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质平的音乐教育论文

2022-04-19

夏丏尊在评价李叔同音乐教育业绩时说:“迄今全国为音乐教师者十九皆其薪传。”①李叔同培育了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音乐教育家,他们又培养出唐学咏、邱望湘、缪天瑞、钱君匋、陈啸空、萧而化、徐希一等一批优秀音乐人才。因此,薪火相传,代代不熄,乃是教育事业灵魂之所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刘质平的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刘质平的音乐教育论文 篇1:

萌发于留日浪潮下的西乐理论

[摘要]19世纪末,大批中国学生在晚清政府的资助下东渡日本学习先进的西方文明,作为留日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刘质平在老师李叔同的启蒙与帮助之下,于1916年到达东京接受音乐学术训练。20世纪30年代,这股近代早期的留日风潮逐渐衰退,但留日学生在中国的活动却并没有停止。纵观刘质平近50年的音乐活动历程,侧重于对西方音乐理论的教学与普及。于此,本文选刘质平编写于不同时期的两套和声教材进行文本分析,意图探寻发生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借由留日浪潮传入中国的西方音乐理论之原貌。

[关键词]刘质平;留日学生;和声教材;实用音乐;和弦阶级理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在晚清维新派政治家的大力倡导之下,始于清末的这场中国学生的留日浪潮拉开序幕,其中也诞生了近代第一批音乐教育家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等,这标志着西方音乐在此时伴随着由他们所开创的“学堂乐歌”体裁经日本传入中国。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立志发展专业音乐教育的刘质平在老师李叔同的襄助下,于1916年东渡日本并隔年考入东京音乐学校。在此期间,他接受了与本国旧私塾和新学堂体制不同的西方音乐的学术训练,这成为他日后几十年间音乐活动的基石。

1918年自刘质平归国后,先后在上海与吴梦非、丰子恺共同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和“中华美育会”并创会刊《美育》,1921年7月担任上海私立美术专门学校音乐组主任。1922年受民国政府“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之聘,负责草拟全国小学、初中、高中、简易师范、师范学校及专科学校六种“音乐课程标准纲要”的草案。除此之外1918年—1937年间刘质平还曾在十余所学校教授音乐课。1937年抗战爆发他离开上海,辗转多地在浙江金华师范、温州师范、国立福建音专等多所学校任教。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于1951年进入山东师范学院担任教授与音乐组主任,后加入新组建的山东艺术学院。经年间,所编辑的教材和书籍主要有《开明唱歌教材》《开明音乐教程》《弹琴教程》《清凉歌集》《歌曲作法》《实用和声》等。

翻阅史料,可见刘质平的音乐教育活动几乎从20世纪初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一段近50年的音乐教学经历。这段经历从年限上是其他留日归来的音乐教育家所不能及的,并且贯穿了整个近代的中国历史,因此极具有代表性。在此,笔者选择现存的刘质平任教于上海时期的教材《普通和声学讲话》(1926年)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山东时期的《实用和声》(1954年),对这两套编写于刘质平归国初期与新中国成立之后两个不同音乐活动时期的教材进行文本分析,并以此来窥探20世纪初由留日学生带回中国的西方音乐理论之样貌。

一、《普通和声学讲话》中的“日本痕迹”

19世纪,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看到了自身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对落后,于是日本成为最先学习西方并进行政改的东亚国家之一。为了革新,日本政府开始遣人到美国、欧洲等地考察,并发现进步与发展的首要途径就是效仿西方改革自己旧有的社会体制,西方音乐体系亦是在此时传入的。1872年日本政府颁布的近代教育制度《学制》中把“唱歌”作为常规科目,随后1879年由日本文部省派遣到美国考察师范教育的伊泽修二带回了自己的老师,美国著名的现代音乐教育家梅森(Mason L.W),同年在二人的倡议下日本政府文部省设立了以培养音乐教师人才为主的实行师范教育的“音乐取调挂”。1898年,德国人豪斯库涅奇(Emil Hausknecht,1853–1927)在东京大学教学,带来了德国盛行的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Frobel)实用教学理论,这种更注重实用性的德国教学体系在日本因更符合其国情的需求同时受到欢迎并普及起来。

