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恤旅游文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文化衫是一种特别的直接反应文化现象,彰显个性的文化阵地,是反映人们文化审美品位的“布媒体”,它既是服饰,也是媒介,也是传声筒。本文希望透过文化衫上的文字,结合部分语言学和传播学原理,结构中英文化传播,观察服饰文化需求,解读服饰背后的文化博弈。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T恤旅游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T恤旅游文化论文 篇1:

T恤文化发展及其设计探讨

摘要:从T恤文化起源、T恤发展现状、国内外T恤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建议等方面探讨了T恤的成长以及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导设计师走个性发展的路线。

关键词:T恤;文化;风格;设计;现状;发展

T恤是“Tshirt”的音译名,保留了英文起首字母“T”.这个中英文的混血词听上去并不那么富有异国情调,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这个词汇并不理想,“恤”字更毫无美感而言,但却并不影响所有中国人都约定俗成地使用,可见商业的力量有多强大。T恤平民化、大众化,却又充满时尚元素。只要在色彩、图案、领口、袖口下摆造型加上创意性变化,就能紧随最新潮流指标。不同式样、颜色、搭配的T恤,小小的细节就能改变着衣者的形象,也许,这就是T恤的真正魅力吧!

1T恤文化

关于T恤起源并无定论。一种说法是:17世纪美国安纳波利斯码头的卸茶工人常穿着印有“TEA”(英文茶叶的写法)字样的短袖衫,于是人们就从茶的英语“TEA”中借了个T字来称呼这种服饰,大家都叫他们为穿“Tshirt”的工人。最早的T恤,圆领,纯白,没有任何修饰,而正是这种朴实与舒适使它成为了当时劳动者们喜爱的“工作制服”。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这种衣服的袖子与上身构成“T”字型,即式样为T形缝合领,故因此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的起源于航海的士兵有关。这一说法虽无有力根据,但在20世纪初,穿短袖汗衫最多的的确是军人,尤其是海军军人。据说,1890年,为了迎接维多利亚女王,英国水手受命在全棉背心上加上短袖,以遮掩腋毛,免得有碍观瞻。于是T恤便出现了。但此时,T恤的角色主要是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新型内衣。直到1930年,各国水手才不约而同地把T恤当作外衣来穿,这就是所谓的“水手衫”。水手们穿着T恤出海远航,蔚蓝的海洋与明净的天空为它抹上第一缕浪漫色彩。总之,在20世纪上半叶,T恤更多地是充当蓝领服装,是工作用服。可见,T恤从一开始就凝聚了无尽的力量、亲切感与创造力,这就为它的发展之路开辟了广阔的天空。

T恤从来都是表达不同时代人类的心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好莱坞明星纷纷穿上T恤和牛仔裤,象征个性的反叛和对战争的不满,这种方式至今仍很常见。在东京,影片《指环王•双塔》的新闻发布会上,演员维格•莫藤森当中展示一件写有“不要再用鲜血换石油”标语的T恤。

