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人才培养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案例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讲授法的不足,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专业学习,并能有效缩短学生课堂学习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距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案例教学法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案例教学法人才培养论文 篇1:

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与实战型人才培养的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财务管理作为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学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并从培养实战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指出当前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瓶颈及解决措施。

一、财务管理专业与案例教学法

(一)财务管理专业

目前各高等院校財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几乎同一口径阐述: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会计手工核算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能力、资金筹集能力、财务可行性评价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税务筹划能力,具备突出的财富管理的金融专业技能,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但是我们的学生在校教育是否能达到企业的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实战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值得我们每个会计教育者思考。

(二)案例教学法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再经过学员独立研究、相互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师已不再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员独立思考,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还能与教师进行双向沟通。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主动性,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三)财务管理专业应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与会计学专业强调更多的处理事务性会计过程不同,财务管理来源于企业的理财实践,更侧重管理决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财务管理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这符合专业特征。因此教学方法上更多地使用案例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战型人才培养

从财政部关于《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文件中可以洞悉到,实战型人才战略导向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至本专业,实战型人才就可以理解为实战型财务管理人才。

(一)实战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1、实战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战略思维、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执行力等。

学习能力不仅是学习书本和课堂上的知识,还要具备从各方面汲取营养,学习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是指与企业内部人员打交道,还要与其他如税务、银行等关联部门沟通协调的能力。战略思维是指实战型人才应具有从企业战略全局出发的资金筹划和运作的能力,并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抓住数字间的关系,能从数字背后看到真正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是指实战型人才要具有敏锐的嗅觉,善于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一旦形成制度,还能有效地执行。

2、实战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现代社会随着其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实战型人才要想更好的满足社会的要求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积累知识时,不仅要夯实自身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以致用,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实践反向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达到积累实践经验,锻炼自身实践能力的目的。

3、实战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和发展。

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应通过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实战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中,良好的教学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非常有助于实战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带学生进入真实复杂多变的理财现场,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案例教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课堂发言,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多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对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通过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而综合能力素质是实战型财务管理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瓶颈及解决途径

财务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从案例的质量、数量以及案例的搜集整理还没能形成良好的机制,这无疑给实战型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作为案例教学主体的案例在量与质上都极度缺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这已成为案例教学的瓶颈。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具有实践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动态性、本土化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财务管理的案例往往涉及企业经营决策、商业秘密等内部资料,很敏感,因此从市场竞争利益的考虑,多数企业不愿提供实际数据和具体运作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有价值的案例极度缺乏。在一些高校中开设的案例教学课程所使用的案例材料严重滞后,使得案例教学只徒具其表,完全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透过多渠道搜集案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到企业一线搜集案例材料;依据教学内容,参考资料自行设计,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为学校提供案例,学校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二)师资队伍的素质也是决定案例教学的关键。由于我国开展案例教学时间较短,尚未形成完整的教学培训模式和理论体系,极度缺乏有丰富案例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教师不能肯好地驾驭案例,导致案例分析不全面、力度不够,都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影响实战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搞好案例教学,就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这方面有兴趣有能力的教师在案例教学上有所作为,鼓励他们深入企业直接获取案例资料,充实案例教学内容。提高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总结评价,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还要加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科研工作,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三)案例教学的流程是培养实战型人才的关键。案例教学的流程蕴含着实战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点点滴滴。

1、教师提前将准备好的案例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查阅、搜集与案例有关的资料。学生在此过程中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对策,撰写发言提纲,培养了独立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2、教师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氛围,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思考、争辩,整个过程既是学生主动表达个人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的过程,也是汲取他人观点,培养合作精神的过程。

3、案例讨论后,教师归纳案例所运用的知识点,讨论的难点、重点,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培养实战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昭.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案例教学法探析[J].探索研究,2010(32):70-71

[2] 郭汉丁 王凯 李锦华.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师实践素养提升途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5):27-31

[3] 彭飞.浅议经济管理类创新型人才保障体系构建[J].中国商贸,2012(34):150-151

[4] 陈四清. 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J]. 会计之友, 2005(6).