进入20世纪日本学校的科目中音乐课已经是必备科目,随着东京音乐学校的发展和更多高等学校中音乐科目的设立,西方音乐教育在日本更为体系和专业化。1887年音乐曲调挂改为东京音乐学校,伊泽修二任首任校长。1917年刘质平进入东京音乐学校的时期,外国人到日本任教人数较上世纪末大幅增多,其中德国籍教师相较其他国籍的数量明显要多。反观中国,西乐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主要由民国以前清末留日归来的学生所编写的音乐教程为主,从内容上可大致分为唱歌、风琴教材和音乐理论教材。在民国以前就广泛流行于新式学堂中的众多学堂乐歌教材,主要以简谱记谱的简短歌曲为主,创作大都采用选曲填词的方法,曲调大都来源于日本的学校歌曲。音乐理论教程主要以翻译日文版的西方音乐理论著作为主,如1904年出版的曾志忞的《乐典教科书》是以由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米次郎翻译自英国爱爱拜耳博士所选学校音乐理论教科书 Text-Book of Musical Grammar,后由曾志忞翻译为中文版并扩充以供当时中国示范学堂等所用。另有最早介绍西方作曲家资料的文章,由李叔同编译并发表于1905年《音乐小杂志》第一期中的“乐圣比独芬传”是根据日本石原小三郎《西洋音乐史》中所载内容翻译而成的。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音乐教材的编写方式和内容主要是翻译日文的音乐教材与书籍为主。虽然这种教材编译方式缺乏创造性和为中国音乐教育量身定做的特殊性,西洋音乐的根毕竟在西方,介绍精准的西方音乐到中国翻译原著未尝不是一条最好的途径,可以保留原意。但是留日学生大都选择翻译的对象并非原版,而多为日文版书籍,所以此时引进中国的西方音乐理论的教材中不免留存有日本文化的印迹,这一点同样可以从刘质平编写的教材中看到。

刘质平在1926年《音乐教师的良友》中成章连载的《普通和声学讲话》中,可以看到刘质平的和声理论课程,是使用源自德国的和弦阶级理论。这套教材中调式音阶中各个音级的符号采用罗马数字,写作为I II III IV V VI VII,字母大小写表示大小和弦。表示增、减和弦用符号+和0(摄氏度的符号)来进行标记。不同的和声标记方法是用以区分和声理论不同风格的重要依据,这套罗马数字标记体系是19世纪初音乐理论家韦伯(Gottfried Weber;1779—1893)在另一位欧洲和声理论家福格勒(Abbe Vogler;1749—1814)理论的基础之上确立起来的,并详细记载于他的三卷著作《作曲艺术的系统理论指南》(Versuch einer geordneten Theorie de Tonsetzkunst;1817—1821)。这种罗马数字标记体系盛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在这套标记方式的发展中产生了由和弦在不同调性中的部位而决定和弦作用的和弦“阶级理论”(Stu fentheorie)。

刘质平教材中所教授的和声体系同样是以分别建立在长音阶(大调)和短音阶(小调)各阶级基础之上的七种基础和弦类型为主:三种三和弦(小三、大三和减三)和四种七和弦(属七、小七、大七和半减七)。由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的《开明音乐教程(第二册)》可见(图1),这套标记方法继续使用。教材内容则主要是以强调和声在实践中的实用性基础写作和分析,其中在功能上针对教学所以配有大量的歌曲伴奏写作练习题。从编者的卷首语中可见这套教程是刘质平在上海教学期间所一直使用的,第二册的教学目标对象是供初级师范或幼稚师范高年级的学生使用的。

