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定位经济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演变及时代背景,并以城市“马拉松热”为研究切入点,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对体育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持续升温的城市“马拉松热”彰显了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和潜力,也折射出体育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育定位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体育定位经济学论文 篇1:

跨域体育消费理论研究

[摘 要] 运用跨域消费与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跨域体育消费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增多,跨域体育消费发展空间非常大,不仅带动着相关经济的增长,为展示举办城市的历史文化提供平台;且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对消费市场进行了正确定位。

[关键词] 体育消费 跨域消费 体育赛事

跨域体育消费是在跨域消费与跨期消费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体育消费构建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跨域消费是在跨期消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既定收人约束下,由于价格、商品、消费环境等不同而在本地消费和异地消费之间做出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该理论从地域的角度来探讨一种横向和短期的消费关系。

在体育消费方面,跨域消费主要是由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引起人们消费空间的转移。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越来越多,消费者跨域进行体育消费的发展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对满足体育爱好者、主办城市的政府、体育赛事的赞助商、体育媒体等各自需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在消费经济学理论的支撑下,对体育的跨域消费理论进行研究,力求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及其以后国内、国际大型赛事的经济效应的深人研究提供参考。

一、跨域消费理论分析

前提假设:为了使分析比较简单,我们假设只存在甲、乙两个地区;代表性消费者生活在甲地区,消费者是理性的,在一定收人水平上追求其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交易费用为零。古典消费者理论中:为使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必须分配其预算以使每一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率相等。如果乙地区的商品价格越便宜,或者乙地区的稀缺商品越有吸引力,或者乙地区的消费环境越优越,则代表消费者在乙地区消费的商品数量越多。

二、跨域消费概念及形成

跨域消费概念。有学者认为只要消费者在异地进行消费就是属于跨域消费。关于界定异地的标准可参照行政省(直辖市)为标准。因此,“跨域”的标准也以行政省(直辖市)为界线,消费者跨越行政省(直辖市)进行的消费称之为跨域消费。

跨域体育消费概念的形成。依据于异地的商品便宜、稀有与消费环境优越等原因促使跨域消费的发生。在跨域体育消费中这样的现象也同样存在。另外,还由于某地由于举行一场(次)大型体育比赛,从而引起消费者跨地区进行消费。例如举办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洲际运动会等。依据跨域消费与体育消费概念,跨域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跨越行政“市”支付货币购买体育产品以满足自身体育需求的行为(过程)。跨域体育消费是一种牵动消费产业,即体育产品消费只占跨域消费的一部分,另外还包括交通费、住宿、餐饮、旅游、购物(除体育商品)与邮电通讯等费用。

依据跨域消费理论与体育消费的实践,随着商品销售信息的公开化,两地体育商品的价格不会出现太大差异。但是,由于消费者消费空间的改变,体育消费的附加费用大大增加,这样消费者必将减少本地体育消费的总量来支付跨域体育消费。

跨域体育消费不仅是异地购买体育商品,还包括实现异地体育商品消费的相关费用,所以跨域体育消费依据跨域体育消费理论,举行体育赛事时,不仅要对体育赛事进行最大化地经营,也要对消费者的配套消费项目进行全面地规划,这样既可以方便消费者,还可以提高赛事的收人。从跨域体育消费理论中的消费者的角度讲,也就是将跨域体育消费中的交通费作为赛事组织者的承担项目,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跨域体育消费。

三、跨域体育消费的研究意义

跨域体育消费理论是在跨域消费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但是跨域体育消费的突出特点是消费源于体育赛事的举办。在正确定位体育市场的前提下,跨域体育消费加速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刺激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且还集中展示该地区的文化与城市面貌。

