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本学生法学专业论文

2022-04-16

升本学生法学专业论文 篇1:

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摘要]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方案定位模糊、教学管理过程僵化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文章提出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育优质师资队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 法学专业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李俊青(1977- ),女,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人,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主要从事民法学的教学工作。(河南 周口 466001)

20世纪90年代,在“依法治国”方略指导下,法学人才需求旺盛,很多院校,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纷纷设立法学专业。1977年恢复高考时全国只有三所院校有法律本科教育,到2008年全国已有616所院校培养法学人才,每年数万名法学本科生毕业。而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法学本科生就业率在文科专业中最低,出现了热专业冷就业的强烈反差。特别是最近几年高考应届毕业生减少,外出留学人员增加,很多新升本院校面临着生源危机。本文主要围绕新升本科院校法学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一、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难以形成团队优势

列宁曾经说过,学校的真正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的,也不是由学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更不是由“教学大纲”等决定的,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因此,高校不在于其历史有多悠久,而在于其有多少知名的、在教学科研领域里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学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教师不仅仅是一所高校的名片,更是高校发展的灵魂所在。而新升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高水平、高职称的名师缺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大多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设,当时各大院校纷纷上马法学专业,法学专业人才匮乏,很多院校为了能够尽快上专业,对人才引进没有严格把关,忽略了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对口问题,导致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结构严重不合理,特别是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以河南省新升本科院校法学院系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仍然以研究生为主体,由于教师学历较低,在教学科研过程总很难形成团队。专业结构不合理,很多教师跨专业上课,最严重的是某政法学院的一个国际法老师一个学期同时上中国法律思想史、ADR以及国际法三门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忙于备课,由于专业跨度大,无法进行知识的拓展,只能照本宣科,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差。

其次,新升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很大一部分是在21世纪初设立,到现在不到10个年头,而教师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从助教到讲师、副教授再到教授按照正常情况至少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而新升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成立大都不足10年,所以从职称结构来看,讲师和助教占主体,教授几乎为零,副教授为数不多。这样的职称结构只能勉强应付课堂教学工作,无法完成科研工作。而新升科本院校目前又特别看重科研,结果是教师每天都绞尽脑汁搞低水平重复科研工作,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新升本科院校所处地理位置较差,大都在地级市,经济不发达,学校经济条件有限,很难在短期内大量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大而空,培养的人才不伦不类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就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养的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社会需求、生源状况、学校自身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条件。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法学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理论指导下,学校根据总体规划,依据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对培养对象采取的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结构、策略体系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方式的总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通过课程设计、学时学分安排来体现。新升本科院校因没有法学本科办学经验,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大都参考老牌法学院校如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甚至完全照搬,而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无论在办学条件、生源状况上,都和这些院校没有可比性。新升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表述为“培养能在公检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高级人才以及具有较强理论根基的研究型人才”。而由于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课程设计不科学,结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培养的理论性人才不会写学术论文,没读过学术专著,甚至连本国的基本法条都没看完整,却在那里读英美法系的法学专著;而培养的实务人才没有实习过,没从事过实务工作,不会写法律文书,这样的人才在社会上根本没有竞争力。

(三)教学管理过程教条化,师生创造性、积极性严重受挫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授知识过程,更是一个创造性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心灵碰撞的过程,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地点,为不同的学生讲解会讲解出不同的风格,特别是大学的课堂,更应该强调教学过程的自由性和创造性。新升本科院校为了应付本科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但是由于定位不准确,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学过程管理完全教条化,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严重阻碍了师生创造性的发挥,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僵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各大学纷纷采用多媒体教学,新升本科院校更是不惜血本,硬性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以是否采用多媒体作为判断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评价标准。事实上,多媒体上课并没有改变满堂灌的作风,只不过以前是看黑板,现在是看课件,而且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很多教师为了省事,干脆在网上下载课件直接使用。为办出特色,显示法学院的优势,显示对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新升本科院校大量制造各种各样的规范,如教师教案书写规范、教学大纲书写规范、教学进度规范、教师奖惩规范等,结局是规范越来越多,违规行为越来越多;制度越来越多,创造性越来越少;惩罚越来越多了,干活的人越来越少。

