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型建筑设计论文

2022-04-20

摘要: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非常重要,它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民用建筑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建筑防火技术。为了更好的保证人民财产、生命的安全,目前建筑防火技术正在随着人民的生活品质以及市场需求的提高而迅速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火型建筑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火型建筑设计论文 篇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关于住宅消防若干问题探讨

摘 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我国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依据,其具有涉及面广、技术强、政策性强的特点。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正式实行以来,对我国的建筑消防工作进行了指导。旧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9层及 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都属于规定的范围(2014版规范为:建筑高度不大27m的住宅建筑)。本文对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住宅消防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消防;室内消防

2014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于住宅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依据,简要探讨了关于住宅消防的一些实际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对2014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分析,更好做好油田的住宅消防工作。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住宅消防方面的新规定

1.1 住宅场所必须设置室内消火栓

根据旧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如果室内住宅的高度超过7层必须在室内设置消火栓系统。如果住宅的高度超过9层则属于高层民用建筑,应该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相应的室内消防系统。因此旧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是针对8到9层的住宅,要求其必须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与旧版不同的是,2014年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应放宽了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方面的要求,没有要求超过6层的底层设置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塔式住宅设置消防给水系统。7层以下的住宅的灭火途径主要是外部灭火和加强被动防护措施。

1.2 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的室内消火栓的位置

由于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只有有限的公共部位,其底层可能具备管理用房场所、附属用房和架空停车,而其他楼层的公共部位一般只有楼梯间。旧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没有对住宅室内的消火栓具体位置进行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主要是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上设置室内消火栓,并且使用栓箱合一的方式,也有少部分栓箱分离形式。2014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这种设置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通过8.4.3-1条对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的消火栓位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应该在各层楼的层休息平台和楼梯间的首层上设置室内消火栓。

1.3 布置住宅室内消火栓

在对住宅内的室内消火栓进行布置时,要保障各防火分区内同城内的两支水枪所喷射的水柱能够到達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在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同层和同一个防火分区的概念进行了强调。也就是说住宅中的下层和上层的防火栓不能够计入本层,同层的消火栓所喷射的充实水柱必须能够达到同层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1]。

1.4 对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规定

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4.2-1的规定,如果室内的消火栓数量在10个以上,而且室外消防用水的水量也超过了15L/S,就应该设置环状的消防给水管道,并且至少有两条进水管道能够与消防水泵或者室外管网进行连接。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特意强调了环状这个概念,而且没有将住宅作为特例。对比旧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以发现,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超过8户的通廊式住宅和7-9层的单元住宅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设置为枝状,进水管的数量为一条。在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已经不再采用旧版的设计方法。

1.5 明确室内消防系统的类型

针对室内消防系统的设计,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新思路和新设计方法。可以以当地的水源情况和地区气候为依据,将室内消防系统设置为湿式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者干式消防竖管。如果设置成干式消防竖管,要设置不带消火栓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以及管径为80毫米或70毫米的干式消防竖管。可以将消火栓设置在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的楼梯间休息平台或者隔层设置。在正常情况下,干式消防竖管内无水,如果发生火灾,消防车可以通过首层外墙的接口将消防用水输入室内干式消防竖管,而消防队员可以手持水龙带驳接竖管的消火栓口开展火灾扑救工作。由于干式消防竖管平时无水,因此不需要设置消防水泵、消防水箱,节约了投资。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只对湿式室内消火栓系统进行了要求,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则增加了相应的规定[2]。

1.6 住宅必须设置轻便消防水龙或者灭火器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1.6条的相关规定,要在住宅内设置轻便消防水龙或者灭火器。在建筑物内起火的初期阶段可以用灭火器进行扑救,能够取得良好的扑救效果,并且节省造价。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置相应的住宅灭火器,这也是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基础上增加的内容。

