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德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中体育教师要认知到学生学习的压力以及体育这门课程的作用,将德育和体育有效结合,发挥出体育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文章就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育教学德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教学德育论文 篇1: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途径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益完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体育教师也纷纷探究关于科学体育课堂的建构策略,以此来为学生的体育探究快乐交流和健康成长创设一个最优发展平台。在此过程中,德育逐渐在体育课堂上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力和实效力,使体育课堂洋溢着强烈的情感信息和德育滋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

前言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体育课程成为被重点强调的课程之一,认识这一课程的基础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来实施相应的教育,最终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当下初中体育教师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立足于现阶段的教育实践加以分析,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且有向各个学科渗透的趋势,通过深化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的整合,能够更好地提升德育教育的综合成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改变德育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提升德育教育的趣味性,所以分析研究初中体育课程的特点,并基于特点开展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这样可以实现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共赢。

1借助肌肉酸痛磨煉学生意志

在体育课堂上,初中生在开展体育运动、体育锻炼时需要有大量的运动,例如,高强度的长跑运动势必会引起初中生肌肉的强烈的酸疼感,让初中生感觉到非常不舒服。而且,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初中生而言,其运动之后所获得的肌肉酸痛感越强烈,这也会势必增加初中生对体育课程的畏难情绪。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教师要经常鼓励初中生利用强大的意志力去克服肌肉酸疼感,将肌肉酸疼感当作一种“意志磨炼” ,让学生运动的快乐去战胜肌肉酸疼感。

2借助团体游戏培养集体观念

从实际情况来说,当下初中生群体多是“独生子”群体,他们从小备受长辈的溺爱,而且现如今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也极易助长其形成以以我为主的偏激性格,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很多初中生在思想和习惯上很难适应于集体生活,很多学生不合群,孤僻,不能融入于集体,不具备集体意识,长此下去,势必会遏制其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借助团队游戏,让初中生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关爱中共同认知、共同进步,让初中生在团队游戏中慢慢习得集体生活的基本规则。另外,团队比赛是推动初中生快速适应集体生活的加速器,在集体荣誉感的促使下初中生能够在集思广益、众志成城中团结一致,个人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也会水涨船高,因而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集体观念、合作意识、自律意识的整合发展。

3德育融入于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致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体育教学。为此,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应将体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这样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影响学生,让其在提高素养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品质。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引导初中生占据课堂主导地位,以便发挥其优势,促使其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初中生感受教材中的德育精神,以便转化其思想,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质。以初中体育《足球》一课为例,在上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可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这样能够将班级成员团结起来,以便共同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给学生分配站位,这样能够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其感受足球运动的精神,便于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德育与教学方式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吸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德育精神,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观念。

4增强教师的自身的德育观念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体育活动的引导者,在实际教学中更需要注重深化对德育教育的深层含义的理解。体育教师要对体育教学内容予以更为深入地研究,深化体育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在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也接受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因材施教地开展体育教学,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开始,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教师对于学生具有引领作用,初中学生还处在学习阶段,身边环境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有着无形之中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质表现,以自身作为学生的道德榜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5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积极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有些同学喜欢打球,有些同学喜欢一些比较安静的运动形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此类问题,之后,教师可选择合适的运行类型,为学生讲解不同运动之间的联系和差别。从德育教学的角度,教师可为学生讲解在面对不同运动时,如何平衡自身兴趣爱好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德育资源。此间,教师可通过提问具体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讨包含在体育运动中的一些有趣的知识或者比赛规则。例如,教师可为学生讲解奥运会标志“五环”中包含的人文思想以及“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促使学生在此类精神的鼓舞下,可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有动力,也更能发挥出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逐步发展,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关于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相较于其他的学科,体育更为重视学生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发展状况,将德育观念渗透于体育教学中,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因此,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了解德育教育深入体育教学课堂的实际意义,来明确德育在体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的作用,让教师更好地进行德育理念融入。

参考文献

[1]黄彦.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4):49-51.

[2]王静.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08):12-13.

[3]花美林.探析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4(31):115-116.

[4]黄城文.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3(08):151+165.

