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法学专业论文

2022-04-20

【摘要】相较法学专业的学生,其他学科的学生在接受法律教育方面,存在显著的劣势。高等院校中,大部分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偏低的情况,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基于此,高校教师应制定有效策略,创新改革与完善法制教育模式。帮助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从而不断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多元化法学专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多元化法学专业论文 篇1:

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摘 要:地方高校有着较好的法学实践教学资源和基础,应促进法学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目标不明确、与专业实践教学融合不够、平台建设滞后、质量评价缺位、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其密切联系地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丰富、跨学科专业综合培养便利等优势,推进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法学实践教学;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是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战略目标。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大学生是我国创新创业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力量,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战场。实践教学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法学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的重要教育内容和方式。但从总体来看,许多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存在随意性、非系统、平台缺乏、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業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十分必要。

一、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应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

地方高校有着较好的实践教学资源和基础,应促进法学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是现代法学教育的趋势,意义重要。

(一)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实施的需要

全球化背景带来了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新型人才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力量,知识经济时代特征也表明,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基于知识的创新与发明。〔1〕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推进传统法学专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转型十分重要。地方高校法学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不仅需要建立专门的理论与教学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应将创新创业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中。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是训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有利于通过实践教学全面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技巧和能力,从而推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实施。

(二)提升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要求

传统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缺乏从创新创业角度来设立,其指导理念滞后,难以起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技能的作用。促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有利于升华实践教学理念,并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体系,从而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模式转型,强化法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三)提高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选择

法学专业常为人诟病是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造成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好、社会适应力不强是重要原因之一。促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首先,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两者的融合有利于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训练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和能力,从而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而且有利于提升就业质量。其次,两者融合有利于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磨练学生的创业就业毅力和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提高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

创新创业教育只有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专业创新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创新质量和层次。〔2〕促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是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首先,两者融合有利于驱动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变革和创新,从而优化实践教学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再次,两者融合将推进法学教学模式和理念创新,以实践教学改革驱动课程教学改革,从而推进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变革。最后,两者融合有利于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地方高校法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可贵经验。但从总体看来,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存在目标不明确、与专业实践教学融合不够、平台建设滞后、质量评价缺位、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传统法学专业的教育目标一般着重于培育学生认知掌握法学理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3〕虽然许多地方高校设立了诸如模拟审判、专业辩论、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课程与环节。但是,许多地方高校跟随重点大学,将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研究型、复合型人才。从而不仅导致其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且导致其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的不合理和不明确。法学专业人才定位的不合理致使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必然难以建立长效机制,必然导致其体系构建难以有效推进。

(二)与专业实践教学缺乏融合

由于创新创业战略近年才被提出,部分地方高校对其重视与认识不够,将其视为临时性、短期性政策行为。虽然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往往比较简单与分散,缺乏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由于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导致其先进理念和措施无法驱动法学专业教学理念、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也难以实现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效益的提升和长效发展。

(三)平台建设滞后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需要以平台作为基础。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虽然建有实践教学基地、法律教学诊所等平台,但这些平台属于传统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实践教学认知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难以适应现代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模拟型、实战型的平台,从而保障法学专业学生能有效利用平台锻炼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四)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缺失

虽然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是很少有地方高校构建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也缺乏将其考核内容和赋予专业学分。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缺失不仅难以有效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法学创新创业教学效果,也无法科学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和提升途径。从而使得其运行缺乏内在动力及促进提升的基本保障制度。

(五)师资力量难以适应

建立一种适应需要的师资是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首先,大部分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教师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创新创业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其次,大部分地方高校虽然聘有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实务导师,但一方面这些导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培养,且由于激励不足等原因也缺乏指导动力。

三、地方高校法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路径

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其密切联系地方、創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丰富、跨学科专业综合培养便利等优势推进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合理定位目标

