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设置论文

2022-04-16

一、 问题的提出《体育科学》杂志2005年载文提出,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至今在我国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的力度和范围,加大交流、汇总、总结提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课程设置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课程设置论文 篇1:

辽宁省重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方面的调查分析

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校的体育教学重心也随之变化,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

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为学生永久的身体健康服务。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四所“211”工程重点学校的进行调查,

探究四所重点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否能够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兴趣要求;并根据学生对当代体育课程的喜欢程度,

及其爱好和建议,寻找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为重点高校的体育课程教育改革提高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程设置;终身体育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高科技已经逐渐地替

代了人类许多繁重的体力劳动。正当人们享受在从劳

动中摆脱出来的喜悦时,随之而来的却是诸如糖尿病、

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脏病等诸如此类的“富贵病”,

究其原因就是人们抛弃了许多日常的体力劳动,同时

又缺少足够的体育锻炼而造成的。这类慢性病,不仅

耗费国家大量的资金,同时又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普及“终身体育”的思想,迫在眉睫。

高等学校教育,是大学生从学生时代过渡到社会的

关键环节。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比较成

熟,能够对各种事物和思想做出明确的判断。如果能够

在这一时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教育,并通过体育

课堂的言传身教,能够不同程度地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习

惯。所以,文章通过对辽宁省4所“211”工程重点院

校的学生对体育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探究其学

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方面存在的优

点和不足,为培养大学“终身体育”思想服务。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和大连海

事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掌握体育课程内容

的设置和分类,查阅有关“终身体育”的概念、意义

和举措,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教师问卷和学生

问卷两种,分别在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

学和大连海事大学4所重点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

在该校教师的帮助下,共找到26名毕业生,并填写了

毕业生问卷。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所得的数

据进行收集、分类、统计、求和与百分比的统计,为

本研究做数据支撑。

1.2.4 逻辑分析法综合运用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比较等逻辑学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辽宁省重点高校体育内容的现状分析

2.1.1 辽宁省重点高校的教学指导思想

(1)重点高校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指导思想决

定着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

想的基础环节。通过对辽宁省四所重点院校的教学指导

思想的调查发现,四所重点院校坚持贯彻国家教育部的

指导方针,融会贯通“终身体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原则,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为目的。由此可见,四所重点高校在教学指导思想,能

够把握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为实施培

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计划奠定理论基石。

(2)重点高校体育工作者的教学指导思想。高校

体育工作者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

施者。因此体育工作者对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理解的深

度、实施的力度同样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

计划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如表2所示,目前4所高校的体育工作者的教学

指导思想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

的习惯”所占比例仅为6.3%,排列第四位。可见,高

校体育工作者对“终身体育”指导思想认识不够,大

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模式,认为传授

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在一定限度内提高学生的体质,

就完成自己的教学使命。其实不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和进步,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的要求和学生对体育课的

需要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

质仅仅是工作的一方面,如何能够让学生喜欢体育、

并坚持“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

因此,作为教学工作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应该不断加强

学习,把握时代的脉搏,更好地为培养社会接班人服务。

2.1.2 辽宁省重点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如表3所示,

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中,提到“基

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良好的行为规

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

思想作为培养目标之一。

在教学大纲制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尚未提

到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体育

课程中提高上课内容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

运动的积极因素。体育课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

因素,趣味性不强,学生难免会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

更谈不上培养其终身体育的习惯。如何提高体育课程

的趣味性,应该是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2.1.3 辽宁省重点高校的课程设置通过调查发现,辽宁

省四所重点高校所开设课程种类分别为大连理工17门、

辽宁大学12门、东北大学13门和大连海事大学16门。

四所高校课程开设种类也比较相似:第一类,传统的

体育课程,例如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和乒乓球。

这类课程在我国高校开设时间最长,群众基础较好,

课程内容安排相对完善,并且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该

项目的比赛,因此比较利于在学校开展,并且能够受

到学生的欢迎;第二类,东北特色项目,例如速度滑

冰和轮滑。速度滑冰历史悠久,由于东北特殊的气候

条件,现已成为北方学校的特色项目运动。随着我国

短道速滑队屡次在冬奥会上夺金,该项目已经越来越

受群众喜爱。于此同时,速度轮滑不仅是北方人夏季

的娱乐项目,而且也是我国南方也已经如火如荼的开

展起来。此类课程不仅受北方学生喜爱,对南方学生

而言,也充满了神秘和刺激,便于学校开展。第三类,

社会大众较流行运动项目,例如游泳、网球、羽毛球、

健美操和搏击等。身体健康已收到全社会的关注,许

多健身俱乐部针对各阶层工作者开设这些体育项目,

使得参与这些项目的群众日益增多。

通过表4也可发现,我国可开展76项体育运动,

相比之下,这四所高校开设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在12-17

项之间,仅占17.9% ~25.3%。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

不仅喜欢接受新事物,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所以,这些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四

