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学生的厌学心绪一直是困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难题。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教学突破性的改变,一体化教学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好课堂教學,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内容。本文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论文 篇1:

中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现状及构建的对应策略,积极推进优化这些专业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对策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作为注重培养实践技能的人才基地,中等职业学校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加强不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这已成为教学改革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技术水平要求也会相应提升。然而,目前我国对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从而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践操作体系的构建对于解决机电维修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有很大帮助。因此,专业教学的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加强专业实践操作体系的创新和改革,以培养技能水平高、理论知识扎实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一、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概述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主要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是培养能够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设备维修、设备管理、操作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能人才。该专业培养具有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专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实践操作中注重提高技术人员对维修机电新产品的能力,编制常用设备安装文件,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设备管理等能力。基于此,中职毕业生需要具备较好的维修技能及机械设备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

2.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以前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实践、实践培训、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然而,仅有少数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课程实践,课程设计也仅含有基础课程及少部分实践课程,各种实践操作课程之间的联系性不大,每门课程仅由教师独立评估。此外,它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对实操和设计的内容重视不够,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枯燥,教学模式创新力不强,学生对技能操作的主动性不强,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创建一套知识结构完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实践操作教学体系,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实践课教学基础设备不齐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要求有完善的教学设备。目前,在国内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操作课程中,使用的教学设备种类不齐全、不完善,使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因此,学校应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实践操作所需的基础建设,规范该专业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设备,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技能,同时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3)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设置及实施手段存在问题。第一,实践操作练习课时较少,学生主动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第二,实践操作教学模式单一,内容不新颖。由于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技术的更新也在日益加快。然而,在这类专业的实践操作课程中,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创新意识不强。学生所获得的技术很难与企业实际联系起来。比如,用于实践的机电设备通常是一些旧款的、市场上已经淘汰的设备,几届中职生都是对着同样的设备进行学习和维修,导致学生没有提高专业维修能力,也很难跟紧市场的需要和企业实际情况。第三,设计操作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不合理。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原有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一般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一方,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理念的培养很不利,创新能力也无法提高。实践性评估内容一般是基于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评估,难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估。评估方法侧重于结果,忽略了过程。这种评估方法不能反映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

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1.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针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本专业可以采用“一线三训练”的教学模式来构建整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一线指的是以培养中职生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相关技术的操作及应用能力为主线,三训指的是对中职生进行的应用技能、综合能力、专业基础三大方面的训练。在构建“一线三训”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中職院校还应重视教育教学的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结合,共同构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根据专业介绍可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既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随着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质量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中职毕业生应该具备高技能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要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技术。然而,从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效果看,许多这类专业的学生掌握了很好的理论知识,而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差了些。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是一个操作技能性强的实用型专业,同时要求这些专业的学生了解机械、电气、数控和计算机,需要精通机电设备相关的操作与维修。可是,强调基础和广泛专业的教育理念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虽然学生有广泛的就业机会,但新的矛盾已经出现。招聘时,企业经常对学生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毕业后,学生们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但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因此,实践教学要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还要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行业岗位的需要,更好地提高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

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策略

1.建立“一线三训”实践教学的观念

中职学校如果想要实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教学理念,结合“一线三训”的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1)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学生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相关技术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实践能力。

(2)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把具体操作的工艺及流程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合,尽最大努力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3)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配任务,将“三大训练”做好分工,以确保教学的科学、有序、合理地进行。详细来说有下面几点。

第一,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创新意识。实践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计划中,训练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尽管许多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有很好的教学经验,但实践操作教学能力欠缺,同时创新意识不强。因此,学校就要加大培养教师在实操方面能力,提升创新理念,促使他们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学校要引进一部分具有一线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扩大师资队伍,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大教师专业培训力度,定期进行专业考核。

加大校企业合作力度,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经常沟通,保证学生在企业见习期间得到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学校教师的专业指导。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融入“三大训练”中,让学生能够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在理论中得到检验。

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制定相应的任务目标,经过实践锻炼,可以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创新意识。

编制完善的选拔及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保障创建一个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必须对课程有完整和系统的了解,并完全掌握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更新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思路,制定适合当代中职学生的教学体系及课程内容。

