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启蒙教育论文

2022-04-16

职业贯穿人的一生,是连续发展的整体。人每一阶段的成长都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积淀,因而从小就需要进行职业启蒙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职业认知的发展会成为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变量,理应得到重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情感体验启蒙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情感体验启蒙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实施路径探究

[摘要]入党启蒙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的基础性和源头性工作,既是高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要途径,也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学院探索“知—信—行”入党启蒙教育模式,旨在让学生形成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最终上升为政治认同,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关键词]入党启蒙教育;政治认同;浸润式;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余静,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讲师,北京 102406;车晶波,北京建筑大学后勤管理处讲师,北京 102406。

入党启蒙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的基础性和源头性工作,既是高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要途径,也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作为大学生政治信仰上的“启蒙第一课”,入党启蒙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反映党对大学生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党的理论创新取得新成果,入党启蒙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点和关注点。本文总结多年实践经验,提出“知—信—行”入党启蒙教育模式,旨在为高校入党启蒙教育工作提供模式参考。

一、入党启蒙教育的难点和痛点

入党启蒙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许多大学生对党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有意愿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中,大部分对党的认识还相对模糊,或者尚停留在较浅的感性认识的层面。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随着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和“00”后的鲜明特征,入党启蒙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信息、思想、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造成冲击,部分学生受到多元化、非主流等文化思潮影响,偏离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认知方向,为入党启蒙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是入党启蒙教育缺乏规范的顶层设计,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教育模式不健全,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形式单一,多以知识灌输、显性教育为主,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考核考评松散,不能充分凸显启蒙教育质量。

三是入党启蒙教育专业师资不足,仅依靠辅导员队伍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工作,而辅导员事务繁杂、专业党建能力的不足导致对入党启蒙教育的投入不够或者入党启蒙教育效果不佳。

四是对入党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用新生入学教育代替,或者用“形势与政策理论课”等思政课程代替入党启蒙课程的现象,导致入党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缺失。

五是对学生思想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把握不到位,大学时期学生思想和心理剧烈变化,尤其是“00”后大学生“自主性”需求明显,主体意识强,渴望成为参与者、设计者,而不是被动地理论接受,传统的入党启蒙教育已经不适宜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二、入党启蒙教育的实施路径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土木学院)不断总结入党启蒙教育经验,逐步形成了“知—信—行”入党启蒙教育模式,即以理论教育为基础,通过情感体验加深信仰认同,最终促成实践行动,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在时间上,入党启蒙教育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在内容上,入党启蒙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互为补充;在形式上,综合集中教育、日常引导、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

(一)知:构建马克思主义思想知识体系。在理论学习设计层面,侧重解决大学新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通过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介绍,党史、国史的讲解,帮助学生尽快建立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知识架构,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党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土木学院在理论学习方面设计了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将入党启蒙教育理论课设为选修课,共有五讲,包含党史、党章、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合格党员要求、国史等。二是党务基本知识,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生党员进团支部进行党务基本知识宣讲,详细讲解入党流程、入党志愿书书写格式、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形式等等。在学习方式上,除常规授课外,还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值得一提的是,土木学院将党支部的“主讲主问制”理论学习方式引进到团支部中,在开展“青年大学习”和“主题团日活动”时,让1—2名同学主讲,4—6名同学主问,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资料,深入研读,制作“微党课”“微团课”主动分享,在问答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思考。

(二)信:在“浸润式”引导中形成信仰认同。在情感体验设计层面,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重,营造“浸润式”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了解党的宗旨,端正入党动机。

显性教育方面,一是通过把握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赴红色基地、博物馆、展览中心进行参观,使学生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熏陶和感染,强化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进而对党产生政治认同,如参观抗日战争革命纪念馆,每逢十一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成就展等等。二是挖掘学生身边可见、可感、可接触的先进党员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宣讲,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向优秀看齐、向组织聚拢,如疫情期间成立“最美抗疫者”青年大学生宣讲团讲述学生党员的抗疫志愿故事。举办主题文艺活动,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如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展演等。

