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设备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浅析高效设备管理及设备管理制度。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院设备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院设备管理论文 篇1:

高职学院电教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当今高职院校电教设备管理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根据电教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了电教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文中介绍了本系统后台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前台控软件的用户登录、设备信息查询、登记和注销等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关键词】电教设备 信息化管理 数据库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为增加教学活动中的科技含量,提高教学水平,各院校大量配置了诸如投影仪、电脑、音响、功放、无线话筒等电教设备,因此对于电教设备的管理,就成了各院校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电教设备具有价格昂贵、种类繁多、更新换代快,保养困难,库存要求高等特点,并且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电教设备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电教管理所涉及的信息量也同时剧增,单纯依靠人工已经很难有效的进行管理,因此为了更加科学、高效对于电教设备进行管理,势必要在电教设备管理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的概念。高职学院电教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就是为了将各种纷繁复杂的电教设备进行统一的信息采集和编码,然后集中施行高效的登记和管理,达到提高高职学院电教设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作用。

一、总体功能和设计思路概述

首先在对高职学院电教设备使用情况和管理流程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需求分析。高职学院的各种电教设备分散在各个教室和多个库房当中,并且每一件设备有可能出现过多次变更使用者和使用班级的情况,因此在设计阶段,电教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必须完善,并且切合实际工作需要,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

通过对于电教设备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的分析,整个系统必须能够具备以下功能:第一,能够快速统计出现有各类型设备的总量;第二,能够方便快速的查询出各类电教设备的库存和使用情况;第三,能够跟踪查询某件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班级和地点的变更经历;第四,具有新购设备入库登记和报废设备注销功能;第五,表格导入导出和打印功能。

為实现以上功能,首先要完善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必须合理地设计出符合实际使用情况的数据库,理顺各个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并且每个数据表都要精心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字段和主键。

在后台数据库设计完成之后,就要实现各个功能模块,设计时要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流程,采用先模块后系统集成的方式。也就是先进行各个功能模块的独立设计、实现和调试,然后再进行整个系统的整合,最后实现各模块之间的统一集成和调试验收。

二、系统实现

(一)数据库设计

首先,根据高职学院电教设备管理工作的需求,总结出如下数据字典:

系统用户数据:电教设备管理员所使用的身份数据,包含的数据项有用户编号、用户等级、登陆口令、权限代码。

电教设备数据:设备类型编号,设备编号、购买日期、使用班级、使用地点。

报废电教设备数据:设备类型编号,设备编号、购买日期、报废日期、曾使用班级、曾使用地点。

其次,根据数据字典以及选用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出数据库以及各数据表,本系统选用的是SQL server 2000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其中各数据表为:系统用户数据表、电教设备数据表以及报废电教设备数据表。

(二)设计前台管理程序

前台管理程序选用Visual Basic6.0进行设计,共分为如下几个模块:系统登录模块、设备信息查询模块、设备登记注销模块、导入和打印模块。

系统登录模块首先需要调用系统用户数据表中的用户编号字段和登录口令字段进行验证,将存储用户输入的用户编号和口令的两个变量currentusernum和currentuserpassword与用户数据表中的userid以及userpsw字段进行比对,必须匹配才允许进入系统。

设备查询模块依照用户的指令,根据输入的关键字按照要求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检索,此模块需要通过ODBC数据源连接后台数据库,并通过SQL语句进行检索、遍历数据库信息,最终将检索到的目标数据集并提交给本模块,反映给用户。

设备登记注销模块同样需要使用ODBC数据源与后台数据库连接之后,通过对数据表中新增记录的各字段进行赋值以及对数据表进行refresh和update操作,实现新数据的保存。同时也可以使用delete方法对无效数据记录进行删除。

打印和导入模块将用户需要打印的数据,通过前台控制命令打印成预先设置好的输出格式,同时也可以将其他软件(如excel)表格,导入到数据库相对应的数据表中的,因此,在导入时必须要求其他软件表格的字段与数据表中字段匹配。

