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下高职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构建高职教育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对于高职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字首先阐述了高职人才质量保障以及协同创新的内涵,然后探讨了加强质量保障的人才观目标设计,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课程体系,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组织体系,优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实践体系等构建策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才培养下高职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才培养下高职教育论文 篇1: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研究

摘 要:根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力倡导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分析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课程考核方案的内涵。在依据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应遵循的重要基本原则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的现状及生源特点,研究和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流程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创新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14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课题“创新驱动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演进动态匹配研究”(项目编号:2014GXS4D084)

作者简介:闫贵荣,女,天津职业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方案由来及内涵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方案由来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从主要依靠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效益实现集约增长的创新驱动方式。[1]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创新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它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提高和丰富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技能型人才。而要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建立适应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不仅要修订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而且,还要研究和制定新的课程考核方案,充分发挥课程考核在教育教学中的激励、引导和反馈等作用。[2]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方案内涵

所谓方案,即是指做事的具体工作计划或规划。方案在人们开展工作中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一个方案应包括实施对象、相关工作范围或层面、采取的措施、工作的进度安排和保障条件等方面。方案规划的越具体、越详细,越易于方案的顺利实施。课程考核方案是教师为了考核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而制定的方案,是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依据。课程考核也是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影响较大并被广泛使用的学生评价分类方法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将学生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3]相应地,根据课程考核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课程考核可分为诊断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3]课程考核方案应包括适用学生范围、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和方面、考核的类型和采取的方式方法以及各类考核所占相对比重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方案即是不仅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还要突出考核学生课程相关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水平的课程考核方案。

二、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的重要原则和依据

(一)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应遵守的重要原则

课程考核方案是教师进行具体课程考核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要保证课程考核目的的实现及顺利开展,课程考核方案必须遵循以下三个重要的基本原则。 [3]

1.较高的信度。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即同样的测量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开展取得前后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反映测量是否准确可靠,信度不高表明测量结果不稳定、不可靠。一个好的课程考核方案必需是从不同方式、不同时间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具有较高的信度。

2.较高的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的程度,即测量在测量其所要测量的东西时达到了多好的程度。一個好的有效测量应该是能最大限度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一个好的课程考核方案应能最大程度地考核出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水平,即具有较高的效度。一个效度较高的课程考核一定是有信度的课程考核,反之则不成立。

3.一定的可行性。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的测量活动还应考虑现实条件能否满足测量的需要。课程考核方案要根据课程内容本身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师可在课程考核中付出的时间,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以及学校在软、硬件设施上具备的条件等方面考虑进行设计,要方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组织开展。课程考核方案要在综合考虑课程、教师、学生、学校等方面条件基础上进行设计,偏离了任一方,都是脱离实际的课程考核方案,无论设计得再完美,注定也是无法真正实现。

(二)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的依据

课程考核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起着引导、敦促、审核和激励等作用,同时,对教师也起着规范和指引等作用。课程考核方案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首先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其次,要结合课程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再者,还要考虑学校现实的软、硬件条件而制定。同一门课程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考核方案不同;同一层次和同一类型的教育,由于学校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学校在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环境以及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课程的考核方案也不尽相同。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要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体现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而制定。

三、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现状及人才培养目标与生源特点分析

(一)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也得到迅猛发展。响应党和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和方针要求,高职院校在不断努力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考核方案较以往取得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过程性考核所占比例加大。多数理论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由过去传统的占比30%提高到40%,部分技能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占比甚至提高到了70%。(2)考核的方式更加多样。有传统的纸质试卷考试,也有上机考试;有开卷考试,也有闭卷考试;还有以证代考等方式。(3)考核的形式更加丰富、灵活。主要分为两大类: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主要形式为: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等,每一种形式又包括多方面内容,例如,课堂表现包括出勤、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与小组内其他成员合作时表现出的团队精神等。作业的形式不仅有传统的课堂知识的理解和直接运用,还有需要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去社会调查才能完成的调查报告等。测验的形式有笔试有口试,有理论考试也有实验、实训的操作考试等。总之,经过多年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考核,从整体上说,无论是方式上,还是形式上,都得到了较充足的发展,但是,具体到每一门课程,由于受任课教师个人能力和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仍存在着需改革和完善的空间。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现阶段生源特点分析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4]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5],这是在当前新的社会背景条件下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规格做出的调整和提高。