2展望T恤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T恤生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竞争的加剧,T恤产品中面料单一,色彩和风格雷同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上大部分T恤“没感觉”,提起T恤品牌,许多人马上能列举出一大串名称。但问起中国本土品牌,十有八九要“冷场”了。如果非要找出中国本土的T恤产品,那么前几年流行的“文化衫”似乎给人们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尽管那几年印着诸如“别理我,烦着呢”、“你吃苹果我吃皮”等文字的“文化衫”被批评为“不入流”,但还是挺有“特色”的。而目前市场上的T恤不是花花绿绿太热闹,就是颜色单一太无聊。T恤和西装一样,是“舶来品”。它以舒适、随意、简约并且款式不一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欧洲国家,T恤是优雅和高品位的象征,而在中国,T恤却遭受到了颇为“悲惨”的命运:T恤少在高档专卖店里销售,人们更多地是在批发市场、服装街看到它的身影,T恤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低档休闲服饰的代名词,在中国服装产品渐趋精品化、时尚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T恤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国产T恤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流行色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承办的T恤设计专业大赛上,几位国外的设计大师在分析中国的T恤产品时认为,我国的T恤设计存在着如下的问题:(1)色彩运用不丰富,①单调保守,时尚感不强;②T恤的面料、花型、图案等没有考虑T恤的加工工艺和穿着场合;③T恤设计款式比较单调,缺少变化。这些都会影响我国T恤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T恤产品缘何如此落后呢?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系主任袁仄说,在服装院校,像T恤、皮衣等服装的设计一般都是选修课,并没有开设独立的专业。造成真正“科班出身”的T恤设计师少而又少,T恤的设计缺少专门的人才。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总工程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家纺专业委员会主任梁勇指出:首先,中国的很多T恤生产对消费者需求认识不足,没有在面料开发、产品设计上进行深人研究,而是一味地把降低成本作为主要目的,用最廉价的纱线和低档原料来粗制滥造,造成了T恤缺少真正好的产品。(2)缺乏原创,T恤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很长,中国还处在模仿时期,很多花型、款式都是企业到欧洲等国家去看样,或者买回来原样照搬,对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消费倾向缺乏应有的研究,造成T恤产品没有自己特色。在美国市场,一件T恤坯衣(70%由中国进口)的价格一般为2美金左右,印好图案的T恤视其图案价值的不同价格在8~25美金上下,而如果T恤的图案已为时尚所淘汰落伍的话其价格将会落到10美金3件的地步。目前翻阅一本体育杂志,上面写到失去了乔丹的公牛队元气已失:原来卖25美金一件的公牛队T恤现在随票免费赠送都吸引不了公众对公牛队赛场的兴趣。恤还是那件恤,料还是那块料,为何如此失落呢?文化,其所承载的文化贬值了。

3国内外T恤的现状

国内:国内近几年来对T恤有着多层次的研究,在T恤的设计和印刷技术等多方面都有所研究。惠州学院服装系的范强在装饰上发表的一篇文章T恤衫设计及其文化意涵,文章分析了T恤衫流行的内在因素及风格特点,并从T恤衫要品牌化和市场化的角度阐明了其设计的要点及发展趋势。孙驰在厦门日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漫谈T恤文化的文章,叙述了T恤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怎样挑选合适的T恤。邱伟在丝网印刷发表的题为T恤分色技术,对T恤的分色技术进行了阐述。2004年春苏州“生彩姿印衣坊” T恤连锁经营企业由苏州诚功印衣科技公司(原苏州诚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立,着重开发经营中国的旅游T恤。国内还出现了很多富有新意的恤,如今秋的爬墙虎概念T恤。洪先生2004年5月开出首家自营“Rose-weapon”T恤专卖店,深受厦门白领小资们的热捧,目前已有三家加盟店开出。福建厦门市“Rose-weapon”(中文品名“花武器”) 设计上采用现代艺术手法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图案,在印花工艺上除了专色色块印刷外,更多的采用了四分色加网、专色加网印刷及厚版等特殊效果印刷工艺。福州的赵小姐与林小姐投资的“IFISH”概念鱼T恤公司,创意了亲子T 恤,即:爸爸、妈妈与孩子们的家庭T恤系列,从而开辟了T 恤的新领域。近日,江苏服装企业红豆集团与专业研发CCT光触媒纤维制品的海阳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相思鸟牌光触媒T恤,这是我国首次将该技术运用到服装面料上。红豆集团的红豆T恤以敢于使用创新面料、拥有大量专利权著称于业内,积累了丰富的T恤设计制作经验,中国T恤生产标准就是以红豆T恤为基础制定的。而上海阳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日本纤维专用光触媒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填补了国内光触媒服装技术的空白。有专家为中国的T恤市场支招,梁秘书长说, 中国的T恤产品要有大的发展,必须要“改头换面”。 近两年,国内的T恤企业在原料的应用上已经更加丰富,世界上一些新型的原料如埃及的长绒棉,特别是精梳棉等,以及一些丝光棉、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等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但是其中又存在一些问题,国产T 恤对设计不够重视,中国的T恤产品缘何如此落后呢?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系主任袁仄说,在服装院校,像T恤、皮衣等服装的设计一般都是选修课,并没有开设独立的专业。造成真正“科班出身”的T恤设计师少而又少,T恤的设计缺少专门的人才。今后还要从设计上、色彩上、印染工艺上以及企业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多下功夫,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质结合消费者的消费新需求,生产出全新面貌的精品T恤和个性化T恤,赋予中国T恤新的生命,这样中国的T恤市场不但不会萎缩,反而会扩大。

