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教学高中数学论文

2022-07-03

摘要:本文首先对有效性教学的内涵进行界定,接着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途径,最后对有效性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有效性教学高中数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有效性教学高中数学论文 篇1: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对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做了很好的解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得以彰显。以学生为主,围绕学生个人发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是有效性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性教学的目的。

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影响因素课程改革对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做了很好的解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得以彰显。不同的学者对于数学有效性教学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但是他们意见的中心就是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教学时间,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个体发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那么实际上取得的成效并不大。

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开展有效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的有效性教学之中与表面功夫而忽略其本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数学知识的讲解和理解,举个例子来说,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性教学的手段之一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些图片、图形或是一些场景,从表面上来看确实比单一的讲解丰富一些,但我们要知道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把数学知识与所创设的情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但实际上却和数学知识没有太多的关联,不但没有使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反而适得其反了。所以,如果采用情景教学就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并且要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这样才能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过程而忽略了结果

有效性教学不仅要重视过程,结果也同样重要。学生对课堂上的活动很感兴趣,积极踊跃的参与,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本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课后学生基本上忘记了这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这样的课堂注定是不成功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是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但是有些教师怕影响课堂纪律,就尽量减少师生互动,这就无形中抹杀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有效性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是教师要把握好活跃的“度”。课堂活跃的氛围不是最终目的,要看教学效果是否达成预期的目标。既要让学生有合作交流的机会,又要使他们有独立的思考空间,把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方式做彻底的改变,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3.有效性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对数学能力的考核主要是以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题的正确率来判定的,注重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这样一来,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解题技巧上,久而久之,就可以发现应试教育的弊端,形成了学生僵化的数学思维。有效性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始终贯彻的思想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课堂不能只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要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才能让他们领悟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有效性的数学学习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处理能力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要做充分,对于要讲授的内容教师备课时要仔细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教学点,并且分清楚不同内容的重要程度,对于重要要掌握的知识教师要深入的理解,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参考,吃透知识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讲解出来。对于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要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知识点。讲解时要分层次有重点,不要让学生抓不住重点的讲,这样就不能达到课堂的有效性要求。例如,在讲解两垂线交点的坐标时,再给出一般情况下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样就自然而然的教给了学生由具体到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大都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只是被动的接受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学生的课堂角色必须转换,教师要作为课堂的指引者,起着指导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那么数学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3.数学教师的活动设计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师的活动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有效的完成。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数学教师要逐步摸索出如何对学生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数学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是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有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1.每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

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但是标准里的目标是总体的目标,强调的是学生完成学习后所达到的效果。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以总体目标为准则,然后列出每一节课需要完成的目标。教学的三维目标可分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三大目标的要求,使其发挥整体的功能。根据教学目标,把需要讲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目标有重点的讲解,最后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在各个方面都达到预定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的讲课,才能使课堂学习活动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

2.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那么整节课的教学就应该围绕这个重点来展开,那么,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简单的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要想使数学课达到高潮,就要注意对数学难点、重点的讲解。教师要通过语言、板书以及运用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其大脑细胞活跃起来,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提高了他们对新的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3.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以下四大好处:第一,可以增大每节课的课程内容容量,每节课的内容提前完成;第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少教师的板书数量,这样就减轻了教师的一部分课堂教学负担,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对数学问题更加透彻的讲解,从而提高了教师的讲解效率;第三,首先在视觉上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性认识,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其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第四,因为课堂节省下的时间可以对本节课进行课堂小结,巩固刚刚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总结过程中,多媒体一起跟着演示,使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书量大的内容,教师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演示,例如,文字量较多的数学应用题、立体图形中的一些几何图形、问题比较多的问答式题型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自己制做课件,借助多媒体来形象生动的展示教学内容,例如,讲授正余弦曲线的图形、多维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到过程都可以用多媒体来演示。所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恰当地使用多媒体。

