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风险控制论文

2022-04-30

摘要:本文以长三角集群内中小企业互助担保融资为研究对象,对集群内互助担保公司、集群内互助担保协会以及集群内轮流担保三种互助担保融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三种集群内互助担保方式的特点、运作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优化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融资渠道提供理论性支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风险控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风险控制论文 篇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与信托融资研究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托融资是解决融资难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信托融资的特点,剖析杭州市开展中小企业信托融资产品的做法。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 信托

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既是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步伐的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但融资约束一直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托融资以灵活的手段和独有优势可以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现状

(一)企业现代融资观念缺乏,市场运作意识较差

有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企业融资工作,把融资工作仅仅作为单纯的资金筹集过程,没有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企业的融资决策,对融资规律、融资知识、融资原则没有透彻的理解;缺乏明确的融资计划和目标,无法提供令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满意的经营计划和企业财务报告;融资过程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对资金时间价值、机会成本难以很好把握。

(二)融资结构不合理,市场化融资运作不够

融资结构是指企业借助不同渠道开展资金筹措的有机构成以及比例关系。从相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依靠内部融资方式,主要来自个人积累以及民间借贷,银行贷款比重较小,直接融资比例很低,很少有其他的直接融资渠道,使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被排除在资本市场以外。

(三)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效果有限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与国有大企业相比相对较高,虽然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但在操作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高风险等原因,贷款利率远高于市场水平,这种高利率无疑增加了融资成本。而且金融机构大多要求提供抵押或担保,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大多具有无形性,可以用来抵押的固定资产数量不多,不动产抵押资源普遍缺乏,因而获得银行贷款的概率不高。一项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68%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认为从银行贷款有困难,14%认为很难;只有18%认为比较容易。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原因

(一)银行方面

主要受金融体制和融资政策环境的制约。我国现有的融资体制是政府主导,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成为借贷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都属于国家这一产权主体,两者的借贷关系实质上是自己的钱从左口袋挪到右口袋,没有所有权的实质约束。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放贷管理权限向上集中,对基层支行而言,强化了约束机制但也缺少了激励机制,削弱了基层支行对中小科技企业信贷支持的能力;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机构设置、信用评级、审贷手续等,难以适应中小科技企业地域分布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要求,也加剧了具有高风险特性的中小科技企业潜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二)相关支持体系方面

一是现有的信用担保体系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信用担保服务的需求。基层信用担保机构发育缓慢实力弱资金来源单一,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担保登记和评估手续繁杂,市场缺乏再担保、反担保或第三方担保机构,以及政府承担的责任过少等。二是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中小科技企业参与社会直接融资非常困难。门槛设置较高,科技含量一般但成长性较好的中小科技企业也因为起步阶段业绩和规模限制很难进入证券市场;另外,中小科技企业也很难凭借企业的信誉、资产状况发行企业债券。三是风险投资体系不完善。风险投资与银行贷款相比,无需担保和抵押,应是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的最佳选择。但是我国风险投资起步晚,尽管各地均有风险投资机构,设立了风投基金,但由于文化传统理念不同、风险资本的渠道来源单一、管理体制与营运机制不完善、中介机构运作的不规范、相关风投的进退机制缺失等原因,造成我国大部分中小科技企业目前还不能利用风投基金来加速自身的发展。

(三)中小科技企业自身方面

一是产权关系不清晰,经营和管理欠规范。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家族式企业,产权关系比较混乱,企业的治理机制不够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借助企业财务数据来判断企业的真实状况,增加了资金提供者的风险程度。二是企业的信用意识不强,信用等级较低。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时,往往通过改制、重组、破产等手段随意或恶意规避银行债务,从而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难度。三是企业规模偏小,经营风险偏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资产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小,技术创新的压力大,创新的成本较高,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大,从而很难吸引到常规的信贷或权益资本。

三、信托融资方式的特点

(一)效率高

从成本角度来看,信托融资的成本比银行贷款高。但是优势在于获取资金时所需的筹资费用具有较大弹性。与贷款不同的是,通过信托融资的企业少了高额的中介费用如会计师费、律师费、项目评估的费用、手续费等这些前期费用。但是信托渠道的筹资周期较短,与银行和证券的评估、审核等流程所花时间成本相比,信托融资时间主要由委托人和受托人两者自主商定,发行速度较快,短的可以3个月。