国外:在欧美等发达家国T恤在服装界和时尚潮流中与其他服饰相比决不低下,反而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处于时装与艺术之间,形成了T恤文化和T恤专业。在美国,有专业的T恤设计师和设计公司,不时的发布、展示T恤新流派新风格;专业的T恤协会定期出版T恤杂志和组织T恤展览会设计大赛;专业的T恤工业专家研究开发采用最新科技成果的T恤印花机械设备和印染料;正因为形成了完整的T恤产业系统,美国T恤才与其牛仔服装一样成为在世界服装业占据领袖地位的二大服饰品类。这也就难怪“牛仔裤加T恤”被视为最具美式休闲风格的服装代表了。意大利的IXESSE(意式诗)夏日男装系列充满着意大利的时尚品位及新纪元的流行色彩。IXESSE新设计的“柔光T恤”面料,是经过特别加工像丝绸般的面料,手感柔软轻巧,富有光泽,不容易起皱,洗涤后仍能保持其恒美的色彩及外形。该系列款式均由欧洲名家设计,特别是圆领和翻领拉链T恤,多用本色提花,颇具时尚意趣。日本富士纺公司开发了一种穿在身上即可吸收维生素C的纤维加工技术,并把该维生素C复配纤维“V-UP”用于T恤衫。日本还推出了可治皮肤病的T恤。

4结语

进入21 世纪中国的T 恤市场终于蓬勃的发展起来了。而至今为止的市场证明,国际品牌T 恤还是没有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自己的品牌T 恤却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地发展起来了,当然这才仅仅是中国T 恤市场的起步阶段。这主要是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外来文化(T恤)与中国社会文化不甚相融,还有外来品牌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随时随地”适应市场。这正是中国的品牌T 恤的特有优势,因此,中国的T 恤主流市场永远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 但是其中又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竞争的加剧,T恤产品中面料单一,色彩和风格雷同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T恤产品落后的原因主要是在服装院校,像T恤、皮衣等服装的设计一般都是选修课,并没有开设独立的专业。中国的T恤行业如何才能突破重围呢?专家认为,T恤产品要提高竞争能力,就要实行“两步走”的路线,即一方面要根据国内消费者的欣赏水平开发产品,努力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国际潮流接轨,开拓国际市场,开发时尚产品,引导消费文化。

中国的T恤产品要有大的发展,必须要“改头换面”。要在面料开发和产品设计上进行深入的研究,造成T恤产品自己的特色,今后还要从设计上、色彩上、印染工艺上以及企业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多下功夫,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质结合消费者的消费新需求,生产出全新面貌的精品T恤和个性化T恤,赋予中国T恤新的生命,这样中国的T恤市场不但不会萎缩,反而会扩大。

参考文献

[1]吕云麓 .蓬勃兴起的中国品牌T恤[J].业者论坛,2005.

