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验教学安全工程论文

2022-04-24

[摘要]实验课程是本科生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将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课进行模块化,这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本科实验教学安全工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本科实验教学安全工程论文 篇1:

以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与实践

摘  要: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作者调研了部分煤炭院校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现状,得出了工程流体力学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以验证式或演示式为主、实验考试制度不完善、实验设备配备不合理、实验教材过于简单、实验项目未真正实现与专业知识衔接的弊端,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为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工程;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贵州理工学院是2012年3月教育部批准筹建,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1]。學校本着“高起点、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和“立足贵州、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自成立始即坚持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工程流体力学是安全工程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研究流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一门学科,也与安全专业各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目前工程流体力学也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实验研究是目前工程流体力学三大研究方法之一[2-4],实验教学在运用工程流体力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二百多年来在流体力学发展史上所取得任何一项重大进展都离不开实验。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深入,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以“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为人才培养目标的贵州理工学院更是将实验教学为抓手。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起到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记忆的作用,而且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通过数据处理过程,使学生提前接触科研氛围,培养自身学习兴趣。为提高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质量,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我校安全教研室老师对部分煤炭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反馈,目前西部部分高校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验证式和演示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实验教师安排下观察实验现象,采集数据,学生实验成绩评定由老师根据学生出勤,实验报告撰写等情况综合给定,整个实验过程全程是学生对老师演示实验的简单重复,体现不出实验教学的作用,与实验教学目的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工程流体力学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流体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工程应用中测量手段不断革新,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在工程流体力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目前对流体研究手段多样化,对流体运动的分析处理能力也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对于提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若仍沿袭传统的验证式和演示式教学模式,势必存在如下弊端。

(一)验证与演示式实验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传统的验证与演示式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配合工程流体力学理论教学而开设的,是工程流体力学理论课程的辅助性教学,开设的实验项目仅限于验证和演示经典流体流动现象,如毕托管测流速实验、文丘里管测流量实验,沿程阻力测定实验、局部阻力测定实验、雷诺实验等。这些传统实验散布于理论教学各个章节中,相互独立。学生只是被动按照实验教师和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并且在做实验之前理论教学中已经学习和熟悉了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发挥,且相互独立的实验内容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体现不出目前科学知识的发展变化。

(二)传统的实验考试制度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真实表现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验课考试形式,主要由实验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并结合实验过程上学生的表现给出一个综合成绩,但由于学生做实验时通常是分组进行,且实验时间集中,除个别较熟悉的学生以外,大部分学生表现主要还是参考实验报告质量。因此,学生实验成绩归根结底是根据其实验报告的质量来评定。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只要能完成实验报告,就能得到一个较好的分数。且实验报告的成绩与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学金、三好学生等的评定挂勾,导致学生更看重实验成绩,而忽视实验本身,甚至有些学生人为更改实验数据、抄袭实验报告,难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三)实验设备配备不合理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指导思想,严重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导致实验设备陈旧、数量不足,技术含量低,效率低下,学生自己真正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不多。近年来,大部分高校更换了一批较为先进的流体力学实验设备,由于其一体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日渐呈现“傻瓜式”的数据记录和处理过程,学生实验过程中只需简单操作几步即可完成,实验过程上忽视实验原理和测量手段运用,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实验过程中也不直接接触到很多测量设备,比如说测速、流量等仪器等,以致于大部分学生做完实验后,基本还是不会应用这些设备,更不清楚其测量原理。

(四)实验教材过于简单难以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过程

一些高校由于各种原因,未配备较详细的流体力学实验教材,甚至仅由理论课老师提供实验指导书。有些高校流体力学实验室由学校统一管理,各专业流体力学实验都在一个实验室做,实验项目基本相同,实验指导书大同小异。由于目前各出版社出版的流体力学实验教材或由各高校提供的实验指导书仅涉及介绍实验设备及原理,总体过于简单,难以有效地指导实验数据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

(五)实验项目开发未真正实现与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的衔接

安全工程专业是理、工、文、法、管、医等学科的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的类型很多,除安全工程领域外,还涉及矿业、土木、交通、能源、军工、化工、石油、环境、经济等多个领域,也是上述各个领域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然而,在各个高校传统流体力学教学过程中普遍仅注重流体流动规律的分析总结,而未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与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的衔接,相当于割断了流体力学与安全工程专业的连接,难以在教学过程上体现各个领域安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的教学特色,导致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和任课老师需要花大精力重新进行流体力学与专业课关系修补。