1.正确定位跨域体育消费市场。许多关于体育产业的研究表明:体育产业是我国当前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巨大;体育产业将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跨域体育消费就消费经济学理论而言是属于消费环境的转移引起消费者的异地消费。因此,进行跨域体育消费研究必须弄清楚消费者的消费目的。例如,观看中国大奖赛的消费者与参加云南民族村的体育活动的消费者的消费目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是以观看体育赛事为首要目的,后者是以旅游为首要目的。消费者行为与动机的差异性引导体育消费市场的定位也要具备差异性,不同城市的体育产业在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有所差异。赛事类的体育产业是主导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活动类的体育产业是属于伴生产业,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辅助作用。

结合跨域体育消费而言,主办城市要开发体育赛事就要对体育市场进行正确定位,必须考虑开发体育市场的直接、间接成本与效益。举办体育赛事除了预算直接财务成本之外,城市还必须考虑交通堵塞、污染与公共安全之类的间接成本。同时,也应该长远考虑举办体育赛事的间接收益,例如城市宣传与城市文化的展示等社会效益。另外,对举办体育赛事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有利于体育赞助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体育爱好者的观赏选择和体育媒体的宣传定位。

2.跨域体育消费加速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进。跨域体育消费吸引了异地消费者来本地区消费前提是需要改善了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本地区的跨域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有人认为如果一个城市得到承办权的话,肯定会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支持与赞助,巨大的投资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因此,在政府以及社会的资金、人力与物力的支持基础,城市或者地区举办大型赛体育事必将带动本城市或者本地区经济的增长。

3.跨域体育消费的传导效应。以北京奥运为例跨域体育消费的主体是举办体育赛事,就中国当前来说北京奥运是我国最具影响的赛事。北京奥运将引起全国、全球最大一次的跨域消费。由于北京奥运的举办,刺激与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发展,这样现象称之为传导效应。跨域体育消费理论中重点探讨的就是体育赛事举办的传导效应。传导效应则是指经济传导的最终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将奥运经济的传导效应定义为因举办奥运会引发的关联产业、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北京奥运相关的产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北京奥运的支撑产业,例如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服务业、环保业等。另一方面是北京奥运的带动产业,例如邮电通讯、体育产业、旅游餐饮、房地产业、招商引资、教育产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娱乐行业、建筑技术、环保产业等众多领域的经济辐射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

4.本国或者地区的文化在跨域体育消费中得以充分展示。体育赛事就如同一个舞台,将城市所拥有、沉淀的文化得以展示,盛大精彩的开幕式、令人难忘的闭幕式、奥林匹克文化节,代表本国文化典型特色的会徽设计与发布推出,独具本国特色的吉祥物、火炬、主题歌等等都成为主办国和城市展示自己民族文化的亮点。奥运会更是成了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展示本国民族文化的盛大舞台。我们所期待的北京奥运是沉淀、传承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舞台。在跨域体育消费中,城市特色的突出表现,就是在于对城市文化的展示与传播。

四、总结与建议

1.跨域体育消费是在跨域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探索性理论,打破了消费者原有的消费思维,实行消费空间的转移与消费环境的改变。虽然跨域体育消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跨域体育消费在体育消费研究中还处于试探性阶段。这不仅需要经典的经济学理论的支撑,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进行检验。

2.发展跨域体育消费是一个整体性服务体系,不仅需要对体育赛事进行周密的安排,而且更需要对举办城市的通讯、交通、住宿与餐饮等方面统筹规划。因此,开发与发展跨域体育消费市场统筹是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3.由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一次性,而中国大奖赛一类的举办却是持续的。所以,发展跨域体育消费必须要将消费的最大化与可持续化相结合。消费质量是实现消费最大化与可持续化的保证。另外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时,跨域体育消费者人数多、流动性大,因此,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是举办城市的头等大事。

4.跨域体育消费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手段,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示。因此,在进行跨域体育消费的设计方面,注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应具有长远性。

参考文献:

[1]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柳 江

体育定位经济学论文 篇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体育产业发展:城市“马拉松热”引发的思考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演变及时代背景,并以城市“马拉松热”为研究切入点,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对体育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持续升温的城市“马拉松热”彰显了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和潜力,也折射出体育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供需不平衡问题。经济新常态下,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要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注重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体育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培育多元供给主体,补齐“短板”和增加有效供给等实践路径。

