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台湾职业教育较为发达、教育体系完善、师资力量较雄厚,台湾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台湾人才培养提供优越的条件,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职业教育在重视理论教学基础上,更重视实践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认可度高,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职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职业教育论文 篇1: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摘要:农业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与技能,农业职业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人才与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与技能的使命,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农业特点,调整专业设置,整合课程内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要积极与政府和企业合作,举办短期培训,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人才;培训

作者简介:何跃飞(1965-),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职业教育;刘羽平(1968-),湖南长沙人,研究生,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开始,七个中央一号文件贯穿一个主题: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瞄准一个目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及其特征

农业现代化,简单来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本质内涵随着知识的积累升华、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

结合当前我国“三农”政策和具体国情,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智能化、生产过程机械化、农村社会城镇化、农业标准化、农业生产高科技化、经营循环市场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现代化、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八个方面。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起决定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故劳动者智能化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它决定了其它几个方面能否实现。

劳动者智能化。即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人,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现代化的农业是高度集约经营的农业,是广泛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农业,用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形式管理的农业,要求科技含量高,产出率和综合效益高。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

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经济发达的关键因素不完全是物质资本,科学技术和人的智力开发同样重要。一些人多地少和资源紧缺的国家,如日本、荷兰、丹麦、以色列等国的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农村经济兴旺发达就是见证。中国除需要加强农业科研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农业科研推广工作外,一定要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教育,不仅要普及和加强正规化教育,更需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现状,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劳动力资源成为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瓶径之一。农民是接受和运用农业新技术、把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农业现代化客观上要求农民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和管理才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等农业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农业人才和提高农民素质为“三农”服务的重任,在改革和加强农业高等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造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在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和技能方面理应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和为农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社会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开发,促进了农村社会快速发展。

(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激活了长期被困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资源,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2)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转变了农民观念。主要表现为:①受新文化的熏陶,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②部分务工青年积累了资金,掌握了技术,熟悉了市场,成为返乡后办企业搞开发的示范户或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主要以粮食等实物为主,来自农业的现金收入极少。农村家庭生产生活资料消费、就医和子女人学等现金支出主要来自外出务工收人。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挣钱,使家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4)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在部分地方,农村劳动力已相对不足,对湖南宁乡几个村的调查,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目前农业男性劳动力中,89%年龄在50岁以上,有35%的家庭没有经营土地,土地无偿或以很低的代价(每亩土地收50公斤稻谷)给别人进行种植。土地已具备流转条件。土地流转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土地规模经营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发展空间,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1)职业教育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改变就业结构。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做准备的一种手段。职业教育和培训因其培训面广、针对性强、培养目标明确,可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获取参与流动的条件和机会,改变原来就业狭窄范围和较低的层次。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素质,可促进其有效进行转移。

(2)职业教育为产业结构的优化输送人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良性转移。由于协调、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寻职增加了难度,职业教育使农村劳动力提高思想觉悟和相应的文化技能,将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产业优化和转移也给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机遇。职业教育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为产业调整输送所需人才,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可相应的产生更多的职业岗位。由此一来。就走上了一条

解决农村人口转移问题的良性发展道路: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H。

由上可知,职业教育是直接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的,它能够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使之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农业专门人才

农村骨干、农技推广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村基层政府管理人员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农村振兴和发展的驱动力所在。这些人员的职业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管理水平、知识视野和决策水平等等,决定着农村基层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步伐。然而传统农业一向被认为是弱质产业或弱势产业,“轻农”理念以及长期的投入不足使“弱质产业”更加“弱质”。导致整个农业领域被人们、特别是科技人才视之为“危地”、不屑一顾的“落后”领域,造成农业领域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大量的农业专业人才流失。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大专院校培养了近200万毕业生,但由于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工作条件太差,农业技术人员地位低,目前只有10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仅有40万人,约有一半跳出了“农门”转到行政或其他部门,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新农村的建设失去了主力,应该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的专门人才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使命,因此高职农业院校应调整专业设置和促进课程改革,为农业现代化培养生产应用型、技术推广型和经营管理型等各类农业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应从农业专业教育自身考虑,及时准确把握农业发展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或改革专业设置、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农业类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农业特点,密切结合农业现代化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特别是应当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还可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办学形式。允许在校生休学创业,在创业之余的适当时机回校继续学习,使学习与创业穿插进行,也可以允许从业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校脱产学习或函授学习,这样能加快农业人才培养速度。

