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与小学语文论文

2022-04-15

摘要: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其构成了认知的大部分,并凸显、支撑着显性知识。本文以缄默知识为理论背景,试图探讨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源于缄默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应当特别重视其作用。相应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应由“主导”转向“向导”,由重视“言传”,转向更为重视“身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师与小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师与小学语文论文 篇1:

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师的关系

摘要:儿童文学是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的一种直接方法,它不仅会影响着儿童未来三观的形成发展,更会对儿童母语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儿童文学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老师关系的角度,详细探讨儿童文学的内容,儿童文学为什么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应如何有效运用儿童文学,来对母语进行更加深入的教育研究。

关键字: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母语研究;小学语文教师

1.儿童文学的定义与小学语文教学

儿童文学,顾名思义,是指按照儿童的审美要求与心理特征,并以0—15岁的儿童为阅读对象来创作改变的文学作品。按照年龄段划分,儿童文学可分为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少年文学与青少年文学;按照题材类型划分,儿童文学可分为儿歌、童话、寓言、儿童小说、散文、影视等。可以说,儿童文学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涉猎的题材也非常丰富。

虽然涉及内容庞杂,但从本质上来讲,儿童文学也有着十分明确的主题。从受众对象来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针对的目标群体都是儿童。无论在小学语文教育还是儿童文学传播的角度,作为阅读主体的儿童是二者的目标与追求。但由于应试教育竞争的激烈,很多家长在儿童成长培育方面尤其忽视儿童文学对孩子性格与三观的培养,拘泥于成绩与技能的攀比培养,造成许多孩子心智被迫早熟,也扼杀了许多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儿童文学对儿童的教育应回归儿童本位,激发孩子的更多自身潜能。

从阅读地位来看,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来源。小学语文作为最基本的母语教学,往往离不开文章的阅读与作品的观赏。新课程标准虽然对小学语文提出了阅读总量与分量的要求,并且提倡为孩子减负,让孩子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阅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实际上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对学生的阅读基本处于难以引导的状态,无法拥有一套完整运作的阅读流程。这种现象也就造成了儿童文学在传播过程中的阻塞与混乱,许多儿童无法接触到适合自己年龄段阅读的文学作品。因此,如何根据儿童自身的发展、语文教学的需要来引导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儿童自身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师的关系

在一般人们的印象中,小学语文更多地是作为具有艺术创造性的成果而出现的。但这只是从教育美学的角度来评定的。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老师作为儿童成长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树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语文老师必须注重儿童语文教育、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培养,这样才能帮助儿童精神生命成长,夯实品德基础。

但由于我国师范类院校教育体制的问题,儿童文学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教学师资不足,教学水平不够,甚至是教学类别空当,都会给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不良影响。许多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生都没有修习过儿童文学课程,或者有些研究过但只是浮于理论知识,很少有实践操作经验,这就会造成老师对儿童文学的欣赏与教学能力不够。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小学老师想要教好语文教育,必须要大量阅读与深刻剖析儿童文学,并向孩子们努力介绍优秀的儿童文学,传播母语文化。

3.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课程基本停留在语文教材即等于儿童文学的状态。这就导致了许多家长老师只注重课本上所传授的知识,不能在课后对儿童进行深入广泛的辅导与提高。根据国家教育部下发的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程应增添阅读指导课,并全方位推广“班级读书会”“教师读书会”“亲子共读”“社区读书会”等阅读交流活动,加深学生对母语文学阅读的理解。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如何处理好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母语基础教学与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大的启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以下幾点:

3.1 积极探讨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

儿童文学是儿童教学启蒙的基础,因此,儿童文学在改编传播过程中,往往贴近儿童心理,着力于提升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情感交流。从选材角度来讲,儿童文学通常以传播人间真善美为主题,集中表现人间的爱、善良与自然;在表达形式上,也往往以儿童文学中喜闻乐见的形象,如动植物的拟人化、古典故事中的王子与公主等来吸引儿童对阅读的热爱;同时,除外在结构外,文学内部也要具有相对的艺术性,在语言、形式上给儿童带来阅读上的美观。

3.2 重视儿童文学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作用

母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常用和重要的语言,学好母语,也是儿童成长与个人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语言的学习与积累是枯燥的,尤其是对于好奇心旺盛的儿童来说,单调深奥的文学并不适宜他们阅读,也会使他们对文学作品产生抵触情绪。为此,儿童文学在传播教学方面,必须采用多种风格,并建构有张力、有质感的语言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唤醒儿童语言表达的激情与潜力。也因此,经典文学应如何演绎,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讲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课题。