作者:赵宗敏

体育教学德育论文 篇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摘要】高中体育教师要认知到学生学习的压力以及体育这门课程的作用,将德育和体育有效结合,发挥出体育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文章就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德育;重要性;问题;策略

一、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改变,使得教育界迎来改革。体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学科,其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增强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原本的体育教学目标在不断创新,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内容之外,还应该渗透德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各项品质,以达到体育树人的作用。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并不看重体育课程,因为体育课程对学生高考的影响并不大,思想上的不重视使得体育课程的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在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是对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真正创新,使学生获得除了体育知识之外的能力与品质,促进体育课程改革。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有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可有可无,学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影响了语数外等科目的学习。这种想法明显是错误的,体育这门课程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之外,还能够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例如,有一些体育项目是突破学生身体极限的,需要学生长期坚持。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些项目,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合作能力、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1]。

(三)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新课改是基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与核心素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充分地践行了新课改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和理念,是对高中体育教学的一种真正创新。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

由于長期处于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文化知识更为重要,如体育、音乐等辅助性课程对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没有影响,因而对其重视度不高。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并未积极地遵循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导致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较差。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

体育教师在思想上对课程不重视,不能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体育课堂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练习,在整个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很难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一旦离开体育课堂,学生就不会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虽然新课改以来,有些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了多媒体形式,但是并未真正将一些优秀的、先进的教学方法的优势发挥出来,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

(三)教学环节未有效结合德育

很多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这门课程就是让学生锻炼身体,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即可,并没有将德育渗透其中。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在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对于德育的真正认知,在和德育进行结合时存在误区,必然会影响对学生的培养,无法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新课程背景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多媒体播放名人体育案例,渗透优秀品质

德育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有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简言之,是能够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内容。体育教师应意识到体育课程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缓解学生的疲惫心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容忽视。我国体育运动员很多优秀者,这些优秀者不仅是学生体育学习的榜样,而且是优秀人格培养的榜样。

例如,在百米赛跑或者长跑活动中,很多学生没有竞争意识,比较懒散,缺乏斗志,成绩很难获得提升。在开展这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刘翔110米栏世界纪录,感受作为国人的自豪。接着播放运动员背后训练的故事,没有一天不在奔跑,没有一天不在突破自己的极限,这就是运动健儿的精神。从视频中,学生受到感染,并形成一种坚定、持之以恒的信念,从而为体育课程更好地开展奠定基础[3]。

(二)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大多花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程上,对于体育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并不高,他们大多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当然,这和高中体育教师未正确把握学生的特点,未合理开展教学有很大的关系。传统的高中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方式非常枯燥,使得学生难以提起对体育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提升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例如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克服锻炼的困难,养成坚毅的品格;也可以融入竞争法,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例如,在学习“篮球”这一内容时,体育教师应意识到这是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内容,要善于利用这种喜欢心理来开展教学。如将班级学生分为6人一小组,开展6对6的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掌握一些篮球运动的技能。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赛的场景录制下来,针对存在的问题后期以视频的方式着重讲解。6对6比赛结束之后,每一组都会有一支胜利队伍,胜利队伍继续PK,最终评选出最佳合作篮球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优秀的品质。

(三)透过细节进行教育,让德育渗透在各个环节

高中体育课程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其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严师身份,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和学生成为朋友,教师在渗透德育时,学生才愿意倾听并真正改正。

例如,有的学生虽然体育基础知识较好,但是缺乏刻苦训练的精神,而且纪律观念较差,很难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先扬后贬,先赞扬学生的优点,如这名同学有着较好的体育天赋,但是缺乏锻炼的耐心,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还需要其他同学的帮助。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学生不仅不会厌烦体育课堂,反而会在课堂中更好地表现,以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关注。

例如,有些学生经常随地扔垃圾,跑道上乱七八糟的塑料袋漫天飞,对这些视而不见。教师可以专门抓住这个行为来开展德育,让学生做到不随地扔垃圾,还能够主动将垃圾拾起,做一名优秀的学生。体育教师需要将德育作为日常教育的一项内容,时刻渗透德育,要从高中生的心理出发,采用科学的方式,发挥出德育的真正作用[4]。

