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经营误区过程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培育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其主要的手段就是品牌战略,品牌战略的缺失,将会直接导致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本文对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战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这些企业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品牌经营误区过程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品牌经营误区过程研究论文 篇1:

我国学校品牌经营的误区及原因分析

学校品牌经营是在一定的教育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的品牌管理措施,实现品牌提升、品牌扩张,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办学目标的过程。但是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管理者自身素质的制约,学校品牌经营容易陷入误区。

一、我国学校品牌经营的误区

1.学校品牌理念缺失个性化

我国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办学理念形式化、同质化,普遍缺乏特色。当前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出现了以下问题: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不分、理念的设计或选择缺乏凝练的冲击力、理念的设计或选择有一拥而上的倾向、部分理念的设计或选择包括度过小、办学目标普遍缺乏区分度、部分学校办学目标缺乏具体内容和指标、部分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表述比较随意。

2.品牌传播意识淡漠

一个完整的学校品牌系统不仅包括学校建筑、设施、名称、标志、宣传口号等外在形象,还包括品牌理念、品牌内涵、品牌个性、品牌内容等更本质的东西。教育消费者对学校品牌的认识是从外到内、从感性到理性、从形式到内容的。学校只有形成完整的品牌印象,才能真正赢得教育消费者的认同与赞誉。而有些学校认为只要自己扎扎实实地提升学校质量,学校品牌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没有明确的学校品牌传播意识,忽视与外界的沟通。

3.经营模式的形式化

许多学校为品牌而品牌,先从形式上按照一套市场调研、品牌定位、品牌概念、品牌形象、整合传播的流程建立品牌,而没有考虑到学校品牌的个性,以及品牌如何实现学校的效益提高。

4.经营重点外部化

许多学校将品牌经营的重点放在品牌的外在表现,如形象设计、公关策划,而忽略了品牌生存的基础和对品牌的内部管理(教育服务品质、组织、教职工、学生等),最终造成品牌的萎缩。

5.经营主体窄化

大多数人认为品牌建设成为知名学校的专利,在实践中似乎只有知名学校才有实力开展品牌建设,其潜台词是品牌建设是项费钱的活,只有知名学校才有资金投入,可事实是如果没有品牌建设,薄弱学校永远成不了品牌学校。一些学校的品牌管理责任局限于校长和少数几个行政人员,大多数教职工是品牌建设的局外人或旁观者。

6.品牌管理静态化

学校将重点放在了品牌形象、个性、联想、描述等方面,也就是仅仅注重了品牌本身,而没有将品牌放在整个营销的过程中来考虑,同时品牌系统不具备操作性,对于品牌如何为学校创造价值没有有效的方法。

7.经营策略单一化

目前的学校品牌建设基本都是过度依赖传播,将经费主要花费在媒体宣传、公关上。这事实上是对品牌资产的经营的道德投机。目前,有些民办学校大肆利用广告打造品牌,自我张扬过度,没有把握好自我宣传的“度”,把品牌宣传变成自我表现、自我炫耀的过程,其负面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8.重视树品牌,轻视保品牌

有些学校,在树立起品牌之后就认为可以一劳永逸、坐享其成了。其实,学校品牌有“生命周期”,即有诞生、成长、鼎盛、衰亡的过程。好的学校品牌往往是竞争对手模仿、攻击的对象,如果不积极创新,进一步占领市场,那么,学校就很容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由于学校内外部的环境会发生变化,如校长更替、名师离退、生源变化、政策变化、校长决策失误、学校对变化反应迟钝、发生危机事件等,所以,学校品牌的基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学校积极谋划,应对变化与挑战。这时,学校品牌更新与维护策划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学校品牌经营误区的主要原因分析