以冰心的《繁星·春水》、《小桔灯》等作品为例,冰心在儿童文学的传播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她的诗歌富有美感又非常精简,散文作品浅显易懂又寓意深刻,非常适宜作为儿童文学的阅读教材。即使老师并不对文章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多朗读背诵几遍,孩子们也会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爱与美的召唤。这些作品对小学语文教学也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减轻学生对作品理解的负担,也可以让老师少浪费些口舌。

4.总结

从上述讨论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作品阅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充分认识二者的关系,并采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用儿童文学的视角来观察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老师亟待思考的问题。认真做好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加强儿童阅读指导,培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是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需要长期坚持的方法,也可以让母语在传播过程中更加纯粹精炼,让学生深刻感受文学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推动民族的未来往更长远的方向发展。

作者:张文学

语文教师与小学语文论文 篇2:

缄默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摘 要: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其构成了认知的大部分,并凸显、支撑着显性知识。本文以缄默知识为理论背景,试图探讨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源于缄默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应当特别重视其作用。相应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应由“主导”转向“向导”,由重视“言传”,转向更为重视“身教”。

关键词:缄默知识 教师角色 定位

一直以来,教育研究者都在关注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也逐渐达成了“教师必须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制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等共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亟待我们进行新的探索和思考。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成员,也应当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寻找新的方向和路径。

在从“技术”转向“反思的实践者”的过程中,我们以语文课堂上的“知识”作为出发点,利用缄默知识的理论,对“知识”这一概念重新分类和理解。因缄默知识的特殊性,一般很难对其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缄默知识的传递过程,又很难由固定的法则或是言语的解说来完成。所以一般在讨论缄默知识在小学语文中运用的时候,我们往往将其与“体验”“感悟”等实践内容相联系。通过对缄默知识内涵的探析,我们发现,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其内里也存在一条缄默知识成长的线索。因此笔者将从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角度,展开讨论,从中发现关于教师成长、角色定位等的新意义,进而发现教师将自己的缄默知识进行传递以影响学生的路径。

一、缄默知识的提出

1958年,英国思想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他将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书面文字或图像、数字公式来表述的,另一种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如果将前一种知识视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后一种知识即是缄默知识。由此,波兰尼提出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论点:“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的。”也就是说,如果把人类的认知比喻成冰山的话,显性的知识、我们惯常认为的知识只是露出水面的一角,大量淹没在水下的冰山主体便是缄默知识。它不仅构成了认知的大部分,还支撑、凸显着显性知识。在认识缄默知识的存在、分析其性质、了解其状态之外,审视其价值,并且将它纳入教学实践和思考中,十分必要。

我们转而回到教师活动的“场”——课堂当中。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我们会发现课堂中的交流往往是单向的。纵使看上去开放的课堂,教师也会通过层层设问,将学生带入自己设置了问题的“圈套”,继而引导学生推导出相应的答案。有人将这样的教学现象称为学生身体的“在场”和话语的“缺席”。这种现象更加直接的理解是,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是单向的,仅仅是从教师向学生的方向部分完成了知识的传递。再仔细探析在这一过程中所传递的知识类型,可以发现,无论是教师的“引导”还是学生的“接受”都仅仅是针对显性知识而言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场”里,显性知识“在场”,而缄默知识“缺席”。在这个课堂空间里,缄默知识并没有得到重视,更没有可能实现传递。

从课堂出发,我们发现问题。问题的提出,督促我们思考,也促使我们改变。但反思不仅要在课堂中展开,更要从教学的最初环节——备课展开。因为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往往具有更大的“亲和性”,它更容易“支配”“控制”教师的言行与教学。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这“三备”往往是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但事实上,“备学生”时,我们要依据对缄默知识的认识,关注学生的认知模式,即所谓的“因材施教”;“备教材”时,不仅要把显性知识的系统规划出来,更要依据一定的思考逻辑将缄默知识规划出来;“备教法”时,教师需要将自己对缄默知识的认知框架和行为予以明确。从教师自身出发,其所具备的缄默知识是多元的。这其中既包含了教师认识世界的缄默知识,也包含了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缄默知识。也可以将教师身上所具有的缄默知识分为“有关学科的缄默知识”以及“有关教育的缄默知识”。而不管是哪种知识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组成,进而影響着课堂。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便可以得出两点思考。其一,在新的环境下,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与其说“主导”,不如说是“向导”,唯有不断地将自身“有关学科的缄默知识”化用到语文课堂的实际知识当中,才能完成第一层缄默知识的传递。其二,教师的任务,不仅在“言传”,也在“身教”。这也就是“有关教育的缄默知识”的直接体现。