(二)风险可控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要求,信托项目自设立起,信托财产需要与受托人、委托人的自有资产进行分离,开展独立核算和报告。这对信托资产与融资企业的整体信用以及破产风险起到了隔离作用,具有一定信用保证和风险控制机制。相比之下,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都直接关联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其信用风险需要通过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来防范和控制。对于内部管理相对不够规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信托融资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弊端。此外,信托计划在资金安排上还可以先设立资金池,再选取项目进行投资来滚动发行,一旦有了符合条件的目标企业就可以开展信托计划。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一般不大,可以对这些中小企业集群打包,使信托计划实行基金化运作。有的结构化信托计划通过“优先+劣后”的设计,借助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担保公司等专业中介机构来提供配套服务,以政府财政资金来增信,化解资金风险,增强资金的安全。

四、中小企业集合信托的杭州实践

中小企业集合信托是由信托机构作为发起设立人,将符合基本条件的融资需求方(中小企业)集合成项目包,实行一体化的担保、命名、发行与差异化的负债,信托产品一般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社会闲散资金、专业投资机构资金共同参与认购,所募集资金将投向经筛选的优质中小企业。这种模式自2008年在杭州开展以来,其他地方政府和信托公司的参与热情高涨。根据用益信托数据,2012年全国累计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信托产品达到80多款,预期收益率在8.5%左右,兴业信托发行了38款、金谷信托8款、建信信托6款。

(一)“平湖秋月”模式

2008年9月,全国首个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平湖秋月”在杭州正式发行,采用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参与的模式。规模5 000万元,西湖区财政认购额为1 000万元、负责运营的点石公司1 000万元,该2 000万元认购不要求回报,其余3 000万元则通过杭州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期限2年,年利率7.5%,与当时银行一年期基准利率(7.47%)基本持平。该项目中政府让渡1 200万元财政资金两年的利息,担保费用1%左右。入选企业20家户均贷款金额小,降低了政府资金的投入风险,提高了信托贷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担保公司对首期5 000万元债务全额提供担保,如果到期出现违约,则由中新力合全额代偿,政府、银行、社会资金不承担风险。而且与普通的融资方式相比,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不仅可以改变目前小企业难以获得1年期以上长期贷款的困境,也能降低企业周转风险。这一模式的最大缺陷就是担保公司不仅自身出了占总额16%的资金,而且还作了基金总额100%的担保,尽管从首期来看,由于入选的企业是好中选优的高质量企业,贷款存在坏账的可能性几近于0,担保公司作为“试水”业务从广告效应来看是肯干的,但长此以往,一旦入选企业质量良莠不齐,贷款出现坏账的概率将大幅上升,担保公司从盈利的本性出发势必热情不再,因此“平湖秋月”模式先天就存在着不可大量复制的缺陷。

(二)“宝石流霞”模式

“平湖秋月”之后,杭州市政府决定加速拷贝“西湖模式”, 2009年2月4日正式推出“宝石流霞” 这一全国首个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产品。该项目募集资金6 000万元,为期1年,贷款利率为8.39%。市财政认购1 000万元、杭州银行(向社会发行理财产品)认购4 700万元,创投公司认购300万元。担保公司为财政与理财产品认购部分提供担保。一旦企业到期后能顺利还本付息,风投公司能取得30%的高额回报并拥有获贷公司的部分股权;若不能按期还本付息,风投公司在认购的300万元中优先代偿,则风投公司投资回报为0,但仍可以取得该企业的部分股权;坏账如果超过300万元,担保公司才会负责代偿。部分企业到期偿还的贷款,优先用来保证理财产品的本金和收益,然后归还政府财政资金的本金,社会和政府财政资金是安全可控的。对担保公司来说,与2008年当年全国5.6‰、浙江2.4‰的担保坏账率相比,由于有风投公司300万元作为兜底资金,总额95%的担保额度对担保公司而言风险几乎为0。这个模式才是担保公司所期待的。

