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

2022-04-30

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始注重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文章试图从高校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注意事项、准备工作以及如何构建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帮助高校建立本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 篇1: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摘 要]本文为了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分析当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提出了基于终身学习与持续创新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框架,并对实施要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以期为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终身学习;持续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和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通过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与评价,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创造出新的物质产品和思想文化新成果,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1]。当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抉择,受到了教育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關注[2]。

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问题一直是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受到了充分重视并进行了广泛实践。诸多知名大学将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构建了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团队创立了CDIO(Conceiving-Designing-Implementing-Operation)理念,形成了“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工程教育模式,CDIO模式强调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3]。在国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作为改革重点。2011年《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索,认为初步形成了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为代表的五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4]。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内容涉及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计划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之后,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等院校也相继启动了相应层面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广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针对当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教育理念来深入探讨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国家对工程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1998年教育部开始设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原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可以看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目标。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扭转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局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工程管理人才,有效提高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管理水平[5][6]。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制造业、物流业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另外,现代工程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含量高、风险因素多、工期目标紧等特点,这些都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通过开展有创造性的项目管理工作,来及时高效的解决各类工程问题,以满足现代工程项目对工程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目前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有400余所,随着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也看得越来越重。这些都对高校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亟待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创新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工作,在确保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竞争力,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习惯与素养,为其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工程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型人才需要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富于开拓性,能开创新局面,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如何培养创新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已引起工程管理领域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8],但是许多高校受经费、政策、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创新教育起步较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尚缺乏经验。比如,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素质的培养,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的塑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还比较模糊,培养过程不规范,缺乏相应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在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源和平台,不断优化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比较有限。另外,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还比较欠缺,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对于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并需要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加以推广应用和实践检验。

二、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一)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年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比如,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欧盟就通过签署相关条约,在欧盟合作框架下将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步付诸实践[9]。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相对独立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仍旧保持旺盛的自学意识与习惯[10]。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比自己的对手学习得更快可以让组织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显得格外重要。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当前呈现出由一次性创新向持续创新,由个别创新向系列创新,由专家创新向全员创新转变的特点[11]。21 世纪是由知识经济主导的世纪,它对高校培养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毕业后需要具备并不断拓展持续创新的能力和素质,以满足企业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三方面的持续创新要求。培养学生的持续创新能力需要从创新观察力、创新思维力、创新想象力和创新实现力等多个方面加以实施。

(二)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构想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人才培养观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体系、培养方式、培养条件和培养机制等的定型化范式[12]。创新人才应当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广阔的国际视野、坚定的意志与顽强的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精神[2]。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种单一的培养工作,不是培养专门从事创新工作的人才,也不是要把所有人都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而是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培养标准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良好习惯,能够面临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成为可以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积极做出贡献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动态的教育教學过程和自我修炼提高过程。

基于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理念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当以教育部和住建部制订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立足于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与定位,综合考虑当前社会和工程建设领域的实际需求,在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科学合理设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方式方法,探讨建立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注重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提升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精神,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习惯,探索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跟踪评价与反馈机制,并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与完善,建立起最初全面培养、中间重点培育、后期持续关注的培养体系,最后逐步形成适合于各高校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的较为稳定且具长效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框架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要点

(一)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

制订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应在广泛调研国内外一流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培养要求,以及毕业生就业领域和具体岗位,进行统筹考虑,可以从创新素质(如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创新成果(如保研、考研、出国、创业/创新项目申报、专利申请、竞赛获奖、论文发表等)和职业发展(如薪水、岗位、职称、业绩等)等方面着手加以制订。

(二)合理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应在现有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和变革教学方式加以完善和构建。应注重学生工程思想教育和伦理教育,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实践态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13]。比如:(1)在通识基础类课程中应开设创造学课程,让学生较早的学习掌握发明、创造、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2)在专业知识类课程设置方面,除了系统涵盖建设工程领域的技术、管理、法律、经济四大知识模块的内容外,还应通过开设诸如科研训练、学科前沿讲座等,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进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3)在综合素质类课程中应开设诸如创新创业类、人文社科类、艺术鉴赏类等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建造、智慧城市、物联网、优化算法、大数据、知识管理等专业拓展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4)在实践教育类课程中,应包括上机实践、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环节,尤其是毕业设计环节,应重视创新性选题,并通过毕业设计来凝练创新成果。另外,可以借鉴和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保障。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引领学科前沿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并能在课堂上适时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主要成果,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课题和专业竞赛活动;其次,应当定期组织专业老师参观调研工地现场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现状,能够熟悉和掌握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动态和实践现状,并在授课过程中进行介绍和讲解;再次,专业教师应每年参加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紧跟学术前沿,掌握学科动态;最后,专业教师应能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平台,借助翻转课堂和慕课的形式革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积极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在硬件环境方面,从学校层面,可以成立创新创业中心,设立创新和创业基金,以解决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从教学组织方面,可建立以工程管理实验室为载体的创新实践平台,包括案例实验室、沙盘实验室、BIM实训室、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等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从学生组织方面,可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吸纳有创新爱好的学生加入,承担起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角色。总之,应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组织的作用,为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软硬件保障。

