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企业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由于高校物流专业发展较快,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发了诸多问题,特别是缺乏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致使毕业生在就业中缺乏竞争优势。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要积极转变观念,以就业导向为切入点进行理念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物流应用性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子商务与企业发展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子商务与企业发展分析论文 篇1:

浅析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营销也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应用大数据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 市场营销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此为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的有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市场营销;机遇;挑战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商业格局发生了转变,企业面临着诸多的商机,通过也迎来了诸多的挑战。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规律,以此来充分的了解市场动态,推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商家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联系,拓展市场营销渠道。

二、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的机遇分析

(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现阶段,市场营销纷纷转变了传统的模式,不用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来开展营销工作。可以运用线上营销方式,促使消费者能够感受到物美价廉的消费过程[1]。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的购物方式获得了转变,消费者能够运用在线的形式选择自身所需的产品,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了解物品的各种细节,足不出户便能够选购心仪的产品。大数据时代,消费者可以将自身的需求告诉商家,商家也能够运用线上平台的形式开展实时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对话,节约了中间成本,也简化的流程。

(二)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充分的利用消费者资源,运用全新的方式将一次性消费者转化为长期消费者,在面对一些长期消费者的时候,可以出台一些较为优惠的政策,以此来促使消费者体验到质量更好的服务,从根本上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大数据时代,各品牌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但是一些产品营销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因此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创新品牌,以此保障自身品牌的優势,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保留客户资源[2]。

(三)充分挖掘客户消费潜力

通常情况下,企业能够在定期统计销售产品数据的时候,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产品进行科学与合理的分析,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并细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最终实现产品的优化组合。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自身的销售额,获得最终的双赢。

三、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营销人员成本增加

传统的市场营销人员会利用电话与拜访等方式对产品进行销售。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营销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营销人员需要具备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开展分析。上述变化性需要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开展培训,投入大量的成本,以此来适应大数据的要求。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此来应对大数据时代所形成的挑战。

(二)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为市场营销行业行为了诸多的机遇,也促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3]。但是由于网络具备的虚拟性与监管体制的不完善等,导致了经营者的信用风险。若营销人员无法正确管理消费者的信息与资料,便可能遭受黑客与不法分子的入侵,泄露客户信息,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违法犯罪事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三)繁杂的数据信息容易引起感觉疲劳

大数据的优势在于数据量巨大,但是数据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容易导致消费者消费出现盲目性。消费者面对大量的产品信息进行比较与评估的时候,很容易形成视觉疲劳与精神疲劳,进一步对特定产品甚至对整个营销市场的营销模式产生怀疑,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一些产品在宣传的时候过分扩大其功能,实际与宣传不符,导致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不佳,影响企业信誉。

四、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的发展路径

(一)运用数据库化管理模式

一方面,企业需要精准定位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包含企业战略定位、行业发展目标、自身消费群体以及竞争对手等[4]。按照企业的定位针对性的搜集相关的信息,构建核心消费者的数据库,促使企业能够在大规模的数据之中寻找到准确的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后续的生产经营及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根据大数据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购物过程等开展追踪由于分析,将此信息整合为企业数据库的重要内容,便于企业依据数据对客户的消费行为可开展分析,同时向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除此之外,企业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水平,从大量的数据之中提取对企业发展有效的信息,同时获得针对性的结论,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营销渠道

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模式是企业营销创新的重要方向,线上营销主要负责搜索与查找消费者,并吸引消费者;线下营销主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体验,并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想问。通过社交与移动技术来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5]。线上购物的模式能够节省时间与空间,品牌的价值则需要依靠线下的实物体验来强化消费者的认同。因此,无论是线上引流至线下,还是线下引流至线上,都应当重视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在运用大数据对线上线下服务整合的过程中,实现了线上多样化营销与线下体验性消费的连接,比如京东的线下体验店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商品的统一库存,同时针对库存及时更新,开展可视化管理。

(三)采取终端化营销策略

大数据时代,企业应当充分运用大数据的优势,在市场营销中实现其一的转型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细分客户市场,实现精准营销战略[6]。其中,大数据分析也就是企业通过网络平台、业务数据等,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研究,洞察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其次,客户细分指的是运用大数据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细分,建立以消费者为基础的不同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最后是精准营销,也就是对消费者个体进行细化,精准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开展个性化的营销模式。具体的方式有三种:其一,对消费者上网行为进行标签分类;其二,构建数据模型,对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进行分析;其三,通过数据模型对消费者终端偏好进行识别。运用终端化的营销模式,促使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掌握好消费者的消费动机。

五、结语

大数据时代使得传统的营销模式发生了转变,企业与消费者可以运用网络开展直接交流,同时大数据为企业提供了消费者的信息,便于企业生产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开展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基于此,本文提出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的发展路径,应当运用数据库化管理模式、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营销渠道、采取终端化营销策略,为大数据背景下市场营销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宝华. 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营销机遇与挑战[J]. 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7):253.

