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近因原则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近因原则作为国际上保险法中的确定因果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民事侵权法的因果关系不同。而我国立法上没有将近因原则明确规定为《保险法》中基本原则之一。在司法实践中常将侵权法中的一般因果关系原理运用于保险领域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判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险近因原则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保险近因原则研究论文 篇1:

中英近因原则的对比

摘 要:保险近因原则越来越频繁地在保险实务中处理赔案时所运用,但我国有关保险近因原则的理论与立法推进却十分缓慢。本文试图通过中英两国保险近因原则的对比分析,找出改善中国近因原则的道路,找出一条改善中国近因原则的道路,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近因原则;形成背景;法律适用

近因原则是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保险经营中的理赔难点。设立该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事故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认定保险责任。但我国《保险法》对近因原则却未予以比较明确的规定。相比较,保险业较发达的英国则早在《1906年海上保险法》就明文确立了近因原则。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中英的近因原则进行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发展我国的保险业。

一、近因原则概述

1.近因原则的含义

近因原则是判断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因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风险与保险标的损失关系中,如果近因属于被保风险,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近因属于除外风险或未保风险,则保险人不负保险责任。

2.近因原则的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保险业的开放程度也不断加深,外国保险公司的不断涌入。随之而来的先进的保险专业知识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其中保险历史最悠久的英国,更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是由于我国保险法界对近因原则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滞后和脱节,我国自1995年两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并没有把近因原则写进法律中。我国保险法相对于英美法系的保险法律只能说是初级阶段,需要更多汲取世界先进国家的优秀保险理论知识。

二、中英近因原则的对比分析

1.近因原则形成的背景的对比

(1)英国保险法近因原则形成的背景。经过长期的海上保险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大量的法院判例的积累,近因原则已经是英国保险法律判决的惯例。而且早在1906年,英国颁布的《1906年海上保险法》中,就直接将近因原则写入法律中,成为判案的重要依据。而两年后,英国对LeylandShippingCo.Ltd.v.NorwichUnionFireInsuranceSocietyLtd一案的判决,又肯定了更行之有效的“效率标准”,而否定了可能造成很多错误判案的“时空标准”。不久,更符合人们习惯的“常识标准”也逐渐明确。

(2)中国保险法近因原则形成的背景。由于我国对近因原则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因近因原则本身的复杂性,我国立法机关没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明确规定近因原则,司法实践中也只是将近因原则作为一种惯例,当做参考依据。所以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近因原则缺失。

2.中英近因原则法律适用上的对比

(1)英国近因原则的法律适用。英国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拥有相对完善的保险法律体系。英国很多关于近因原则的经典判案都是英美法系的案例法中的重要标准。英国法官对近因的判案,通常要经过严谨的思考,结合具体情况对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同时结合经典案例对案件进行分析。后来英国学者又从中将因果关系学说提炼出来,完善了近因理论知识。而且随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相互借鉴、相互融通,英国的近因原则吸收了两大法系中各种因果关系学说;也更多汲取了优点,摒弃了不足。

(2)中国近因原则的法律适用。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虽未直接规定近因原则,但保险实务界有句话叫做:“判断责任看近因,决定赔偿看范围”,说明我国保险实践就是这样运用的。

而且有学者认为保险法相关条文隐含了该原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二条:“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且在2003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保险人提出的其赔偿责任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的主张应当支持。近因是指造成损失起决定性、有效性的原因。”可惜该司法解释仅仅是征求意见稿,没有法律效力。

三、改善中国近因原则的建议

1.中国传统近因原则的理论应待提升。中国学者应致力于避免中国仍受传统近因原则理论的影响,避免过度倾向和维护保险人利益。多向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理论,全方位地介绍他们的新观点、新思路;同时更多考虑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利益。

2.我国应在保单中明示并说明。保险公司应在保险单中明确列明,并详细解释近因原则;当然,因为保险专业知识太强,对近因原则应规定“明确说明”义务,要求保险业务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近因原则解释给投保人听,避免以后可能的纠纷。

3.我国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可以通过成文立法的方式确立这一原则。可以直接将近因原则写到保险法律中,让保险判案有法可依;同时准确解释近因如何判定,避免法官对近因理解混乱,错误运用近因原则。

4.利用司法解释说明。鉴于近因原则应用广泛,而保险法不易修改。我国可以先利用司法解释对近因原则进行补充说明,因为对于我国来说司法解释相当于“准立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用,有助于法官判案。(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定富.保险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

[2]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

[3]任以顺.保险近因原则之“近因”概念内涵探析[J].保险研究,2008(5).