地方高校与重点大学在师资水平,培养基础,教学平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将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复合型人才,而应在对自身培养能力和培养基础全面分析基础上,将法学专业人才目标定位为面向地方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培养优势,而且有利于破解法律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促进法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面向地方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此为目标,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驱动专业综合改革,以强化法律人才的应用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为载体,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促进与专业实践教学深度融合

地方高校应法学专业应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法学实践教学专融合的重要性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两者深度融合。首先,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创新、应用、学生主体作用等基本理念,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应在创新创业理念指导下,强化其对法学专业人才创新品格塑造、应用能力训练等的指导作用。其次,重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法律诊所教育、专业实习等的创新创业功能,增开法学专业创业投资、法律创新创业管理与服务等实践教学课程。再次,以创新创业理论驱动法学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进一步强化法学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方法的应用性。

(三)加强平台建设

打造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地方高校法学专业。首先,地方高校应强化现有实践教学基地、法律教学诊所等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其次,广泛在公司企业建立法学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学生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模拟型、实战型的平台,从而保障法学专业学生能有效利用平台锻炼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四)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地方高校应在培养面向地方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办学目标引领下,全面协同推进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首先,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两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一是构建法学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就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内容、措施、效果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有效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二是构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就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态度、知识、技能、规划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有效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其次,将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应用于分析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所在,完善教育措施与教育质量监控,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再次,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学生考核内容之一,并赋予相应学分。最后,以教学质量评价为基础,构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动力机制。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影响重大。〔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基本保障。首先,地方高校将加强法学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的培训,通过进修、放学、兼职挂职等方式提升其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其次,地方高校应通过课程进修、集中培训、引导自学等强化创新创业实务指导教师的教育理论训练,以弥补其理论修养不足的短板。最后,优化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地方高校应协同校外实务部门,在教学酬金、职务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建立多维激励机制,激发指导教师的内在动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游艺,李德平.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8(02):121.

〔2〕杜辉,朱晓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北京地区高校的数据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7(05):91.

〔3〕蒋娟.法学专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鸡西大学学报,2016(09):16.

〔4〕樊雪.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01):3.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尹珊珊 谭正航

多元化法学专业论文 篇2:

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相较法学专业的学生,其他学科的学生在接受法律教育方面,存在显著的劣势。高等院校中,大部分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偏低的情况,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基于此,高校教师应制定有效策略,创新改革与完善法制教育模式。帮助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从而不断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高等院校  非法学专业  大学生  法律意识  培养

基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更前沿科技的介入,产生了更丰富、多元化的社会形态与文化。外界不良信息的侵蚀,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严重的冲击。尤其受复杂的社会环境、网络媒体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形成严重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远大的理想,他们在学习上无法建立坚定的目标。尤其,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缺少接受法治教育的机会,在不良行为的引诱下,极易走向犯罪的道路。基于此,高等院校,应对这一教育问题给予一定的重视,能有效培养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令他们在学习法治知识的过程中,能对法律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令他们深刻认识到触碰法律界限的不良后果。

一、创新改革与完善法治教育模式

高等院校,在对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科学的构建法治教育课程。并以此为核心,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引导非法学专业大学生,对法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意义与价值建立正确的认知。同时,教师应改变传统课堂上刻板的教学形式,应科学的利用多媒体等技术,创建趣味性、互动性更强的法治课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现实社会中因不具备法律常识,而被人利用引发犯罪、或是被人欺骗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案例融入到教学方案中。并将其剪辑成更具有教育价值的视频课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进行观看。结合视频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更多的学生进入到讨论的氛围中。使他们在辩论与沟通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思想碰撞,令大学生在课堂上能具有更强的参与感与融入感。激发他们对法律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并借助于现实中活生生的案例,帮助他们建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在鼓励学生发表观点的同时,应科学的渗透正确的法律观点。并能够通过记录、分析学生的发言信息,去從中获取教育启发。总结当代大学生潜意识中对法律的认知,从而,因地制宜,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二、帮助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