2.高等职业教育现阶段生源特点。尽管现在社会上人们对高职教育较以往重视了许多,但是,由于受长期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较深,多数人对高职教育的歧视仍没有消除,精英教育的思想观念仍在人们内心根深蒂固。这些表现在报考高校时,就是能上本科就不上高职,哪怕只是三本。现在的招生制度也是录取完本科,才轮到高职,说得直白点,就是高职的生源都是本科院校挑剩下的。这些学生与本科生源相比,普遍的特点是理论知识基础较薄弱,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厌学,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突出表现为沉不下心来、坐不住。但也应看到,他们也有可喜的一面,就是爱动,对于技能的训练和学习比较喜欢,愿意在老师的带领或指引下实际动手操作,他们在这方面并不逊于本科生源。

四、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研究与探索

(一)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工作流程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工作,采取从学校到院系再到任课教师,逐级推进,层层细化的方式进行。

1.学校组织成立校级课程考核方案审核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包括学校督导组人员、其他在教学及管理方面有较深研究和较高造诣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前者的人员构成较稳定,后者的人员构成根据学校的不同工作任务而有所不同。校级专家组成员应包括文科、理工科、艺术及公共课等各类专家,能涵盖对学校所有类别课程的研究。校级专家组研讨的任务有三方面:(1)确定各类课程考核方案中创新内容的考核所占分值范围;(2)确定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在不同类课程中所占比重范围;(3)规范创新考核的形式和最低次数。

2.院系组织各专业骨干教师和院系教学领导组成院级研讨组,研究确定本院系不同类课程,如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考试课、考查课,分别适用的各类考核方案模式。即在学校考核方案基本模式下,根据学院专业特点,如文科、理工科、艺术、公共课等,确定创新考核方案中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相对比重,考核的具体方式、形式以及创新能力考核方式和所占分值情况。

3.每一专业组织骨干教师研讨确定本专业课程考核中包括的重要知识和技能点,以及如何和创新能力考核想结合,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适宜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考核模式。

4.任课教师在本专业所制定的课程考核方案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學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课程考核方案。

5.任课教师将制定的课程考核方案交学校专家组审核,如果专家组认为考核方案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将意见反馈给院系,院系继续组织研讨和修订,直至校级专家组审核通过。最后,由校级专家组中有固定成员和办公地点的学校督导组代表校级专家组,将审核通过的课程考核方案备案。

(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考核方案中要增加体现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方面的考核,但这种增加不是简单地在原有课程考核方案模块中的加减。不是要在考核方案中单独加上一块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是将对学生创新方面的考核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考核结合起来,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核渗透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中。这是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对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学生要在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要有所创新,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要求是不仅要继承,还要有发扬。创新方面的考核以知识、技能考核为依托,在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考核过程中同时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对学生创新的考核不能离开知识、技能考核,否则,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也就失去了它的来源基础,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创新的考核又推动着知识、技能的考核,引领着知识、技能考核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不能只局限在继承上,必需要有创新要有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走在国际前沿的高技能人才。

2.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举,将创新理念贯穿考核全过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核应贯彻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所处的位置(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素质、专业拓展)的不同,最后确定二者各自所占比重,不可偏废任一方。根据技能一旦形成,不易忘却的特点,对于实践技能类课程,形成性考核比例可以适当高一些,如可以占到总成绩的70%,即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的比例为7∶3。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根据课程特点形成性考核占比可以加大,但是,终结性考核不可缺少。只有二者并存,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弥补各自的不足。缺少形成性考核,不利于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平日里学习状态松懈,致使终结性考核难以取得较好成绩。若没有终结性考核,那么,每一次的形成性考核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演化成了终结性考核,因为对某一方面知识或技能的考核都是只有一次。这样的考核显然不够客观,也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也不能仅仅出现在一次总结性考试上,还应贯穿在所有的形成性考核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要丰富课程的考核形式。尽量做到考核形式多样化,同一门课程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考核形式,如课堂表现、作业、竞赛、测验,等等。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才有利于全方位、多维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要满足考核的效度、信度和可行性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与课程对应的相关要求,以及学校现有教室、机房、实验实训室等学校基础设施方面的软硬件条件和高职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统筹考虑后制定课程考核具体内容。