(三)“三潭印月”模式

2009年7月“三潭印月”集合政府各方资金力量,面向中小企业,提供高达1.44亿元资金规模的信托贷款,实行分类设计、持续发行,不同行业、融资需求及条件各异的中小企业在债权基金集中发售期间,都有机会选择到适合的融资产品,在各自可承受的融资成本下获取所需的资金。“三潭印月”有三个子信托基金,产品不针对行业,一年内按四季分期发行。该模式改变了以前小企业债权信托产品设计的单一性,组合了5个产品,进而通过5个子信托基金对目标企业客户进行了细分,按照企业与风险类型、贷款特点分为5大类,分别提供金额不等的贷款额度。首次把客户范围延伸到个体工商户,突显了对“小企业”在融资上的扶持导向。担保公司不再认购基金份额,引入了一定额度的风投资金,让担保公司仅就社会认购部分和财政认购部分的基金提供担保。

总体来看,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具有一定的优势:财政资金的引导从而促进了财政扶持资金的循环利用融资成本不高且方便快捷风险可控安全系数相对高担保业务得到发展。但这类业务涉及的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门类杂日常管理繁琐技术含量不够信托回报有限一些信托公司的动力不足。从长远来看,今后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将会进一步基金化、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X

(注:本文系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12YJ13)

参考文献:

1.邱兵兵.信托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石曦.银行保险:国外模式选择和我国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作者:石曦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风险控制论文 篇2:

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融资方式及比较

摘要:本文以长三角集群内中小企业互助担保融资为研究对象,对集群内互助担保公司、集群内互助担保协会以及集群内轮流担保三种互助担保融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三种集群内互助担保方式的特点、运作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优化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融资渠道提供理论性支持。

关键词:集群互助担保 运作模式 比较研究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焦点问题。集群内互助担保以其低成本、良好的适用性、风险内部化等优势,成为疏解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浙江温州部分中小企业集群借款危机的爆发,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的关注。因此,优化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融资体系,减少中小企业融资危机的发生显得尤为迫切。

一、互助担保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通货理论》(1963)中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干预理论”。针对国内货币政策,他强调,政府首先要实行大规模的借款支出,这些支出应优先用于能迅速见效的项目上;其次要保持廉价并且充裕的信贷,特别是降低长期利息率,并建议长期债券利息率降低到2.5%或更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各级政府可以制定若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担保政策,为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融资提供政策支持。例如,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快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使得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法可依;2009年3月,银监会、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了现代融资担保行业的稳健发展。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特别强调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支持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起步较晚,相关政策体系并不健全,各级政府作用的发挥还有很大的空间。

二、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的方式

集群下的中小企业由于产业专业化和地理接近性的特征,在融资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单个中小企业的优势:增加了信息对称性、减少了交易成本、结合了高收益与低风险。基于集群的这些优势,国际上早已形成了由政府部门、互助担保机构、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而组建的互助担保模式,如日本各地设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韩国的“联系担保计划”,意大利的“互助担保基金”等等。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各实体联系如图1所示。

如何才能充分利用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构建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体系?根据对长三角地区集群中小企业的调研,笔者认为以下三种互助担保融资方式比较适用于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集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一)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公司

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公司是企业法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由政府和集群内中小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互助担保法人组织,政府的出资比例一般为50%。该组织按照《公司法》规定的制度开展经营活动。出资的中小企业是互助担保公司的会员,同时也是互助担保公司的股东。互助担保公司为集群内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服务,以克服这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担保抵押品不足而导致的在向金融机构贷款方面的缺陷。

政府出资参与互助担保公司,成为公司的股东,同时政府还通过减税等方式在政策上支持互助担保公司。政府的参与,使得政府对互助担保公司不符合法律及相关规定的行为具有一票否决权。另外,政府的扶持还能减少一般担保企业的盈利驱动性,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一旦遭遇担保风险,容易诱发中小企业的搭便车心态,拒绝提供相关信息,导致风险转嫁到政府身上。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公司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