隐形教育方面,主要是依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新生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结对帮扶,通过柔性方式增强学生对党员、党组织的感知度、亲近度和信任度。土木学院紧抓学风建设主线,创建“学霸联盟”党员社团组织,义务帮助同学进行学业补习、答疑、考前复习等,让学生深刻感受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邀请党员在新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上分享大学生活、入党心路历程、学业规划等,发挥朋辈力量影响学生对党的认知。在学生活动区域布置红色空间,如建设党员之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巡礼展出等,发挥环境对学生成长的浸润功能。

(三)行:通过实践行动深化对党的认可认同。在实践行动设计层面,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用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感受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社会和人民变化,深化对党组织的认可度和共产主义信仰的认同感。

土木学院有两大特色实践活动,其一在大一学年末开设的必修课“主题科技活动周”,主题科技活动是结合专业特色,以建筑结构模型制作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期两周,每年都依据当年国内国际最新动态、国家大事确立该年度科技活动周的主题,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建筑模型制作,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筑模型制作。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主题模型,既进行了专业训练,又开展了一次生动的思政教育。其二是按照北京市教工委要求开展的红色“1+1”共建活动,学院学生党支部带动团支部与地区农村党支部、社区党委等联合共建,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农村和社区发展建设,2017年与南锣鼓巷社区党委共建项目“深入背街小巷,擦亮古都金名片”,2019年与穆家口村共建项目“同心结对,用北建大智慧点亮古村落美好生活”均获得北京市高校红色“1+1”示范评比一等奖。学生在红色“1+1”活动中充分锻炼了党性、锤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对党的认识有了全面提升。

此外,党支部积极吸纳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主题活动,深化学生对党、党组织和党员的认知。同时,学院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在实践和志愿服务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体悟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发展,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三、实施“知—信—行”入党启蒙教育路径的关键

入党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三个认同,即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最终上升为政治认同,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早日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实施“知—信—行”入党启蒙教育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

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避免教育者单方面设计入党启蒙教育内容。更多地鼓励学生参与教育内容和环节的设计、讨论,在具体实践中发挥学生聪明才智,鼓励他们积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入党启蒙教育内容要与时事结合,要避免教育内容与现实脱钩。与焦点、热点时事结合,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兴趣,更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三是注意入党启蒙教育方式方法创新,要避免因循守旧的教育方式。积极建立起“互联网+”思维,利用快速发展的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秋琴,江鸿波.加强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实效性的“知—信—行”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86):320-322.

[2]沈壮海.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赵盈,金文心.政治认同视角下高校入党启蒙教育的模式探索[J].高校輔导员学刊,2020.12(01):68-71.

[4]曹静,吴晓培,曹卢,方璐,丁大增.大学生“浸润式”入党启蒙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5):50-52.

[5]马其南.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4(06):54-56.

作者:余静 车晶波

情感体验启蒙教育论文 篇2:

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探究

职业贯穿人的一生,是连续发展的整体。人每一阶段的成长都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积淀,因而从小就需要进行职业启蒙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职业认知的发展会成为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变量,理应得到重视。但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促进基础教育学生职业启蒙的措施还很有限,对此造成的学生职业意识的欠缺及其带来的职业选择困难、发展规划能力缺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需求分析

体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义务教育培养目标中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强调,可以从“全面发展”与“奠定基础”这两个标准中进行剖析。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其对职业的初步认识、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而不仅只是学习学科知识,是体现义务教育全面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同时,具备一定职业知识可以帮助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尽早学会依据个人特点确立发展目标,合理规划个人生活和未来事业,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成长观,从而学习创造有价值、幸福的人生。因此,职业启蒙作为为学生生存发展、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的教育内容,对其的重视与实践,体现了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然状态和要求。

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纵向延伸、横向融通的“包容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1]国务院等六部委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发展,畅通人才成长通道。这就决定我们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向上打通学历上升层次,构建互相衔接的学历教育体系;还应该向下延伸,建立职业准备教育层次以前的职业启蒙教育,以供给个体发展的普适性需要。只有将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教育(包含继续教育)融会贯通,才能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得以立足,从长远上得以发展。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融入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环节。