所重点高校有必要增设其他未开设的体育项目,吸引

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2.2 辽宁省“重点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程满意度调查

2.2.1 辽宁省重点高校在校学生对已学体育课程满意度

调查

如图1所示,对200名在校学生的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学生对已学过体育课程进行评分,反应学生对课

程的喜爱程度。调查发现男女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相

差悬殊,男生对篮球、羽毛球和滑雪三个项目的喜欢

程度超过80%,排球、武术和健美操三个项目的喜欢

程度低于40%;女生对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

游泳的喜欢程度超过70%,而对足球、篮球、排球、

武术、速度滑冰和轮滑的喜欢程度低于20%。由此可见,

目前四所高校的课程亟待改革。一些不受欢迎的课程

不仅浪费学校资源,同时也浪费学生的时间,上课的

效果必然受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

心理,反而不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调查的十三门课中,男生对课程满

意程度超过70分的共有5项,女生对课程满意程度超

过70分的共有6项。由此可见,这四所高校在体育课

设置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有必要将满意程度低

于20分的体育项目进行删除或者改进,开设学生感兴

趣的课程,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2.2 辽宁省“211”工程重点高校毕业生经常参加的

体育项目调查如图2所示,通过对已毕业的26名四

所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他们经常参加的活

动有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网球、健身、台球

和保龄球。这些项目中,羽毛球每月参加的次数最多,

平均每月可达10多次,受欢迎程度较高;其次是俱乐

部健身;参与篮球和足球运动大多是响应单位组织的

集体活动;其中台球和保龄球是毕业生们在学校期间

尚未接触过的项目。

由此可见,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并没有与学生毕

业后的体育生活联系在—起,只是根据本校的师资力

量和场地设施片面地选择体育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学

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继续参加这些体育项目。所以,学

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应该从学生毕业后的体育活动出发,

为贯彻“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辽宁省重点高校的体育工作者需要加强“终

身体育”思想的深化和学习,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

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服务。

(2)重点高校开设的课程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差异,

很多课程不能达到让学生满意的程度。高校某些课程

分班授课的形式比较好,可以让男女生能够根据自己

性别的喜好去选择课程。

(3)重点高校开设的课程数量较少,缺乏多样化。

目前开设的课程比较陈旧,缺乏娱乐性,许多带有娱

乐性的体育项目并未纳入学校的教学大纲当中。

3.2 建议

(1)辽宁省重点高校应该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征

求学生的意见,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学生

喜爱的运动项目。

(2)加强教育投资,为新增体育课程建设场地和

设施,满足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魏来.辽宁省“211工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

设置的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熊健,等.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28(2):69-71.

[3]郑来发.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方向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

28(6):56-58.

[4]刘雪冰,黄金鹏.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

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0(4):48-52.

[5]杨静.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广

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4):105-106.

作者:李晓玲 殷凯

体育课程设置论文 篇2:

深圳与香港学校(小学)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及学校体育活动的比较

一、 问题的提出

《体育科学》杂志2005年载文提出,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至今在我国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的力度和范围,加大交流、汇总、总结提高。

深圳的学校与全国其他各地的学校一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及课外体育活动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也就是所谓的“体质观、技能观”,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逐步形成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理念。而香港在回归祖国之前作为一个殖民地,接受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文化思想,有很多基督教学校,学校教育相应地要为他们的社会体制、社会需求服务而不断变革。但是回归之后在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方面仍然与深圳的学校有很多共同点:如“体育是透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及使他们获得活动及安全知识,以进行活动,从而建立活跃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见,追求“体育与健康”的和谐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一种需求和任务,也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香港与深圳相毗连,地理位置、气候、温度都大致相同,两地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济文化链接频繁,教育文化沟通广泛,人种条件、生活习俗、语言也相同相通,尤其是深圳作为全国的经济改革开放的窗口已走过二十多年,在经济体制、城市发达程度上比国内其它城市更有优势。比较香港与深圳的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及课外体育活动,开拓深圳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视野,寻求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可以不断丰富与增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内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对深圳和香港的部分小学进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编排及学校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比较,并提出相关的结论与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课程编排的比较