中小企业集群内互助担保公司不同于普通担保公司。一方面,互助担保公司更强调互助、联合的会员制。与普通担保公司相比,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公司运行体制的优越性表现在:金融机构、互助担保公司、会员企业的关系固定在一个产业集群上;对行业信息、会员信用经营状况信息较为对称,减少了银行信贷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互助担保公司相比于普通担保公司违约风险低。中小企业出资是互助担保公司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为了避免发生风险而影响后来加入者的积极性,互助担保公司在吸纳第一批会员时,一般选择集群内市场竞争力强、信誉状况好、效益好、前景好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公司对于申请入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向、经营状况,企业运作中发生的问题,企业家的诚信、人品、嗜好、经营能力等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除首批企业外,以后加入的成员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入会:第一,交纳足额的互助金;第二,同时得到所有股东的一致同意。由于集群内中小企业地理位置集中,而且相互间本就存在非业务和业务上的联系,即使没有打过交道,也可能通过集群内的各种信息渠道相互了解。如果某企业以前就有过违约或欺诈行为,这样的企业一定就会被排除在互助担保公司之外。互助担保公司对入会中小企业的信誉度要求之高,以及成员企业良好的信誉基础降低了违约风险。另外,互助担保公司引入的反担保或再担保业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违约风险,同时也提升了金融机构、互助担保公司平台和产业集群的整体运营信心。

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公司是联系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突破口。以江苏省为例,早在2001年6月,江苏省沭阳县桑墟镇木材加工企业集群就成立了互助担保公司;截至2006年7月末,沭阳县全县共有乡镇互助型担保公司10家,为集群内300余家中小企业累计办理融资担保900余笔,总计金额1.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中小企业的成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在浙江省,大部分中小企业集群也引入了互助担保公司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例如杭州转塘互助担保有限公司等。

(二)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协会

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协会是发起人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由政府和集群内中小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互助担保社会团体组织,政府的出资比例为15%-20%。该协会组织由政府或者集群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主导,由集群内会员企业、信用评价机构及金融机构联合组建。该协会按照法律规定事项开展经营活动,协会成员企业自愿入会或者退会。信用评价机构对入会成员企业的信用记录进行评价,并判断申请入会的成员企业信用状况是否符合协会的要求。会员企业向互助担保协会提交贷款申请,经互助担保协会审核通过的,金融机构为该会员企业提供贷款;否则,不予提供贷款服务,会员企业可在改进相关不足后再次向互助担保协会提交贷款申请。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协会运行模式如图3所示。

互助担保协会对集群成员企业外的中小企业也提供一定的担保服务,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非会员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由于互助担保协会基金是建立在资金互助的基础上,而成员外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出资,这就加大了担保代偿风险性。如果受保企业违约,互助担保协会的损失将大于成员企业违约带来的损失。另外,对成员外企业进行担保容易引起集群成员内企业的不满。为了降低违约风险,在为这些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时,互助担保协会收取大于会员企业的担保费用。但是该担保费用尽管高于会员企业,还是比商业性质的担保费用要低得多。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协会具有打破企业、行业的局限,为企业提供数倍于资金的借款担保的优势。但是,互助担保协会的推广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第一,政府支持力度小,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政府只出资15%-20%,出资份额相对较少,大部分资金由集群内中小企业筹集。另外,政府的监督不完善,参与互助担保协会的企业较少。参与企业数目少及出资有限导致基金规模较小,当众多会员企业同时提出融资担保或者单个会员企业提出大额资金需求时,仅仅依靠现有的基金总额,就难以实现会员企业的融资目的。有限的资金规模、较弱的担保能力及相对薄弱的政府支持影响了企业参与互助担保协会的积极性。第二,协作金融机构与互助担保协会风险分摊比例不合理。互助担保协会融资模式都是与银行进行合作的,但是银行让互助担保协会全额承担代偿风险。会员企业则往往要求互助担保协会全额承担风险,加之全国及地区性再担保体系并不健全以及反担保资产变现困难等原因,互助担保协会在有效的风险分散、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第三,违约风险高。由于会员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不同,自然抵御风险能力也不同,任何一家企业出现亏损,到期不能偿还银行贷款,此时互助担保协会就有责任来偿还所欠银行的贷款,这将会给互助担保协会带来损失。当会员企业的违约带来的损失远远超出了其出资及反担保资产时,互助担保协会又将承担这部分损失。由于互助担保协会的资金运作只靠保费、利息收入,使得协会内部资金补充不能得到切实保障,基金的风险收益严重不成比例。另外,成员企业在进入、退出协会的要求上,缺乏强效的约束机制,无法稳定担保资金的来源与总量,这就使得互助担保协会成员企业的违约风险更高。

