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品采购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商品采购数量决策对超市经营管理的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影响超市商品采购数量决策的因素,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超市商品采购数量的控制方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超市商品采购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超市商品采购管理论文 篇1:

浅议超市商品采购管理

超市,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超市的含义是指采用自我服务、一次购齐的销售方式,以经营食品和日常用品等中低档商品为主,实行低利润率、高周转、廉价销售的经营方针,拥有较大规模的零售店。商品采购是超市经营活动的关键,是指为保证销售需要,通过等价交换方式取得商品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确定需求、发掘货源、选择供应商、交易条件的谈判、签发购货合同、督促供应商、处理纠纷等。采购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商品采购是超市获利的源头,降低采购成本对于超市的经营来说至关重要。采购成本的降低不仅体现为超市现金流出的减少,而且直接体现在商品价格的下降,利润的增加,以及超市竞争力的增强等方面。为构筑超市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超市商品采购管理这一关键环节。

作者:李峻峰 徐同胜

超市商品采购管理论文 篇2:

超市商品采购数量决策研究

[摘 要]商品采购数量决策对超市经营管理的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影响超市商品采购数量决策的因素,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超市商品采购数量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 采购数量决策 定量订购 定期订购

一、研究超市商品采购数量的意义

在超市商品采购管理的实践中,采购商品的质量、价格、数量和时机决策被称为商品采购的四大决策技术,其中采购数量决策在降低采购总成本方面发挥的作用倍受人们重视。研究超市商品采购数量决策技术,对于超市规避经营风险、增加盈利机会、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的采购数量决策,可以有效地防止经营商品的积压和脱销,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采购数量决策,既重视市场销售机会的把握,也重视回避市场风险。如季节商品采购决策是为捕捉季节市场销售机会而设计的,当消费季节即将到来时,既要准备充足的季节市场货源,又不至于盲目大量进货而造成季节性商品积压,这就需要准确控制商品采购数量,既要充分利用市场机会,又要避开市场风险。

2.研究采购数量决策技术,可以减少或避免因缺货所造成的损失,增加市场销售机会。缺货意味着没货可卖,缺货不仅损失当期的销售利润,更严重的是会造成企业的信任危机而导致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威胁是潜在的和长期的。科学的采购决策系统可以时刻跟踪销售商品的库存状态,避免或减少因缺货断档而造成的营业损失,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市场形象。

3 .研究采购数量决策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有问题的商品,为优化超市经营商品品种结构提供依据。商品采购数量决策需要掌握各类商品的销售速度,区分出哪些商品是畅销品,哪些商品是平销或滞销品种,能够为企业淘汰问题商品,调整经营结构,开拓新市场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二、影响商品采购数量的因素

影响商品采购数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进行商品采购数量决策时必须给予重视。主要的影响商品采购数量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定时期企业商品销售总量

销售是采购的前提,没有销售就不会有采购。因此影响企业商品销售的因素都可以成为影响企业采购的因素。采购决策者应密切注视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准确科学的市场需求判断,为采购决策提供市场依据。

2.采购商品的特点

不同品类商品因其自身的理化性质不同,其保鲜期、保质期或保存期各有不同。超市采购需区分不同性质的商品,分别确定商品的进货周期和批次进货数量。如水果、蔬菜等生鲜食品必须保证在新鲜状态下经营,这类商品保鲜期很短,必须采取小批量多批次地采购方式。这种采购方式虽然采购费用高一些,但是可以更大幅度地降低该类商品的营业损失;而一般日用工业品商品保存期都很长,而且以平销为主,为降低这类商品采购、储存总费用,需要简化采购管理过程,即适度增加采购批量,减少采购次数,以利于降低商品采购与储存总成本;又如季节性生产的商品生产旺季市场价格比较低,可以有计划地多采购,保留合理库存,以备生产淡季市场销售,赚取商品储存的时间价值。

3.商品销售特点

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经营性因素是影响商品采购批量的重要因素。

(1)商品周转快慢。对超市来说,保鲜期和保质期较短的食品类商品是超市经营中周转速度最快的商品,应作为采购管理的重点。这类商品既要保证不间断地供应,又不能有过量的积压,需要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联系,随销随供;保质期长或无保质期限要求的平銷商品应保持适度库存,减少进货次数,通过节约采购费用来降低采购环节的总成本。

