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模式论文

2022-04-17

摘要:“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身份翻转是“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的提升环节。文章以“公共政策分析”教学为例,主要探讨“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中“身份翻转”环节的实践应用,希望为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学习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案例教学模式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案例教学模式论文 篇1: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加强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同时还有利于突破高中政治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现状,并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灵活应用,希望能够改变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模式;《文化生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案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当中的灵活应用,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当积极响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并通过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案例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明确基本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之后通过典型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该模式与传统口述式的教学模式不同,前者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有利于培养高中生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调查显示,尽管当前有大多数高中政治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并将其灵活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但是依旧有一部分教师思想过于保守,案例教学模式并未得到有效应用,这就严重影响了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对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

(一)案例缺乏典型性

政治是高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有利于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越来越多的高中政治教师开始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他们将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到政治教学当中并且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根据调查可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着案例缺乏典型性的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学有效性。在教学《文化生活》时,一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并没有提前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们甚至随意在网络上收集教学案例,这类毫无典型性的教学案例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更无法培养核心素养。

(二)学生适应案例教学模式的能力较弱

在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模式包括“质疑—探究—反馈—评价”这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先给学生展示有趣的案例,然后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并反馈探究情况,最后,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案例讨论进行总结,从而达到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但是,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适应案例教学模式的能力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一些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现象。当政治教师抛出一个案例之后,一部分学生会积极投入探究,但是有的学生依赖心理过于严重,他们不愿意开动脑筋并且被动地等待老师分析。学生适应案例教学模式能力较弱的现象既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又不利于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当提高案例教学模式的适应能力,使其主动参与到案例教学当中。

二、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应用有利于激发高中生政治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中政治教师的经历总结出了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

(一)选择正确的教学案例

正确的教学案例是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在案例分析、交流、辩论中,学生的思维会碰撞出火花。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灵活应用案例教学模式之前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案例。正确的教学案例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客观真实性。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缺乏客观真实性的案例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甚至难以使学生理解知识点。客观真实的案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文化生活》教学的时候,应当认真选择具有客观真实性的教学案例,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第二,针对性。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他们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这样既可以节省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又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時效性。政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时效性是政治的一大特点。高中政治教师选择的案例如果缺乏时效性,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政治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收集最新的文化生活资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合理呈现和表达案例

调查显示,当前有一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尽管选择了正确的教学案例,但是他们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时候忽视了合理的案例呈现以及表达,这就使得很多具有趣味性、科学性、针对性的政治教学案例被浪费。

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政治教师应当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口述式。口述式是比较传统的案例呈现以及表达方式,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教师将案例内容表述完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第二,案例复印。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高中政治教师不可能详细分析每一个经典的案例,针对这种情况,政治教师可以将案例复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自己学会分析案例。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示和表达案例。口述式或者复印案例相对来说花费时间较多,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高中政治案例教学当中。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文化生活》中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提前制作好精美的案例课件,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全面的展示案例。

总之,合理呈现以及表达案例是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模式灵活应用的重要措施,高中政治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案例呈现方式,然后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三)提高学生的案例适应能力

高中生案例适应能力较弱将会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对提高高中生案例适应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分析案例是案例教学模式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分析案例,高中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和透彻,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分析教学案例。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相关的案例,然后提出问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思考。由此可见,适当地引导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案例适应能力,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思考。第二,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政治教学案例。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有的学生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针对这种现象,高中政治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案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案例适应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当灵活应用案例教学模式,选择正确的教学案例以及呈现方式,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用旺.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主题式案例教学法实践——例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6,(10).

[2]周春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文化与生活》单元回归评价课为例[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8).

[3]张志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12).

作者:蔡芸

案例教学模式论文 篇2:

“身份翻转”环节在“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摘  要:“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身份翻转是“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的提升环节。文章以“公共政策分析”教学为例,主要探讨“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中“身份翻转”环节的实践应用,希望为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学习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双主四环”案例教学;身份翻转;公共政策分析

一、“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设计

1.“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特征。作为公共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公共政策分析”在培养应用型政府人才或企事业管理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公共政策学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对学生和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延续性等。这些特点决定并影响了公共政策分析的教学特点。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如何把理论融入中国的社会实际中,由于学生对制订政策过程缺乏实际了解,很多知识与技能难以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来获得,例如,如何发现、分析政策问题、如何提出政策建议、如何执行具体政策等等。