2 实施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住宅消防的相关问题

2.1 确定住宅的层数

旧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住宅层数的确定存在模糊,例如跃层、复式单元、储藏室、住宅底部架空层是否能够算层。这也给具体的消防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当地的消防部门在确认住宅的层数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针对这个问题,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于建筑底部的敞开空间、储藏室和自行车库,如果高度不超过2.2米则可以不计入层数

住宅顶部的跃层可视为1层,如果多于2层或者其他部位的跃层则应该计入层数。在这个方面,2014年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住宅设计规范》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如果遇到二者不能统一的情况,需要按照层数来决定是否应该在住宅中配备消防给水系统时,仍然应该按照《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3]。2014年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合并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两项标准之间的不协调要求进行了重新调整,按照建筑高度对住宅建筑进行统一分类。

2.2 干式消防竖管设置的条件

根据2014年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如果住宅的高度超过7层就必须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则可以只设置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或者干式消防竖管。然而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困难”的定义存在着模糊性。这样很容易造成对消火栓系统的设置过于随意,导致设计上缺乏硬性的依据,同时也不利于今后的维护和使用。本文认为应该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补充判定条件和更加明确的规定。在住宅建设的总投资中,湿式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一般情况下仍然应该设置湿式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2.3 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和口径

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超过7层住宅的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口径都有相关的规范,用水量不得低于5L/s。根据我国的相应技术措施,如果从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没有达到10L/S,DN50的室内消火栓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如果设计用水量超过了10L/s,则应该选择DN65的室内消火栓。事实上由于消防队员携带的水龙带的口徑为DN65,因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口径统一为DN65是出于便利救火的需要。然而这就需要消防用水量至少达到10L/s才能满足消防需要。在设计时可以使用DN65室内消火栓,但要注意增加相应的用水量。

2.4 设置双口双阀型消火栓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如果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的消火栓这两个消防竖管有一定的问题,可以只设置一根消防竖管,并配备双口双阀型消火栓。由于住宅的楼梯间面积较小,难以设置两根消防竖管,因此可以相当口型消火栓设置在楼层的休息平台上,下层休息平台和上层休息平台各出一支水枪,满足消防需求。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提出的双口双阀型消火栓尽管有两根水柱,但是都出自于同根立管。

2.5 对旧版的防火要求进行了补充

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住宅的液化气天然储罐、液氨储罐、大型可燃气体储罐、物流建筑和地下仓库的防火要求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范,并对液氧储罐的防火间距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取消了消防防烟排烟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设置了独立的消防设施章节,并对其要求进行了完善。对于住宅建筑外的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也进行了明确。

3 结语

本文对于201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关于住宅消防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油田建筑防火设计的不断完善,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做好住宅消防防火工作。

作者:秦德明

防火型建筑设计论文 篇2:

浅议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

摘要: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非常重要,它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民用建筑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建筑防火技术。为了更好的保证人民财产、生命的安全,目前建筑防火技术正在随着人民的生活品质以及市场需求的提高而迅速发展。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建筑防火技术;运用

前言

为了更好的对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针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民用建筑建筑结构设计中所蕴含的防火技术、建筑设计中平面布局与设置对民用建筑防火的影响、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对安全疏散问题、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和防烟分区五个方面做出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已达到对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的研究。

1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就以往的民用建筑火灾发生的原因来分析,建筑材料是其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由于很多建筑材料的燃点过高,其非常容易受到温度以及明火种的影响而出现燃烧现象,所以合理的选取建筑装修材料对建筑防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建筑材料引起火灾的原因,其主要包括:①在建筑工程设计时,其主要设计人员为了考虑经济利益,往往会忽视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从而选用材料燃点高的防火材料进行民用设计的施工与使用,这就为建筑发生火灾埋下了祸根。②由于建筑材料所含物质比较复杂,当建筑材料发生燃烧时,会伴随大量热量的放出而释放有毒有害的气体,而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放出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伤害,不仅会影响人员的呼吸,同时在人员撤离以及消防就在时,对人员疏离方向、路线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了人员的火灾撤离以及消防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要想增强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建筑工出设计人员就必须把好建筑装饰材料这一关,对材料的性能、燃点等多方进行考虑,同时加以合理的运用,以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

