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创新路径成人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既要有宏观上体制机制的保障,又要有微观层面科学、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路径。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背景下,实施场景设置+导师制的精准化教育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创新创业高质量人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构创新路径成人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建构创新路径成人教育论文 篇1:

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内在逻辑

【摘 要】阐明与廓清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时代命题,它既阐明了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又廓清了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赓续性与可行性”。要回答好这个命题,必须解读和界定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和厘清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内在逻辑问题,以及深刻认识和把握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内在逻辑规律,而这些正是文章试图探讨的中心问题。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科;学科建构;内在逻辑

一、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逻辑关系

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关键,是从内在逻辑关系上去探索学科内部结构的新变革,尤其是要在学科的功能定位、研究格局、组织建设等三个要素的整合上,按照研究布局跟着功能定位走,组织建设跟着研究布局走的逻辑关系,实现三个方面的结构性平衡。

1.成人教育学科功能定位的平衡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若是从成人教育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格局上,去把握学科功能定位是否科学合理,不仅是学科社会责任与学术职能的主要空间载体,更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学科功能不仅范畴明确清晰,且各项功能之间存在互动与互补关系。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功能的定位。成人教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既是成人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更是一个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科技等多种需要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其社会功能的定位也必然要与社会发展大方向保持一致,既要探究成人教育的发展规律,揭示各种成人教育现象产生的社会因果,预测成人教育发展的趋势,指导成人教育的各种社会实践。更为重要的是阐明成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廓清成人教育的社会价值与发展意义,界定成人教育的社会坐标与社会职能。二是学术功能的定位。学术功能是指学科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与范畴,作为专业领域的成人教育学科,强调通过学科特色的研究范式和行为模式,既要努力重塑长期以来被抑伏和被边缘化的“成人教育”的学术形象,用“成人教育”理念丰满乃至建构现代教育学科体系,更要通过对成人教育实践经验和成果的逻辑思考和理性凝练,推演出学科的新概念,形成学科的新原理,大幅提升成人教育和成人教育学科的学术品质,获得学界主流理论的广泛认同。

尽管两者在侧重点等方面还存在着某些差异,但相对平衡则是必有的内在逻辑。一方面,社会功能是学术功能的立足点。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源力在于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学术成果,社会功能对学术功能具有存续和引领意义,若是学科片面固守所谓“纯学术”的学术功能,就会因其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而失去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学术功能又是社会功能的支撑点。如果学术功能创造新的理论成果,准确和深刻地揭示了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界定成人教育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不仅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也为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2.成人教育学科研究格局的平衡

成人教育学科始终是一个多取向的研究领域,就其研究边界而言,早期研究主要是以教育中心论为主,20世纪90年代之后“成人”中心論和社会中心论逐渐凸显,形成了多取向并存的研究格局,尤其是进入社会发展走向纵深的新时代,社会各方面与成人、成人教育的内在关系日益密切,研究布局平衡已然成为决定学科建构的决定因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研究方向的平衡。这里所强调的平衡,是指在学科领域内各研究方向形成一种“相互支持又相互补充”的态势。从成人教育学科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应用性理论研究、衍生性理论研究等三大研究方向上看,任何研究方向只能起着局部作用,其变化与发展都必须得到其他研究方向的支持与补充。假若某一研究方向处于弱势甚至缺失,就势必会对其他研究方向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与基础性研究方向之间的平衡,对其他研究方向乃至学科整体研究格局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二是研究范式的平衡。根据美国学者里尔茨的区分方式,研究范式作为成人教育学科研究方法、论述方法、学术评价标准的集合体,大致可分为成人教育事实研究范式、成人教育定义研究范式和成人教育行为研究范式三种,这种划分不仅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同方式或不同观察角度,更反映了不同研究范式的特征与局限。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只用一种研究范式就能覆盖学科的所有研究领域。某种研究范式的深化或拓展,对其他研究范式应有借鉴、引援和完善意义。

除了研究方向与研究范式的内部平衡外,两者之间的平衡对成人教育学科研究格局的平衡具有时代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以往几乎不涉及的领域或一些无法开展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科研究的新范畴、新前沿和新动态,并衍生出诸多学科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这些新趋势,迫切要求研究方向与研究范式能通过相互间的跨界与混合,强化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的系统性和同一性,拓展学科的前瞻性和前沿性研究,提升学科理论创新能力和整体科研水平,使“以方向创新范式、以范式拓展方向”的长效平衡机制成为学科的特色。

