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消费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可持续消费不仅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循环链中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当代国际消费转型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可持续消费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系统对应性,实现可持续消费需要实现中国可持续消费的理论创新,同时建立相应的可持续消费政策体系和系统引导新机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可持续消费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可持续消费研究论文 篇1:

基于文化植根性的地方特产可持续消费研究

摘 要: 我国目前的地方特产由于销售区域过于狭小固定、产品创新力弱、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消费者对于特产的消费大多是旅游、出差时的即兴消费,而非持续消费。结合可持续性消费与文化特产植根性背景,以宜兴紫砂壶为代表的地方文化特产为对象,考察这些具有地方文化植根性特产的消费行为和市场特征,旨在为我国地方特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消费;文化自信;地方特产;SWOT分析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我国对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基于此,带有文化植根性的地方特产可持续发展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地方特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地方特产的可持续性消费。然而,目前市场上地方特产的消费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和间断性等特征,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特产属于即兴消费,例如,作为旅游纪念品或给亲朋好友送礼等。并且大多数特产具有品牌局限性,只有产地品牌而无产品品牌。研究人们对地方特产的消费行为,可以为地方特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地方特产的消费行为分析

目前,我国特产消费市场的大环境总体来讲比较良好,国内普遍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特产批发市场;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特产的运输与销售,并且拓宽了销售渠道,以苏绣和宜兴紫砂壶为例,不仅仅在当地拥有大规模的批发市场,而且这些卖家还拥有网上销售渠道,纷纷开了自己的淘宝网店,以增加自己的销售量。

我们针对消费者对目前市场上地方特产的消费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采用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一共回收了504份有效问卷。问卷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在填写本次的问卷的人当中,有大约74%的人有过购买特产的经历,而他们购买特产的原因,大多是对特产本感兴趣以及自身的需求。在购买渠道方面,消费者往往是在一些购物超市和在去旅游的时候进行购买。在购买的特产类型方面,大部分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食品特产以及工艺品的消费。然而,在特产的二次消费和可持续消费方面,受访对象中,只有48.39%的消费者有过重复消费的经历程,表明多数消费者在地方特产消费方面具有明显的偶然性、不稳定性特征。

2 地方特产市场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主要是广泛运用于企业的一种战略发展分析方法。具体而言,SWOT分析法根据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找出企业内部环境中主要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以便相关企业能够更好的制定改进策略促进企业的发展。在swot分析法中,S是Strength的简称,即优势;W是Weakness的简称,即弱势;O是Opportunity的简称,即机遇;T是Threat的简称,即挑战。

地方特产具有两大优势;(1)生产成本低,很多特产都是当地独有的产量丰富的产品,经过初加工就可以销售,生产的成本及其低廉。(2)替代品少。特产就是一个地区所特有的产品,因此其替代品很少,竞争压力小。

地方特产发展的劣势突出表现在:(1)特产的粗放加工方式导致其产品质量较差,品质较低。很多地方的特产加工都是以小型作坊为主,缺少资金,监督管理不完善,再加上同行业间的恶性竞争,导致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较差。(2)特产的销售范围以及渠道具有区域局限性。销售范围多局限于附近的县市,而网络销售虽然能够使得特产的銷售范围得到提升,但也受到了宣传、物流等问题的限制,导致其作用无法很好地发挥。在销售渠道方面,销售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而且特产的品牌宣传力度相对较低,导致特产的销售状况不尽人意。

随着我国消费升级和物流体系的完善,地方特产面临新的发展机遇:(1)政策支持。地方特产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给够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因此,地方政府也会加大对此的政策支持力度。(2)市场广阔,潜力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外出旅游的选择增加,无疑会增加当地特产的消费。(3)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由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产品包装技术的进步,无疑会提升产品档次,增加其附加值,使得特产告别“土味儿”。