[4]李利,许崇苗.论近因原则在保险理赔中的把握和应用[J].保险研究,2008(7).

[5]赵琨,赵琳.论近因原则在保险理赔中的把握与应用[N].中国保险报,2010.7.27.

[6]陈欣,邢嘉栋.近因原则与原因免责条款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11.9.22.

作者:马婧瑶

保险近因原则研究论文 篇2:

近因原则与民法因果关系的比较

【摘 要】近因原则作为国际上保险法中的确定因果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民事侵权法的因果关系不同。而我国立法上没有将近因原则明确规定为《保险法》中基本原则之一。在司法实践中常将侵权法中的一般因果关系原理运用于保险领域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判决。所以,笔者将近因原则与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在考察重点与考察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明确两者在适用上的区别,希望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能更好运用近因原则来处理保险问题。

【关键词】近因;法律上因果关系

1 近因原则在民法中的渊源

保险法作为民商法中的一个部门法,其中的法学理论自然离不开民法的理论。只是考虑到部门法的实际特殊性,对相应的理论进行演变而成。早在罗马法时代,法律家们就注意到了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其中有一条重要规则:“在法律中,我们所探寻者为近因而非远因”。观察拉丁文的原文,罗马人的法律中已经明确提出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仅限于近因。在此条规则之中,蕴含了人类对因果关系相当朴素的认识。即应以近因作为归责的对象,从而起到限制负责范围的作用。

后来,英美法将罗马法中的由因果关系中的近因来确定责任的法哲学吸收了进来。在英美法民事侵权领域的因果关系原则中,作为认定法律上因果关系的可预见性原则,在其具体运用时就是寻找近因来确定责任的。近因的概念在民法上被认识之后,被英美法运用到了保险领域,并成为保险法领域具有国际性的因果关系原则,列为保险法的几大基本原则之一。保险法中近因原则是:保险人对由其承保危险近因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对非由其承保风险近因造成的损失,概不负责。近因是促成结果的原因,效果上具有支配性与决定性的原因。

2 比较的必要性

我国司法解释确立了近因原则在《保险法》领域地位。2003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就采用了近因的概念:“人民法院对保险人提出其赔偿责任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的主张应当支持,近因是指造成承保损失起决定性,有效性的原因。”。但我国《保险法》中尚未明确规定近因原则。我国保险立法很大程度上参照了台湾立法,而台湾并不适用近因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也并不一定运用近因原则,而选择运用一般因果关系原理解决相关保险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近因原则与民法中的因果关系进行比较,而民法中因果关系主要是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

3 近因原则与侵权法因果关系的考察重点不同

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归责,即确定责任的有无。现代侵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即自己责任原则。第二个问题就是确定责任的范围,即行为人在什么范围内对受害人的损失给予赔偿的问题。限制行为人的责任原则现为各国民法理论界所接受。例如甲被乙开车撞伤,住院治疗。后来因无人照看,甲家中很多财物被盗。甲出院以后,流下了终身残疾,甲的丈夫与其离婚。甲在离婚之后精神受到重大的创伤。在该案件中,法官会确认乙的侵权行为与甲住院期间的医疗费,误工费有因果关系,而对甲家中财物被盗,则会确认与乙的侵权行为没有法律上因果关系。因侵权法上确定侵权行为人损害赔偿责任时,是先通过因果关系原则来决定行为人的责任范围,在这个责任范围基础上,再通过行为人的过错来对责任承担进行分配。

在民事侵权领域,因果关系原则一直与归责原则是紧密相联系的。如果将所有有着事实上因果关系的损害皆由加害人负担的话,将使行为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过于漫无边际。后来各国都承认了通过因果关系来限制行为人责任范围的原则。所以将因果关系分为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而侵权法的因果关系的重点集中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即“限制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德国民法认为,判断责任成立因果(事实上因果关系)关系尺度可以较为宽松,以“条件关系”来判断,亦即凡对损害发生之所有原因事实都可列为与“责任成立”有因果关系。而对于责任范围上的因果关系(法律上因果关系)则需以较严格的标准来判断,在德国因果关系“相当性”的判断直接与行为人的责任认定相关,也是更为重要的关节。