 3.成人教育学科组织建设的平衡

我们推进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重要出发点,是解决学科研究实力不足、学术环境存在差异等问题,但是在总体不平衡的组织结构上,增加再多的学术性元素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前提还是要做好学科组织建设的平衡。“多元化”组织建设是成人教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鲜明特征,可以分为社会性组织和学术性组织两大类别。具而言之,一是社会性组织。基于成人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密切,社会化组织在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面向全社会汇集多职业背景的专业人才,以成人教育(包括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专业研究机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性联合体,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共同体等形态,通过进行多边或双边的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不仅为学科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服务,更着力于专业实践推进,承担社会化的服务职能。这表明,学科各类社会组织既要有组织之间的平衡,更要有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平衡,否则,将直接影响学科的社会效应。二是学术性组织。高校专业学位点是成人教育学科的学术性组织的主体,着力于专业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它的平衡主要体现在学位点布局的平衡、专业师资分布的平衡和学术水平的平衡等方面。

根据美国学者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社会性组织与学术性组织的平衡是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应有之义,不仅明了学科的层次框架、时空分布、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学科运行过程中进行分工协作、职责划分、资源分配的实施主体。学科要以组织动态平衡的要求去推进两者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学科各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内外因素都处于变化中,加之学科组织本身也存在打破平衡的力量,组织之间也还存在客观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学科原有组织平衡处于一种随时可破的状态,这就要求学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尝试着以学科组织的内部平衡与学科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平衡为着力点,通过提供有效而充分的诱因数量去维持组织建设,并由此建立学科组织结构的新平衡。

二、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逻辑问题

要正确把握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内涵就必须理性解读其最为本然的逻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科建设的体系和架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建设的方向与趋势,尤其是对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持续性等核心问题的理论揭示,事关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现实与未来。

1.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必要性问题

长期以来,学界和业内关于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必要性问题有着不同声音。一些人认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服务性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变化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意志和市场主导作用十分明显,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大多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市场自发调节去解决,学科理论指导的作用处于辅助位置,学科建构并不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至多是一个充分条件,现实意义并不大。也有一些人认为,尽管“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是成人教育的重要职能,但只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职能,远不是其全部职能与责任,本质上仍是一种正规教育,最为根本的使命与责任是“以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对现代社会和环境下出现的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当经济利益与成人教育的根本责任发生冲突时,当成人教育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紧张直至产生利益纠纷时,当人们对成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而提出批评时,社会新进展给传统成人教育道德教育带来冲击而导致新的恐慌时,成人教育将何去何从?将如何抉择?仅依靠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伦理学、成人教育法学、成人教育经济学、成人教育哲学等专业理论的研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其实,上述争论是廓清成人教育学科建构“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的不同站位。已有史料印证,举凡有成人教育以来,“教育为学科奠定基础、学科为教育提供指南”的相生关系,始终是发展的主流趋势,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对成人教育发展具有重大导向意义,但不能完全替代学科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和政府任何调控举措或政策方针的出台,背后都有学科建设的支持与影响,而为国家和政府决策成人教育重大战略与方针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与信息咨询,又正是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基本职能。在此意义上,显然“有必要”的观点与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本质属性最为贴切。

2.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可行性问题

可以说,关于成人教育学科建构“可行性”问题的讨论也是学界和业内的热门话题。一些人认为,成人教育学科作为近代西学东渐的产物,可以通过对西方国家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以及不同国家学科建构的不同模式和发展轨迹的客观分析,借鉴其在学科建构机制、发展机制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现成的经验与成果。同时,从国际成人教育发展的宏观视野,将西方成人教育学科开创性和主导性的理论概念、前沿观念、思维方式、体系架构、课程体系、方法模型等要素,引入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构体系之内,并由此形成学科建构的行动方略和行进路线。与此相对,也有一些人主张,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引入、学习、借鉴、模仿西方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与成果,不失为学科建设的一种可行性方案,但这个方案只能作为一种补充与辅助,不能成为学科建构的主流趋势,更不能反客为主的搞“全盘西化”。而是必须站在本土的立场上去规划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可行路径,既要充分体现学科建构的开放性与融合性,更要彰显其所有的传承性、民族性和原创性,充分利用中国传统的成人教育学科建设优秀成果与资源,对成人教育学科丰富的本土实践进行科学提炼,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对西方成人教育理念、经验、成果等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符合中国特色学科建构的要求。

上述关于“可行性”问题的思考,涉及成人教育学科建构“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起点问题。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思想文化的失忆与断层,以至社会和学界以及業内对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的理解支离破碎,对传统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现实意义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致使在思考学科建构的可行性问题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失与误区,如果放任下去,必然会引发学科建构方向迷惘和行进理念的紊乱,甚至导致“可行性”的消解与丧失。这也表明,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复兴的高度,以文化开放和文化融合的思维,践行一种“以中为主、西为中用”的方略,无疑是成人教育学科建构可行性的方法论抉择。

