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化学教育论文

2022-04-20

科学与艺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二者的结合是创造的源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培养创新人才要文理并举,要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和艺术的研究领域虽然在起源上不同,但两者却密切相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分散系化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分散系化学教育论文 篇1:

对丁达尔效应的研究

摘要:丁达尔效应实验引入激光笔作光源已成为教师广泛采用的方法,然而由于激光的特殊性,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随之增多,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验对照和理论研究,得出了一般体系都有光散射现象,只是强弱不同,并对这种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对黑暗中一些体系的光散射以及光辐射等疑难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

关键词:分散系;丁达尔效应;光散射;发射光谱频移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分散系的一种重要的光学性质,这种光学性质也是中学教师关于胶体性质和胶体分散系鉴别教学的重点内容,特别是近几年来以激光笔为光源的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结果更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引人瞩目[1,2],但是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1 分散体系的光散射实验

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我们对常见的一些溶剂、不同的分散系采用不同的光源进行实验,盛装药品的玻璃仪器均为50mL小烧杯,三色激光笔(50mw)(波长:红/650nm,绿/532nm,蓝紫/405nm);绿色激光笔(200mw)(波长532nm±10)。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以不同激光笔为光源的丁达尔效应实验展示了和以往人们关于丁达尔效应实验现象不同的诸多方面:(1)大多数不同的体系均有光亮的通路,有强弱之分;(2)功率高的绿色激光笔几乎对所有分散系形成光亮通路且可透过;(3)纯水也有程度不同的光亮通路;(4)对于溶液而言正常光线下是微弱光亮通路或没有光亮通路,但是在黑暗中确是较明显的光亮通路;蒸馏水也一样;而光亮通路(垂直于光的入射方向观察的结果)的颜色以及透过光或光斑(透过分散系在背景墙上形成的光点)的颜色也成为人们研究的另一方面。对此我们认为,上面表1、2说明发出不同颜色激光的激光笔给丁达尔效应实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也出现了复杂情况,因此结合化学实验以及理论研究对丁达尔效应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我们根据光散射理论[3]、常见分散系分散质微粒大小之间的关系[4]进行的有关研究。

2 实验结果的讨论

表1、2展示的实验内容是一些具有代表性体系的丁达尔效应,但是实验结果却和教科书的一些内容有些出入,这些实验结果也是一些教师以及学生心中疑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实验现象加以理论分析。

2.1 实验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

研究实验结果之前对散射理论以及相关问题做必要的梳理是搞好实验分析的重要前提,也是深刻理解胶体分散系的必然要求,对此分析如下:

(1)胶体分类中只有疏液胶体具有全面的胶体性质,亲液胶体以及缔合胶体严格讲和疏液胶体具有本质区别。

(2)胶体的分类是相对的,其中微粒大小略小于1 nm或略大于100 nm的分散系也具有一定的胶体性质[5]。

(3)体系微粒对光的散射是广泛存在的,散射的原因不同结果也不同,胶体分散系可能没有丁达尔效应,非胶体体系也可能有丁达尔效应,一般看来胶体分散系的丁达尔效应比较强[6]。

(4)光亮通路的颜色及原因、入射光、散射光、透射光性质、溶胶颜色等问题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

(5)观察光亮通路的最佳位置应该引导学生实验研究并加以总结。

2.2 分散体系光散射实验结果分析

2.2.1 CCl4(l)、C6H6(l)、H2O(l)的光散射

这三种液体的实验结果表明有微弱的丁达尔现象,依据Rayleigh散射理论如n1=n2则应该无散射现象,但是依据Debye散射理论观点,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会引起液体密度的涨落,局部区域密度的涨落会引起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引起系统的光学不均匀性而引起光散射,由于一定温度下分子的热运动变化不大,因此液体密度的变化也应该很微弱,所以这种散射也应该很微弱,另外CCl4分子间的卤键、C6H6分子间π-π以及C-H…π作用,H2O分子之间的氢键等弱相互作用都可能促成小分子向大分子的聚集,实现进入1~100 nm而产生微弱的丁达尔现象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例如研究表明H2O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确实可以形成纳米水,纳米水分子的大小在2~100 nm之间[7]。