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传统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弊端。因此,必须针对这些弊端,采取相应改革措施,才能保证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自主探索能力设计实验项目

为改变传统上以验证与演示式为主的实验形式,可根据高校各自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和实验室配备情况,将传统的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作为必修实验。在此基础上增加设计型、研究型、观察思考型和综合型实验项目作为个性化的选修实验,选修实验项目允许学生根据理论课学到的实验原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比如对于安全工程专业,可将毕托管测流速、文丘里管测流量、雷诺实验、管嘴出流等作为必修实验,而将流体流动动量方程实验、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等作为选修实验。在学生选做实验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内容、方案和测量手段。但为保证实验可行性和安全性,学生所提出的选修实验方案应经过实验老师的批准方可实施,同时实验指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作深入的思考,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培养学生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多种实验考试形式相结合评定学生实验成绩

打破传统以实验报告质量评分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科学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考试形式更有效全面。学校教务处或实验室管理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试办法,将理论考试与实验操作能力相结合、考核学生与考核实验教师相结合,通过考核学生发现教学中的“盲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理论课考试应以突出学生应掌握的原理知识和操作理论为中心,采取不同的题型全面考核学生的掌握程度。最后,学生的综合成绩中实验操作能力测试成绩应占比较大,大约70~80%,理論笔试成绩占比20%~30%,得出实验总成绩。

(三)以开放式实验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首先改变实验室设备和器材配备不合理的现状。对于实验设备陈旧,应重点抓好设备的更新换代,保证实验教学设备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在新设备的采购方面,应避免采购一体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实验设备,以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比如在雷诺实验中流量的测定,实验设备选择上不应采取流量自动计量设备,应采用传统的体积法测量。采用的仪器主要是量杯和秒表,在统一开始和结束时间分别由两名学生统计量杯的体积和累计时间,两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

其次要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建立开放实验室[5],并打破传统上学生集中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验实行目标管理。结合理论课的学习进度,对学生做实验的时间实行弹性限制和预约管理,学生可以在开放时间段内按照预约时间来做实验。这样对学生来说,可以创造一个自主的实验条件,调动其积极性,且能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同时学生为保证实验成功率,也会分组积极讨论方案、查找文献、咨询老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四)以全面系统的实验教材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近年来,各个高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课时不断压缩,教学内容也不断减少,个别高校甚至将流体力学中的物理背景、力学建模及其求解过程都删除了,以致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只掌握了现成公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头雾水,也不会具体应用教材中的原理和公式。为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各个高校编制的实验教材应将实验过程中相关的物理背景、力学建模及其求解过程都收录进来,提高实验教材的趣味性和科普性。另外,针对传统实验教材仅注重实验设备及原理方面的不足,增加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实验结果的总结,同时布置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五)以专业知识型实验启发学生开展技术革新

在安全工程领域中,大部分危险设备中的介质都是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比如说燃气管道中的天然气、石油输送管道中的石油等,不同流体的流动规律不尽相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求学习本专业领域相关流体的流动规律,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规律开展专业技术革新。比如说,对于煤矿安全,通风是一切安全的根本前提,在工程流体力学实验项目开发上应突出通风阻力测定和风速、风压测量等专业知识型教学实验平台,并及时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引进实验教学中,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将计算机数值模拟引入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眼界。

三、结束语

1. 实验研究在工程流体力学研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具有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作用。

2. 传统工程流体力学的实验教堂中,存在以验证式或演示式为主、实验考试制度不完善、实验设备配备不合理、实验教材过于简单、实验项目未真正实现与专业知识衔接的弊端。

3. 针对工程流体力学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革目前实验教学方式,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冯军发,李海军,金志远,等.突显矿业工程特色的流体力学课程案例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13):136-138.

[2]龙天渝,蔡增基.流体力学(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刘鹤年,刘京.流体力学(第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4]孔珑.工程流体力学(第4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5]祝会兵,戴文琰,李建.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2):107-109.