(2)商品供求动态。市场供应紧张的商品,一般应适当提前备货,加大订购量,增加保险储备量,防止缺货断档造成营业损失;季节性消费的商品要做好旺季销售的准备,提前备货,保证季节供应。

(3)价格变动趋势。当市场预期价格趋于下跌时,只应保留少量应急库存,适当减少订购批量,增加订购批次,规避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当市场预期价格趋于上涨时,则应适当增加订货量,以便分享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利益。

4.供应商的价格政策

供应商的价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采购单位的采购数量决策。如供应商有最低供货限额时,一般应该以供应商提出的最低供货限额来调整订货量;如果供应商提供折扣价订购或订购数量折扣的优惠供应时,应考虑折价或折扣供应最低数量限额。

三、商品采购数量决策的方法

商品采购数量控制的决策方法很多,主要的方法有定量订购、定期订购以及采购商品ABC分类管理控制等方法。

1.定量订购

定量订购,是商品采购时每次订购的数量相同,而没有固定的订购时间和订购周期的订购。定量订购法有较好的适应性,在订购周期内即使出现较大的市场波动,也不会造成商品积压或脱销,因此,定量订购法是商家商品采购数量决策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定量订购法的理论要点是,首先确定订购点,然后再运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选择最佳的一次进货批量。

(1)订购点的确定

订购点,即采购方提出订购时的库存量标准点,是企业最低库存的警戒点,库存低于警戒点时如果还没有订货,就会出现商品脱销断档的情况,因此,当库存商品量降至订购点时,必须再次订货。订购点的确定用公式表示为:

订购点=备运时间需要量+保险储备量

上式中备运时间是商品订购的前置时间,是从提出订购到商品到货能够上架销售所需的时间。商品平均备运天数与商品日需要量之积,就是商品备运时间需要量;商品保险储备量,是为应付需求量不规则的大幅波动以及备运时间的不均衡性而造成的缺货量所准备的备用库存。

(2)经济订购批量(EOQ)静态模型

经济订购批量,即指综合进货与存货费用之和最低时的一次订购数量。存货水平控制的目的,是在保证顾客需求的前提下,把商品采购和存货费用总和降至最低水平,即订购费用与储存费用之和最小。经济订购批量的订购模型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设计的。其模型为:

订购与储存总费用=订购费用+储存费用

如果用S代表简单条件下与订货、储存有关的总费用;R为某商品年需要采购的总量;G代表一次订购费用;h代表单位商品年储存费用;Q代表一次订购商品数量;C代表单价;H代表某商品年储存费率,上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为使S值最小,求总费用S关于Q的导数并令其为0,即可得到经济订购批量(EOQ)的计算模型,即:

上式是为了便于分析,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的静态分析模型。

(3)有商业折扣的订购批量调整

在供货方有订购数量折扣条款的条件下,如果折扣订购批量小于经济订购批量,需按经济订购批量模式订购,此时仍然可以得到折扣批量订购的利益。如果折扣订购批量大于经济订购批量,订购单位就得决策按经济订购批量价格进货,还是按折扣订购批量价格进货。这里需要分析按折扣订购批量价格订货所得到的进货成本和订货费用的节省与储存费用增加的关系。当采用折扣价格订购时,订购商品单价会降低,订购总次数会减少,从而使得订购商品成本降低,但订购批量和储存成本会增加。这里只需要比较由折扣订购所得到的进货成本及订购费用的节省,与储存费用增加二者之间谁大谁小,就可以判断出采用哪种订购方式对采购方更有利。采用折扣批量价格订购时,当节省的总费用与增加的总费用相等时的订购批量我们称为临界订购批量,这里用Qa表示,这时采用上述两种订购方式给采购方带来的利益是一样的;当节省的费用大于增加的费用时,会给采购方带来折扣利益,此时应该采用折扣批量价格订购;如果节省的费用小于增加的费用,则说明采购折扣价格订购对采购方不利,此时应按经济订购订购批量订购。如果用Qb表示折扣订购批量,前述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如下关系式:

若Qb﹤Q(EOQ时,即折扣订购批量小于经济订购批量,此时,应按折扣订购批量订购,即按经济批量订购仍然可以得到价格折扣;

当Q﹤Qb﹤Qa时,即折扣订购批量介于经济订购批量与临界订购批量之间,应按折扣订购批量Qb订购,因为此时折扣订购批量没有达到临界订购批量,折扣订购储存费用增加额小于订购总成本节约额,采取折扣批量订购对采购方更有利;