[5] 吴安平. 财务管理教学案例[M]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作者:宋郁 韦琳

案例教学法人才培养论文 篇2:

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在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案例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讲授法的不足,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专业学习,并能有效缩短学生课堂学习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距离。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解释说明型案例、实践应用型案例和示范型案例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就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的有效性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与幼儿园共建全真教学案例库;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转换——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案例库;应用策略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儿童行为观察’的幼儿园教师儿童观发展现状研究”(2020SJA1419)

[作者简介] 李雪晗(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是重基础、强能力。这一能力更指向人才在专业实践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情境中的实践问题本身具有低结构性或无结构的特点;持续两年之久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师范专业学生走进教育现场进行专业学习实践受到严重影响。这一事实再次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教育实践能力问题摆到我们的面前。基于此,案例教学法是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一、案例教学法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回应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成了国际幼儿教育改革的首要议题。进入21世纪,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与国际基本保持一致。如何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2000年以来,为推动和深化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国家相继出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这些文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未来幼儿教师摇篮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为幼儿教育一线培养新生力量的过程中,要积极回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审视、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探索能够与我国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相适宜的人才培养路径。

(二)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

教育部2016年2号文件《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师范生教育实践不断加强,但是还存在着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形式相对单一,指导力量不强等问题[1]。《意见》中明确指出,师范院校要积极丰富创新教育实践形式,切实提高师范生的从业能力。由于高校自身内在原因、实践教学基地的外部原因,以及不可抗的影响,高校的实践教学计划到了实践环节一直被弱化。很多课程无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扎实有效的实践训练。因此,师范院校教师必须找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进行实践训练”的有效路径。郑金洲在其著作《案例教学指南》一书中写道:“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2]

(三)助力创新型教育人才的發展,实现教学相长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教师的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中心”的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作为主动学习者的热情,这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3]

相对于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更高的教与学的要求,教育者与学习者均须在教育一事上投入更多的情感、时间和精力。教育工作者需要到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调查、收集一线的教学案例,并在深思熟虑后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编辑(或剪辑)使之成为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案例,形成案例的过程对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学习者而言,他们的学习难度也明显提升。通过案例的学习不再是“看到眼睛里、听到耳朵里和写在笔记上”就完成了。学习者需要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综合运用几门课程或是十几门课程的学习成果,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或同伴的有效支持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种可能的方案和可能的瓶颈都被师生遇到过和深入探究过,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每个课堂参与者都有贡献自己想法的机会。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案例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本专业案例教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教育教学活动,即解释说明性案例、应用型案例和示范性案例。

(一)解释说明型案例及其实践形式

解释说明型案例以真实的儿童生活学习事件为原始材料,用以对相对抽象、概括和晦涩难懂的儿童发展或儿童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定义)进行解释说明。例如,在“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皮亚杰关于认知的理论中“同化”“顺应”两个概念。这两者均可解释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但其表现的又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水平。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学生即便记住了概念的描述(同化:个体试图将新经验或新信息吸收到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顺应:个体需要修改或者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才能接纳新信息或新经历),但真实情境下,仍然不能准确把握儿童的认知发展发生了同化还是顺应。

通过呈现教学案例则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系列晦涩的概念,在解释概念之前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分组研究以下两个案例中儿童认识事物过程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分享讨论的结果。

案例一:幼儿入园时在走廊里发现了一只鹦鹉,并说这是一只“彩虹鸟”。其实这是一只有鲜艳绿色羽毛的鹦鹉,虽然该幼儿是第一次见到真实的鹦鹉,但幼儿认为,它有羽毛、有翅膀,并能坐在鸟笼里,那么,这一定是一只鸟。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并得到老师的认可:“是的,这确实是一只鸟。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该幼儿又通过观察发现,这只鸟的羽毛是五颜六色的,于是便说出了“彩虹鸟”的名字。

案例二:在参观动物园的过程中,苏苏看到了一个动物在树枝上睡觉,然后他大喊:“老师,快看,熊!”老师指着笼舍旁边的动物简介说:“树袋熊,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苏苏说:“我原本以为这是一只熊,因为它有熊一样的毛,名字里还有一个熊字。可是,是熊就应该在地上走,不应该躺在树上睡觉。那它肯定不是熊。”但是在与老师讨论的过程中,苏苏也不认为这是一只猴子,理由是猴子应该在树上跳来跳去、吱吱乱叫。老师告诉他,这就是熊,它是澳大利亚才有的一种特殊的熊,这种熊喜欢吃桉树的叶子,喜欢在树上睡觉。它每天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树上睡觉。苏苏不得不改变他对熊原有的认识,接受一个新的观点,有一种熊就是不在地上走动,而是躺在树上睡觉。