[2]吴卫刚.服装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作者:郭海梅 沈 雷

T恤旅游文化论文 篇2:

文化衫上的文化传播与博弈

摘要:文化衫是一种特别的直接反应文化现象,彰显个性的文化阵地,是反映人们文化审美品位的“布媒体”,它既是服饰,也是媒介,也是传声筒。本文希望透过文化衫上的文字,结合部分语言学和传播学原理,结构中英文化传播,观察服饰文化需求,解读服饰背后的文化博弈。

关键词:文化衫;文化传播;语言符号

一、发展概述

文化衫是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的一种服饰。常见设计是简单的纯色棉T恤印有某个别处新裁的标语。多为年轻人追捧。中国人的文化衫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后。那时美国工人常穿的T恤传入我国, 在最开始的几年里,人们并不能很好的认识到,文化衫上符号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很多的人只是单纯将T恤作为一种轻便适合劳动的服饰而已。

20世纪80年代, 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 人们的心理并没有完全跟上经济的脚步,也学会了用文化衫上玩世不恭来表达苦闷, 如:“我是流氓我怕谁”、“别惹我, 烦着呢”、“真累”等。

90年代中后期, 市场经济不断深化, 文化衫被精明的商家看中,成为广告宣传的一大阵地,诸如“一机在手, 漫游神州”等广告文化衫层出不穷,也有的用来公益宣传,由此“布媒体”走上历史舞台。

21世纪至今, 文化也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更多元。 从挑选别人设计好的款式的被动审美态势,逐渐转变为“自己要穿什么就定制”的主动局面。其最大的体现就是文化衫的DIY, 即将买来的T恤印上自行设计的图案或字句借以体现自身的个性和世界观; 另外而且还出现了情侣衫、亲子装等多元的形态。但是T恤的语言还多为的英文。中文文化衫设计仍处于弱势。

二、文化衫背后的心理需求

(一)服饰语言

人的穿衣打扮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和审美品位。根据马斯洛需求原理,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发展,人们又更多兴趣去研究美和艺术,去张扬个性。

在过去,穿衣可能最主要是为了满足的保暖蔽体基本需求,到了后来生产力发展,衣服的款式也要迎合生产。对于劳动人民而言,繁复的设计,昂贵的布料不能适应便捷高效的生产活动。而现代街头的服饰,更是人们展现自我穿搭个性的秀台。街头许多文化衫的出现就是一种直接体现。

文化衫上的标语,是人們个性的直观表达。因为文字是人类独有的,最直接的语言符号。相比于材质的昂贵之分,设计品味的高下之鉴,图案的五花八门,文化衫上的语言可以说是近代独创的,一种成本较低,审美门槛也最低也最容易辨认服饰表达方式。人们用它来彰显文化崇拜,张扬个性,甚至表达政治立场等等。但是,当文化衫上的语言不是本民族语言时,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表达动机也更为复杂。

(二)跨文化的语言功能解读

传播学者伊莱休·卡茨(ElihuKatz)在《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构建了“使用与满足”的基本模式。他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出于特定的需求来使自己心理得到满足的过程。例如年轻人通过文化衫标榜自我、彰显个性,给自己贴上独特的标签,同时体现了对于某一群体或者流行语的认可和接纳,由此形成特定的群体,寻求归属感。

1.语言符号解构

根据语言学理论,语言本身是一种符号,而符号之所以被称为语言,是因为有了人们的约定俗成的使用含义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语言体系不一样,不仅构成符号形态不同,语言的约定俗成的意思也不同。例如英语中的狗是人忠实的伙伴和家人,当英语以狗喻人,多是在夸赞一个人的品质忠诚,但是在中国人却是在辱骂别人。还有一些英语习语,字面意义看起来似乎无伤大雅,需要细心分析、或者具有更深入的英语知识储备才能了解其真实内涵。比如,有T恤上写着boys and balls。了解英语俚语的人才会知道这并不是其简单的字面意义——“男孩与球类”,而是隐晦地指男性的器官。还有女式的T恤上印有exchange bus的字样,细心分析才会了解其隐含的对穿衣者的侮辱意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

2.跨文化“断裂解读”——风格设计需求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文化冲击虽然不可避免,但作用也很有限,而且常常是无意识的。但其实对于跨文化沟通的过程中,信息需要经历编码、传输、解码再反向循环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断裂,原本的意思就不能以原来面貌为受众接受,文化形态就会断裂。