当Qb﹥Qa时,即折扣批量大于临界批量,此时应按无折扣的经济批量Q(EOQ)订购,因为此时折扣订购储存费用的增加额大于订购总成本的节约额,折扣批量订购对采购方不利。

2 .定期订购

定期订购,是按事先规定的进货周期进行订购。这种订购方法有固定的订购周期和订购时间,而没有固定的订购批量。其理论要点如下:

(1)订购周期的确定

订购周期,是指两次订购的时间间隔。它是根据采购商品本身的性质、采购商品的难易、销售的特点、市场行情等因素,根据商家内部管理的需要确定的。如新鲜蔬菜需要每日都进货;面包等糕点类熟食品保质期较短,可以对商品保质期限打一个折扣来确定进货周期;而对保质期较长或无保质期限制的普通日用消费品,则主要是依据该类商品的销售速率,控制其周转速度,来确定进货周期。一般是根据该类商品的经济订购批量,结合该类商品的销货速度,计算出两次进货间隔期的长度作为定期订购的进货周期,这个进货周期既符合经济批量订购的经济性原则,又较定量订购法简便易行,大大提高采购管理效率。

(2)定期订购的订购批量的确定

定期订购由于订购的周期是固定的,但在同一时间长度的不同订购周期内商品的销售量会有所不同,所以,每次订货需要补充的库存量也会有所不同。定期订购每次订购的数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订购批量=订购周期销售量+备运时间销售量+保险储备量-现有库存量-已订下期到货量

如果在订购时的库存量正好等于按定量订购法计算所要求的最低库存量,说明此时是最佳订购时期。如果订货时的库存量过高或过低,均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来调节订购批量。如果在几个订购周期内都出现库存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则说明商品销售出现了萎缩或增长趋势,这时就要考虑订购时间的调整,或者推迟、或者提前原来所定的订货时点,以便使订货点与按定量订购的订购点更加吻合,必要时可对保险储备量做适当的調整。

3 .采购商品ABC分类管理

超市采购商品实行ABC分类管理,是区别重点和一般采购项目,对重点采购项目实施重点管理,次要采购项目施行次要管理,一般采购项目则实行简单管理。这是一种区别重点和一般的采购项目分类控制管理思想,对于节约采购成本投入,提高采购工作效率,简化采购工作程序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重点采购项目称为A类商品,是超市经营中销售额占70%至80%,但经营品种只占10%至20%的少数商品。这类商品是企业经营收入的主要利润源,采购中应重点管理,做到及时订货,没有缺货,采购决策宜采用定期不定量的采购方式,确保商品供应不中断;经营中品种数量占20%至30%,销售额占15%至20%的B类商品应实行次要管理,适当加大采购批量,减少采购批次,以便节约采购成本,操作上宜采用定量不定期的方式控制采购数量;对经营品种占60%以上,而销售额只占企业销售额10%至20%的C类商品应实行一般管理,宜采用定量订购的方式,以计划期为销售周期或半周期,在计划期内集中一次或分两次大量进货,压缩采购工作量,节约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 蔡中焕: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朱新民 林敏晖:物流采购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邹波 李苇苇 黄大星:基于ABC分析法的存货管理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月(上旬刊)

作者:鲍玉鑫

超市商品采购管理论文 篇3:

提高零售商业企业商品采购管理水平

一、我国零售商业企业商品采购的现状及问题

零售商业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采购管理科学与否。商品采购成本占零售商业企业总成本的80%以上,直接关系到零售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商品的采购管理对于零售商业企业而言,是核心竞争力,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合理有效的商品采购管理是其赢得竞争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我国零售商业企业中较为典型的商业业态的采购管理现状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存在的几个问题。

1、采购模式不尽合理,采购渠道长

零售商业企业现在较为广泛的应用分散采购模式。分散采购不能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和控制采购成本。在分散采购模式中,由于商品采购的决定权下放到各分店,刘‘采购行为很难实施有效的约束,采购员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屡禁不止。

采购渠道长,必然会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中间商的采购专业素质有限,缺乏严格的质量检测和完善的售后服务,造成采购商品质量不高,而且在一定的区域内,中间商数目有限,通过中间商采购的零售商业企业,就容易造成“千店一面”的景象,无差异的采购策略也就无法实现差异营销。