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或在同伴影响下发现,儿童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元素直接接纳了新的事物即为同化;儿童不得不改变其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元素以接纳新的事物则为顺应。显然,学生能够发现认知发展过程中,顺应是比同化更有难度的学习过程。这样,再去分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概念,学生便能心领神会。也能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准确把握儿童认知发展的类型,并给幼儿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应用型案例及其实践形式

应用型案例一般以具体形象的案例为依托给学生提供钻研案例的机会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某些高度抽象概括原理的目的,例如教育学原理或心理学原理等。原理对于实践的意义在于其深层次上描述了客观现象或总结了规律,原理往往不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或可执行性,但对原理的理解是实践的基础。学生通过对鲜活的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形成对事物最初的感性认识,在教师的鼓励下深入挖掘案例,抽象概括出其中的基本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原理的应用,即学生利用原理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例如,在“教育学”课程中对“政治和经济影响教育发展”这一原理的理解,可以通过提供古希腊时期雅典和斯巴达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发现同一时期两个临近城邦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存在巨大差异并尝试探究其原因所在。同时,提供古希腊时期地形图,以及两个城邦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形式的文字资料,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发现雅典位于半岛海滨的丘陵地区,没有成片肥沃的土地,不适宜农业生产,临海的优势成就了雅典人造船航海的优势,因此其商贸发达。相反,斯巴达地处内陆,土地肥沃且四面环山,其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因此,两个城邦的经济形式存在显著差异。这也是导致教育内容上前者重视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天文历法等内容;而后者则更加重视军事体育教育,以保证统治阶级以武力控制奴隶阶层维护自身统治的根本原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在着力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够沿着教师预设的目的展开。

(三)示范性案例及其实践形式

幼儿园一日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核心要求。以“儿童观察”课程为例,该课程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在整合保育学、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和五大领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自由活动状态下的儿童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并为儿童提供专业的发展支持。该门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書育人能力构建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的教育形式以教授为主,教师给本专业学生分析观察儿童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各种观察儿童行为的方法和工具等。这种教育形式带来的问题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生到了幼儿园里不能用自己掌握的儿童观察方法对纷繁复杂的儿童行为进行有效观察。因此,儿童发展水平分析和提供有效地发展支持也就无从谈起。

通过示范性案例教学开展本门课的教育实践则很大程度解决了传统教育形式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授课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完成儿童活动的视频材料录制工作,该视频应该呈现幼儿在园自由游戏的真实过程,教师需要对收集到的视频进行必要的剪辑和处理,把必要的环节给出特写或慢镜头处理等。以儿童动作发展的观察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心理学知识讨论儿童动作发展分为几种类型,得出学术界目前在研究儿童动作发展过程中一般为粗大动作发展和精细动作发展两类;其次,提供教师准备的视频案例,鼓励学生分析教学案例,对案例材料中呈现的两种动作类型进行区分;再次,对案例中精细动作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分析案例中幼儿精细动作表现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描述;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幼儿园课程和五大领域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学习成果,尝试完成对已知精细动作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的环境创设和游戏材料,以及游戏玩法的有效支持。虽然课程学习过程学生没有走进真实的幼儿园教育现场,但是鲜活的幼儿园活动案例对于支持学生通过主动投入、积极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完成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案例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确保案例教学有效开展需要对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关注。

(一)与幼儿园共建全真教学案例库

案例教学达成理想教育效果的关键之一是教学案例的选择和准备。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基于幼儿园教育实践构建教学案例库是使教学案例达成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幼儿教育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教育教学行为实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短期而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幼儿园合作构建全真教学案例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专业教师可以利用指导学生实习、业界研修等机会收集幼儿园教育现场真实教育案例。运用多种形式(如文字编辑、图片或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案例,让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长期而言,院校可以与幼儿园达成教育教学全真案例库构建的协议,形成院校人才培养和一线师资培训共同使用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构建主体双赢局面。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合作的、交流的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案例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具有鲜明的效果。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到案例学习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够实现不同专业基础和能力水平的学习者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3]。教育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往往具有方案多样性的特点。案例研讨的过程中,学生以自身的专业学习成果和成长经历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提出的解决方法往往具有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恰恰是真实教育情境的反映与诉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是案例教学的重要优势,也是案例教学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因[4]

(三)教师的角色转换——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

张东娇认为,传统讲授教学法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与之相比,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学习[5]。即学生结合情境进行思考推理,通过与合作者的交流讨论,充分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学习方式虽然效率低于传统教学方式,但学习效果明显具有优势。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在学习材料、学习策略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上给学生提供支持,但是对于材料的剖析方式、策略的最终选择和结果的评价仍然由学生自主完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EB/OL].(2016-03-21)[2021-06-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604/t20160407_237042.html.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2-57+214.