[2]刘冬辉.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的机遇与挑战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9(20):240.

[3]黄术芳. 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0):68-69.

[4]周梦桥. 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1):129.

[5]高鹏. 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20(11):228-230.

[6]王嘉豪. 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的机遇与挑战[J]. 产业创新研究,2020(17):52-53.

作者:曾灿

电子商务与企业发展分析论文 篇2:

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的就业导向改革探析

摘要:由于高校物流专业发展较快,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发了诸多问题,特别是缺乏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致使毕业生在就业中缺乏竞争优势。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要积极转变观念,以就业导向为切入点进行理念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物流应用性人才。

关键词: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就业导向

一、前言

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具有跨行业、跨部门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推动,使网购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方式,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物流应用性人才队伍,高校物流专业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需要根据时代环境的变迁进行教学理念和思路的改革。

二、加强物流专业教学就业导向改革的必要性

2017年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显示: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取向是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工作。主要从事仓库管理员、仓库主管、店长、物流经理、物流主管、仓管员、物流专员、物流专员助理、采购经理、采购主管、销售经理、采购员等工作。

从这些职位中可以看出,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不仅需要具备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更需要具备物流操作技能的人才,并且随着物流机械化、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仓储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在物流活动中也大量运用相应的物流设施设备,特别是物流作为服务行业要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水平,这些都对物流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物流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专业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

现有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片面追求理论性,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割的倾向。由于将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大多数高校在物流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等投入不足,在教学中片面地强调理论教学,忽视理论知识的运用与实践教学。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没有与社会和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轨的。这就造成了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不能立刻上岗工作,致使物流操作人才严重短缺。

实际上,物流专业的很多课程实践性强,而且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因此在制定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要考虑物流人才使用者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总的来说,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加大物流相关专业的课程整合,科学合理设置实践操作课程,培养出复合型物流人才。

(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就业实操能力低

为了实现实践性和创新性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物流专业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重视实验室建设,强化学科交叉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物流实践教学需要有相应的实训场所和实训软件,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物流专业在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建设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由于专业定位的偏差以及人才培养方向不够清晰明确,导致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内容安排上不太合理,各个实践环节前后联系不够紧密,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也不够,特别是实践教学没有与所在地区、行业相结合,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没有形成鲜明的自身特色。如一些理工科院校,物流实践教学要突出学校特色,依托学校的专业优势,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找准物流发展方向,建设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教学项目。

很多院校在物流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设置的实验项目没有和理论教学结合,不科学、不合理,或是实验软件本身和实际脱离,升级换代不及时等因素导致操作性不强,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高投入的资金没有带来高回报。另外,某些物流设施设备和软件的专业性太强,通用性不足,某些课程由于培养方案调整不再开设,导致设施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低。

还有实习基地建设的表面化问题比较严重,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协议后往往束之高阁,仅仅是有机会参观企业物流运作流程,大部分是“远观”,学生很难走进企业,缺少更深入、长久的校企合作。这样的实习基地其实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三、推进物流專业教学理念就业导向的改革创新

(一)物流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要转变物流人才的培养的思路,在“应用型”上做文章。要走出去,以企业岗位的需求为基础,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教学目标要围绕岗位需求进行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既重视理论教学,也要加大实践能力的提升,创新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与时俱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重视物流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国家物流创新。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把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请到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究物流专业课程调整,调整相关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剔除一些陈旧的课程,及时补充新的课程,如大数据、物流仿真、物流金融等课程,加快课程建设的市场化步伐。

改革教学内容,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有条件的可以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或者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专项培训,为企业储备后备力量。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将影响整个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关系,围绕复合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高校师资和企业实践环境的优势,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如可以根据物流专业的特点,注重和当地优秀企业联合,邀请部分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来学校授课,讲授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与前沿动态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自豪感,提高综合素质。

(二)推进物流专业就业导向改革,必须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

物流实践教学更多的是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载体。实验室建设旨在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物流各个基本环节的操作与管理,了解各物流管理岗位上需要的技能,掌握物流设备的原理与基本操作。通过与理论的结合,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实验室和教学设施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市场需求,注重就业为导向,以实训教室或模拟实验室建设为主。