2、人员管理不完善

一是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准礁的市场分析能力,不具备丰富的商品知识,不能熟练地掌握商品的成本构成、利润、计算原理、采购时机、批次、批量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这些都直接影响采购及采购管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而采购中所出现的系列问题,诸如商品销售不对路、质量不过关、缺货、不能准确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等等都和采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有关系。二是由于缺乏对采购人员有效的计划管理,造成采贿人员日常行为懒散、工作效率不高、采购计划得不到畅通的贯彻与实施,包括选择供应商、供应品种、商品质量、具体的订货策略等,造成供应商供货不及时、商品质量不高等,严重影响了采购的时效性。三是绩效管理不严格。“我明明知道采购员们收取好处费,可呈我既没有办法查,也没法管。因为这一切都是在私下进行的.而且普遍存在。”很多零售企业管理音对因人为所造成的采购中的腐败行为痛恨而束手无策。尤其在大型的商场百货,由于实行引厂进店模式,厂家为了得到长期稳定的进店保证,就在商场采购环节除了给予适当的优惠外还利用其他一些手段贿赂相关的采购人员。采购中的腐败行为不仅侵蚀着企业的利益,而且对整个企业文化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采购人员在谈判中无原则地让步,合同之外的私下的利益承诺,会对采购活动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3、采购资金短缺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大量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外国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又在我国市场上急剧扩张,使得国内的零售商业企业发展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不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不畅通、库存积压使得资金周转困难,最终造成资金短缺。

4、信息化采购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由于零售商业企业本身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化采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大的经济实力购买相当数量的信息化技术设备,缺乏高素质的专业采购人员,都使得信息化采购技术得不到广泛有效的应用。很多零售商业企业仍然是“闭关自守”,缺乏网络的有效应用.缺乏与供应商、竞争者乃至消费者的交流与沟通,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的动态,易眙误销售时机,同时,也加大了采购业务操作的复杂度。

5、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善,商品采购定仇不准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零售商业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也随之扩大。但由于目前国内的零售商业企业对供应商又缺乏相应的调查与评定,即使有也只是片面的考虑价格因素而忽视了供应向在商品的货源、品质、信誉度等其他方面因素的深入调查研究。还有零售商业企业由于本身资金状况不佳,欠缺良好的商业信誉度,搞一锤子买卖,种种原因必然造成供应商不稳定、质量不高。

由于商品采赃人员专业素质的匮乏,无法准确预测整个商品市场同类商品的发展趋势。加之有限的供应向货源、盲目的采购经营,都会造成商品采购定位不准。“千店一面”的无特色经营是目前大多数商场百货的普遍现象。

二、提高我国零售商业企业商品采购管理水平的建议

1,合理选择采购模式

尽管日前我国零售商业企业的采购模式呈现多样化,分散要购模式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对于企业长期的发展来看,集中采购模式才是最佳选择。通过设立专门的采购机构或由专职的采购人员统一负责同供应商的洽谈、议价、商品的导人等采购工作,可以以量制价,压低进货价格,降低购货成本,还能够通过集中采购模式约束和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活动,以真正发挥采购管理的作用。

集中统一的商品采购也是连锁零售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实行统一采购,才能真正做到统一陈列、统一配送、统一促销策划、统一核算。而协同采购模式,虽然是一种新兴的采购模式,但是在零售商业企业无法采用集中采购模式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最优选择。目前,包括大型在内的零售商业企业为完善采购管理,提高共同采购的比率,共同降低采购及经营成本,建立起采购联盟。

应用私学合理的采购模式,可以为零售商业企业节约大量的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规范企业的采购行为,加强企业整休的经营管理力度。

2、缩短采购渠道

缩短采购渠道,排除中间商,直接从厂家进货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据了解,国外成熟的大超市直接从厂家采购商品的比例高达70%—80%,还有30%以上向品是山超市根据巾场畅销信息向厂家厂“订单”,进行汀单生产。这样不但减少了进货的中间环节,保证货源质量,也大大增加了企业利润。

合理的采购渠道,是零售商业企业进行有效采购活动的必要前提,通过缩短采购渠道,可以达到节约商品采购成本,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3、加强采购人员管理

一是提高采贿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采购人员的入门门槛,严格要求其专业水平,还可以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开设采购培训班,包括提高采购管理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的采购操作能力,以增强采购活动的整体性与协调性。采购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能提高采购工作效率,改善采购环节中的不合理程序,会使整个采购活动更加积极,采购管理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是加强采购人员的工作计划管理。规定采购人员在每周或每句的工作计划,计划书要上报采购部经理,使上级陆叫掌握每个采购业务人员的去向和上作进度,并对具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