(三)提升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农村劳动力只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掌握新的农业种养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意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自主创业,发展地方农村经济。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农业类高职院校要与政府各部门和企业联合,举办各种培训,为农村培养各种人才。目前各种培训主要是以政府部门委托高职院校进行培训。这种培训的针对性比较强。以湖南为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培训:

1.带有扶贫性质的培训。主要面对农村专业户、农业新技术带头人、农民种养技术能手、农村党员技术骨干:

2.以新技推广为目的培训。主要面向农村专业养猪户、农业新技术带头人:由湖南省畜牧水产局主办的“湖南省草食动物高级品改培训班”,主要面向各基层防疫站、配种站工作人员、农村养殖大户。

3.以提高农村基层农技人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的培训。面向县、乡及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骨干人和专家

4.以创业为目的的培训。主要是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以上的几种培训经费一般都是由政府部门承担。但目前情况下。政府财力有限,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面向农村的人才培训需要建立新的培训机制,开辟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渠道。农业高职院校面向农村的培训,应该要以新型的、见效快的实用技术为主,培训的效果要让农民增加收入,政府投入的效果要能产生示范效应,吸引农民自觉参加培训和愿意支付培训费用。培训地点除到学校培训外,高职院校还要与企业、县镇一级政府合作,在有条件的地方举办培训班,减轻农民负担,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

农业高职院校应努力贯彻为区域经济和行业服务的思想,根据区域农业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农业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各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农业高职院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科技服务力度。

1.建立健全调动教师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农业技术服务队伍。

2.充分发挥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与企业和地方政府联合,共建优质良种示范场或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推广新品种与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3.建立共享的农业信息平台,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最新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指导。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得到普及,为加在对农业现代化的服务,农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更多的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服务,

总之,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使命。农业高职院校应构建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的、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强力推手。

作者:何跃飞 刘羽平

农业职业教育论文 篇2:

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对贵州职业教育的启示

摘 要:台湾职业教育较为发达、教育体系完善、师资力量较雄厚,台湾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台湾人才培养提供优越的条件,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职业教育在重视理论教学基础上,更重视实践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认可度高,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贵州职业教育相对较落后,专业技术人才较缺乏,导致经济发展较滞后,贵州是典型山区内陆省份,社会开放程度低。所以,台湾职业教育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体系;实践技能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system;Practical skills

2014年12月16日至2015年1月23日,贵州省农业厅组织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贵州省农业机电学校、黔东南自治州农业职业学校一行18人到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旗山农工职业学校、雾峰高级农工职业学校等职业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1 台湾职业教育特点

1.1 教育體系完善,办学目标明确 台湾教育比较特色的是具有“立交桥”式的教育体系,它奠定了职校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初中毕业后可升入高中、综合高中、高职、五年制大专,普通高中毕业学生可以进入普通高等院校,也可以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或者进入科技大学;就读中职、高职的学生可以就读高一级本科职业技术学院,本科职业院校优秀学生可以继续研读应用型硕士、博士。职业学校或学院与普通高等院校和科技大学衔接较好,职校生可以进入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学生也可以进入职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学位、职业资格贯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接轨。台湾特别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台湾职业教育已形成“中职—高职—本科—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套较完整的相互衔接促进职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所以大部学生基本进入职业高校(即科技大学或技术学院)进行实用性的技能学习和进行创新性研究,台湾只有少部分学生进入普通高校。

台湾职业院校办学目标较明确,培养层次较完善且清晰,由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5个层次组成,上下紧密衔接,形成较完整的体系,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台湾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紧密融合。

图1 台湾“立交桥式”教育体系

1.2 重视职业教育教学,落实职业证照制度 从以下大专校院校数增减表中可以看出,台湾特别重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以务实为导向,学习内容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所以10多a来建立许多应用型的科技大学。台湾从1996学年度起辅导专科改制技术学院,技术学院改名科技大学,2011学年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共77所,国立台中技术学院及国立台中护理专科学校合并为国立台中科技大学,专科学校由70所降至14所。10多a来,科技大学从0所增加到51所,是所有院校中增加最多的院校,技术学院也呈上升趋势,增加16所,专科学校呈负增长的趋势,减少56所。从表显示出台湾特别重视科技大学的发展,科技大学培育国家各级经济建设型技术人才,促进社会阶层向上流动,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知识经济向前发展。表1是10多a来台湾职业学院变化情况。