从和声的标记符号和教材的内容编辑来看,刘质平的和声教材可以说是对德国“和弦阶级理论”体系的初级介绍,这一理念一直贯穿于他的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其1954年编写于山东师范学院的教材《实用和声》中仍在延续。这些教材文本中的欧洲“实用音乐”理论与和弦“阶级理论”的体现,与他留学东京时期音乐学校内教授的音乐理论知识多为德国体系有着密切的关联。另一方面,在表示大、小调性和大小和弦的音乐术语上却用长音阶、短音阶等来代替,和弦使用和音等这些音乐术语明显是日译词汇,在当时普遍流行于中国的众多留日学生所编辑的音乐理论教材中都可以见到诸如此类的大量的日译词汇。

二、《实用和声》中的“和弦阶级”理论

《实用和声》是由刘质平编写于1954年4月并由山东师范学院教务处印制的,这本和声教材也是他在山东教学活动的见证。全书共十一个章节,其中各章中都包含各讲(共32讲)若干节。笔者本着全面介绍这套理论的完整性和还原内容全貌的目的,以本书中刘质平原文所划分的各章节和各章中的各讲为内容,做了《实用和声》内容表格于下:

在第一章和音总说中,是刘质平对于这本教材中所要用到的音乐形态的总体介绍,以和弦的种类、标记方法和大小调式三方面为主。首先从和弦的种类来看,分别是建立在大音阶(大调)和小音阶(和声小调)各级音阶之上的不同性质的三和弦,如C大调音阶中的由各级根音分别构成的,七个三和弦中性质不同的三个大三和弦、三个小三和弦和一个减三和弦。其次,对于和弦的标记仍然全部使用罗马数字(I II III IV V VI VII),并用来表示根音在音阶上的位置与和弦种类。第三,调性方面,在“大音阶调名中”刘质平采用由C大调初始向上(从C向上—G—D—A—E—B—#F—#C)和向下(从C向下—F—bB—bE—bA—bD—bG—bC)以五度循环法则所产生的15个大调,小调也是按照此方法由a开始两个方向构成共15个。这样的大、小调的五度循环法则所构成的30个升、降号系统调式,在排除了重复调(如:bC与B)之后,在这本教材中主要还是以24个大小调为主。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以外,刘质平还在各讲的结尾配以大量的写作和弹唱练习题,意图使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内容中所学到的各和弦种类(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在不用状态下分别在声乐曲和钢琴伴奏曲中的写作方法。通过以上对《实用和声》全书主要内容的介绍,可见刘质平这本教材的目标受众群是高等专业教育的学生,以和声理论运用到实际作曲中为主的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时期所存留的《实用和声》一书进行文本解读,可见刘质平所教授的和声理论,确实是源自德国音乐理论家韦伯所创立的和弦阶级理论(Stu fentherie)。韦伯的和弦阶级理论是其出发自思辨性和经验性的研究方法之上,用建立在大、小调音阶的各音级之上的主、属、属七、下属和其余自然音和弦所构成的。相较于前人所给出的复杂的众多和弦类型和符号体系,韦伯只给出了七种基础的和弦类型:三种三和弦(小三、大三和减三)和四种七和弦(属七、小七、大七和半减七)并采用福格勒罗马数字记号,为了能够区分三和弦性质,韦伯用大写和小写改进了它,音阶在韦伯理论中保持了它的组织作用。在刘质平的《实用和声》中可见以大小调音阶为组织基础的这七种和弦的运用方法,这种和声教学方法与1957年自苏联引进中国的由伊·杜波夫斯基和伊·斯波索宾等合著的《和声学教程上、下册》中所教授的,强调和弦运用时的功能性和色彩性的功能和声理论并不相同。

小 结

通过以上笔者对两套和声教材的文本解读和分析可见,刘质平编写的这两套和声教程其内容并没有涉及音乐理论的学术探讨与研究,而是更关注于和声学理论的实践。在和声理论的教学上,采用的是来自德国音乐理论家韦伯的和弦阶级理论。而这套和声理论是自他音乐活动在上海阶段时期就一直延续下来的。从刘质平任教学校的数量和地域覆盖范围的广度来看,这本早已泛黄的《实用和声》中所传授的和弦阶级理论在苏联的功能和声理论流行于中国之前,也曾由留日学生引入中国发展与存在,亦可得出西方音乐理论于20世纪初留日浪潮下进入到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之中。此外,有别于“学堂乐歌”时期的音乐教育家们大多直译或改编教材的方式,刘质平已经开始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更适合中国学生和适合中国教育语境的教材编写。

[参 考 文 献]

[1]缪裴言,缪 力,林能杰.日本学校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音乐教育出版2011.