鉴于物流专业跨学科的特点,除了建设物流模拟教学实验中心以外,也可以建立工业工程和物流仿真实训中心,突出现代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和集成化特点,强化学科交叉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优化、控制、评价的能力。这样实验室的建设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学生更容易融会贯通,提升职业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促进物流专业教学就业导向改革的举措

高校在制定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時,要发挥各方的积极主动性,既要考虑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也要结合所处的行业地域环境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传统的模拟操作实践教学内容外,可以安排具有学校、地域特色的物流实践教学内容。

(一)推进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注重教学的就业导向

首先,转变教学教育观念。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管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一种全局的观念,将教育教学任务直接与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不断迎合企业的市场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专业的人才。

其次,探索课程考核制度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校内书面考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法,运用物流方案设计、设备操作考核、专题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将校内考核和企业考核结合起来。

最后,加大定向性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就业实力。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和实训,提供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尝试,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学习相关技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共建、共享物流实验资源,促进校企合作

鉴于高校物流实验室前期资金投入大,设备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一方面可以采用高校联合共建实训平台的模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建设物流实验室的模式。这两种模式,一个是高校之间的联合,一个是高校与企业的联合,都可以降低物流实验室的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提高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加强高校之间和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提高各高校实践教学的水平。

对于校企合作建设物流实验室,由于企业自身需要投入物流设施设备,如果校企间建立合作,学校可以将投入实验室建设的资金用于企业设施设备的完善,将企业物流运作场所作为实验室,安排学生进行实训。如长通物流等企业积极寻求与本科学校的合作,实行订单式的培养。长通物流与高校共建实训中心,学生可以在学校完成物流各个环节的实际运营,这些操作是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的,从而保证了学生的所学知识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学生毕业后可以迅速适应企业的运营环境,同时长通物流还可以获得高校这一市场,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三)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是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一门独特的教学艺术。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要选择真实的案例,最好是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案例,将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案例。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思维、分析、创新、团队协调等能力,使学生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得知识,增进才干。另外在多个知识模块和知识点应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充分发挥案例的主要功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角色扮演教学法也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如在《采购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招投标采购模式讲解过程中,首先由教师给出招标采购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招标方和投标方,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招投标的各项程序。学生按照老师所说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模拟,先后编写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并进行评标,最后师生共同分析总结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引入了竞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校内模拟教学法、校外顶岗实习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这些方法在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生产实际的了解,提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丰富实践技能,积累现场管理经验。

五、结束语

物流专业人才作为我国紧缺人才之一,尤其是具有深厚现代物流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管理人才更为缺乏。追溯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作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机构,存在教学水平滞后,特别是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直接造成了大量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的自身原因,物流企业待遇偏低,物流企业对员工的培养力度不够,导致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外流。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高校与企业的有效沟通。物流专业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高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改革,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意市场需求、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培养社会适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荣金生.关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07):256.

[2]陈媚.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4,(10):117-118.

[3]岳好山.电子商务环境下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J].商,2015,(19):23.

[4]张立强.项目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6,(05):115-116.

[5]潘文军.我国创新型物流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02):95-97+114.

[6]仝好林,程国华,张梓涵.基于就业创业的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33):64-66.

[7]马小云,娄自强.探索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之路[J].管理观察,2014,(08):131-132+135.

[8]林雅护.探析新形势下中职物流教育培养模式[J].现代职业教育,2016,(05):140-141.

[9]磨虹任.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4.

[10]胡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作者:刘徐方

电子商务与企业发展分析论文 篇3:

大数据时代下集团公司的业财融合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各类型企业也在大数据时代下不断发展。集团公司企业本身规模较大,虽然其较之一般性企业而言具有相对竞争优势,但在市场激烈程度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集团公司企业也需要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也是其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管理会计相关理论下,集团公司业财融合得到了较多关注,很多集团公司也在进行业财融合尝试。本文将对集团公司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并就集团公司如何加强业财融合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据时代 公司 融合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相关活动开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集团公司这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加在内部管理活动中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各类型管理软件进行了充分运用。财务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构成,由于财务管理与企业一般性经营发展活动间具有联系,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也被很多企业看成是更好发展的基本选择。业财融合本身是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一种趋势,大数据时代下,集团公司业财融合也具备了技术可能。但也需要看到,很多集团企业业财融合程度较为低下,探寻出集团企业更好进行业财融合的策略也十分必要。