(三)集群内企业间轮流信用融资

集群内企业间轮流信用融资是指集群内部中小企业在基于本地联系及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期限内各自将一部分资金贡献出来,轮流使用的一种融资模式,主要集中在钢贸、建材等集群。该融资模式采取会员制,由核心会员发起,各会员企业交纳会费形成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为会员企业生产流动资金提供互助性借贷。该融资方式要求贷款成员企业必须先存款到一定比例以后,才可以在流动信用不足的情况下,具有向企业联合互助基金申请贷款的资格,即贷款企业存贷相联、先存后贷。这种轮流信用融资除了保证企业互助基金能够保证必要的流动性以外,还使得贷款企业拥有在互助基金内的存款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抵押担保功能。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间轮流信用融资运行模式如图4所示。

在轮流信用融资中,轮流信用管理委员会担负着相当重要的决策和审批职责。轮流信用管理委员会根据会员中小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大小作为本期给予该企业贷款数额的判断;并且在贷款过程中,随时根据会员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动预期来调整未归还贷款部分的贷款利率和期限。会员企业通过抵押自己未来收入的一部分或者与未来收入相关的收入指数,来获取当期的现金补偿。即会员中小企业通过收入相关贷款来改变未来收入在生命周期中的时间配置,通过收入的时间配置将未来某一时点的风险均衡分配到整个贷款周期,以此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互助基金成员对其他成员企业的违约承担一定的违约风险责任。

企业间轮流信用融资主要是中小企业集群中共生单元的内源性融资渠道,它是脱离政府财政支持的担保机构。由于脱离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监督,集群内企业间轮流信用融资模式内部管理与操作的不规范,可能会引起相当大的违约风险。在轮流信用融资模式下,其中一个会员企业资金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其他会员企业集资的做法来填补缺口。虽然初衷是规避风险,但随着不规范操作的出现,风险随之而来。一旦担保对象无法偿还贷款,作为担保方会受到牵连,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集群企业因此容易受到大面积波及。风险一再累积,最终将会集中爆发。

集群内轮流信用模式的信用风险分摊与传导机制具有独特性,在运用该融资模式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以规避不必要风险的发生:(1)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与监督。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本身存在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即市场失灵。因此,仅仅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政府应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指挥作用。(2)处于较低的制度层面。会员中小企业相对稳定性较差的自身经营方式,以及轮流信用基金以自愿、开放和自主为原则的合作机制,使得互助基金的资金量时刻可能发生变化,会员企业也时刻发生调整。这些不足使得轮流信用组织对互助资金的控制力较差,最终导致轮流信用整体组织形式的规模和正规性处于较低的制度层面。(3)轮流信用管理委员会权力太集中。轮流信用管理委员会在不完备的制度约束下,一个小小的错误决策就可能使得轮流信用资金池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进而导致该种轮流信用融资模式解体的结果。

三、不同互助担保方式的比较

以上三种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在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融资方式的高效运行上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例如都采用会员制的形式,都需要有良好的集群环境。但是不同的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表1从资金来源、资金支持对象、违约风险等方面对三种互助担保融资模式进行比较。