香港方面以崇真小学(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全年)编排为例(表1)为例进行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香港崇真小学的体育课全年有100节,其中高、中、低年段的侧重点不同。深圳在实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之后,各地各校因地适宜地开展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定了教学基本内容的同时还鼓励各校开发校本课程,其中“十一五”课题还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题,但基本的内容都是由田径、大球类(篮、排、足)、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健身韵律操)、武术、各类游戏、传统项目和自选项目等组成。以全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进行18周的教学,每周以3次体育课计算,深圳的学校全学年体育课为108节左右,与香港学校的100节差不多。

2.体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首先比较一下学校的全周课程安排:以香港崇真小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见表2);以深圳某小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见表3)。

分析:

1)需要说明的是香港学校的每一节课是30分钟,而深圳的小学校每一节课为40分钟,有少部分学校有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行下午每节30~35分钟,在下午第三节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或进行第二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以使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在体育课组织教学方面两地有很大的区别: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的体育教学课一般都是由一名体育教师进行组织教学,班级的学生通常是45名至55名,有的学校班级人数还要多;而香港的学校通常都是小班教学,各班人数由25名至35名,而且还大都由两名教师进行组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班级的体育教学课),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而且还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广泛的课堂讨论,香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十分注重课堂讨论,任何人有疑问,老师都鼓励提出来并进行讨论,课堂上形成良好的的教学互动。

3.体育课教材的比较

以香港崇真小学的体育课教材为例(表4)。分析:

香港各学校的体育教材不是固定与相同的,是由教统局制定了教学大纲,各学校选择适用教材进行教学,与深圳的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材选用相仿,由于资料尚在整理中,这一点需在进一步调查研究之后再详述。

4.课外活动(包括校运动队的训练)的比较

以香港崇真小学的校队和深圳小学为例(表5)。分析:

1)可以看出在小学校,深港两地的田径和篮球这类基础体育运动开展还是同为重视和普及的。

2)内地有的学校还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或具有本校体育教师专业的和学校有场馆条件的运动项目的校代表队,如武术队、毽球队、乒乓球队等,还有的学校是校外聘请教练或与某区、市体校联合办队。

3)深圳的学校运动队的数量远不如香港的学校校队多。这是因为深圳(包括内地许多学校)的校运动的设立仅仅是为了参与校外和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一些体育竞赛,这与国家制定的奥运目标是有关系的。在我国奥运项目、全运会项目在各省市都是抓得如火如荼,而非奥运项目的开展从经费到人员配备都是艰难的。在香港,学校的校队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的,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校队训练的方式来对有一定运动能力和基础的学生进行高一层次的体育教学,平常的体育课只是基础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校队可以去参赛但更注重参与或进行表演,还是自身运动能力的一种展示,所以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比较注重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的校队训练。

5.在课改新动态方面的比较

分析:香港的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经常性开展一些教师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教研和讨论,共同探讨如何使教学更科学化、人性化,更能使学生乐意接受获得健康的手段、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等。深圳的学校也同样在不断开展学校体育的教学教研活动,推动“课改”的发展,有许多特色和亮点:如开展“体育双语教学”、对早操进行改革的“体育大课间”等,并通过全省、全国的教学现场会,受到各方面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四、结论

1)两地的学校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这个理念,其中“健康”的概念是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学领域中还着重提出“适应群体、适应社会”才更能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方面两地的教学目标也是相同的,如香港学校提出的“培养一技化”和深圳提出的“培养学生掌握一项喜爱或擅长的体育项目”的观点是相同的。

2)比较香港学校和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深圳的教育比较踏实,香港的教育比较务实;香港的教育具有多元型、人本化和世界性的特点,深圳的教育具有双基实、发展快和创意新的特点。如深圳学校注重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香港教师则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地去积极参与、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3)从课程设置及体育课外活动比较可以看出,香港的学校比较渴望了解具有中国传统的体育特色项目,而且他们本身也注重培养学生对“国粹”的欣赏和继承,如许多香港的体育教师对武术、舞狮等方面颇有研究。

4)香港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多鼓励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及他们提出的要求,而且与学生的家长沟通较多,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程度比较高;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更强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统一性,甚至可以用上其它课的时间用来进行队列、广播操的操练,以便评上区或市的早操标兵学校。

五、建议

1)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在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体育健康教育课方面的教学改革,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大如何在小学的各项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在课表上列一项健康课程而已。另外,学校教育应真正把“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实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体育及健康教育相结合上来。

2)针对近些年来深圳及内地的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下降,建议在提高学校运动队水平的同时,加大学校体育教学与课程设置对培养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主的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邵桂华.对我国的体育教学目的论疏理与评判[J].体育科学,2005.7

2.夏秀祯.对北京和香港两地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作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5(9).