关键词: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市马拉松;供给管理;结构优化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 City Marathon; supply managemen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供給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举措,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也对体育产业发展起到统领和启示作用。当下,我国体育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日益高涨,特别是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城市“马拉松热”彰显了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和潜力。我国体育产业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其内部长期以来形成和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日益凸现,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的供需问题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已迫在眉睫。“十三五”时期,如何把体育产业作为促发展和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怎样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城市“马拉松经济”可窥端倪。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演变及时代背景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称“供给侧改革”,就是用改革思维,从制度、机制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有效供给,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管理可以分成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两个不同管理手段,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供给管理注重对结构的管理,强调政府出台和运用各种政策来影响生产领域的效率,而需求管理注重对总量的调节,强调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或抑制需求,从而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经济衰退[1]。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是有利于需求端的结构调整,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要战略举措。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增长方式结构来引导需求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核心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演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背后基础是经济学界的供给侧学派。供给侧学派最为重要的思想源泉来源于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所倡导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萨伊所讲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中具有很高的影响价值,主宰着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础和主流经济思想。20世纪初,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经济政策渗透着古典自由主义理念,奉行不干预与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反对以需求管理为中心的凯恩斯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蒙代尔和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因强调供给管理而备受重视,并成为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所奉行的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供给经济学派继承和发扬了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思想,强调通过减少干预等方式来发展经济活力和促进经济增长,重视生产和供给之间的关系,减少国家直接干预。

供给学派在两个多世纪多以来,其理论发展演变大致经过“萨伊定律”—— “凯恩斯主义”—— “供给学派”—— “凯恩斯主义复辟”—— “供给管理”这样的历程[3]。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强调“供给侧”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渠道,刺激和增加投资增加供给的主要途径,而减税又是增加刺激的主要手段,同时还强调要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尽量减少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活动。供给学派的理念和建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更深刻和更现实启示是通过深化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形成健康的、可持续的供求关系[4]。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地对“萨伊定律”或“供给学派”生搬硬套,而是从根植于国情,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强调理性的“供给管理”。

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

随着人口红利不断下降,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自然资源粗放和低效能,制度供给严重滞后,政府职能改革不到位,我国的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即出现“供需错位”现象。中国经济增长率告别了两位数的增长状态,简单的需求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供给管理来进行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通过优化供给侧环境与机制,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場空间,从微观主体即创业、创新、创造的市场主体层面来释放潜力和激发活力[5]。

进入“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在兼备需求管理的传统优势以外,注重经济体系的供给侧,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指导方针,通过制度供给,着力改善供给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改革成果惠及民生。鉴于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2016 年 1 月 26 日召开了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标志着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显示出中央淡化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管理,强调了供给管理,从以往依赖行政化的供给手段向靠市场的力量进行资源配置转变。

2 体育产业的供给侧:城市“马拉松热”的现象分析

2.1 城市“马拉松热”的兴起及原因

2000年以前,全国仅有7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2009到2012年之间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新增19场。2013年以来,我国跑步已经成为大众健身运动中参与度较高的一项运动,特别是马拉松及相关活动的参与规模飞速扩大,甚至可以用“火热”和“井喷”来形容,马拉松市场也可谓异常火爆。我国“马拉松热”体现在比赛数量、参与人数、举办地域、媒体宣传多等个方面,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有134场马拉松赛事,比2010年增加了近10倍,全年参赛者高达150万,全国共有4个直辖市和23个省、自治区的79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6]。从单场马拉松赛来看,北京国际马拉松、厦门国际马拉松、扬州国际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等赛事的单场参与人数都超过了3万人,由于参加人数多而规模受限,大家只能通过摇号才能成为参赛者。