1.品牌知识缺失及对品牌的误解

在学校品牌经营中,首先存在观念的障碍,表现为整个教育界品牌意识薄弱、学校品牌战略意识不强、学校品牌定位不明确、不准确等。学校品牌经营意识一是来源于政府的引导,二是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实践。学校品牌作为一种知识,是随着品牌经济出现后才产生的。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服务领域的品牌意识才刚刚开始萌发,服务品牌知识缺乏,品牌观念在服务领域并没有普及;同时教育服务市场发育不成熟、有关教育服务的制度建构缺乏。一些学校对实施品牌战略概念模糊,没有正确认识到品牌作为资产的巨大无形价值,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一些学校由于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理论,混淆产品生产与产品经营与品牌經营的实质,几乎不存在对学校品牌价值的准确定位,学校品牌核心价值不清晰、缺乏个性、品牌气质趋于雷同;将学校品牌等同于视觉形象。实施品牌战略、发展产品品牌的条件不足,在实施时茫然无措。

2.学校品牌经营的价值定位不准确

现代学校品牌经营的核心价值体现为让更多的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公平),让教师和校长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效率),让学校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发展与提高(和谐)。这些核心的理念是由学校的文化本性决定的。学校是传播优秀文化和发展新文化的场所,学校经营就是用经营的思想和方法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这体现了学校长远发展并兼顾社会进步的学校的独立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办学的理念和办学目标之中。但由于办学的模式化,现在许多学校理念设计背后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人本理论和发展理论,普遍缺乏独特、深刻的理论支撑,办学理念平淡、不清晰,缺乏凝练冲击力,特色凸显不够。

3.校长缺乏经营学校的必备素质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经营学校的主体。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规划学校、统筹学校资源、组建教师团队、激发学校生产力的能力,开拓学校产品市场的能力,给学校增值的理念和能力。但许多校长是政府部门任命的,习惯于科层制的校长管理模式,品牌经营意识和能力差,造成学校在封闭的条件下低水平发展;有些校长忙于教学科研,埋头抓教育教学质量,没有正确认识学校形象塑造的价值,忽视品牌传播,学校品牌“养在深闺人未识”。还有的校长市场开拓意识和公关能力较强,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创收和公关上,忽视学校品牌的本质,即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的高质量。

4.学校品牌管理缺乏统一和长效机制

学校品牌塑造不是一日之功,学校需要建立统一、长效的品牌管理机制。有些学校急功近利,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与内外环境,轻率地使用一些有短期效果而会伤害品牌核心价值的战术;有些学校没有从学校产品的特殊性、学校的文化本性和学校资源的有限性的角度综合设计学校品牌发展战略思路,而是不顾条件地提出学校品牌建设的蓝图,具体表现为:品牌塑造策略如科研引领策略、特色构建策略、名师支撑策略、校长修炼策略、学校品牌传播策略等,没有统一的“主线”,分散零乱;有的学校盲目跟风,学校品牌理念与广告宣传前后不一,即在不同时期推出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定位混乱或矛盾,没有长效的品牌策略,没有长期统一的品牌管理机制。学校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因此,应坚持长期一致、全面统一的品牌策划原则。

5.学校品牌经营缺乏适宜的环境

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发展和保护学校品牌的政策法规,政府、企业等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干扰着学校品牌建设,学校品牌经营存在不利的环境。首先,缺乏健康的市场环境,学校生产要素的商品性和学校经营的非自主性的矛盾非常尖锐。学校教师的引进、物资的采购、基建等都受到政府的过度干预。其次,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环境,学校缺乏品牌资产的评估机构。据调查了解,目前很多地方在学校合并之前对学校的国有资产并没有进行规范、科学的评估,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少数地方甚至根本就不进行评估,由领导说了算,这不仅滋生了许多腐败行为,而且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再次,转制学校出现产权不清问题,进而产生矛盾和纠纷。保护学校品牌的法律还没有出台,中国知名学校缺乏法律保护意识,使得学校品牌资产流失、贬值,甚至从市场上消失。其实,保护学校品牌就是保护一种文化,学校品牌经营也具有文化产业经营的特性。

参考文献

[1] 陈丽.学校品牌塑造策划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中小学管理,2005(5).

[2] 朱卫国.关于公办学校“转制”问题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4(04):61-64.