[2] 刘质平.实用和声学[M].济南:山东师范学院教务处,1954.

[3] 刘质平.普通和声学讲话[J].音乐教师的良友,1926(05,06).

[4] 刘质平.开明音乐教程[M].上海:开明书店,1934.

[5] 孙继南.一份残存的珍贵音乐教育史料——刘质平“文革日记”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2).

[6] 孙继南,刘雪阳.刘质平年表[G].

[7] 2006,Thomas Christense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责任编辑:郝爱君)

作者:陈晨

刘质平的音乐教育论文 篇2:

全国为音乐教师者十九皆其薪传

夏丏尊在评价李叔同音乐教育业绩时说:“迄今全国为音乐教师者十九皆其薪传。”①李叔同培育了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音乐教育家,他们又培养出唐学咏、邱望湘、缪天瑞、钱君匋、陈啸空、萧而化、徐希一等一批优秀音乐人才。因此,薪火相传,代代不熄,乃是教育事业灵魂之所在。

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是李叔同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期间培养的在全国文化教育界有重要影响的艺术教育家。

吴梦非(1893.5.1—1979.10. 15),浙江东阳县人。乳名贻谷,学名翼荣。1915年始名梦非。1908年小学毕业后考进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初级师范。沈钧儒、沈尹默、马叙伦等均在该校任过教职。1912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该校新设“图画手工专科”,在李叔同教授下学习练耳、视唱、合唱、钢琴等课程。1915年毕业,经李叔同推荐,到上海城东女学任音乐、图画教员,后又至浙江省第二师范学校、上海爱国女学、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等校任教。1919年6月,与刘质平、丰子恺自筹资金创办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吴梦非任校长。同年秋,发起成立“中华美育会”。1923年4月,在《民国日报》任“艺术评论”版主编。20年代上半叶是他艺术教育事业鼎盛时期,以《美育》和“艺术评论”版为阵地,发表五十余篇文章。1926年初,吴梦非离开上海回浙江,先后在白马湖春晖中学、浙江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任教。1933年受聘担任上海美专教务主任兼教授。30年代,吴梦非潜心于撰写音乐教科书,主要有《和声学大纲》、《中学新歌曲》(1930)、《初中乐理教本》、《初中唱歌教本》(1932)、《风琴弹奏法》(1934)、《音乐四册》(1936)等。自20年代起,还与妻子王元振合作创作了《废墟》、《青年生活》、《中国国民》等百余首歌曲。抗战期间,杭州家宅为炮火焚毁,珍藏多年的李叔同字画、文稿亦付诸一炬。后在中央信托局温州办事处工作,脱离文艺界达十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在杭州文德中学任教务主任兼音乐教员。1953年至上海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民研室秘书。1955年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务处副主任。1959年退休。1971年双目失明。1979年逝世。②

刘质平(1894.2.27—1978.10.24),原名刘毅,字季武。祖籍浙江黄岩,出生于浙江海宁。1912年夏赴杭州考入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同年秋,李叔同至该校任教,对诚实好学的刘质平格外关照,利用业余时间为他辅导和声学与作曲法。1916年秋,刘质平毕业后东渡日本,次年,考入东京音乐学校,专修音乐理论与钢琴。在日本期间,多次得到李叔同精神与经济的关怀与支持。1918年,刘质平得知李叔同将修道出家,提前结束学业,由日本归国。李叔同遂于是年夏剃度为僧。刘质平归国后,曾在上海城东女学、上海体操学堂和南通伶工学社等校任教。1919年,与吴梦非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参与发起成立“中华美育会”,出任会刊《美育》音乐部编辑主任。1929年前后,转至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任教。1930年,该校改称“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刘质平兼任艺术教育系主任。抗战爆发后,刘质平舍弃家中一切财物,唯携带弘一大师墨宝精品在浙东一带流浪,曾在金华师范等校任教,甚至以小贩和砍柴为生,隐姓埋名,藏匿深山。1942年弘一大师圆寂时,曾书遗偈两纸与夏丏尊、刘质平告别。③ 他在避难中收见遗书悲痛万分。1946年,应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之聘,任教务主任一年半,专任教授两年。1951年分配至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任教授兼音乐组主任,兼任首届山东省音乐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58年合并至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同年4月补划为“右派”,送往农场改造。“文革”再度受到迫害。他视为生命、相随数十年的弘一大师墨宝在全部抄走后竟奇迹般保存下来。1971年退休回上海,自己体弱多病,却以每月退休金之半数购药济世,分赠患者,直至1978年病逝。④