然而,保险法的因果关系则主要集中于“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问题。因为保险合同中保险人的赔偿责任是合同约定的责任,是严格的责任。各国保险法一般会专门有保险金额制度以限制赔偿数额。所以,法官在运用近因原则确定保险人责任时不需要通过因果关系的考察来限制责任的范围,需要确定的是发生的损失是否在事实上由保险合同规定的承保风险所导致的。

在具体保险案件处理中。如果是定额保险,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须依照约定将保险金给付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约定的保险金额就是责任的范围。如果是非定额保险,保险事故发生时,先确定被保险人所受损害的范围,但损害范围的确定并非通过因果关系的考察来确定,而是更多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所以说,保险法的因果关系的重点在于“事实上的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

4 近因原则与侵权法因果关系考察的范围不同

近因原则旨在确立一种公平合理的保险人归责机制。近因原则在确定保险中损失原因与损失结果之间关系时,对于保险合同双方,既要防止保险人不当拒赔,逃避合同义务;又要阻止被保险人不合理的赔偿请求,滥用合同权利。保险合同是一种射幸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取决于不确定事件的发生与否。一旦在保险期间内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将得到远远大于保险费用的保险赔偿金。由于保险合同的对价悬殊,近因原则在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时,就有必要保护保险人,严格保险中的因果关系就充分体现了法律对保险人保护的考虑。

近因原则中的近因是对损害发生起到支配性,决定性的原因。保险人只对承保风险作为近因造成的损害承担保险责任,而对承保风险作为非主要原因共同参与下引起的损害则不承担任何责任。也就是说在近因原则的运用中,其他对损害程度进行加重和对损害范围进行扩大的非主要原因就自然地排除了,不影响保险人责任的承担。近因原则中的严格因果关系主要是出于保险法的特殊性,法律设计了对保险人的保护。

在民法侵权领域中,法律首要考虑对受害人的保护,对损害的填补。因此,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种放宽的因果关系。这种放宽的因果关系使得损害结果在几个原因中进行分担,能有效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主要是指在多种原因同时或者次序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即使有的原因不具有独立性,只能与其他原因共同作用影响损害的范围,法律也常不会割断此种原因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使这种非主要的原则也参与对责任的分担。

5 近因原则与侵权法因果关系考察的原因的范围不同

近因原则确定的是严格的合同约定的责任,它考察的因果关系的原因不仅限于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包括自然事件。在责任成立认定上,不必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状况以及行为的法律性质。行为的法律性质与责任的确定没有一定的关系。

侵权领域中,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出现之前,侵权法因果关系的原因仅仅集中于人的行为,而且过错通常是责任成立的构成要件。所以,有学者认为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是研究一定的社会现象,是有人的行为参与的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6 总结

近因原则是适应保险合同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因果关系判断理论,其判断方式,判断标准与思维方式区别于一般民法因果关系理论。在保险中选择一般因果关系原理进行判断,就很可能导致错判。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应当突出近因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重要性,建立近因原则具体运用的案例选集,使近因原则与一般民法因果关系在保险领域的司法实践上真正区别开来。

参考文献:

[1]韩强:法律因果关系理论学说史评论[J],清华同方网,2007

[2] 陈欣,保险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 张绍谦 孙战国:法律中的因果关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4]李玉泉 邹志洪:保险法学理论与实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黄启刚

保险近因原则研究论文 篇3:

适用保险近因原则问题探讨

摘 要:近因原则最早产生于英国,它是保险损害赔偿中的重要原则,由于它直接决定着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合同项下的赔付责任、在保险理赔中起着关健性的作用,所以各国都把它作为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由于人们对近因的不同理解,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具体案件所出现的不同判决结果。本文正是基于人们能够在具体案件中正确运用近因,特将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以期使近因原则发挥最大功效。

关键词:近因原则;保险损失;保险赔偿

近因原则是指是判断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的损失直接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保险当事人处理保险案件,或法庭审理有关保险赔偿的诉讼案,在调查事件发生的起因和确定事件责任的归属时所遵循的原则。近因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指时间上或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按照近因原则,当保险人承保的风险事故是引起保险标的损失的近因时,保險人应负赔偿(给付)责任。长期以来,它是保险实务中处理赔案是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一、近因原则及其在保险法上的作用