3.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可持续性问题

关于成人教育学科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学界和业内也有诸多假设。一些人从学术价值的可持续性出发,认为能否持续性发挥学术价值的权极作用,应是学科建构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细而言之,学科建构的过程,既是以学科专业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和总结由成人教育实践所得到的结果,并形成学科专有的科学见解的理论创新过程。也是用事实和理论对学科所得出的科学见解,进行符合逻辑的论证、分析或说明的实践探索历程。而上述两个过程的重合,则显扬了学科对成人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的持续深入。因此,要把握如何确立学术价值理念、如何建立学术价值体系、如何厘清学术价值范畴、如何论证学术价值边界等问题的研究与解读,无疑是学科建构可持续性的首要任务。也有一些人以学科生态的可持续性为节点,强调多学科的交叉是中国成人育学科建构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大变革和现代科技高发展的条件下,成人教育学科建构不应是也不再是单一性或局部性的,而是处于一个不同学科相互交融与不同学术群体紧密对话的语境之中,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竞合、制衡、共生、互补等功能性关系,并影响着学科建构的信息能量传递、学术资源流动和学科环境变迁。因此,就必须把如何打破学科的门户与利益壁垒,如何打造特色化的学术共同体,如何形成学科的共同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如何形成社会化的协同与共创的学科场域等问题的解释与应答,作为实现可持续性的首要之策。

虽然上述假设都基于学科建构“从何做”和“往哪走”问题的思考,但却隐含了是“偏向性”发展还是“持续性”发展的不同理念。学术价值与学科生态都是成人教育学科建构可持续性的必要因素,既要实现学科建构的学术价值,又要优化学科建构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科技、学术和经济等环境,两者密不可分。如果过于注重学术价值的可持续性,就极易产生“偏向性发展”的问题,出现诸如学科建构的功利性、学科建构与社会发展的非匹配性、学科建构与他学科的非兼容性等问题。因而,当前中国成人教育學科建构的重点,应该优先建立与成人教育内在需求相匹配的学科生态系统,形成一种学术价值与学科生态并重的可持续性态势。

  三、把握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逻辑规律

学科建构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以学科边界重廓、研究范式重塑、学科力量重组、学科队伍重建为支撑,致力于学科发展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使学科具有社会感知、理论创造和实践导向能力,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在此站位上,把握学科建构的内在逻辑规律就显得尤为紧要。

1.科学确定学科建构的逻辑原点

确立逻辑原点是把握成人教育学科建构逻辑规律的前提,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从历史脉络中找到根据。作为“成人教育的科学”,学科建构可能是近代历史的产物,而作为“成人的教育科学”,学科建构则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要确立学科建构的逻辑原点,就必须从二千余年来传统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中,去揭示和展现学科建构的体系架构、时空格局、层次形成、内涵结构、外延范畴、实施过程、行为方式,以及它的本质、特征、目的、功能等等最具边界意义与根本意义的要素,并在对这些要素进行的归纳梳理的过程中,找到确立逻辑原点的本初依据。二是从瓶颈问题中找准坐标。就表层而言,成人教育学科建构有一个瓶颈问题,就是没有确定“以何为学科建构的基点”的问题,尽管学界和业内对此仁智各异,但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深层次上看,成人教育学科建构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学术活动,而是有着深刻历史背景的文化建设活动。历史文献资料也印证,传统成人教育学科建设是推进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重大事件(如百家争鸣、鹅湖之会等)往往是中国文化盛事,传统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重大成果(如论语、劝学篇、师说等)多为中国文化典籍。显然,仅仅把学术性作为学科建构的逻辑原点,不符合学科建构的逻辑规律,只有把文化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创新作为学科建构的逻辑原点,才是一种历史的必由。

近年来,虽然成人教育文化建设取得一些成果,但主要集中在成人教育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文化建设在业内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尚未融入学科建构的各个领域,更没有成为学科建构的自觉行为,存在着落实不足和落细不够等现实问题,对学科建构逻辑原点的确立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据此,如何推进成人教育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亟迫,不仅要在内外宣传成人教育文化上下工夫,更要把统一认识,健全机制,形成风尚作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现代成人教育文化建设,否则,学科建构逻辑原点的确立就会成为一种虚无。