城市“马拉松热”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6个方面:1)马拉松运动本身所蕴含的独特魅力。马拉松运动对运动技巧的要求相对较低,装备成本也较低,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毅力和耐力。城市马拉松运动不但体现了竞技体育运动的竞争精神,也突出了群众体育的广泛参与性特征。2)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的制度支持。譬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并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3)政府通过支持和举办赛事来进行城市宣传。城市马拉松赛事为政府打造和提升城市形象打开了一个绝佳窗口。4)社会大众通过参加比赛来满足健身等多元需求。城市“马拉松热”内在动力源自社会大众对身体健康、自我挑战、社交娱乐等方面的诉求。5)各方市场主体追逐经济利益的驱动力。马拉松赛的外部经济效应也比较明显,会带动举办城市在住宿、交通、餐饮和旅游等方面的收入。6)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在国家政策“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的影响下,网络转播和电视转播大大提高了马拉松赛事的传播价值和经济价值。

2.2 城市“马拉松热”背后的供给问题分析

2.2.1 政府供给

城市马拉松赛不仅有利于城市竞技体育发展,还利于普及群众体育和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另外,城市马拉松赛不但对举办城市的就业、投资、城市文化和城市品牌等产生积极影响,还带动交通、餐饮、酒店、旅游、金融、广告、新闻等相关行业。城市马拉松赛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具有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必要性和合法性。城市马拉松赛的政府供给模式,其优点是在特定时期,组委会可以简化配置体育资源的手续和程序,避免市场机制所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更好地体现群众参与的公平性和广泛性,实现公共利益。但是,在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下,容易造成赛事资源的垄断和缺乏竞争,这就导致过多资源浪费和供给的低效率。同时,举办马拉松赛就要消耗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这就会影响到政府对其他领域的供给,导致马拉松赛事的供给不足。由于“政府失灵”现象的出现,举办城市马拉松单靠政府供给模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依靠其他的力量共同完成。

2.2.2 市场供给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马拉松赛事蕴含着很大的经济价值,赛事运作主体可以通过企业赞助、电视转播、报名费等方式来实现经济收益。体育赛事运作主体应该让市场来承担,由市场进行自由调节和自负盈亏,实现优胜劣汰,更好地提高赛事效益。体育赛事的市场供给模式,可以为其确立公开透明的价格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7]。近年来,我国的地方政府已经基本上不再运作马拉松赛事,而交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来依靠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马拉松赛事的市场供给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竞争机制,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办赛效率和消除“搭便车”行为,使赛事运作主体能够解决赛事的正外部性问题。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一旦介入马拉松赛事的产品供给,不可避免地会把追求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而忽视参赛者对马拉松运动的本质需求,忽略城市和社会对赛事本身的期望。

2.2.3 社会组织供给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广政府购买服务[8]。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社会组织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政府通过合同外包的方式交给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民营化与市场化的这种方式,逐渐成为了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9]。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供给中存在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这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中国田径协会在开展群众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主办的城市马拉松赛事,更是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马拉松赛的社会组织供给的优点在于通过公益和自愿机制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降低赛事成本和提高赛事的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但是,体育社会组织也有自身局限性,其志愿性和业余性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体育组织绩效和体育赛事供给质量。

2.2.4 多元混合供给

城市“马拉松热”的背后离不开政府、市场、体育社会组织和社会民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马拉松赛的供给主体应该是由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三者相互依赖,共同合作混合组成。譬如:作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之一的北京马拉松赛,就是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三者结合的典型。城市马拉松赛需要政府、市场和体育社会组织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来满足不同主体的多元需求,政府发挥制度供给优势来保障赛事成功举办,市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提高赛事的经济效益,社会组织联合市场和政府,弥补二者不足,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提高赛事的社会效应,宣传赛事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马拉松赛的供给模式应该是多元混合供给,即以政府供给为保障、市场供给为主导、体育社会组织供给为补充的多元供给模式。