5.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培养出大量能够进行创业和创新的人才,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保持高度的使命感,除了要认真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挖掘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本质和相互关系、吃透课程内容外,还要积极学习和思考创新创造方面的课程和案例,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出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课程考核方案,从而培养出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大批创新型高技术技能人才,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国发[2015]32号,2015-06-11.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2015-05-04.

[3]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5]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Z],教发[2012]9号,2012-06-14.

[责任编辑 金莲顺]

作者:闫贵荣

人才培养下高职教育论文 篇2: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构建高职教育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对于高职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字首先阐述了高职人才质量保障以及协同创新的内涵,然后探讨了加强质量保障的人才观目标设计,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课程体系,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组织体系,优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实践体系等构建策略。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高职;协同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的制度化水平与日提高,课程体系持续更新,管理化标准不断提升,但是起步晚、发展快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面临很多深层次问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应做好组织、管理、制度和运行之间的协同创新发展,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组织的先进性、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技能型人才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

一、高职人才质量保障的内涵

高职人才质量保障的内涵可以概括为“高职教育目标、内容、管理和服务所具有的功效性、人文性和协同性要素在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满足学生未来发展要求的程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关键要素包括办学思想、指导理念、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激励机制、实训设备保障、评价评估机制、校园文化建设等。高职教育人才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有效控制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因素及各个环节,对质量保障体系构成的要素进行协调、调适,使得各个要素及环节在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内的实施和谐畅通,才能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转型和与时俱进。

二、协同创新的内涵

本理论家伊丹广之(Hiroyuki Itami)认为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1]德国的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认为协同在本质上就是打破資源之间的壁垒和边界,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和增值,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最终达成一致的目标;[2]创新从哲学上说是创造性实践行为[3],意指突破传统,推动变革。

高职院校不断地变革创新自身的教育系统,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高职院校还需要强大的教育协同创新力,从内部打破组织僵化,发挥各组成单位的协同优势,通过不断协同变革、创新自身的教育系统从而提升内部效率和服务质量;高职院校应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院校间的深度合作,建立合作、协同和互动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同步发展。

三、建立健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一)引领未来,加强质量保障的人才观目标设计

多年来,整个社会的人才观都是“重学历、轻技能”,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是高技能人才紧缺,“用工荒、一技难求”。高职院校创新型技能人才与传统型技能人才的区别在于从一线技能操作者变成技能创新者,在生产实践中变被动为主动,创新型技能人才不仅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还有不断学习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要始终把坚持把“工匠精神”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环节,培养岗位职责、社会责任意识;发展信息素养、资源统筹、任务执行、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劳动至上、尊重技能校园良好风尚。

没有优质的高职教育,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技术工人;缺少技艺精湛的技工,就不可能有过硬的产品质量。高职院校应以企业对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层次基本要求为依据,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标准化,例如人才培养资源指标、人才培养过程性指标以及人才培养结果性指标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量评价标准需要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关键指标与一般指标相结合,高职院校进一步挖掘质量数据、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改进评价分析的方法以及透明度,注重反馈激励机制,实现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标准。

(二)注重效率,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立,包括课程质量策划、确立课程管理制度、完善教育教学资源、开展课程质量控制评价、并进行持续改进的动态等环节。高职院校应深入调研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探析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制定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证明,髙职教育也可以采用校企联动的建立核心课程的方式,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高职人才培养重在的课堂教育,不能再像过去的照本宣章或生搬硬套,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探索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职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应与项目任务相结合,课程理论应结合选择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课程项目应给出具体的解决问题情境,设计严谨,大型的项目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完成的过程中可以查阅资料、提出问题、教师启发并给予指导,最后进行项目评价总结,课程项目设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严格规范,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组织体系