2.合理设计学科建构的行进层级

成人教育学科建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分阶段渐进。从大逻辑的视野上看,成人教育学科建构至少要有四个层级:一是明晰学科建构内部要素的现实诉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学科建构内部各类要素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使学科建构成果与进程可以用数字来表述,形成特色化的话语体系。二是推进学科与社会及其他事物之间的对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将成人教育学科建构与社会各方面及其他学科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互和资源共享,建立学科现代化的对话平台。三是促进学科建构与“人”的交流。“人”的实践活动是学科建构基石,不仅要在成人教育学科业内进行广泛的学科精神、学科理想、学科信仰、学科信念的树立与传播,最大化的激发从业者(包括研究者、管理者和工作者)参与学科建构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还要促进学科与社会群体及个人的联系,通过广泛宣传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成果、经验和业绩,让更多的社会人群了解学科建构,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学科建设。四是实现学科建构的现代化。引入现代先进学科建构思想和技术,逐步提升学科建构的现实水平,实现学科建设观念的现代化、学科建设内容的现代化、学科建构设施的现代化、学科建构队伍的现代化、学科建设管理的现代化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

要贯通上述四个层级,必须在“两个践行”上下工夫。一是践行学科建设的理想信念。既自觉把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实现中国梦的信仰融汇于成人教育学科建构之中,贯穿于学科建构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学科建构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持。同时,还要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科建构历史的回溯,在继承成人教育学科建构优良传统和成果的平台上,在学科建构的思想意识与精神境界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自觉与自信。二是践行学科建设的使命责任。要以“牢记使命”的态度,深刻认知与深度把握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方针与学科建构的内在关系,切实将立足使命、彰显使命和围绕使命的主旨贯穿于学科建构的全过程。

3.统筹规划学科建构的发展路线

内在逻辑决定了“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是成人教育学科建构的主路线。也就是说,要在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的架构下,根据学科的现实条件,按轻重缓急排序,建构学科各个领域和不同模块的分系统,如理论研究系统、组织机构系统、课程建设系统、人才培养系统等,这些分系统可以同步推进或分别推进,搭好学科建设的整体框架。这就要求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树立大局意识。尽管学科各个系统或各个机构都有自我的发展目标或现实需求,但他们都必须从学科建构的整体发展以及学科的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好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主动把自我发展目标或现实需求纳入学科建构的总目标和整体需求之内,从根本上消除以往学科建设中出现的分散性、短视性、随意性等痼疾。二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学科建构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业内各个领域和各个机构都要以“敢于创新”的气势,面对新环境下学科建构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打破惯性思维和主观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与资源,运用新思维、新手段和新方式,制定学科建构新目标,设计学科建构新程序,打造学科建构的新亮点,尤其是要在如何传承成人教育学科的优良传统,如何吸纳传统成人教育学科的优秀成果,如何创造成人教育学科新元素等方面,突破固有局限,实现自我的新跨越。

建立成人教育学科共同体无疑是枢纽环节。学科共同体作为在建设成人教育学科过程中形成的行业组织,不仅体现了业内机构和成员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更以强烈的认同意识,在谋求学科发展中促进领域内所有机构和成员的共同发展。这也表明,不仅要对学科现有的学术协作组织进行重组,建立起以全国性行业学术组织(例如全国成人教育协会、全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会等)为龙头,各类专业学术组织(例如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会、成人教育学位点建设协作会、社区教育研究协会等)为基干的新型学术共同体。同时,还要建立起促进业内社会研究机构、高校学位点、各类成人教育办学机构之间的互动机制。并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叠加,形成立体化和实态化的学科共同体,为成人教育学科建构提供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凌雁,曾青云.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记忆与传承[J].中国成人教育,2016(11).

[2]张丽玲,等.我国成人教育学科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2).

[3]李华金,等.中国成人教育概念的历史演进[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

[4]桑宁霞,等.当代成人教育学的视域与价值[J].中国成人教育,2017(23).

[5]葛敏,等.基于学科边界视角的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困境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8(1).

[6]张钗,等.成人教育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的纠结及廓清[J].中国成人教育,2018(4).

作者:王秦英 曾青云

建构创新路径成人教育论文 篇2: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的实践路径

摘 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既要有宏观上体制机制的保障,又要有微观层面科学、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路径。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背景下,实施场景设置+导师制的精准化教育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创新创业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场景设置;导师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届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2010年和2012年教育部分别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做了整体性规划和设计。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1]。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总体上已经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点面结合的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成了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促进传统课程设置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創新、创业行动和精神的基础性导向[2]。但回顾多年来,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上的体制机制的构建上,却鲜有具体性、精准化实施路径研究,而“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的特殊意义在于尊重人才成长的个性化,构建层次化,差异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多样化创新型人才。”[3]因此,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既要在宏观上创造体制机制的保障,也急需在微观层面上探究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步较晚,发展较快,但随着创新创业实践的深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已进入瓶颈期,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创新创业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教育教学形式单一、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脱节等突出问题。