三、本系统实现后的意义和作用

本系统设计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可以对高职学院的电教设备进行统一的、集成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电教设备管理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通过信息化管理,使电教设备的各项信息清晰明确,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在为学校的管理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还提升了管理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对于高职学院电教设备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胜、夏邦贵,Visual Basic数据库开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2]吴昌平,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5

[3]郝春强,Visual Basic2005基础与实例教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8

作者:李盾 董少鲲

学院设备管理论文 篇2:

浅析高校设备管理及设备管理制度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浅析高效设备管理及设备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校;设备管理;管理制度

一、设备管理及管理制度的含义

设备管理主要研究对象是设备,以设备生产经营目标为依

据,追求设备生产综合效率为目标,通过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制造、购置、安装、使用、保养与维护、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的管理。设备运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形态:物资运动形态和资本运动形态。物资运动型态的管理称为设备技术管理;设备资本运动形态管理称为设备经济管理。设备管理统筹这两方面的管理,使设备技术管理与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科学统筹管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

1.设备管理的意义

科学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是每个企业单位的设备管理宗旨,而设备管理的真正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1)设备管理是企业单位进行生产和研究的物质基础,它保证了设备生产的稳步提高、新产品研发的质量、降低了设备生产和研发的成本。完善的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能力,使设备相关的费用(能源消耗、维修、税金等)在产品成本中比重减低,提高企业的效益。

(2)搞好设备管理能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大部分企业单位中,设备占固定总资产的70%以上,只有搞好设备管理才能管住大部分的固定资产,保证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值。

(3)购置或者开发先进设备,必须建立在企业单位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在购置或引进设备时,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技术论证,保证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设备管理部门不仅要负责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更需要发挥设备投资的最大效益。

2.高校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中由于设备可流动性强、种类繁多、易损坏程度不一等因素导致设备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高校设备管理存在报废频繁、设备“私有化”、设备重复购买、维护维修不及时等现象严重,总结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使用率低下

许多设备在采购计划论证时缺乏科学论证,有的只为一时所需甚至盲目采购而毫无利用率可言。许多高校的一些学院为了争投资、争设备,大量采购设备而不去使用,造成大量设备的长期闲置。有些大型仪器的购买只为某个老师教授的科研课题,一旦课题结题造成设备的荒废。

(2)设备共享率低

由于高校各个学院间的相对独立,学院采购的设备使用权限仅限制在学院内部,不能够进行全校间的共享,存在重复采购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没有相对于的设备开放渠道,许多贵重设备有专人管理,变成“私人化”设备,一般很少能开放共享。

(3)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素质低下

由于高校内部员工存在流动性,新的设备管理员不愿意主动学习,设备日常维护不能及时高效,设备损坏率提高。

二、采取的措施

1.由设备处统一组织定期设备使用率检查,建立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每台设备设定专门的责任人,规定设备责任人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定期向设备处上报,方便设备使用率检查。设备处建立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每年进行设备使用状况和使用率的评分评比,通过校园网公布评比结果并做出相应的奖罚制度。

2.在高校中建立中心机房,管理权在学校,各个学院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要求在教务处统一排课,做到资源共享。建立多个实验大楼,建立一套相应的对内开放、对外收费的体系,将实验设备资源共享率大大提高。

3.高校各个院系选择设备管理员时,首先要求具有爱岗敬业、公正无私、高度责任心和强烈事业心,这样能保证设备管理维护公正及时。其次,设备管理员需要进行业务培训,是管理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包括各个设备的日常维护、设备使用注意点、适用范围等。

高校设备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方式、提高设备管理员的素质及能力,才能使高校教育研究事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勇.高校设备管理的几个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工学院)

编辑 王团兰

作者:吴卫成

学院设备管理论文 篇3:

如何开展高校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校设备管理的业务流程以及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并从合规性、真实性和效益性三方面评价高校设备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關键词]高校 设备管理 内部控制审计 合规性

高校教学科研设备是开展教学和研究不可或缺

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将大量财政资金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的同时,却忽略了其日常管理的必要性,或多或少存在管理流程不科学不规范、产权意识淡薄、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加强高校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设备管理主要业务环节