我国地方特产的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与挑战:(1)行业凌乱,战略缺失。 特产行业还处于低级的营销阶段,价格战、消耗战无处不在。产品加工品质的参差不齐,技术低下。同时,监管缺失,行内制度不健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品牌保护制度缺失,特产企业普遍缺少品牌战略支撑。(2)特产多以一次性消费为主,缺乏可持续性消费后劲。尤其是在旅游消费方面,大多数消费者仅在旅行时购买,而没有重复购买的冲动,这就说明,特产本身不够精致,无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以宜兴紫砂壶为例,我们对宜兴紫砂壶市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紫砂壶市场的大体现状为:(1)销售量较少。商家大多有自己的实体店和网店,实体店前来购买的大多是回头客,新顾客较少,而且商家网上销售的收入目前占全部销售收入的百分之六七十。(2)宜兴紫砂壶虽说在全国名气不小,并没有形成厂商品牌效应,各个商家都是散兵游勇,没有鲜明的个性化产品品牌,相反,行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3)制假造假现象严重。市场上销售的紫砂壶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一些假货劣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宜兴紫砂壶特产的SWOT分析如表2所示。

3 结论与建议

虽然我国目前特产消费市场大环境整体较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且依托现代物流与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发达,逐渐打破了地域与流通的限制;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制约着这一行业的发展与可持续性消费。在推进文化自信的时代大背景下,这种带有地方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这一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发挥地区的特色经济优势,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规范集中生产,制定品牌战略规划,提升品牌凝聚力。以宜兴紫砂壶为例,传统生产工艺“家家”都有,生产分散,各自为政,产品工艺、质量、价格参差不齐,各级批发供应商分工不明确、关系混乱,从而导致整个行业内耗严重、缺乏整体竞争力。因此,首先要合理分工,形成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增强规模效应。其次,推动厂商品牌战略规划,发掘特色产品的内在独特优势,打造品牌文化,形成地方特产的品牌形象,将品牌作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品牌卖点,吸引消费,培养品牌忠诚度。

(2)树立行业标准,加强行业内部监督与管理。在地方特产发展的过程中乱象频出,导致产品形象受损,挫伤消费欲望,影响地方特产的可持续消费。因此,在产业集中发展的前提下,树立一定的行业标准,规整以往无规律、参差不齐的生产销售行为,形成良好的产品与产业形象;同时应加强行业内部的监督与管理,规范生产销售环节,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3)顺应社会发展之势,创新引领消费新潮流。一是丰富产品品类,增加消费者选购的余地,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二是价格多样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开发出不同价格的多样化产品,做好市场的细分,吸引不同的消费者。三是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比如绿色、生态、健康等,注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以产品创新引领消费的新潮流。当然,现下许多特产消费都与旅游业紧密相关,依托旅游业占据消费市场,但这种模式并不能促进特产的可持续消费,所以在特色产品的营销推广方面也应有所创新。

(4)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首先,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配合与扶持,尤其是一些地方特产产业,想要寻求发展机会,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實施品牌走出去战略,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将地方特色产业打造成地方特色名片;其次,面对现在地方特产行业中的乱象,包括生产过程中与环境与资源产生的冲突,仅仅依靠产业内部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的规范与引导。

参考文献

[1] 赵虎.城市居民对农特产的消费行为研究——以地理标志认证柑橘消费为例[J].乡村科技,2017,(34):36-38.

[2]蒋磊.“再地方化”与“诗性资本”——论消费时代的特产[J].文化研究,2016,(01):48-58.

[3]李明利.特产 从礼品向消费市场升级[J].农产品加工,2013,(01):54-55.

[4]李明利.特产品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永生[J].农产品加工,2012,(11):10-11.

[5]鸿志.宜兴紫砂壶的现状和出路[J].茶世界,2010,(08):20-23.

[6]朱志芬.对紫砂发展前景的一点思考[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44(04):60+59.

作者:盛守港 卢寅珠 唐舒雅

可持续消费研究论文 篇2:

可持续消费:理论创新与政策选择

摘 要:可持续消费不仅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循环链中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当代国际消费转型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可持续消费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系统对应性,实现可持续消费需要实现中国可持续消费的理论创新,同时建立相应的可持续消费政策体系和系统引导新机制。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消费理论创新;政策选择