高职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本身是一种多维度、多元化、多层次、多流程、多主体的管理与教学活动,主要聚焦于人才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就业管理、师资队伍管理到后勤保障等方面严格规范并不断调整优化制度机制,制定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质量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应使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相关信息在不同教学环节、不同主体的教学活动及各级各类教学实施与管理部门之间实现高速而有效的处理与传递,为各级教育者协同教学活动及时提供信息及结果反馈,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有效地组织、保障、监督、调控,高职大学生可以同时具备管理者、被管理者、监督者三重身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全程评价,优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实践体系

高职教育教学结果质量评价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包括专业培养目标预期实现程度评价、课程质量评价、教师发展质量评价以及学生发展质量评价,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结果质量评价应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程评价。

制度完备、组织严密、运行有序、监控到位的实践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高职院校注重人才职业素质核心能力的培养,要以技能活动为手段,挖掘其职业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积淀其创新意识。高职院校实训和实习应让学生亲身实践动手,技能实践形式丰富,引入课堂实验、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项目、模拟教学、导向学习等;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要充分调动、发挥“校企合作”作用,让学生们到企业真实工作岗位上实习实训。实践教学也需要量化的评价方式,高职实践课程可以项目活动为基础,对于学生的优秀创意项目,通过教师的指导完善,可以推荐参加技能竞赛,或者孵化成创业项目。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不仅指明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而且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高职院校应以协同创新为导向,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路径,提升其教育贡献力、竞争力、组织管理创新力、国际国内影响力,进一步加快高职教育由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英]安德鲁·坎贝尔,等编著.任通海,等译.战略协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

[2]周晓辉.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协同体协同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3.5.

[3]洪贞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价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9.2.

课题: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03095)

作者简介:刘晓辉(1973),女,河北石家庄人,教授,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作者:刘晓辉

人才培养下高职教育论文 篇3:

工业4.0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 工业4.0意味着智能化生产模式的到来,高度灵活化、弹性化、模块化生产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导模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应对工业4.0的挑战中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陈旧、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主动适应时代的需求,职业教育应通过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促进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育人过程,逐步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工业4.0;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

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3年提出的高科技战略计划,俗称“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学科)的智慧工厂。工业4.0将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促进人类社会先进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理念与我国早前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不谋而合,经历了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业传统的劳动力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以及制度优势正在逐步消失,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工业领域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必然在这一理念下发生深层变革。

一、工业4.0背景下的生产制造理念及特点

工业4.0时代主要将各种智能技术应用于制造业,一是“智能生产”,通过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从而实现供应链条件下的网络分散式生产;二是“智能工厂”,包括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打印技术的应用,通过高度智能化设备和柔性化生产模式,在不同网络模块中快速完成客户个性化的产品制造;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减少中间渠道,使客户能够快速获取匹配的产品[1]。工业4.0阶段的核心在于将生产过程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降低企业各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库存成本,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其具有明显特点。

首先,产品需求的个性化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终端客户可以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验证、物流、交互反馈等环节,基于客户需求的定制化、弹性化、灵活化的小批量多品种甚至是高度柔性化的单件生产模式成为可能。

其次,生产方式的模块化革新。工业4.0生产理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个性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业生产模式。在这种趋势中,传统行业界限将消失,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企业合作形式。为实现产品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弹性化,企业以往大批量的生产模式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将个性化产品的共同需求进行归类,以使关键的共性需求在基础生产单元得以满足,并在更细微的生产单元来完善产品的其余特性,在不同模块构成的整体生产线上合作完成客户的特殊需求。模块组合的生产模式将是未来智能制造的重要突破领域。