集群互助担保公司需要依托政府的引导、集群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共同建设,才能促进其高效发展。由于互助担保公司严格采用《公司法》的规定进行日常经营活动,对集群内贷款企业的信用状况审查较为严格。这种模式还涉及到民间资本的参与,必然会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并且审查时间较长,因此进入门槛较高,违约风险较低。信用状况差的中小企业很难申请得到互助担保公司的大额担保,但是一旦信誉好的中小企业通过了互助担保公司的信用审核,单笔贷款额度就比较大,而成熟期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记录趋于完善、组织健全、市场趋于饱和、资信度高,容易得到互助担保公司的认可。另外,成熟期的中小企业一般违约风险低,这与互助担保公司对风险的要求也是契合的。因此,对于处于成熟阶段的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公司融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融资模式。

虽然集群互助担保协会和互助担保公司都是由中小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但是互助担保协会与互助担保公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上,互助担保公司比互助担保协会有优势。互助担保公司是企业法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按照《公司法》规定的制度开展经营活动;而互助担保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事项开展日常经营活动。其次,互助担保公司对入会成员企业的资格审查较严格。互助担保公司中除首批企业外以后加入的成员企业申请入会时,必须同时先交足互助金,并取得所有股东的一致同意才能申请加入;而互助担保协会只需两个以上股东为其推荐即可。最后,互助担保公司不提供非会员企业的担保业务,而互助担保协会以高于会员企业的贷款费用为非会员企业提供担保。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互助担保协会融资模式的违约风险。由于互助担保协会融资不涉及到外源融资,信用评价机构对申请入会企业的信用要求不会太高。因此,该融资模式适用于集群内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集群内被广泛认知,与外界的交往增多,向互助担保协会传递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的信息。尽管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信誉状况不是很稳定,金融机构也愿意为其提供资金。

集群内轮流信用担保与前两种互助担保融资方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脱离了政府组织。由于缺少政府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指导,集群内轮流信用担保风险相当大。因此,这种模式相对于其他两种模式而言较为不稳定,一旦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自身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就容易导致互助资金池资金紧张,引起借款危机从而使得这种模式难以维系。对于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集群,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融资模式。另外,该互助担保融资模式涵盖的资金支持对象较分散、单笔贷款量小,比较适合资金流动性较小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总之,在三种互助担保融资方式中,政府发挥了不同程度的指导作用。在互助担保公司融资方式中,政府发挥了相当大的政策支持与监督作用;在互助担保协会融资方式中,政府的作用相对来说不是很明显,主要体现在政府出资方面;而在集群内轮流信用担保中,政府几乎没有参与该互助担保融资方式。由于政府的指导作用,前两种互助担保融资方式取得了较高的融资效率,违约风险较低;而第三种融资方式的违约风险相当高。在对长三角中小企业集群的调研中,前两种融资方式下的中小企业发生融资危机的概率较小,而第三种融资方式下由于互助担保发生借款危机的中小企业数不胜数。可见,政府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融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任何一种互助担保融资模式都不是单一地建立一个机构就能发挥作用的。要发挥这些融资模式的最高效能,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除了中小企业集群本身、金融机构外,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财政支持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还缺乏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针对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还没有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社会信用基础相对薄弱。政府还需要加大政策扶持与监管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从而保证互助担保资金池内资金不会出现短缺的情况;二是进一步完善反担保机制,在集群内企业为贷款企业提供担保时,政府要严格要求贷款企业为集群内企业提供反担保,进一步降低违约风险;三是政府规范贷款资金的用途,杜绝滥用资金情况的发生;四是引入绩效评价,对政府资金投入使用效率进行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完善监管政策。X

参考文献:

1.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通货理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3.

2.刘小绯.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中小企业互助基金融资模式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财经学院,2013.

3.文学舟,梅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三种担保机构经营绩效比较及评价——以江苏担保实践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3,(6).