3 困境与契机:基于供给视角的中国体育产业未来发展

3.1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供给困境

3.1.1 体育产业发展的供给不足问题

通过对近年来城市马拉松赛事的报名和参赛人数来看,中国的城市马拉松尽管发展很迅速,但总体还是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赛事仍然满足不了社会公众的需求。城市“马拉松熱”产生了马拉松产业,同时也揭示了在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社会大众的体育需求空间以及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供给不足问题。从总供给上来看,除了马拉松赛产业之外,中国的其他项目类型的体育产业也开始热了起来,但与非体育领域的产业相比,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与国外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总供给不足,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体育品牌竞争力不强,体育市场集中度低,体育赛事产业开发不够,规模效益较低[10]。从构成的核心元素来看,我国的体育场馆十分匮乏,《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提供的信息显示,我国现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46平方米。[11]

3.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无效供给问题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同时,赛事的供给质量不高引来了众多质疑。在充满商业躁动的当下,有些城市缺乏严密组织和慎重考虑就仓促举办马拉松赛事,难免会呈现出诸多问题。体育产业发展的无效供给是由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盲目粗放生产所带来的结果。体育产业品质伪劣、体育产业价格虚高、体育产业同质化产品都会造成无效供给过剩[12]。譬如:在我国体育产业比例最高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受到传统工业经济的影响,存在战略管理模式落后、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缺少高层次专业人才、产业定位模糊等问题。一些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淘汰破产率逐年提高,难以出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用品品牌[13]。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我国体育场馆总数不够,人均体育场馆数量更少,人均体育场所的面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另一方面,我国的体育场馆的运营效能太低,大型体育场馆的闲置率较大,公共体育服务的无效供给过剩。有关调查研究发现:大型体育场馆基本上以场地服务为主,服务内容单一,仅停留在对外开放阶段,没有提供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14]

3.2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契机

3.2.1 简政放权: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供给动力

推进体育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发展和必然要求。通过对体育产业的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高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改善供给品质,使供需达到新的平衡。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目的是通过政府职能的体制机制创新,减少行政审批,激发市场活力,形成良性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公共服务,让更多人享受到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为贯彻国家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策,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进一步简政放权。

3.2.2 结构优化: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

针对持续转型的中国经济,仅靠市场来调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难以完成的,而需要结构性的政策来促成产业结构升级,打造新的产业体系[15]。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就是要在国家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背景下,对体育产业领域内的供给结构进行调整,强调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城市“马拉松热”的背后体现了我国体育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发生,并且正在扩大和渗透,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动力。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出现体育产业从业人数不多,体育场馆总数不多且利用率不高、政府财政投入总体有限、体育赛事等本体产业比重过小等供给结构问题,需要以改革的思维进行供给管理。中国的体育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层次会更加丰富多样,体育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和优化。

3.2.3 互联网+体育: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导火索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互联网发展成为一种新业态和新形态,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创新能力和动力。“互联网+”可以提升供给能力和扩大有效供给,推动消费升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对接和高效耦合。“互联网+”是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促进产业融合与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导火索。“互联网+体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从乐视、腾讯、新浪、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互联网+体育”行业就可以得到充分印证。目前,互联网对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赛事 IP 经营、智慧体育预订、赛事运营管理、垂直社群群体、智能体育工具、互动体育消费、运动社交娱乐等方面产生着很大影响,已成为推进体育行业与产业发展的核心工具[16]。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互联网+”为中国体育产业提供了发展契机和重要路径。

4 我国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

4.1 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注重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

1)明确政府责任,建立管办分离的体育体制。需要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实行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从直接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加强政策引导与规划、市场监督等方面职能,提高管理效率,扩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2)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战略规划和出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强化监督等,为体育企业和体育社会组织创造一个良好制度环境。加强体育产业的供给侧管理一方面要大幅度降低制度性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供给效率。

3)以市场配置为主,注重政府作用与市场力量相结合。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要采用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强调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注意防止政府主导的供给管理回潮[22]。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黄金时期,要注重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实现管办分离和简政放权,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