4.教学方法要根据具体内容来制定

以上我们提到过,每一堂课都有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但是要达到预设的要求,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每节课自己的特点来制定,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灵活制定教学方法的能力。如果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施等发生了变化,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具体的变化来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数学课的教学方法还是很多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数学课都采用讲授法,但是在立体几何中也可以选择用多媒体来做演示,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立体几何模型。

5.教师要精讲,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应该选出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加以练习,使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这一数学问题。所选的例题也要按照其难度层级和思维特点分配先后顺序,不必追求例题的数量多少,要看重的是例题的质量。教师对例题进行讲解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写出一部分,有学生补全另一部分;或是教师全部解答;或是学生全部解答。总之,要让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其中。教师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有所加深。如果是课程内容相对轻松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6.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灵活,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把很大一部分的精力放在对付比较难的数学综合题上面。通常大家都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解决难题才是能力培养的关键,因而对基础的知识技能等方面不够重视。

7.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要有意识地在讲解中恰当的渗透数学思维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数学的效率,教师就需要多尝试、多思考,全面细致充分的做好备课工作,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尚志.数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爱琴.创新理念.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成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0,(9).

[3]叶锦霞.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3).

[4]徐章韬,汪晓勤,梅全雄.发生教学法:从历史到课堂[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1).

[5]张奠宙.教育数学是具有教育形态的数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

作者:姜莉

有效性教学高中数学论文 篇2:

探究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

摘要:本文首先对有效性教学的内涵进行界定,接着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途径,最后对有效性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教学情境参与教学

key word: Valid teaching teaching situation participation teaching

作者简介:刘芳,女,1981年1月出生,湖北省沙市中学数学教师。

一、有效性教学的内涵分析

当前中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广大的中学教师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掌握哪些教学策略,让教学变得有效,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呢?

以上问题的存在引起了人们对有效性教学的高度关注。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就开始关注有效性教学问题。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主要表现在:①关注学生的学习;②关注师生的交流;③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发展。国内教育工作者也对此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革纲要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了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关于有效性教学,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性教学(当然对于发展,应参照“三维目标”来确定,不能唯知识)。有的学者认为,有效性教学是教师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与实质、了解学生的特征、熟悉学习原则的运用,透过策略的应用使教学活动的进行更加顺利。有的学者认为,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才是有效性教学。

综上所述,有效性教学就是指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的教学。

二、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途径分析

1、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教师要把高中数学学习设置到具体、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中,通过学生的思考、观察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在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中,可以这样创设情境:①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公元前四世纪,先哲公孙龙等提出了“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②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然后设问让学生写出:①锤的尺寸y与所取次数x的关系式;②细胞个数y与细胞分裂次数x的关系式。围绕这两个关系式是函数吗?让学生展开分析,探讨,得出指数函数的概念以及底数a的限制。

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并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在实践中的魅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形式很多,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到讲台上演练、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和做游戏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讲解新知识的导入教学过程中,先由老师做前期的介绍,适时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这些同学事先做了准备),更容易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在对作业或试卷讲解时,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分析错误的原因、解题思路的介绍,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错误出在何处,解题思路存在哪些不妥之处等。比如在讲解导数在求解曲线切线方程方面的应用时,可以设置问题:求过点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很多学生会把当作切点,而遗漏一条切线。上课前,可首先让出错的学生板演自己的解答过程,然后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讨论,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是过点还是在点处的切线?一定是切点吗?通过学生参与纠错的方式来归纳和总结经验。

3、注重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数学的实践性非常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数学模型,它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抽象化和概念化,它与自然、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讲解,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高中数学的学习已不再是那种枯燥的计算、证明和求解,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实践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比如在讲解函数值域的几种求法后,可以设计问题:如图,要设计一张矩形广告,该广告含有大小相等的左右两个矩形栏目(即图中阴影部分),这两栏的面积之和为18000cm2,四周空白的宽度为10cm,两栏之间的中缝空白的宽度为5cm,怎样确定广告的高与宽的尺寸(单位:cm),能使矩形广告面积最小?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设出变量,列出函数关系式,进而求出函数的最小值,从而实际问题得解。在这种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存在的误区