(责任编辑 付一静)

作者:李 刚

品牌经营误区过程研究论文 篇2: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的战略发展研究

摘要:培育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其主要的手段就是品牌战略,品牌战略的缺失,将会直接导致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本文对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战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这些企业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关键词:体育用品企业 品牌战略 问题 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体育用品业也是蒸蒸日上,逐渐的开始在各地的经济增长上占有一席之地。合理的在我国体育用品业中推行品牌化经营战略,不但能够让体育经济更为活跃,而且还能让整个体育产业都随之而蓬勃发展。在我国,虽然涌现了一批如“李宁”、“安踏”、“特步”等在国内较为知名的品牌企业,但是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却与“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知名品牌相差甚远。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我国的这些体育用品企业将要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同行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只用将品牌战略落到实处,同时将这一战略中所要面临的困难克服掉,才有可能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顺利的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

1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的内涵

作为市场营销专家的菲利普·科特勒博士曾说过:“品牌的目的是识别与某个销售者或是某些销售者的产品与劳动,使其与竞争对手的相区别,它本身的形式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者设计。”体育用品的品牌中凝聚着企业的文化内涵、科学管理、市场信誉以及消费者对其的印象,它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影响,产品在市场中的服务定位和结构都是由它决定的。对于体育用品企业来说,品牌并不只是一个名称或是标识,同时还是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所有美好印象的代表。当人们看到某一个品牌时,会自觉地联想到某一个产品或是某个企业的服务,然后会根据对产品或服务印象的好坏,来进行消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相同实力的企业,冠以知名品牌的一方总是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的竞争。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要想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国际的知名品牌企业一争高下,发展企业品牌战略势在必行。

2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的必要性

2.1 竞争情况不容乐观 从我国目前体育用品市场的总体竞争情况来看,国内的市场正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的脚步而不断地迈向国际化,在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将面临着来自于大型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耐克”、“kappa”等知名品牌的大量进入,给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动,面对这些体育用品界的巨无霸,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减,众多小型企业、弱势品牌更是逐渐的淡出市场,同时也有一批国内优秀的品牌企业趁势崛起。在这种大形势下,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发展自身实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企业是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当务之急。

2.2 竞争力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用品市场的技术准入门槛正在不断的降低,大量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展开竞争,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更为广阔了,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品牌的优势就成了企业之间竞争的重点,希望可以依靠品牌上的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而因为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扩大,品牌就成了消费者进行选择的标准,在很多时候,产品的本身对企业的销售成绩来说,影响已远远不如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知名品牌的缺乏,实际上就是竞争力的不足。

3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的现状

3.1 缺乏正确的品牌意识,名不符实 在对品牌的认识上,很多体育用品企业都存在着这样的误区,知名品牌是靠广告、钱和已有知名品牌的标识堆出来的。这种想法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体育用品企业对品牌意识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品牌意识是一个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它是一种文化观、价值观上的认同。适当地利用广告进行宣传,的确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如果想要让消费者对品牌建立起品牌忠诚度,就绝不是短期广告所能做到的了。在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经营中,经常会出现“名不符实”的现象。促销只能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对新品牌有所了解,它并不是品牌经营。真正的品牌经营除了促销外还包括产品的开发、生产、售后服务和相关的企业管理等活动。

3.2 品牌定位不明确,顾此失彼 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有很多在进行品牌经营的决策时,总是希望可以满足每一个消费阶层,但这样模糊的品牌定位只会让企业无法拥有核心竞争力,更没办法树立起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品牌定位在整个品牌经营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品牌定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如“kappa”的品牌定位就是“运动”、“时尚”、“性感”和“品位”,而“彪马”的品牌定位则是“运动”、“自由”和“休闲”。关于这一点,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有很多都是直接照搬国外知名企业的品牌定位,或是不断地去模仿名牌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这种做法的确能让自己的品牌有所帮助,但从长期来看,是很难让顾客对该品牌拥有长期的忠诚度的。