在制度环境方面,建立系所与学生工作办公室和教学办公室的沟通机制、系所与各类创新竞赛和学科竞赛组织单位的合作参与机制、教师指导创新型人才责任体系与成果认定奖励机制、工程管理实验室管理运作机制等配套制度,明确职责和分工,并严格落实、完善好本科生导师制,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进行创新实践,强化班主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引导作用,积极营造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在学习氛围方面,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如江苏省大学生工程管理创新、创业与实践竞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绿色建筑创意全国邀请赛,全国高等院校项目管理大赛,BIM施工管理沙盘及软件应用大赛等,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训练,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依托国家、省市和学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助研活动凝练物化创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组织和引导学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开展本科生出国访学计划,组织优秀学生到国外高校进行短期学习交流,开阔视野。积极尝试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加强实习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另外,应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勇于尝试、允许试错的宽松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良好习惯。

(五)定期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跟踪评价反馈工作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通过跟踪评价来反馈培养成效。因此,要研究建立创新型人才分层次选拔机制,通过创建和持续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档案库,记录和评价培养对象的发展轨迹、总体表现与主要创新成果,并力争对其在研究生阶段和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进行持续跟踪评价,以此来掌握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也可以选择邀请一些优秀毕业生返校为在校生做报告或座谈,反馈个人发展状况并提出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借此总结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不断完善工程管理專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和培养环境,逐步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提出了基于终身学习与持续创新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提出的具体培养措施包括: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合理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大力发展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积极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定期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跟踪评价反馈工作等。本研究成果对于广大高校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使其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满足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广泛需求,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郭睿,杜侦.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江西教育科研,2000(9):10-12.

[2] 索红.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7):10-12.

[3] 佘健俊,申玲.CDIO理念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3):44-48.

[4] 徐孝昶,宋思运,姜慧,李雁.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以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3(2):56-59.

[5] 黄大文,李立新,陈兴海.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增刊):51-53.

[6] 付志霞.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5):26-27.

[7] 张尚.现代工程项目与项目管理的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影响[J].项目管理技术,2011(11):63-67.

[8] 赵华平,吉迎东.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转型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7(3):20-23.

[9] 苑大勇.欧盟教育合作中终身学习理念演进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19-22.

[10] 姜昕,赵修文.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129-131.

[11] 蔡克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1):14-21.

[12] 陈志刚,杨新海,吴健荣,付保川,徐宗宁,张兄武.地方高校工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以苏州科技学院“五化”模式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75-80.

[13] 顾伟红,田元福,靳春玲.工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07(3):1-4.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倪国栋 王文顺 赵利

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 篇2:

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始注重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文章试图从高校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注意事项、准备工作以及如何构建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帮助高校建立本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 创业 创业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不少高校的高等教育都开始将目光转向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多高校将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加入大学本科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的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高校在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内容、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形式上各不相同,但都初步构建适合本校的、比较科学的培养模式。

1 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典型的有五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双元”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典型的高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模式主要通过传授学生创业的方法和技能,同时结合大学生创业园的创业实战,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商业化运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保证创业的成功率;第二种模式是“三元”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典型的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该模式一方面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完善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创业素质,另一方面则是以创业教育讲座、创业竞赛确定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创业组织,第三方面则是通过专业师资队伍对创业项目辅导;第三种是“综合模式”,典型的高校有上海交通大学,该模式注重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同时将创新作为创业的根基,在创业中着重强调创新,同时学校组建专业团队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资金保障和必要的咨询服务;第四种是“全程模式”,比较典型的高校有复旦大学,该模式是注重创业团队、创业项目、创业过程的全过程扶植,特别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战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第五种是“实战模式”,比较典型的高校是湖南科技学院,这个模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创业实战教学方式来实现大学生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2 高校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时的注意事项