1 大数据时代集团公司业财融合概述

1.1 大数据时代集团公司业财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业财融合属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提出将财务管理理念融入到业务活动的全流程中,借助信息系统进行财务治理。业务财务一体化已经是明显趋势,集团公司中的业务类型众多,而且业务开展压力相对较大,财务管理活动本身与各项业务开展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业财融合实际上也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大数据时代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以及其他一般性管理活动均能够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办公软件进行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更加为集团公司业财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可以看出,集团公司业财融合在大数据时代下迎来了较多机遇,但也要认清的是,大数据时代下集团公司在业财融合上也面临很多挑战。诸如怎样借助信息技术与数据技术进行业财融合,如何在业财融合理念下进行财务数据以及其他各类型数据管理等问题也需要集团公司认真思考与解决。

1.2 大数据时代集团公司业财融合的意义

单纯从集团公司业财融合相关活动的开展和进行来看,凭借业财融合相关努力的进行,集团公司能够更为妥善地进行业务与财务问题处理。这一模式下,集团公司在内部管理资源上的消耗可以得到管控,业务与财务相关活动的开展也能较好达成同步。大数据时代下,集团公司进行业财融合也能为集团公司长效发展提供很多帮助,业财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下,集团公司日常经营发展中必然会产生各类型的数据,数据总量不断增加会为集团公司进行规划与管理增加许多压力。但在较好进行业财融合情形下,集团公司能够较好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业务与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财务管理为主的内部管理能力较好提升下,集团公司也能更好迎接市场竞争和挑战。业财融合作为管理会计理念下的一种必然趋势,其也能帮助集团公司内管理会计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这对于持续发挥出集团公司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优势同样具有积极帮助。

2 集团公司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2.1 业财融合受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业财融合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一个趋势,但很多集团公司内业财融合程度相对较低,业财融合实际受重视程度也明显不足。例如,某些集团公司虽然在进行业财融合相关尝试,但业财融合相关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规划。集团公司管理层对于业财融合的认识程度相对较低,很多集团公司为了短时间内的利益追逐也极容易忽视业财融合相关活动开展。在集团公司内部,一旦管理层无法对业财融合给予充分关注,集团公司内各部门与人员自然不会积极进行业财融合相关工作开展,业财融合相关活动的开展更是极容易陷入到停滞状态之中。此外,部分集团公司内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状况不尽人意,很多具体的内部控制建设活动开展也得不到关注和支持,这都导致传统管理理念和方法长期存在于集团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中。这一状况下,集团公司业财融合也缺少较好的环境支持。

2.2 业务目标与财务目标背离现象严重

就集团公司业务开展上来看,集团公司内的各种业务通常由专门的部门与人员予以具体负责,在集团公司各部门都会制定基本的工作计划情形下,集团公司内业务开展要对既定计划予以完成,并使得部门业务开展状况可以较好与绩效评价标准相互吻合。很多集团公司内业务部门在开展既定业务或达成既定业务目标时会忽视业务开展成本和费用的管控,以业务目标达成为中心知识业务活动开展带有了局限性。反观财务管理相关活动开展上,绝大多数集团公司都会将成本管控作为一般性财务管理目标,借助财务管理活动开展进行各类型资源的有效配置更是集团公司的共识。可以明显看出,集团公司内业务目标与财务目标存在着一定的背离现象,很多集团公司也尚未较好地将业务目标与财务目标进行统一,这一问题存在下,集团公司业财融合便会处于较浅显的层次。

2.3 业财融合专业性人才缺失

集团公司业财融合相关活动开展中存在着专业性人才短缺的具体问题,在业财融合相关专业性人才缺失下,很多具体的业财融合活动在开展上很难得到保障。部分集团公司虽然在积极进行业财融合相关尝试,但业财融合相关资源投入无法较好转化为业财融合成果取得也与业财融合专业性人才缺失有直接关联。业财融合绝非简单地进行业务与财务的整合,较为大型的集团公司中,业务与财务活动开展压力较大,且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各项业务与财务管理活动在开展上会受到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一旦集团公司内无法具备一支专业化素养出众的业财融合专业性人才队伍,其便很难在大数据时代下对业财融合相关活动开展予以较好负责,各种存在于集团公司业财融合进程中的問题自然无法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2.4 业财融合系统支撑性不足