作者:徐攀 陈芳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风险控制论文 篇3:

突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思路

摘 要: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新特点的总结和原因分析,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新思路、新方向。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困境 原因 新思路

文献标识码:A

一、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特点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比率较低。在债券融资方面,我国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由于受发行规模的严格限制,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据统计,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在外源融资中仅占10%,但在日本高达30%,美国50%。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有资格限制。在所有的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中小企业所占比例较小,因为股票市场主要是面向大中企业筹资而设定的。而我国的“二板市场”正在筹建中,并且只对高科技成长性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对许多中小企业讲,“二板市场”也是可望不可及的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范围。间接融资中银行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主渠道,但由于银行一般要根据企业的实力、信用、担保来提供贷款,这又限制了这一渠道。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直接导致企业资金缺乏,资金周转不良,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差,利润率下降。在正规渠道融资难度加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不得不另辟蹊径。

1.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现有的金融体系只是对中小企业开放了短期信贷业务,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仍严重不足。特别是对于大量高科技创业型企业来说,最为缺乏的不是短期贷款而是中长期贷款和股权投资。

2.做大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得到缓解,但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中小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分离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年销售额上百亿元、品牌无形资产价值达到数百亿的著名企业。这类企业是银行争贷的对象,在证券市场融资也不存在障碍;第二层是经过多年发展已打下基础的集团公司,因这类企业已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资产和信誉,尽管与银行打交道比位于第一层的企业困难,但仍有融资渠道,有些企业正在准备上市;第三层是中小企业。这类企业数量最多,又普遍遇到信用水平低或尚未建立起信用,存在可抵押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需求数量少但频率高等问题,银行部门不敢轻易放款,贷款条件也相当严格。为求得发展,这类企业往往只能从民间金融中寻求资金,这就构成了民间金融始终存在的重要客观原因。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减轻,但货币政策调控对中小企业的冲击较大。中小企业普遍关注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从微观层面上看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的投资扩张与企业外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贷款被拖欠等因素所致,但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央银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力度,金融机构信贷规模总量适度收紧,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且集中,当企业出现资金紧张情况时,主要采取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困难。

4.大中城市资金充裕,但县级以下地域资金匮乏。近年来,信贷资金的分布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一些县以下地域甚至出现资金供给空白。据调查,有的地区县贷款为零增长或负增长,甚至有的地区内所有县均未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支持。

5.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出现多样化趋势,但蕴涵较大的金融风险。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自1998年试点以来发展迅速,出现资金来源多元化,担保机构性质和组织形式多样化,担保品种多样化和机构多功能化的特点,但这些信用担保机构蕴涵的金融风险尚未消除。由于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已经步入了规范、快速发展的轨道,如果融资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会进一步加剧正式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活动,从而影响整个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金融体制障碍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由单一的国有经济向多元混合经济转型,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在混合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金融体制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设计的,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多年来形成的以国有大银行为主的垄断性结构至今没有实质性改变,加上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支持。即以大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制天生具有偏爱大企业、排斥中小企业的倾向,而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不仅数量少,可运用的金融资源也有限,而且受到种种行政干预,运行机制欠规范,历史包袱沉重,难以承担起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重任。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中处于垄断地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是为国有经济服务的,双方形成了兴衰与共的牢固关系,近年来,我国企业发展强调“抓大放小”、“扶优限劣”,实行主办银行制度,使这种关系又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当我国的经济成分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时,与经济的多层次相对应,金融机构体系也应是多层次的,然而,这种对应在我国正处于一种断层和错位,在现行金融体制中,像国外那样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贷款担保组织、贷款担保基金、中小企业同业协会等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给中小企业的融资造成一些障碍。

2.间接融资体系的制度缺陷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低下。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间接融资占据了主导地位,间接融资中商业银行又是主导性的。国有商业银行因市场定位等方面的原因,纷纷将机构网点向大中城市收缩,服务对象向大中型企业转移,信贷管理权限向上级行,特别是总行、省级分行集中,基层银行的贷款权限受到严格限制。一些县级商业银行变成纯储蓄机构,只能吸收储蓄,做一些基层的调查工作,没有贷款审批发放权;地市级商业银行虽有流动资金贷款审批发放权,但没有固定资金贷款权限。基层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需要层层上报到总行的审贷委员会,且贷款的审批程序繁琐,信贷标准严格。这进一步使量大、面广且主要分布在县市级以下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随着金融体制的完善,各商业银行已成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运作,严格信贷标准。同时,中小金融机构数量的减少,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处于关闭和合并之中。这些都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3.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银行体系使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日益严峻。我国现有银行体系仍然为国有银行所控制,民间资本进入的壁垒较高。即使有少量民间资本得以进入银行业,也因受到行政控制而无法真正按照市场规则运行。鉴于正式金融体系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得不从非正式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民间借贷市场十分活跃,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银行的功能。因为这类融资活动基本上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况,缺少法律和制度的规范,高利贷等违法活动相当普遍。同时市场发育程度很低,仅仅依靠血缘和地缘关系而非社会信用关系进行操作,难以发展真正市场化的融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民间融资活动盛行是现有金融市场规模小、缺少中小银行的必然结果。