台湾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仅占30%左右,实践教学却占到70%左右,学生大部分时间是进行现场操作技能训练,在学生的评价机制上,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的成绩作为重要的依据。台湾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比赛评奖,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积极性,把学生取得各项技能比赛证书多少作为学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台湾职业证照分甲、乙、丙3级,职业证照通过职业证照考试取得,对升学、就业和就业后的加薪、升迁都有帮助。职教学生毕业时不仅要取得毕业证书,还要获得职业证照,职业证照制度的落实,形成了“学力比学历更重要”的观念。现在也有部分普通教育体系的本科毕业生回头报考第二专科,以求获得职业证照,习得一技之长。

1.3 师资雄厚、攻读高学历学生较多 台湾职业教育教师有明确任职资格,普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学历教师也不鲜见,从企业引进专业教师在技能上有较高门槛,如淡水高级商工职业学校175名教师中,大学毕业(学士)为36人,占20%,大学毕业以上(含硕士、博士)132人,占80%;国立屏东科技大学2013年全校教职员共1 052人,专任教师405名,其中博士学位的教师有361人,占89%,硕士学位有41人,占10%,学士学位有4人,占1%。教授126人,占31%,副教授142人,占35%,助理教授93人,占23%,讲师24人,占6%。

台湾农业院校发展实力较强,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发展都较为多,现在农业相关技职学校有:高职25所,均为公立;技术学院5所,均为私立;科技大学25所,国立4所、私立21所。大部分校院只有生物科技系及食品科学系,而国立屏东科技大学为唯一具有完整农业相关至少20系所(包括农、林、渔、牧、工、管理、兽医等专业),表2是国立屏东科技大学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的情况。

国立屏东科技大学涉农专业主要有:农园生产学系、热带农业及国际合作学系、动物科学系、植物医学系、农企管理系、食品科学系、水土保持系、森林学系、木材科学系、水产养殖学系。涉农专业攻读博士和硕士学生人数占相当大比例,每年博士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10年博士生为82人,2013年博士生人数增加到138人。今后高学历应用型人才还在不断的增加,为农业发展培养高科技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台湾科技大学完整教育体系促进了各类高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也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环境。

1.4 教育与生产和经济紧密结合 台湾职业教育定位准确,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台湾已由单一封闭的精英式教育向多样开放大众教育转变,由正统学术教育向学术、技术2种教育体系延伸,办学方向也定位于为经济发展服务,大力提倡实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高职教育逐渐提升培养目标层次,确定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高级实用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逐步招收学士学位班,硕士班和博士班。目前,臺湾产、学、研机制已较成熟、技职学校都有研发机构和专业实验室,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支持。产、学、研密切配合达到教学务实与提高生产力双赢效果。2007年技专校院产、学合作件数有8 509件,产学合作金额达34亿4 225万台币。产、学全面合作,并将研发成果导入教学。强调学生的养成教育与业界需求配合,“产学携手”计划,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就业。企业参加“产学携手”计划,需要对其资质进行审核并得到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与企业有密切的协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符合企业人才要求的技能,毕业生就业十分容易。

2 台湾职业教育对贵州的启示

2.1 完善教育体系 贵州当前的职业教育具有终极性特点,不但没有应用型职教硕士和博士,就连职教本科教育也欠完善。中职、高职、职教本科、职教硕士和博士体系没有形成,同时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机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学位贯通没有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未形成和谐发展,这与台湾“立交桥”式的教育体系形成鲜明对比。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造成人们对职业教育形成偏见的原因之一。完善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这对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互动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2.2 转变教育理念 台湾1986-1999年,由于传统产业外移,使得基层技术人员失业率大幅攀升,社会对其需求减少,直接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级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台湾职业教育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在中职教育阶段提出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提升学生学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素质,满足了市场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1]。当前,贵州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职业教育则要切实转变办学理念,以市场为需求,准确定位,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急需技术人才。

2.3 加强职教师资建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职教师资力量:一是数量上要有保证,1999年贵州省加快职业教育以来,职业教育教师数量虽有所增加,但生师比例仍然达不到职业教育要求,而且教师整体学历不高,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还达不到30%。如台湾国立屏东科技大学2013年全校专任教师405名,其中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有401人,占99%,学士学位有4人,占1%。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共占94%,讲师只占6%。在日本,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普遍较少,一般设2~4个专业,学制2~3a,每年各专业招生1个班,学生40个左右,在校学生总数100多名至400多名,而配备的教师比例则比较大,这样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2]。二是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建设“双师型”为核心的师资队伍,这是培养应用型学生的保障。在提高教师理论、实践能力的同时,改变教学观念也非常重要。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为例,此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顺应职教改革形势,但对56名职教教师进行调查研究表明:32.1%的教师愿意尝试,55.4%的教师表示观望,也有12.5%的教师表示不想尝试[3]。由此可见,改变教师惯常的观念和行为也成为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方面。

