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行动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校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和关注。而在当前的中学阶段学校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了最主要的素质教育任务,是提升中学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对当前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本身也是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爱国主义行动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爱国主义行动分析论文 篇1: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师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高校教师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本研究首先通过疫情时期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主义调查,从爱国主义认知、爱国主义行为和爱国主义融入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对高校教师的爱国主义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其次,基于以上调查数据,从爱国主义的培养逻辑出发,在价值辨析教育、情感认同教育、行动能力教育和教育教学实践四个方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初步讨论与探索。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 爱国主义教育 价值辨析 情感认同 行动能力

2021年以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爱国主义教育也至关重要,這关系着全国防疫是否可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度过难关,关系着疫情时期国家建设、社会日常生活的和谐稳定。

高校思政教师是高校育人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领航、价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高校思政教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爱国主义调查,一方面有利于了解高校思政教师群体的爱国情况,探索高校思政教师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主义素养影响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开展深入的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本次调查以高校思政教师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71份,调查对象涵盖20岁-50岁的年龄阶段,以中青年思政教师为主,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一半以上,博士研究生占比近30%。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爱国主义状况

(一)爱国主义认知

在个人爱国主义认知方面,多数调查对象理解爱国的多维度,其中选择“对国家和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维度的人数最高,其次是“对国家历史和中华文化的了解”,以及“能够自觉采取爱国行动”。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爱国表现,调查对象主要倾向于通过支持疫情防控来展现个人爱国主义,近30%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是“学习防疫知识,做好个人防护,宣传防疫文化”;此外,文化自信的主题凸显,也有近28%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国家防疫政策”也选择最高,其次是“中华文化教育”。综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下,高校教师的爱国主义观念首先体现在对疫情应对与防控,其次,中华文化自信依然是一大重要主题。

(二)爱国主义行为

在个人爱国主义行为方面,9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同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爱国的方式应当外显化,不应当只放在心里就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个人行动来展现个人爱国观念。其中“聚焦中国疫情状况,做好自我防护”、“配合国家方针政策,学习防疫知识”、“立足自身教育岗位,宣传防疫文化”均有超过9成的调查对象选择。更有95%以上的调查对象在疫情期间自发开展过爱国主义学习,爱国主义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自主学习的渠道包括各类新媒体、官方平台、书籍材料以及校外的实践活动,其中有接近九成的调查对象选择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官方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比例最高。另外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调查对象均参加过如“专题培训”、“党支部生活”、“讲座”、“校内外实践活动”等种类丰富的教育活动。

(三)爱国主义融入教育教学实践

在爱国主义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方面,调查对象也在疫情期间的多项学生教育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其中“日常谈心谈话”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主题班会”、“校内活动”、“形势政策课程”也均有广泛涉及。在教育形式方面,90%以上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结合实事案例进行讲解”,以案例来增强教育的深刻性;80%以上的调查对象会“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开展教育;另有70%以上是“通过榜样人物来宣讲”;仅有38%左右的调查对象是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关于疫情期间开展的学生爱国注意教育活动成效方面, 3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效果“非常好”,6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效果“比较好”,但仍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工具和媒体”、“个人专业经验”和“知识素材”等方面存在能力或者资源方面的困难。

(四)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爱国主义表征

结合以上调查数据,此次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爱国主义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在爱国主义认知与情感的基础层面,高校思政教师群众爱国主义情感较为浓厚,普遍认同爱国主义不仅仅是“热爱国家”这一单一维度,同时涵盖民族、文化等多个维度,且普遍重视文化自信的建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对中华文化教育的需求也较为明显,当代高校思政教师来自不同专业背景,文化需求多样化也更加明显,如对党史、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知识等不同层面文化知识的需求。

在爱国主义的行为表现方面,高校思政教师也在自发学习爱国知识和开展爱国行为方面均采取了一定的行动,具体到疫情防控,学习防疫知识、立足于岗位开展适当的舆论引导和防疫服务也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追求。但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主义学习平台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国家主流媒体平台,校内外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需求较高。