(1)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就是培养模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它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同时又要有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创业型人才培养又是一种不同于一般高校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创新的培养模式,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手段方法等,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通过观念上创新、内容体系上创新、方式方法上创新、体制机制上创新,才能实现培养模式的创新。

(2)创业型人才培养是非常注重创业人格培养的。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创业型人才培养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意识,夯实创业的基础,再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大学生的创业人格。

(3)创业型人才培养要结合实战来进行培养。创业是实战性很强的经济活动,创业型人才培养不能依靠单纯创业知识的传授,还应该与创业实战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使学生逐步积累创业实战经验,在创业实战中直接地接触社会,从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全面、具体地认识自己,这样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

(4)加强对国外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创业型人才培养在国外已经很成熟,创业型人才及其创新能力已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内驱力。综合国外的文献分析,国外高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可供我们借鉴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民教育的重视,在国民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非常注重对创业型人才培养。如美国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是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研究生的整个教育过程。第二,社会的广泛支持。比如在美国,许多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以及创业活动会获得社会机构的资金支持,如在美国有许多的创业基金中心、新墨西哥企业发展中心、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等社会机构均对创业型人才培养及其创业提供资金赞助。第三,高水平的创业导师队伍支撑。国外很多高校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从事创业实战,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水平;注意吸纳既有学术背景又有创业经验的人士加入创业导师队伍,同时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兼职的创业导师。第四,开展多张多样的创业实战活动。如组织学生通过商店选址,商店店面、名称的设计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营销策划活动,如讨论财务预算、预测营销目标、进行广告设计等等。

3 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准备工作

(1)立足区位经济,转变教育思想。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以灌输、封闭、应试为主要特征,把学习知识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教师的作用就是传授专业知识,学生以后的工作就是应用所学的知识。所有这些教育思想,都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背道而驰。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在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其核心思想是素质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型人才。同时高校在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注意和高校所在的区位经济相结合,如浙江的义乌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义乌市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紧密联系,培养出相当多的创业型人才。

(2)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通过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重视创业隐性知识的教育,包括创业信念、创业价值观、风险判断力、创业激情、创业责任心等,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使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主要要求是提高创业素质。创业型人才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品质、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四部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创业知识。既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创业者、机会评估、商业模式、创业融资、企业组建、企业运营、公司法这些创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创业的的理论基础和创业理念的指导,使学生明白创业的规律,掌握创业的过程,发挥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分析问题,把握机遇,选择恰当的目标,及时采取行动等。培养大学生创业活动科学的理性,尽量减少创业的风险性、盲目性,努力提高创业活动的成活率。

(3)大力培养一批创业导师。培养创业型人才,高水平的创业导师是关键。高校可以培养相关专业教师成为高水平的创业导师,吸收具有创业经验且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或者具有创业经历的校友等作为创业导师;聘请那些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家到高校任教,壮大创业导师的师资队伍;选派一些校内创业导师参加专业的培训,同时鼓励创业导师兼职创业或者有计划地选派一些创业导师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战。

(4)大力推行创业实战。通过校企联合,能够让大学生有创业的实际环境。高校可以在一些相关企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实战基地,一些高校也可充分利用本校的优势创办企业实体,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战的场所;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制定科学的创业培养计划,开设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学生自主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鼓励大学生举办和参与各式各样的创业比赛;定期邀请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教育讲座,通过创业者的现身说法,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定期举办创业培训班,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4 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但总的来说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明确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 创业是创业者和创业机会相结合的过程,成功的创业主要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在培养创新能力时, 学校应该把创造性思维作为创业的基本能力, 要求学生在应用知识和运用方法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方法、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形式。同时, 创业活动能否取得成功, 除了与外因有关, 在很多时候还和创业者的内在因素相关。这种创业者的内在因素, 主要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 是创业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2)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全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业是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 而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 取决于创业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业导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 创业导师要通过各行各业成功的创业故事, 将创新与创业及创业价值凸现和财富效应联动起来,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要采用系统性创业教育方式。所谓系统性创业教育方式,就是从大一的学生中通过创业宣讲会,面向全校选拔创业孵化班。这样下来每个年级一个班, 班级人数可以控制在40人以内。选拔的方式可以是经过报名信息初选、笔试与面试三个环节,选拔的角度可以是创新和创业的意志品格、意愿、协调性等。笔试内容, 可以从心理学等角度来考察该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而面试主要创业导师的面试,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思辨力、反应力等。