日本在实施农业职业教育中强调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注重实践教育,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重为8∶2[2]。贵州职业学校要切实加强实训实习设备设施建设,强化实践教学,而目前贵州职教学生教室面积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全国职教学生人均占有量的1/2,教学设备人均为2 000元,全国排最末。因此,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能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教学,只有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才能满足贵州省经济、社会各行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生物制药等领域对实践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逐步缓解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

2.4 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 当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施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行“双证书”制度还存在教学、鉴定及管理等环节不顺;二是与职业资格证书配套的政策措施不到位,学生获得证书后的有关待遇难以落实;三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衔接不好。基于目前的现状,加强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成为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和学生权益的重要前提。建议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配套政策,形成证书与就业和工资待遇挂钩的政策氛围,并在职业技能鉴定环节上实行第三方认证,政府部门则把力量放在加强就业准入的行政执法力度上。研究表明,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待遇,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办法[4]。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效衔接,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5]。

贵州经济发展滞后,农村人口比例大,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和发挥其职业学校资源优势,开展各种短期培训,如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3 结语

经过多年发展,贵州职业教育取得一定成绩,虽然2013年末全省中职学校数218所,中等职业学校专职老师14 326人,毕业生100 281人,招生数247 135人,在校生数475 512人,预计毕业生数118 953人,但是从整体上师资水平并不高,学生质量也不是很好。当前贵州职业教育面临问题是: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职业教育对社会吸引力不强,受传统人才观、择业观影响,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认识还存在偏见。二是职教师资不足,师资素质有待提高,中职教育生师比为30∶1,排全国倒数第4位,教师学历合格率仅78%。三是技能型工作人员社会地位偏低。社会用工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职业教育对初高中学生及其家长缺乏吸引力,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不强,优质师资等办学资源难以向职业教育领域汇集,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信誉。同时还存在教育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職业教育宣传力度不够、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台湾职业教育的成功,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理论基础。贵州职业教育将向更深层次改革,应立足省情,不妨借鉴台湾职业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新民,林文.中国台湾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研究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

[2]杜保德.日本农业职业教育的做法与启示[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2008,1.

[3]谢婷,高潮.关于高职教师一体化教学模式认识与期望的反思[J].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版,2014,12

[4]陈玟晔.台湾技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剖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7.

[5]陈淑武.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效衔接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责编:吴祚云)

作者:李兴美 邓庆生 何勇

农业职业教育论文 篇3:

民国学人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反思与理想构建

摘 要 通过调查,民国学人认为当时的农业职业教育存在诸多严重问题,研究缺乏、理论导向不明确,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不适合实际需要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明确办学目的、改革课程设置、规范教材编写、严格训练师资、改善教学方法、扩大农业职教影响、增加经费投入等建议,力图构建理想的农业职业教育蓝图,以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其设想虽然在当时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但也可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民国学人;农业职业教育;理想构建

自1896年江西高安蚕桑学堂设立,农业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教育形式开始进入历史视野,并在清末民国的教育系统中获得相应地位。然而,民国农业职业教育具体如何办学?是否适应时代需要?这些都引起了部分学人的关注与思考,针对相关问题,他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设想,其理念既为当时农业职业教育勾画了发展蓝图,亦可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农业职业教育办学之困境

近代以来,“教育救国”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动力。为寻求救国之途,教育界人士深入反思,指出传统教育是消费的教育而不是生产的教育,于是乎实业(职业)教育呼之欲出,被认为是救国良方。相应的,为了挽救日益凋敝的传统农业,一批农业职业教育机构亦应运而生。理论上讲,在此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应该获得极大发展,进而带动农村转型。但是,通过考察、论证,当时学人却得出悲观的结论,甚至对农业职业教育产生了质疑。

(一)社会需要农业职业教育吗?