丰子恺(1898.11.9—1975.9.15),乳名慈玉,曾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人。李叔同是最早发现他绘画才能的恩师。1919年他与吴梦非、刘质平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21年春赴日本游学十个月,学习小提琴,听音乐会、看歌剧,还经常参观美术展览会,年末回国。1922年至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图画、音乐教师两年。此后七八年在上海立达学园、上海艺术大学、江苏松江女中等校任教。1929年起任开明书店编辑,编写、翻译一批通俗性音乐读物,如《音乐的常识》(1925)、《音乐入门》(1926)、《孩子们的音乐》(1927)、《音乐初步》(1929)、《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1931)、《西洋音乐楔子》(1932)等。其中《音乐入门》流传最为广泛,解放前曾重印28次。1933年在石门镇建造自己设计的住宅“缘缘堂”,蛰居乡间,专心从事写作。1938年,“缘缘堂”毁于炮火,所有藏书付之一炬。他辗转汉口、桂林、遵义等地。1942年11月赴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务主任。一年后辞去教职,在四川各地游历,以卖画为生。抗战胜利后率全家定居杭州。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起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1975年患肺癌在上海逝世。⑤

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在近代音乐教育方面最有业绩的是1919年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成立“中华美育会”。

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是我国最早一所私立艺术师范学校。宗旨为培养中小学艺术师资。体制分普通师范、高等师范两科。音乐课有普通乐理、和声学、作曲、声乐、钢琴、小提琴、国乐(琵琶、二胡)等。1923年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1924年7月扩建为私立上海艺术师范大学,1925年底另组“中华艺术大学”。该校师资实力雄厚。缪天瑞曾回忆说:“学校的教师都是知名人士。音乐方面有丰子恺、刘质平(理论)、徐希一(和声)、段光尘(昆剧)、钟慕贞(钢琴)、子正纯(日籍,小提琴)等;绘画方面有陈之佛;中国文学有沈端先(即夏衍,后任教务主任)、曹聚仁;文艺理论有傅彦长、林华;另外有日语、英语教师等等……我至今不忘,在我学习钢琴的道路上,吴老师曾给我一盏指路明灯。”⑥对吴梦非办学业绩给予很高评价。该校是国立音乐院在上海创办前具有全国影响的一所艺术教育机构。在创办八年中,共培养艺术师资近千名,除内蒙古外,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如钱君匋、邱望湘、陈啸空、沈秉廉、萧而化、唐学詠、何笑明(铭)、徐希一等⑦,均为后来在音乐界有较大影响的音乐教育家。其中钱君匋⑧、邱望湘⑨、陈啸空⑩、沈秉廉等当时创作的抒情歌曲在知识界即有广泛影响。这些作品大多收入开明书店出版的《摘花》(1928)和《金梦》(1930)两部歌曲集。陈啸空为郭沫若《女神》诗集中诗剧《湘累》所作同名歌曲《湘累》 (1924),音调凄楚委婉,富于浓郁民族风格,在当时知识分子中是广为传唱的作品。