(一)顶层设计(管理层面)缺少协同性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多个职能部门,多项工作,需要多部门联合,协同开展方能将创新创业落在实处。但实际上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所属部门认识不清,管理归口单位分散,管理模式也是五花八门,缺乏合力”。[4]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由教务处负责,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项目由学工部负责,而大学生创业既有团委牵头负责项目亦有教务或学工等部门负责。这就使得一个创新创业项目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部门的管理,同时存在管理的不足和混乱。这种创新创业管理层面的设计表面看各部门都在努力完成各自工作目标,但相互之间又存在不统一、不协同,导致分管较多,却效果不足。

(二)教材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没有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可供选择参考,依据重视程度不同,各高校呈现不同的教程教材问题,如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济大学打造的创新创业核心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面向本科生共开设了126门创新创业通识公选课程,形成了创新创业学程、辅修课程包。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各自编撰抑或简单拼凑成,质量不高,甚至没有教材完全依赖于个别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的经验进行教学,存在诸多的不稳定性,很难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师资力量不足,队伍不健全、人员较少,无法满足创新创业学生实际需求。师资构成单一,一方面高校专业教师参与度不高,同时专业教师缺少创新创业的实践性经验,专业教师绝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创新阶段,没有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校中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较多的教师,绝大部分为忙于日常行政管理事务的辅导员等,虽有激情,但往往受制于时间精力、专业背景、日常事务等而无法自拔。总体上来看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的构成成员单一,各高校没能充分发挥好高校特有的校友资源,将优秀创新创业校友“请进来”。二是没有将本校专业教师的优势发挥出来,实现“走出去”,深入企业社会实践,鼓励高校教师将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储备人才。

(三)创新创业教学组织模式单一、固化

当前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于受制于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往往更多的采取理论教学+实习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教学的模式停留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范式,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因材施教,发掘创新创业人才。“有的高校只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讲座、专题教育来开展,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业就业竞赛指导”,“有的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设置了《大学生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在课程设定与教学模式上,还较为单一。”[5]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当前最为有效,也便于操作的方式便是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创新创业教育对象提供精准化的教育资源供给。

(四)创新创业信息不对称的症结较为突出

任何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成长,除了项目自身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和符合市场需求外,还离不开其成长过程中的外在支撑条件。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信息不对称的症结较为突出,调研中发现创业者、孵化器、市场、政府、风投等关乎项目成功成长的各方,长期以来彼此之间信息不能很好的互通。在面对复杂的创新创业竞争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者好的Idea不能及时得到孵化器的支持,风投无法及时发现好的创业项目等等问题较为突出。因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化供给,首先必须从宏观上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的信息精准化供给问题。

二、体制机制保障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的前提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化供给,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必须在宏观上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一管理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我国的双创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创业实效也不断提升,这与当前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密不可分。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性、综合性教育,需要各部门、各学科的互相支撑,积极配合,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促进创新创业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要加强统一管理。改变长期以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职能归口不清,职责分工不明的现象,统筹成立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主管部门,如创新或创业学院,统筹协调教务、学工、团委、就业等相关部门。强化交叉学科建设,在新工科、新医科等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教育、创新创业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

(二)加强师生团队建设,构建教师、学生双向优秀团队

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应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模式构建高质量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为创新创业教育对象提供精准化指导。“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6]因而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需接受创业实践再教育,高校教师开展、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强化“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走出去”深入企业,学习感受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反馈至课堂,增强课堂的实践性与鲜活度,给学生一个现实与理论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堂教育;同时,高校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参与市场,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创业实践活动,积累创新创业经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效。

高校不断面向社会办学,“引进来”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发挥校友资源,将优秀创业校友邀请进校园,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分享,让拥有创新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学生在创业前缩短与实际市场之间的距离,更近距离的理解和把握创新创业基础内涵。发挥校企合作企业,将合作企业合适人选“引进来”,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有利于在校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互惠互利,进一步强化交流与合作。

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建设,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建设往往专指教育者—高校教师的团队构建,而忽视或过少提及受教育者—学生团队的构建问题。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师生共长的过程,一个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互动与配合,因而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除构建一流师资外还需要有可以精准化服务的学生团队。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在面对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的多学科交叉、多层次需求、多向化发展的情况下,是无法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精准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打破传统行政班级教学模式,开展学生虚拟班级+社团组织的教育管理模式,分层分类,递进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基础条件。