在教育救国思潮影响下,农业职业教育理论上成为当时改造纯消费式教育、发展农业的不二之途,“中国农业已陷于破产之地位,非从农业教育着手,无以自救,此为农业职业教育之见重于社会,时非无因也”[1]。无可否认,此种教育观念的转变,无疑是一种进步,受之影响,当时国内的农业职业教育亦得到相当发展,“不论高等、中等、初等之农业学校,皆充满朝气,一般学生无不以习农为进步时氅,农业职业学校之招考学生皆比以前增多,农业学校质的方面,亦有改善,量的方面,亦有增加”[2],许多人士也沾沾自喜于此。但学人们经过调查发现,事实上这些农业职业学校遭遇了就业滑铁卢。农业职校学生,尤其是初、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皆无得到适当职业之途”,几乎都是“毕业即失业”,如1935年广东省立农业高职首届毕业的49人中,仅有3人工作、2人升入高一级学校、44人失业,失业率达90%[3]。为何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反讽呢?学人们认为那是因为社会无力收容这些毕业生,“社会之不需要农业职业学生,是农业教育的当头棒,是千真万确的,不容否认”[4]。这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无疑是巨大打击。

(二)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能自行经营吗?

既然社会无法容纳农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那他们是否可以自主创业、自主经营呢?学人们得出的结论同样是悲观的。他们认为,虽然在理论上讲当时的农业职业学校是对传统消费式教育的反叛,是实施生产教育的机关,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来毕业后具有一定生产技能、专门从事生产。然而调查发现,现实中的农业职业学校却无法完成这一职责。他们了解到的农业职业学校“不过与普通中学无异”[5],仍属纯消费式教育。很多农业职业学校根本就不是实施生产教育的场所,不能给学生授予生产知识与技能,致使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均不能养成生产观念及相关技能。也就是说,從技术层面上讲,农业职业教育没有成为实施生产教育的途径,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是不足以自养的。同时,他们也指出,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是来自乡村的贫苦青年,如果让他们自行创业,即使有技术,但缺乏资金也是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何况他们的创业还需要场地,而乡村土地有限,乡间父老也不愿拿出有限的土地交给这些“所学偏重于肤浅之理论而少实际”[6]的年轻人。故而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真正从事农业经营者,不得其一”,“农业职业教育之实际与一般提倡生产教育之希望,相去甚远矣”[7]。

(三)农业职业教育能服务农村吗?

在当时的设计层看来,中国农业的衰落,农村的破产,原因固多,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农村缺乏指导者,无法改良传统的生产方法。设计层认为,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责任,应为农村事业的指导者、农业科学的介绍者与推广者,这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核心职责。那么该时期的农业职业教育能否担当这些责任呢?答案同样是令人遗憾的。经过调查,学人们发现,虽然农业职业教育已提倡数年,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绩,但实际上农民均不能接受,甚至根本不知道,出现了“研究自研究,农民自农民,两不相关”[8]的局面。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当担起联系农村与农业科技普及的责任,但事实却因如前所述诸如社会无法容纳、无法自主创业,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众多毕业生没有或无法回到农村,“本来须知政府之所以设立农业职业学校,原欲使农村青年获得农业之知识……以为改良农业之干部,并非吸收农村青年永离其村,若谓农村青年出外求学,获职于外方为求学之目的,则农业职业学校之设,无疑是尽吸农村优秀青年离村之猛兽,如此,则农业职业学校何须设立呢?”[9]如此之农业职业教育又何能服务农村呢?

总之,经过调查,学人们认为,当时的农业职业学校学生不为社会所需要,不能自行经营,亦无法服务农村,已失去了发展根基,陷入到尴尬境地,如不改革,必将危机重重。

二、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基于对农业职教的观察与了解,学人们也在思考为什么原为挽救农村、农民、农业而设计的农业职业教育在当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们认为,这固然与“中国农业教育之幼稚,农业科学之未能独立”[10]有关,但更重要的还跟当时农业职业学校办学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脱不开干系。

(一)研究缺失,理论导向不明确,导致农业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偏离

学人们发现,当时农业职业教育领域首要的问题是研究缺失。作为一个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领域,农业职业教育没有被充分认识与研究。当时的情形是一般的农学者多知农学,对教育知之甚少;而教育学者懂教育却又对农学无甚了解,即便在职业教育领域也是侧重于工商业职业教育,而对农业职业教育问题,则鲜有提及。“农业教育之研究,均为教育学者及农学者所弃,所以农业教育就无形中如无舵之船,误入歧途,亦不知自觉,这是何等可怜的事!”[11]。他们认为,专业研究及理论指导的缺乏,是造成农业职业教育失去目标的根本原因。