可持续消费(sustamable consumption)虽然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但它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命题之一,直到20世纪后期才为国际学术界所关注。“可持续消费”一词的正式提出始于1994年奥斯陆专题研讨会会议,同年UNEP在内罗比发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首次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综观1995年汉城“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手段研讨会”、2002年北京“中国首届可持续消费论坛”、2004年UNEP"部长圆桌会议”等有关讨论成果或文件发现,国外学者研究的侧重点多从宏观层面上提出“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及其政策框架,而没有从理论上系统探讨并建立“可持续消费理论”,更缺乏对可持续消费的质量、结构、模式等作国别(区域)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而国内相对于研究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生产而言,理论界对中国可持续消费的研究显得滞后,近几年国内虽有部分学者由初探“绿色消费”问题向讨论“可持续消费”转移,却没能在“可持续消费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当前,人们仅把可持续消费表述为反映当代国际消费转型发展新趋势的一个生态型消费系统集合形态,没能揭示其新生性、广泛性(大众化)、复合性(要素多元化)等特质。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分别有77%、82%、94%、67%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生态环境因素,而在中国,可持续消费大众化虽已起步(消费者愿意购买可持续消费品依次为食品、日用品、保健品、家电、化妆品、建材、服装、礼品、照明用品,预示着可持续消费从利己型绿色商品向公益型绿色商品推及已初见端倪,可持续消费需求层次已超越以食品等基本生活资料为主的起步阶段,正随着消费的升级而进入多样化发展时期),但比例仍不足20%,且这类消费品市场比较混乱(假冒伪劣泛滥)。从深度思考,中国可持续消费比例低下之主因还是国家缺乏可持续消费理论创新,相关的政策体系缺失。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尽快建立可持续消费理论新体系与政策引导新机制。

推进可持续消费理论创新的立论取向

1.“消费需要三元结构”是构建可持续消费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提出可持续消费理论创新是科学反思人类需要体系的必然结果。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减的加剧,人类的生态需要客观地跃升为人类需要体系的主导方面,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动力系统的关键,纵向表述为“生态需要→生态消费→生态生产力→生态资本→生态再生产→生态需要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循环链,生态需要被纳入到人类需要结构的复合体系中,人类的需要表述为“三元(物资需要、精神文化需要与生态需要)结构”。将这一“三元结构”的基本观点引入到消费理论中,人们的消费需要结构也必然是“三元”(物资消费需要、精神文化消费需要与生态消费需要)的,而且从发展历程看,人类消费在需要构成层面上就是由原始的“一元消费需要(物质消费需要)”到当代的“三元消费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与扩展的转换过程,不仅生态需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而且以“三元需要结构理论”为逻辑起点也是丰富消费理论体系、推进可持续消费理论创新所“必不可少”的逻辑基点。

必须明确,以“三元消费需要结构理论”为逻辑起点所建立的可持续消费理论是不同于现行消费经济学理论的。现行消费经济学理论来源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而以往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是以“消费二元需要论”为基础,主要侧重于由满足物质文化需要为逻辑起点讨论经济文化运行规律且以讨论物质经济为主线,而忽略人类发展中的生态环境这一重要方面,导致现行的消费经济学长期侧重研究物资消费经济兼讨论精神文化消费经济问题,并不涉及生态环境消费经济问题(是为学术界将消费经济学视为政治经济学一个分支之根由)。在以可持续发展系统思维观看来,当代消费经济学在揭示物资消费经济规律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也确实存在消费理论体系的严重缺失。正在建立的可持续消费理论对当代消费经济学理论应该有质的补充和发展,应该有其完整的学科体系与概念体系,而推进可持续消费理论创新更是涉及多学科集合研究的科学命题,是以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以软科学技术与方法为基本分析工具,突出研究可持续消费的要素、结构、质量、模式、规律、评价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等相关问题。

2.可持续消费理论创新所要揭示的一些重要命题

对可持续消费的系统结构研究涉及到许多新的理论假设或要素重构问题,主要是由“三元需要理论”为立论原点进行有条件地拓展,按照逻辑关系清理出制约可持续消费运行系统的相关要素或因子,进而提炼出可持续消费三元结构的基本理论,建立可持续消费系统结构模型与新型消费关系,确立可持续消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对接机制与三元循环体系。主要研究三个问题:一是可持续消费系统的内在动力结构,重点揭示人的需要、知觉、态度、个性、学习等心理要素及其集成关系,建立可持续消费的内在动力模式;二是可持续消费系统的外在因素分解,重点对资源、环境、文化、科技、经济、制度、人口、伦理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可持续消费的结构整合与实证研究,可以中国消费实况对文化消费(含教育消费)子系统、环境消费与资源消费子系统、物资消费子系统进行实证分析。