2 民用建筑建筑结构设计中所蕴含的防火技术

在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中,其建筑构造常常容易被忽视,虽然其建筑构造比较便于处理,但是还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C型或者L型高层建筑内转角处设计不方便设置防火墙。而且,如果防火墙设置在转角处附近时,应该以4m作为最小要求值来设置两墙之间门窗洞口的最近边缘水平距离。如果有固定的乙级防火窗设置与任何一侧墙面时可以不考虑水平距离。而紧临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的最边缘距离则应该在2m以上,如果其水平距离小于2m时,就应该以设置固定乙级防火窗作为弥补。

(2)应该使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对管道每隔2~3层的楼板处惊醒防火隔离,如果建筑物总高度超过了100m,则应该分为每层进行分隔,且井壁检修门应该为丙级防火门。

(3)除了在同层防烟楼梯问前室和封闭楼梯问的内墙上设置便于桐乡公共走道的疏散門,不应该设置其他房间门窗。而消防电梯则应该在每层都应该设置停靠,其电梯前室应该靠近墙外进行设置。通往直通室外的出口时,应该在首层设置,且长度最多为30m。根据我国目前健筑设计防火规范》,考虑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时,只考虑了钢筋锈蚀,而没有考虑到发生火灾后的情况。其实火灾产生的高温是对钢筋有影响的。受到火灾高温的影响,钢筋会发生变形,其与混凝土的粘结能力也会下降,所以在结构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一问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大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要远远小于普通混凝土构件,所以其耐火性会大大降低。那么就必须增加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或者采取在吊装后下表面抹灰等措施对其耐火性进行提高。

3 建筑设计中平面布局与设置对民用建筑防火的影响

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或者尽量减少火灾以后造成的损失,合理的对建筑设计的平面布局进行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公共建筑、娱乐场所合理的平面布局是对防火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防火相关规定是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根据,必须依照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同时要把这一问题纳入建筑设计中进行考虑,以此来加强在建筑设计之初就对建筑防火进行实施,《建筑防火规范》是建筑设计中平面设计与布局的依据。建筑结构的平面设计与布局是建筑防火的关键,以酒吧、KTV这一类娱乐场所的建筑设计平面布局为例,娱乐场所是一个人员比较乱且人员比较多的公共场所,且其中人员都会饮酒,其饮酒之后人员的意识会下降,所以在发生火灾后人员的撤离与疏散就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这一类娱乐场所在建设选址时,不适于选择高层建设,一旦发生火灾其人员撤离工作会非常不便。而且为了便于疏通撤离,其应该设置比较开阔的走道和出口易及楼梯。

4 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对安全疏散问题

火灾撤离问题一直被作为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内容来考虑。为了便于人员疏离,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是,疏散距离、疏散宽度以及疏散楼道。作为疏散的设计重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这三点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对于疏散距离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建筑架构设计中,以高层娱乐场所的疏散为例,其内部空间各点与疏散口的距离不能超过30m,其他房间最远点与疏散口的距离应该保持在15m以内。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以上所述内容有着非常明确细致的规定与描述,但是在实际设计、施工时,常常容易被忽视,所以必须对其进行重点考虑。

(2)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房门与房间内部之间的距离也有着非常明确细致的规定,其内容规定了距离应该被严格控制在袋形走道两侧的最大间距之内,而在建筑内部如果配设了自动喷水灭火器的消防设施,那么房门与房间的距离可以增加规定距离的25%。

(3)对于丁字形内走道这种特殊情况,其距离的设置,应该以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为参照对其进行设计,而且其主要特点就是中断走道距离比较长,所以长度应该加倍进行计算。而在设计中安全出口也是常常被忽视的,对于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疏散口作为安全出口时常常会出现很多疑问。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在地下空间里,可以把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门,其具体阐述为,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应该设两个以上,如果有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那么两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不应该超过一个分区的1.4倍。且可以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所以,安全出口主要是描述的直通室外楼梯与外门,并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领近防火分区的防火门可以被作为安全出口。