2.2.2 医用酒精、CuSO4(饱和)、NaCl(饱和)的光散射

这三种液体的实验结果表明有微弱的丁达尔现象,只是CuSO4(饱和)对绿色或蓝紫色激光的丁达尔现象强些,依据Debye散射理论观点医用酒精、NaCl(饱和)的微弱丁达尔现象应该来自溶液中的溶剂密度的涨落,其次是溶质的浓度的涨落;而CuSO4(饱和)比较特殊,一是对红色激光没有通路,其原因是由于CuSO4(饱和)是蓝绿色的,说明其溶液对红光有吸收作用,所以没有光亮通路,二是CuSO4(饱和)对蓝紫色或绿色激光的散射比医用酒精、NaCl(饱和)强一些,这可能是在硫酸铜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8]:

CuSO4+2H2O Cu(OH)2+H2SO4

CuSO4+Cu(OH)2 Cu2(OH)2SO4

由于难溶物Cu2(OH)2SO4的生成,可能形成疏水胶体,特别是在加热硫酸铜的情况下,这种疏水溶胶的浓度可以期望达到理想的程度。

2.2.3 豆浆、牛奶的光散射

实验结果表明浓的豆浆或牛奶对三种激光没有光亮通路,只是在激光入射点靠近液面处能观察到近圆形的散射光;极稀时才对三种激光形成光亮的通路;对于这两种分散系一般专业书籍中认为是乳浊液[9],而高中教材中认为豆浆是胶体,据此很多教师或学生认为牛奶和豆浆类似,也应该为胶体,据此我们查阅了豆浆、牛奶的有关组成的信息,情况如下。

前面的分析说明四者颜色的关系比较复杂,把握四者颜色之间的关系对于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很重要,对此总结如下:

(1)如果入射激光颜色和分散系颜色互补,白天则可能没有光亮通路,也可能没有透射光(亮斑)。例如:Fe(OH)3(胶体)(蓝紫色激光)、硫酸铜(饱和)(红色激光);但是如果分散质的浓度比较小,尽管入射光颜色和分散系颜色互补[26],这时也可能形成和入射光颜色一致的散射光和透射光(光斑),红色激光笔照射稀的硫酸铜溶液的实验现象就是这样。

(2)如果入射激光照射到无色透明的胶体分散系上,则散射光和透射光的颜色和激光颜色一样,如果激光照射到有色胶体分散系上且胶体分散系颜色和激光颜色不互补,则散射光和透射光的颜色和激光颜色一样。

(3)如果入射光为自然光,胶体分散系透明有颜色,则自然光中和胶体颜色互补的颜色被吸收,胶体本身的颜色被散射。

(4)如果入射光为自然光,胶体分散系为无色透明,则这时散射光为蓝紫色,透射光为黄色,具有互补性,例如硅酸溶胶的丁达尔效应实验的散射光和透射光就是这样。

(5)当一束光通过介质时,在入射光方向以外的各个方向观察到光辐射的强度与入射光波长(λ)以及微粒尺寸大小(d)有关,Rayleigh散射(d≤0.05λ)研

由公式可知,散射光强度i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波长愈短,散射愈强;散射光强度与粒子体积V的平方成正比,这说明粒子尺度对光散射的重要性;散射光强度与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N成正比,分散相粒子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n1、n2)相差愈大,散射作用愈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胶体胶粒的浓度较大或胶体粒子在体系内排列较整齐时,每个粒子所产生的散射光相互干涉,可使散射光消失。

4 思考及启示

高中教材采用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对比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实验教学,从目前的实验效果看并不好,因为当采用绿色或蓝紫色激光时,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两者都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我们认为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应该具有稳定的演示结论,而硫酸铜溶液不具备演示结论的稳定性,用红色激光没有丁达尔现象而用绿色或蓝紫色激光就有,这种情况容易使教学效果打折扣。所以根据表2如果把硫酸铜溶液换成医用酒精,这时即使采用不同颜色的激光,也会出现教材上描述的溶液有微弱丁达尔现象的结论。另外对配好的溶液而言减少对其扰动或放置一定时间后再做丁达尔效应实验并且和胶体分散系对比效果较好;另一方面由于激光技术的普及,各种激光颜色的激光笔进入家庭,使得各种情况的丁达尔效应实验现象广泛进入学生的视野,由此引起的问题是学生对丁达尔效应的各种疑问,这不能不说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丁达尔效应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对教师搞好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刘文芳,杨芳.探究如何更清楚地观察到豆浆的丁达尔效应[J].化学教育,2009,30(8):58~61.