第三,实现模块化生产,其生产平台的自动化、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工业4.0战略的关键是工业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通过借助人、设备以及资源三位一体的网络化环境,在各种终端系统实现数据信息交换、甄别、处理和维护等,最终达到标准化的高度柔性化生产方式。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集成各类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平台的共享和不同应用系统的对接,企业之间的生产、供应、销售信息将在同一个生产链条中实现可视化管理,从而促进客户需求响应系统和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的结合,在标准化平台下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客户订单。

基于领先的生产系统和工业生产模式,对于人才的复合型需求明显加强。一是随着智能生产的推进,熟练工种将快速减少,能动性岗位会逐渐增加,而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才能创造更高效的智能生产模块,并不断推动工业4.0模式的更新完善。因此,从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等软实力角度来看,工业4.0时代下的实体企业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创新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敏锐反应能力。二是从职业技能等硬实力角度出发,未来智能制造行业将更关注人才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实践工作技能。三是从人才品质来看,不同于以往机械化和自动化趋势下对于单项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工业4.0包括了对数字化智能化设备、软件信息技术等多个维度的复合要求,具备交替性工作经验和多项实操技能的从业人员将更能匹配这一生产模式下的职业要求。

二、面向工业4.0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工业4.0各项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未来实体经济的需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结合政策和經济发展导向,通过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促进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育人过程,逐步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首先,建立灵活度较大的专业滚动和课程滚动教学模式,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复合知识结构体系[2]。其次,要广泛开展校园课程与企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课程的设计任务导向,鼓励学生的互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动思考能力,构建学生的多维知识技能背景。再者,通过教学改革,减少学生的课时量和课时任务,鼓励其进行多项社会实践以及顶岗实习,不断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培养良好的职业工作技能,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一)增强课程弹性,建立“专业滚动”+“课程滚动”模式

工业4.0时代下强调在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背景下打造的全新制造业,不再是简单的大批量生产同质化产品,而是根据消费偏好建立产品需求预测,将客户所的潜在需要产品快速高效生产出来。因此,专业设置如传统的会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及新型的城市轨道、港口等都不可避免地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如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传感器云计算等,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3]。专业滚动模式是指尽可能减少入校时的专业方向分类,通过分析研究当地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职业能力变化需求,根据相应岗位群内的专业方向滚动排课,学生可以在完成一定课时量的条件下滚动选择自己的课时安排。学生不再囿于自身原有的专业方向,而是逐步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体系,养成主动、探索、开创型的学习习惯。

(二)建立“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能力拓展”三位一体综合课程体系

在高职院校内部,将课程分为校园课程与企业课程,其中校园课程注重理论基础,而企业课程更为关注实践技能训练和能力提升,逐步改变以往教学内容落后于实体经济需要,以及过于注重知识储备而忽略能力拓展的局面。首先,在课程授课主体方面,高职院校和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校企协同共促教育体系改革、共担课程建设、共管教学过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教学资源库、共育“双师型”教师团队,逐步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共担的良性育人体系,这将有效改善目前职业教育质量难以提升的局面。其次,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方案的设计以符合社会对人才专业知识和学科交叉知识的复合型需求,建立起“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能力拓展”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体系,使学生可以在高职院校接受基础理论知识,而在企业教学平台内体验职场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角色模拟和工作任务等方式,掌握和了解实际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技能或某项专业技能乃至某项专业技术,并反馈到校园课程中的实训项目中,不断匹配工业4.0发展模式下的工业模式创新发展。最终目标是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基础技能、专业技能与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培养智能制造时代下具有创新能力和全局视野的新型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见图1。

(三)转变传统授课模式,鼓励学生融入工作任务导向

在工业4.0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高度交织融合的背景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观能动性差。要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必须通过“任务导向”等方法将传统的知识点按难易程度分解到教学中。以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中“港口码头布局”这一项目为例,就可以鼓励学生设计港口码头的布局图,根据布局图来统筹安排相应的货物出货流程(包括揽货、装卸、报关、报检等整体流程),在完成这些基本工作后再由教师点评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若有条件可以安排学生前往企业教学平台中,了解现实中港口码头的布局分布图及港口收货与出货流程。授课模式的改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与创新能力,提升其数据分析能力和对于实际工作技能的了解程度,争取在工作岗位中能做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智能信息化背景下優化工作流程。