(三)整合现有教材资源,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

各地高校应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融合高校各创新创业相关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整合现有教材资源,编撰创新创业基础教材+典型案例为主要方向的创新创业教育用书。创新创业基础教材应包含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融合创造学、创新学等学科前沿理论,将创业企业成长发展的内在逻辑,按照知识的逻辑性和体系化形成基础教程。当然,鉴于各地实际也可参照国内一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用教程,以解决地方高校在實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随意性。典型案例编撰可取本校本地身边优秀创新创业典型校友和人物,以生动鲜活的实际案例激发创新创业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也构建教学相长新模式,让优秀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材的编制发展中,以两条线构建适合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发展需要的优秀创新创业教材。

(四)搭建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症结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信息不对称的症结点,集中表现在创业者、孵化器、市场、政府、风投等各参与主体之间信息不能很好的互通,在面对复杂的瞬变的创新创业竞争环境下,往往创新创业者的好项目不能及时得到孵化器的支持,而孵化器长期空置,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风投无法及时发现好的创业项目导致资金闲置,但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没有资金的支撑很多在萌芽中便走向夭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基于信息的不对称。因而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融合创新创业项目、资金、政策、风险投资等多方信息云平台,促进各方信息的互通,为全社会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基础性信息保障。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云平台,着力解决资源整合、信息互通、创业项目孵化等问题。将一直困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有效化解,同时通过信息云平台的构建,实现高校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上,打造产学研+政府+用户的升级模式,实现“政用产学研”的模式整合,高效利用各方资源,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信息服务[7],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为培养出一批创业者,培养出优秀的拥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将创新+创业+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高校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中,将雇员意识向雇主意识转变,从而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好的成长为社会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在面上定位,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点上发力,以选拔培养具有创业潜质学生为重点的综合性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是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梳理当前学界关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不难发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基本停留在理念和体制构建的阶段。如李利荣认为专创融合的逻辑起点在于加快创新型国家之需和高等教育改革之迫两个方面,进而阐述了当前高校专创教育的分立的困境的具体表现: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归口方面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分立,指出专创融合的路径,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完全渗透、融合进专业教育的每一环节之中,形成专业+创新+创业的融合型教育理念[8]。但总体而言,作者更多的停留在宏观上的理念构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立足于当前高校实际和各地实际进行,可操作性不足。张绍丽、郑晓齐提出的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的专创融合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各自组成部分中的独立、协同和互促作用的发挥,实现专创融合的共振,达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互促功能,同时又不破坏原有的专业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各自独立性。设想很好,但实际可操作性不足,如何实现专创融合的有效融合,没有有效融合就无从谈起三螺旋的优势[9]。归纳当前学界专项融合模式,有以下6种:专业嵌入式、师生共创式、知行合一式、产教融合式(专业产业结合)、科创结合式、AWSPC专创融合模式(Assignment、Work、Sample、Product、Commodity)。专业嵌入式,通过将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及创业能力融入专业课程中,以讲授、讨论交流、案例分析职场成功人士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企业家精神,这种形式当前是最为广泛也是最为简单,但却无法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模式。师生共创式,主要有利用教师成熟的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教师的专业专长和资源或利用教师创业项目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由于受到资源、参与面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受益面较窄。知行合一式,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相关创业大赛项目等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创意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等相结合的自我教育过程。知行合一更多的在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过程,缺少外在的科学合理的指导,类似探究式学习,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科创结合式,以专业教师科研工作室为基础,面向全校多层次学生进行公开招募,跨学院跨学科跨学历层次组建学生团队,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进行。此种模式表面上看符合创新创业企业发展规律,但实际操作上看却远离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AWSPC专创融合模式,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规律和企业生成规律的,将创新创业教育分阶段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以上每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出发点和积极的方面,但在创新创业精准化供给上,不仅需要符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还要具有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当前地方高校在精准化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模式,应是场景设置+导师制的专创融合发展模式。场景设置+导师制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核心在于通过特定场景的再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化和情境化,将专业教育的理论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化相结合,共同实现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文将在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微观实施中进行详细阐述。

三、场景设置+导师制的融合发展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供给的核心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化供给的题中之义,必然包括分层分类指导、普适性与竞争选拔性相结合、大众化与精英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为深入推进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因材施教,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强化相关创新创业场景的设置,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指导制,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紧密相连,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大众化+精英化:分层、分类、分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普适应教育与精英化教育即回归大众化与培养创业者的教育关系问题,正如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所说,“真正的创业教育是对创业能力的锻炼培养,更是对首创精神的激发塑造。”“既不能只看表象的繁荣,走向记工分式的误区,也不能当作一种政绩工程来做。”[10]应是回应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关切,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规则意识,将公民生活的道德意识融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培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地方本科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既不能参照精英商学院的模式期待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商业精英,也不可采取“大水漫灌”式的教育手段,而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年级、专业、知识背景等分类别、分层次有序推进。一方面既保障了所有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启发和熏陶。另一方面通过分层分类教育的过程,发掘具有创新创业潜质的优秀学生,进而做好精准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打破常规行政班级制度和专业制度,强化多学科交叉与不同知识背景的考查,组建虚拟班级+社团化管理模式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分层分类分阶段开展的重要组织支撑,为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提供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团队。