[2]郑志信.对“红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实验”的探究[J].化学教育,2010,31(7):76~77.

[3][6][10][13][21]王思玲,苏德森.胶体分散药物制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8~354.

[4][5][9][11][14][16]沈钟,赵振国,康万利.胶体与表面化学(第四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2~52.

[7]庞小峰.在水中的纳米水分子的发现和它的特点及实验证实[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6,(4):1~3.

[8][20]刘怀乐.中学化学教学思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44~46.

[12]常敏.牛奶质量光学检测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27.

[15]黄友如,华欲飞,裘爱泳.光散射及其在大豆蛋白粒度分析中应用[J].粮食与油脂,2003,(12):14~16.

[17]严宣申.制备氢氧化铁胶体[J].化学教育,2006,27(8):33~38.

[18]吴秀艳,吴立新.铁系黄色颜料的制造[J].辽宁化工,1996,(1):19.

[19][25]樊美公,姚建年,佟振合.分子光化学与光功能材料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9~825.

[22]刘一星,余亚斌,张丽等.纳米体系中发光能隙展宽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8,57(11):6754.

[23]陈力勤,钟淮真,陈日耀等.α-Fe2O3-TiO2/SA复合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电化学,2004,10(4):452~458.

[24]宋国利,刘慧英,孙凯霞等.纳米ZnO胶体可见光发射机制的研究[J].发光学报,2003,24(4):350~351.

[26]陈福,武丽华,赵恩录等.玻璃颜色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

作者:李俊生 赵琳 孙晶 郭瑞红

分散系化学教育论文 篇2:

化学教育中融合艺术与美的一些尝试

科学与艺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二者的结合是创造的源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培养创新人才要文理并举,要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学和艺术的研究领域虽然在起源上不同,但两者却密切相关。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着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各种艺术作品的风格;艺术的形象思维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灵感和启迪;而作为研究物质、创造物质的重要自然学科——化学,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是艺术创作的知识基础,也为艺术的创造和追求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和工具。

江苏省艺术高级中学是全省第一所依托普通高中建立的艺术特色学校,艺术特长生是我校具有一定的艺术专业特长和文化素养的学生群体,其特点是活跃、开放,有一定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性,也有着较高的情商和较强的感受美、欣赏美、领悟美的能力。教师在针对艺术特长生进行化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牛的共性和个性,设计符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活动,采用激发学生成长进步的评价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应注重贯穿审美教育思想,融合文化艺术元素,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点上,启发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同时,自觉提升文化、艺术素养,从而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现以“物质的分散系”的教学设计与评价为例进行阐述。

一、在美的化学剖析过程中建构化学基本概念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胶体等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必修1“物质的分散系”教学内容的重要知识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充分挖掘了自然界、艺术品和生活中的许多相关内容,通过融人文化艺术元素,展示了分散系给世界带来的美,并从化学层面上对这些美进行分析,旨在“美”的教学情境中建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情操以及热爱化学、赞赏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的美好情感。

1.“天造之美”源于不同分散系的造化

自然界中的许多“天造之美”都与分散系有关。教师用媒体展示:早晨的阳光射入树林,产生一道道美丽的晨曦。引发学生思考:画面中是否有分散系?晨曦如何产生?再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第二幅面面是教师用媒体展示气势磅礴的钱塘江一线潮“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场面。学生通过学习可知:河水也是一种分散系,这一地带刚好是河流人海口,会产生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就与胶体的聚沉有关。而从地形看,这个地方是一个喇叭口,潮水产生的冲击力非常大,所以会产生汹涌澎湃的壮景。教师接着还可再介绍由固体分散到固体中形成的分散系,例如各种宝石等。