教师在向非法学专业大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过程中,除应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之外,还应从其根本上去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引导人的行为,针对于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这个问题,从心理学的层面进行分析,属于内因。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中,不会发生由法律引发的个人风险。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本身不是法学专业的,在某种程度上不会刻意去深化自身这方面的知识。由此,也引发了教育层面的问题,即教师对非专业教学课程的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意识形态。基于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其作为社会结构中的精尖分子在社会中巨大的引领作用与价值。从这个角度出发,重构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令他们能明确,学习法律知识,于自己可避免跌入法律陷阱,完成自我保护。基于国家、社会,应主动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利用自己的能力与学识,去向更多的人传播法律知识。在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同时,对他人产生正向影响。教师应令学生了解,学习法律知识,与考试无关,更不是他们不是这个专业的学生,而逃避学习的借口。应令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基于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建立坚定的法律信念,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结语

总之,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管理活动过程中,应能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令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也能积极的学习法律知识。并帮助他们建立坚定的法律信仰,能以更大的格局去深入的学习法治知识,从而高效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林. 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2]李丰,王若梅,傅钰媛.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基于西北政法大学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意识的数据分析[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7(10):260-269.

作者简介:

涂维国(1993-),男,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作者:涂维国

多元化法学专业论文 篇3:

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 要: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的创办时间相对较短,在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背景下,探讨该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实为必要。解决的宏观路径是根据建筑领域的实际需要,结合教育学规律,对这一类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在具体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必须紧紧依据复合性和应用性两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培养模式

相对于专门的政法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系而言,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的创办时间不长,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分析并加以完善。特别是在国内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式趋于严峻,而建筑工程领域内的某些人才需求往往无法得以满足的情势下,研究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课题。

一、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从教育学角度,一般而言,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法、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方案以及教育管理体制等要素进行系统构建并形成的培养范式。高等教育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分为多种,有专门政法类院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有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也有建筑类院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建筑类院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初衷是依托建筑工程类方面的专业教育资源,培养出既懂建筑专业基础知识又会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复合交叉型人才。然而,从当前大多数建筑类院校(包括理工类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就业状况考察,不难发现该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初定位与实际就业状况仍有比较大的差距。具体而言,以下两方面的现实情况使得我们探索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得更为必要。

1.当前培养模式下的畢业生就业状况不甚理想

从诸多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就业数量、就业质量等信息来看,绝大多数毕业生还是就职于非建筑领域。目前,中国国内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形势业已严峻,尤其2013年被报道为有史以来最难就业年,对于法学毕业生来说,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凸显,而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之恶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探讨如何科学、高效地设计特定的模式来培养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使得毕业生能更加契合建筑领域的实际需要实属必要。

2.从高等教育学和建筑领域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看,需要对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和论证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相互联系的,社会的发展、变迁必然会影响到,也必将促使高等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与此相关的法律事务也越来越多”[1]建筑领域需要越来越专业和越来越精细的法律服务人才,高级法律专门人才知识背景多元化、专业复合型的需要已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观念也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增强。在上述双重变化的背景之下,在建筑实践领域,急需既懂法律又懂建筑技术,既懂经济学又懂管理学的复合型性人才,这一需要缺口的现实必然将促使人们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并探索其完善之路径。

二、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和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独立地运用法律知识、技能提供专门服务的能力,能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特别是能在司法机关、高等院校、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有关的法律服务机构专门从事法律教学、法学科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的人才。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需要坚持上面的法学专业人才最基本的、共性化的目标,还必须具有个性化的、针对性的目标。笔者认为,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然定位是:在知识体系上,开创多学科的理论教学,拓展多元化的专业面,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方向上培养全面化的实践能力;在知识技能架构上,注重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的协调统一,为建筑工程领域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的复合型人才,该类人才需要同时兼有法律、经济学、管理学和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根据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然定位,该类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复合性