(二)场景模拟+导师制: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开展精准化教育

上文提到,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构建起来的创新创业信息云平台,一方面将各方信息进行整合服务于创新创业,同时将采集的相关信息形成大数据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场景设置提供理论与数据的支撑。基于大数据创新创业信息云平台进行的场景模拟,再现真实创新创业环境,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教育教学场景。

场景设置的情境性教育模式重在解决长期以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场景缺乏的问题。通常专业教育讲技术就只讲技术、讲工具就只讲工具,课程之间割裂,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不匹配等等。如果用一个综合的创新场景或创业场景,去打通所有课程,在这个大场景中,完成相应的模块任务,就是完成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这个问题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创新创业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的真实场景搬到课堂,这就需要打破常规,设定相关场景,建构创新或创业场景模型,为创新创业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拥有实验性的体验。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是一种全面的通识能力的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可迁移技能”。[11]传统的专业教育,至少缺乏或较少开展(行业)观察能力的教育、策划能力的培养、演讲能力的培养、协作能力的培养等,但这些可迁移的通识能力,只要完整实施一次创新或创业项目的设计,基本上就全部触及。同时创新创业是一次全面的个人成长、个人能力的自我培育过程。发现社会痛点,找到或创造一种产品去解决痛点,找到或创造一个技术去制造产品或构造服务,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市场测试、团队组建、管理团队、客户谈判、产品交付及流程控制、客户服务、产品迭代、技术创新等等,所有的环节是在一个完整的、充满竞争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和市场环境中进行的,创新或创业者将会面临无数的难题和陷阱,而场景的设置让创新创业受教育者经历—克服—提升的这种成长方式,是任何其他教育无可替代的。

场景设置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导师制,导师是确保场景设置式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可参考借鉴当前研究生培养中的成熟经验,但不同于研究生培养中的导师制,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制的实施时间上应是在创新创业教育的高阶段,但高阶段的实施并不代表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适化大众化阶段不需要导师的参与,导师应是全程化的参与。在全程化的参与过程中,选拔具有潜质的学生,在选拔中强化参与的程度,从而实施因材施教,打造精准化的教育引导。导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实行项目化管理和指导的载体可结合当前创新创业赛事、商业计划书撰写、市场痛点发现+项目方案+项目培育等具体项目设置场景,不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指导,精准化供给。

(三)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形成长效化考核反馈机制

在评价过程中,应将过程和结果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充分运用考核的结果进行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将考核反馈形成机制,长效化运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一作为人员培养的选拔退出依据,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进入与退出机制制度化,在高阶段将不太适合这种精英化精准化教育模式的同学淘汰,便于更好的将有限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用在更具有潜质的同学身上。其二通过不断的考核反馈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这一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实施,需要高校主管部门打通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原专业学习学分、学习年限等与创新创业教育学时学分转换、学制学位授予等长期以来传统专业教育的人为性割裂。导师的工作量考核、职称认定等方面高校应针对性建立相关保障体系,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政策性倾斜,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为热心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學和研究之中。

四、结语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场景设置+导师制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的一种有益探索,核心在于通过特定场景的再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化和情境化,将专业教育的理论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化相结合,共同实现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设置虚拟学生班级+社团组织的模式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的精准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因材施教,发掘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 黄兆信,等.中国创业教育研究20年:热点、趋势与演进路径[J],教育研究,2018,(1):67.

[3] 张治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7,(11):87.

[4][8] 李利荣.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立与融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8,(20):71,70-72.

[5] 刘斯文.精准化培养:破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难[J],中国高校科技,2016,(9):76.

[6]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5.

[7] 胡垂立,等.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2):186.

[9] 张绍丽,郑晓齐.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分立与融合——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100-104.

[10] 杨斌.一流大学开展创业教育 不是为了帮学生开公司[N],中国青年报,2015-03-30.

[11] 宋华明,刘泽文.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研究[J],江苏高教,2017,(2):91.