采购人员应该根据厂商选择的标准,包括货源供应稳定的厂商、商品品质优良的厂商,满足以上供应条件月价格具有竞争性的厂商应为优选的对象;另外商品可

否退货,付款条件是否优惠,促销配合是否得当以及商品送货速度等因素,都应做出明确的规定。

采购人员订货的权限是有限的,必须规定其内容,以便使采购人员在订货则不至十超出权限,不应擅自采购计划外的商品,若有需要需提前申请以保证采购业务的正常进行。权限规定的关键内容是要规定一个采购人员订货的金额是多少,超过此金额应由谁来决定,应履行什么样的报批手续。

通过完善采购人员的计划管理,可以有效的规范采购人员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相应的采购操作,从而提高采购效率。

三是进行绩效考核与评定。在考核中,运用业务指标体系和个人素质指标体系。主要的业务指标包括:采购成本是否降低、采购质量是否提高、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否得到有效控制、供应商的服务是否增值、采购是否有效地支持了其他部门,尤其是生产部门、采购管理水平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而个人素质的评价相对灵活,因为不仅包括现有的能力评价,还有进步的幅度、潜力以及道德标准等。包括谈判技巧、沟通技巧、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价值取向等。评估完成之后,安排职业规划,将绩效考核与采购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联。

完善的采购人员考核制度,能有效激励采购人员积极了作,防止腐败发生,维护企业的形象和经济利益。

4、重点搞好资金管理

零售商业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与规模的关系,不能盲目的扩张,这是持有充足周转资金的重要保证。其次,要搞好资金的有效管理,以此作为采购业务活动金额的参考与支持。

建立会计制度,及时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切实加强核算,堵住各种漏洞。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和监督,坚决制止和严格查处做假帐,违反财务纪律,营私舞弊等行为。另外,资金短缺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政府的政策。改善中小零售商业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资金短缺现状的较好选择是建立起零售商业企业的信贷风险担保基金,加强保护和人力发展零售业企业融通基金的金融机构,如城市合作银行、城乡信用社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各商业银行的中小商业企业信贷部门,并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它们扶持那些效益好、素质高或有发展前途但暂时处于困境的急需资金的中小商业企业。至于那些整体素质差、效益不好和没有发展前途的劣势企业,则应在市场竞争中让效率高有前途的优势企业所兼并。

有效的资金管理,可以缓解采购资金短缺的压力,有助于进行正常的采购业务活动和经营运作,维护与供应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零售商业企业的健康发展。

5、推广信息化采购技术

有效应用信息化采购技术,如电子自动化采购,以实现与供应商信息资源共享,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与交易,以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费用。网上采购,可以实现更广阔的货源空间,同时可以及时掌握同等零售商业企业的采购及销售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采购计划,保证采购质量。有研究表明,零售商业企业直接或间接的商品采购占企业总开支的64%,而采用自动化采购方案,可以降低采购费用达70%,使得商品成本降低5%-15%。

处于一个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拥有较为先进的信息化商品采购技术,零售商业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立信息化采购平台,实现与供应商的有效沟通,才能减小采购业务的复杂度,提高采购效率。

6、加强供应商管理

通过对供应商的货源、商品质量、信誉度、供货及时性等的调查与评价,把供应商分成若干等级,采取分级管理,并建立供应商电子档案。经常与供应商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等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加强激励与控制供应商,引进竞争机制以充分鼓励供应商积极主动地搞好商品供应工作,促使供应商之间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方面不断优化而努力。约束防范供应商的不正当行为,以免给企业造成损失,从而保证与供应商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商品供应业务正常进行。

加强供应商管理,是实现有效供应商管理的重要保证。它不仅能保证较为流畅的商品供应,还能获得价格的优惠,降低商品的单位价格。

7、批准采购定位

结合当前市场资源状况、消费需求、消费趋势、流行趋势,在满足特定销售需求又不至于缺货的情况下,重在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实行专业化经营,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丰富采购商品的花样品种,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挑选欲望。在某类(某系列)商品上的高度集中效应,形成零售商业企业的独特经营风格。

准确的市场定位,可以避免由于供大于求、销售不对路而产生的库存积压,可以营造零售商业企业的特色经营形象。

(作者单位:大连职工大学)

(责任编辑:肖秋兰)

作者:李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