(4)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设计上,要特别重视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许多高校将创业类课程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选修课的内容是把与创业综合素质有关知识进行整合,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或其他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必修课程主要面对创业先锋班的学生, 制定了创业演习和课程讲授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必修课通常围绕创办新企业或新事业的全过程来展开。一般来说, 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识别机会、机会评估和创办新企业或新事业。在授课形式上,创业类课程又分为实战性课程和讲授性课程。具体课程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开展,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一些课程:创业管理、创造性思维训练、创业模拟、风险投资、新产品开发、商业模式创新等课程。比如风险投资的课程, 创业导师在使学生了解风险投资方面的基础知识外, 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介绍每一种风险投资的具体运作方式, 以及相关的案例。同时创业导师可以邀请业内的一些专家到课堂讲解具体的操作环节, 也可以邀请创业者到课堂,与学生分享创业融资的经验。

(5)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式上要勇于创新。一般来说创业类课程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式,主要由理论模块、案例分析模块和实战模块构成。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方式, 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企业, 通过学生模拟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和职责,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感知。创业类课程设计一般可以按照“企业是什么”、“创业者的特质”、“如何成为创业者”、“如何识别创业机会”、“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如何组建和运营一家企业”这样的逻辑结构, 使学生明确了从决定成为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开发创业机会、写出商业计划书、组建一个企业直到企业运营的基本过程。课程教学中适当设置一些互动和实际操作环节。比如通过心理评估和团队游戏等,帮助学生明确创业者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素质;通过案例讨论、、头脑风暴、商业模拟沙盘游戏、创业人物访谈、小组项目完成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 能够提升个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6)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搭建一个创业实战平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实战项目实现学生与创业的零距离接触。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各种各样的创业比赛,对参赛的创业小组配备相应的创业导师,对于获奖的好项目,学校可以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对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另一方面在校内可以开展相应的创业比赛以及营销策划比赛等,搭建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另外这个平台还可以和校外工商界实业家衔接,一方面可以请他们定期到课堂与学生分享创业心得, 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介绍给企业,企业也可能对创业项目进行投资,学生可以进行校园创业。

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现代高校教育的热点话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推进大学生创业型人才这项工作,高校可以结合以上思路构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登菊.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1.3.

[2] 黄文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46.

[3] 尹金慧.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湘潮,2012.2.

[4] 俞金波,王洪影.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实战途径探讨[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5] 刘丽娟,李晓东.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3.

[6] 常建坤,李时椿.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5.

[7] 储常连.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

[8] 马玉海,张月.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

[9] 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及特点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3.

[10] 丁蕙,陈风华,肖云龙.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特点[J].教育评论,2004.4.

作者:黄辉

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 篇3: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摘 要: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图书馆应贴近现实来开展研究工作。作者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热点文献进行了追踪,在参阅相关论文基础上,对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进行了重点归纳和梳理,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进一步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

在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000年之后,尤其近年来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后,发现我国学者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希望通过梳理,能对这一问题的继续研究和探索有所借鉴。

1.选文的范围及依据

我重点在《中国知网》进行了文献检索,时间主要限定在2008至2011年,共得到436篇研究文献。通过筛选,对这些文章进一步阅读、分析和比较,最后筛选出38篇基本能反映这4年整体研究内容和水平的文章,试就其中有代表性的论点作综述。

2.研究现状

在2008年以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绝大多数研究者就应用型人才的含义,特点,类型,应用型教育及实施主体,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联系与区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践。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更多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条件资源的保障和实现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从比较典型的成果看,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基本厘清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关于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许多学者表述虽有不同,但认识是趋同的。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中描述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龚怡祖界定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示范性。”[2]

2.1.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在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基础上,学者普遍认为,应用型人才概念是相对于专门学术型人才概念提出的。专门学术型人才是为了寻求知识,对真理的追求是其驱动力,在其所属的学科专业领域内追求精、深、专的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知识作出批判性思考,检验知识的真伪;而应用型人才则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他们有更宽广或者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却不一定需要非常精深的理论知识。夏建国等学者强调,中国教育需要“985”、“211”院校,但更需要一大批应用型院校。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应是“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且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能力的技术人才”。并指出,本科生技术人才不仅是技术的应用者,而且是技术的创新人才。[3]

卢东宁等学者在研究了人才培养模式后得出结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发挥高校的知识生产和成果开发功能为基础,通过人才培养内容、手段、制度和评价的有机组合,以培養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4]

在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基础上,学者普遍认为,其基本要素应包括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内容。

