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地理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并且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符合了网络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需求,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之一。微课程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能否促进地理更好的学习是促进微课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微课程地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微课程地理教学论文 篇1:

探讨利用微课程培养地理判断推理能力的地理教学实践

【摘要】微课程是和现代教育理念契合度非常高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还能够让学生地理判断推理能力得到培养,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是非常优秀的方式。本文就微课程的概念、特点、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分析,对通过微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推理判断能力进行了阐述,简单介绍了微课程开发的流程,通过《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的教学实践,对地理判断推理能够在微课程的辅助推动下得到的提升进行说明。

【关键词】微课程 地理判断推理能力 热力环流

微课程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微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新颖,通过微课程来让学生地理推理判断能力提升是一种创新。

1.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1.1 微课程的概念和分类

微课程是一种课程体系,包括教学视频、课件、教案、练习、反思、教学活动等所有微课组成的资源和教学过程中整个的教学活动。微课程的内容可以分成讲授类、探究类等多个类型;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学习时间又可以分成课前预习类、新课导入类、练习巩固类等几个类型。

1.2 微课程的特点和作用

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微课程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①目标明确,主题突出;②短小精悍,视频为主;③依托网络,使用方便。

利用微课程学习大致可以解决由大班授课带来的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常常发生学生和教师教课节奏不对等的该情况,学生因此而出现成绩落差较大的现象。课前,通过微课程来让学生对过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介绍书本知识背景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明确,具有导学的作用;课中,通过微课程来让课堂的授课方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化,能够将重点和难点进行突出,为教学中心提供情景建设,微课程和传统教学进行结合的方式能够发挥两者的优点,互相促进提升;课后,微课程可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对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课前和课后,总结和复习等细节上使用微课程,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起来更加的轻松和自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微课程给了学生更多的积极学习的机会,给新课程教学提供了条件,对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提供了途径。

2.地理判断推理能力的概念和地理判断推理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2.1 地理判断推理能力的概念

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三大类型 [1]。地理判断推理能力需要对不同事物的不同属性进行科学的鉴别,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是科学与理论的结合,对得到了结论进行推理验证,从而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概念。地理教学中逻辑思维需要判断能力,他是推理能力的基础,对已知事物进行判断,地理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推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

2.2 地理判断推理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1)对地理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完善知识架构,培养推理判断能力。

地理基础知识是地理判断推理能力的来源,因此在对推理判断能力进行训练的时候应该融合于地理基础教学当中。课堂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所了解,能够使用多途径来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让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夯实学生的地理基础,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间的关联性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将零散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框架。

(2)对推理过程,知识迁移和应用引起重视,这是地理推理能力提升主要方式。

教师形象深入的对地理显现进行推导,让学生能够对地理现象的联系、本质、内在联系等进行了解,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对地理规律进行总结,将地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一部分。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所学进行转化和迁移,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同类的问题,能够对同类的问题进行推理,从而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地理判断推理能力的微课程的开发

3.1 开发和实施的一般流程

根据胡铁生老师提出的微课开发方式与流程 [2],本人结合教学需求,将地理微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和实施流程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①教材分析:细分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将知识点与能力进行对应;②学情分析:分析学习者特征,了解其知识储备。

(2)微课程设计阶段:进行微教学设计、微课件设计、微练习设计、学习任务单设计和微视频拍摄。

(3)微课程实施阶段:微课程教学实施、微课程教学内容反馈与测试、学习诊断,整理分析学生反馈,并进行教学反思。

3.2 培養地理判断推理能力的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的教学为例

(1)以《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为例,设计一个微课程。微课程教学设计、微视频、学习任务单是微课程设计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