“近因”是英美用语,但已经发展为各国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来源于法律用语Causa,Proximaet,Non,Remota,Spectatur,近因是由Proximatecause直译而来,中文中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词语,在理论界关于近因的解释存在两大主流观点,一是时间说,即时间上最为接近的原因就是近因,一是效果说,即“该说认为,近因并非以时间上的顺序性作为判断标准,而应就原因事实与结果事实之间的效果进行判断,即在各种原因事实并存时,以对结果发生有最重要影响的条件作为法律效果上的原因。”豍近因”并非是指时间的晚近,而是指在因果关系上最直接、最有效、起关键作用的原因。近因原则是通过判断保险事故与损失结果存在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理论在保险法中的特殊应用。这一原则要求只有导致损失的近因属于保险事故时,保险人才承担保险责任。

近因原则在认定保险事故及保险人是否应当承担保险责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这两方面:一是损失必须是作为保险对象的风险的自然、正常、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结果,而不是被保险人以其他原因导致。近因对于发生损失的这个后果,不因为有其他原因发生或同时存在而受影响——即其状态或效力依然存续,其他原因不能阻止该近因发生作用,割断其与损失之间的联系。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损失,无由让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二是只有近因引起的损害范围才是有限的和确定的,因而保险人的赔偿责任才有可能通过合同进行约定,即只有近因引起的损失才能由保险人赔偿,近因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损失保险人并不赔偿。因此“近因”原则就是确定保险人应否以及在多大范围内承担损失赔偿责任的一个重要根据。而判断什么是损失发生时的“近因”就成为确定保险人是否承担责任的关键。

二、近因原则在适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对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重要性,近因原则受到极大的关注及充分的重视,同时近因原则的正确适用有利于整个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近因原则适用的前提是损害结果与致损原因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在适用近因原则时应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证明问题:

1.举证责任的承担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遵循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保险理论和实践中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已经形成共识,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事故与致损原因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認为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有关的证明和资料。”该条规定中,保险事故的“原因”即包括近因原则下的各因果关系。根据该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显然负有对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2.例外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了其“所能提供”的证明和资料,保险人仍拒绝承担保险责任的,此时举证责任将倒置给保险人。但何谓“所能提供”,现行保险法并未明确细化。我国保险法对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证明责任并不要求对因果关系进行充分的证明,而仅限于在其能力所能的范围内提供,即便不能充分证明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也不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而是倒置给保险人。该原则是保护弱势群体的体现。

3.多种原因同时发生导致损害发生时近因的选择问题

此种情形是指多种原因同时存在并共同作用于保险标的导致保险标的损害的情形,这种情形比较复杂,要严格区分保险责任与除外责任,若多种原因都是保险责任,则保险人应依法承担责任,若多种原因中既有保险责任又有除外责任,在实践中有两种做法,一是全赔制,即保险人赔偿全部损失,一种是限制赔偿制,即只负责赔偿因保险事故引发的损失。本文认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全赔制与限制赔偿制都存在缺陷,应根据除外责任是否与保险责任相互独立,若除外责任与保险责任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在这种情形下,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另一种情形是除外责任与承保责任相互独立,任何一种原因都会造成保险标的损失,在这种情形下,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4.多种原因间断致损,保险人应如何进行赔偿

多种原因间断致损指的是多种原因之间或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断裂,在因果关系存在断裂的情况下,若后因的介入,割断了前因并对保险标的损害的发生起到了独立的决定性的作用,则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反之,则仍需承担保险责任。

尽管我国的司法解释已经开始适用近因原则,但是作为已在国际保险理论中得到较为普遍应用的近因原则到目前为止依然未被纳入保险法中,不可谓不是一种立法上的落后与不足,为了依法保护保险当事人之间的合法利益,保障保险理赔的顺利开展与有法可依,近因原则应该被纳入保险法中。所以我们在适用近因原则时,一定要认真把握,正确判断,使其作用真正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谭雪梅,章志军.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2):52-53.

[2]王萍.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适用的司法思考[J].人民司法,2014(13).

作者:杜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