3.3 品牌经营缺乏耐性,投机取巧 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普遍存在“投机取巧”的现象,对于品牌的创设没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基本上是改一下包装、更换一下外观、搞一下价格竞争、做一批广告,然后就希望能够产生品牌效应,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对于品牌的经营是需要我们坚持长期去做的,一个体育用品的品牌只有在经过消费者的长期消费和检验之后,才有可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忠诚。国际上的知名品牌没有一个不是经过长时间努力才发展到如今的。如“耐克”是1972年成立的,如今已经历40多个岁月的磨砺,“锐步”成立于1895年,已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了,意大利的“斐乐”创立于1926年,至今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所以对于我国国内体育用品企业来说,为了品牌的发展能够长久,在进行品牌经营时就一定要有长期的规划和目标。

4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的出路

4.1 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 在我国体育用品市场中的本土企业大多都是中小型企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甘愿止步于此,我们要从企业创立之初就将发展目标定位于成为国际性的大企业,能够在这一行业中屹立不倒。而忠诚的消费者就是企业建立品牌的关键,体育用品企业要想自身的品牌经营活动有所成效,那么就要时刻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在通过长时间的品牌意识与企业文化的积累后,才能最终达到目的。短时间内打造出名牌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品牌意识,将品牌的塑造重视起来,要树立科学的经营目标,要构建起合理的品牌价值结构,只有这样,我国的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4.2 明确品牌定位 在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特而良好的品牌形象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品牌营销的成败。国内的体育用品企业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体育用品的质量、技术、性能上都无甚差别的当下,只有时刻紧跟国际技术和时尚潮流,结合我国国情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化产品,才能拥有与国外知名品牌一较长短的竞争力。体育用品在品牌个性的塑造过程中,可以依靠自身产品的优势,独特的营销理念,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不同消费群体的要求,来进行研究与开发。

4.3 加强品牌经营的创新与管理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现阶段由于不重视对于品牌经营的创新与管理,以至于在市场竞争中屡屡失利。在营销的创新上,我们要做的不但是要完善营销网络、提高服务能力,同时还要通过信誉、销售和广告等渠道提供的信息来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注意,将观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融合在一起,再以管理和组织上的创新为保障,将全方位的营销创新进行到底。当企业将品牌打造出来后,并不是从此置之不理了,而是应该加强对品牌的管理,重视整体战略的调整。对品牌的管理上,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将产品的质量设为重中之重,时刻把好质量关,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问题。其次就是要发展出相当的规模,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规模经济效益。

4.4 加强技术开发与成果保护 对于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来说,核心技术一般是多种技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比如某样产品的设计图。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缺乏,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最大的弱点,而之所以没有核心技术主要就是因为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一些企业所谓的核心技术更多的是“山寨”国外技术而来的,缺乏创新很容易就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要发展我国的体育用品业,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企业的创新技术成果对其自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于体育用品企业的创新成果的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对产品的创新和对创新成果的保护,才能有效的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效益,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5 总结

成功的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对于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来说其好处是非常大的。品牌经营战略的实施,本身是建立在企业名牌的基础上的,所以其本身对体育产品的消费者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的,很多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重视远超于对于价格的关注,这样一来企业就很有可能直接成为价格的决定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体育用品的垄断者。品牌经营将会培养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和偏爱,这样在无形中就使体育用品行业的准入门槛变高,新产品的进入在宣传费用上就会相应的有所降低,这一点也就成为了新产品的优势。由此可见,品牌营销战略不但有利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还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04).

[2]黄文武.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经营现状与发展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6(09).

[3]谢丽娜,李秀梅,童莹娟.论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战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8(03).

[4]张冲杰.体育用品企业品牌战略创建问题及其改进[J].价值工程,2011(11).

[5]周岩松,童莹娟.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思想战线,2011(12).

作者简介:蒋丽芳(1973-),女,湖南衡阳人,平顶山学院,讲师,研究生,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作者:蒋丽芳

品牌经营误区过程研究论文 篇3:

被边缘化的国产品牌

在全球市场竞争的舞台上,中国虽然涌现出了以华为、联想、海尔为代表的诸多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但中国品牌的发展并不成熟,能在全世界叫得响的本土品牌屈指可数。国产品牌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人对国货有歧视心理,很多人一提到国货就不考虑。这就导致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始终处于中低端,也使得中国消费者对于洋品牌趋之若鹜,中国品牌越来越被边缘化。