2.“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设计。关于“四环”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田光辉主张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设计公共政策教学案例;[1]张杰力图跳出一般案例教学的窠臼,提出了“摸底—典型—仿真—实践”四步案例教学法;[2]李世祥等提出学生主导案例教学法在公共政策教学中的应用;[3]邹俊,张芳的研究强调以问题为基础,即PBL教学方法在公共政策教学中的应用;[4]李新提出线上线下四个导学环节,构成“四环导学”[5];曾意,潘超论述了“双主四环”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等为目的,开展情景设疑、探究交流、提炼巩固和评价延伸的四环节活动的教学过程结构及其教学策略体现。[6]“双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性”体现在设疑、导思、点评、概括、示例、总结等,学生“主体性”体现在感知、思考、论证、交流、练习、巩固、创新等。[7]

结合“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特征,笔者对该教学模式不同教学环节进行细化和总结,概括为“以核心教学模块设计、典型教学案例库开发为依托,构建以典型案例讲解、课堂小组讨论、课后案例评估、身份翻转为主要教学环节,以学生在不同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体地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以學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希望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平等交流学习的研究视角。

图1描绘了“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四个环节的设计。环节一:典型案例讲解。典型案例讲解是“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教师负责梳理补充,学生负责探究思考。该教学环节实施的前提是针对“公共政策学”核心教学模块设计典型案例。在典型案例教学中,教师负责创设情境,扩展案例背景资料的工作,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典型案例思考题,主动进入案例情境,对案例背景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此环节帮助学生回忆并深入理解核心知识内容。环节二: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的重点环节,教师负责引导设疑,学生负责合作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成为案例分析过程中有力的引导者,包括控制讨论的节奏,引导话题与知识点的对应。同时,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营造宽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做到不同层次问题的有序推进,引发学生的思考。环节三:案例评估。案例评估是“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的反馈环节。教师负责总结启发,学生负责体会反思。完成案例教学过程,教师引发学生对案例的关键问题进行反思,与学生共同追踪案例的后续发展。环节四:身份翻转。身份翻转是“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的提升环节。教师负责咨询指导,学生负责设计身边案例。促使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政策问题素养。教师负责在典型案例分析过程中介绍案例编制要求,以及在学生案例编制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咨询指导。

二、“身份翻转”环节设计的作用

在“公共政策分析”教学中,学生对政策问题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而公共政策问题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则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后主动学习相关背景知识,这在课堂有限的课时内是无法完成的。“身份翻转”环节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自愿组成小组结合自己感兴趣的政策问题查阅资料、开展小组讨论、进而进行案例编制等学习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找问题答案,使课上与课下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严重的问题之一。同时,在开发公共政策案例时笔者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当前可获取的案例分析参考教材大多不适合应用于本科生教学。一方面,大部分西方典型案例无法运用于当前我国复杂的政策问题环境中去。另一方面,有些案例虽然实效性和应用性都同时具备,但对于本科生来说,设计又过于复杂,不适合进行课堂教学。“双主四环”案例教学模式的“身份翻转”环节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让学生成为案例教学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直接的课堂体验感,这一环节设计了“身份翻转”,要求学生结合社会观察,从“我来讨论案例”转变为“我来尝试编制案例”。

三、“身份翻转”环节在“公共政策分析”案例教学中的实践

笔者先后在本科生教学中开展两轮案例编制,由于学生在接触案例编制之前已经完成了“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应有的政策理论知识,同时通过既有的“公共政策分析”中较为成熟的研究案例,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案例分析过程和案例设计方法。并在第七周时间提出案例编制要求,并作为他们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30%)。

“身份翻转”环节全方位考查学生对公共政策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通过同学们递交的案例可以发现,多数小组的学生都能够运用两个以上的政策理论分析社会问题,表1列举了学生编制的案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点。

参考文献:

[1] 田光辉.《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73-75.

[2] 张杰.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分析的优缺点[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46-47.

[3] 李世祥,高雅,马海燕.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应用实践——以“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6,(9):134-135.

[4] 邹俊,张芳.PBL教学法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9-111.

[5] 李新.“情智虚实一体、四环导学”的混合教学模式——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5):32-34.

[6] 曾意,潘超.高等数学“双主四环”探究教学模式[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0):77-79.

[7] 张玉强,李祥.基于“双主四环”的高校课堂案例教学模式研究——以《公共政策学》的案例为实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5):108-112.