1919年夏,由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及爱国女学部分教师发起成立“中华美育会”。以“联合全国艺术工作者和大中小学艺术教师,共同推进新艺术活动”为宗旨。成员多为来自全国各地学校的音乐美术教师。不到半年时间发展了16个省的数百名会员。欧阳予倩、刘海粟、姜丹书等为责任会员。该会拟定利用暑假举办艺术教师讲习会的计划。1920年8月1日,在上海主办第一次夏季图画音乐讲习会。音乐课分理论、唱歌、乐器(钢琴、风琴)三项,每日授课4小时,为期一个月。在短短几年中即培育了五百多名艺术师资。

1920年4月20日,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创刊号问世。这是我国近代第一本美育杂志。以宣传美感教育和艺术民主化并探讨有关艺术教育问题为办刊宗旨,吴梦非任总编辑,刘质平任音乐部编辑主任,至1922年4月共出版七期,在近代提倡美育、推行艺术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后因经费困难等原因停办。

师范艺术教育始终是音乐教育链条中一个重要环节。凡是成名之后的音乐家,几乎无不对启蒙老师怀有感恩之情,铭记终生。我国近代艺术人才培养与成长基础在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之质量。这样一种规律性现象,也是音乐史著作需要认真加以总结的历史经验。

注 释:

①夏丏尊《清凉歌集序》,写于1936年8月。见《弘一大师全集》(十,附录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第214页。

②刘立新《近代艺术教育的拓荒者——音乐教育家吴梦非》,向延生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1),第227—237页。

③两首遗偈文字相同,均为“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见《弘一大师全集》(八,杂著卷、书信面礼卷),第118页。

④孙继南《弘一大师与刘质平的因缘》,陈慧剑主编《弘一大师有关人物论文集》,台北弘一大师纪念学会印行,1998年12月1日,第141—167页。

⑤丰元草《奉献给艺术事业的一生——画家丰子恺的音乐著述》,向延生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1),第344—353页。

⑥缪天瑞《致力办学的音乐理论家吴梦非老师——纪念吴梦非老师逝世二十五周年》,《天籁》2005年第4期,第78—81页。

⑦孙继南编著《纪年》(增订本),第56页。

⑧钱君匋(1906 —1998),原名王棠,别号豫堂、午斋。浙江桐乡县人。1923年考入上海艺术师范学校,师从丰子恺学习西洋画、刘质平学习音乐、吴梦非学习图案。1925年毕业。1926年8月担任上海开明书店音乐、美术编辑。创作歌词、歌曲百余首。1938年7月创办全国首家以出版音乐刊物为主的万叶书店,被推举为经理兼总编辑,曾出版大量音乐著作和译作。

⑨邱望湘(1900 —1975),浙江吴兴人。1922年入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主要师从刘质平学习音乐、美术,毕业后至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岳云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他的音乐启蒙学生有贺绿汀、吕骥、胡然等人。他还创作了儿童歌唱剧《天鹅》,为诗剧《湘累》配乐,出版有《开明音乐教本》等。

⑩陈啸空(1904 —1953),浙江吴兴人。师从刘质平等学习音乐。毕业后至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曾创作儿童歌唱剧《名利网》,出版《小学生歌曲集》等。

沈秉廉(1909 —1957),江苏吴县人。笔名沈醉了。与钱君匋、邱望湘、陈啸空等均为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同学,主要师从刘质平。毕业后在商务印书馆等单位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创作有儿童歌曲、抒情歌曲和儿童歌舞剧等。

(摘自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2010年版)

作者:刘再生

刘质平的音乐教育论文 篇3:

中华美育会发起人的主要贡献

摘要: 中华美育会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它的主要发起和组织者是上海专科师范的校长吴梦非及教师丰子恺、刘质平等。本文主要从创建“上海专科师范”、组织“中华美育会”和倡导改革等方面来论述三位同门师兄弟为美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关键词: 中华美育会 发起人 贡献

中华美育会的主要发起有上海专科师范的校长吴梦非、教师丰子恺、刘质平等,他们通过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为中华美育会的创办、中国新美育运动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共建学校