4.2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体育產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1)鼓励多方投入和参与,重视体育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努力解决体育场馆闲置问题,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特别是要重视体育场馆设施的宏观管理整体规划,提高赛后综合利用效益。鼓励多方投入和参与,特别是高等院校要根据结合本校优势,培养体育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加大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力度,开展体育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多渠道开发体育产业的人力资源。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高校成立体育商学院、体育产业研究院、体育产业研究智库等。

2)实施体育领域对外开放战略,吸引社会力量对体育产业的资本投入。体育产业领域要向国内外开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特别是要出台相关政策来发展体育赛事产业和体育健身娱乐业。要拓展体育产业的投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体育服务、体育用品等企业上市,鼎力打造优秀的国内品牌赛事、体育俱乐部和示范场馆。

3)加大体育科技创新,提升体育科技创新转化率。充分发挥科技要素的作用,以创新的思维去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拓展体育产业的创新链条,加大体育产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力度,结合体育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供给高质量的体育产品。政府积极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扶持和引导体育科技服务行业的发展,推动“产、学、研”模式创新,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体育科技创新转化率。

4.3 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

1)地方出台激励政策,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存在产业总量小且结构不合理、体育经营单位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17]。地方政府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结合本地经济社会与体育发展现状,积极出台配套的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主体体育产业,进一步推进体育用品业升级与转型,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加大体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力度,积极探索 “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发展高端智能体育装备、运动健康大数据、高质量体育赛事等产业。[18]

2)因地制宜与政策支持相结合,优化体育产业布局。我国中西部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江河湖海、草原、沙漠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产业项目。以申办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赛事为发展契机,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产业。一些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国际体育资源的集聚地。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示范区或集聚区。同时,国家也要出台一些政策,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产业,实现全国体育产业布局的良性互动。

3)打破产业融合壁垒,促进体育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体育产业发展要在新业态与新技术的引领下,与健康、养老、教育、旅游、培训、传媒、科技、文化、广告等产业融合,能够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大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促进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电子竞技、体育影视、体育培训等新业态发展。在体育赛事、全民健身、体育商贸等领域积极探索“互联网+体育”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加速体育服务业的发展。

4.4 培育多元供给主体,补齐“短板”和增加有效供给

1)强化市场竞争,培育多元市场主体。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管理,就是要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培育和支持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19]。通过财政政策、税费价格、规划与土地等政策支持,降低体育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行政审批,放松价格管制,促进自由竞争,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的体育市场体系。培育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骨干企业,组建体育产业集团公司,鼓励成立体育产业孵化平台或体育产业研究院。加强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合作,通过信贷支持、政府购买等多种形式支持和培育体育社会组织。

2)從低端转向中高端,提高体育产业的供给水平。在体育产业的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可以协同来解决供给问题,积极探索多元治理之道,实现善治的目标[20]。地方政府要大力培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健身休闲等体育服务业,鼓励各地打造一批优秀的品牌赛事、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场馆,提高体育服务业的质量和层次。在金融和财税政策上,鼓励体育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扶持体育用品制造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来提高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同时要淘汰落后的体育企业。

3)补齐体育产业“短板”,向新兴体育业态转变。我国体育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且市场化程度低,需要解决体育人口不足的问题。体育场馆数量较少且使用率不高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另一“短板”,需要各级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来统筹规划体育场馆建设。重点建设利民便民的公共健身中心、健身步道、中小型体育场馆等场地设施,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积极推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挥政府和市场力量,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增加体育服务业所占比重。以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为切入点,以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为突破口,举办优质体育赛事,加速体育服务业的发展。

5 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体育产业势必会对正在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经济社会注入强大动力。同时,我国体育产业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使供需达到新的平衡。“十三五”时期是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体育产业要紧抓机遇,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注重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伟.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从需求管理到供应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2] 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2):2-7.

[3] 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对“供给侧”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J].财政研究,2014(8):2-16.

[4] 钟祥财.供给学派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J].上海经济研究,2011(1):123-132.

[5] 贾康,冯俏彬.新供给:创构新动力——“十三五”时期“供给管理”的思路与建议[J].税务研究,2016(1):3-9.