建立可持续消费理论创新体系,除了前述的一些新的理论假设或要素重构之外,还要通过国际可持续消费运行状态的比较综合研究,进而找出可持续消费运行的一般规律,而在结合中国发展实际研究过程中,则可逐步建立推进中国可持续消费制度创新体系,确立不断提高可持续消费能力的宏微观支持体系与发展战略。这至少要探讨并解决三个重要命题:一是通过可持续消费系统的模型假定及因子间动量关系的一般求解,建立可持续消费三元结构循环体系与新型消费关系的定性分析构架。二是通过对可持续消费运行基本现状的现象学分析,揭示与验证可持续消费运行的五个基本规律:可持续消费需要对新型消费品结构及其市场开发的役使规律;可持续消费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调规律;可持续消费结构对可持续产业结构的导向规律;生态消费力与生态生产力的对应规律;可持续消费实践对可持续消费能力

主体的提升规律。三是在中国可持续消费行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中国消费模式转型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可持续消费发展的目标模式并确立对其判断的基本标准,最后设计出中国可持续消费评价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

推进可持续消费发展的政策选择及其体系构建

可持续消费政策是指按照广义价值规律的要求,综合运用税收、信贷、价格、核算、保险等经济手段与法律工具,切实调控生态型消费主体(笔者定义为从事生态型消费的消费个体及其集群)行为,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运行规律。在比较研究与可持续消费有关的政策后发现,可持续消费应该有一个国家政策支持体系,而显然不止学术界提出的直接管制政策、补贴政策、补偿政策、可持续消费税收政策、清洁生产政策。国家建立和谐社会更需要建立可持续消费发展的政策引导体系。

1.可持续产品价格政策。可持续产品(sustain8ble Prud-uct)的概念强调了产品体制及整体的合理性,体现关于环境与产品的新价值尺度。可持续产品是能体现“生态价值”的消费品,其价格构成中的环境成本是生态社会成本,是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考虑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环境保护和环境损害治理费用补偿使用等条件下社会同类企业生产同种产品的平均成本。生态社会成本构成中除了生产普通产品时的成本因素之外,还应包括环境成本即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费(如维护生态平衡的费用、环境损害费用补偿及损害治理费用),因此,可持续产品价格构成中的环境成本既包括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也包括国家统一支出的环境成本支出。可持续产品价格政策是在消费品的生产与流通中,利用广义价格机制,调控生态社会成本关系,突出消费品生产与流通的生态性,强调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与环境保护。

2.可持续产业发展政策。可持续产业具有潜在的动态比较优势与正的外部经济效应。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工业污染控制策略已发生重大变化,用预防污染政策取代以末端处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政策。尚处初创阶段的中国可持续产业亟须政府政策扶持,即要以“满足生态需要”为指针,确定产业目标及其战略重点,培植生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制定发展可持续产业的具体倾斜政策,包括政府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R&D投入、鼓励环保技术创新等。要培育可持续产业的企业集团,针对中国可持续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问题,政府通过市场引导促进可持续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形成,同时以公司制改组现有的环保企业,鼓励环保企业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兼并。

3.可持续贸易政策。可持续贸易(Sustainable trade)是消费全球化得以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在可持续发展观推动下形成的新贸易制度,其政策源于国际环境公约、WTO有关协议中的环境条款、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生态标志制度、进口国国内有关环境与贸易的法规、进口国国内环境与技术标准等的综合。确立可持续贸易的国家政策,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既能最大满足国际社会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又能排除绿色壁垒”的关系,在国家可持续贸易战略指导下,开发国际生态产品、适时申请ISO14000和生态标志认证、实施国际绿色营销组合,从供给方面尽量避免或拒绝非绿色的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以不断拓展“可持续流通”的国际渠道。

4.可持续消费核算政策。GDP指标体系没有核算砍伐森林、污染环境、水土流失、资源枯竭和破坏臭氧层等而对可持续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不涉及环境成本的投入与产出问题,所以也不存在生态消费核算。实际上,生态环境是为全人类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特殊资产,也是构成人类消费对象的关键要素之一。可持续消费核算是以引入生态环境计量成果、调整GDP核算为前提基础的。SEEA的中心内容之一是从流量发生的角度把经济过程对非生产自然资产的使用纳入原生产总量核算之中,如把附加的SEEA元素用货币量计入,则将非生产自然资产的使用作为附加的费用并人生产列中即得出生态环境调整的EDP,即经济环境调整的国内产出。生态环境的破坏意味着环境这一特殊资产的流失,进而意味着实际GDP在流失,即实际GDP=名义GDP—环境资产流失,或实际GDP=名义GDP+环境资产增值,而实际GDP的流失最终导致的是人们福利的流失和消费质量受到损害。因此,确立国家生态消费核算政策是以国家尽早实施EDP核算或“绿色GDP”核算为前提的。要从EDP核算中反映可持续消费的状况与趋势,可采用支出法根据EDP=最终消费+经济资产的积累+生态折旧(自然环境的耗减),对最终消费=EDP-(经济资产的积累+生态折旧)进行计算。