作者:吕晓澄

体育课程设置论文 篇3:

德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特征、理念及启示

摘 要 本文总结了德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丰富多样、安排科学合理、类型灵活自主、管理多方协同的特点,分析了德国学校体育“整体与开放”、“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理念,探讨了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在理念和实践上的启示。

关键词 德国 中小学 课程设置 启示

英国教育家菲利普·泰勒将课程设置定义为:通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而设计出的各种学习过程或教育活动的形式。而广义上的课程设置,它不仅仅是指学校依据培养目标选定的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还包含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管理、政策保障与制度等所有能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

1774年德国将体育纳入学校正式课程,开创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先河。今天,德国凭借先进的学校体育课程理念、科学灵活的课程设置,成为各国竞相学习的榜样。

一、德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特征

德国是由16个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联邦宪法规定每个州都可以有独立的教育主管部门。所以,德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的学时、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等都是由各州自行制定的[1]。虽然各州体育课在学时、课程内容方面各有所不同,但是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课程理念上却保持高度一致。

1.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样

目前,德国各州基本采用十三年免费教育制度。学生六岁入学,一至四年级是小学阶段,五至十年级是初中,十一至十三年级是高中。从中学阶段开始,又分为普通中学和职业预备中学。所有的年级都有体育课,三年级以前注重基本的身体活动,比如田径、体操等。三年级以后开设专门的体育课程,比如自行车、游泳等。五年级开始增加体育理论课,比如运动解剖、生理卫生、体育保健等。

为了迎合学生体育需求,吸引学生体育锻炼,各州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师在开设体育课程的项目上费尽心思。开设课程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学校除了“足篮排”三大球和“乒羽网”三小球外,还开设国际象棋、轮滑、射箭、拳击、曲棍球、摔跤、滑雪、跆拳道等热门课程,就连中国功夫、潜水、攀岩等也出现在体育课表上[2]。项目繁多的可选课程充分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爱好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而且极大提升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州的学校还会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节开展一些特色课程,近水的地方夏季会开设赛艇、游泳等课程,山区冬季则开展滑雪等课程。

2.学校体育课程课时安排科学合理

课时是保证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每个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各州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课程与课时做出了详细规定。通常采用的是体育必修课为主,体育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为辅的方式。以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为例:初中部每周的体育课为3小时,每学年共40周。从五年级开始到十年级共720小时体育课时间,其中460小时为必修课程,还有260小时的选修课[3]。由于选修课内容丰富、趣味十足,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课程安排上科学合理。体育课程的安排会依据大纲对体育项目总体的教学目标,分成不同层次逐步完成。以体操为例,体操课会在不同学期年级反复出现。从滚翻到手翻,教学内容随着学生年龄增长难度逐渐加大,最终完成总体大纲要求,充分体现出循序渐进和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

3.学校体育课程类型灵活自主

20世纪70年代,德国教育部门出台了学生根据自身运动能力和需求相适应的选修制。这一举措对德国体育课程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德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采用必修课、选修课、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体育必修课是根据教育部门大纲基本要求制定的,由学校体育教师负责管理实施。体育选修课程是由学校和校外职业体育俱乐部合作开设的各类体育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课,学校提供场地,俱乐部负责管理课程。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放学后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社团,是学生自发的体育活动。

德国中小学不同于我国的全日制学校。小学一般在中午十二点前放学,中学则是在午饭后下午两点之前放学。在酷爱体育活动的德国,家长为了让孩子校外生活更充实,经常会带孩子进行各类体育活动比赛。假期和周末全家到运动场进行体育活动场景比比皆是。而自费送孩子到校外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参加体育活动,也是德国家庭一种普遍的选择。

校外俱乐部体育活动还是学生接触社会活动的窗口。俱乐部中有着共同兴趣不同年龄的儿童在共同锻炼、相互交流中健康成长。德国俱乐部体育是德国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与扩展,也为国家竞技人才的选拔奠定了基础。

4.学校体育课程管理“多方协同”

在德国,学校体育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学校体育课程实际上是政府、学校、俱乐部、家庭“多方协同”共同参与。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把体育场馆看作是发展德国学校体育的保障性工程。德国中小学基本都有体育馆,这些体育馆是按照德国工业规格统一标准来修建的多功能体育馆。这种多功能体育馆可以满足从篮球到羽毛球等几十个体育项目的日常教学、训练和比赛。节假日学校的体育馆大多免费对外开放,通过预约的方式就可以使用。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为了使中小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指导,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德国文化部、体育联合会、各州教育部长共同签署了一份名为“学校体育锻炼计划”的文件。这项举措的实施为职业体育俱乐部和学校体育搭建了桥梁,开始了俱乐部与学校体育项目的合作。俱乐部与学校的体育合作,是由各州教育管理部门出资,由学校提供场地,俱乐部提供专业的体育教练给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指导[4]。