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什么原则,有两种对立观点,一种是统一原则:邹广严等学者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应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学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统一,学历教育与从业资格教育相统一,四个课堂教育相统一,继承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统一。[5]另一种是强调专业原则,蒋胜永等学者认为,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强化专业知识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需要的原则。[6]

2.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

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或社会需求,提出不同的模式类型。

2.3.1服务型模式。

胡赤弟等学者在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后提出“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就业—可雇佣性”,真正从知识与能力上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7]

2.3.2多样化模式。

唐毅谦等学者提出三类模式。第一类是以就业为目标,为经济文化发展输送生产第一线、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第二类是提高学生开发、设计能力,培养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工程型人才。第三类是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进一步学习深造、可从事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体系。[8]

2.3.3校地合作型模式。

朱林生等学者提出四种模式。一是“嵌入式”。引进企业课程体系,在不改变专业教学计划原有整体格局情况下,将课程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采用“2+1+1”模式。二是“订制式”。依托专业优势,为企业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三是“整体合作式”。与企业进行“实体合作”,依托相关专业建立二级学院,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四是“校地企合作式”。与政府、国际知名企业合作,设置课程体系,共同打造职业训练平台,面向整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9]

2.4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

研究中发现,许多学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应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质内容。

2.4.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关仲和对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进行研究后,提出观点:应用型的定位应真正体现“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明确工程教育培养能够做工程师的应用人才,商学院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等。要为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要使受教育者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创造机会和条件。[10]

2.4.2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有的学者从总体培养方案提出设想,有的学者则从具体培养方案提出不同看法,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

2.4.2.1培养方案。

张洪田针对总体培养方案,提出三点看法:一是注重文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二是突出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突出工程文化教育。不只满足于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更加强调培养学生深厚的工程文化修养。[11]

关于具体培养方案,刘迎春等学者提出,一是采用专业方向分流、课程模块分组方法,用“四平台+多模块+系列课程”的方式实现;强化学科基础、强化专业能力、强化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识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两分三强四平台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二是采用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分课内和课外两条线,形成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工程素质训练四个层面和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学科竞赛、资质认证、科技计划九个环节,组织实施由课内到课外、由初级到高级、由分立到综合、由技术到工程的递进式“一核两线四层面九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12]

罗三桂等学者则提出应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建立专业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优化并实施基础与专长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规范训练与创新培养同步的人才培养方案。[13]

2.4.2.2总体教学体系。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学者在教学体系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周小理等学者提出围绕一线工程师培养目标来构建教学体系。一是将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基础科学教育与工程技术教育相结合。平台课程体现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科专业间的交叉与融合。专业模块依托行业,贴近企业,突出工程能力型课程,凸显专业特色的“平台+模块”理论教学体系。二是以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分基础和专业阶段;搭建公共基础实践平台、公共基础综合实践平台、学科专业实践平台和学科专业综合实践平台。突出实验、工程训练、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14]刘迎春等学者则提出基于课程的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内容与目标“三位一体”教学方案体系。教法与学法是根据课程体系中的知识传授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素质养成目标来设计的。

2.4.2.3课程体系。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学者更加注重从课程体系中的开设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核心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邹广严等学者指出,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提出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横向迁移)与专业能力(纵向提升)相结合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识与专业相结合、成人与成事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在课程体系上,推行“三讲三心”明德教育、“一体两翼”知识教育、“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张慧明提出,课程体系应具体化为公共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应用型、专业任选课程、素质拓展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15]唐毅谦则强调课程分类培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类课程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学科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重在打通、整合学科及专业基础知识,更新教学内容;开设跨系、跨专业的选修课程,拓宽个性培养的平台,为主辅修专业、双学位奠定基础;进行素质教育课程改革。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设系列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素质学术讲座,各系开设学科前沿知识讲座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韩高军则提出“学科与应用并重”的课程模式。建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任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六大课程体系。[16]关仲和则细微到教学大纲的分析。指出在教学大纲方面,每门课程首先应依据学校和本专业的人才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制定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及要求;其次是选定课程的教学内容范围;再次是分析、理清或厘定该门课程相关内容的知识属性;最后是确定每一类知识的掌握水平。在课程体系方面,应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选择与合理比重;增强课堂教学实践性;保证实践性课程与开设时间;理论课与实验课衔接和结合等。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方面,施晓秋认为,将产学合作模式引入应用本科专业教材建设。对于专业基础教材,在关注学科基础性与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强调其作为工程科学基础,提供理论指导工程实践的作用与功效;对于专业教材,在关注专业知识的同时,强调以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的工程实践性与应用性。[17]