2.“匠心独运”巧用分散系造就艺术品

人们经常会赞叹的艺术品的精美绝伦和独具匠心,而这其中许多地方都有着分散系的功劳:教师播放视频“绚丽多姿的陶瓷艺术”,视频中展示了“唐三彩”艺术品、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等。陶瓷制品的精美离不开表面的釉质,而表面这层釉质就是分散系。接着学生交流课前查阅到的各种色彩斑斓的釉质的成分,然后过渡到古代流传至今的名画和书法作品,教师用媒体展示名画,请学生展示自己临摹的书法作品,揭示用于作画、书法用的墨汁、水彩、水粉颜料等都是分散系。随后,又用媒体展示现代英国艺术家基思·泰森的绘画作品,介绍其绘画手法是将混合的涂料、色素和化学物质放置在同一张铝板上,通过地心引力、化学反应、温度、湿度、蒸发等因素共同作用,使这些涂料、色素和化学物质永远停留在一个状态中产生风景似的自然图像。学生感叹:“原来基思·泰森的作品就是一个分散系啊!”

二、在美的化学展示过程中体验化学探究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外,还精心营造艺术氛围,增加艺术表现手法,使化学课更具文化艺术气息,使化学的“美”得到充分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体验探究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都能得到提升。

1.艺术的手法展现过程

富有艺术文化感染气息的教学氛围能吸引学生,使学生能更快融入课堂,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以实验引入新课时,教师可将演示实验描述为给学生变一个小魔术:有三种无色液体,两种在常温下,一种正在煮沸,分别滴人试剂瓶内的“奇妙”液体。引导学生观察、回答实验现象的异同,猜测“奇妙的液体”是什么,这三种混合物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再揭秘魔术:奇妙液体”是饱和FeCl3溶液,第一种无色液体是蒸馏水,形成的混合物是溶液;第二种无色液体是NaOH溶液,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第三种无色液体是煮沸的蒸馏水,形成的混合物是胶体。采用变魔术的艺术表现手法开展教学活动,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探究产生各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的欲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美的语言激发探究欲望

热爱美、追求美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在化学教学中引用富有诗意的美的语言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引起共鸣。例如,引用老舍的诗作《咏黄山》:“人间多少佳山水,独许黄山胜太华。云海波澜峰作岛,天风来去雨飞花。千重烟树蝉声翠,薄暮晴岚鸟语霞。怪石奇松诗意里,溪头吟罢饮丹砂。”诗中云海、薄暮、雨花、晴岚……诗情㈣意地勾勒出了一幅美的画卷。接着引发学生思考:诗里提到了多少美景和分散系有关呢?这些分散系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引用富含“美”的语言能创设出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对化学和艺术都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

三、在美的化学领悟过程中评价学生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由七种紧密关联而义相互独立的的智能组成”,“虽然每个学生的智能所擅长的方面不同、表现的领域不同,但都有发展的潜力”。教师应针对本节课“在化学教育中融合艺术与美”的特点,确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既关注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水平,义关注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领悟“美”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领域进行学习,以达到更优的学习效果。

1.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教师在化学课上为艺术特长生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的艺术才华能得到充分展示,并给学生的才艺表演适当加分,能让学生体验到另一种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激励他们利用其特长更好地为全面发展服务。例如,在讲到早晨树林罩的晨曦时,教师讲述:“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存我们的校园中也有这样美丽的景色,下面请一位同学用歌声为我们描述一下校园的早晨吧!”接着,请学牛表演独唱《校园的早晨》。再如,看完短片中黄山的云山雾海后,教师讲述:“欣赏了这样的美景,想抒发一下感情吗?现在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诵老舍的诗作《咏黄山》,另请一位同学给我们现场写一幅书法“云山雾海”,然后请学生即兴表演。”教师可对以上学生的才藝表演进行测评,折合成附加分计入期末总成绩,这对那些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学生能起到鼓励作用。

2.利用多元的评价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通过在化学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贯穿“美”、体验“美”的化学教育方式,学生的审美情操以及对美的领悟和追求的情感是否获得了提升也足教学评价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情感和态度多以内隐的方式存在,教师可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开展焦点访谈等方式进行测评学生对将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化学教学方式的情感态度,以促进学生美育方面的良好成长。

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卷调查题目:①你对在化学教育中融入文化艺术元素,贯穿“美”、体验“美”的教学方式有什么感受?②你觉得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更好完成学习任务有帮助吗?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对美的感受和领悟力有提升吗?