二、由“主导”到“向导”

方明在《缄默知识面面观——有关缄默知识的心理学探讨》中谈到缄默知识的性质。他认为,缄默知识是一种与智商无关而与经验有关的知识。由此来看,教内容,不如教方法。主导是灌输内容,向导是引导方法。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缄默知识及其体系被教育学界普遍认同的话,那么这种教师对课堂的“主导”地位认知应该是错位的。

由“主导”向“向导”转变,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却并没有改变课堂上知识的权威。从某个角度来看,转为“向导”其实更加凸显了知识的力量和权威性。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主导”虽然树立了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但也一定程度弱化了知识传递过程中,知识的形成和要点的凸显。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知识储备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对教师权威的笃信,似乎比对知识的笃信更甚。然而教育的本质绝不是要学生形成对教师绝对权威的笃信,而是要学生从课堂中获得认识文本、感知文本的能力,甚至需要他们从中获得构建世界观及价值观的方法,以及社会学科的逻辑方法。由此,我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在课堂之外,完成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转换,由“主导”转而“引导”或是“向导”,反而能够达成教育的初衷。

借由这种转向,一方面我们转换了教学的思考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自然转换了对待学生的态度。转换教学的思考方法,是因为在缄默知识的影响下,我们反而会更加关注所谓逻辑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形成等,可以更加自然地将显性的知识与缄默知识一同“化用”,全方位地影响学生。同时,当教师不处于绝对的“主导”之后,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在缄默知识的影响下,也会以更加自然的态度对待学生。

除此之外,缄默知识也为“因材施教”的真正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反复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往往很难突破“标准答案”。在缄默知识的学理基础上,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突出个性化的标准。对学生来说,显性知识或是固有常识认知的缺失,可以通过有效的思维逻辑和记忆来弥补;如若隐性的缄默知识丧失,那么也就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丧失,这种缺失是很难弥补的。由缄默知识论可以发现,既然这种知识认知与智商无关,我们便可以通过缄默知识的传递,通过经验的传递,完成教学。这种过程,便只能通过“向导”的引导完成。对小学语文课堂来说,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的共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三、由“言传”到“身教”

方明在文章中还提到,缄默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或私人知识,以个体直接经验表现出来。这便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那些可以“言传”的知识,更要重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而这一点的基础即是教师自己所保有的师德和良心。石中英曾经谈到,教师大部分会在头脑中形成两种性质不同的教育知识体系,一种是“缄默的教育知识体系”,另一种就是“显性的教育知识体系”。在缄默知识的合理运用下,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和行为中,将这两种体系合二为一。两种体系的合并则直接凸显教师的师德与良心。周川教授在《教学质量只能靠教师内心来维护》一文中明确表示了教师的“良心”对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看,我们总能见到很多注重传授缄默知识的教师,往往是谦和而稳重的。通过他们与学生友善和尊重的交往,这些品质往往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而不必反复通过言语去强调。反之,有的教师会在课堂中使用不太符合日常交际规范的话语,这便可以算作是一种负面缄默知识的传递。

除了道德上保有师德和良心,教师还可以增加自己的专业厚度以增加个体的涵养。周川教授在《“专业”散论》一文中,不但强调了专业的重要性,还特别强调了专业对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在某种专业氛围中,通过这些人—人、人—物的交往和作用,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从而越来越进入某一种特定的‘角色’。”专业不仅帮助教师增加自身专业的厚度,更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教师进入特定的“角色”。专业的厚度需要增加,个人在教学上更需要“不苟且”。杨亮功在提到胡适时曾说,胡先生做学问不苟且,教书也是不苟且的。在胡适自己看来,他是以“做小学生”的态度去对待教学的。通过胡适的日记,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对于教学中的许多琐事,如批改作业、监考等,都是亲力亲为、一丝不苟的。胡适的这种“不苟且”,应当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强调师德,还是注重良心,无论是增加自身专业的厚度,还是保持教师态度的“不苟且”,其实都是教师从自己内心出發,直接影响工作的体现。这也恰恰符合缄默知识的潜在存在内涵。这些来源于心灵的部分、“直觉的理论”,尽管很少得到清晰的表达,但无处不在。从教师内心深处出发,缄默知识也用它特有的力量,影响着日常的课堂。

总的来看,从对缄默知识的思考开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明确自己的“角色”,尝试在“主导”的教学惯性中寻求“向导”的可能。当我们在教学上寻求定位和突破时,更不能忽略的是“言传”之外的“身教”。从“良心”出发,向学生传递正面的缄默知识,以自身的“师德”来维护“师道”。

(高 静,江苏省镇江市红旗小学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方明.缄默知识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 潘洪建.教学知识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4] 郭秀艳.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J].教育研究,2003(12).

