从而丰富其文化知识、塑造其文化参与心理、加强其文化交流互动,对于社区老年的文化弱势地位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老年;文化弱势;社区建设

社区老年人文化弱势是指其文化知识陈旧、文化心理固化、文化传递单向从而造成的相对于青少年、中年人的文化认知、运用的不利和弱势的地位。即从社区文化建设方面说,社区老年人是应该关注的弱势群体之一。因此,通过老年教育,消弭社区老年的文化弱势,实现其和谐发展,是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社区老年人的文化弱势的突出表现

1 文化知识的陈旧造成的文化弱势。社区老年人所处的时代的教育发展状况远不如今,他们所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如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教育素质如下:大专以上学历为7.3%,中专/高中为15.9%,初中为23.9%,小学36.5%,没上过学的占16.4%。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知识的迅猛发展,老年人的知识陈旧化速度日益加快。按照西方流行的所谓“知识折旧”定律的说法,“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特别是网络的出现,给世界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不仅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产生重要推进作用,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在这种“数字浪潮”面前,老年人由于大多数接受教育的时代未曾出现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因而较为缺乏“信息素养”,面对不断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无法应对,老年人面对电子商务大多数无法操作、对电子政务了解几近空白,对网络媒体教育资源无法索取等现象屡屡出现。时代在他们面前划出了一道宽阔的“数字鸿沟”,从而造成了老年人的文化性弱势。

2 文化心理的固化造成的文化弱势。在一般的文化心理中,老年总是与冷漠、暮气、灰暗与消沉、无能甚至死亡联系在一起。人们在歌颂青春的朝气、美好和魅力、创造力的同时,对老年文化具有文化心理的固化的歧视观念。这种固化的文化心理歧视一是因为人类对于年老体衰具有厌恶心理,二是随着现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老年人在经济生活和社会中的价值相对下降。而老年人受到这种文化心理固化范式的影响,同样产生自我卑弃,助长了“老年无用”的心理范式。这不仅容易损害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进一步降低他们的文化地位;而且影响了老年人的文化进取心理的积极性。“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老年从内心到外表,其风貌就应该是老态龙钟、萎靡不振”,从而对于老年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的积极进取的行为看不顺眼,嗤之以鼻。部分老年人也只是整天想着消极地度过余生,甚至自嘲说自己也有“四化”,即“身体老化、心理僵化、血管硬化、等待火化”,对于有能力参与的文化活动持消极态度。这种固化的文化心理严重阻碍了老年人通过学习、参与来更新文化知识和提高文化素质,造成老年文化的弱势性。

3 文化传递的逆向造成的文化弱势。中国今天的社会年龄结构基本上是由四代人组成的,老年人和青少年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甚至存在着某种文化冲突,每一代都创造自己的文化,并试图使之成为社会文化的主导,从而产生代际差异和文化冲突;而上代的文化是下代文化产生的母体,下代的文化则是上代文化的延续、继承发展,这又决定了代际有着互相沟通交融的文化基础。面对知识大爆炸和信息时代,形势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恰恰是年轻的一代能够掌握更多的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突出表现为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是青少年一代的优势。原有的文化一代一代传递的基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以至于要提出“老有所教”,老了还要不断学习,接受新时代文化。故而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在名著《代沟》中提出“后喻文化”的概念,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把人类文化的传递与发展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主要是长辈向晚辈进行文化传递,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文化传递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文化知识。当今时代,文化传递呈现新特点,老年与青少年之间“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场对话”,在这场对话中,“虚心接受教益的应该是年长的一代。如果老年一代与青少年交流不足,沟通不够,就会形成代际文化矛盾,使老年文化的质与量处于弱势,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逐渐落伍。

二、改善社区老年人文化弱势的对策

1 构建信息型社区,丰富老年的文化知识内容。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老人步入老龄,他们越来越渴望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希望自己能与时代文化保持同步,愉快、安详、和谐地度过晚年。信息化社区的网络文化教育能够冲破时空限制,从文化学习观念、文化学习目标、文化学习资源、文化学习环境、文化学习活动方式等多个方面推动社区教育向信息化迈进。网络营造的宽松自由的情境还可以疏解老年人的文化心理压力,使他们乐于接受文化教育,从而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区和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网络化是社区教育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网络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现在的世情、国情和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知识内容。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科学文化知识呈现指数方式±曾长。老年人也应该分享网络文化发展的成果,不能把老年人排斥在网络文化之外。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资源,适应信息时代的潮流,努力培养老年人的信息素养,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猎取有价值的文化知识。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可以更加丰富老人的文化知识、方便老年人的文化学习与文化生活。老年人在信息型社区构建中,并不是文化信息被动的接受者,当他们获得丰富的文化信息并与之产生共鸣时,也大大增加了“自我教育”、“自我塑造”和“自我发展”等文化自主性,也逐步培养了文化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达到消除社区老年文化性弱势的目的。

2 构建文化型社区,塑造老年的文化参与心理。(1)要通过文化型社区的建设,繁荣社区文化,积极发展社区老年文化事业,促进老年的文化参与心理;不断完善公益性老年文化的社区“硬件’’设施,使老年人获得充足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些社区资源,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对包括社区的通过社区老年大学、“老年之家”等活动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在老年群体中形成人人热爱学习文化、人人积极参与文化学习的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充分利用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社区老年文化服务、社区广场文化推进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先进文化活动;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践行