[3]张学敏,侯佛钢.从理论到实践有多远?——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知识转化机制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20(1):103-109+112.

[4]周学荣,黄青青,郝若曦.加强案例教學 培养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21(8):47-49.

[5]张东娇.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案例教学”——基于毅伟商学院案例教学经验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6(11):71-77.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LI Xue-han

(Teachers College,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500, China)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ase base; application strategy

作者:李雪晗

案例教学法人才培养论文 篇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应倡导案例教学法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倡导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案例教学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传统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经过精心策划和指导,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的实际,通过引进带有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之中,让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协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对话,多向互动解剖、分析案例,探讨解决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倡导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的比较

(一)教学目的的比较

传统讲授法重视学科的体系性、逻辑的严密性、知识的本位性,以传授系统性的知识为主要目的。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看重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诱导、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课堂气氛的热烈活跃,也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思维,但更加重视的是教师要将所教的内容讲深讲透,精讲多练,目的无非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记忆某种知识,却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讓学生置身于某种带有问题或矛盾的实际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切磋,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主要目的。它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以前的知识经验,或者创造某种新的方法和手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二)教学方法的比较

传统的课堂讲授中,教师站在讲坛上唱独角戏,一言堂,满堂讲,单向地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以完成教学任务。虽然教师也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也采取例证来解释,但只是一些点缀和花样,教师的讲述起主导作用,学生的思维完全受制于教师的讲解,学生究竟有没有听懂,所学内容能不能实际运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另当别论。

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精心选择和编写案例,分发案例给学生阅读思考,然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启发下展开研讨,师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班级同学之间的信息多向交流互动,课堂教学呈现一个网状结构,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启发,共同质疑,一改传统讲授法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问题的解答者、知识的追求者。

(三)教学过程的比较

传统讲授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教案的宣讲者,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概念的明晰性、知识的真理性、答案的唯一性。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者、知识的接受者、课堂笔记的记录者,很少有思考问题、咀嚼消化的时间,只得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有些教师虽然也采用举例教学法,但是举例只是为了帮助理解某些比较深奥的理论问题;教师往往先讲权威性的结论,再用例子来证明,例子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举例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行为。

案例教学中,教师只是案例的编写者、课堂的组织者、案例讨论的参与者、分析疑难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拘泥于教材本身系统的刻板的知识内容,而是以鲜活的案例吸引和激发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疑难和困惑,形成新的知识经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案例的分析思考者,是解决问题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在平等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的翅膀,引发思想的碰撞,闪现智慧的火花。

(四)教学效果的比较

传统教授法,教师将自己精心咀嚼细致编排过的知识哺育喂养给学生,学生只管借助教师的智慧,紧跟教师,摸爬滚打于题海之中,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学会并掌握比较系统的知识,但是学生个体的素质和能力不会有显著的提高,“高分低能”是传统讲授法教学效果最典型的表现。

案例教学法,教师将自己精心编选的案例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之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最终发现问题,解答疑难;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素质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讲授法。

二、案例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能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首先要独立阅读、分析教师提供的案例,发现案例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准备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言,合作探究,小组成员乃至班集体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各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小组与班级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指导、引领的作用。案例教学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以一个当事人的身份置身于真实的典型环境之中,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学习,从而养成自觉思考、自觉学习的习惯。

(二)案例教学重视师生共同参与,有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而是与学生一样是课堂讨论的参与者、问题的讨论者、方案的探索者。只有当课堂讨论偏离主要方向,或讨论出现钻牛角尖走向某个极端时,教师才站出来加以提示诱导。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启发,共同协商,从而密切师生间的关系,构建令人愉悦的合作学习的师生关系。

(三)案例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同一个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分析、讨论,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接受某个不容置疑的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在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推理、决策,寻找解决疑难的多种可能性、多种不同的方案。这种多元化视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四)案例教学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具体情境中阅读、体味、感悟案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深入挖掘案例,充分体验案例中的角色和情景,设身处地的分析和思考,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方案,多方面地开展合作交流,最终形成自己对案例的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作者:周朔