二、新升本科院校脱困之路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大投入引进高水平教师的同时,强化对现有师资的培养

正确的人才观,包括两层含义,对人才自身而言,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对用人单位而言,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应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合的人才,不能完全不考虑自身的实际需求,单纯地为了提高学历结构或职称结构而引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人才,更不能仅依靠学历或职称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把引进人才的范围局限于211或者985院校。二是不能仅仅口头上重视人才,更应该创造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工作环境,否则到头来依旧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极大地挫伤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自觉性。因此,引进人才的时候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高薪招揽人才的时候,更应创造一个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地方性院校把用高薪引进和留住人才看作最佳的人才方案。如引进的博士给30万元安家费、解决配偶户口工作等(而不考虑该博士的专业和自身的发展是否相一致)。诚然,高薪对引进和留住人才十分重要,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研究环境对多数人才来说更为重要。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谈到了环境的重要性,他说:“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中科院提出的“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的事给地位”人才观,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为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且让人才付出得到了等值甚至超值回报。

2.以“高官”重用人才的同时,更应重视人尽其才。清朝的顾嗣有首题为《杂兴》的小诗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萝卜青菜,各有其能,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人尽其才。而目前很多地方性院校为了显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只要是博士,就给个行政职务,博士招来之后就安排个系主任的职位等,把重用人才同让人才当官划等号。实际上,在给予人才“乌纱帽”的时候,应当认真思考,招揽的人才是否具有担任一定行政职位的能力和水平。很多博士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人生经历,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一下子给个系主任,能不能胜任这是个大问题。博士的特长在于其教学和科研能力,如果让其承担行政职务,可能导致其没有时间去搞科研,学习新知识,从而使自己的专业被荒废,这样做不是在重用人才,而是在浪费人才。

3.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择优录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为此很多地方性院校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但在教师的录用上却完全忽视了这一点。比如明确要求教师是博士学历,如果不具有博士学历,本科必须是985或211院校毕业,英语要通过六级,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结果是很多第一学历较低,如专科,工作多年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又考上研究生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事实上,要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必须有应用型教师。选用人才时应优先从有律师、法官、检察官或其他法律从业经历的人中录用。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的纲领性文件,不仅决定着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而且影响着该专业未来发展的走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美国的“常青藤”盟校是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大学的联盟,他们院校交流沟通的目标就是“研究大学如何培养更好的人才为社会服务”,大学必须紧跟时代变化,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并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标准。其优点是培养的人才相当于“毛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打磨塑造,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社会适应性。在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供不应求的状态下,为我国改革开发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是目前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属于用人单位市场,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承担“打磨雕琢”毛胚人才的费用,他们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马上上手工作的成品人才。而我们的大学依然在培养这些毛胚人才,与社会需求背道而驰。

就法学专业而言,从社会需求来看,目前公检法以及行政机关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已经接近饱和,而且进入这些单位必须通过残酷的公务员考试,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最热职位的录取比是4961:1,据此有人认为法学专业的寒冰期已经到来。但是就个人律师的拥有量而言,根据 2011年新华网的报道可知,目前,中国现有律师25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1.6个,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美国30人,英国15人),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别达到了20人和12人。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司、企业急需大量的既懂法律又懂经济的法务人才处理复杂的经济纠纷,社会上需要大量的既具备法律知识又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能够处理复杂社会纠纷的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应付群体性事件的信访工作人员,对外贸易过程中需要既掌握国际法律专业知识又熟练外贸和外语知识的专业人才等。但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根本无法胜任这些工作,针对这种现状,某些院校已经走到了前列,比如目前涉法涉诉信访激增,社会急需相关的人才解决这一问题,顺应这一要求,2009年沈阳大学在一片争议声中开设了信访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实验区建设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解决国际贸易争端规则和实务方面的外向型、实务型和特色型的本科人才。该实验区改革了现有的课程体系,开设更多的有关国际贸易争端实务方面的选修课程;增加双语课时量,双语课程占到专业课程的60%,境外教授授课比例达到25%;增加英文原版教材的引进。这些大学的创举我们无法复制,但他们的思维模式却是新升本院校可以借鉴的,即以自身办学条件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特色性人才,提高就业率。