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往往同社会面临的某种转折急遽变化的形势有关。“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加之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影响,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热血青年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纷纷响应这一思想。吴梦非提出“希望我国教育界有一种大大的改革,……盼望我国办学的,亦要顺著世界的潮流”,同时,刘质平于1918年夏从日本回国,接受了日本艺术教育的熏陶的刘质平认为“在人家学校里,做教师要想发展艺术很不容易,处处受牵制,除非自家办艺术专校”。[1]由于吴梦非认识到国内艺术教育必须改革,而刘质平接受了日本及西方艺术教育的影响,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同师之友共议创办自己的艺术学校。而此时的丰子恺刚刚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希望发挥自己所热衷的图画,但我的家境不许我升学而专修绘画。正在踌躇之际,恰好有同校的高等师范图画手工专修科毕业的吴梦非君和新从日本研究音乐而归国的旧同学刘质平君,计议在上海创办一个养成图画、音乐、手工教员的学校,名曰专科师范。”[2]于是,丰子恺就“做了专科师范学校的创办人之一”,而在学校之中教授西洋画等课。

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是以培养中小学艺术师资为宗旨的,我国最早的一所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地址设在上海尚文门外黄家阙路一所租赁的二层楼房里,吴梦非任校长,刘质平任教务主任,学校在学制上先仿效日本,后来,吴梦非、丰子恺等在研究、比较日本与德国的艺术教育后,认为德国学制较日本更为进步,就转而推行德国艺术师范学校的学制,设立了高等师范科和普通师范科,均为两年毕业。1923年7月,“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一年后扩大为“上海艺术师范大学”,1925年,与“上海东方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上海艺术大学”。[3]合并后,该校设立了“艺术教育系”、“音乐系”、“西洋画系”、“中国画系”等,为社会培养高、中级艺术教育人材。[4]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除了美术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国语、诗词、美学、艺术概论、哲学、近代艺术思潮和英语、日语和法语。当时社会上尚无音乐专门学校,音乐人才奇缺,学校对音乐科特别重视,开设了普通乐理、和声学、作曲、声乐、钢琴、凡阿林(小提琴)、音乐教授法、指挥、管弦乐合奏、国乐等课程,为中国早期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学习条件。[5]

上海专科师范的创办,可以说是丰子恺、刘质平和吴梦非三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办学中,由于经费一直十分紧张,吴梦非甚至变卖妻子的首饰而接济学校,其恩师李叔同此时已遁入空门,得知办学经济拮据之后,曾主动写了大量字画交给吴梦非变卖,为学校补贴资金。[6]著名的戏剧家欧阳予倩还主动捐赠了大提琴、低音提琴等管弦乐器。[7]尽管经费艰难,但为学校发展和学生的前途着想,先后聘请了日本和俄国的外籍教师任教,还有一些外国留学归国的艺术家例如孙续丞、陈抱一以及中国自己培养的教师如周玲荪、李鸿梁等。仅从聘请的教师队伍就可以看出该校集中了中外教师于一体,传授中外先进的艺术知识。由于学校开明、正派、进步的办学方针和廉政的风气吸引了一批专业水平较高的艺术教育家和改革精英。陈望道、吕瀓、胡寄尘、姜丹书、李超士等都在该校担任教师,促进了该校的蓬勃发展,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同创团体

民国初年,教育部虽然在拟定教育宗旨时把“美感教育”列为四项宗旨之一,但是“一般主持教育和实行这种美感教育的,除了少数人以外,依旧在那里扑风捉影地过日子,并没有彻底的了解,亦没有彻底主张”。[8]一些激进的、有抱负的艺术家,痛感艺术的落后,要求团结更多的人去改造艺术教育,宣传普及美育。于是,1919年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影响下,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专科师范和上海爱国女学的师生联络全国的艺术家和美育爱好者发起了一个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中华美育会。