二、德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理念

1.“整体与开放”的课程设置理念

在哲學底蕴深厚的德国,教育学者把教育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各种课程和教育手段都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整体的教育,各学科之间的教育作用是平等的、互相促进的关系,任何一门课程或一种教育手段都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学校体育课程不仅仅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基础课程,更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德国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养成锻炼习惯,使之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5]。

面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欧洲新的格局,德国教育部门不断地进行新的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和尝试,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全面整体素质与个性。这其中包括独立思考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对社会负责的个性等。让学生从小形成大欧洲、整体欧洲的观念,融洽国际关系,加强国际团结与协作等。在这一总体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德国的学校体育正朝着个性化、人本化、整体化、具有终身价值及国际合作的方向发展。

在教育理论日新月异的今天,德国的学校课程观念被重新定义。体育课的社会功能和培养学生健康意识被放在首位。体育课不再是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数据指标的提升,体育课被赋予了更多社会功能与使命,体现出更加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

2.“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理念

虽然德国没有国家统一颁布的中小学生体育课程标准和指导思想,但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是德国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达成的共识。德国中小学的学校体育课程从课程的内容、课时、课程类型等方面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特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活动,时刻为学生着想。课程设置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出发,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等处处考虑学生的感受。通过开设众多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灵活利用必修课、选修课、课外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体育教育,既保障基本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完成了规定的学时,又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求。

由于受到遗传发育、生活环境、运动经历、认知能力等因素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相同规律的同时个体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如何解决体育课上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德国的一些学校也有自己的经验与方法。比如在德國的布莱梅的综合中学,篮球课教学按学生的兴趣、掌握程度等又被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要求也不相同,适应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一些女生人数较多的学校,会更多地开设舞蹈、艺术体操、瑜伽等女生喜爱的课程。

学校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实践性较强,学生只有亲历亲为,才能体会到体育课程的全部意义。中小学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强调个人体验,把体验教学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体育必修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比如通过个人竞赛锻炼学生超越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集体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体育选修课上,各种体育比赛活动都被降低了难度与强度,让学生轻松地体验各类体育项目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德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我国最新修订的体育课程标准较为充分地吸收和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体育教育理念。但是在贯彻与实施的具体方式方法上,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与手段,善于借鉴,改革创新,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德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理念先进、可操作性强,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参考。

1.课程设置应体现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在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的同时,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体育课程更应提倡人文精神,培育体育文化,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

2.课程设置应注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造成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结构单一化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以课程为中心”阶段,把体育看作一项技能的掌握或一门课程的学习,课程内容、学时设置、课程管理都是按照一门课程来设定的,体育课对所有学生一律“同等对待”。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提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逐渐得到重视。德国学校体育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3.应借鉴德国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方法

德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科学精细,多样灵活。采取“必修+选修+课外活动”的方式,既保障了体育课程的学时时间,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开设课程内容项目上尽其所能,开设项目繁多,为不同兴趣爱好和处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必修选修相结合也是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

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按照年级班级划分,内容和学时比较固定,统一性强而灵活性不足。体育课程开展项目上也相对滞后。教学仍然是以田径、体操、球类等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为主,形式较为枯燥呆板,难以真正调动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我国体育课程的设置应借鉴德国的经验,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必修课,而应增加一些内容丰富的选修课。

4.课程管理方面需要借鉴德国多方协同的经验

德国学校体育课程社会化的协作管理方式,使学校摆脱了传统的体育课程管理模式。政府、学校、俱乐部三方的共同参与协作,既保障了学校体育课程大纲顺利实施,又对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了有益补充,也为德国青少年竞技体育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减负”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主旋律,学生有了更多时间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我国目前的学校体育全是依靠学校自己的力量,不论是场地器材、课程内容开发,还是师资人员配备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兴趣需求。

近几年,我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迅速,俱乐部硬件、管理制度、训练水平正在逐渐缩小和世界先进俱乐部的差距。适当尝试学校和体育俱乐部合作,既弥补了学校体育课程项目开设的不足,也间接为企业做了推广宣传。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段琼.德国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5(10).

[3] 刘志国.德国北莱茵斯特法伦中学体育教育实践及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3(9).

[4] 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1).

[5] 张俭,张宝霞.现代德国体育演变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作者:赵强(1982-),男,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作者: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