(三)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反对形式主义

人本就是一切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关注人的潜能、个性的张扬和个体人格的发展。人本主义又称为人文主义,即以人为本位出发,作为衡量事物的尺度。人本主义学派强调指出,人是万物之灵,教学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人的自尊心,帮助每个人充分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以教师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尽管高校去行政化呼声甚高,但就目前而言,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高校依然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准行政机关”,教师要对系领导负责,系领导对职能部门和院校领导负责,而不管是院校领导还是职能部门的领导,甚至系领导,基本都不上课,与课堂长久脱节,对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因此制定的很多制度规则不具有可执行性,导致形式主义泛滥。比如河南省某新升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是被要求填写各种无用的表格,比如教学进度表、作业批改记录、教学日志等,这些东西太刚性,完全按照这个教学过程无法开展,教师大都是在期中或期末检查前一次性补上,起不到对教学应有的管理作用;每个学生每学期要完成两次作业,一篇论文,事实上文科的作业大都是通过论文体现的,而有的教师一学期会给300多名学生上课,每个学生至少做3次作业,也就是教师要一学期看900篇论文,并写出详细的评语;而学生更可怜,如果一个学期开8门专业课,一学期就要写出24篇学习论文,完全超出了学生和教师的承受能力,结局是学生在网上下载文章交作业,老师闭着眼睛改作业。教学管理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让教师参与到教学管理过程中,让每个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进行科学调研,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课程课时。而就法学专业而言,目前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二是考研究生。那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有所体现,帮助学生提高司法考试过关率和考研成功率,尽管有人反对这种提法,但笔者认为,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通过这样的考试本身也就意味着学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慧民.论高校教师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作用[J].邯郸医学院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3).

[2]王念哲.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解析[J].科技咨询,2007(33).

[3]邱国锋.加入WTO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应嘉大学学报,2001(8).

[4]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对我校大学生成才的启示[DB/OL].http://news.cslg.cn/jysx/Html/335.html,2010-12-13.

[5]杨梅.地方院校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

[6]涂莉娜,刘鹏.教育与教学管理中的人本主义[J].江西教育,2011(27).

作者:李俊青

升本学生法学专业论文 篇2:

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理念之重构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我国有多所新升本科院校,他们大多开设了法学专业,这些法学专业基本上是建立在专科时期的法律事务专业的基础之上,但在本科院校建设模式和规范之下,与原有的专业建设目标、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模式等均有着很大的区别,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方法、理念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故此,基于对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分析,新升本科院校重构法学专业理念和机制已经是当务之急。

二 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理念重构的意义

第一,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和精神的迫切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需要。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的现实情况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下,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更加凸显,能否较好地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的关键因素。

第二,是迎合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实现法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需要。新升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相对于专科时期的法律事务专业而言,专业建设目标、建设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模式等均有很大的区别,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我国法学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顽疾和诟病,这显然不符合法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新升本科院校因为本科专业建设经验不足等原因,对此尤其要引起高度注意。

第三,是突出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加强我国“软实力”的需要。教育之不行,立人则虚置;立人之不行,文化就萎缩;文化之不行,实力必疲软。教育是增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血液,它循环于国家的整个躯体。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要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如果法学专业大学生经过数年的高等教育依然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致使理论难以联系实际,知识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第四,这是解决当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实际问题的需要。根据早先的调查,例如,根据《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2013年麦可思研究院对20多万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出了最难就业和最好就业的10个专业。一些专业连续多年出现了就业偏难、毕业生薪资偏低的情况。其中,动画、法学等专业连续三年被亮红牌。[1]可见,“就业难”成为法学专业大学毕业生心头的一块大石。从实现角度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问题。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法学专业大学生欠缺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其结果必然就是其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先不论该报告的数据是否精确或客观,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根据有关调查,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实践能力更被看重。可见,包括法学专业在内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对于实现就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这是为司法部门特别是基层司法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合格法学人才的迫切需要。近10多年以来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招生和毕业人数翻了数倍,但是由于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一方面表现出法学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司法部门特别是基层司法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却招聘不到合适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例如,有的地方基层法院未能引进法官已经多年,现有法官的案件审判案件数量和工作量不堪重负。故此,培养和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合格法学人才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 法学专业建设理念重构的几点思考