在爱国主义融入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高校思政教师也积极将个人爱国主义行为融入到教育环节中,涉及个别谈话、集体班会和课程教学等多个环节。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教育效果仍值得探讨,一方面是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较多思政教师在个人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教育工具和素材等方面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资源支持。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一)价值辨析教育

爱国主义首先在于爱国观念和爱国思想的建立,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爱国观念,个人才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文化知识教育、价值辨析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任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同时要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党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文化知识教育层面,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广泛涉及中华文化、防疫科学知识、国家安全知识等多种知识教育,满足不同专业思政教师的需求。其中中华文化则应充分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教师建立多维度的文化自信。继而在此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再进行价值辨析教育。具体到防疫时期,价值辨析教育更应当结合疫情时期的国际形势、具体国情,对以“防疫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进行深刻剖析,帮助高校思政教师领悟疫情中的爱国主义特点。

在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官方平台之外,高校也应当积极扩展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渠道。通过高校媒体推送、网络课程学习等途径,为高校师生提供学习的多样线上平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在实地平台建设方面,可以考虑开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地域文化、校史文化、防疫文化中的爱国教育素材,通过专题展览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灵活性,在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平台中深化高校思政教师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二)情感认同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情感的认同,强烈的爱国情感才能长久敦促个人的爱国主义行为。情感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情”开始于“理”,爱国主义情感的建立首先应当来自对事理的认同,认同“爱国”是对的,是值得的,这就需要考虑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爱国情感应当是一种自发的情感,灌输教育难以直接实现。因此,在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育,在历史故事和当代防疫案例的引导下,感染教师将爱国主义内化为个人情感,并鼓励教师通过自主学习进行进一步的自我教育。

“情”丰富于“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爱国主义情感的丰富与培养,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对教师进行爱国主义熏陶。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内实践活动,如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面向教师群体的爱国仪式活动,加强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以多方力量共同促进爱国主义氛围,对于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具有显著意义。疫情时期的校园爱国主义文化建设更为重要,在疫情防控的气氛中,这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教师的精神世界,也寓教于乐,在文化的氛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行动能力教育

爱国主义的重点在于爱国行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实践决心,将个人的爱国思想转化为爱国行动,凝聚爱国力量。疫情期间社会各界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等,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三者的统一”,藉由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与传播,感召高校思政教师将爱国情感外化成爱国行动。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人民需要紧密相关,不管是立足于育人岗位、还是作为一名中国公民,高校教师都应当树立通过个人的实际行动来体现个人爱国的意识。

在高校教师爱国行动实践的教育中,考虑到思政教师作为一线育人工作者,更应当侧重培养实践理性,即合理、适度地开展爱国主义行动,防止过激、不当的思想和行为,为学生树立理性榜样。在新冠肺炎疫情這一世界性的突发卫生事件下,理性爱国不仅应当杜绝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同时也应当警惕民粹主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防疫也应当是各民族团结一致的共同行动,狭义的民族主义仅仅以本民族利益为先,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民族团结和国家防疫事业的阻碍。民粹主义表面上强调平民的利益,实则也是对防疫时期社会和谐的一种破坏,尤其是疫情期间各种不实言论对群众的错误引导。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教师,在开展个人爱国实践行动时,应当理性爱国。

(四)教育教学支持

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将个人爱国主义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是爱国主义行动的一个重要体现。以爱国主义育人,对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贯彻爱国主义融入教育教学的实践,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爱国素养和教学能力。爱国素养不仅包括个人高度的爱国情感,同时应当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掌握疫情时期爱国主义的理论基础、理解疫情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探索疫情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这就需要高校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与讲座,从多维度提升教师的爱国主义素养,高校教师才能讲好理论,把爱国主义讲到青年大学生的心里。