第二,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然而,国内一些中职学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科学的教学理念,走访国内一些示范校,结合本校师生的具体情况,创建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培养学生和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创新理念,创建完整的教育、教学培训模式。

事实证明,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效果非常显著,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校企业合作,结合企业需求,创建订单式培养模式,满足社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

实践教学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主要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放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优先考虑演示和验证实验。应该在每门课程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综合性的教学目标,构成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结合实践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多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

(2)建立一体化的创新综合实训平台。为了改变专业给某门课程设置的传统实训设备,应该进行对这类实训设备整改,将具有相似专业及功能特征的实训设备整合到一起,创建一个实用性强的综合实验场,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性强的创新实训平台。

(3)建立开放性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探索研究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基于课程资源和实验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它允许学生充分运用相关资源,在实际操作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3.完善实验步骤,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实践教学必须坚持开放性与创新性,这样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转化为实用价值。因此,我们应该保证教师在实践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更多的主动性。在实施具体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全过程的引导,从而使实践操作顺利完成。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尊重他们的成果,结合学生的实践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及评分,并不断地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实地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所在行业的企业实际要求,更好地检验所学的专业技能,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自己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具有主动权。

主要方式有:学校请一线技术专家在校内基地及校外相关企业举办讲座、参观和学习,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运用状况,帮助他们了解机电维修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从而解决学生理论和动手实践能力衔接问题。在保证全部学生都学会了主要类型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时候,让优秀的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机会。这样的实践对于学习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将来参加综合竞赛及创新竞赛具有关键的作用。

“一线三训”中的三训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和生产实践相接触,了解行业里的先进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中获得实用知识,强化劳动理念、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培养他们能独当一面的能力。

鉴于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企业福利、实习的条件、实习的经费等各方面因素,教学采用把传统企业与高科技企业相结合、学校专业指导教师与企业一线高水平人才相结合、到现场去实习与看视频材料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获得比較多的实践机会和专业技能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中职学校要配备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动手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了完成毕业设计并配置毕业实习,学生需要选择与其毕业项目有关的企业去实习。在所有实践中,每个实践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在每个实践之前都认真地进行规划。

5.科学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考试中,除了对理论知识进行考试之外,还应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并在教学考试中提高这方面的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十分”的特殊分数,这主要是结合平时的实践操作、实践培训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进行考核和打分,最终融入学生的主体,以考核作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内中等职业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已是教育发展必然的趋势。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因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培养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需要结合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这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引起高度的关注。应结合“一线三训”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措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以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能力、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等,以此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绍文,刘俊先,覃育梅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双平台、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5(14).

[2]熊少杰.如何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J].好家长,2017(33).

[3]徐建亮,张新星,徐文俊.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机电设备装配安装与维修课程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18(4).

[4]顾秀梅.中职简单机电设备拆装与维修项目教学改革[J].南方农机,2018(49).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作者:马秋静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论文 篇2:

中职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探究

摘要: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学生的厌学心绪一直是困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难题。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教学突破性的改变,一体化教学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好课堂教學,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内容。本文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一体化教学

《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课程是中等职业机电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有效的提高其教学的质量,就应该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有效改进和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勇敢的创新和尝试。

一、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教学目标

中职机电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专业素养,毕业生应具有积极的人生观、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方法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的发展;熟悉企业设备安装流程,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装与维修,遵守各项工艺规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强,并能进行常见故障的维修问题。

同时,还需培养学生以下专业技能:能识读并绘制机械设备图样;能进行普通的钳工、焊工、车工操作;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及常用电工仪表;能安装较复杂机械设备及配电箱;能独立完成整台设备调试,并能独立解决调试中出现的问题,使设备正常运行;能拆装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及各种特种电机;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条件选取适当的PLC系统;能焊接典型电子电路,并进行测试;能分析、检修、排除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

可见,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能水平,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

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1.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内容选取