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完整的通过媒介传达到接受者这边,如果不能和受众文化环境相适应,依旧很难收到认可,进而通过文化衫等方式实现进一步传播。也就是说,这种文化影响力由于语言隔阂是相对有限的。但是即使如此,很多文化距离较远,传播已经断层英文语言符号,往往会被包装成所谓“小众”产品,给消费者营造独特品味的感觉,以视觉布局的设计吸引人,以远距离的文化为神秘佐料。例如以西方骑士文化风格的流行语“枪和玫瑰随时为公主待命”,就衍生出“枪和玫瑰”主题的文字符号设计元素。暴力元素的枪支和浪漫坚贞的玫瑰,自带一种碰撞决绝的美感。但是现代的90后、00后很少有人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流行的美国摇滚乐队“枪和玫瑰”,了解这种朋克精神的内涵。这个符号在服饰上传播后,最终留下的是一种大致的风格印象。

这就好比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些西方人,选择一些“精忠报国”汉字纹身,也会让我们国人也感到啼笑皆非。但是对于西方受众,他们的观感就是个性有趣,因为他们大多需要的只是汉字的符号元素——一个在母语环境中很少出现的独特符号元素,而非都要效仿遥远东方一个叫岳飞的将军。他们经常不深究或者不能够弄懂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者半懂不懂才能更显得独特小众。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语言,那就是以跨文化行为标签,彰显独特。

3.布媒体上的文化传播模式——政治活动、商业造势和个人审美

传统的文化衫的文化沟通却不同于一般跨文化的双向闭环模式。它是“一对多”的单向模式,文化衫上的图文可以是结合时下文化政治热点、将事件符号化,从而引起一点对多点的呼应。例如当年钓鱼岛风波迭起的时候,国内就出现了以不少守护国家领土、保卫钓鱼岛为主题的文化衫。这种文化衫结合的事件影响力和知名度很大,传播速度和市场接受度都更高。还有一些区域性的小众文化衫,多半是依托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出的衍生产品。这样的一对多辐射范围有限,但是由于没有很大的语言隔阂,文化影响力相对较大。

这种模式也常见于时尚品牌进行传播同样一句文化衫。他们往往通过将品牌LOGO名打造为时尚符号本身,或通过联名等跨界营销的范式借用LOGO符号进行传播。例如在一度大火的“Supreme”等,在中国泛滥成灾,以至于成为万物皆可的Supreme 的土潮文化。这种街头模式的爆红甚至吸引了原来的“蓝血贵族”走下秀场神坛,拥抱这种年轻街头的服饰文化,例如古驰和巴宝莉等,都推出了以自己LOGO为设计元素的衬衫。但是这些品牌本质上还是在利用自己营销出的品牌文化。而且此时人们即使不了解品牌故事,也可能为价格背后的品牌高级感买单。所以这种模式下,只需简单的文化符号,通过病毒式传播杀出重围。例如Supreme这种意思简单明了的单词,其卓越、优秀的意味十分直接。这是一种浅层的符号营销。也很容易形成呼应。也不需要太多的情感共鸣和宏大的背景叙事。

现在随着现在人审美品位的提高和审美的多元化发展,流行有时也意味着前篇一律,越来越多人追求服装个性化文化衫上的符号由“一对多”的自上而下传播,变为“一对一”式的自产自销。学会自己定制和选择。选择小众和“精选”标签的商品。例如情侣定制文化衫就会根据个人恋爱经历进行设计。宏达的文化现象在这里进一步消解了,人们更关注私人的需求。而且设计风格上也更简洁明快。文字的设计元素上也有了更多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这都是审美素养提升的体现。

但是定制文化衫的主力军还是企业团体,或者是为了活动赛事而定制的活动衫,不是每个人都有专业的设计能力,所以很多时候定制还是在一定的板式和元素下进行,或者根据客户发送图样来图定制。这时候即使是所谓DIY也还会是受市场主流审美的制约的,这时商家的审美体系还是被上游控制。产品设计风格偏向