(2)微课程作为课前学习使用,按照为教学进行微课程视频的设计,然后通过网络功能上传至云平台,将制作好的学习任务进行打印,分发给学生,学生课前自己安排可与时间将云空间内的微视频观察完毕,然后将布置好的任务完成。在课堂上我们根据微视频和学生的任务单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学生之间分组进行组内探讨,老是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和微视频进行结合,对微视频的内容进行巩固和补充。微课程可以和地理实践教学进行融合,教师和学生能够有更加紧密的联系,既能够让教师的创造性得到发挥,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微课程是和现代教育理念契合度非常高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还能够让学生地理判断推理能力得到培养,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是非常优秀的方式。可是,微课程对于学习地理判断推理能力的影响和效果,需要较长的实践来检验。以后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对微课程和各类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融合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学生提供一个微课程提升学生地理推理判断能力的评价体系,让微课程能够得到推广应用,能够被更多的教师所看见和使用,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和主动。

参考文献:

[1]李增发.运用微课促进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J].当代教研论丛,2015.

[2]苏剑龙.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微课程学习有效性评价研究——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赵长胜(1970.2.15-),男,辽宁海城人,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地理教育。

作者:赵长胜

微课程地理教学论文 篇2:

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研究综述

【摘要】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并且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符合了网络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需求,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之一。微课程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能否促进地理更好的学习是促进微课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微课程;地理;课堂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如今“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占领了我们的视野,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简洁”,这些简便快捷的事物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快节奏的生活步调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视频,因为视频相对于呆板、无声的文字而言更加生动和有趣。因此学习方式由传统的纸笔学习向在线学习转变,学习场所也将会由固定的教室、图书馆向随意地点、随意时间转变。

一、微课程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程是指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包括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热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一种微型教学。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具体特点如下:

1.视频长度短

微课程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根据中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我们认为“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把知识点的内容和语言组织好,十分钟以内完全可以讲述清楚一个知识点。

2.主体小

传统课堂的40-50分钟,讲授的内容较多,相比之下“微课程”的问题比较集中,一节课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节课就解决一个事,主题突出。“微课程”内容短小,多以讲解一个知识点为主,内容单一,因此又被称为“微课堂”。

3.设计、制作、讲解精良

微课程的类型有很多,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只要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都可以。我认为主持人讲授性和流媒体播放性比较好。前者比较简单,易操作,普通的录像或者声音和视频的合成即可。而后者可以视频、动画等是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的,就像播放动画片一样,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但是,这两者都要求有超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4.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实践证明,相对于阅读刻板的文字学生更愿意观看活泼的视频。把课本上枯燥、无聊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动画,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就像把《水调歌头》编成曲,当成歌曲来唱,记得更快,更牢固是一样的道理。

二、微课程的主要模式

微课程是以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即用一个小段视频实现“在线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满足了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因此微课程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可以在课前预习,可以在课时巩固,也可以在课后复习,真正做到了“一课三练”。根据学习方式把微课程在地理教学的应用分为了三种模式,为翻转课堂模式、课堂应用模式和课外辅导模式。

1.翻转课堂模式——先学后教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室转移给学生。所以说是不同于传统课堂的,从教师先教,学生后学转变为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学生们在课前使用微课程起到了预习的作用,用于课前使用的微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本节的概念和知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检测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上,相对与传统课堂来说,主要是知识的传递,而在使用了微课程之后的课堂,课堂进行了升级,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课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解疑,把重点进行解剖,这样的课堂聚焦于在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拔高到一个更高级的层次。

2.课堂应用模式——学教结合

传统课堂,约40-50分钟的时间,大多教师会使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容易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而把微课程的视频放到课堂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应用于对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课堂,比如地球的运动、冷暖锋的形成过程、三圈环流、水循环和洋流等部分内容。

3.课外辅导模式——先教后辅

地理教学的提升学习除了课堂时间,课外的时间也很重要。然而课外学习大多以自学为主,没有老师的引导,起不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微课程的这种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导的局限。

课外是一个补充课堂学习的时间,有些内容在课堂上不做重点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所需部分进行观看学习,同时也打破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所以微课程在课外学习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三、对于微课程发展的建议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地理教学的需求,但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本文针对微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微课程发展的建议。

1.更新教学观念,丰富微课程资源

教师是推动微课程课堂教学的主体,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目前还没有大范围应用,有些教师认为制作微课程浪费时间,学生只是看视频不认真观察分析,还是采用一贯的讲授法。应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实践培训,观摩和分析优秀微课程实例,总结教学经验。