(一)在坚持法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应当不是一个新话题,许多研究者和高校提出了不少的观点和采取多种措施,例如,有的学者提出确立“生本关怀”培养理念,激发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发并利用高校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加大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力度,构建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育体系;有的学校通过加强学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加强实习学生的锻炼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湖南警察学院与多个市县公安局、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实践机构开展了实习基地的合作,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有的学校通过大学生社会调查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湖南农业大学曾组织学生在对张家界贫困山区贫困儿童情况的调查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的学者和学校则主张或践行“五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五位”是指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内容,具体应包括交流、查阅、写作、调查和思辨五个方面,“一体”则指实践性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技能为体)。[2]

(二)实现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之间的有效互动

“重理论,轻实务”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特点。纯粹的理论学习不可能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探索一条如何有效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如何将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就业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之间如何互动的有效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能力来提升就业能力,反过来又通过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和促进就业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理念的转变和机制的改革,发掘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潜质素质,让法学专业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从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既掌握了本专业知识,又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社会知识,并且在法律思维、学习方法、表达技巧、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三)突出法学专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和实践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专业能力、通用技能、个人品质、职业规划能力。[3]可见,专业能力构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部分。许多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可以作为我国的重要借鉴。例如美国的法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明确将促进法律职业或者为职业提供准备设定为教育目标,法学教育注重的是法律人的思考方式、法律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法学专业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其法学院在教学方法上必然注重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基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考量,法学院或法学专业的教学方法也应当随之与之相适应,提供合适培养路径和方法。譬如,美国的法学院以“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为其主要教学模式,发展并运用“诊所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和“模拟口头辩论练习”(oral argument exercises)。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搭建理论分析和实践知识之间的桥梁”,将“正式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统一起来。[4]因此,这种通过实践教学方法和路径提升和培养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成功实践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 结语

立足新升本科院校,研究和实践新时期法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方法、理念和机制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长期的整体工程,一些深层次的理念和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当然,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不仅要解决教育理念、教育教学体制和市场导向等问题,也要加强高校及其教师对学生在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方面的引导,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拓展教师的实践教学视野,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加强师生的双趋双动,互趋互动,形成新型的教与学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途径是多样的,这有待于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例如有学者提出,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也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更好的促进就业。[5]这是从“厚基础”的角度提出的路径,不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法学专业就业率为何连续三年被“亮红灯”?

[EB/OL].[2015-04-16].http://learning.sohu.com/

20130718/n382000802.shtml.

[2]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EB/OL].[2015-04-16].http://fxy.zwu.edu.cn/

shownews.asp?articleid=6860&flag=&BigClassName

=&SmallClassName=.

[3]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浙

江大学,2012.

[4]胡利玲.美国的法学教育及其启示.中国法学教育网.

[EB/OL].[2015-04-16].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

com/jyyj/ShowArticle.asp?ArticleID=44476.

[5]熊伟,周梦,马华华. 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

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2(04).

作者:马云波

升本学生法学专业论文 篇3:

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改革探析

摘要:中共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联合推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提出培养应用性、复合型法律人才的要求。剖析我国法律名人成才之路以及各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复合型”是共性。比较我国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复合型专业方向、辅修、双专业双学位以及法律(非法学)硕士模式等各有优劣。因此,根据社会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丰富法律专业学生知识底蕴,将法律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以期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的法律人才。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5月,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推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坚持分类培养,着力打造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2018年10月8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明确相关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其中包括“鼓励高校开发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形成课程模块(课程组)供学生选择性修读。鼓励高校深入实施主辅修制度,丰富学生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鼓励高校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教学团队,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编写出版一批具有创新性、交叉性的教材,实现跨专业的师资交叉、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这一要求是对复合型、应用性法律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的进一步细化,笔者重点针对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从南京审计大学法学专业改革实践出发,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中外复合型法律人才比较