在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新形势下,教师要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析,以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实际的工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来实现“通过工作达到学习目的”的工学一体化。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今,中职的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即使在实训课堂中都还有学生睡觉、玩手机,甚至跟任课老师对立的情形。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能按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对学生俯首贴耳,称兄道弟,放纵他们,而是建立在“真心关爱”和“严格要求”这两点上。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综合魅力,利用自己渊博知识和过硬专业实操水平,来降服学生,让学生崇拜你。首先,要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教师、喜欢教师。只有学生认可了教师这个人,教师再去教育他,他才会欣然接受;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可教师讲的课,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能按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

3.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成学习游戏

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根据不同角色给学生分配相应的不同学习任务的,但有的学生还是不愿意学习。那么,将如何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现在,很多中职不喜欢学习,但沉迷于网络游戏,笔者尝试把《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改成得像游戏一样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游戏中获得自信和满足,让学生爱上学习。于是,在实行一体化教学的指导原则下,尝试建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大型专业游戏,把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设计成游戏里面的一个一个关卡,把枯燥乏味的教学转变成学生喜爱的过关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像玩游戏一样逐步去过关升级,从而让学生像爱玩游戏一样爱上学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完成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学习游戏。每个学习游戏包括若干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设置相对应的游戏任务;完成学习游戏任务也要设定通关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学习任务的,便获得所相应的“游戏经验点数”。 游戏经验数是指用来计算学生完成该课程学习游戏任务所需时间和学习成效的单位,是教师确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4.适应角色的改变

实行学习游戏之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就发生了转变。在这样的学习游戏中,老师就相当于游戏中的(Non Player Character)NPC,是整个游戏的设置者和组织者,也是游戏当中的小老板,是学生学习游戏通关的把关者。 学生在学习游戏就是游戏中主角,是整个游戏任务的参与者与完成者,只有不断地通关才能获取相应经验点数,才能够到达下一关卡,从而达到最终过关。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受到学生们欢迎,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结

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作为全过程的设计者,任务是十分困苦的,所以教学模式改革中师资力量的培养必须狠抓落实。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操作水平,还需要任课教师把控课堂以及各个环节。因为教学模式再好,如果组织不好、利用不当,都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木杰,张莉芳.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2.8.

[2] 朱良才 让教学更生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认知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 郭小军.浅谈如何做好一体化教学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四川省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

作者:易定操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论文 篇3:

浅谈微课在中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将现代化教育技术更好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提高专业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现状,阐释了微课的概念及优势,探讨为什么要运用微课,如何巧妙地运用微课教学法进行专业教学?简要论述微课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课程教学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微课;中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技能型

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向前发展,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要想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就要突出专业教学特色,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式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办学水平,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操作与维修,根据近期的企业实践和调研,要求我们必须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进一步充实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机电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在这里,应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微课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要培养学生具备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的能力,掌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的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达到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学生要取得有关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职业资格证书。

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对机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绝大多数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脑子不够灵活,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自主学习能动性不强,特别是对专业课的学习欲望不强,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理解困难,导致教师难以有效地展开课堂教学,部分学生甚至不重视实训教学活动,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无所事事,漫无目的,有的学生甚至还表现出好高骛远的状态。

目前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教学内容也不能满足当前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而一些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又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时又因为没有能够根据学生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长此以往,就会使部分学生听不明白,厌学心理就更强烈。再加上受到学校实训设备条件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专业教师仍然喜欢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势必造成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也偏离了生产第一线,从而严重制约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正逐步被教育界广泛普及与传播应用。微课通常是以短小精趣的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单一知识点或某个单一技能点而设计开发的在线课程,微课教学时间通常较短,一般控制在3-8分钟,最新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则建议短于6分钟的视频课程最吸引学生。微课具体以讲授、启发、讨论、演示等形式展现,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灌输、应试教育等,在常规教学课堂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专注学习的时间不长,传统的授课模式很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上学生模棱两可,课后懒于复习提问,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问题越积越多,学生学习变得更没有目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低,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微课的出现符合新时代的学生和教学需求,因为它的授课内容主体更加鲜明,内容针对性更强,内容形式更精简,最重要的是微课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操作及使用都非常方便且可反复使用,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置。