2.加强合作,提高制作质量

目前高中学习内容较多,教师教学任务量大,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微课程,而且还缺乏技术方面的知识,对制作微课程无从下手。应该组建一个包括学科教师、技术人员、课程开发专家的团队,共同探讨,共同制作。

3.因课而异,辅助课堂教学的工具

根据地理学综合性的特点,微课程碎片化的特点,可知微课程并不適合长期用于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如果长期使用微课程,学生学的地理知识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不会用综合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根据课程标准设计课程,不能盲目跟风,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于微课程教学。

4.加强教学创新,保证微课程学习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内容庞大课时紧张,所以用于微课程的时间很短。可以重新分配课时安排,由于高中生在校时间长,学校可以使图书馆对学校开放,学生可以去图书馆自行下载学习。有了学生的使用意见和反馈,才能更好发展微课程。

四、结论

微课程是最近兴起的新型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地理教学课堂中应用有显著的效果,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但是随着教育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微课程将成为宝贵的资源。

作者:兰雅威

微课程地理教学论文 篇3:

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微课程,即微课,是当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体现。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知识点、不同课型设计的微课的运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地理课程为例阐述教学中不同微课的设计与应用。

围绕重难点知识设计微课

对地理教学而言,天体运动、天气系统、洋流分布等知识点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才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因而,教师要有效地整合Flash动画、视频、实验室模拟效果等教学资源,制作微课,并配以学习指南、测评练习等,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学生逐步突破难点。例如,以Flash动画为主制作地球自转、公转的微课;以“大胖子、小瘦子”的形象代表冷、暖气团制作天气系统的微课。

针对重难点知识设计制作的微课,不仅形象、生动、直观,还可以通过暂停、反复收看等方式帮助接受能力稍慢的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围绕知识迁移设计单元微课

地理课程知识点较多,大部分学生由于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不熟悉,很难进行知识迁移和灵活的地理思维。因而,教师要围绕知识点迁移来设计单元微课。例如,在制作地图的整体性的微课时,教师要从选取最典型的区域入手,通过逐步添加,最终显示完整的地图信息,如先选取最基本的地图三要素、五种基本地形,然后到区域整体特征的感知等。

围绕各节地理知识前后迁移的微课,在制作时还要突出所用资料的典型性、实用性,不能为了追求画面感而显得烦琐。

围绕易错知识点设计微课

在学习判断岩层形成先后顺序的知识点时,需要学生极强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这一知识点属于高频考点和易错知识点。针对这一易错点设计的微课,除了要设计动态的岩层形成过程动画,教师还应总结一些实用、简单、易记的口诀,如“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沉积岩是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的,所以下面的岩层老,上面的岩层新,并由此还可以总结出背斜、向斜中部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

针对易错知识点设计的微课,可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明晰对与错,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突破易错点,攻克一个又一个学习的堡垒。

围绕地理原理、规律设计微课

围绕“理”字学习地理原理、规律是学好地理的根本。学生能够透彻地理解地理原理、规律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因而,教师要围绕地理原理、规律设计制作微课。

例如,教师在制作大气受热过程的微课时,除了要详细展示大气受热过程的各个环节之外,还应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如“高处不胜寒”、“阴天的白天更凉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等问题。结合实际问题设计制作的微课能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进而强化学生对地理原理及规律的理解。

针对考点设计的专题案例微课

等值线是地理课程的重要考点,也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的知识点。一般是以等值线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科内知识,相关考试题目设计的角度巧妙。在设计等值线判读的微课时,要重点讲解等高线、等温线图。

例如,在讲解等高线图时,教师应首先展示四幅实景图片,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从实景到等高线图的过渡借助于一段视频,展示在实景图上画等高线,让学生明白等高线图是怎么得到的。视频放完后,对比地形实景和等高线图,从而加深理解。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广大同行的共同开发,地理微课会逐渐便捷化、生动化、实用化、移动化,极大地提高每位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作者:贾素知

上一篇:预失真电路设计论文下一篇:我国制造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