解决学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与实际教育欠缺的矛盾。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与实际教育欠缺的矛盾存在已久。校内应试教育的压力让学生疲于应付考试,而对于自身兴趣、社会职业的认知甚少。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职业启蒙教育,更是几乎呈现出“盲点”状态,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远离的家园。[2]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是解决学生职业启蒙教育需求与实际教育欠缺矛盾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化学生的职业认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都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不是谋生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乎人生发展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为社会培养具有合格人格的未来建设者;是职业探索教育而非职业定向教育,这一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并非要将学生作为“定向输出”的“准职业人”来培养,而是依据学生的特点,侧重对学生职业认知的启蒙教育。

在学前阶段,应该让幼儿认识常见的职业(如医生、教师、公交车司机等),了解这些职业的基本工作特征,通过职业参观、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一定的职业意识,形成热爱劳动、对自己的劳动角色负责的习惯。这一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内容浅显,主要在意识层面培养幼儿的认真与责任心,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充分参与和体验,养成积极的劳动观念,为未来参与社会职业岗位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在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职业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职业认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对职业的兴趣。具体来说,学生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应该能够形成简单、概括的职业概念,了解社会通过职业分工得以正常进步,养成面对未来职业的积极态度。同时,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对自己的兴趣加以了解,形成泛化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理想。

在初中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了解职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对职业理想进行初步试探。让学生了解,社会人通过职业岗位为社会的正常运转贡献力量,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才能在职业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兴趣的培养,更深刻地了解自我,并且学会选择和坚持。

在高中阶段(普通高中的职业教育内容),这一阶段,要让学生对职业岗位开始有正式的接触。通过对真实的职业岗位进行体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岗位职业的内容,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养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兴趣和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职业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职业倾向只是暂时的一般性选择而非定向性选择。

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对策建议

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拓展教育时间与空间。职业启蒙教育的关键在参与和体验。学校要利用管理契机,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接受职业启蒙知识与技能的机会。例如,可以设立多种形式家长培训,借力家庭教育辅助学校开展职业意识养成教育。通过对家长的指导,学校教育有了校外的一大补充,职业启蒙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拓展。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要求对学生开展认知与指导,要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外界真实职业的体验,学生能够对职业有更清晰的认知,有利于摆脱对职业发展和规划在认知上的不切实际和盲目。

灵活组织课程与教学,丰富课程内容及形式。通过课程与教学影响职业启蒙教育,主要有教学内容的渗透和专门课程的开设两种途径。日常的教学渗透是职业启蒙教育最常见、持续时间最长的方式。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让职业启蒙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应考虑突破现有应考科目的局限,可以开设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又促进学生成长的课程,例如,从烹饪、手工、缝纫等能够提高日常生活技能的常见课程,到电子、舞蹈、设计、艺术等发展学生个人能力特长的课程,都可以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中。这些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都与学生的生活成长密切相关,并且能对未来的生活与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选修课程条件的限制,学校可以通过职业模拟、看录像、实际尝试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从各种与职业相关的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而增进职业兴趣,树立职业目标。

培养职教师资,保障教育质量与水平。在我国,绝大多数基础教育的学校没有专门的职业教育指导教师,鉴于此,学校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班主任和心理教师为主力,构建校内职业启蒙教育教师队伍。劳动课、德育课或心理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与职业启蒙教育联系紧密,职业启蒙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课等的延伸。要充分利用这些课程的教师资源,鼓励这些教师进行职业启蒙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创新,促进职业启蒙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其他有意愿的教师是师资力量的有力补充。所有接受培训的教师,都由学校组织培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学校自行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鼓励教师逐级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证,让所有教师在培训合格后上岗,保证职业意识养成教育质量。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职业启蒙教育,不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必然要求。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锻炼他们迎接未来、挑战未来的本领,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对职业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适应终身学习、促进职业生涯顺利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陈鹏,庞学光.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5(6):70-78.

[2]方敏.国外职业生涯教育与我国国民职业意识的培养[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4:71-76.