在高校思政教师面向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学辅助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支持,高校有必要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与工具。通过专业教师带动集体备课,发动高校思政教师的集体交流与学习,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视野。尤其在疫情时期,线上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需要为教师提供多种线上教学工具,如VR等技术支持、网络资源支持,帮助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提升课堂趣味,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三、结语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疫情防控常态化对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为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下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难免受到疫情影响,难以持续、长期地开展,这就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出了较高要求,线下爱国主义教育要提高灵活性,能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进行灵活转换,提高单次教育的体验感,有必要在传统的线下爱国主义教育之外,开辟线上爱国主义教育新形式。

但同时,疫情防控也是切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能够取得有效成果,离不开国家的有序组织、人民群众的高度配合,从深层来说这与我国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充分利用疫情防控主题开展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聚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价值引导,通过防疫榜样进行爱国情感熏陶,并发动高校思政教师在防疫过程中进一步反思,通过个人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来开展爱国行动,对于高校思政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小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经济师,2022(01):237-238.

[2]陈金波,殷实,杜文婷.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维度和途径探析[J].高教论坛,2021(12):1-4+12.

[3]魏巍.脱域与再嵌入:后疫情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范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2):87-89.

[4]陈亦华,甄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着力点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1):35-37.

[5]于欢,洪向华.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新境遇[J].唯实,2021(10):65-68.

[6]王雪,侯硕.突发公共事件中青年理性爱国培育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8(04):56-59.

[7]李洋,陈冬林.“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及路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1(24):90-91.

作者简介:

王新林(1993.8—),女,上海市,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戴诚安(1979.3—),男,上海市,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新林 戴诚安

爱国主义行动分析论文 篇2:

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思考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校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和关注。而在当前的中学阶段学校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了最主要的素质教育任务,是提升中学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对当前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本身也是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可以借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通过导入情境、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活动等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不断强化,也促进中学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行动的逐步统一。

关键词:中学;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育

引言:中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不仅是学生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心理成熟,形成正确三观,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所以在中学阶段,教师需要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尤其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在日常行为中加以体现。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共识,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在这一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中学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关键,也是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具体而言,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并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其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培养中学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学教学最重要的教學目标,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虽然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会爱国主义教育,提高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借助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这一载体,能够以更加系统,同时也更具方向性,指导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所以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也就更为明显。同时,即便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错失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机会,也能够在课堂环境下得到补充和强调。其次,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促进中学学生实现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的结合,并且将这一深沉的情感代入到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推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爱国主义的情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往往与时事新闻相结合,所以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然也会将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和案例作为教学讲解和分析的素材。这样有利于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感落实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为自己的积极践行奠定基础。同时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更会落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因此能够促使中学学生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落实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上。所以综合来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强化教育效果,扩展教育范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是该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二、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一)利用道德与法治情境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导入渗透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丰富爱国主义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之间的结合点,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爱国主义的相关内容。但是现实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都能够与爱国主义教育建立直接的联系,尤其是在核心知识内容方面,更是对其范围有所限制。所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借助于课堂导入环节的情境创设活动来延伸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意义,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先了解本节课所要涉及的核心内容。如果教学的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有直接的联系,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情境导入的环节中直接以此为切入点完成情境的创设。例如,在学习“践行公共精神”这一单元的三课内容时,因为其核心内容就在于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以及建设美好祖国,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所以教师就可以在导入的环节中创设心系祖国的具体事例和场景,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导入。但如果本节课涉及到的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关联较弱,就需要教师借助于情境创设的过程尽可能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在课堂上更大范围的渗透。例如,教师在进行“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时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以在创设情景时加入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将感动中国人物的生命之所以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就在于他们为社会,为祖国做了更大的贡献这一理念体现在情境中,以此来引导学生将生命意义与爱国主义情感和行动建立联系,以此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渗透与结合。而这样的课堂导入环节不仅能够起到创造课堂教学条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了教师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指要增加爱国主义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所产生的实际教育效果。对于大部分的中学学生而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使得他们具备对祖国的浓厚情感,但是由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往往以古代、近代等时期爱国的情境事例和理论讲解为主。同时,由于身处和平年代,学生所理解的爱国主义实际含义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需要对爱国主义在当前时代下的进行新的解释。所以学生普遍缺乏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知和与时代结合理解的能力。而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就是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具体来说,首先,教师需要帮助中学学生学会理性爱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完成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与爱国主义相关的内容讲解之后,将分析案例中具有争议性的行为和想法提出,组织学生进行整体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对这种爱国主义行为的实际效果,是否造成个人利益损失,是否合理合法维护国家利益等等方面进行重点讨论。通过这种对问题情境的辨证讨论来引导中学学生逐步形成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其次,教师需要借助道德与法治课堂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虽然爱国主义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现实表现,也体现着不同的要求。在当前的社会中,爱国主义与古代封建社会、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所强调的爱国主义在表现形式上明显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借助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来增强其时代性,通过现实社会中具体的事例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此帮助中学学生逐步认识到当前时代下爱国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只有通过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中学学生对于当代的爱国主义表现和行为产生理性的,合乎时代现状和要求的认知和理解,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的践行,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实际效果的强化。