奶粉、汽车、日化……这些影响消费者生活品质的众多产品,在国内拥有着巨大消费市场的同时,却面临着一个让人极为尴尬的现实。

据了解,目前洋奶粉在一线城市所占的市场份额在85%以上,在二线城市如长沙占的市场份额也在60%以上。国产奶粉品牌的日益式微,归根结底在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不太放心。

同样对于国产汽车来说,苦日子也还没过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产销数据显示,8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和轿车市场占有率分别降至37.1%和19.5%,这已是自2013年9月以来的“12连降”,至于何时见底,现在还难下结论。

日化也是一个国产品牌被严重边缘化的领域。有统计显示,包括日化品牌在内,我国最早的老品牌大概有6.5万个,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大概是1500个,经营比较正常的大约仅占10%。而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本土护肤品牌,如大宝等纷纷被并购吞噬,后起之秀丁家宜、活力28等本土知名品牌也被外资收购渐趋边缘化。

国产品牌的边缘化,除了我国民族品牌本来就不多的原因外,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在自主品牌建设中还面临着重重困境。

第一,缺乏品牌建设能力。

在全球市场上,“中国制造”被埋在那些华丽、昂贵品牌的底层。中国拥有众多优秀的OEM(代工生产)制造商,他们在多年发展中积聚了雄厚的生产制造能力,但是也面临着如何突破低利润发展模式、转入创新发展模式的问题。有效创建自有品牌,提高品牌价值,提升产品利润空间,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已成为诸多国内企业的战略选择。但是,诸多中国企业依然难以突破OEM制造商的价值定位,缺乏科学的品牌管理策略和方法。

企业在探索创建自主品牌的有效路径和创新品牌价值成长模式的路途中,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第二,品牌意识不足,缺乏清晰的品牌发展战略规划。

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家认为品牌国际化的发展是必然的,但很多企业家只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认识上,对品牌国际化研究不足,特别是品牌意识不够。很多企业家认为,只要把产品销售出去就是最大的成功,做品牌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的事,与自己无关。在认识上,他们始终缺乏品牌经营和品牌战略规划意识,严重制约了企业品牌建设和发展。

目前,汽车、服装、玩具、计算机和皮具等领域,中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缺乏自主品牌的“世界第一”,这正是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缺失的表现。

第三,缺乏品牌经营管理能力。

目前,国内的很多企业都有一个通病——缺乏品牌经营的管理能力,这就使得在品牌经营过程中,企业的品牌形象与品牌价值定位脱节。

缺失的品牌管理能力和盲目的品牌营销,造成企业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当前,企业的品牌建设过于注重广告宣传、明星代言、终端促销。其实,差异化的品牌价值和品牌个性形象建设,以及与目标客户群体的互动沟通,会更有利于客户对企业品牌的价值认知和认同,更有利于降低品牌营销成本,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产品获得品牌溢价和销量增长。

第四,品牌空心化严重,缺乏品牌核心价值观。

品牌空心化的主要表现是品牌单纯的符号化,喜欢空洞的概念炒作,有广泛的知名度而没有差异化的忠诚度,品牌没有个性化的实质内涵,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影响力非常有限。这类现象在中国家电行业尤其突出。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核心价值观。这种品牌核心价值观是别人学不来的,是企业独有的。提炼出正确的企业品牌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以更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更高的产品价值促进企业的价值创造和效益增长。

第五,品牌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首先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尤其是劣质的食品和药品,带给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伤痛更为严重。其次是对社会舆论的扭曲,国内品牌不断出现质量问题,久而久之,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信心将受到很大影响,这种信心的缺失不仅对出现问题的企业是巨大的冲击,也把很多优秀企业的优质品牌牵连其中,进而把整个社会的舆论引导到对于国有品牌狭隘的误区当中,这是对多年来建立起的中国品牌形象的极大伤害。

民族品牌正“被”慢慢消失的尴尬事实,令人痛心。中国如何在成为制造大国的同时,实现品牌强国的梦想,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建立科学、客观、系统的品牌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上一篇:分析农民旅游市场开发论文下一篇:产学研结合的机械电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