二、微课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中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的应用势在必行,微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有效地将静态的、枯燥的内容以动态的,形象的状态及形式展现给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更新,由于其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而当前一些专业教师仍然还采用一本课本、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这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加大,同时也降低教学效果。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专业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利用微课,将要传授的知识要点或技能要点制作成微视频呈现给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以便学生理解和消化。

微课的设计,应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丰富专业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会按图正确安装接线,会选用及使用常用低压电器,能熟练地安装,调试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排除故障,并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工具和仪表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电路图以及电路的工作原理等知识掌握得比较全面。比如在《电工技能与实训》这一课程中,在完成照明电路安装后都必须进行通电检查,照明电路所使用的电源电压是220V的交流电压,220V交流电不是安全电压,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得不去接触危险的电压,而我们中职学校的男生,虽然动手能力不错,但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在该专业课程中必须要加强安全用电教育。在传统的教学实训模式中,虽然专业老师已经比较详细地讲解实训安全注意事项,实训任务及步骤,还进行现场演示操作,但由于学生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在实训过程中仍然会存在各种问题,比如缺乏用电安全常识,安装工艺不规范,细节问题没有能够把控好,电路检查方法不妥当,违反操作规程等等。虽然老师会巡视检查,并进行指导,但也只是能顾及到小部分学生的个别问题,对于整个实训的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若能够运用微课作为辅助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那教师的讲解,教学演示及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和简单了。比如我在布置学生安装照明电路的实训任务时,有些学生完成得很快,这一部分学生就会欲欲跃试,要求专业教师允许他们给电路通电检查,而学生们对电路通电检查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却全然不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监护不够及时和细致,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那么我们应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并自觉接受安全操作的要求呢?我们可以通过“触电现场抢救措施”的微课,展示没有用电安全常识的人员,在救护一位触电者的过程中没有做好保护措施,自己触碰到带电的裸露导线而活活被电死。借助微课,我们可以将一个个危险的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将抽象的解释形式化,提高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规范学生在通电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合理对触电者进行救护的必要性,所以在照明电路安装与检修课的教学活动中,尽管得要求学生经常接触到220V的危险电源,但通过巧妙地运用微课融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目前都能够规范地操作,实现了教学的安全性。

再比如以《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为例,它主要是以典型电动机控制电路为模块展开教学活动的。我在讲解《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行控制》这个实训项目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我会通过Flash动画明确本次课的工作任务,具体要求是:电动机是一台小功率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实训任务要求是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能连续运转,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运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微课中的Flash能清晰地讓学生了解电动机连续运行的工作原理,主电路、控制电路的设计,将抽象的,难理解的,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形象的,易于理解的、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新媒体教学手段,将富有感染力的音质特效,生动形象的图像,精彩有趣的Flash动画和实物仿真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使教学过程情景化、形象化、故事化、任务化、案例化、趣味化,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的引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谨慎负责的学习及工作态度,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同时,我们借助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将企业的相关生产场景,岗位需求等制作成微课,让学生通过该微课的学习,就能很好地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岗位要求和标准,实现校内实训与企业生产的有效对接。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要重视理论,才能很好地利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然而教学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和内容没那么容易被学生全部接收和消化,在加上学校的学习条件也无法满足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动手操作,因此,课后学习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微课的出现,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进步,它不受学习场地的限制,几乎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微课的出现从本质上讲已经逐步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让学习无处不在。

三、微课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的应用成效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恰当地将微课运用于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更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学生对于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更加精确,专业技能更为规范。微课的应用也促进了教师要根据现代发展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更新教学观念,通过自主学习或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能力,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本专业的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在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本人创作的《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和《使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分别荣获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暨全国选拔赛三等奖、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评比二等奖;覃世燕老师创作的《神奇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荣获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评比二等奖。还有很多本专业的教师正在积极学习,收集,准备制作微课素材和脚本,将在企业技术的支持和帮助下将教学任务和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结合,制作更加符合本专业的优质微课视频。

本人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微课将会得到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好微课视频,加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程中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真正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企业用人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倪彤.微课/慕课设计、制作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姜汉荣.基于中职教学方式创新的微课资源开发—以机电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

[3]王世龙.微课在中职机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

作者:陆建华

上一篇: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分析论文下一篇: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