5.可持续消费税收政策。征收生态消费税的主要优点有:一是使环境污染者能选择经济上最有利的解决方法,或缴纳生态消费税或自行处理,因而激励厂商采用降低环境污染量的方法,或是着手发展无外部性成本的生产方法;二是使排污者负担支出,形成成本分摊,而不再由社会全体负担污染的损害成本,从而体现公平原则;三是生态消费税的课征额度随厂商生产数量多寡而定,因此富有弹性;四是征收生态消费税可使产生污染物的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引致市场转移到不会产生环境外部不经济的产品;五是征收生态消费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政府治理环境污染提供资金来源。征收生态消费税主要是排污量征税、间接征税以及生态税收抵免。

6.可持续消费环境保险政策。国际学术界将环境责任保险归于广义的财产保险范畴,是一种无形的、非实体的财产保险,也即《保险法》所谓的第三者责任保险,是指在被保险人依法对第三者负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承担其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生态消费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既不是财产也不是人身,而是被保险人(致害人)应向第三者(受害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其赔偿的金额具有无限性,认定标的必须具备有法律规定、有直接关系、系过失行为以及属于民事性质等四个基本条件。一般来说,国际生态消费环境损害责任保险政策大都涵盖了企业(企业参加此保险既可规避其意外的经营风险,又约束企业采取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态度)、消费者与公众(既可以使其增添一份安全感,又可以极大地限制其有损环境的消费行为,促进环保民众化)、国家体制(与国家法律法规、价值取向、消费体制、组织体系等相协调)、国际关系(与国际环保公约、保险市场、经济生态化进程以及类如WTO等组织颁布的一些准则相衔接)四个方面。

7.可持续消费环保技术政策。在可持续消费环保技术方面,美、德、日具有一定基础优势(如美国的脱硫脱氯技术、日本的除尘和垃圾处理技术、德国的水污染处理技术等),而中国要引进高水平的环保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和提高,然后才能出口环保技术。当前国家要抓住国际组织大力资助各国环境保护项目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行生态消费环境保护并支持其相关的技术研究,加强国际间及国内的技术交流,建立计算机技术网络,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创新要确立企业是实施清洁生产的最终动力和执行主体的地位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科技、财政支持,要从生态消费需求出发并以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变化为导向,建立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把有效利用国际清洁生产技术的R&D成果与推进生态消费发展战略对接起来,建立与生态消费环保技术政策相协调的政策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斯人,当代消费模式转型及其发展政策创新研究[J].改革,2001,(6):22—24.

[2]莱斯特·布朗.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M].东方出版社,2003,中文版.

[3]Elements for policies for sustalnable consumption[R].UNEP,Nar、ro-bl,1994

责任编辑:晓 立

作者简介:司金銮,男,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

作者:司金銮

可持续消费研究论文 篇3:

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张琳(1986-),女,安徽省东至县人,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和可持续旅游消费;刘晶茹(1973-),女,黑龙江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生态学。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越来越受到关注。旅游者食、宿、行、游、购、娱等消费行为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可持续旅游消费文献的分析,从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可持续旅游消费测度——生态足迹和调控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旅游消费及环境影响研究现状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旅游消费;可持续旅游消费;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业绩。如果说20世纪初旅游还是作为一项奢侈消费品的话,现在旅游几乎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消费品。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旅游人次数达到1.87亿人次,出游率为44.5%,旅游总花费为1446.57亿元[1]。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总和[2]。旅游消费模式反应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随着旅游的大众化,不合理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环境影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3]。本文对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展望未来研究与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可持续旅游相关研究,并引导公众的绿色旅游消费行为。