人才特色来源于专业的特质,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是建筑类院校开办法学专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特色之处主要在于交叉性地向学生讲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形成特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做到能适应建筑领域的实际需求的该类法律专业人才,应是既熟练掌握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又能了解基本的建筑工程方面的基础性知识。具体而言,做到适应建筑领域市场需求的专业化的法学人才,其知识能力应该是交叉的,或者说是复合型的,其知识和技能至少应当涵盖以下两个方面的层次:第一,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既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即主要法律部门的理论知识,又要包括建筑工程方面领域内的基础性知识,比如建筑学概论、工程管理基本原理。第二,创新能力,即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工作的能力,包括具有创造性地解决传统问题能力。

2.应用性

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的能力属性还必须具有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首先,该特点是来源于法学专业本身,法学的内在属性是应用性、实践性;其次,建筑领域诸多实际问题是复杂的,其解决和处理自身也是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对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当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一基本特征,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建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解决建筑工程领域内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建筑领域的实际案例,以模拟审判、法院旁听、建筑工程合同谈判、特定项目的合同管理等内容作为主要实践手段,进而切实培养并提高学生处理建筑领域相关法律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因此,在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构建方式上,应当根据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和基本特征,结合建筑类院校的教育资源结构特点,侧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拓宽教学内容

“法学课程是法学教育的根本,牢固的法学基础是建筑法律专业教学培养的根基”[3],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基本特征的分析,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在知识结构上应当多学科化,因此,在拟定教学内容时,理应包括法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及建筑相关学科知识。具体而言,首先应该有法理学、刑事诉讼法学、宪法学、行政诉讼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基础性的核心学科以及建设法规专业知识,包括建设活动市场法、建设活动主体法、建设活动宏观调控法;其次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等经济学上的基本理论知识;再次是管理学原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学上的基础理论知识;最后还应有建筑专业的基础性学科,有建筑概论、建筑设备、建筑绘画、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土木工程施工概论、建筑设计基础等等知识。

2.强化实践教学

鉴于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的能力必须具备应用性之特质,在拟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的分配比例上,应该加大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点是将建筑领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法学基础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又可分为加大课内实践性环节和课外实践性环节。创设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方式:第一,建立与建筑领域相配套的实习基地,从而为学生提供法学理论和建筑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实习基地可以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建筑施工企业等等。第二,开展法律咨询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到建筑工地去了解建筑行业常见性的法律纠纷和问题,鼓励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专业解决方案。同时,可以就某一时期某些地区的共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带有类型化的具体实际问题,撰写针对性的调查报告。第三,设立建筑法律诊所,进行一定方式和范围的宣传,尤其是向建筑施工企业、建筑业主管部门等单位进行推荐,尽可能地引导建筑施工企业等相关单位主动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拿到建筑法律诊所。

3.优化师资配置

建筑类院校自身固有的教育资源特色是建筑专业,该类院校的专业课老师大都是建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法律专业教师的师生比相对失调,法学专业教师整体数量较少,且法学专业课教师大都没有建筑专业知识背景;同时,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又需要兼有交叉性和复合型特点,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基本上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类似于“法律工程学”、“建设法规”等专业。基于上述现状,关于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教学任务的承担,笔者建议:在目前刚刚起步阶段,与法律相关的课程由法律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讲授;与建筑相关课程,由建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讲授;与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的课程,由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讲授。因此,开设法学专业的建筑类院校在安排落实法学专业的教学任务时,应该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度,撇开专业的偏见,整合教育资源,在全校范围内聘任建筑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内专业课教师来给法学专业学生讲授相关课程。同时,也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对正在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凡其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原先为工程技术方面的,着重加强相关的系统的法律知识;凡其教育和工作背景原先为法律专业的,着重加强相关的系统的工程技术知识。”[4]

参考文献:

[1]苗道华.论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城建类院校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17-19.

[2]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285.

[3]张超.对建筑类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09(11):46-48.

[4]包绍华,史佩栋.介绍国外一门交叉学科-法律土木工程学[J].岩土工程界,2005,8(6):21-22.

作者:袁家德

上一篇:物理激励教育探讨论文下一篇:某酒店建筑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