作者:徐佑林 冯军发 李海军

本科实验教学安全工程论文 篇2:

安全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实验课程是本科生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将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课进行模块化,这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从实验教材及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过程、课程的考核、实验室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完善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材,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规范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加强实验室管理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以解决实验模块化后的教学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本科实验教学的质量,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安全工程;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安全技术实验

一、前言

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在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它是衡量学校教学、科研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2]。相对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5]。可见,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

安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每所学校由于依托背景不同,安全工程的主要方向也不同,其开设的主要实验课程也不同。我校自安全工程专业开办以来,已成功培养五届毕业生,共计150多人,但是在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也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在2015年将实验课程从理论课中脱离出来,根据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将实验课程单独列成一门独立的实验课(即将实验模块化)后,实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却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安全技术实验课在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程,共设40学时、10个实验,分散安排在大三上半学期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模块化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問题

(一)教学中的问题

1.实验教材、内容

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它的内容、范围以及深度、广度会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近几年,安全工程专业理论教材发展很快,但实验教材十分短缺,而且数量和质量都落后于理论教材。由于每个学校的背景不同,安全工程专业所侧重的方向不同,其购买设置的实验内容也是不同的,因此,有借鉴性和实用性的实验教材更加少,甚至没有。本科生的实验教材往往无法订购,其所使用的教材都是本校教师自编的教材。这种教材的内容根据仪器说明书来编写和设定,缺乏创新性。另外,在编写讲义的过程中,由于讲义内容过于详细,学生在做实验时按部就班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安全技术实验成为一个模块后,实验教学大纲没有及时更新,实验内容设置不合理,模拟实验设置太多,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太少,这样的实验缺乏创造性和启发性,且大模块实验课程未完全脱离理论课程教学。实验项目设置太少,除了上课的一些实验外,没有提供选做实验供学生学习使用其他实验仪器。

2.实验教学方法

多年来,实验教学的方法未曾改变,教师讲解基本内容及操作过程,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实验,并进行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然后提交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太过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思考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实验课缺乏探索与讨论问题的过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增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3.实验课程考核

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很多实验课程模块化后的考核方式不健全,甚至考核都没有,仅仅用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评定作为实验课程的最后成绩,忽略了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6]。而且实验报告成绩的评定不规范,没有固定的评定方法及评分标准。实验成绩评定主观性太大,这样容易打击某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和学生方面

1.教师

继本科实验课程模块化后,上实验课时任课教师的安排不合理。一般情况下,一门实验课程配备两名教师,但讲课的却只有一名教师,学生人数是一个教学班,30人左右。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操作实验。实验课对教师的要求高,不但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求教师能熟练使用仪器,对实验过程要熟悉,教师在上实验课前都要做预实验。但由于上实验课的教师就是理论课教师,他们的时间较少,即使有时间做预实验,有时预实验的效果也不好。这样的上课效果未达到预期,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

对学生来说,其对实验课的兴趣远远大于对理论课程的兴趣。有数据显示,99%的学生都喜欢上实验课。但如果实验内容太过死板,学生只是按部就班,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其对实验课的兴趣也会随之下降。另外,学生只有上课时才有机会使用仪器,平时没有机会使用,时间一长就会忘记所学。

(三)实验室管理方面

首先,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安全技术试验的实验仪器统一归实验中心管理。虽然实验中心管理着6个专业的各种实验仪器,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有些设备放置的地方不合理,防水、防潮、通风未做到位,这导致有些仪器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维护而毁坏。

其次,由于安全工程实验室建立不久,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仪器操作规范等规章制度不健全。个别安全意识差的学生,不注意操作规范,这会导致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7]。

最后,实验室中设备利用率低。实验课程每年只开设一次,学生使用的次数较少,大部分时间实验设备是闲置的,学校花了大价钱购买的仪器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而且仪器如果不经常使用损坏会比较快,维护维修费用很高,这也会造成资金的浪费。

三、实验教学改革

(一)统一完善教学大纲,编写实验内容及教材

实验教材建设不仅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会影响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材的建设会影响安全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8]。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和内容,编制合理的实验教材,这是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对此,我们组织教研室教师进行研讨,完善了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材,并组织相关教师对新编实验教材进行评议,最后提交给多名相关专家审阅修改,以确保实验教材的质量。同时,我们还对实验的内容进行重新设置,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并在原来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选做实验,供学生选择。