(三)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层次性

在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主题的形式进行,缺乏对整体教育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就导致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连贯性,也存在重复的问题,影响最终的教育效果和效率。所以當前教师可以借助道德与法治课堂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性。实际上,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十分条理,按照从个人、集体到社会的顺序分析不同的社会问题、情感和理论,再由情感理论的层面迁移到学生的具体活动和行为上。通过这种层次分明的教育教学能够使中学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社会问题,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并且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教师可以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设计时参考这样的整体逻辑顺序,然后将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要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相互结合。这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并且实现层次化,条理化的爱国主义相关内容的教育教学。这种具有较强层次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不仅仅能够强化教育效果,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化的认知体系,使爱国主义真正浸润到中学学生的内心。

(四)利用道德与法治主题设计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活动

无论是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还是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只能够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或者是了解相关的内容,只有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才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并且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而从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较强爱国主义这一角度来说,教师需要将爱国主义与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尤其是对课外的实践拓展活动进行结合。具体来说,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上,需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外实践,并且以书面报告,视频记录等多种方式将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分享。而在较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之下,教师需要在确定课外实践活动主体时适当地结合爱国主义相关内容,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设计上体现爱国主义的具体行为。例如,教师在进行“公共生活新平台”这一课的教学时,因为其核心内容在于合理利用网络,应对网络世界的诱惑和挑战。所以教师可以设计调查中学学生利用网络的情况以及给出解决学生沉迷网络,受到不良信息诱惑等问题的合理方案。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融合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可以在学生的调查中增加社交媒体中中学学生对于祖国,对于爱国主义的评论看法这一方向的内容,同时要求班级内学生给出合理引导社交媒体上中学学生看法的方式和手段。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完成调查活动中有意识地了解网络世界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情况,并且从现状与要求、他人与自身的对比中得到自己未来对爱国主义的看法和行为的正确认知,促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更好践行爱国主义。

结束语

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而要实现对中学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化,教师可以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将课程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要求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明确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认知,并且促使学生积极行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实际效果的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变变.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2020.

[2]马俊.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2):92.

[3]李汉玲.如何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探究[J].天津教育(下半月),2020,000(003):28-29.

[4]丛朝雯.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J].下一代,2020,000(005):P.1-1.