(1.肖珊,女,四川德阳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师与教学。2.李兴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

责任编辑:吕丹

作者:肖珊 李兴洲

情感体验启蒙教育论文 篇3:

药学职业启蒙教育研究初探

[摘           要]  药学相关工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进行药学职业启蒙教育有利于激发儿童对药学相关职业的兴趣。依据生活中常见的药物剂型,设计三例用于药学职业启蒙教育的教学实验,面向儿童开展药学职业启蒙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使儿童对药学专业能有一定的专业认知。

[关    键   词]  启蒙教育;药学;职业启蒙

一、研究背景

“启蒙”,即“开发蒙昧”,指给人新的东西(包括知识、技艺),从而使其摆脱“蒙昧”或“迷信”的状态。启蒙本身就具有“教育”之义,而“职业启蒙教育”则是教授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使其对看似遥远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

在我国,大学以下的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都较少,每到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学生对选择什么专业一无所知,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要么看网上在议论什么就选什么,要么家长说什么就选什么,存在盲从性,很多人在工作后由于之前的盲目会选择辞职,这跟儿童时期对职业没有认知,工作后发现现实和想象差异太大存在很大关系,而根据相关调查,那些国内外著名人士往往从小就有初步的职业认知,对未来有自己的设定。因此,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是现在社会所需的,这样才能让儿童能尽早了解相关职业,通过职业启蒙产生职业认知进而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

药学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这个专业的工作对儿童来说比较陌生,怎样让儿童对药学相关职业有所了解,并进行啟蒙教育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二、药学启蒙教育设计的理论依托

通过前期调研,我们认为应该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开展药学职业启蒙教育,通过药学职业启蒙教育各方面相关工作的推进,使不同阶段的儿童对药学相关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全面发展职业启蒙教育开拓道路,这也是主课题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小学生和初中生,属于皮亚杰认知理论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他们的特征是: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守恒性、非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这一阶段的药学职业启蒙教育应多注重具体的药学实践任务,以儿童体验生活中的药学为主。使儿童了解药学相关职业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药学职业认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对药学相关职业的兴趣。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已经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的水平。因此,这个时期的儿童可以为其模拟一些药学相关职业的场景按照药学专业顶岗实习的模式,解决和完成“工作中”出现的任务和突发状况。

根据以上研究,考虑到小学6个年级认知跨度较大,本课题将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进行整合,设计了三个实验教学案例,分别针对小学1~3年级、4~6年级及初中共三个阶段,方向是药学相关职业。

三、药学启蒙实验设计思路和依据

药学专业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几乎每个儿童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药品,我们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药学认知出发,接触生活有关的药物及药学工作,进行教学设计。如对儿童来说,他们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药物剂型,如他们平时经常爱吃的奶片跟药片的做法是一样的,端午的时候父母会给他们用艾草洗澡、驱蚊,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给他们吃“好吃的”头孢颗粒,但是他们对制备这些剂型背后所蕴含的药学专业知识却知之甚少,对制备后怎样流通使用也不清楚,他们的认知仅限于对这些事物表象的了解,如奶片很好吃、艾草洗澡很舒服、头孢颗粒可以治病,这些对他们来说很有趣,正好作为启蒙教育的切入点。

所以,在设计药学启蒙实验教学时,我们选择儿童身边生动有趣的药物,从给他们穿上合身的白大褂开始,进入专业角色,创设仿真的药学环境,触发学生的感官认识,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发挥儿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有趣和简单的药物剂型,了解基本的药学知识,培养儿童的求知精神,提高他们对药学职业的认知,让他们开始思考今后的职业方向。这三例药学实验的设计分别为散剂、片剂及仿真GMP车间,这三个实验设计有趣而生动、有的好吃、有的好玩、有的好用,仿真车间就像玩了一个电脑游戏,在玩中学,学中玩,还有直观的视觉、嗅觉和味觉体验。如制作奶片,将生活中的奶粉通过实验的方式做成奶片,让他们感受到药学的奇妙,并跟他们讲解从粉末到颗粒到片剂的转变原理。