责任编辑  胡江华

作者:王文静 陈传蕊 张孟婷

案例教学模式论文 篇3:

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研究

[摘 要] 案例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针对案例教学模式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其对高中地理课程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几点原则,最后结合实际探讨了具体应用途径,希望可以给高中地理教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意义;原则;应用途径

一、案例教学模式

所谓案例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将相关知识融入案例中,将其渗透到案例的各个要点,让学生在分析探讨案例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点形成直观的认识了解。并且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和作用,明确具体使用方法。一般说来,案例教学法具有一些不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案例类型的差异,可以分为生活案例教学、故事案例教学和情境案例教学等不同模式。生活案例教学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作为案例,融入地理知识进行教学。故事案例教学则是通过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故事作为案例,融入地理知识进行教学。情境案例教学则是基于所要教学的知识点,构建起一些与之相符的虚拟化情境,引导学生浸入其中进行思考探索。

二、案例教学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积极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具有多个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手段的方法,其以案例作为教学载体的模式,让知识的呈现和传递模式更加新颖,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其次,案例教学法,知识呈现的主体是案例,传递角度则从教师的主动传递变成学生的自主探讨,学生从案例中获取知识,并且可以在案例探讨中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如此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接受程度,教学效果更好。最后,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营造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通过案例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案例分析探讨中实现深层次交互,从而促进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

三、运用案例教学模式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

虽然案例教学法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不少积极作用,然而想要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案例构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中学生在认知水平上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涉猎见闻的增长,让他们对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就使得教师在案例选材上可以有更广的范围。但是,即便如此也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高中学生虽然认知水平提升,但是有一定的特点,即想要认知自己想认知的事物,不想认知自己不想认知的事物。所以,教师在构建教学案例的时候,就要思考什么是学生想要了解的,或是有兴趣了解的,以此为突破点进行案例创设,才能在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2.案例构建要注重对地理知识的融合。案例构建的目的就是用于地理教学,因此要将地理知识融合其中,若没有融合地理知识,那么构建案例的意义便不复存在了。所以,教师在构建教学案例的时候,首先应该找准地理知识融入的切入点,确保知识融入的有效性。其次对地理知识进行消散分化,融入案例的不同环节,避免集中在一处造成案例突兀。最后要注重地理知识在案例中的逻辑性,不能出现知识逻辑颠倒的情况。

3.教学案例的引入要把握恰当时机。教学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环节的过程,简单来说可以分为课前导入、课上教学和课后练习巩固这样三个大的环节。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案例引入的时机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地理教学实际情况合理把握教学案例的引入时机,在恰当的时间运用案例展开教学。

4.案例构建要符合教学需求。前文说过,根据案例类型的不同,案例教学模式有一些不同的分类,这些不同教学案例能起到的作用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所以在进行教学案例构建的时候,教师需要把握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案例类型。

四、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实践运用

1.以案例教学开启课前导入。课前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开端,导入环节是否做得好,从某种程度上说会影响整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在课前导入环节就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出来,可以让整堂课都处在良好的氛围中。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案例教学模式,依据所要教学的内容,创设适当的课前导入案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前导入环节适宜运用生活案例或故事案例,这样可以有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比如,在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小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依据课本内容,创设一个生活案例,进行课前导入。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收集一些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资料,并将这些数据制作成一张我国水资源数据图,然后在其中标注出水资源转移的路线。在教学前,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这张图展示出来,组织学生进行读图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从图中读出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水资源的转移情况。教师由此引入水循环的概念,结合学生探讨分析的结果,指出水资源的转移就是水循环的具体路径,然后引入水循环教学。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且对水循环产生兴趣,为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案例教学辅助知识讲解。在地理教学中,知识讲解才是关键性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对案例教学模式加强运用是最值得关注的。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的知识讲解过程中,通过案例展现知识、分析知识,让学生在案例中对地理知识形成有效理解掌握。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案例的创设,将相关知识点有效融入案例中,通过案例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理解掌握。

3.以案例教学进行练习巩固。练习巩固在地理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讲解了基本知识点之后,需要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这就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设置一些问题性、探究性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果。

比如,在教学“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选择一些旅游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比如颐和园限定日接待游客数量3万人次,并且制定了两条规则:1.实现内部空间旅游分流,在饱和区收附加费;2.在饱和区设置限流措施。对于这个案例,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要制定限制接待人数的措施,人数过多会造成哪些问题?2.内部空间分流管理和饱和区限流措施主要是从什么方面进行控制的?3.除了案例中的两个措施外,你是否还有其他意见?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学生便可以进一步对人数超限的危害予以明确,并且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有参考性的措施,比如有的学生提出:可以设置分时段入园的制度,在购票时让游客自主设定入园时间,以此限制每个时段园中人数。如此,通过案例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还发散了思维,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康小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07):35-36.

[2]江修军.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17):43.

[3]林爱绵.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7,(08):45.

作者:严钰

上一篇:创建小康社会论文下一篇:古典园林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