集团公司内存在着业财融合系统支撑性不足的具体问题,这也是很多集团公司在业财融合上存在的共性问题。集团公司的业财融合不仅会出现专业化人才支持不足这一问题。在业财融合相关事宜的处理上,缺乏较好的系统与平台也会导致集团公司业财融合进程变得极为缓慢。大数据时代下,一般性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化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虽然集团企业内也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了业务活动的开展以及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但与业财融合直接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并未得到充分应用,很多集团公司中业财融合相关活动开展对于传统人力资源和方法依然具有明显的依赖性。集团公司业务与财务流程尚未得到较好整合,部分集团公司更是缺少专业化程度较好的管理会计体系对业财融合予以支撑,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下,集团公司也很难在业财融合上取得突破。

3 大数据时代下集团公司业财融合的建议

3.1 依托制度建设进行业财融合环境优化

集团公司加强业财融合首先要对业财融合环境进行优化,在规模相对较大的集团公司中,管理层更加要对业财融合相关活动的开展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借助集团公司核心管理层对业财融合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集团公司内各业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也能较为积极地参与到业财融合相关活动开展之中。具体来说,集团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状况,业务活动开展状况等进行业财融合基本制度的确立,并由领导层牵头成立专门的业财融合领导小组对业财融合相关活动开展进行负责。在业财融合基本制度确立后,集团公司需要注重业财融合基本制度的推行,并要去业财融合相关部门依托既定制度开展业财融合相关活动。在业财融合活动开展能够得到制度指导与规范后,集团公司业财融合相关活动开展环境也能不断优化。

3.2 注重业务与财务目标的融合统一

集团公司进行业财融合也要注重业务与财务目标的融合与统一,从而为集团公司业财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提供基础。集团公司本身作为以利益获取为目的的经营性组织,其应当对业务活动开展和财务管理活动开展进行流程上的融合,并在集团公司长效发展和既定经营发展目标达成基础上进行业务与财务目标的融合统一。例如,集团公司可以在每年年初进行业务与财务目标的确立,并进行业财融合基本方案的制定,从而使得业财融合方案可以对业务与财务活动开展产生积极影响,增强集团公司业务与财务相关活动在开展间的内在联系。成本管控理念下,集团公司业财融合需要将成本管控为一般性参照标准,在业务与财务活动开展中也要进行各类型资源消耗和成本的管控,并通过业务与财务制度的衔接、业务与财务活动开展流程的融合促进集团公司业财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

3.3 进行业财融合专业性人才培养与引进

集团公司更好地进行业财融合需要将人才战略贯穿始终,并打造出业财融合专业团队对具体的业财融合事宜进行专门式解决和具体负责。集团公司大多具备较多的管理资源,但在业财融合相关优秀人力资源上普遍短缺,业财融合本身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理念,借助传统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业财融合相关业务开展并不可行。集团公司需要对业财融合进行长效规划,并在这一期间进行优秀业财融合人才的培养,通过定期对主要业务部门领导人员和财务管理部门内基础性人员进行培训的方式,增强其对业财融合相关活动在开展上和实施上的能力。除此之外,集团公司需要进行专业化业财融合团队组建,并由特定团队进行各种业财融合事务的专项处理。这一做法下,业财融合相关尝试对既定业务与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的冲击和影响能够得到减弱,集团公司更加能够在业财融合相关事宜处理上更为得心应手。

3.4 依托信息技术进行业财融合支撑性系统构建

大数据时代下,很多集团公司已经能具备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全面管理的能力,在业财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上,集团公司也需要对信息技术以及数据技术进行充分运用,并借助信息优势与数据优势进行业财融合专业系统的构建,使得信息技术与数据技术优势能够在集团公司业财融合相关事宜开展中得到更好显现。例如,集团公司可以与信息技术公司进行合作,并开发出与集团公司业财融合实际状况相互吻合的业财融合一体化管理软件。部分集团公司在业财融合相关活动开展的各项资源与成本相对有限下,其可以考虑将各种业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相关活动的开展进行数据化分析,并着重进行财务数据的数据化分析。通过增强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活动开展间的数据联系,企业自身也能扩大对业财融合相关尝试的支持,这也能不断加深集团公司业财融合程度,从而将业财融合的积极影响更好发挥出来。

4 结语

集团公司业财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在集团公司自身为各项管理活动开展与实施主体下,集团公司更加要对各种业财融合工作进行具体负责,并对业财融合进程中的各种阻碍性因素和问题进行对应解决。值得注意的是,业财融合程度的加深是一个漫长过程,很多业财融合进程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在解决上也需要一个时间周期。正因如此,集团公司需要将业财融合相关工作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并确保业财融合成果的不断取得。

参考文献

[1] 马亚辉.中药制造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的财务分析与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5).

[2] 刘曼.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J].中國市场,2016(33).

作者:赵加锋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职业修养教育论文下一篇:高校党员教师先进性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