作者:黄广顺

建构创新路径成人教育论文 篇3:

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探究

摘 要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为了适应这一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这一战略举措。随着供给侧改革向教育领域的逐步推进,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本文在分析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入手,探索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供给侧改革

On the Supply Sid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PI Wul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00)

在當前新时代的背景下,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这一创新举措,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及改善投资环境。我国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也会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随着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提出,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1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推动因素

(1)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规模化—分类化—重点化—特色化—协同化一步步发展演进。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一系列矛盾,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高等教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间存在矛盾等。在此背景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逐渐转移到“内涵式发展”,即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结构、力求创新、稳定规模、强化特色。这也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内部动力。

(2)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对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也进一步指导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与思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教育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以人民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结构等,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朝着更加公平、均衡的方向发展。

(3)知识创新的外力驱动。经济全球化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知识创新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也推动了我国高校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高校纷纷采取教育创新计划。教育创新计划围绕教育竞争力的提升展开,以期达到高等教育的产品或服务与市场需求相一致。这也为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方面来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面临来自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传统高等教育改革以需求侧为导向,从而出现一系列遗留问题。另一方面是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下方面。

2.1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不足

传统高等教育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位列世界首位,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对知识与人才的渴求也比以往更加强烈。在我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支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承载着广大人民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进入新时代,教育需求已经从数量转移到质量,人们强烈渴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但当下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产品却供给不足,二者形成了矛盾。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产品主要是指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的综合素质较高并且在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知识与较强能力的创新性人才。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但放眼世界,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高质量的教育产品供给不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高质量的教育产品供给不足,主要是因为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机制等方面的滞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忽视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涉及教育的各个环节,是高等教育的软实力,同时还关系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当前高等教育产能过剩,而高质量的教育产品却供给不足。过多的劣质产品供给会挤占优质产品的市场,从而会在高等教育供给出现“滞销”现象,市场需求日渐萎缩,打破了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平衡,使劳动力就业市场信号弱化。二是过度强调高等教育的外延建设。高校忽视内涵建设却盲目注重外延建设,想通过扩大办学规模、增加学生数量,获得国家更多的资源支持。然而高等教育作为第三产业,同样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如果不顾市场的需求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外延建设,则失去了高等教育本该具备的核心价值。

2.2 高等教育结构性问题突出

“供给侧改革”的全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既包含“供给”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包含“结构”方面的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结构性问题十分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与需求结构错位。我国当前的就业市场中的矛盾较为明显,一方面是大批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无法就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而另一方面,企业却为招聘而“伤神”,即使给出十分优越的条件,却也招聘不到与岗位相匹配的优秀人才。这一现象源于人才培养与需求结构的错位,高校办学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在资源配置、人才培养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这一问题主要源于:①高校缺乏办学特色,定位不清晰。有些高校一味模仿重点院校,缺乏对自身办学特色的认识,办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单一,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②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从而导致部分专业产能过剩,而有些专业的人才却供不应求。另外,受学科建设水平的限制,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无法适应市场的人才能力的需求。

第二,高校治理结构不合理。高校治理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高校治理分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二者都直接影响教育治理的效果。就高校的内部治理而言,权力过于集中,行政权力过剩,学术权力式微,学生的参与权力较弱。就外部治理而言,政府在高校治理中管控过宽,削弱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影响了高校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内外治理权力结构的失衡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当前,许多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①教师结构单一。在当前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不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协同提升;②教师个人的素质结构不平衡。理论素质较强,而动手实践的能力较为薄弱,缺乏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③“高、精、尖”型的专业教师匮乏,无法引领教师团队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素质的教师人才不足,师资队伍建设实效性较低。

3 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1)结合我国本土情况,以改革推动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中,但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从而陷入很多改革误区,未能取得较大成效。因此,在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要结合我国本土高校的实际情况,吸收与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从理论建设入手,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内涵式方向发展。同时,还应深入考察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否能够真正提升教育质量,避免因盲目照搬国外改革措施而收效甚微,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

(2)关注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如前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应积极优化高校的结构与类型,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与产业结构调整协同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领域也可以加以运用,分析与预测不同产业的人才供求情况,从而为高校结构与类型的调整提供可靠支撑。另外,在学科设置方面,要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精准定位,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竞争力。

(3)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原因,其中既涉及东、西部的教育资源差异,也涉及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的教育资源差异。因此,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应该更加偏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不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非重点院校,也应合理增加财政支持与投入,进一步增强非重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非重点高校的改革与转型,为社会输送合格、优质的人才,进一步适应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基金项目: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高校教师福利设计与职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Y056)

参考文献

[1] 高雪春,王娇.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透视[J].铜仁学院学报,2018.20(11):47-53.

[2] 史文秀.结构·格局·精神——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建构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01):124-128.

[3] 蒋智华.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历史动因、基本逻辑和实现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8(23):24-26.

作者:皮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