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缺失、理论导向不明确的一个重要反映就是农业职业学校办学规程的不完善。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工业职教、商业职教、农业职教三类。由于理论研究的缺失,很多人认为农业职业教育与工、商业职业教育一样,政府制定的各项法规中亦是将农业职业教育与工商业职业教育等同规范,这样导致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适合工商业,而不一定适合农业职业教育,依之运行的农业职业学校当然也不可能走上正途,从而导致农业职业学校办学方向的偏差。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偏差,也导致了其办学过程中乱象横出,如许多地方将职业学校办成了普通学校,将原应教授实用技术的职业教育变成了以升学为目的的培训机构,致使学生毕业后“升学既不能与普通中学学生以争短长,就业复无专门技能以自给自助,返乡务农,不特缺乏老农经验,仰且为传统社会所不容,在校一切努力,出门一无是处,实为坑杀青年,浪费青年心血,断送青年前程”[12]。再如许多学校招生时招收了很多不可能从事基层农业普及、改革的非农者,不仅浪费了应有资源,还影响了其他学校“不复能以农业为职”[13]。另外,农业职业学校办学还有趋于都市化的现象,“举凡学校的设备,学生的习染,无一不趋于都市化(校址设在都市,是为最大之错误)”,结果学生“侵染城市之浮华习气,不耐农村朴素劳动生活,更不屑助其父兄操作,致造成非驴非马之人才”[14],在这种环境中,许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毕业后,反视农村为畏途,非至不得已时不愿回到农村去”,他们“浮游都市,不特未能协助政府挽救农村危机,仰且增加国家物资之消费,影响社会秩序之紊乱”[15]。培养的农业人才,不但不能为农业服务,反而离开农村,这些都是农业职业教育办学目标不明确带来的后果。

(二)办学实践中问题层出

1.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当时农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统一标准。学人们认为,这也是农业职业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当时农业职校课程大致可分全科制、单科制和混合型制三种,尤其以单科制为主。学人们认为,农职校的课程设置实有统一的必要,并指出以单科制为主的形式不适合农业职业学校。他们认为,当时农业职业学校之所以采取单科制是受工商业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将农业与工商业等同,以为学生学得一门专业知识即可自谋生活,而事实上“农业生产须具备各种农学基本知识,且农业科学各科亦多有相关之处……故对农业各科之基本知识应有相当之认识方可”[16],也就是说,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并不像工商业那样分门别类,互不相关,只要谋一技之长,便可从事职业于生产,故而单科制在农业职业学校“实无采用之价值”[17]。

2.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育的核心,其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优劣与否。但学人们发现,当时的农业职业学校教材存在很大问题。他们指出,当时的教材大多不能满足农业学校的科目需求,其编制缺乏实地经验,甚至很多地方直接抄袭或译自外国,“留学生以其在国外抄袭之讲义,授予大学农学院学生,大学生复抄袭留学生之讲义,转授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学生,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学生又囫囵吞枣,如法传授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学生,辗转抄袭……不问学生程度能否接受,更不问当地农业是否需要,上下交相欺,而农业教育之前途,乃为断送无疑”[18]。不合国情,更违背农业特性的教材,致使职业学校教学很难进行。即使有教师认识到这个问题,有心自己编制,但也会因学校图书、设备缺乏等限制很难编写完善的讲义,从而使农业职业学校教材程度不一,加之各学校设备不全,学生欲求参考亦不可得,教材尚且如此,教学效率,自然不会高,“生产知识与技能之获得与否,可知之矣”[19]。

3.教法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实用性,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民国学人们认为,农职校的教学方法应“教与做”合一,使教学与实践、实习打成一气、融为一体,如此才能使学生学到实用知识。然而,调查发现,当时农职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也沒有做到“教”和“做”的合一。其表现主要有:一是各校实验仪器缺乏。自然科学最忌空谈,但当时农业职业学校除了规模较大者外,大部分对于仪器设备的要求,毫无标准,更不用谈完备与否了,而对于农业科学所需的特种实验室,更是“皆付缺如”[20]。各校教学只能仅凭书本空谈理论,无法实证及比较试验。此种仅凭书本,内容空泛而不实际的教学,虽有实用之名而无其实,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二是农场实习有名无实。实习,“乃课本上学理与技术之实证与训练”[21],是职业学校通用的关键教学环节,当时教育部也曾规定农业学校,“科室以内之作业与实地工作时间,以各占一半为原则”[22],但通过考察,学人们发现,农业职业学校的所谓实习,大多也是有名无实。虽然当时政府也规定每一农业职业学校须附设百亩以上农场与相当面积的林场,但现实中这一规定几乎无法完成,一些学校仅有几块零星的土地当做农场、林场。这些土地“一则不能供学生实习,二则不足供学理之研究”,“其不敷用无可讳言”[23]。即便如此,有些学校还不能合理经营,很多基本只是播种、中耕、除草、施肥等数项,“不过如普通农业工人之筋肉劳动而已”[24],所谓科学的农业方法、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学生都不能从中获得,实习的真正价值不能体现。