可以设计如下焦点访谈提纲:①你喜欢将在化学教育中融入文化艺术元素,贯穿“美”、体验“美”的教学方式吗?为什么?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的体验,你对化学学科有没有新的认识与感受?

科学认知和艺术认知是同等重要的认知方式,两者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当代教师应树立大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渗透科学与艺术和美的融合,注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审美能力与个性特质都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冰

分散系化学教育论文 篇3:

反思:浅谈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化学教学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凡参与其中的广大师生大多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特别是教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重庆作为全国课改的最后一批,在最后这一届老教材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们也受到了新教材理念的很多冲击,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一些与时俱进的革新,本文结合自己备课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一些粗浅的观点,期望与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共同交流和讨论。

关键词:备课;实验;胶体;分散系

不同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不一样,我们教学的重点和对人才的培养方向也有区别,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开展了新的一轮科学教育及课程改革,确定了现代教育开始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的科学教育。以至于新教材的编排由原来的体现化学学科知识的体系化,而改为适应学生认知能力的模块教材的编排体系。不少教师认为,新课程模块教材所呈现的知识不成体系,较为散乱。事实上,这些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等鲜明的特点,关键是教师如何能真正理解教材的教学目的。将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老教材的高三(选修)课本里的《胶体》一章,编排的位置和所要求体现的内容,也类似于新教材的模块教学模式。在以前的教学中,也感觉这一章的内容,概念抽象,且与其它章节联系不大,教学时,无论多具体,还是逃不过学生学了就忘的命运。而且,这部分的知识以概念理解和应用为主,不需要过分深入,有的教师就感觉很难把问题讲授清楚,甚至觉得概念过于抽象,上课下来后,感觉语言枯燥,课本中介绍实验很难与课堂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本人在《胶体》第一节的备课中,结合了新教材理念中的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将书本上的两个演示实验稍作改动,再结合图片讲解,收到了较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各位同行分享如下。胶体这一节的授课难点在于概念抽象,学生很难将生活中看到的胶体现象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很难体会分散质大小对分散系分类的影响,在宏观现象和微观定义上,难以建立起理解的桥梁,以往的教学方式,就是把定义给大家,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而事实上,我觉得老师只要在实验中能多下一点功夫,就能很形象地帮助同学们理解胶体的定义。在《胶体》第一节中演示实验一,是配制氢氧化铁胶体,并用丁达尔现象检验。而在教材的第一段,却是先介绍“分散系”的定义,当提出“分散系”这个新名词时,学生就需要有个认识过程,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把三种不同分散系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溶液和浊液联系起来,但至于为什么要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进行分类?他们在外观上究竟有什么差异呢?我们可以辅助以对比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外观上,溶液、浊液和胶体的差别。

一、对比实验,让学生理解好对比概念

取一定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10毫升,放入100毫升的小烧杯中,加入80毫升冷水,会发现烧杯中无明显变化,只是溶液颜色由于加水稀释而略微变浅,此时配得A。向80毫升沸水中,缓缓滴入3~5滴三氯化铁稀溶液,会看到溶液颜色变成了比三氯化铁黄色溶液颜色更深的红褐色溶液,待溶液自然冷却,此时配得B。向一定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看到溶液中迅速产生红褐色沉淀。待其静置后,可看到下层为红褐色固体,而上层为无色溶液。此时配得C。由实验现象,结合已给的分散系的定义,不难判断出,A为三氯化铁溶液,C为氢氧化铁悬浊液。而B呢,外观看上去和溶液差不多,是均一透明的,而实际由于溶液颜色加深了,我们可以推测B不是简单的三氯化铁溶液。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丁达尔效应,来分辨A,B是否属于同一种分散系,通过激光照射可以发现,B中出现一条光路,而A中激光穿过溶液,却没有形成光路,由这个特殊的现象,我们就可以判断B为另一种分散系,胶体。通过这组实验对比,学生能很直观地掌握住溶液、胶体、浊液三者在外观特点上的差异。同时可以很好地观察到溶液和胶体的特点“均一,透明”而悬浊液经过静置,可看到固体分散质沉淀下来,而上层为透明清液,同样回想如果是苯和水也可以配成乳浊液,而通过静置后,同样苯和水的乳浊液也会出现分层现象,从而得出浊液特点“不均一,不透明”。