(一)多方培养——我国法律名人成才之路

我国法律界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家都属于复合型法律人才,要么有不同的知名大学求学经历,要么具备丰富的多领域专业知识。比如钱端升先生,他是参加我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工作、筹建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并出任首任院长的著名法学家。钱先生考入清华大学后,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再如梅汝璈先生,他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梅先生在斯坦福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尔后进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学习,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又如向哲浚先生,他也是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检察官,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和法学两个学士学位,然后在华盛顿大学学习国际法,获法学博士学位。

这三位法律名人的学习履历,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另外还具有以下共同特点:第一,在求学的过程中都曾经在非法律专业领域学习,获得过非法律专业的学位证书;第二,在法律专业知识之外,还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经验。如钱端升先生,他有丰富的政治学知识,同时也是著名的政治学家;向哲浚先生还曾任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外语教研室主任。

(二)多元知识——美日德法律人才培养

各国法律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大法系,体现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其中大陆法系以德国、日本为代表;英美法系以美国为代表。

1.美国。美国法学院有三种学位:法学硕士(L.L.M.)、法律职业博士(J.D.)和法律科学博士(J.S.D.或者S.J.D.),其中法律职业博士生是法学教育的主体,攻读法律职业博士学位的学生必须先取得一个非法学专业的学士学位。

2.日本。日本法学教育有法学本科和法科大学院,其中法科大学院是日本在各个高水平法学研究教育和法学本科教育基础上建立的,是专门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法科大学院是“专业研究生院,以培养法律职业(法曹)应该具备的必要的学识和能力为目的”[1] 。在学生的来源上,法科大学院与美国的法学教育有类似之处,也强调学生的多元背景,吸收大量非法学本科学生入学。

3.德国。德国的法学教育模式为:大学研习+职业预备。法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在大学里学习书本上的法律,还要到司法、行政部门等去训练运用法律的能力。[2] 在第一阶段的大学研习中,学生学习的必修课包括:重要技能和法学外语课程,如修辞学、表达技能、交流和谈话能力,法语法律术语、英语法律术语。[3]

上述三个国家都强调法律人才培养的复合性,在具体的复合模式上有所区别:美国是完全复合模式,即所有法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必须获得其他专业的学位;日本是复合为主模式,即法科的研究生中有大量来自于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并对来自法学专业和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年限要求,前者只需要修读2年,后者则需修读3年;德国则是内涵式复合模式,即将非法律专业的课程和知识内化于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满足培养法律职业人的要求。

二、我国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自1996年开启,南京铁道医学院(后并入东南大学)开始招收医事法学方向学生。同年,我国法律(非法学)硕士开始设立,远早于法律(法学)碩士(2009年首次招生)的设立。2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培养模式。

(一)复合型专业方向模式

一般而言,这种模式是在法学专业内设其他专业方向,如“法学+会计学”“法学+金融学”“法学+工程学”等。专业课程设置上以法学课程为主,同时兼设另一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毕业时仍获得法学学位。如东南大学的工程法学方向、南京审计大学的法务会计方向等。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在正常本科四年的时间修读完另一个专业的核心课程,达到了解这个专业相关知识的目的,但由于修学时间有限,极有可能导致两个专业都没有学到位,从而产生“1+1<1”的结果。

(二)辅修模式

这种模式是学生在法学专业学习之外,辅修另一专业的专业课程,都通过考核以后可以获得法学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时获得另一专业的辅修学位证书。很多高校都有这样的辅修机会。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修读另一专业,并拿到相应的辅修证书;缺点在于教师开设辅修课程时,对学生要求不高,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般会降低,从而影响辅修学位的含金量。

(三)双专业双学位模式

这种模式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修读第二个专业,在达到两个专业培养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两个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如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可以用5年时间修读两个专业,在两个专业均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的前提下,获得记载有两个专业学习经历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修读年限比一般本科长,学生学习非法学专业课程比复合型专业方向模式下更为深入。但与复合型专业方向模式下存在同样的问题,毕竟不同于完整地修读两个专业。

(四)法律(非法学)硕士模式

这种模式是其他专业本科毕业生直接考取或推免进入法律硕士阶段学习,所有高校的法律(非法学)硕士,即“非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均为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下虽然修学时间较长,培养成本相对较高,但学生学习不同专业知识的时间最为充裕,掌握两个专业知识的程度明显高于前三种模式,是最能实现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要求的。早在2006年,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就提出“法学专业不应该在本科设置”[4] 的观点,认为应该在硕士阶段再设置法学专业,这样会在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法学专业设置,而我国目前有600多个高校设有法学本科专业,改革难度可想而知。