总之,学人们指出当时的农业职业学校在理论研究与具体办学过程中都存在各种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农业职业教育办学的偏差。

三、理想农业职业教育的构建

鉴于对当时农业职业教育问题的反思,学人们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力图构建他们理想中的农业职业教育。

(一)订定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明确办学目的

学人们认为,农业职业教育办学一定要以农村为目的。他们指出,欲求真正农村的复兴,农业的发展,首要者就是农村指导和农业推广人才的养成,而这一切都需要职业学校来完成。他们认为,农业职业学校应该是建设农村的核心,其目的就是养成农业推广的基础干部与人才,而不是升学或为城市培养人才的场所,基于此,他们建议,应在每县至少设一所农业职业学校。此种学校,应绝对改变以往那种以培养、制造农村官僚为宗旨,也绝对不作为青年投考大学的桥梁。学校所授内容应力求使学生毕业之后,立即返乡,从事农事生产的经营。同时农业职业学校还应轮流训练该县实际从事生产的农民,其所授教材也必须针对当地农事需要。总之,农职教育的主旨“是在养成能够实际经营农业的人才”[25]。那么,其校址就应该在农业区域,而不应在城市当中;其所招收的学生,亦应以农家子弟或非农家子弟而有志于习农者为选取的目标。办学目标确定后,农业职业教育的运行才可有的放矢,其培养的毕业生才能成为农村的中坚分子,对农村建设、农业改良等发挥真实成效。

(二)调整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当时国内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大致有三个层次,即大学农学院及农业专科学校(大学程度)、高级农业职业学校(高中程度)、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初中程度)。学人们认为,此种分级实有改革的必要。他们指出,大学农学院以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学生基础知识方面肯定没有问题;高级农业职业教育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这些学生对化学、植物、数学、外国语等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及其他相关基础知识也有了一定基础,他们学习农业科技、研究农业亦较易理解与接收。但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招收的是小学毕业生,其对相关自然科学、外国语等基础知识都很欠缺,在这样没有科学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农业科技的教授,令其从事农业职业教育恐怕只是徒有其名。学人们认为,作为实用科学,农业教育必须有生物学、数学、理化等科作为知识基础方易理解,而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学生有限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应付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他们建议,取消初级农业职业学校阶段,在当时不可能普及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情况下,重点发展高中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

(三)改革课程设置

如前所述,当时很多农业职业学校均采用单科制,这种适合工商业职业教育的分科方法显然不适合农业教育,因此学人们建议,农村职业学校宜采用全科制。他们认为,农业教育,一般为农业技术人员之养成,他们将来要承担起农村指导者与推广者的责任,须对一般农业知识都有了解,而不是偏于某一种特种知识,“故应取全科制为宜,以使学生对于农业各科均得一概念及粗浅技术为目的”[26]。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鉴于农业的地域性特征,各地课程宜富有增损取舍的弹性,忌呆板划一,学校可结合所在地之农业情形增设相关科目。在课程内容上,应以满足农民、农村需要为核心,要能让学生了解农业社会的意义,使其能利用科学、改进技能,从事于农村主副各业。

(四)规范教材编写

编写适合的教材,无疑是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学人们认为,“农职教育的教材应侧重实际”,而“不尚纯理的探究”。他们指出,“农职教材断不能凭空制造,须有其地方风土性,始合实际”[27]。因此他们建议,各地应根据不同农业环境设置农学院一所,农学院除培养一般高级农业人才外,还负责区内农职学校的教材编辑之责。农学院应就当地农业研究情形,就地取材,编辑供应。其编辑的方针,应按区域内农业方式,将各种农事作业,分为若干各种单元,内容应力求简明实用,并注重实际方法的叙述,“务使于阅读或教授之后,即可照做,并绝对有效”[28]。同时,农业职业学校可随时将所在地之农作物种类或临时发生的农业问题,汇总给农学院,供其编辑教材的参考,以使教材编写更适合地方需要。