二、从实验入手,使抽象概念变得“平易近人”

在定义分散系的分类时,从本质上,我们是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进行分类的,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分散系为溶液,大于100nm的分散系为浊液,而在1nm到100nm之间的为胶体,但是,nm是一个微观度量单位,学生听上去也很抽象,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设计,来帮助同学们形象理解,不同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最后有关三种分散系的对比中强调了溶液,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不可以通过滤纸,而溶液和胶体中,只有溶液的分散质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教材上只要求演示了半透膜实验。那么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是否刚好不能通过滤纸却又能通过半透膜呢?如果按照正常教学只能让学生推测和教师的讲授引导了。但是作为一个实验现象的描述,最好的讲授方法就是把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滤纸实验,刚才配得的A三氯化铁溶液,B氢氧化铁胶体,C氢氧化铁浊液,不同的分散系,将它们分别取少量,滴加在重叠好的两张滤纸上。片刻后,观察两张滤纸上的颜色变化;实验现象:可以看到,滴加了A的下层滤纸出现了黄色,滴加了B的下层滤纸同样出现了红褐色,而滴加了C的下层滤纸无颜色变化;结论: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通过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这个滤纸实验,即利用了实验一中所得分散系,让学生对概念理解产生联系,同时,又利用了这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本身有颜色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都很容易成功。再结合半透膜实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验能具体形象地呈现定义中的抽象数据,能让学生感受的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的魅力,同时,丰富了课堂的形式,避免了一言堂。有时,会觉得做实验浪费时间,还不如几句话就跟学生讲清楚了,其实不然,一个实验所能阐明的道理,不是老师几句话就可以阐述得清楚的,而且,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从一个试验中观察和学到的,不光是老师要讲的课本知识,还有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建议,在课堂上,能用实验说明问题的地方,我们老师绝对不可以省略。不可以用语言草草带过。

总之,在教学的环节中,在新课改的浪潮下,作为当代的化学教师,应善于不断创新,将演示实验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光是科学知识,还有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学习技能、实验技巧,让一堂概念课,也可以变得栩栩如生。也避免了实验变成了课堂上哗众取宠,可有可无的“把戏”,有的教师不愿做实验,害怕做实验,就是觉得一节实验课下来,学生只是看热闹去了,真正该看的没关注到,于是遇到有实验的部分,就一节课把一章的实验全部做完,讲到对应部分时让学生回忆当时看到的实验现象。试想,如果当时做实验时学生都以哗众取宠的心理在看,事后又有几个同学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现象呢?一节课做5,6个实验,学生如何有时间和精力去消化这些实验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于是教师得到的便是参考书上关于实验现象及实验注意事项的标准“复述”。而学生得到的只是标志性的实验现象而已。其实,引导课堂的是教师本身,如果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就把实验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每个实验用以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而且,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穿插学生设计实验,就课本中的问题请几个同学来设计实验,请全班同学来进行评估,最后来演示其中的一到两个实验,看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这样的实验课,学生学习的就不光是所看到的实验现象,还有如何根据所给材料,来分析、验证化学问题的科学分析方法,像这样参与性强的实验,学生又如何能置身事外的“哗众取宠”呢?关于什么是科学教育,一直一来都在激烈的争论,而我认同科学教育应超越中小学、大学的科学教学和教师培训等传统的范畴,拓展至科学同社会相互作用的层面,即将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和社会对科学的作用作为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作为教师,在授课时,就没有什么不能讲、不可以讲,只要是学生认知水平可以接受的,我们都可以传授,在方式方法上,也要为以后的大学学习做铺垫。科学素养及STS教育的思想已经成为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主流思潮,回想这一变化,就要求我们打破只注重学科领域的中学化学教育,进一步拓展它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备课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9).

[2]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思路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0).

[3]教学内容与课型选择和諧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0).

[4]廓清思路抓重点革新观念促课改[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0).

作者:赵立青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材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中物理课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