(二)健全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

将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化、规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日常考核,实验报考和实验考试。具体的实验评定及评分安排如表1所示。

实验的日常考核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即出勤、实验预习情况以及上课学习的状态。整个考核占实验成绩的20%。

实验报告的评定采用规范化的形式,实验报告的每个部分都占有一定的分数,具体分数分配如图1所示。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都在实验指导书中给出,所以分值较小,实验步骤需要根据当天实验进行总结,因此所占分值略高。原始数据记录体现学生做实验的过程,实验数据处理是整个实验报告的关键,占30%。结果分析和误差分析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也是实验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分数分别占10%。

实验的考试不采用进行某一个实验来进行评定,而是采用抽签的方式,将之前所做实验的所有内容、仪器的使用、仪器的管理及注意事项、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写到小纸条上,学生采用抽签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或进行现场操作(不用得出具体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操作情况来评定學生的成绩。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用心听课,认真实验,积极参与,不做一个旁观者。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掌握整个实验的内容。至于学生的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教师会通过实验报告给一个评定成绩。

这样的实验考核方式能够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上实验的情况,且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状况及学习成果。

(三)实验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改革

一般上实验课教师都会提前将实验内容等相关材料发到学生手里,上课时进行实验内容及仪器使用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实验一般采用板书的形式,有时连板书都没有,教学方法单一,这使得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做实验不动手,跟在后面凑数。只有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9]。我们将多媒体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用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将实验相关方法内容传授给学生,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解决学生较多,教师讲课时部分学生听不清、看不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将上课内容或仪器的介绍制成微视频,上课通过播放微视频让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还可以将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过程的改革。具体实验教学模式设计如图2所示。

不同性质的实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这样整个实验课程就不再枯燥、单调,这既丰富了教学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师生均受益。

(四)建立专门的实验师资队伍

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也是创新实验产生的源泉[10]。应建立专门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师资队伍,要有专职的实验教师。实验课程采用专职教师与理论课教师共同上课的双线教师安排方式,一个班级分成两组,有两名教师分别带两个实验项目。这样,一方面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仪器使用操作;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总人数减少,各组组员人数减少,每个学生的动手机会增加,学生的上课效果及实验效果会得到提高。另外,应提高教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进取意识、实验教学水平和积极性[11]。应加强教师的学习,让教师到兄弟院校或其他部门进行培训或进修,使教师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案能做到及时更新。

(五)教学与科研结合

为了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安全学科的新技术、新成果,拓宽视野,我们鼓励学生通过申报科研项目或者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使用专业相关仪器设备。其中每年湖南省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及湖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都是学生参加科研的好机会。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并组织实施,掌握具体实验的设计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既锻炼了自己又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率。

提倡并鼓励学生参加安全专业学科的各种学科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比如安全工程专业年会举办的“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等。通过参加竞赛,学生不但可以锻炼各方面的能力,还开阔了视野,同时这也提高了实验室实验设备的使用率。

(六)加强实验室的管理

加强实验室管理,首先要有专门的实验管理人员,并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为此,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工程实验教师团队,负责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实验教学。实验课教师不仅要熟悉实验设备的性能,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还要能够进行实验设备的简单维修和保养,充分挖掘实验设备的潜力[12]。实验教师团队可以是一线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组成,实验教师建立实验设备数据库,完善实验设备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借用以及维修保养的档案。

(七)实行实验室开放政策

開放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感兴趣的实验内容进行练习,这能有效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以及创新能力,学生在完成规定实验课程之后,可以结合指导教师的相关课题或者创新项目,自主选题、设计进行科技创新实验,实验室和实验教学仪器全面向学生开放。同时,鼓励学生申报参与实验项目,包括研究性、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模型、发明及制作类实验,学科竞赛类实验等。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室开放、实验资料查阅、实验问题解答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研究型的学习环境。实验室的开放,不仅可用作学生备赛(备战)的训练场,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四、总结

本科实验教学是本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做好实验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各种应用能力,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挑战。特别是安全技术实验这门课程,它是安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程。安全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要把握方向,与实际相结合,一点一滴的进行,循序渐进地解决在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大对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视,使教学改革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范育青,汪华君,刘玉成,等.地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0):91-92.

[2] 高晓蕾.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全,2017(8):62-64.

[3] 管晓刚,程槿涛,闫卫平,等.注重研究性突出实践性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07(4):60-64.