作者简介:吕祥宁(1986.11—).男,汉族,甘肃静宁县人,现供职于静宁深沟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思想品德与法治教学。

作者:吕祥宁

爱国主义行动分析论文 篇3:

略论心理学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本质

摘要:反思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原因在于我们对爱国主义教育本质理解不清。而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可以多角度论证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心理学的视野中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来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界定。

关键词:心理学;爱国主义教育;本质

一、问题的缘起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亘古常青的话题,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时机和场合多次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赋予爱国主义教育特殊的地位。虽然如此,爱国主义教育却并没有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使我们的教育对象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相反,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所带来的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形势面前,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一少部分人甚至变得消极颓废、崇洋媚外,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丧失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心,以至于违背、出卖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叛党叛国,丧失国格人格。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不能不对现行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反思。

反思现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其存在的问题入手。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外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如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讲爱国主义教育不合时宜;认为爱国但不一定要爱社会主义;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搞形式主义,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行政任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只是当前的政治需要等等。二是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不重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育内容和方法陈旧,缺乏生动性和针对性;教育过程中忽视人的心理需要而抽象地讲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程式化、模式化等等。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在于我们对爱国主义教育本质理解不清。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科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因为对爱国主义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模式,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遵循不同的教育原则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爱国主义教育本质的基点是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当我们用实践的观点来审视爱国主义教育时,我们就不难发现爱国主义的本质实际上是一个可以多角度的论证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主体和客体都离不开人,也就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的重要过程。可以说,离开了人的心理活动,就无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的学科,在心理学的视域中来探讨究竟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对爱国主义教育本质的全面把握。因此,本文试图在心理学的视野中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界定。

二、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本质的心理学解读

所谓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根本的性质,它不仅向人们表明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更重要的是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其它的实践活动区别开来。在心理学视野中,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本质的探寻必须立足于人的心理活动,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轨迹来进行。人的心理活动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也包括情感、意志、信念等内容,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就遵循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进行解读。

(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关于爱国主义的理性认知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树立起爱国主义信念,形成爱国主义品质。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爱国主义品质的形成,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美国的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对人的品德的形成规律进行研究后指出,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不是因为他读到或记住更多更好的道德规则,而是道德认知水平的差异。道德认知水平越高,其情感就越稳定,对行为的推动力就越大。美国社会教育学家涂尔干也支持了这一点,他说:“诚然,道德判断中时常包含着强烈的情感,但绝不会减弱判断的认知成分”。[1]这种理论也适用于爱国主义品质形成。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热爱的情感,也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重要的政治原则。作为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是一种知识理论体系,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客观存在,它们必须要通过人的一定的活动,才能到达人的观念系统,成为指导人实践的理论和观念,这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而作为情感的爱国主义,它既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也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政治经济关系长期的影响和熏陶下,培养和巩固起来的对家乡、祖国的一种挚爱之情,因而它不仅包括一时的、短暂的爱国情绪情感反应,更是一种稳固的、深切的爱国之情。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需要用人的感觉、知觉、情绪体验等感性的认识活动来进行,更重要的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是奠定在对爱国主义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它是以一定的认知能力为基础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一种关于爱国主义的理性认知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认知活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教育者的认知活动,包括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认知,教育者对爱国主义理论本身的认知;二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包括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认知,受教育者对爱国主义理论本身的认知。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在这种相互认知的过程中达到一种理解,从而化解人们内心的排斥,使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并最终转化爱国主义行动的。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个理性认知过程,从它自身的顺序以及思想品德整体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关系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性阶段、理性阶段、信念阶段。一般来说,人的爱国主义品质的养成,首先要形成爱国主义观念。爱国主义观念是对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的认识,它的形成是要经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的。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常常是通过具体的感性教育,如参观活动、影视欣赏等,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观念。但这种情感和观念还是不稳定的,它必须通过对爱国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解,对爱国主义行为的社会意义的深刻理解,也就是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知才能形成理性的爱国主义观念。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向受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的有关内容,突出其本质特征,发展受教育者的分析判断能力。有了爱国主义观念,就表明受教育者已经有了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能够用这种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去评价别人的行为和知道自己的行为。但是仅有爱国主义观念,有时候会出现知