四、药学启蒙实验的教学案例

本文从儿童已有的药学认知出发,精心设计了两则药学实验教学案例,另外一则为好玩的药学GMP车间的仿真实验教学。

(一)中药香囊的制备

1.学情分析

本次活动教学对象为小学1~3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都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使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目标

学习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学习相关中药的成分和功效,学会用研钵制备散剂剂型,学会制作香囊。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4.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藿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这些中药的性状和功效,然后介绍做法,将上述中药用研钵研磨成细粉,用等量递加法混匀,用电子天平分成每份3g装于香囊的无纺布袋中,收紧袋口放于香囊中即可,本处方内容为预防感冒型香囊,教师可根据时节调整处方,如提神醒脑、驱蚊型等。

(二)奶片的制备

1.学情分析

本次活动教学对象为小学4~6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和活跃,动手能力也比低年级要强,结合本年龄段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药学职业的认识和动手能力。

2.教学目标

学习片剂制备的原理,学会用专业设备制作奶片,了解机械化生产奶片的原理,同时对药学的经典固体剂型有所了解。

3.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法、观摩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4.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固体剂型在体内的吸收情况,然后介绍奶片的做法,奶粉的工藝流程是混合、制粒、干燥、整理、最后压片,学生先用手工工具制作单个奶片并进行品尝,然后指导老师用压片机进行大批量生产,讲解其原理,学生观摩压片机操作。

(三)药物制剂车间的仿真体验

1.学情分析

本次活动教学对象为初中1~3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是动手能力非常强,同时具备基础的电脑知识,结合初中学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药学职业的专业认识和动手能力。

2.教学目标

学习GMP药厂的生产流程,学会在生产车间里进行混合、制粒、压片、口服液等操作,学会虚拟仿真制作片剂及适应各种生产场景,对药学生产企业工作有所了解。

3.教学方法

使用仿真实训法。

4.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药厂的人员设置,岗位设置,然后介绍GMP要求,学生通过GMP仿真实训系统,模拟进入车间进行生产,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并进行考核。

五、结语

职业启蒙教育对儿童阶段非常重要,我们针对7~15岁的儿童群体,根据他们已有的药学认知,从学生生活中接触过的常见药物制剂入手,从感官上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整个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药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乐于制备生活中常见的药物剂型,让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进入车间进行正式生产,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药学的实用性和实际操作性,感受到药学专业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同时,在整个药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把药学职业理念渗入其中,如洁净意识、操作标准意识等,让学生不仅仅关注于基础药学知识,也重视药学职业素养的形成。

我们通过初步的药学职业启蒙教育让儿童了解了在这个世界上药学相关职业的相关要求,为未来的专业或职业选择奠定了认知基础,至少对药学专业未来从事什么工作,具体性质怎样有所了解,方便他们确定未来的工作岗位,对于传承多少年的药学来说,三个案例显然不能覆盖药学全貌,后期我们还将继续扩展实验教学内容,药学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学校、教师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职业体验环境,让学生从小对人生职业规划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为未来的人生规划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刘波,于书春,姜俊爽,等.学前阶段国医启蒙教育探索:以前期开展颐生国医启蒙教育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1):141-142.

[2]王宣懿.论“启蒙”及其教育学意蕴[J].青春岁月,2018(29):280.

[3]丘成桐.启蒙教育奠定孩子终身成就[J].家教世界(V家长),2018(7):82-83.

[4]赵蒙成,王鲁艺.职业启蒙教育研究的历史追溯与策略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8(13):26-32.

[5]任丽君.今天我们呼唤启蒙教育[J].新课程(上旬),2016(11):217.

[6]李蕾,陈鹏.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职教论坛,2017(21):90-96.

[7]李秀天,李国兰.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探析: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J].当代职业教育,2017(4):86-89.

[8]杨娟玉.让小学生走进职业学校:江苏常州市实验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7(6):7-8.

[9]肖珊,李兴洲.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探究[J].中国教师,2016(18):27-29.

[10]瞿勇.儿童职业生涯启蒙教育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6):138-139.

编辑 武生智

作者:张柯萍 陆恒

上一篇:农田水利建设研究论文下一篇:农田水利特点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