中华美育会的宗旨是要“用‘艺术教育’来建设一个‘新人生观’,救济一般烦闷的青年,改革主智的教育,用美来代替神秘主义的宗教”。[9]宣明的宗旨呼唤着全国的美育爱好者和艺术工作者,他们积极地响应,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全国有十六、七个省数百余人加入该會并成为会员,使得中华美育会成为南方最大的艺术团体,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中华美育会成立《美育》杂志社,创办了自己的机关刊物《美育》杂志。吴梦非当选为总编辑。1920年4月,《美育》杂志的第1期出版,首篇登载了《本志宣言》即:“本志是我们美育界同志公开的言论机关,亦就是鼓吹艺术教育,改造枯寂的学校和社会,使各人都能够得到美的享受之一种利器。”[10]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等艺术家在该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宣扬“民众艺术”和“艺术进步”,提倡艺术教育改革,吴梦非写的《美育是甚么》、《艺术品应该怎样制作?》、《女子对于家庭美育的责任》、《图案讲话》、《对于我国办学者的一个疑问》、《西洋绘画家之争点》、《革新全国音乐教授的计划》等;丰子恺著的《画家之生命》、《忠实之写生》、《艺术教育的原理》等;刘质平著的《予对于吾国现有唱歌书之意见》、《我国音乐教授的缺点》、《卿云南风歌谱》等。这些文章分别从美育理论、美育规律、美育知识、美育方法、美育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当时的美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时期使《美育》杂志成为新青年爱阅读的读物,为宣传普及美育思想提供了理论平台。

他们创建的中华美育会不仅通过《美育》杂志这一平台进行理论宣传,而且在实践中,他们每年利用暑假时间举行“夏季图画音乐讲习会”。夏季讲习会从当时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美育的宣传和实践活动,为中小学培养了大批的音乐、美术教师,对当时的“新美育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倡导改革

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三人不仅是“新美育运动”中的闯将,而且也是艺术民众化的开拓者。从他们一系列文章、著作中可见他们的观点和倾向是比较进步的,充满了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精神。吴梦非不仅是《美育》杂志的总编辑,而且还兼任《民国日报·艺术评论》总主编。他通过这些刊物“联络海内外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共同宣传艺术与艺术教育”。[11]他在《艺术评论》上刊登了热情洋溢的《中华全国艺术协会草案》,向社会宣告:“我们的目的不是想把既成的艺术降低到民众的水平,我们是想把民众抬高到艺术的境地。”希望“联合全国艺术界及赞助艺术之同志作通力合作,筹划建设全国的艺术事业”。同时,刘质平针对我国当时音乐教育存在的弊端,旗帜鲜明地提出《我国音乐教育的缺点》,对中小学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音乐当时的教育不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唱歌的教材和教授的方法不对”,[12]他主张“初中的乐歌改称音乐科”、“中小学音乐课程应当衔接”,认为“初中音乐科教学的目的,教育与技能二方面是并重的,一方面涵养美的感情和融合的精神,一方面养成识谱和唱歌的能力”。[13]他的主张对当时的艺术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丰子恺的文章中同样也可以看出丰子恺对艺术民众化的观点,他对于艺术民众化有独到的见解,他主张让艺术教育走出学校,走向平民,丰子恺以“人生短,艺术长”,“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作为逻辑起点,推出艺术不是某些人的专利,而是人之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的结论,竭力宣传他“艺术越接近民众、越能发挥它的审美功能”的理念。他们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充分说明三位都是具有强烈的改革精神,从为民族振兴的基本点出发,而大力提倡艺术民众化,提倡美育大众化的先驱。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名师高徒,一脉相承.转引自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第一卷第260页.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

[2]陈梦熊.丰子恺小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

[3]吴梦非.上海艺术师范大学与东方艺术专门学校合组的经过.民国日报·党悟,1925年11月12日.

[4]民国日报招生广告.民国日报·艺术评论,第65期.

[5][6][7]吴梦非.“五四”运动前后的美术教育的回忆片断.美术研究,1959年第3期.

[8]吴梦非.美育是甚么.美育.杂志第1期.

[9][10]美育.杂志社主编.美育.上海:中华美育会出版,1920年4月第1期.

[11]民国日报·艺术评论,1923年第1期.

[12]美育.杂志社主编.美育.上海:中华美育会出版,1920年5月第2期.

[13]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教育[J].第4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作者:胡崇芝

上一篇:汽车专业高等教育论文下一篇:教材单元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