行脱节的现象,所以还应进一步把人们的爱国主义观念变为他们的爱国主义信念。从感性的爱国主义情感到知性的爱国主义观念再到爱国主义信念的发展过程,就是作为关于爱国主义的理性认知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情、信、意的心理活动过程

爱国主义教育由浅入深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历史、传统文化、基本国情和建设成就、国家主权、国防、民主与法制、民族团结、爱祖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等内容的教育,人们全面了解自己的祖国,知道为什么要爱国,怎样才能算爱国,这是关于爱国主义认知的教育;二是把爱国主义认知转换为人们的爱国行为,这是人们的爱国主义品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最根本的问题,因为只有通过一个人爱国行为才能判断他的爱国主义品质如何。一个人的爱国主义认知转化为其爱国行为,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情、信、意三个心理要素来完成的。

一般来说,道德情感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三种水平: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中都有表现。当我们在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秀丽风景时,心里激起的强烈的自豪感就是一种直觉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果这种情感没有加以强化,便会逐渐消退;当我们在看关于爱国主义英雄的故事的时候,脑海里便会想象出爱国主义而激起一种强烈的感情,它的持续时间比较长,能给人特别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感染;但是在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伦理的爱国主义情感,它是我们对爱祖国山河、仇恨祖国敌人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等具体情感的概括,是一种稳定而理性的情感。爱国主义信念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守的,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观念,它既是对爱国主义观念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又是激发爱国情感、增强爱国意志,推动爱国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爱国主义意志是人们在为了达到爱国主义目的的行为实践中,自觉奋进或克服阻碍的意识能力和心理趋向或取向。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一个人有了爱国的意志,就能严格的要求自己,排除各种障碍和干扰,克服任何困难,把爱国主义行为进行到底。

爱国主义情感、信念和意志在爱国主义由认知到行为的转换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简单的说情感、信念和意志在爱国主义由认知到行为的转换过程中是按照某一特定的顺序进行的,它们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其中情感是爱国主义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信念是爱国主义认知转化为行为的驱动力,意志是爱国主义认知转化为爱国行为的坚持力。所以说,爱国主义品质的形成实际上是情感、信念和意志相互整合、协调发展的结果,因而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从不同的切入点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信念和意志,如对少年儿童应多采取活动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的体验教育,增进他们的理性情感发展;对大学生应该是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从更理性的高度坚定他们的信念和意志等。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使人的心理需要获得满足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

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人类社会行为的动力源泉是需要,当人的心理需要缺乏,就会激起人们对它的追求,产生目标、动机和行为。恩格斯也曾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养成爱国主义品质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心理需要,涵盖情感需要、自尊需要、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各个方面。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在社会与个人需要之间进行抉择,是受教育者根据心理需要的自主选择的过程。

受教育者对爱国主义的自主选择,其基本的依据是心理需要。但是,心理需要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表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心理需要。比如就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需要就表现在关注祖国前途,关心时事政治,渴望参与社会生活,期望在自利而利他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而对于农民这个群体来讲,他们最大的心理需要就是耕者有其田,劳动致富、科技致富,能够生活安定,日子越过越富裕。不论需要在不同的群体中有各种表现,但在深层的理念上,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人的需要与他对社会的贡献是相互依存的。因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然后才是社会对他的尊重与满足,离开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去要求他人尊重是不可能的。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于它倡导的是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先国家利益后个人利益。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着眼于人的不同心理需要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的同时,必须把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感融合起来。比如对大学生,结合学生的求知、求个人尊严和民族尊严、求自我实现和社会实现等心理需要,从理论上介绍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现在的国情和民族耻辱等,唤醒他们的良知,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理想同祖国利益和前途的关系。而对农民就应该鼓励他们农业创新,把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与为国家农业发展作贡献结合起来。只有满足了人们心理需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需要满足的特殊的实践活动。

责任编辑 肖 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朱桂莲

上一篇:微机防误闭锁分析论文下一篇:国有经济规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