[6] 韩天.2015中国马拉松数据:134场赛事 150万人参与[EB/OL]. [2016-01-09].http://www.athletics.org.cn/competition/news/2016-01-09/490683.html.

[7] 高文景.体育赛事属性及供给方式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75-78.

[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9] 李军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学理因由、典型模式与推进策略[J].改革,2013(12):17-29.

[10] 黄海燕.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4):27-30,37.

[1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汇编[Z].2015.

[12] 李博.“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2):52-58.

[13] 邵桂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困境与突破[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5):7-11.

[14] 陈元欣,王健.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企业化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10):17-24.

[15] 李倩.“互联网+体育产业”势不可挡[N].中国商报,2015 -11-25(03).

[16] 常修泽.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学术报告[J].改革与战略, 2016,32(3):47-54.

[17] 鲍明晓.“十三五”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2):1-6,45.

[18] 黄海燕,张林,陈元欣,等.“十三五”我国体育产业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2):13-18.

[19] 毛雁冰,孙凯.供需错位条件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3):83-88.

[20]马玉华,王莉,沈克印. 公地悲剧、价值失范与多中心治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体育服务的困境与破解[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6):1-6.

作者:沈克印 吕万刚

体育定位经济学论文 篇3:

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探讨

[摘要] 从经济学角度看,体育产业具有独特的特征,如强关联性、高弹性和带动效应;从社会角度,体育产业是无烟、无污染产业,体育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体育产业经济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体育产业问题对策河南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体育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增强,体育消费进一步兴起,体育市场逐步繁荣,体育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推动作用。一方面体育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关联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拉动辐射作用,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其辐射作用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浙江省2000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每增加1万元体育产业的总产出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2.71万元,表明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和乘数效应。体育产业也易于和其他产业组合形成体育旅游业、体育传媒业等边缘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体育产业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将有较快的发展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其弹性值大于1,这反映在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上,显然其速度大于GDP的增长速度。从体育的消费需求看,其对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变化非常敏感,是一种近似奢侈品的需求,这种高弹性使得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会给体育产业带来较快的发展,使得体育产业成为一个具有较大潜力的朝阳行业。体育产业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与其他产业相比属于典型的无烟产业。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体育产业自身发展中还存在诸如产业整体规模小、商业化运作水平低、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小等问题。而河南地处中原,属于经济不发达省份,体育产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探讨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寻求体育产业发展的途径尤为必要。

一、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消费意识滞后,对体育产业认识不足

河南省是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又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大省,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对较为滞后。据资料显示,1999年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占河南省GDP的30.20%,河南省体育产业占第三产业总值的0.37%,仅占省GDP的0.11%;1999年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各占总人数的82.1%和17.9%,较多的农业人口使得该省居民在人均收入、消费支出以及对体育消费的认识等方面都较落后,影响了该省体育产业发展和产值的增加。另外,长期以来该省体育事业按照福利事业的模式运作,体育事业的管理多采用行政手段,缺乏经济手段,政府对院校体育产业投入量偏小,投入渠道单一,缺乏对体育产业的准确定位,否认它具有创造价值的经济属性,造成对体育产业认识的滞后。

2.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落后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济和管理的人才,而目前,河南省还没有专门从事培养体育经济类人才的院校,虽然个别院校开设了与体育经济相近的专业,但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大量实践型体育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要。而我省高校总数偏少、高等教育投资不足更加剧了体育经济、体育管理类人才的欠缺程度。目前,我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严重缺少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尤其是懂经营、懂管理、懂法律、懂体育的复合型人才,体育产业人才的总量、质量、专业构成已成为制约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

3.体育市场体系不完善

由于体育消费观的滞后和对体育产业的认识不足,必然忽视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一部分这一重要思想,势必忽视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生产体育产品的厂家不注重体育产品的宣传、以及对消费者进行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等工作,未能对体育的功能和效用做有效宣传,导致最终的经营失败。消费者对体育投入未能达到预期期望,因此对体育消费的欲望下降,这种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流畅、闭塞的状态严重影响体育市场体系的形成,从而限制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4.缺乏河南省自己的品牌