[4] 王国强,傅承新.研究型大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25-128.

[5] 张曦,马衍坤.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5(22):15-17.

[6] 高玉坤,刘芳喆,黄志安,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4):78-79.

[7] 吴斌,朱娅加.开放式实验室实验考核准入制度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6(1):222-224.

[8] 张曦,刘健.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材建设及改革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6(23):47,131.

[9] 高玉坤,周玉鹏,黄志安,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218-220.

[10] 王伟峰,邓军,马砺,等.消防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7):70-72.

[11] 蔡峰,薛安家,黄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171-174.

[12] 阳富强,陈伯辉,杨健.地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15(5):51-56.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卢丽丽 蒋娇莲 廖婵娟 苏龙 杨建

本科实验教学安全工程论文 篇3:

以就业为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强化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思路,力求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从业适应性提供借鉴,指导安全工程专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就业;实习;毕业设计

一、概述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纷纷开设安全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随着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趋于严峻。在这种背景下,分析当前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强化三个方面入手,对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构思。以期对完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从业适应性提供借鉴,进而指导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

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有130余所,其中,大部分是近几年开办的。受办学经验、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等多种原因的影响,课程设置、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环节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混乱

尽管有专家倡导“大安全”的培养论[1],但不同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各高校开设了包括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在内的等百余门课程,但同一门课程开设比例达到50%的却极其有限[2]。另外,不同院校在课程类型的划分上也比较混乱。对于同一门课程,有的院校将其划分为专业基础课,有的院校却将其设置成专业课。这充分说明,各高校在课程体系的构成方面缺乏共识,没有统一的标准。

(二)实验教学被弱化

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已由原先的“学历”需求转变为“实用”需求和“能力”需求[3]。实验是培养实用型、能力型人才的一个最基础的环节。但很多高校受实验经费的限制,实验室硬件条件满足不了实验教学的需要,受师资的限制,满足不了开设实验的师资需求,导致实验教学被弱化。

(三)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实习作为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安全科学技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现场分析、解决安全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4]。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基于自身安全、生产效益的考虑,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到本单位实习。高校联系实习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异常困难。没有实习单位、实习基地的保障,很难系统的完成实习内容,实习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四)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作为安全工程技术人员而进行的基本技能训练。但目前很多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都是假题假做,且质量不高,并没有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理念

课程设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模式实施的具体体现[3]。课程设置应该在综合考虑专业学习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进行。

为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各高校应按照企业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校教学专家归并、开发学习内容——校企专家论证课程体系的方法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其具体的实施程序如图1所示。

学校通过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实际的走访调研,分析典型工作岗位的合格新手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且探究有助于合格新手快速成长为骨干能手所需的知识和素养,以此来归并和开发学校应开设的课程。学校初步设置课程应按图2所示的程序进行。

(二)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的理念

要解决由于实验室条件不具备而导致实验教学被弱化的问题,需要开辟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新思路。实验教学条件由硬件条件和实验教师队伍两个方面构成。对于硬件条件的建设,可开辟“依托学校投入保证实验条件、依托自主研发充实实验条件、依托科研与科技服务提升实验条件”的建设思路[3];对于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可采用“双师制”来完成,即理论课教师(通过实验技能培训)指导所讲课程涉及的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解决了实验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二是可以做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充分对接。

(三)强化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的理念

借鉴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进行教育资源优化重组,构建企业、学校、学生共赢的“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实践教育模式以学生毕业签约为前提,寻求簽约单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于签约单位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实践教育模式图3所示。该实践教育模式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重组、促进工程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从业能力、实现工程教育服务工程零距离对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又可解决高校实践教学难,实习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的问题,并可增强接收单位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同时,可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即插即用”急需人才短缺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四、结束语

在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其人才培养中所反映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在分析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强化三个方面入手,对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构思。相信随着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会逐渐得到完善,定会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和从业适应性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傅贵,周心权,秦跃平,等.安全工程本科的“工程型大安全”教学方案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8):64-67.

[2]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安全工程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3]徐锋,张国华,朱丽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59-161.

[4]付建,陈国明.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探讨与实践[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增刊):37-39.

作者:吴强 徐锋 张迎新 吴琼

上一篇: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下一篇:压力管道信息管理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