(五)严格训练师资

教师为学生的表率,也是任何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学人也认识到“欲求改革农业职业学校,必先培养优良师资”[29]。然而在当时,由于经费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各地的农业职业学校很难罗致专门教师,从而导致有限的教员承担了过重的任务。为此,他们建议:第一,每一农业职业学校须保证聘请最低限度的教师,以使农业各科的教学均有专人担任,而不是兼任;第二,农业职业学校的教师须长时间服务某地,以便对本地风土农情及作物有深切了解。各校应为农职教师提供相应待遇及其他保障,以使其生活安定,安心教学、研究。为培养专门的农业职业学校教师,他们还主张教育部应在国内大学农学院内,增设农业教育系,培养优良农业师资。教师的训练要注重专科的实际训练,使之不仅能认识农业,懂得农业,还要能躬亲实践的操作农业,如此才不致犯知而不行的错误,同时也应加强对其职业修养的训练,培养“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

(六)改善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实习设备与资源

在教学方法上,学人们也认为,农业职业学校的教学方针也应彻底改革。针对当时农职学校学生出现的问题及农职学校的目的与任务,他们认为“今后农业职业学校,即以训练实地从事耕作之农民为任务”[30],建议农职学校的教学应以实际之农园林场及畜舍为教学之地,主张“教”“学”“做”三者应该严密联系起来,尤其是“做”要切实。如有学者主张农职学校的课程,至少要有一半的时间,花在实验和实习上,建议“最好是上午上课下午实习,把所有在课堂上得来的物事,都能在实验和实习上论证出来”[31],切忌理论自理论,实践自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知识与技能合一的人才,才能使农学研究的成果深入农村,对农业改良产生实际影响。相应地,为达到此目标,各学校也应扩充实习、实验设备。

(七)扩大农业职业教育影响

如前所言,因各种原因,农村职教、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很难,形成了“学校自学校,老农自老农”的尴尬局面,而农业职业学校要成为本地农村建设的中心,就必须首先获得农民的信任,扩大影响,这也是农业职校生存发展的根本,亦是职校学生获得出路的必要路径。学人们认为,首先在理念上,社会各界除注意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外,还应该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教育之中心”[32],要意识到中国社会是建筑在农民之上的,要想挽救中国的危亡,必先稳定农民生活,复兴农村经济。而中国农业衰落,农村破产的原因,农业教育不发达是重要因素。他们指出,只有农业职业教育的实施才能满足农民的真正需要,提高其知识技能,增加其生产,改善其生活及农村社会组织。只有农村职业教育,才是改良农村生活,复兴农村,解决农村苦囧的良方,因此他们提出了“今后教育应该到农村去”[33]的口号。建议,每省每一行政区可以设置一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作为全区农业技术试验与推广中心。中心以该区农业为研究对象,学校教员即为该区农业推广的中坚,学生则为该区农业推广干部。为具体落实此目的,他们还建议每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应专门设一相当规模的农业职业教育推行设计委员会之类的组织,其职责“一方面筹划及推动推广事宜,一方面协助农业行政當局”[34],使学校成为该区农业推广的顾问机关及推动机关,如此既可以推广学校实际技术,推动农业改革,亦可以扩大农业职业教育影响,引导农业转型。

(八)增加农业职业教育经费

除上述建议外,民国学人也意识到,要办好职业教育,前提还是要有充足的经费。没有充足的经费,学校运行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然而,学人们调查发现,当时一般农职校的经费,大多与普通学校一样,以班为单位拨发。甚至有的还要七折八折的扣,或者不能按时领到[35]。致使有学校只能勉为维持,如此办理职业教育肯定不会有很大成效。因此,他们建议各地农职校的经费,起码应该有最低限度的标准,能够维持农业职业学校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年增加,以为农业职业教育的扩充、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参 考 文 献

[1][2][3][4][6][7][8][9][10][11][28]翟克.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问题[J]. 高农月刊,1935(3-4):1-10.

[5][19][20][21][22][24][25]翟克.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J]. 中山学报,1941(2):19-24.

[13]丁颕. 广东农业职业教育之商榷[J]. 琼农,1936(28):3-4.

[14][15]林缵春. 筹办声中的琼崖农业学校[J]. 琼农,1936(28)5-7.

[16][17]翟克.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之检讨[J]. 农声,1942(224):10-20.

[23][31]农业职业教育琐言[J]. 琼农,1936(28):1-2.

[30][35]翟克. 我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之改造[J]. 农声,1942(226):1-4.

[12][18][26][27][29]郭学敏. 农业职业学校之基本改造[J]. 教育与职业,1948(204):13-15.

[32][33]李骥. 农村职业教育之商讨[J]. 农村经济,1934(12)77-81.

[34]邹树文. 农业职业教育实际问题[J]. 中等教育季刊,1941(3):1.

作者:王延强

上一篇:生态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铁钒实验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