一、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理论研究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将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4]。1994年UNEP在内罗毕发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首次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5]。可持续旅游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新观念的出现而出现的,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等思想及理论在旅游这一特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延伸。可持续旅游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在开发过程中维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实现旅游业发展方式、发展规模的合理规划和管理[6]。

司金銮指出可持续旅游消费应重点探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三对关系、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三元机理、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核算机制、可持续旅游消费与相关因素的关联互动及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政策设计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7]。宁士敏认为,旅游消费依存于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去规范旅游消费行为,并就旅游消费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8]。毛凤玲对可持续旅游消费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包括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生态消费的“可持续旅游消费三元结构”的初步框架。对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涵义、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9]。杨卫东提出可持续旅游消费结构、方式、动机、效用必须遵从可持续性原则,即在进行旅游消费时要考虑代内与代际公平、考虑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效用与旅游资源承载能力的相互促进[10]。何春萍从消费者支付能力、闲暇时间、旅游动机三个方面论述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面临障碍是居民收入、闲暇时间制度和传统消费文化对旅游消费观的不良影响,来自旅游产业自身的阻碍因素是地方政府对旅游消费经济功能的过分偏好、可持续旅游产品的供给问题和旅游消费政策、旅游消费教育等方面的问题[11]。

二、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

旅游消费涉及餐饮、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娱乐等六个方面,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研究它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如:杨新军,霍云霈介绍了旅游交通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了不同交通方式带来的能源环境污染及其成本估算方法,以瑞典环境智能测试系统为例,对旅游交通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作了探讨,同时结合我国ReBAM的环境交通影响分析,指出高强度集约化旅游开发模式,会造成交通工具区域上高密度使用,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最后总结了旅游交通方式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启示[12]。Stefan Gfssling等人分析了交通、食宿等旅游消费结构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并不是比其他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更小的“无烟产业”,旅游的生态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地国家、旅游者文化和选择度假的环境[13]。OECD发表的关于可持续消费系列研究报告,其中可持续旅游消费篇对家庭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报告指出随着收入的增加,与旅游相关的交通在OECD国家之间日渐增加,它是产生大气和水体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噪声等级增加的重要因素。预计在未来二十年内旅游出行,尤其是航空旅游将在这方面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14]。

三、可持续旅游消费测度——旅游生态足迹

Colin Hunter等认为生态足迹是衡量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从全球的视角估算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15]。章锦河等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及旅游者的生态消费结构特征,构建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览等6个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子模型[16]。Trista M. Patterson等人的研究表明,旅游度假者的假期期间的生态足迹比平时高,也比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高,而这其中与旅游交通相关的环境影响最大,可以占到总足迹的86%[17]。WWF—UK通过计算不同旅游产品的生态足迹,比较不同旅游产品的生态需求和自然资源消耗,计算得到在马约卡岛度假1个床位1夜的生态足迹为0.030hm2;而在塞浦路斯度假1个床位1夜的生态足迹为0.070hm2。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如:张约翰等人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07年拉萨市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为0.05134hm2,其中交通、餐饮分别占85%和12.5%,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占城市生态承载力的13%[19];孟繁斌选取武夷山“三区”为研究对象,表明武夷山2000-2004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平均值为0.039hm2,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仅有0.0235hm2,即平均存在0.016hm2的人均旅游生态赤字,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生态赤字将不断增加[20];李君轶等人对西安市入境游客的生态足迹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为0.0156hm2,约占该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足迹的1.17%,进一步分析表明,旅游生态足迹结构组成中,餐饮的旅游生态足迹居绝对主导地位,约占54.09%[21]。席建超等人对北京市海外旅游者的生态占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市海外旅游者每次来京旅行人均生态占用0.09587km2,约占北京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占用的5%。因此,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对区域生态占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2]。

四、促进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措施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政策委员会指出,尽管生态旅游的市场份额在增长,但旅游者在选择度假目的地和交通方式时很少考虑环境影响,为了减少环境影响,就航空旅游来说,可以采取技术创新、需求管理以及交通方式的转换来达到目标,呼吁政府在计算旅游业成本和效益的时候考虑环境影响的成本,同时为了提供旅游者的环境意识,OECD建议相关者为旅游者提供减少环境影响的信息[14]。国内专家学者通过对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政策调控措施,刘瑶指出健全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理论体系、广泛开展旅游环境影响评价、转换旅游形式是解决旅游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也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23]。李玉文提出要加强生态旅游区景区保护规划、加强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等可持续旅游的对策和措施[24]。王群等人认为要关注旅游地的水环境问题,认为加强对旅游地水环境的研究与保护将是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与重要领域[25]。李萌等认为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受社会大环境、旅游产业背景、旅游消费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推进可持续旅游消费应着重与提高旅游消费水平、改善旅游消费结构、进行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源头控制、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旅游消费意识,并对旅游消费行为过程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26]。