2.4.2.4教学方法。

较多学者提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与普通本科有明显不同,这涉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意识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教学方法应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改革,尤其应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关仲和认为教学方法本质上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问题。须认识“教学本质是实现一种对话”,应注重学思结合与因材施教,教会学生思考。

唐毅谦提出,应营造教学方法改革的氛围。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使教师和学生的受益面更广。并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将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贯彻到课堂,鼓励教师探索与现代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谭静认为,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来指导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罗三桂等提出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等现代教学方法。

2.4.2.5实践教学。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这一核心环节,学者对实践教学环节与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

張洪田提出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即开放实验教学课程和项目、开放实验场地设备和实验时间,减少验证式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周小理提出分层递进、螺旋式实践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和“基础实践—综合实践—专业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模式。刘迎春则提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即实验与实训并重的校内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与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并重的校外实践教学。韩高军提出“实训—实验—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即设置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等内容。刘伟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模式,即“实践基础训练模块”,以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基本技能;“综合设计训练模块”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技能竞赛为主,以实物形式完成,倡导设计作品的实用性;“择业实训模块”则根据专业特点,结合社会经济需要分设若干方向,每个方向设相应的支撑实践课程,可考取相应的技能证书,将教学、就业紧密联系起来。[18]朱林生提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罗三桂等认为,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根据学生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规律,构建实验教学模块。

2.4.2.6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价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不应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谭静等学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应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期中考核重视学生日常的作业成果及表现,期末考核则通过创新试题、创新考核方式综合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

3.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论依据不足。

教育思想和理念反映教育理论。关仲和指出,目前,应该把科学教育理论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来指导教育活动与行为。但目前的研究中,仅有较完美的“局部”培养模式研究,作为整体方案研究还很少,还没有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论。

3.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不到位,总体教育目标差异小,个性特征不突出。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中,课程目标及要求不到位尤其突出。关仲和指出,其表现之一是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基本要求差异性不大,个性特征不突出,应用型的定位较抽象,还没有真正体现“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没有做到具体可操作,只是贴上“应用型”的标签。还没有为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没有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等。同时还忽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教学目标这一基本单元来制定,导致已有的认识和方案没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到各个专业、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

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系统薄弱。

3.3.1教学大纲不到位

在教学大纲制定上,反映出认识和研究的不足与缺位。目前还存在着把旁人的、前人的或母体学校的教学大纲做些修修补补,或者只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甚至照搬教材目录的做法。这是难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重要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很难培养出名副其实的应用型人才。

3.3.2师资数量、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薄弱。

一是在师资数量上,因扩招办学条件急剧下降,生师比迅速下降。二是在教师能力上,反映出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不到位,缺乏“懂教育、通实践”的双师型合格教师;三是在教学方法上,不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及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难以实现;四是在教学质量评价上,目前存在多采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乃至科研能力的评估,而对教师的实践技能、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方面普遍重视不够。

3.3.3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资源不足。

实习、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社會企业或其他研究机构,因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践资源,导致现阶段实习、实践环节跟不上,与课堂教学脱节,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Z].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26.

[3]陈雨露,施建军,夏建国.人才培养要因材施教[J].教育与职业,2011,(7):62-63.

[4]卢东宁.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9-141.

[5]邹广严.关于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33-35.

[6]蒋胜永,杨慧瑛,刘世荣.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探索—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30-32.

[7]胡赤弟.构建服务型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35-36.

[8]唐毅谦,陈琳,王钟箐.构建分类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成都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34-36.

[9]朱林生,顾永安,高新华,钱忆平.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基于校地互动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0,(9):25-27.

[10]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11.

[11]张洪田,张慧研,郭秀颖,张庆久.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7):80-82.

[12]刘迎春,熊志卿,宁立伟,傅彩明.机械类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8):18-20.

[13]罗三桂,张俊平,董黎,童华炜.以专业教育评估为导向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5):37-40.

[14]周小理,姜超,马忠才,刘宇陆.“一线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8):71-73.

[15]张慧明,孙少勤.基于课证融合的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27-129.

[16]韩高军,王存文,王忠,欧阳琼.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2):20-21.

[17]施晓秋.应用型本科专业教材开发的产学合作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2):83-85.

[18]刘伟.实践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9):123-127.

[19]黄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Z2):65-66.

基金项目: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及实践”(2010ZR0018)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邹广严。

作者:王红兵 赵兰蓉 韩梦 张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