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区老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科学、文化、法制教育,形成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2)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通过组织老年人参与“书香家庭”、“文明楼组”、“文化先进社区”等评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形成人人参与文化型社区建设的氛围。并组织社区老年人的文化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提高老年人学习文化知识、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积极性。(3)以老为本,激励社区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参与,发挥他们的主体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既是文化型社区的建设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文化型社区中文化的生命力决定于社区老年的社区核心价值的认同感和社区文化的参与程度。为了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参与程度,应当针对社区老年的文化知识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3 构建学习型社区,注重老年的文化多元互动。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在科技文化日益发达的新形势下,任何人也不可能自我隔绝地进行学习工作和文化活动。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走向群体、社区、社会,这是每个社区老年人都必须具有的积极和谐的文化心态。因为多数的社区老年人,到了退休年龄都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脱离长期相处的群体和人际关系网络,转而过着新的退休生活方式,老年人如果不能在社区新的环境中尽快有效地构建新的和谐人际关系网络,往往就会造成“自我疏离”,与社会隔绝开来,感到孤独寂寞,加速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方式、文化思维方式的进一步老化,这对于社区老人本身,对于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不利影响。故而对于老年人,必须从自我封闭的文化心理环境中摆脱出来,对老年群体的文化状况准确定位,正确自己在社区文化传递过程中的弱势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活动,善于通过学习及与社区的人们文化交流互动,其中特别要主动地与青少年群体进行文化交往、互动,才能使自己继续保持人生的活力和“第三年龄”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应当为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的正常要求提供有利的条件,纳入到构建学习型社区的活动中去,使社区老年人时时学习文化、处处学习文化、人人学习文化,为文化交流互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学习氛围;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老年群体文化的偏见,与青少年群体处在平等的文化沟通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群体都应当抛弃自己的文化偏见,实现“并喻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互动;通过平等的文化交流互动,来实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因此,对于任何人来说,看他是不是老了,根本的标志是看他的思想是否“老”了,或说他的思想是否僵化、停滞了。一个思想上充满活力、善于学习文化和乐于沟通、互动的人,年龄无论多大,他的心永远都是年轻的。学习型社区的构建,对社区老年人来说,就是通过引导、鼓励社区老年通过不间断地汲取文化知识,保持健康的文化心态,通过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挥自身的时空、经验优势,避免文化逆向传递中的弱势,融人群体、社区、社会,实现多元群体文化中的和谐。

作者:曹海涛

三喻文化与社区教育论文 篇3:

积极应对后喻文化时代教育挑战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时代,晚辈向长辈学习,知识以传承方式繁衍;在并喻文化时代,学习发生在同辈人之间,知识以平面方式扩散;而在后喻文化时代,长辈反过来要向晚辈学习,知识以解构、重构、反哺等多元化方式产生和扩散。当前,随着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年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多样,可以说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后喻文化时代。这对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教育应深刻把握这种新变化,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提高教师能力素质

众所周知,教师之所以能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是因为教师比学生知识多、水平高,教师可以把学生不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在后喻文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已经不仅仅限于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网络学习各种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一些新知识掌握方面与学生是同步的,甚至不如学生掌握得快速全面。这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加强知识储备,提升能力素质,才能适应后喻文化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提升能力素质,应树立以下三种意识: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研究意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知。当今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教师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而不与时俱进,就可能在面对学生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教师更应该主动学习,学习是教师提高知识总量、更新知识存量的重要途径。当然,教师不能只是一般地学习,而应进行研究型学习。教师应通过观察、阅读、研讨、思考或实践等途径获得新知识,努力建立一套系统并可以随时更新的知识体系,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二是树立智慧教学意识。后喻文化时代,学生乐于自我组织、自我学习,对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式产生越来越强的抵触情绪。这对教师无疑是一个极大挑战,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教学智慧。应改变“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主动把课堂搭建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顾问,把学生通过网络等学到的知识合理纳入知识体系。三是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权威意识,树立服务人类进步、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学生成长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只有把服务意识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把握教学与专业领域发展方向,在服务学生成长中实现自身进步。

提高教育治理能力

在后喻文化时代,除了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智慧型、终身学习型的现代教师,教育管理部门也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治理能力。这应该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

教育管理部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治理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当前,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看,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组织研发新型智能教材或教材配套产品。后喻文化时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传统书本教材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从实际情况看,传统教材存在知识量有限、更新速度慢、启发性不强等问题,与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不相适应。在触屏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更加期待知识含量高、灵活多样、立体多元的新型智能教材。在组织研发新型智能教材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先行研发与传统教材配套的产品,使教材适应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推进教育技术进步。推动我们进入后喻文化时代的力量是迅猛发展的科技。适应后喻文化时代的特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必然要求推进教育技术进步。教育管理部门应大力建设网络在线课堂、网络学习社区,注重在线学习咨询服务。应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赶上后喻文化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杨敏

上一篇:生活化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下一篇:计算机技术风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