(三)中式审美文化与文化衫——文化衫外亦文化

在服饰跨文化的过程中,隐藏的是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和追崇度。也可以侧面反映国民的文化态度和文化自信。时尚潮流趋势每年都有新动向,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文化潮流传播更为快捷。在审美方面,我国却更加喜欢吸收外来文化。例如纵观近今年流行市场,从一线店铺到农村批发市场,法式田园风格的衣服占据大半江山。人们追捧方领方领的裙子衬衣,喜爱碎花桔梗的图案,喜歡法国随性优雅的风格。法兰西是时尚浪漫著称。巴黎被誉为时尚之都,汇聚全球多个顶级奢侈品品牌。穿着极为考究。但是讲求看似简约随性,其实无处不精致优雅。人们选择法式风格,不仅是跟随大流的结果,背后反映了人们对于法兰西审美文化的认可,也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态度的变化,追求简约优雅,希望生活从容精致。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虽然衣服可以made in China,但是流行体系的审美话语权却在西方,在各大高端品牌的秀场里。而城乡之间也是如此,审美品味随着服装款式沿途的衍生和复制,一级一级往下向中低端市场、向较不发达地区消解。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高端服装领域,高端定制品牌品牌盖娅传说,以华美精致大气的中国古代宫廷风格成为高定新秀,同时结合了部分西方现代的剪裁设计,吸引了无数目光。亚文化领域,汉服文化的兴起,汉文化在国外的风行,中国式妆容的流行,让过去满大街的日韩风格淡了许多。我们也有了自己的中国妆主张,这些审美的新面貌都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我们对自己传统的认可也体现在文化衫上。国潮“中国李宁”崛起,许多汉字文化衫也随着互联网生长起来,展现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例如在自称宝宝的一群年轻人身上,你可以看到“国产甜心”、“银河第一美少女”“奶茶上瘾者”这种直接的稍显自恋而又可爱的标语。符合卖萌文化的潮流。还有表达纾解压力的“丧文化”,自嘲的各种标语,如:社会主义加班人,工具人“能力有限公司”。还有对话式的“多喝热水”、“你说的都对”、“来者何人”;情侣文化衫“长安”和“故里”,套用诗句“长安归故里”。这些借用了中国特有时代元素,符合中国话语体系的文化衫,才是属于中国独有的审美体系下的产物,反映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文化衫上的文化博弈

曾今中国人身上的T恤印有的都是英文。这与其欧美起源有关,很多人购买的时候不一定了解这些字母背后的含义,但是由于语言的不同,穿上英文的T恤总给人以国际化的感觉。我们也不去追究,也因为文化差异闹出过不少笑话。我们也一度以为我们所要提防的只是那些外来文化的肮脏的俚语。但是其实语言作为重要文化载体。渗透在文化的方方面面,改变人于无形之中。

透过字母符号,英语母语国家的审美也始终渗透和改变我们的审美体系。占据市场审美的话语权。使用一个国家的语言,习得他们的话语体系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和开拓眼界。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在这一文化输入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话语体系是否在消解?审美观念是提升了还是被碾压?当罗马字母的高级感成为了思维定式,当西方文化元素成为主流,我们的文化元素始终只是衣服上锦上添花的点缀,我们的市场走向和话语体系就会由别人主导。

我们为中国李宁的国际亮相而骄傲,也是自它以后,汉字在身的文化衫不再是土味代表。许多汉字主题的文化衫走向国内主流市场。可是让人心痛的是,未来发扬本国的服饰文化发扬,是不是还只能遵循先得到西方承认,后回国发展的曲线救国道路呢?就像曾今刺绣元素的被西方设计师发掘运用于流行设计后,在大众心中摆脱土味标签一样呢?汉字符号、汉文化元素,将来应该脱离西方服装板式只是第一步。在未来,希望我们的T恤不再只是英文字母占据大半江山,我们也将会更好的用自己的语言,发扬中式的审美,引领中国文化浪潮。

参考文献:

[1]陈达.“文化衫”文化现象的转变与发掘[J].商,2015(16):140.