(四)引入灵活的顶岗实习兼社会实践机制

工业4.0在制造业中突出表现为“智能生产”与“智能工厂”,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的高度融合更为强调学生实践技能,在学校这种能力的培养非常有限。一般高职院校均在第5学期或第6学期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训,学生要快速对接实际工作岗位职责还需要较长的适应期。而在国外这一实习制度则相对灵活。以德国为例,学分由文化基础课和社会实践共同组成,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时间,灵活安排选修课程和社会实践,所有课程与实践通过一定的证明手续即可转入个人学分账户。澳大利亚也有类似规定,即学生的成绩为学习考试成绩和社会实践成绩[4]。这种安排可以使学生随时了解和发现目前企业面临的技术挑战、生产挑战以及服务挑战,并能够利用学校资源对所欠缺的技能快速有效地学习和补充。

在此背景下,我国应进一步完善高职顶岗实习制度,将固定的学制逐步转变为弹性管理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探索能力,使社会实践成为高职学生最重要的教育形式,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并在企业与高职院校教师的双重指导下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工作[5]。

(五)逐步建立起以企业评价为主导的第三方闭环评价管理系统

工业4.0适逢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职业院校将持续为“中国制造”提供必备的人力资源支持,而要促成人才技能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匹配,势必要建立起强有效的第三方闭环评价管理系统。宏观层次是针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微观层次是针对毕业生的复合专业知识结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全方位评价体系。不同于咨询公司这种专业评价机构,只有用人单位才能清晰准确地描述智能化工厂生产模式下企业对于人才素质、生产管理流程的具体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才能使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与企业经验紧跟经济发展趋势,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建立起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对于职业院校未来匹配工业4.0的发展尤为重要。

三、工业4.0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条件

随着工业4.0模式下供应链、产业链向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融合创新的方向发展,原有固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要发挥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势必要不断进行内外重构和改革,才能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真正成为未来工业革新模式的重要推动者和践行者。

(一)制度保障——政府立法,确立教育各参与主体的地位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体制中,仍然以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为主要治校依据,在这一主管机制之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框架较难开展实质性的协同创新育人模式。转变教育主管部门职能,逐步由主管部门向服务部门转变,将教育管理的主动权向高职院校转移,并逐步引导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确立各自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教育部门、高职院校以及企业能够合理有序地开展综合教学活动。

学校作为施教主体,应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顶岗实习等工作中的主要作用。要契合工业4.0的发展机遇,赋予学校施教主体地位,减少行政审批压力,包括专业滚动学习方案、顶岗实习时间与社会实践的弹性学制安排,以及课程体系由校园课程与企业课程组成等,在原来教学制度下都需要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审批同意才能正式实施。工业4.0时代趋势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大型企业将改变原有的科层结构,逐步向灵活化、弹性化的模块化组织形式转变,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若按照之前逐级向教育部门申请的方式,专业建设所需要的周期将变得更长,从而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及相应知识的更新。将办学自主权归还给高职院校,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起点。

确立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协助教学地位和在评价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企业能够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企业是工业4.0发展的领導者,也是科技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重要场所。目前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与企业挂钩的主要在于专业筹建、教师下企业锻炼以及学生毕业项岗实习等领域,无论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都不足以使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要素渗透到教学体系中来。因此,政府部门立法需要明确企业对于教育体系建设的辅助作用,实现对专业筹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安排、实践教学、毕业评价等一系列系统教学工作的参与。另一方面,还需要特别注重企业在职业教育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往的机械化、电力化、自动化发展趋势下,学生的各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以在工作岗位中逐渐培养。而在工业4.0发展趋势下,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相结合的个性化、灵活化生产模式将快速改变现有生产模式,不少制造企业转型过程中“机器换人”的趋势十分明显,留给未来潜在劳动力进行学习、巩固、拓展技能的时间将越来越短。因此,企业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对于引导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十分关键。也只有使企业及行业协会等外部组织参与到教学评价反馈管理中来,才能真正有助于职业院校培养未来智能行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具备复合知识背景和综合技术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机制保障——逐步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对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外领先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看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发展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并不契合。随着工业4.0这一创新模式对制造行业的重大冲击,倒推着高职院校进行创新改革,这也是职业教育深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理顺办学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之后,则需要统筹多方教学资源,逐步建立起与之匹配的协同育人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建立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办学机制。在专业筹建、专业课程设置、弹性学制等制度领域,学校和企业多方主体经过反复验证研究,才能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能够符合现阶段企业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则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职业能力模块培养体系等。完善校企共同合作的具体制度细节,是进行基于工业4.0生产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