[5]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3).

[6] 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

[7] 张立昌.“教师个人知识”:涵义、特征及其自我更新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

作者:高静

语文教师与小学语文论文 篇3:

论探究式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师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学习方法上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单一教学模式,即改变过去总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记的“零思考”状态,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知识的领悟来源于兴趣的激发,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这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认为实施新课程,教师首先应该实现角色的转换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教学要素之一的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起什么作用,是新课程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探究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化;在关注学科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及懂得科研;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关心学生的终生发展。这一变化反映了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和完善自己。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讲课文,学生记笔记:习惯于老师一“演”到底,学生一“看”到终,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由过去的“演员”而改任现在的“导演”。那怎么才能做好一个“导演”的角色呢?

(一)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情感或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在语文探究性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很关键的。

探究式学习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极大的冲击,促进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总之,教师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要转变观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探究性学习考虑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胜任“导演”这一角色,做一名好“导演”。

(二)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即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学会了或者说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学”的机械方式,这样的方式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最需要的便是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不能再像一般教学活动中那样,把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学生,而是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精神,抓住契机,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比如说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如何分析等;以及发现了问题后,如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如何进行专题阅读,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等。总而言之,只有改变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包办者,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作为引导者,若把个性化教育观作为支配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教师就需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

(三)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是探究式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放弃“师道尊严”的架子,注重师生平等,共同合作。教师应明白,探究式学习不仅是学生在学,教师也在学。教师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将一套组织严密的知识清楚地讲解或呈现出来,而更主要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其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这种引导要求教师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并且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给学生点拨和启发,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传统语文教育向探究性学习的转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语文学习的主流,教师应尽量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过去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教育学生,这样做的最大的危害是在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个性:语文探究性学习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主体,在他们主动吸收自己最感兴趣或最需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鲜明的个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同时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把东西直接告诉学生。

(四)教师是探究式学习的协作者

在探究式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知识科研方法、各种专业知识、课题报告写作、数据处理等各方面,这使得教师无法单独对学生在知识、方法、技术各方面都能有效指导,因此教师必须与同事合作。同时,教师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经常参加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没有拘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大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样,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

(五)教师是探究式学习的研究者

探究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努力成为具有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用科学的手段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策略、模式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

作为研究者,个性化教育观给教师提出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上,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动适应者,把握时代脉搏的主人。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再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而且要争做一个研究者,使自己不再是“匠才”,而是要成为“将才”甚至“帅才”。

“教师即研究者”这一提法,较早见于英国著名的课程学者斯腾豪斯。他把教师研究的重要性推到了醒目的位置。教师即研究者,反对的是外来的研究成果或观念对于教师的控制,它所提倡的是改变教师等待研究者提供新成果,或纯粹依赖习惯、经验的状况。它重视发展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个人的自我教育、个人的实践或职业能力。

二、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综合型的教师,还要依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仅要以“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态度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完善,还要走出封闭的教室,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密切联系,为学生的学习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要成为新課程的积极实施者和推动者,还要强化以下工作态度:

心中装有学生、热爱学生。要关注学生的表现,欣赏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问题,接纳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课上、课外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寓严于宽松,寓理解于关心,寓爱和尊重于热情鼓励之中,让学生体会到人格的尊严,从而鼓起学习的勇气,顺利走向光辉的彼岸。

全身心投入。要不断自塑师德形象,提高师德水平;要主动接受新知识,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主动创新,敢于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进行教学科研。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性格各异、动态发展的学生,因而不可能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教学模式,必然充满着未知因素,充满着变化。随着课程综合性、弹性的加大,教师的自主空间也在加大,因此,我们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还要会“用书”“编书”,会为学生设计和开发灵活的探究性、体验性课程。

坚持终身学习。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原有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已不再符合新课程的需求。我们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也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不断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进行团队合作。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与其它同志在更大空间上、以更加平等的方式进行协作,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借助团体的力量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除了与同事之间的合作之外,还应注意与家长、社会的合作,以获得全方位的理解与支持,充分发掘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教师提供了颇为广阔的空间,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与关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多反思、探究,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作者:林喜波

上一篇:银行扁平化创新管理论文下一篇:舞蹈资源文化人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