5 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和防烟分区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对于防火分区的确定,应该从最大防火分区与和防火分区有关的防烟分区两个方面来考虑,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对于这两个概念还是存在一定的盲点的。在一般情况下防烟分区只适用于高层建筑与地下设施。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有规定,排烟设施走道的设置,应该保持在6m以内,而防烟分区的划分,则是每500m2作为一个防烟分区,其分区不能够跨原防火分区。而在设置有机械排烟系统的地下车库时,一般以2000m2作为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同时不能跨过防火分区。而在多层建筑、地下公厕、无窗的地面房间等,应该设置超过20m的无自燃排烟疏散走道或者有直接排烟自然通风,而长度要求则是不超过40m,且防烟分区面积也是500m2。这些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明确规定。

6 结语

在本文中,比较详细的对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防火技术进行了分析。因为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成熟,在本文中就仔细对这一技术运用做出了细致的解析,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到民用建筑结构中防火技术的运用,以促进其积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耀武,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概述[J],山西建筑,2005,31(22):1~2

[2]黄进达,杨义,防火间距的性能化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5

作者:宋鹏

防火型建筑设计论文 篇3:

浅议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

摘要:建筑防火直接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因此民用建筑设计中,运用建筑防火技术是必不可少地。本文将从建筑材料择取、综合结构布局等当面,浅议如何将防火技术运用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以确保人民人身财产安全。

关键字:民用建筑;建筑设计;防火技术

一、叙文

建筑防火直接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是人们日常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将从建筑材料的择取、建筑平面设计与布局、建筑结构防火技术、防火防烟区以及安全疏散等五个方面,浅议如何在民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运用建筑防火技术。

二、擇取建筑材料

根据相关民用建筑火灾案例,对其分析表明引发火灾的根本原因就包括建筑材料。大部分建筑材料的燃点都不是很高,在具备一定的温度或明火种条件下,它极易发生燃烧现象,因此择取相对合理的建筑材料能很好地提升建筑防火功效。研究分析表明,建筑材料引发火灾的原因有:(1)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一味地顾及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极少考虑消防安全进而无暇顾及原材料的防火性,往往使用燃点不是很高的防火材料进行民用建筑设计施工,使得消防隐患根植在民用建筑中;(2)建筑材料的物质组成部分繁杂,当发生火灾致其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并产生CO、NH3、NO2等大量有毒气体,这些气体不单会干扰正常呼吸,给人体带来直接伤害(中毒、窒息等),还会给消防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对此,只有建筑方案设计师在择取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不单只是顾及建筑成本和其经济效益,还要从建筑消防安全的角度出发,对以上两点原因进行合理的把控,进而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确保建筑在施工和运营等阶段的防火安全。

三、建筑平面设计与布局

一般地,民用建筑都会严格遵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其他建筑特殊防火准则等相关法规制度,来进行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以达到避免或减少火灾对建筑的损失。必须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就要仔细地对建筑消防安全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对建筑的平面设计与布局方面进行消防安全规范,使其满足相应地需求。下面,将分析部分场所进行消防安全设计方案

(一)商场:商场营业厅不要设置低于地下两层的楼层,且商场不准储放或经营甲乙类火灾危险品或与其属性相当的商品。

(二)幼稚园:大多数情况下,幼稚园不应当设置在高层建筑中,但若须在高层建筑中设立幼稚园,其位置应当处四层以下并且尽量不在地下层,还有给幼稚园独立建造一些出入口,免得社会人流嘈杂。