4.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职能错位,使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度加大。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职能错位,使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度加大,融资成本增加,遏制了企业贷款需求的欲望。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信用社除少数大中企业外,几乎不再发放信用贷款,无论金额大小、期限长短,客户要取得贷款一律凭以往的信用记录并办理抵押担保手续。这样一来,首先是把众多尚无盈利记录、信用记录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型企业排斥在外,其次是中小企业缺乏银信部门认可的可以质押的固定资产、银信部门难以对抵押物进行有效管理、担保体系不健全等原因,给银信部门的运作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我国虽然建立一些中介机构,但是,由于有实力的大企业和政府部门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中介服务机构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制定标准、增加收费项目,反担保手续过于严格,借款人必须具备合法、有效、足额、能变现的反担保能力方可得到担保公司出具担保,造成贷款手续繁琐、时间过长、综合费用过高,加重了企业负担,甚至超越了企业的承受能力,迫使一部分小企业宁愿高息民间借贷,也不愿到银信部门获得贷款。

5.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缺乏层次,制度建设存在严重缺陷,融资效率缺失。尚未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层次、不同风险度的股票交易市场。为了控制金融风险,我国政府近年来已将证券交易严格控制在证券交易所范围之内,其余的场外交易基本上属于非法交易,形成了资本市场几乎只有交易所一个层次的独有景观。这一结构单一的资本市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已突出表现在:一是难以发挥资本市场机制;二是难以提高资本市场的集中度;三是不利于降低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导致大量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利用资本市场渠道筹集资金。

三、突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思路

1.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业务管理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对大、中、小客户采取同一套、同质化的业务运作模式,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的业务管理体系和制度规则,使针对中、小企业风险的识别和控制难以到位,也限制了优质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当务之急是改变经营理念,调整相应政策,构建崭新的服务中、小企业的机制,在客户营销、信贷准入、信贷流程、风险控制、产品开发、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等方面结合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特点,开展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形成差别化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

2.加快设立中小企业群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产业集群内能直接融资的企业毕竟只有少数。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内的地方政府要积极利用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对于一些产品有市场销路、特别是有出口定单、生产技术先进、管理运作良好的企业,产业基金要积极支持,根据本地产业发展战略对有前景的企业进行资助,使它们尽早扩大生产,抓住市场机遇,快速发展壮大;对于生产工艺落后、急需进行企业技改的一些中小企业,要积极帮助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基金,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于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的高科技企业,要积极利用政府的财政和风险投资基金对企业投资,提高集群的科技含量。

3.加快中小企业集群龙头企业的上市步伐。各地的创业投资公司应积极为企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提供辅导,做好准备。一旦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启动,就可在创业板融资。同时,地方政府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上市,要把企业上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如积极成立上市公司培育领导小组,培育辅导企业,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争取龙头企业早日上市。

4.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从体制和机制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表面上看,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不强、治理结构不完善、信用能力发育不成熟。而从更深层次去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不健全、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信用体系和制度体系,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需要发挥政府作用,给以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同时需要通过推动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金融运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构建市场化、社会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参考文献:

1.陶霖聪.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控讨[J].中小企业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8)

2.霍振芳.论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J].管理观察,2011(8)

3.潘海英,吴明.经济发达地区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0(6)

4.程蕾.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谈商业银行加快小微企业贷款发展的对策[J].商情,2011(17)

5.朱坤林.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综述[J].商业研究,2011(5)

(作者单位:联华恒越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责编:李雪)

作者:徐玮簪

上一篇:优势视角中职学校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创新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