(四)教师发挥榜样作用,让优秀品德得以传递

体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不同,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释放自我,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较多,关系也更加亲近。很多学生都喜欢和体育教师沟通,体育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在无形中就会影响到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教师在日常不断地学习和练习,会渐渐地感染学生。比如,教师在周末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直播锻炼,学生可以观看视频一起锻炼,释放身心压力。在学校中,体育教师和其他教师友好相处、积极配合、互相帮助等行為,也会在无形中将德育渗透到高中生的内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中生的美好品质。

五、结语

体育课程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高中体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与学科为研究的重点,不断创新体教学模式,将德育渗透到课堂中,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体育名人的案例,渗透优秀的品质。其次,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再次,在体育课堂的细节处渗透德育。最后,体育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总之,体育教师一定要意识到体育课程和德育之间的联系,不断创新课程,落实高中生的品质培养,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赵彩霞,倪正喜.强身铸魂 立德树人——高中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10):123.

闫沛金.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0(05):78.

唐邱.浅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具体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95.

冯振健.探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的具体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2):226.

作者:王宝玉

体育教学德育论文 篇3:

论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点的选择

摘要: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及德育教育渗透点的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体育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突出体育教学的特性,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和重视的问题。实施德育教育离不开德育渗透,德育渗透点的选择,关系到课上的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所以在选择德育渗透点的时候要“因课制宜”,做到德育渗透点的优化。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传统的中学德育教育主要以理论说教为主,多通过德育课、班会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展开。教师把德育过程像传授课堂知识一样,通过学生记忆,朗诵来简单完成,学生被迫强制接受道德规范,德育教育形式化、机械化情况严重,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严重脱离学生实际生活。长期以来,这种认知主导的德育教育在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和行为中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使得学校在德育实践中自然会出现方法和模式上的强制灌输和生搬硬套,效果很不尽人意。

众所周知,体育这门课程的思想性较强,几乎所有思想品德要素都能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找到相应的载体。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各项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因此,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思想品德。中学体育教学是在不同时间及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与其它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出学生的身体情况和思想状态,而这些问题往往只能在体育教学中才能不断克服并改善。从这些情况来看,体育教学能够为德育教育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質和道德水平。

二、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点的选择

(一)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主要包括集合、整队、考勤、着装等基本内容。一堂体育课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严格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是一种基本的德育教育途径。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将组织纪律、安全教育、文明礼貌以及思想品德等与体育的常规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严格的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纪律意识和思想品德。

(二)利用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具有范围广、内容丰富、思想性强等特点,这对德育教育来说非常有利。体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利用不同体育项目独特的德育要素,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德育教育。

例如,球类运动属于集体项目,通常以比赛的形式展开,它往往要求同学之间只有紧密团结、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非常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更新评价理念,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当前中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仍然以运动技能考试和身体素质测试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以及考勤情况等方面关注度较低。这种教学评价较为片面,教师们没有形成系统、正规、科学的评价意识。因此,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更新评价理念,要把以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逐渐转变成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发展性、客观性的多维评价模式。这种全面评价的主要表现为: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又评价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既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习的行为;评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能力因素的同时还要评价其情感因素等等。

(四)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的第二课堂实质上指的是学校有组织开展的各类型的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学校规模、办学条件等的不同,课外体育资源也千差万别,一般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多元性等特点。体育第二课堂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能够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综合修养。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第二课堂,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德育教育效果良好。

(五)发挥体育名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利用教师表率作用进行德育教育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教育模式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述一些体育名人事迹、成就以及座右铭,利用学生对体育明星的崇拜心理,给学生树立体育明星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对教学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德育品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身教重于言传,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应当注重自身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通过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起到表率的作用。

(六)利用突发事件进行德育教育

多年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往往容易出现各种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恰好这些突发事件为体育教师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教育素材和契机,而这些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人与事最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和共鸣。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握这样的教育素材和契机,在具有教育意义的突发事件中找到最佳契入点,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有效应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以求取得事半功倍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塑造人的教育方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得中学生能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思与德道修养。

参考文献

[1]赵智鹏.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07-108.

[2]杨海.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探究[J].运动,2014(19):120-121.

浦江县第四中学

作者:李欣慧

上一篇:旅游资源保护论文下一篇:高职德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