[2]徐云浩,王雯.浅谈文化衫设计的文化现象[J].大众文艺,2011(21):111.

[3]胡宜华.“文化衫”英文的可译性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7(03):67-68.

[4]李桂童,孙亚娇.5W模式下大学生文化衫符号的传播意义探析——以宁夏地区高校为例[J].传媒论坛,2020,3(15):133-134.

作者:徐歌 钱宇航

T恤旅游文化论文 篇3:

看准市场,光棍T恤俏销

光棍T恤是一种文化衫,这种文化衫的图形设计简单,胸前的“天涯光棍”字样格外醒目,靠左胸的位置上的“dsp”标志就是“单身派”的拼音缩写。“单身派”文化衫在高校内统一卖25元/件,在旅游景点则为30元左右。

单身派,坚持做自己

“单身派”是全球第一个专业生产“单身”服饰的品牌。坚持倡导单身快乐、自由、个性的生活方式,并致力于发展“单身文化产业”。其目标消费者定位为18岁到30岁的年轻单身群体和个性人士,他们富有青春活力、注重健康、追逐时尚、有主见、是享受愉悦生活的新潮人群。“单身派”服饰将会以个性前卫的美感来追求时尚,把握潮流、简洁、自然、清新、脱俗,个性以及非主流。“单身派”是一个能够代表单身男女的单身身份以及展示自身“个性”的品牌,是一个能够代表二十一世纪年轻人的商标。单身派还代表了有着独立性格,个性思想的非单身人士,他们有着自由快乐的生活方式,坚持做好自己!品牌创立于2009年,位于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同时,“单身派”为了方便广大客户对本品牌的了解和认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与潮流接轨,引领休闲个性新时尚。

带着情伤创建了“单身派”T恤

今年刚满20岁的杨锐是西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来自绵阳江油九岭镇农村。

杨锐说,2008年冬天他迎来了自己的初恋。但短暂的甜蜜后,双方因性格不合而分手。

带着失恋的伤痛,杨锐天天除了上课就是拼命在外兼职。为美的微波炉、摩托罗拉手机做过促销,也曾做过雅芳的直销员、五月花的招生老师。频繁的兼职经历,让不甘平庸的杨锐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2009年3月,他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全国的剩男、剩女超过6000万人。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表现剩男、剩女文化的产品。于是,杨锐萌生了创立“单身派”服装品牌的想法。而要倡导单身快乐、自由、个性的生活方式,他首先想到了文化T恤衫。

销售,一月净赚上万元

有了这个想法后,善于交际的杨锐开始四处游说同学加入“单身派”团队。目前,“单身派”团队共8人,杨锐任掌门人,其余7个1人做财务,另外几名则负责设计和销售。这种文化衫的图形设计简单,胸前的“天涯光棍”字样格外醒目,靠左胸的位置上的“dsp”标志就是“单身派”的拼音缩写。

杨锐说,现在他们已开发设计出10余款T恤,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市内各大高校和宽窄巷子、锦里、文殊坊等市内旅游景点,共有18个销售点。“单身派”文化衫在高校内统一卖25元/件,在旅游景点则为30元左右。杨锐的团队一个月已纯赚l万元以上。

商标注册,占领“单身”这片蓝海

“提到耐克、阿迪,大家自然就想到运动;我们要让dsp成为单身文化的代名词。”20岁的大二男生杨锐对自己创建的“单身派”服装充满信心。创建的第一个月,销售2500件,收入超过万元,这样的业绩的确让“初生牛犊”杨锐可以大胆放言未来。

月赚上万元并没让年轻的杨锐满足,他的目标是将“单身派”打造成中国“单身文化”领域的第一品牌。现在他已经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交了注册“dsp”商标的申请。申请成功后,他将以“dsp”为依托,开发时装,注册公司,走正规化经营。

“经济学把成熟的市场称作红海,把未开发的市场称作蓝海,我就是要迅速占领单身文化市场这片蓝海。”杨锐说。

作者:宜家

上一篇:营销服务体系论文下一篇:服务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