1、有效性教学重视形式忽视内容

课堂教学的有效重在数学知识的讲解和理解,情境教学中教學情境的创设要与讲授的数学知识密切联系。有时教师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图片、图形和一些场景,貌似创设了丰富的情境,但实质上与教学内容没多大关系,反而对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形成了干扰。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具体内容的要求,有针对性、多渠道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创设的情境有利、有据、有益于促进数学教学。

2、有效性教学重视过程忽视结果

课堂教学的有效既要重视过程又要重视结果。有时一堂课,学生非常活跃,真正动起来,学生参与了很多课堂上的活动,下课后老师提问很多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不上来,可见这节课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有的教师担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会使课堂变得失控,不喜欢频繁的师生互动。教师既要让课堂“乱起来”,又要让乱起来的课堂变得可控。数学课堂教学既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更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置身于数学教学活动中,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有合作交流的机会,既有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又有茅塞顿开的舒畅,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要我学”到 “我要学”的转变,让每一个学生都变成学习的主人。

3、有效性教学重视知识讲解忽视能力培养

以往高中数学教学只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分析、推理和求解的能力,认为学生精于做题和擅长考试就是教学的成功或有效。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这种评价尺度的局限性造就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有效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讲解,而且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贯彻“教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很好地学以致用,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卢艳霞:“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概述”, http://gsyx.cersp.com,2009年8月18日

【2】、 计正荣:“创设有效数学课堂情境的实践与思考”,《科学大众》,2010年2月

【3】、 刘佳珍:“有效教学贵在方法得当”,《理论研究》,2009年8月

作者:刘 芳

有效性教学高中数学论文 篇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性教学也成为一种理念逐步完善和成熟。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甚至教学过程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的新气象。但是,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出现了一些失误。尽管如此,如果想实现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是核心,起到关键的作用,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首先教师要树立坚定的信心,积极地转变观念,做数学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同时,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探索,不断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对有效性教学认识不足,流于表面形式

有效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它倡导的是课堂师生和谐,有效、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它也是一种理念,倡导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价值的实现。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将其理解为课堂知识容量的扩充,知识内容的丰富。比如,有些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表面上看确实很丰富,容量很大,但是,很多内容与本节内容关系不大,虽然,课堂很热闹,但是增加了很多无用信息,肯定是学生的负担。

有效性教学不仅关注学生课堂上与教师的默契程度,也关注学生课下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要么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忽视学生对内容的掌握,要么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这些都不利于数学的有效性教学。

2.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功利化的社会中,教师、学生甚至学校和家长都特别重视学生取得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考试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教师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这样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解题上。有效性教学倡导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有效性教学的对策

1.贴近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要求每个学科要贴近我们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有用性。这也是数学有效性教学的一个途径和方法。数学知识比较枯燥乏味,也比较抽象难懂,学生总感觉到学习数学没有什么用处,只要会简单的算数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任何知识都是对生活的总结和升华,数学知识也是对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概率问题时,可以以抛硬币为例,甚至还可以将生活中掷筛子、彩票号码等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形象化的视角直观地传达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几何图形时,如果仅仅用语言描述,既显得枯燥,又比较抽象。但是,如果运用多媒体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善教学方式,提倡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中数学课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因此,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更广泛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回归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可以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自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之,不管什么样的的教学方式,其核心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起到辅助的作用。

总之,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掌握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通过对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虽然以上总结了一些方法和策略,但是对于现代的教学远远的表现出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叶锦霞.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周爱琴.创新理念,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成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0(09)

[3]徐章韬,汪晓勤,梅全雄.发生教学法:从历史到课堂[J]. 数学教育学报,2010(01)

[4]姚秀军.浅析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J].新课程学习(中学),009(05)

[5]李叶梅.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8)

[6]宋扣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3)

[7]韦安乐.浅析在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1(10)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

作者: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