(一)取得与验收

高校设备的取得是指高校依法取得设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包括但不限于采购、接受赠予、自建或调拨等。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采购应进行可行性论证,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和有关人员进行综合论证,并报相关部门审批或评审,符合招标范围的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选择供应商。购置国外设备时,按有关规定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进口批准,并按规定进行招标采购。采购免税设备要按规定进行免税申报,需检验检疫的设备应向国家相关机构报验。

验收小组验收设备时要根据采购合同进行验收,如技术性很强的设备,验收小组中应包含相关技术专家。验收结束后出具验收单或结果报告,作为采购发票的必要附件交由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二)日常管理

高校设备管理一般实行学校、二级学院或部门、系实验室等三级管理。日常管理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方案实施;年度采购计划的审核;设备的采购;设备的验收入库、调拨、处置;设备的登记、建卡、信息管理和报表统计;设备的租借使用;设备的日常盘点和清查核实;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等。

二级学院或部门对其保管和使用的设备负有管理责任,须指定二级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资产管理工作。二级学院或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系实验室专门配备仪器设备三级管理人员,以确保贵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充分发挥效益。

(三)处置

高校设备处置指对其占有、使用的设备进行产权转让或注销的行为。包括出售、转让、无偿调拨、对外捐赠、报废、注销等。范围包括达到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且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未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但经鉴定确实无法继续使用或者维修成本过高的设备;不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要求的设施设备,且不能改装利用的;盘亏及非正常损失的设备等。

处置的流程包括:使用或管理人提出处置申请;二级学院或部门审核后报设备管理部门审核;申请报损、盘亏的,二级学院或部门需向设备管理部门提交能够证明盘亏、毁损以及非正常损失资产价值的有效证明材料;设备管理部门对二级学院或部门提交的设备进行核验审查;设备管理部门汇总二级学院或部门设备处置申请,报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审批;聘请评估公司对拟处置的设备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需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报批;设备管理部门凭教委或地方财政局批准文件对设备进行处置或产权注销。对于出售、出让、转让资产数量较多或价值较高的,应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拍卖、比价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

二、高校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明确指出:“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保证学校设备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安全完整、设备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降低单位设备管理风险、保证学校遵守设备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而对单位设备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分析、测试和评价活动”。如何确保高校设备管理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以下三个方面是需要强化的环节,即审什么、如何审、怎么审。

(一)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1.设备管理的控制环境。设备建设发展规划或目标是否清晰;设备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制定完整的业务流程并广而告之;设备管理部门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职责是否明确,与相关部门职责边界是否清晰,是否制定设备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

2.设备管理的风险评估。设备风险管理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建立识别设备管理风险的适当机制;是否建立有效的设备管理风险评估机制和控制机制等。

3.设备管理的控制活动。(1)购置、招投标、采购、捐赠、自建及调拨的设备是否有相应方案和手续等,如大型、贵重设备的可行性论证;进口设备的分级论证和竞争性谈判等。(2)是否成立验收小组并按采购合同对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小组成员组成是否合理;是否出具验收结果报告及有无责任人签名;含放射性源的仪器设备是否向学校环境保护办公室备案等。(3)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对设备进行盘点,是否按明确盘点计划和程序进行、有无盘点报告并上报相关管理部门;设备报废、报损、处置是否按相关规定执行等。

4.设备管理的信息与沟通。与设备管理相关的重大决策是否完整地形成会议记录;是否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并及时更新,是否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数据,系统管理员是否经过授权,是否及时、准确上报各类系统统计数据;是否为设备建立技术档案,注明设备使用、维修等情况。

5.设备管理的监督。设备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或部门、系实验室是否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自我评估;评估的目标是否着眼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有效;评估的内容是否全面、充分并突出重点;是否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改进,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二)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1.编制审计方案。在开展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前,要求设备管理部门提交最近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根据报告内容,确定审计的主要内容及重点,编制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方案。

2.组成审计组。成立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组,确定审计组长。审计组除内审机构审计人员外,适当吸收熟悉设备管理的业务人员参加。