(三)综合娱乐厅:其设置楼层最好选取如上设立幼稚园的楼层;最好是靠着外部墙体,但万万不能在袋型走廊周边。

四、建筑结构防火技术

民用建筑构造处理较为简单,同时也极易忽略建筑的消防安全防火设计,一般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U型或是L型的高层建筑中,在其转角处设计防火墙难度较大。当在转角处附近设置防火墙,其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的最近边缘水平间距至少得有四米;若是在乙级防火窗被固定在某侧门窗墙体上,可以不用考虑其最近边缘水平间距;防火墙周边的两侧门窗洞口的最近边缘水平间距至少得有两米,若是其间距低于两米,作为补救措施就须设计相应的固定乙级防火窗。

(二)楼层管道井需每两到三层楼板处要用相对于楼板燃点的不燃烧物质体作为防火分隔介质。对于那些超高层建筑物更应在各楼层都设立防火分隔,同时安装丙级防火门作为管道井壁的检修门。

(三)在每层封闭楼梯间的内墙和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只能在公共走廊上设置疏散门,不得在其中设置另外的房间门窗。消防电梯的底层应当建在直通室外的出口或者是长度少于三十米的通道,同时其前室最好设置在外墙体,消防电梯应在每层都停靠,以确保安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现行要求,主要是顾及它不要锈蚀进而确保钢筋质量,所以并没有考虑火灾发生时,产生的高温对钢筋的破坏。对此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合力奖励,并适量提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最大化避免发生火灾钢筋产生较大形变;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指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其最小值比混凝土构件本身厚度还低,也就使得其耐火性能差。所以为了使其耐火性能更优、达到防火安全标准,一般会采用对表面抹灰、强化保护层厚度等措施使其完善。

五、防火防烟区

从最大防火分区以及防火分区相关的防烟分区两方面出发,明确建筑防火分区的总体面积,但这两方面也易受忽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高层建筑和地下车库才设计防烟分区,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以了解到:排烟设施的走廊不得超过六米;每500㎡就应当至少设置一个防烟分区,且防烟分区不能与防火分区发生重叠;一般情况下,在地下车库设置排烟体系时,每2000㎡的建筑面积就应当至少设置一个防火分区,同时也不能与防火分区发生冲突;多层建筑、地下公共厕所以及地面上没有窗户的房间等,应当建设有无自燃排烟疏散走廊且走廊长度不得低于20米,或者直接安装一个防烟分区面积不超过500㎡的且最远长度为40米的排烟自然通风系统。

六、安全疏散

对火灾波及范围内进行人员疏散是建筑防火设计的中心问题,它主要包括了关于疏散宽度、疏散距离以及疏散楼梯间等3大方面,其中依据建筑物类型以及房间位置来确立的安全疏散距离,是最为重要的。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很明确的对火灾安全疏散问题进行规定,但在实际火灾现场实施安全疏散的时候,不单要顾及相关明文规定,还要结合实际注意以下几点:

(一)房间到房门的距离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指出其应当低于袋型走廊两侧或末端的最大距离限制,若是房间内安装有自动高压喷水灭火系统,可以酌其量增加1/4左右。

(二)大空间建筑的疏散距离。对于那些民用高层建筑中的博览厅、阅读室、超市等大空间场所,其室内任何位置到最靠近其点位的安全出口的距离应当低于30米,相对而言其他房间则应当低于15米。

(三)类似于十字形或丁字形等走廊的间距,要顾及其位置的相邻两个疏通口的间距,对其中的袋型走廊部分要双倍计算其程度。地下空间可利用防火墙上邻近其他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通道。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规定,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要有2个安全通道,若防火墙上有防火门相连,且防烟分区面积少于防烟分区面积的2/5时,可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七、结束语

本文浅议如何在民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运用建筑防火技术。通过它我们了解到很多因素都能致使火灾的发生,所以只有全面考虑建筑设计中消防安全,合理运用防火技术,把建筑设计中的消防预防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提升民用建筑的防火有效性,继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避免或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宋鹏. 浅议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127-128.

[2]吴宇丰. 论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177.

[3]李董林.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J]. 科技资讯,2010,17:94.

[4]高蓉.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J]. 山西建筑,2006,13:31-32.

作者:郭晓振

上一篇:语文教材逆境教育论文下一篇:初中物理德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