通过对河南省主要城市的体育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调查发现,从大型体育器械到一般的体育服装用品,没有一家河南省的知名品牌,到处所见的不是国外的耐克、阿迪达斯,就是国内其他省市的李宁、英派斯、澳瑞特等著名品牌产品。省内多是一些机械制造厂或一般服装厂组织一些来料加工,或模仿名牌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体育用品,且售量很有限,很难形成规模经济,生产销售量很难掌握,影响体育产业发展。

二、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1.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减少和消除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改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体育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加快培养体育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大力扶持体育用品市场,积极带动体育旅游、体育广告和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

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培育体育市场。大力倡导健康的体育消费,引导群众树立“社会要小康,身体要健康”的新观念。完善体育服务结构,满足居民多种体育需求。鼓励和引导社会各行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体育市场开发,投资体育产业。有商业价值和市场需求的运动项目,积极探索职业化道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规范的职业化运作。加快推进适宜产业化的单项协会、职业俱乐部法人实体化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实行法人治理制度。

探索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新模式,提高利用率,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开发使用现有体育场馆及其所有的土地等资源,完善体育场馆必要的相关设施和功能,发挥其竞技比赛和健身休闲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充分吸纳民营资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进行市场运作,努力把体育产业做大做强。

2.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培养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

体育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最根本的一条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切实做好体育产业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我们要根据国内外经验和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途径:一是充分利用体育院系,有目的地在相关专业中开设工商管理类、旅游类课程;二是有目的地在经济院系开设体育管理类课程;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培养体育经营、体育管理、体育旅游业等复合型人才,为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足够的后备力量;三是开办培训班,对现有体育经营管理、体育旅游经营人才进行经济、管理、体育旅游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可吸纳一批经济类管理人才进入体育产业,充分利用省内现有的人才资源。

3.挖掘河南传统体育资源,推动体育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利于组织大型体育赛事。另外,中原人民自古以来就喜文善舞,田径、球类、武术等项目是我省的传统体育项目,此外我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承载着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又是少林拳和太极拳的发源地,这些都是体育特色旅游难得的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河南省的传统体育优势和资源,使少林寺引发的体育旅游和少林武术引发的体育培训更好地结合发展,并针对我省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市场开发,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抓好少林武术和太极拳的培训和竞赛工作,以登封少林寺和焦作陈家沟为依托,创造体育旅游品牌效应,同时定期开展大型表演竞赛活动,继续办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安阳林州国际滑翔伞比赛、信阳龙舟赛、济源篮球赛、等具有河南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体育活动,建成一批群众体育活动的“精品工程”。加大体育旅游的宣传,尽快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安全可信的河南体育休闲、娱乐旅游新形象,讓更多的人走进河南,以体育旅游产业为突破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全省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水平。

4.大力发展学区体育产业,使其成为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区体育是为适应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要求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新型社区体育形式,它以一所或几所相对集中的学校为中心划分地区范围(可跨行政区域),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居民为对象(包括学生),通过有效利用学校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这一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新模式,其硬件建设、改造和实施的各个阶段,以及学区体育开展活动时的诸如俱乐部、会员制等形式,都可以成为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一个拥有齐全、完美学区体育设施的社区,提升了社区品质,优化了社区环境,可以促进招商引资;学区体育以其特定的地理区域和文化内涵,在整个社会中凸现,通过学区体育的发展可以逐步形成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从而增加社会体育人口,提高社会体育消费总量。因此我省要大力发展学区体育模式,使其成为社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李明:体育产业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丛湖平:体育经济学[M].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建设童莹娟: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与产业特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5):378-380

[4]刘丽左晓瑛: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和存在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9):215-217

[5]关于如何振兴我国体育产业的思考与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16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杨玉珍 舒良友

上一篇:西药学及中药学论文下一篇:生化汤临床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