3.实施現场审查。审计人员通过研读设备管理制度,了解设备管理流程,审阅设备档案,审查相关的会计资料,观察设备验收入库等现场作业情况,实地抽样查验,询问相关人员,对设备管理流程进行穿行测试,进行问卷调查等,充分收集设备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应详细记录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主要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有关证据资料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结果等。

4.认定控制缺陷。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结果,结合设备管理部门的自我评估,综合分析后提出设备管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意见,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后认定。按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5.汇总审计结果。审计人员应编制设备管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全面复核和综合分析,提出设备管理内部控制认定意见,并以适当的形式向学校管理层报告。

6.编制审计报告。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目标、依据、范围、程序与方法、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以及关于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健全、有效的审计评价和相关建议。

(三)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

1.问卷调查。审计人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不同层级设备管理人员、设备使用人员、各相关部门人员等对设备管理内控情况的看法和意见,将统计分析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层面设备管理控制的依据之一。

2.实地查验。审计人员主要采用实地验证的方法,盘点设备真实性、安全完整性等。

3.穿行测试。审计人员依据设备管理业务流程,抽取一定数量的业务,从设备请购、招投标采购、购销合同、验收入库、使用保管、维修、处置等各环节进行穿行测试。对于重要或风险较大的业务,需增加穿行测试的数量。

4.抽样。审计人员对设备信息的真实性、小型贵重设备的管理流程等,采取随机抽样与判断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低于重要性标准的进行随机抽样,对超过重要性标准的样本要全部检查。对发现问题的控制点,要适当增加检查样本量,将问题查深、查透。

5.个别访谈。审计人员通过与相关人员沟通、访谈,了解学校设备管理内控环境及相关方面的信息与情况。

三、高校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

高校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应坚持以风险评估为导向,紧抓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三方面重点,包括“对不对”,即遵守设备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在不在”,即设备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好不好”,即设备资源配置效益性方面存在的管理风险。

(一)审查遵守设备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情况

一方面,关注设备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的情况。审查遵守《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内部规章制度等情况;审查按照规范业务流程进行设备管理活动的情况;审查按规定制定设备购置方案的情况;审查按规范程序进行论证、采购、验收、调拨、处置等情况;审查按规定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情况;审查是否按规定对“三重一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且有无会议记录等。

另一方面,关注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的情况。审查是否制定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是否制定规范的业务流程;是否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是否制定设备盘点制度;是否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是否实行设备维修经费预算制度;制度内容是否全面,重点是否突出等。

此外,不仅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更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修订完善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认识上与时俱进。

(二)审查设备信息是否真实可靠、资产是否安全完整

在设备信息的真实、完整方面,重点关注是否建立识别设备管理风险的适当机制;是否及时进行风险管理,如对重大设备投保,追究责任事故等;审查设备验收入库、调拨、处置等情况;审查按规定及时建账建卡、办理相关手续的记录;审查按照合同和相关规定验收的记录;审查对设备进行使用、借用登记手续记录;审查定期或不定期盘点记录,对盘盈盘亏及时处理情况记录;审查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记录;审验设备技术档案;审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是否及时更新,并对系统数据检查分析汇总记录;审查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情况,有无根据评估结果加以改进,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三)重点关注设备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情况

审查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对投入和产出情况进行分析;审查大型设备开放测试情况,开放的范围是否经过审批;审查是否存在闲置浪费、公物私化情况;审查多余或积压的仪器设备是否按程序及时处理等。

设备管理部门通常在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缺乏主动权。高校二级学院或部门对所使用资产的管理多局限于部门内部,一些利用效率不高或闲置的资产难以进行跨部门调剂。尤其是较为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方面,部门内部管理人员在管理、维护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存量资产难以跨部门协作共享,因而工程重复建设、专业化设备重复购置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决策不够合理,以致一些设备购置后更新滞后甚至无法使用,造成资产的严重浪费。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邮政编码:200438,电子邮箱:tangt277@163.com)

作者:唐茹涛

上一篇:三维电子地图论文下一篇:货币联盟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