五、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研究与前景展望

随着旅游消费层次的提升和消费总量的扩大,研究旅游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可持续旅游消费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目前的研究深度不足,从理论到实践都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急需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应用实践。以下研究领域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1)现有评价指标单一,缺少成套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可持续旅游消费概念缺少操作性,在实际应用中,可持续旅游消费往往被解释成提高能源或资源的使用效率,废弃物最少化,环境友好的消费习惯等。因此,在现有的案例研究中,研究人员往往仅选择某一个或一类指标来评价旅游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而没有考虑环境影响所涉及的空间范围。不同的环境影响在全球、区域及个体层次上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是不同的,因此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应当是评价旅游消费可持续性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2)研究成果主要停留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管理理论阶段,而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推进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向可持续旅游模式的转变和管理,因此,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更加重要。

(3)对地区性旅游消费行为的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有所欠缺。虽然少数学者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是通过统计部门的数据进行分析。而通过获得一手数据来核算分析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环境影响的研究很少。直接通过旅游消费者获得的数据能客观反映出消费者需求,消费行为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

(4)缺少推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公众引导等方面的调控机制。在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各利益相关方之间信息和行为的必要沟通,探索建立自上而下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在内的信息共享平台与合作机制,对管理措施进行及时公布、实施、反馈和完善。

(5)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科普性知识的普及不足。要加大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利用现代传媒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让旅游消费者了解旅游过程中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环境影响的知识,培养和提高旅游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以上这些领域研究的不足,正是未来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的重要园地,随着对这些问题研究的深入,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对促进人们的可持续旅游消费将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2009[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422-423.

[2]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3-94.

[3]曾军.近期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综述——《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文献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6):79-83.

[4]Our common futur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UNEP. Elements for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z] Nairobi, Symposium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Oslo,Norway,1994.

[6]牛亚菲,王文彤.可持续旅游概念与理论研究[J].国外城市规划,2000,(3):17-19.

[7]司金銮.国际可持续旅游消费三元复合体系原论——创立可持续旅游消费发展学说的基础理论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12):33-36.

[8]宁士敏.中国旅游消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6-245.

[9]毛凤玲.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创新研究[J].生态经济,2006,(3):105-109.

[10]杨卫东.试论我国旅游消费的可持续性[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78-79.

[11]何春萍.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24-29.

[12]杨新军,霍云霈.旅游交通的环境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42-46.

[13]Stefan Gfssling, Paul Peeters, Jean-Paul Ceron, et al. The eco-efficiency of tourism[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5,(54) :417-434.

[14]OECD.OECD Programme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Sector Case Studies Series Household Tourism Travel:Trends Enviromental Impacts and Policy Responses[R].2002:5-47.

[15]Colin Hunter Jon Shaw.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s a key 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46-57.

[16]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17]Trista M. Pattersona, Valentina Niccolucci, Simone Bastianoni,et al. Beyond “more is better”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for tourism and consumption in Val di Merse, Ital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747-756.

[18]WWF—UK.Holiday footprinting a practical tool for responsible tourism.2002. http://www.wwf. org.uk/filelibrary/pdf/holidayfoot printingfulI.Pdf.

[19]张约翰,张平宇,张忠孝等.拉萨市旅游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7) :154-159.

[20]孟繁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06,1-69.

[21]李君轶,马耀峰,杨敏.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生态足迹研究——以西安市入境游客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107-110.

[22]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等.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初探——以北京市海外入境旅游者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224-229.

[23]刘瑶.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及其方向[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3,25(11):153-155.

[24]李玉文,王新鹏.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6):63-65.

[25]王群,章锦河,丁祖荣等.国外旅游水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127-136.

[26]李萌,何春萍.论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途径[J].湖湘论坛,2005,(3):71-72.

作者:张琳 刘晶茹

上一篇:儿童画艺术语言论文下一篇:启发式教学成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