三、復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更趋向于复合型。同济大学工程(土木)——法学创新试验区曾做过一个调查,对复合型人才(包括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达到10%以上的单位高达被调查单位的60%,而真正达到这一数值的被调查单位仅占20%。[5] 另有法学专业教师针对企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发现,“毕业生不能仅仅是单一的法律诉讼或法律事务人才,而是成为能够涉猎多领域职业的具有现代法律意识的复合型人才”[6] 。笔者调研了南京审计大学法学专业下设的法务会计、法务金融专业方向学生就业情况,供职领域广于传统法学专业,尤其一些单位指明招收学校两个特色专业方向的毕业生。

笔者认为,复合型法律人才绝不是法律和不同专业的简单相加,而是让学生将所学法律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拓宽专业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不同领域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因此,无论哪种培养模式,都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以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1+1>2”的目的。

(一)厚基础

夯实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基础知识,提升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专业素养。通过前述法律名人成长之路以及各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可见,丰富法律人才知识底蕴是法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复合型法律人才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法律专业知识和某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全面掌握与法律思辨能力和法律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知识和语言技能。因而,在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中应当设置相关的人文、社会学课程和提升写作、表达能力的课程,同时对学生在阅读经典著述,撰写论文、法律文书等方面提出要求并考核,特别是硕士阶段的学生。

(二)深融合

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应将法律专业学习与另一专业学习深度融合,避免两张皮现象。这个问题首先体现在特色专业方向模式中,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往往是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另一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出发点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再掌握或熟悉另一专业的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复合的目的,但实践中却往往出现两个专业各说各话,特别是另一专业的授课教师在针对复合型法学专业学生教学时,出现教学状态不佳或学生学习效果较差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笔者认为,应当对教学和学习提出相应的要求,以谋求教与学的融合:在教师的教学要求中应当明确复合型专业方向以法学专业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要提高到掌握特定专业知识的程度。其次在法律(非法学)硕士模式中,常常出现学生考上研究生以后对原有专业知识遗忘现象,没有发挥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优势。针对该问题,有学者提出:学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体现自己特色的应用复合型培养方案。[7] 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不同高校在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中的特色和优势,应根据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招收相应本科专业的学生进入法律(非法学)硕士阶段培养。比如法学专业所在学校工科专业较强的,可以相应招收工科专业本科学生进入法律硕士班;而所在学校经管类专业较强的,则招收经管类专业本科学生进入法律硕士班,并制定相应的特色培养方案,这样可以将学生原来的专业与法律硕士阶段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重实践

复合型法律人才不仅仅要掌握法律和另一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早在19世纪,美国著名大法官霍姆斯就提出了法律界的至理名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学以致用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直接追求,社会对复合型法律人才提出的要求更是如此。因而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强化实践环节,构建“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在课堂教学上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手段,在课外还要大量开展实践活动,同时提供在校外实习实践的机会。如一方面学校与当地实务部门包括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街道基层组织、企业等合作,让学生实际接触和解决法律纠纷,提升法律应用能力;同时,针对其复合型特点,学校还要强化学生在另一专业领域的技能,如法务会计方向的学生,针对会计实务工作,还应当提供会计核算、查账模拟以及企业会计实务等实践活动内容。

参考文献:

[1][4]丁相顺. J.M.还是J.D. ——中、日、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制度比较[J]. 法学家, 2008(3).

[2]杜晓明. 德国法学教育简介[J]. 北航法律评论,2015(1).

[3]郑永流. 知行合一 经世致用——德国法学教育再述[J].比较法研究, 2007(1).

[5]刘一村,冉凌霄,许佳楠. 土木法学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及前景[J]. 教育教学论坛,2017(34).

[6]郑侠,侯帆. 企业对法律及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8).

[7]屈茂辉,陈锦红. 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 2015(2).

责任编辑:夏英

收稿日期:2019-05-15

作者简介:王艳丽,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211815)法学院副教授,经济法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部门经济法、法学教育。

作者:王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