建立多层次的校企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工业4.0生产模式下,工作岗位与工作技能所需要涵盖的知识体系非常广泛,因此建立“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能力拓展”三位一体综合课程体系对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就格外重要。将课程体系划分为校园课程与企业课程之后,在第一层次的校园课程中采用弹性学制,合理选修基础主干课程,包括专业相关的核心课程以及与新工业模式下的拓展类课程,如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课程等。其次进入第二层次的综合实训项目,主要针对智能生产所对应的专项知识与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包括智能供应、智能物流等先进理念及各项技术。主要是通过企业课程,在学校与企业提供的综合实训基地,完成环境模拟,按照生产过程让学生参与到产品设计、信息管理、数字营销以及顾客个性定制的产业链条中来。第三层次是学生的自主社会实践阶段。在此阶段,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灵活调整,参与到企业中的具体工作流程中去。社会实践不局限于第五、第六学期,还可以安排在寒暑假期间,甚至是正常上课时间的间隙,以使学生最大程度接触到现阶段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工业生产模式。将在此阶段了解到有关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不足,回到学校企业共建的实训平台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升。

要建成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评价体系,一方面通过立法确立企业的评价主体地位,另外一方面则需综合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将评价结果定期进行反馈,了解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养形成、专业技能获得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在下一教学年度将着重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反馈和修改,使教学目标始终紧跟经济发展大潮,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管理过程,而不至于过于滞后实体经济[6]。从长期来看,建立闭环评价系统是指包括评价、跟踪反馈、修整和再评估等一系列完整的动态管理过程。通过第三方的企业或行业协会在质量评价完成后,跟踪了解毕业生一个时间周期的职业状态,随后根据多方意见,提出目前职业院校在应对工业4.0时仍然需要改进完善的内容,促进人才方案的细化和更新,不断从企业层面拉动职业院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保障——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指导学校参与创新成果转化

工业4.0发展趋势下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关键要求是创新发展能力,而国内教学模式下创新思维总像是“无源之水”。在我国目前的学制要求和课程体制下,难以展开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框架下,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规范的市场契约框架下参与公益类和市场类的项目建设,使学生从多个维度领略知识的多层次性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并根据任务导向来完成教学任务,即不再拘泥于课堂的教师主讲授课模式,而是在授课过程中(包括校园课程与企业课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参考。通过实践操作如市场化项目或者公益项目来对接实体经济[7]。

再者,鼓励指导学校参与社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与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以服务于智能行业发展,解决现代实体企业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企业的人才、资源、技术、设备等进行校外仿真训练,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陆启光.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转型[J].职教论坛,2015(16):4-9.

[2]喻忠恩.企业如何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51-55.

[3]孟春青.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工业4.0”人才需求[J].教育探索,2015(8):49-52.

[4]刘敏.国外大学生实习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报,2012(12) :112-115.

[5]談毅.工业4.0对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冲击及其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70-74.

[6]李芳玉,赵本纲.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17):7-10.

[7]徐兰.基于供需契合视角的香港职业教育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0):169-173.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dustry 4.0; talent training model; compound talents

Author Xu Lan,lecturer of Dongguan Polytechnic College(Dongguan 523808); Xu Ting,lecturer of Dongg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作者:徐兰?徐婷

上一篇:中等职校班主任角色论文下一篇:施工管理下水利水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